梦远书城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卷一百八十六 集部三十九


  卷一百八十六 集部三十九

  總集類一

  文籍日興,散無統紀,於是總集作焉。一則網羅放佚,使零章殘什,並有所歸;一則删汰繁蕪,使莠稗咸除,菁華畢出。是固文章之衡鑒,著作之淵藪矣。“三百篇”既列為經,王逸所裒又僅《楚辭》一家,故體例所成,以摯虞《流别》為始1。其書雖佚,其論尚散見《藝文類聚》中2,蓋分體編錄者也。《文選》而下,互有得失。至宋真德秀《文章正宗》,始别出談理一派,而總集遂判兩途。然文質相扶,理無偏廢,各明一義,未害同歸。惟末學循聲,主持過當,使方言俚語,俱入詞章,麗制鴻篇,横遭嗤點,是則併德秀本旨失之耳。今一一别裁,務歸中道。至明萬曆以後,儈魁漁利,坊刻彌增,剽竊陳因,動成巨帙,併無門徑之可言。姑存其目,為冗濫之戒而已。【彙訂】1.《隋書·經籍志》總集類著錄《善文》五十卷,杜預撰。《史記·李斯傳》“余子莫從”,《集解》:“辨士隱姓名,遣秦將章邯書云云,此書在《善文》中”。則薈萃文章自預始。(全祖望:《校訂困學紀聞三牋》)

  2.明梅鼎祚《西晉文紀》卷十三、清嚴可均《全晉文》卷七十七所輯錄摯虞《文章流别論》凡十二節,分别出自《藝文類聚》、《北堂書鈔》、《太平御覽》,而以《太平御覽》為最多。(吕友仁李正輝:《<四庫全書總目>補正十六則》)

  文選註六十卷(内府藏本)

  案《文選》舊本三十卷,梁昭明太子蕭統撰。唐文林郎守太子右内率府錄事參軍事崇賢館直學士江都李善為之註,始每卷各分為二。《新唐書·李邕傳》稱其父善“始註《文選》,釋事而忘義。書成以問邕,邕意欲有所更,善因令補益之。邕乃附事見義,故兩書並行。”今本事義兼釋,似為邕所改定。然《傳》稱善註《文選》在顯慶中,與今本所載進表題顯慶三年者合。而《舊唐書·邕傳》稱天寶五載坐柳勣事杖殺,年七十餘,上距顯慶三年凡八十九年。是時邕尚未生,安得有助善註書之事?且自天寶五載上推七十餘年,當在高宗總章、咸亨閒。而《舊書》稱善《文選》之學受之曹憲,計在隋末,年已弱冠。至生邕之時,當七十餘歲。亦決無伏生之壽,待其長而著書。考李匡乂《資暇錄》曰:“李氏《文選》有初註成者,有覆註,有三註、四註者,當時旋被傳寫。其絕筆之本皆釋音訓義,註解甚多。”是善之定本1,本事義兼釋,不由於邕。匡乂唐人,時代相近,其言當必有徵。知《新唐書》喜采小説,未詳考也2。其書自南宋以來,皆與“五臣註”合刊,名曰《六臣註文選》。而善註單行之本,世遂罕傳。此本為毛晉所刻,雖稱從宋本校正。今考其第二十五卷陸雲《答兄機》詩註中3,有“向曰”一條,“濟曰”一條,又《答張士然》詩註中,有“翰曰”、“銑曰”、“向曰”、“濟曰”各一條。殆因六臣之本,削去五臣,獨留善註,故刊除不盡,未必真見單行本也4。他如班固《兩都賦》誤以註列目錄下;左思《三都賦》善明稱劉逵註《蜀都》、《吳都》,張載註《魏都》,乃三篇俱題“劉淵林”字。又如《楚辭》用王逸註,《子虚》、《上林賦》用郭璞註,《兩京賦》用薛綜註,《思元賦》用舊註,《魯靈光殿賦》用張載註,《詠懷》詩用顏延年、沈約註,《射雉賦》用徐爰註,皆題本名,而補註則别稱“善曰”,於“薛綜”條下發例甚明。乃於揚雄《羽獵賦》用顏師古註之類,則竟漏本名;於班固《幽通賦》用曹大家註之類,則散標句下。又《文選》之例,於作者皆書其字,而杜預《春秋傳》序則獨題名。豈非從六臣本中摘出善註,以意排纂,故體例互殊歟?至二十七卷末附載樂府《君子行》一篇,註曰:“李善本古詞止三首,無此一篇,五臣本有,今附於後。”其非善原書,尤為顯證。以是例之,其孔安國《尚書》序、杜預《春秋傳》序二篇,僅列原文,絕無一字之註,疑亦從五臣本剿入,非其舊矣。惟是此本之外更無别本,故仍而錄之,而附著其舛互如右。

  【彙訂】

  1.“之”,殿本作“書”。

  2.《舊唐書·李善傳》云“載初元年(689)卒”,上推至貞觀元年,凡六十三年。《舊唐書·儒學傳》言曹憲百五歲卒,《新唐書·文藝傳》亦言憲百餘歲卒,則貞觀元年時七八十歲。李善受業當在唐初,而非隋末。若生於貞觀元年,則總章、咸亨閒亦僅四十餘歲,非七十餘歲。《資治通鑑》卷二一五:“(天寶)六載春正月辛巳,李邕、裴敦復皆杖死。”則李邕實卒於天寶六載(747)。而《新唐書·李邕傳》所謂“始善註《文選》”,並非指李善始註書時,而是以史傳的追述口氣,泛説當日註書之事。(高步瀛:《文選李註義疏》;汪習波:《隋唐文選學研究》)

  3.“答”,殿本作“贈”,誤,此書卷二十五有陸雲《答兄機》五言一首。

  4.宋代書目如《崇文總目》、《郡齋讀書志》、《遂初堂書目》等均同時著錄李善註和五臣註,而無六臣註。《直齋書錄解題》著錄六臣《文選》,已在李善註本流行數十年後。宋黄希、黄鶴《黄氏補千家註紀年杜工部詩史》分别引用了李善註和五臣註,亦可證其時李善註單行。(房新寧:《<黄氏補千家註紀年杜工部詩史>的特點及其價值》)

  六臣註文選六十卷(内府藏本)

  案,唐顯慶中,李善受曹憲《文選》之學,為之作註。至開元六年,工部侍郎吕延祚,復集衢州常山縣尉吕延濟、都水使者劉承祖之子良、處士張詵1、吕向、李周翰五人,共為之註,表進於朝。其詆善之短,則曰:“忽發章句,是徵載籍述作之由,何嘗措翰?使復精核註引,則陷於末學;質訪旨趣,則巋然舊文。祗謂攪心,胡為析理?”其述五臣之長,則曰:“相與三復乃詞,周知祕旨,一貫於理,杳測澄懷,目無全文,心無留意,作者為志,森然可觀。”觀其所言,頗欲排突前人,高自位置。書首進表之末,載高力士所宣口敕,亦有“此書甚好”之語。然唐李匡乂作《資暇集》,備摘其竊據善註,巧為顛倒,條分縷析,言之甚詳。又姚寬《西谿叢語》詆其註揚雄《解嘲》,不知伯夷、太公為二老,反駁善註之誤。王楙《野客叢書》詆其誤敘王暕世系,以覽後為祥後、以曇首之曾孫為曇首之子。明田汝成重刊《文選》,其子藝衡又摘所註《西都賦》之“龍興虎視”、《東都》之“乾符坤珍”、《東京賦》之“巨猾閒亹”、《蕪城賦》之“袤廣三墳”諸條。今觀所註。迂陋鄙倍之處尚不止此,而以空疏臆見輕詆通儒,殆亦韓愈所謂“蚍蜉撼樹”者歟?其書本與善註别行,故《唐志》各著錄。黄伯思《東觀餘論》尚譏《崇文總目》誤以五臣註本置李善註本之前。至陳振孫《書錄解題》,始有“六臣《文選》”之目。蓋南宋以來,偶與善註合刻,取便參證。元、明至今,遂輾轉相沿,併為一集2。附驥以傳,蓋亦幸矣。然其疏通文意,亦閒有可採。唐人著述,傳世已稀,固不必竟廢之也。田氏刊本頗有删改,猶明人竄亂古書之習。此本為明袁袠所刊3,朱彝尊跋謂從宋崇寧五年廣都裴氏本翻雕,諱字闕筆尚仍其舊,頗足亂真。惟不題鏤版訖工年月,以是為别耳4。錢曾《讀書敏求記》稱所藏宋本《五臣註》作三十卷,為不失蕭統之舊,其説與延祚表合。今未見此本。然田氏本及萬曆戊寅徐成位所刻,亦均作三十卷5。蓋或合或分,各隨刊者之意。但不改舊文6,即為善本,正不必以卷數多寡定其工拙矣。

  【彙訂】

  1.此集各卷卷端並正文註釋題名、《新唐書》卷二百二《文藝傳·吕向傳》、《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五《六臣文選》條等均作“張銑”。“張詵”恐誤。(江慶柏等整理:《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

  2.宋明州刊本《六臣註文選》係紹興二十八年修本,而卷六十後有盧欽跋曰:“右《文選》版,歲久漫滅殆甚。”則五臣註本與李善註本合為《六臣註文選》的時閒恐非遲至南宋。(嚴紹璗:《日本藏漢籍珍本追蹤紀實——嚴紹璗海外訪書志》)

  3.袁袠乃袁褧之誤,森立之《經籍訪古志》卷六載明嘉靖己酉翻雕宋本《文選六臣註》五十卷,即褧所刊也。(徐鵬、劉遠遊:《四庫提要補正》)

  4.袁氏翻宋本内多處題識皆足以與宋本相區别,如第三十卷後有“皇明嘉靖壬寅四月立夏日吳郡袁氏兩庚草堂善本雕”兩行,第四十卷後有“此蜀郡廣都縣裴氏善本今重雕於汝郡袁氏之嘉趣堂嘉靖丙午春日國朝改廣都縣為雙流縣屬成都府”四行。(同3)

  5.徐成位重刊新都崔大夫本,分六十卷,即所謂冰玉堂本。(陳乃乾:《讀<四庫全書總目>條記》)

  6.殿本“改”上有“妄”字。

  文選顏鮑謝詩評四卷(永樂大典本)

  元方回撰。回有《續古今考》,已著錄。是編取《文選》所錄顏延之、鮑照、謝靈運、謝惠連、謝脁之詩,各為論次1。諸家書目皆不著錄,惟《永樂大典》載之。考集中顏延之《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後湖作》一首,評曰:“本不書,此詩書之,以見夫雕繢滿眼之詩,未可以望謝靈運也。”又《北使洛》一首,評曰:“所以書此詩者,有二。”又謝靈運《擬鄴中集》八首,評曰:“規行矩步,甃砌妝點而成,無可圈點,故余評其詩而不書其全篇(案,此本八首皆書全篇,與此評不合。蓋不載本詩,則所評無可繫屬,故後人又為補錄也)。”則此集蓋回手書之册,後人得其墨蹟,錄之成帙也。回所撰《瀛奎律髓》,持論頗偏。此集所評,如謝靈運詩多取其能作理語2,又好標一字為句眼,仍不出宋人窠臼,然其他則多中理解。又如謝靈運《述祖德》第二首,評曰:“《文選》註‘高揖七州外’,謂舜分天下為十二州,時晉有七州,故云七州。余謂不然,此指謝元所解徐、兗、青、司、冀、幽、并七州都督耳。謂晉有七州而高揖其外,則不復居晉土耶?”謝瞻《張子房詩》,評曰:“東坡詆五臣誤註‘三殤’,其實乃是李善。”顏延之《秋胡詩》,評曰:“秋胡之仕於陳,止是魯之鄰國,而云王畿,恐是延之一時寓言。雖以秋胡子為題,亦泛言仕宦。善註乃引《詩緯》曰:‘陳王者所起也’,此意似頗未通。”亦閒有所考訂。至於評謝靈運《九日戲馬臺送孔令》詩,謂“鳴葭”當作“鳴笳”,則未考《晉書·夏統傳》;評鮑照《行藥至城東橋》詩,謂“行藥”為“乘興還來看藥欄”之意,則誤引杜詩;評謝脁《郡内高齋閒坐答吕法曹》詩,謂“或以為‘岫’本訓‘穴’,以為遠山亦無害”,則附會陶潛《歸去來辭》3。小小舛漏,亦所不免,要不害其大體。統觀全集,究較《瀛奎律髓》為勝。殆作於晚年,所見又進歟?

  【彙訂】

  1.此書所收尚有謝混詩一首。(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

  2.“能作理語”,殿本作“理路之語”。

  3.此書卷二原評云:“柳子厚詩曰:‘遙憐郡齋好,謝守但臨窻’,用‘窻中列遠岫’事也。或以為‘岫’本訓‘穴’,謝宣城誤用此字。予以為‘雲無心而出岫’,若專言穴,則淵明之意不亦狹乎?山谷嘗用之:‘窻中遠岫是眉黛,席上榴花皆舞裙。’山有巖穴,以岫為遠山,似亦無害。”岫即巖穴,用以指代遠山,乃以部分代全體,似亦不錯。(詹杭倫:《方回的唐宋律詩學》)

  玉臺新詠十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陳徐陵撰。陵有《文集》,已著錄。此所選梁以前詩也。案劉肅《大唐新語》曰:“梁簡文為太子,好作豔詩,境内化之。晚年欲改作,追之不及,乃令徐陵撰《玉臺集》1,以大其體。”據此,則是書作於梁時,故簡文稱“皇太子”,元帝稱“湘東王”。今本題“陳尚書左僕射太子少傅東海徐陵撰”,殆後人之所追改。如劉勰《文心雕龍》本作於齊,而題“梁通事舍人”耳。其梁武帝書諡、書國號,邵陵王等並書名,亦出於追改也2。其書前八卷為自漢至梁五言詩,第九卷為歌行,第十卷為五言二韻之詩。雖皆取綺羅脂粉之詞,而去古未遠,猶有講於温柔敦厚之遺,未可概以淫豔斥之。其中如曹植《棄婦》篇、庾信《七夕》詩,今本集皆失載,據此可補闕佚。又如馮惟訥《詩紀》載蘇伯玉妻《盤中詩》作漢人,據此知為晉代,梅鼎祚《詩乘》載蘇武妻《答外》詩,據此知為魏文帝作。古詩《西北有高樓》等九首,《文選》無名氏,據此知為枚乘作。《飲馬長城窟行》,《文選》亦無名氏,據此知為蔡邕作。其有資考證者,亦不一。明代刻本妄有增益,故馮舒疑庾信有入北之作,江總濫擘牋之什。茅元禎本顛倒改竄更甚3。此本為趙宧光家所傳宋刻,有嘉定乙亥永嘉陳玉父重刻跋4,最為完善。閒有後人附入之作,如武陵王《閨妾寄征人》詩,沈約《八詠》之六諸篇,皆一一註明,尤為精審。然玉父跋稱初從外家李氏得舊京本,閒多錯謬,復得石氏所藏錄本5,以補亡校脱。如五言詩中入《李延年歌》一首6,陳琳《飲馬長城窟行》一首,沈約《六憶》詩四首,皆自亂其例。七言詩中移《東飛伯勞歌》於《越人歌》之前,亦乖世次。疑石氏本有所竄亂,而玉父因之未察也。觀劉克莊《後村詩話》所引《玉臺新詠》,一一與此本吻合。而嚴羽《滄浪詩話》謂古詩《行行重行行》篇,《玉臺新詠》以“越鳥巢南枝”以下另為一首,此本仍聯為一首。又謂《盤中詩》為蘇伯玉妻作,見《玉臺集》,此本乃溷列傅元詩中。邢凱《坦齋通編》引《玉臺新詠》,以《誰言去婦薄》一首為曹植作,此本乃題為王宋自作。蓋克莊所見即此本,羽等所見者又一别本。是宋刻已有異同,非陵之舊矣。特不如明人變亂之甚,為尚有典型耳。其書《大唐新語》稱《玉臺集》,《元和姓纂》亦稱梁有聞人蒨,詩載《玉臺集》。然《隋志》已稱《玉臺新詠》,則《玉臺集》乃相沿之省文,今仍以其本名著錄焉7。

  【彙訂】

  1.“撰”,底本作“為”,據《大唐新語》卷三原文及殿本改。

  2.趙氏覆宋本已為後人篡改增删,失卻原版面目。其中簡文稱“皇太子”,元帝稱“湘東王”,或係據唐人記載《玉臺新詠》成於梁代而追改。但删改未盡,如蕭衍仍稱“梁武帝”。(劉躍進:《玉臺新詠研究》)

  3.茅元禎本為重刻明嘉靖二十八年鄭玄撫梧野草堂本,顛倒改竄者乃鄭本,非茅氏也。(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

  4.殿本“有”上有“末”字。

  5.“復”,殿本作“後”。

  6.殿本“如”上有“其中”二字。

  7.既是省文,不應再加“集”字,或是《玉臺新詠集》(據《天祿琳琅書目》,北宋本即有此書名)之省稱。((劉躍進:《玉臺新詠研究》)

  玉臺新詠考異十卷(大理寺卿陸錫熊家藏本)

  國朝紀容舒撰1。容舒有《孫氏唐韻考》,已著錄。是編因徐陵《玉臺新詠》自明代以來,刊本不一。非惟字句異同,即所載諸詩,亦復參差不一。萬曆中,張嗣修本多所增竄,茅國縉本又併其次第亂之2,而原書之本真益失。惟寒山趙宧光所傳嘉定乙亥永嘉陳玉父本,最為近古。近時馮舒本據以校正,差為清整。然舒所校,有宋刻本誤而堅執以為不誤者3,如張衡《同聲歌》,譌“恐慄”為“恐瞟4”、譌“莞蒻”為“苑蒻”之類5,亦以古字假借,曲為之説,既牽强而難通。有宋刻本不誤而反以為誤者,如蘇武詩一首,舊本無題,而妄題為《留别妻》之類,復偽妄而無據。又有宋刻已誤,因所改而益誤者,如《塘上行》,據《宋書·樂志》改為魏武帝之類,全與原書相左,彌失其真。皆不可以為定。故容舒是編參考諸書,裒合各本,仿《韓文考異》之例,兩可者並存之,不可通者闕之。明人刊本,雖於義可通,而於古無徵者,則附見之。各牋其棄取之由,附之句下,引證頗為賅備。他如《塘上行》之有四説,劉勳妻詩之有三説,蘇伯玉妻詩誤作傅元,《吳興妖神》詩誤作“妓童”,徐悱詩誤作悱妻,其妻詩又誤作悱,梁武帝詩誤作古歌,以及徐幹《室思》本為六首,楊方《合歡》實共五篇,與王融、徐陵之獨書字,昭明太子之不入選,梁代帝王與諸臣並列之類,考辨亦頗詳悉。雖未必一一復徐陵之舊,而較明人任臆竄亂之本,則為有據之文矣。惟漢魏六朝諸作散見《永樂大典》者,所據皆宋刻精本,足資考證(案文淵閣書皆宋刻,見王肯堂《鬱岡齋筆麈》)。以書藏中祕,非外閒之所能窺,其閒文句之殊,尚未能一一參訂。今並詳為校正,各加案語於簡端,以補其所遺焉。

  【彙訂】

  1.不收錄生存人著作,在《四庫全書》纂修時即已奉為準則。後漢趙岐撰《三輔決錄》,始定“其人既亡,行乃可述”之例,後世修史者多循此例。《四庫》既於每一書提要皆述作者生平,亦奉此“生不立傳”之義,不錄生存人,僅有少數特例。邵懿辰《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註》謂“此書實文達(紀昀)自撰,歸之於父也”。國家圖書館藏有紀昀《〈玉臺新詠〉校正》稾本,前有自序,與《考異》實為一書,唯更改序文年代、署名。“余自雲南乞養歸”稾本作“予自西域從軍歸”,“林居無事”稾本作“是歲十月再入東觀”等。(王欣夫:《蛾術軒篋存善本書錄》;雋雪豔:《<玉臺新詠考異>為紀昀所作》)

  2.“茅國縉本”,殿本作“茅氏刊本”。

  3.“宋刻本誤”,殿本作“宋本所誤”。

  4.“恐慄”,底本作“恐慓”,據殿本改。此書卷一張衡《同聲歌》“恐栗若探湯”句下註云:“慄,宋刻作瞟。《廣韻》註引《埤蒼》云:‘瞟,一目病’,與栗字音義全别,無容假借。馮氏校本曲為回護,乃過擬宋刻之失。”

  5.“莞蒻”,底本作“莞弱”,據殿本改。此書《同聲歌》“思為莞蒻席”句下註云:“莞,宋刻作苑,誤。馮氏指為通用,亦曲説也”

  高氏三宴詩集三卷附香山九老詩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唐高正臣編。所載皆同人會宴之詩。以一會為一卷,各冠以序,一為陳子昂,一為周彥暉,一為長孫正隱。三會正臣皆預,故彙而編之。與宴者凡二十一人。考之《新唐書》,有傳者三人,則陳子昂、郎餘令、解琬也。附見他傳者一人,則周思鈞也。見於《本紀》及《世系表》者一人,則張錫也。僅見於《世系表》者五人,則正臣及高瑾、王茂時、高紹、高嶠也。餘皆不詳顛末。案《世系表》,正臣曾為襄州刺史,不云衛尉卿,今詩後敘正臣及周思鈞事獨詳。所云“連姻帝室,寓居洛陽”,皆與諸序語合,似非無據。末又附《香山九老會詩》一卷,卷尾有“夷白堂重雕”字。考宋鮑慎由,字欽止,括蒼人,元祐六年進士,著有《夷白堂集》。此或慎由所刊歟?《九老會詩》已附見《白香山詩集》,而《三宴詩》之名,新、舊《唐書》志皆不載。蓋當時編次詩歌,裝裭卷軸,如《蘭亭詩》之墨蹟流傳,但歸賞鑒之家,故不著藏書之錄。後好事者傳鈔成帙,乃列諸典籍之中耳1。惟輾轉繕錄,不免多譌。如以高嶠為司府郎中,《唐百官志》無此官,應從《世系表》改為司門郎。又張錫於武后久視元年拜同平章事,本兗州東武城人,詩中誤以“錫東”為名。又弓嗣初、高瑾、周彥暉,並曰“咸寧進士”。唐無咸寧年號,惟高宗曾改元咸亨,“寧”字亦“亨”字之誤。兹並為改正云。

  【彙訂】

  1.鮑集原名《鮑吏部集》(見汪藻《浮谿集·鮑吏部集序》),直至鮑慎由謝世百年後其集才以《夷白堂小集》見錄於《直齋書錄解題》。《高氏三宴詩集》及《香山九老詩》,宋、元書目及有關文獻皆無著錄,當係明萬曆閒以刻書知名於時的錢塘人楊爾曾(書鋪牌號為夷白堂)所刻。編者亦不可能為唐高正臣,而是明代書坊中妄人所為。(湯華泉:《關於四庫收錄的<高氏三宴詩集>的版本和編者問題》、《<四庫提要>訂正六則》)

  篋中集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唐元結編。結有《次山集》,已著錄。是集成於乾元三年,錄沈千運、王季友、于逖、孟雲卿、張彪、趙微明、元季川七人之詩,凡二十四首。前有自序,稱:“已長逝者遺文散失,方阻絕者不見近作。盡篋中所有,總編次之,命曰《篋中集》。”其詩皆淳古淡泊,絕去雕飾,非惟與當時作者門徑迥殊,即七人所作見於他集者,亦不及此集之精善。蓋汰取精華,百中存一。特不欲居刊薙之名,故託言篋中所有僅此云爾1。其沈千運《寄祕書十四兄》一首,較《河嶽英靈集》所載顛倒一聯,又少後四句,字句亦小有異同,而均以此本為勝2。疑結亦頗有所點定,《館閣書目》謂二十四首皆結作,則不然也。千運,吳興人,家於汝北。季友,河南人。家貧賣履,博極群書。豫章太守李勉引為賓客,杜甫詩所謂“豐城客子王季友”也。逖,里籍無考。李白、獨孤及皆有詩贈之。雲卿,河南人,或曰武昌人3。嘗第進士,官校書郎4。今所傳詩一卷,僅十七首,而悲苦之詞凡十三首,則亦不得志之士。彪,潁、洛閒人,杜甫詩所稱“張山人彪”者即其人。微明,天水人,名見竇皐《述書賦》。季川即結弟元融,獨書其字,未詳其故。或融之子孫所錄,如《玉臺新詠》之稱“徐孝穆”歟?

  【彙訂】

  1.“託言”,底本作“記言”,據殿本改。

  2.此詩是王季友《寄韋子春》,《唐詩紀事》卷二六同,《河嶽英靈集》卷上作王季友《山中贈十四祕書山兄》。(楊守敬:《日本訪書志》;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3.“武昌”,殿本作“成昌”。元結《送孟校書往南海》詩(《元次山集》卷三)前有小序云:“平昌孟雲卿,與元次山同州里,以詞學相友,幾二十年。”平昌縣屬德州平原郡。(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

  4.《唐詩紀事》卷二五、《唐才子傳》卷二均未言孟雲卿嘗進士及第,《全唐詩》卷一五七蓋混孟雲卿與孟彥深為一人,故云“第進士”,《總目》襲之。(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河嶽英靈集三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唐殷璠編。璠,丹陽人。序首題曰“進士”,《書錄解題》亦但稱“唐進士”,其始末則未詳也。是集錄常建至閻防二十四人,詩二百三十四首1,姓名之下各著品題,仿鍾嶸《詩品》之體。雖不顯分次第,然篇數無多,而釐為上、中、下卷,其人又不甚敘時代,毋亦隱寓鍾嶸三品之意乎?《文獻通考》作二卷,蓋字誤也2。其序謂“爰因退跡,得遂宿心”,蓋不得志而著書者。故所錄皆淹蹇之士,所論多感慨之言。而序稱:“名不副實,才不合道,雖權壓梁、竇,終無取焉。”其宗旨可知也。凡所品題,類多精愜。“張謂”條下稱其《代北州老翁答湖上對酒行》,而集中但有《湖上對酒行》,無“代北州老翁答”,疑傳寫有所脱佚。其中字句多與《國秀集》小異。又毛晉刊本“綦毋潛”條下註曰3:“小序與時刻不同”。蓋校刊者互有點竄,已非盡舊本矣。

  【彙訂】

  1.宋本《河嶽英靈集》二卷,卷首殷璠自敍云:“有詩二百三十四首,實闕其四。”明末汲古閣本析為三卷,其孟浩然詩視此減三首,以其二移置崔國輔名下,尚闕一首,乃襲自明嘉靖本。(張元濟:《寶禮堂宋本書錄》)

  2.殷璠自敍云“分為上下卷”,故《新唐書·藝文志》、《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五、《郡齋讀書附志》拾遺、《宋史·藝文志》皆作二卷,惟《崇文總目》、《通志·藝文略》作一卷,《文獻通考》即引自《直齋書錄解題》。(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3.“刊本”,殿本作“刻本”。

  國秀集三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唐芮挺章編1。挺章,里貫未詳,諸書稱為國子進士,蓋太學生也。前有舊序,謂是集編於天寶三載2,凡九十人詩,二百二十首。宋元祐閒,曾彥和跋云:“名欠一士,詩增一篇。”洎毛晉校刊,復謂“虚列三人”。今案編内,實八十五人,詩二百十一首3,晉未及詳檢也。唐以前編輯總集,以己作入選者,始見於王逸之錄《楚辭》,再見於徐陵之撰《玉臺新詠》。挺章亦錄己作二篇,蓋仿其例。然文章論定,自有公評,要當待之天下後世。何必露才揚己,先自表章?雖有例可援,終不可為訓。至舊序一篇,無作者姓氏,陳振孫《書錄解題》謂為樓穎所作。穎,天寶中進士,其詩亦選入集中。考梁昭明太子撰《文選》,以何遜猶在,不錄其詩,蓋欲杜絕世情,用彰公道。今挺章與穎4,一則以見存之人採錄其詩,一則以選己之詩為之作序,後來互相標榜之風,已萌於此5。知明人詩社錮習,其來有漸,非一朝一夕之故矣。以唐人舊本所選,尚有可採,仍錄存之。而特著其陋,以為文士戒焉。

  【彙訂】

  1.據序文,此書為芮侯所編。(朱吉餘:《國秀集的編輯年代與編者》)

  2.此書目錄稱王維為尚書右丞,王為此官在乾元二年(759),則此書之成必晚於乾元二年。序稱陳公、蘇公,陳即陳希烈、蘇為蘇源明,序又云“陳公已化為異物”,而未言蘇之亡,則必作於蘇亡之前。據《杜詩詳註》卷十四《哭台州鄭司户蘇少監》詩黄鶴註,蘇(源明)、鄭(虔)亡在廣德二年(764),《新唐書·鄭虔本傳》亦作廣德二年。則此書應成於乾元二年(759)至廣德元年(765)閒,較“天寶三載(744)”晚十餘年。(同上)

  3.實收二百十八首。(孫琴安:《唐詩選本提要》)

  4.“挺章”,殿本作“挻章”,誤。

  5.“一則以見存之人採錄其詩,一則以選己之詩為之作序,後來互相標榜之風”可溯源到僧慧淨《續詩苑英華》(有吳王諮議劉孝孫序,當編於貞觀十五年以前)。(傅璇琮、盧燕新:《<續詩苑英華>考論》)

  唐御覽詩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1

  一名《唐歌詩》,一名《選進集》,一名《元和御覽》,唐令狐楚編。楚字穀士2,宜州華原人3。貞元七年登進士第,桂管觀察使王拱辟入幕。後歷辟太原節度判官,召授右拾遺,官至吏部尚書,檢校尚書左僕射,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卒於官。事迹具《唐書》本傳。是書乃憲宗時奉敕編進,其結銜題“翰林學士,朝議郎,守中書舍人”。考楚本傳稱皇甫鎛與楚厚善,薦為翰林學士,進中書舍人。元和十二年,裴度以宰相領彰義節度使,楚草制,其詞有所不合,停楚學士,但為中書舍人。則此書之進在元和十二年以前也。陸游《渭南文集》有是書跋曰:“右《唐御覽詩》一卷,凡三十人,二百八十九首,元和學士令狐楚所集也。案盧綸《墓碑》云:‘元和中章武皇帝命侍臣采詩,第名家得三百十一篇,公之章句奏御者居十之一。’今《御覽》所載綸詩三十二篇,正所謂居十之一者也。據此,則《御覽》為唐舊本不疑。然碑云‘三百十一篇’,而此纔二百八十九首,蓋散佚多矣”云云。此本人數、詩數均與游所跋相合,蓋猶古本。所錄惟韋應物為天寶舊人,其餘李端、司空曙等皆大曆以下人,張籍、楊巨源並及於同時之人。去取凡例,不甚可解。其詩惟取近體,無一古體,即《巫山高》等之用樂府題者,亦皆律詩。蓋中唐以後,世務以聲病諧婉相尚,其奮起而追古調者,不過韓愈等數人。楚亦限於風氣,不能自異也。本傳稱楚“於牋奏制令尤善,每一篇成,人皆傳諷”,《舊唐書·李商隱傳》亦稱“楚能章奏,以其道授商隱”。均不稱其詩。《劉禹錫集》和楚詩雖有“風情不似四登壇”句,而今所傳詩一卷,惟《宫中樂》五首、《從軍詞》五首、《年少行》四首差為可觀,氣格色澤皆與此集相同。蓋取其性之所近。其他如《郡齋詠懷》詩之“何時羾閶闔”、《九日言懷》詩之“二九即重陽”、《立秋日悲懷》詩之“泉終閉不開”、《秋懷寄錢侍郎》詩之“燕鴻一聲叫”、《和嚴司空落帽臺宴》詩之“馬奔流電妓奔車”、《郡齋栽竹》詩之“退公閒坐對嬋娟”、《青雲干吕》詩之“瑞容驚不散”、《譏劉白賞春不及》之“下馬貪趨廣運門”,皆時作鄙句。而《贈毛仙翁》一首,尤為拙鈍。蓋不甚避俚俗者。故此集所錄如盧綸《送道士》詩、《駙馬花燭》詩,鄭鏦《邯鄲俠少年》詩,楊淩《閣前雙槿》詩,皆頗涉俗格,亦其素習然也。然大致雍容諧雅,不失風格,上比《篋中集》則不足,下方《才調集》則有餘,亦不以一二疵累棄其全書矣。

  【彙訂】

  1.“唐”,殿本無。

  2.“穀士”,殿本作“慤士”。兩《唐書》令狐楚本傳、《唐詩紀事》卷四二、《唐才子傳》卷三均作“殻士”。(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3.劉禹錫《唐故相國贈司空令狐公集紀》曰:“公名楚,字殻士,敦煌人,今占數於長安右部。”又《和令狐僕射相公題龍回寺》詩自註:“相公家本咸陽,有喬木之思。”則敦煌乃郡望,後占籍咸陽(古人以西為右,咸陽正在長安西)。(尹楚兵:《唐五代作家考辨二題》)

  中興閒氣集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唐高仲武編。仲武自稱渤海人,然唐人類多署郡望,未知確貫何地也。是集前有自序云:“起至德初,迄大曆末,凡二十六人,詩一百四十首。”末有元祐戊辰曾子泓跋,稱獨遺鄭當一人,逸詩八首。蓋在宋時已殘闕,故陳振孫《書錄解題》云所選詩一百三十二首也。姓氏下各有品題,拈其警句,如《河嶽英靈集》例,而張衆甫、章八元、戴叔倫、孟云卿、劉灣五人俱闕。考毛晉跋謂得舊鈔本,所闕張、章、戴諸評俱在,獨劉灣無考。故編中於四家姓氏之下,俱註云:“評載卷首”。今檢卷首無之,當由久而復佚耳。又案錢曾《讀書敏求記》謂得宋鋟本,如朱灣《詠玉》一首,“玉”字作“三”,蓋每句皆藏“三”字義也。後人不解詩義,翻謂“三”為譌字,妄改為《詠玉》。自元至明,刻本皆然。此本仍襲舊譌,知毛晉所云舊鈔本猶未足據也。仲武持論頗矜慎,其謂劉長卿“十首以後,語意略同,落句尤甚”,鑒别特精,而王士禎《論詩絕句》獨非之。蓋士禎詩修詞之功多於鍊意,其模山範水,往往自歸窠臼,與長卿所短頗同。殆以中其所忌,故有此自護之論耶?陸游集有是書跋曰:“高適字仲武。此乃名仲武,非適也。”然適自字達夫,游實誤記而誤辨1。至稱其“評品多妄”,又稱其“議論凡鄙”,則尤不然。今觀所論,如杜誦之“流水生涯盡,浮云世事空”,語本習徑,而以為得生人始終之理;張繼之“女停襄邑杼,農廢汶陽耕”,句太實相,而以為事理雙切,頗不免逗漏末派。其餘則大抵精確,不識游何以詆之。至所稱錢起之“窮達戀明主,耕桑亦近郊”、劉長卿之“得罪風霜苦,全生天地仁”,此自詩人忠厚之遺,尤不得目以凡鄙。惟王世懋《藝圃擷餘》摘郎士元“暮蟬不可聽,落葉豈堪聞”句,謂“聽”、“聞”合掌,而仲武稱其工於發端。則切中其失,不為苛論矣。

  【彙訂】

  1.《郡齋讀書志》《高適集》條云:“高適達夫,又字仲武,渤海人。”陸游所言非無據。(陳樂素:《宋史藝文志考證》)

  極元集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唐姚合編。合有《詩集》,已著錄。合為詩刻意苦吟,工於點綴小景,搜求新意,而刻畫太甚,流於纖仄者,亦復不少。宋末江湖詩派皆從是導源者也。然選錄是集,乃特有鑒裁。所取王維至戴叔倫二十一人之詩,凡一百首,今存者凡九十九。合自稱為“詩家射雕手”,亦非虚語。計敏夫《唐詩紀事》凡載集中所錄之詩,皆註曰:“右姚合取為《極元集》”,蓋宋人甚重其書矣。二十一人之中,惟僧靈一、法振、皎然、清江,四人不著始末,祖詠不著其字,暢當字下作二方空1,蓋原本有而傳寫佚闕。其餘則凡字及爵里與登科之年2,一一詳載。觀劉長卿名下註曰“宣城人”,與《唐書》稱“河閒人”者不同。又皇甫曾註天寶十二載進士,皇甫冉註天寶十五載進士,以登科先後為次,置曾於冉之前,與諸書稱兄弟同登進士者亦不同。知為合之原註,非後人鈔撮諸書所增入3。總集之兼具小傳,實自此始,亦足以資考證也。

  【彙訂】

  1.“二”,底本作“一”,據此集卷上“暢當”條及殿本改。

  2.“凡”,殿本無。

  3.韋莊《又玄集序》、《新唐書·藝文志》、《崇文總目》卷五、《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五、《宋史·藝文志》均著錄此書作一卷,汲古閣影宋抄本也作一卷。各人名下均無小傳,今存唐宋以前文獻亦未引錄或提及其中小傳。今本各小傳内容大多可從唐宋典籍中找到出處,且頗多與史實有出入處。可知絕非出自姚合所記,而是南宋以後人在將該書析為二卷時抄撮剪裁諸書而成。(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

  松陵集十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唐皮日休、陸龜蒙等倡和之詩。考卷端日休之序,則編而成集者龜蒙,題集名者日休也。龜蒙有《耒耜經》,日休有《文藪》,皆已著錄。依韻倡和,始於北魏王肅夫婦。至唐代,盛於元、白,而極於皮、陸。蓋其時崔璞以諫議大夫為蘇州刺史,辟日休為從事,而龜蒙適以所業謁璞,因得與日休相贈答。同時進士顏萱,前廣文博士張賁,進士鄭璧、司馬都,浙東觀察推官李縠,前進士崔璐,及處士魏朴、羊昭業等亦相隨有作,裒為此集。序稱共詩六百八十五首。今考集中,日休、龜蒙各得往體詩九十三首,今體詩一百九十三首,雜體詩三十八首,又聯句及問答十有八首。外顏萱得詩三首,張賁得詩十四首,鄭璧得詩四首,司馬都得詩二首,李縠得詩三首,崔璐、魏朴、羊昭業各得詩一首,崔璞亦得詩二首。其他如清遠道士、顏真卿、李德裕、幽獨君等五首,皆以追錄舊作,不在數内,尚得詩六百九十八首1,與序中所列之數不符,豈序以傳寫誤歟?明宏治壬戌,吳江知縣濟南劉濟民以舊本重刊,都穆為之跋尾,歲久漫漶。毛晉又得宋槧本,重校刻之,今所行者皆毛本。唐人倡和裒為集者凡三。《斷金集》久佚,王士禎記湖廣莫進士有《漢上題襟集》,求之不獲,今亦未見傳本。其存者惟此一集。錄而存之,尚可想見一時文雅之盛也。

  【彙訂】

  1.據《總目》所列,合計應為六百九十七首。《四庫》本實收六百九十一首。(賈晉華:《唐代集會總集與詩人群研究》)

  二皇甫集七卷(江蘇蔣曾瑩家藏本)

  唐皇甫冉、皇甫曾兄弟合集也。冉字茂政,丹陽人。天寶十五載進士,大曆中官至左補闕。曾字孝常,天寶十二載進士,官至監察御史1,謫陽翟令以終。曾集一卷,與《書錄解題》合,冉集六卷,較《書錄解題》多五卷。然曾集前有大曆十年獨孤及序2,稱“三百有五十篇”,而此本僅二百三十四篇3,則已佚其一百十六篇。又《酬楊侍御寺中見招》、《送薛判官之越》、《送魏中丞還河北》、《賦得越山》皆三韻律詩,而編五言古詩中。《奉寄皇甫補闕》六言一首,乃張繼詩,冉有答詩並序可證,而亦編為冉詩。知舊本附答詩後,重刊者分體編次,乃雜入六言詩中,遂誤為冉詩,則並次第亦非其舊。觀其與曾集皆以五言排律别立一體,非惟唐無此名,即宋、元亦尚無此名4。其為高棅以後不學者所竄亂,審矣5。前有王廷相序,後有楊慎跋,並稱河中劉潤之輯《二皇甫集》。然則此集即潤之所編也。

  【彙訂】

  1.獨孤及《唐故左補闕安定皇甫公集序》(《毘陵集》卷十三)稱“君母弟殿中侍御史曾”,則皇甫曾之官乃殿中侍御史,非監察御史。(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2.此序乃為皇甫冉撰。中云皇甫冉“大曆二年,遷左拾遺,轉右補闕。奉使江表,因省家丹陽,朝廷虚三署郎位以待君之復,不幸短命,年方五十四而歿。”其卒當在大曆三、四年閒。而序中記皇甫曾“除喪”後即“銜痛”編集,託之作序。則此序當作於大曆四、五年閒。(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3.“二百三十四”,底本作“一百三十四”,據殿本改。文淵閣《四庫》本八卷,前七卷為皇甫冉集,實收二百三十一首。

  4.“宋、元”,殿本作“宋代”,誤,高棅乃明人。

  5.《總目》卷一八八《唐音》條云:“排律之名亦因此書,非(高)棅創始也”。卷一八九《唐詩品彙》條又云:“至排律之名,古所未有。楊仲弘撰《唐音》,始别為一目。棅祖其説,遂至今沿用。”(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唐四僧詩六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唐僧靈澈詩一卷,靈一詩二卷,清塞詩二卷,常達詩一卷。案《書錄解題》載靈澈、靈一集,皆一卷,而清塞與常達失載。是集合而輯之,不知何人所編。靈澈、靈一及常達集前,各載宋沙門贊寧奉敕所撰本傳一篇,惟清塞無之1,蓋贊寧作《高僧傳》時偶遺其名也2。靈澈詩前有劉禹錫序一篇,《文獻通考》亦引之,蓋靈澈當時與僧皎然遊,得見知於侍郎包佶、李紓,故來往長安,其名較著,得以求序於名流。然禹錫序其詩凡十卷,兹僅一卷,則亦吉光片羽,非其完書矣。靈澈姓湯,字源澄,越州人。靈一姓吳,廣陵人。常達姓顧,字文舉,海隅人。清塞即周朴,其人後返初服,不應列為四僧。語詳李龏《宏秀集》條下,兹不具論焉。

  【彙訂】

  1.“惟清塞無之”,殿本無。

  2.“蓋贊寧作《高僧傳》時偶遺其名也”,殿本作“蓋自贊寧《續高僧傳》中錄出”。按,《高僧傳》,梁僧慧皎撰,《續高僧傳》,唐釋道宣撰,贊寧則繼道宣書作《宋高僧傳》,説詳卷一四五《宋高僧傳》條注。

  薛濤李冶詩集二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薛濤,蜀中妓,李冶,烏程女道士。濤與元稹相倡和,冶亦嘗與劉禹錫游,皆中唐人也1。《書錄解題》載薛濤詩一卷,李冶詩一卷,今皆不傳。此本皆後人鈔撮而成。濤集中如“聞道邊城苦”一首,兼載洪邁《唐人萬首絕句》、計有功《唐詩紀事》、楊慎《升菴詩話》之説,一詩兩見。又《唐詩紀事》之《五離詩》、《唐摭言》之《十離詩》,乃一事譌傳,其文互異,亦相連並載。其編輯頗為詳慎。附以補遺三篇,又採摭濤傳及諸書所載事迹,考證亦殊賅備。冶集僅詩十四首。然其中《恩命追入留别唐陵故人》一首,詳其詞意,不類冶作。殆好事者欲裒冶詩與濤相配,病其太少,姑摭他詩足之也2。濤《送友人》及《題竹郎廟》詩為向來傳誦,然如《籌邊樓》詩曰:“平臨云鳥八窻秋,壯壓西南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其託意深遠,有“魯嫠不恤緯,漆室女坐嘯”之思,非尋常裙屐所及,宜其名重一時。冶詩以五言擅長,如《寄校書七兄》詩、《送韓揆之江西》詩、《送閻二十六赴剡縣》詩,置之“大曆十子”之中,不復可辨。其風格又遠在濤上,未可以篇什之少棄之矣。

  【彙訂】

  1.《中興閒氣集》卷下載李冶與劉長卿等集開元寺,《唐詩紀事》卷二八曰“劉長卿謂季蘭(李冶字)為女中詩豪”,《總目》誤長卿為禹錫。李冶死於興元元年,禹錫生於大曆七年,至是年始十三歲。

  2.《唐才子傳》卷二李季蘭本傳明載有“恩命追入”之事。(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竇氏聯珠集五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唐西江褚藏言所輯竇常、竇牟、竇群、竇庠、竇鞏兄弟五人之詩,人為一卷,每卷各有小序,詳其始末。常字中行,官國子祭酒,牟字貽周,官國子司業,群字丹列,官容管經略,庠字胄卿,官婺州刺史,鞏字友封,官祕書少監,皆拾遺叔向之子。群、庠以薦辟,餘皆進士科。叔向有集一卷,常有集十八卷,見《唐書·藝文志》,今並不傳,此集五卷,《唐志》亦著錄。而宋時傳本頗稀,故劉克莊《後村詩話》稱:“惜未見《聯珠集》”。此本為毛晉汲古閣所刊,末有張昭跋,署“戊戌歲”,晉高祖天福三年也。又有和峴跋及和??題字,署甲子歲,為宋太祖乾德二年。峴,凝之子。??,峴之弟。峴跋稱借鈔於致政大夫,即張昭也。又有淳熙戊戌王崧跋,亦稱“世少其本,今刊諸公府”。蓋鈔寫流傳,至南宋始有蘄州雕版耳。最後為毛晉跋,引洪邁《容齋隨筆》及計有功《唐詩紀事》,附載叔向詩九篇,又補鞏詩六篇不載於此集者。褚藏言序稱牟、群、庠、鞏之集,並未遑編錄,蓋遺篇散見者也。又稱手錄《唐書》列傳於後,而此本無之,殆偶佚耶?集中附載楊憑、韓愈、韋執中1、李益、武元衡、韋貫之、劉伯翁、韋渠牟、元稹、白居易、裴度、令狐楚諸詩,蓋《謝朓集》中附載王融之例。庠詩一首,常詩一首,亦附載牟集之中,不入本集。蓋古人倡和,意皆相答,不似後來之泛應。必聚而觀之,乃互見作者之意。是亦編次之不苟耳。

  【彙訂】

  1.“韋執中”,殿本作“韋執誼”,誤,此集卷二有韋執中《陪韓院長韋河南同尋劉師不遇》詩,《全唐詩》卷三一三所錄亦同。

  才調集十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蜀韋縠編。縠仕王建為監察御史,其里貫事迹皆未詳1。是集每卷錄詩一百首,共一千首。自序稱:“觀李、杜集,元、白詩”,而集中無杜詩。馮舒評此集,謂崇重老杜,不欲芟擇。然實以杜詩高古,與其書體例不同,故不採錄。舒所説非也。其中頗有舛誤,如李白錄《愁陽春賦》,是賦非詩;王建錄《宫中調笑詞》,是詞非詩,皆乖體例。賀知章錄《柳枝詞》,乃劉采春女所歌,非知章作,其曲起於中唐,知章時亦未有;劉禹錫錄《别蕩子怨》,乃隋薛道衡《昔昔鹽》2;王之渙錄《惆悵詞》,所詠乃崔鶯鶯、霍小玉事,之渙不及見,實王渙作,皆姓名譌異。然頗有諸家遺篇,如白居易《江南贈蕭十九》詩3、賈島《贈杜駙馬》詩,皆本集所無4;又沈佺期《古意》,高棅竄改成律詩;王維《渭城曲》“客舍青青楊柳春”句,俗本改為“柳色新5”;賈島《贈劍客》詩“誰為不平事”句,俗本改為“誰有6”。如斯之類,此書皆獨存其舊,亦足資考證也。縠生於五代文敝之際,故所選取法晚唐,以穠麗宏敞為宗,救粗疏淺弱之習,未為無見。至馮舒、馮班意欲排斥宋詩,遂引其書於崑體,推為正宗。不知李商隱等,《唐書》但有“三十六體”之目。所謂西崑體者,實始於宋之楊億等,唐人無此名也。

  【彙訂】

  1.《十國春秋》卷五六“後蜀九”有韋縠傳,王士禛《才調集選》序文中亦作“孟蜀監察御史”。“仕王建為監察御史”,未知所據。(傅璇琮、龔祖培:《才調集考》)

  2.汲古閣本、日本藏舊鈔本、文淵閣《四庫》本《才調集》,此首皆在劉長卿詩内。(楊守敬:《日本訪書志》)

  3.詩題應為《江南喜逢蕭九徹因話長安舊游戲贈五十韻》。(傅璇琮、龔祖培:《才調集考》)

  4.明刻仿宋本《長江集》有《上杜駙馬》詩,則非本集所無。(近藤光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唐詩集の研究》)

  5.《東坡集》有《陽關曲》三首,第二句第五字皆仄,疑“楊柳春”非也。(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6.《四部叢刊》所收影宋抄本、文淵閣《四庫》本《才調集》卷一皆作“誰有不平事”。(傅璇琮、龔祖培:《才調集考》)

  搜玉小集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不著編輯者名氏。鄭樵《通志》已載之,則其來舊矣1。舊目題凡三十七人,詩六十三首,此本但三十四人,詩六十二首。蓋毛晉重刊所釐定,所註考證頗詳。然胡鵠等三人有錄無詩,晉並删其姓氏,已非闕疑存舊之意。又人闕其三,而詩僅闕其二2,不足分配,三人必有一人之詩溷於他人名下矣。則所訂亦未確也。其次第為晉所亂,不可復考。既不以人敘,又不以體分,編次參差,重出疊見,莫能得其體例3。徒以源出唐人,聊存舊本云爾。

  【彙訂】

  1.《新唐書·藝文志》已著錄《搜玉集》十卷。

  2.若“舊目題凡三十七人,詩六十三首,此本但三十四人,詩六十二首”,則下文應作“人闕其三,而詩僅闕其一”;若“詩僅闕其二”不誤,則上文應作“此本但三十四人,詩六十一首”。毛晉註云:“今三十四人,共六十一首。”文淵閣《四庫》本實際收錄三十四人,詩六十首。則胡皓(毛晉誤作胡鵠)、王翰、李澄之三人之詩或溷入他人名下。如《全唐詩》卷一〇八有胡皓《大漠行》,即與此集中署崔湜《大漠行》文同。

  3.其書實以應制、從軍、出塞、弔古、遠别等類相從,先後次序,莫不有意,此必唐人原本如此。(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古文苑二十一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不著編輯者名氏。《書錄解題》稱:“世傳孫洙巨源於佛寺經龕中得之,唐人所藏。所錄詩賦雜文,自東周迄於南齊,凡二百六十餘首,皆史傳、《文選》所不載。”然所錄漢、魏詩文,多從《藝文類聚》、《初學記》删節之本1,《石鼓文》亦與近本相同。其真偽蓋莫得而明也。南宋淳熙閒,韓元吉次為九卷。至紹定閒,章樵為之註釋。明成化壬寅,福建巡按御史張世用得本刊之。樵序稱:“有首尾殘闕者,姑存舊編。復取史册所遺,以補其數,釐為二十卷。”又有雜賦十四首,頌三首,以其文多不全,别為一卷,附於書末,共為二十一卷。則已非經龕之舊本矣。中閒王融二詩,題為謝朓,蓋因附見朓集而誤;又《文木賦》出《西京雜記》,乃吳均所為2,見段成式《酉陽雜俎》,亦不能辨别,則編錄未為精核。至《柏梁》一詩,顧炎武《日知錄》據所註姓名,駁其依託。錢曾《讀書敏求記》則謂舊本但稱官位,自樵增註,妄以其人實之,因啟後人之疑。又如宋玉《釣賦》“蜎淵”誤作“元洲”;《曹夫人書》“官綿”誤作“官錦”,皆傳寫之譌,而註復詳為之解,王應麟《困學紀聞》亦辨之。則註釋亦不能無失。然唐以前散佚之文,閒賴是書以傳,故前人多著於錄,亦過而存之之意歟?據此書所題。樵字升道,臨安人,以朝奉郎知吳縣事。成化《杭州府志》則作昌化人,知處州事。《宋詩紀事》亦作昌化人。其號曰峒麓,嘉定元年進士,歷官知漣海軍,授朝散郎知處州。蓋昌化即臨安屬縣,此書舉其郡名。處州乃所終官,此書則其知吳縣時所註也。

  【彙訂】

  1.《古文苑》雖編於北宋,但所收錄的二百六十四篇作品中,有一百零三篇不見於《藝文類聚》、《初學記》,互見收錄者,也有許多篇章的文字遠遠多於兩部類書或頗多異文。(李芳:《<古文苑>初探》)

  2.《西京雜記》非吳均撰,説詳卷八七《别本讀書蕞殘》條注。

  文苑英華一千卷(御史劉錫嘏家藏本)

  宋太平興國七年,李昉、扈蒙、徐鉉、宋白等奉敕編,續又命蘇易簡、王祐等參修,至雍熙四年書成1。“宋四大書”之一也。梁昭明太子撰《文選》三十卷,迄於梁初。此書所錄,則起於梁末,蓋即以上續《文選》。其分類編輯,體例亦略相同,而門目更為繁碎。則後來文體日增,非舊目所能括也。周必大《平園集》有是書跋,稱:“《太平御覽》、《册府元龜》,今閩、蜀已刊。惟《文苑英華》士大夫閒絕無而僅有。蓋所集止唐文章,如南北朝閒存一二2。是時印本絕少,雖韓、柳、元、白之文,尚未甚傳。其他如陳子昂、張説、張九齡、李翱諸名士文籍,世尤罕見。故修書官於柳宗元、白居易、權德輿、李商隱、顧云、羅隱,或全卷收入。當真宗朝,姚鉉銓擇十一,號《唐文粹》3,由簡故精,所以盛行。近歲唐文摹印浸多4,不假英華而傳,其不行於世則宜”云云。蓋六朝及唐代文集5,南宋初存者尚多,故必大之言如是。迄今四五百年,唐代詩集已漸減於舊,文集則《宋志》所著錄者殆十不存一。即如李商隱《樊南甲乙集》,久已散佚,今所存本,乃全自是書錄出。又如《張説集》,雖有傳本,而以此書所載互校,尚遺漏雜文六十一篇。則考唐文者,惟賴此書之存,實為著作之淵海。與南宋之初,其事迥異矣。書在當時,已多譌脱,故方崧卿作《韓集舉正》,朱子作《韓文考異》,均無一字之引證6。彭叔夏嘗作《辨證》十卷,以糾其舛漏重複。然如劉孝威《紹古詞》,一收於二百三卷,一收於二百五卷,而字句大同小異者,叔夏尚未及盡究也。此本為明萬曆中所刊7,校正頗詳,在活字版《太平御覽》之上。而卷帙浩繁,仍多疏漏。今參核諸書,各為釐正。其無别本可證者,則姑仍其舊焉。

  【彙訂】

  1.《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五:“至雍熙三年書成”,《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七:“(雍熙三年十二月)壬寅,上之。”(張澤咸:《中國古代史料學·隋唐五代史史料》)

  2.《文苑英華》卷二〇二節選“建安七子”之一徐幹《室思詩》六章之三,題為《自君之出矣》,卷一五七收魏時人程曉《嘲熱客》,題為《伏日作》。則此書所錄起於曹魏。另此書至少收錄南朝宋時三人六首作品,南齊四人六首,南梁八十四人六百十三首。且如丘遲、沈約之作,不乏與《文選》重複收錄者。(凌朝棟:《<文苑英華>收錄詩文上限考略》)

  3.姚鉉《文粹序》云:“大中祥符紀號之四祀,皇帝祀汾陰后土之月,吳興姚鉉集《文粹》成。”可見此書編成於大中祥符四年(1011)二月。《文粹序》又説:“十年於兹,始就厥志。”可見《唐文粹》的編選開始於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而《文苑英華》的編修始於太平興國七年(982),初稾完成於雍熙三年(987)十二月。本擬與《文選》一同刊印,但由於“編次未精”,在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又重新編選,於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復校。大中祥符八年(1015)校勘稾又毁於“宫城火“。直到宋孝宗時期,“以祕閣本多舛錯,命周必大校讎以進。淳熙八年(1181)正月二十二日,以一百十册藏祕閣。”現在所見到的最早的《文苑英華》刊本,即寧宗嘉泰元年(1201)開雕,嘉泰四年(1204)完成的周必大校本。可知姚鉉在編纂《唐文粹》時是不可能看到《文苑英華》的。《唐文粹》詩歌的總數約為九百八十一首。除掉作者有爭議的作品,兩書均選錄的共有一百八十首左右,約占《文苑英華》詩歌總量的十分之一,約占《唐文粹》詩歌總量的五分之一,重合率很小。且周必大奉命校讎《文苑英華》,實際參加校訂的主要是周氏的門生胡柯、彭叔夏等。彭氏等人使用的主要參校本之一就是《唐文粹》。説明《唐文粹》與《文苑英華》源出兩途。(郭勉愈:《<唐文粹>“銓擇”<文苑英華>説辨析》)

  4.“浸多”,底本作“漫多”,據周必大序原文及殿本改。(陳尚君、張金耀主撰:《四庫提要精讀》)

  5.“文集”,殿本作“文章”。

  6.《韓集舉正》徵引《文苑英華》數百處,《韓文考異》亦閒有徵引。(陳尚君、張金耀主撰:《四庫提要精讀》)

  7.《四庫》底本實為明隆慶刻本在萬曆年閒的重印本,對原版有所修補。(同上)

  文苑英華辨證十卷(内府藏本)

  宋彭叔夏撰。叔夏,廬陵人。自署曰鄉貢進士,其始末未詳。《江西通志》亦但列其名於“紹熙壬子鄉舉”條下1,不為立傳,蓋已無考矣。是書蓋因周必大所校《文苑英華》而作。考必大《平園集》有《〈文苑英華〉跋》曰:“孝宗皇帝欲刻江鈿《文海》,臣奏其去取差謬不足觀,乃詔館閣裒集《皇朝文鑑》。臣因及《文苑英華》,雖祕閣有本,然舛誤不可讀。俄聞傳旨取入,遂經乙覽。時御前置校正書籍一二十員,往往妄加塗註,繕寫裝飾,付之祕閣。頃嘗屬荆帥范仲藝筠倅丁介,稍加校正。晚幸退休,求别本與士友詳議,疑則闕之。惟是元修書非出一手,叢脞重複,首尾衡決。一詩或析為二,二詩或合為一。姓名差互,先後顛倒,不可勝計。其中賦多用‘員來’,非讀《泰誓》正義,安知今日之‘云’字乃‘員’之省文?以‘堯韭’對‘舜榮’,非讀《本草註》,安知其為‘菖蒲’?又如‘切磋’之‘磋’、‘馳驅’之‘驅’、‘挂帆’之‘帆’、‘仙裝’之‘裝’,《廣韻》各有側音,而流俗改‘切磋’為‘效課’,以‘駐’易‘驅’,以‘席’易‘帆’,以‘仗’易‘裝’。今皆正之,詳註逐篇之下,不復遍舉。始於嘉泰初年,至四年秋訖工”云云。是書之首亦有嘉泰四年叔夏自序,稱:“益公先生退老邱園,命以校讎,考訂商榷用功為多。散在本文,覽者難遍。因薈稡其説,以類而分,各舉數端,不復具載”云云。則必大所稱“與士友詳議”者,蓋即叔夏。故與必大校本同以嘉泰四年成書也。所分諸類,一曰用字,為目凡三,二曰用韻,為目凡二,三曰事證,無子目,四曰事誤,為目凡二,五曰事疑,無子目,七曰人名,為目凡五,八曰官爵,為目凡三,九曰郡縣,為目凡三,十曰年月,為目凡四,十一曰名氏,為目凡三,十二曰題目,為目凡二,十三曰門類,無子目,十四曰脱文,為目凡四,十五曰同異,十六曰離合,十七曰避諱,十八曰異域,十九曰鳥獸,二十曰草木,均無子目,二十一曰雜錄,為目凡五2。其中如磋、驅、帆、裝諸字,與必大所舉者合。然序文稱:“小小異同,在所弗錄。原註頗略,今則加詳。其未註者,仍附此篇。”則視必大原本亦多所損益矣。《文苑英華》本繼《文選》而作,於唐代文章採摭至備,號為詞翰之淵藪。而卷帙既富,牴牾實多,在宋代已無善本。近日所行,又出明人所重刊,承譌踵謬,抑又甚矣。叔夏此書考核精密,大抵分承譌當改、别有依據不可妄改、義可兩存不必遽改三例。中如杜牧《請追尊號表》,以“高宗伐鬼方”為出《尚書》,顯然誤記。而叔夏疑是逸《書》,未免有持疑不決之處。然其用意謹嚴,不輕點竄古書,亦於是可見矣。

  【彙訂】

  1.“條”,殿本作“傳”,誤。

  2.書中分類實只二十例,《總目》所列無“六曰”,文淵閣本書前提要不誤。(周錄祥:《<四庫全書簡明目錄?集部>訂誤》)

  唐文粹一百卷(内府藏本)

  宋姚鉉編。陳善《捫蝨新話》以為徐鉉者,誤也。鉉字寶臣,廬州人,自署郡望,故曰吳興。太平興國中第進士,官至兩浙轉運使。事迹具《宋史》本傳1。是編文、賦惟取古體,而四六之文不錄;詩歌亦惟取古體,而五、七言近體不錄。考阮閱《詩話總龜》載鉉於淳化中侍宴,賦賞花釣魚七言律詩,賜金百兩,時以比“奪袍賜花”故事。又江少虞《事實類苑》載鉉詩有“疏鐘天竺曉,一鴈海門秋”句,亦頗清遠。則鉉非不究心於聲律者。蓋詩文儷偶,皆莫盛於唐。盛極而衰,流為俗體,亦莫雜於唐。鉉欲力挽其末流,故其體例如是。於歐、梅未出以前,毅然矯五代之弊,與穆修、柳開相應者,實自鉉始。其中如杜審言“卧病人事絕”一首,較集本少後四句,則鉉亦有所删削2。又如岑文本《請勤政改過疏》之類,皆《文苑英華》所不載,其搜羅亦云廣博。王得臣《麈史》乃譏其未見《張登集》,殊失之苛。惟文中芟韓愈《平淮西碑》,而仍錄段文昌作,未免有心立異3。詩中如陸龜蒙《江湖散人歌》、皎然《古意》詩之類,一概收之,亦未免過求朴野,稍失别裁。然論唐文者,終以是書為總彙,不以一二小疵掩其全美也。

  【彙訂】

  1.《宋史·文苑·姚鉉傳》:“字寶之”。雍正《江南通志》卷一八七《文苑·廬州府人物》、光緒《安徽通志》卷二二八《人物志·文苑·廬州府》姚鉉條亦同。(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2.“所”,殿本無。

  3.據《舊唐書·韓愈傳》,詔令磨去韓愈所撰《平淮西碑》,而命段文昌重撰文勒石。則姚鉉在碑類選用段文並非有心立異。(曾貽芬、崔文印:《中國歷史文獻學史述要》)

  西崑酬唱集二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不著編輯者名氏。前有楊億序,稱卷帙為億所分,書名亦億所題,而不言裒而成集出於誰手。考田況《儒林公議》云:“楊億兩禁1,變文章之體。劉筠、錢惟演輩從而效之,以新詩更相屬和。億後編敘之2,題曰《西崑酬唱集》。”然則即億編也。凡億及劉筠、錢惟演、李宗諤、陳越、李維、劉騭、刁衎、任隨、張詠、錢惟濟、丁謂、舒雅、晁迥、崔遵度、薛映3、劉秉十七人之詩4,而億序乃稱屬而和者十有五人,豈以錢、劉為主,而億與李宗諤以下為十五人歟5?詩皆近體,上卷凡一百二十三首,下卷凡一百二十五首,而億序稱二百有五十首,不知何時佚二首也6。其詩宗法唐李商隱,詞取妍華而不乏興象,效之者漸失本真,惟工組織,於是有優伶撏撦之戲。石介至作《怪説》以刺之7,而祥符中遂下詔禁文體浮豔。然介之説,蘇軾嘗辨之。真宗之詔,緣於《宣曲》一詩有“取酒臨邛”之句。陸游《渭南集》有《西崑詩跋》,言其始末甚詳,初不緣文體發也。其後歐、梅繼作,坡、谷迭起,而楊、劉之派遂不絕如線。要其取材博贍,練詞精整,非學有根柢,亦不能鎔鑄變化,自名一家,固亦未可輕詆。《後村詩話》云:“《西崑酬唱集》對偶字面雖工,而佳句可錄者殊少,宜為歐公之所厭。”又一條云:“君僅以詩寄歐公8。公答云:‘先朝劉、楊風采聳動天下,至今使人傾想。’豈公特惡其碑版奏疏,其詩之精工穩切者自不可廢歟?”二説自相矛盾。平心而論,要以後説為公矣。其書自明代以來,世罕流布9。毛奇齡初得舊本於江寧,徐乾學為之刻版,以剞劂未工,不甚摹印。康熙戊子,長洲朱俊升又重鐫之,前有常熟馮武序10。馮舒、馮班本主西崑一派,武其猶子,故於是書極其推崇。然武謂:“元和、大和之際,李義山傑起中原,與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皆以格調清拔,才藻優裕,為西崑三十六11。以三人俱行十六也。”考《唐書》但有“三十六體”之説,無“西崑”字。億序是集,稱取“玉山策府”之名,題曰《西崑酬唱集》。則“三十六”與“西崑”各為一事,武乃合而一之,誤矣。

  【彙訂】

  1.《儒林公議》原文作“楊億在兩禁”。

  2.“後”,殿本作“復”。《儒林公議》原文作“乃”。

  3.“薛映”,殿本作“薛暎”,誤,此集卷下《清風十韻》、《戊申年七夕五絕》有薛映所和詩作。《宋史》卷三百五有《薛映傳》。

  4.明嘉靖玩珠堂刻本此集僅書“秉”名,不著其姓。清代刻本始作劉秉。史料未載真宗朝有劉秉其人,應係張秉之誤,《宋史》卷三百一有《張秉傳》。(王仲犖:《西崑酬唱詩人略傳》)

  5.劉克莊《後村詩話續集》卷四:“今考十五人者,丁謂、刁衎、張詠、晁迥、李宗諤、薛映、陳越、李維、劉騭、舒雅、崔遵度、任隨、錢惟濟,有名秉不著姓,王沂公只有一篇,在卷末。”或後世傳本脱王曾,故只十七人。(黄永年:《釋西崑酬唱集作者人數及篇章數》;祝尚書:《宋人總集敘錄》)

  6.今本《西崑酬唱集》上卷收詩一百二十三首,下卷收詩一百二十七首,都凡二百五十首。明嘉靖玩珠堂刻本卷首楊億原序、《後村詩話續集》卷四引楊序、《郡齋讀書志》(衢本)卷二〇著錄、《讀書敏求記》卷四下《西崑酬唱集跋》、《帶經堂詩話》卷六等均作二百四十七首。唯《四庫》所據朱俊升聽香樓刻本卷首楊序謂“凡五、七言律詩二百五十章”,疑係剜改。除脱王曾一首,卷上錢惟演《夜意》、卷下楊億《因人話建谿舊居》均有唱無酬,疑為羼入之作。(黄永年:《釋西崑酬唱集作者人數及篇章數》;祝尚書:《宋人總集敘錄》)

  7.“刺”,殿本作“剌”,誤。

  8.《後村詩話》卷二原文作“君謨以詩寄歐公”。(司馬朝軍:《四庫全書總目》精華錄)

  9.“世”,殿本作“早”。

  10.馮武序所謂“西河毛季子”為毛晉第五子毛扆,西河乃其郡望,非指毛奇齡。(黄永年:《釋西崑酬唱集作者人數及篇章數》;祝尚書:《宋人總集敘錄》)

  11.底本“六”下有“體”字,據馮武序原文及殿本删。

  同文館唱和詩十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鄧忠臣等撰。同文館本以待高麗使人,時忠臣等司考校1,即其地為試院。因錄同舍唱和之作,彙為一編。案《宋史·藝文志》有蘇易簡《禁林宴會集》、歐陽修《禮部唱和詩集》,此書獨不著錄。《宋志》最為舛漏,蓋偶遺之。其相與酬答者,忠臣而外,為張耒、晁補之、蔡肇、余幹、耿南仲、商倚、曹輔、柳子文、李公麟、孔武仲等凡十一人。又有但題其名曰向、曰益,而不著姓者二人。益疑即温益,向則不知何人也。耒、補之、肇、南仲、公麟、武仲、益七人,《宋史》有傳,忠臣、倚並入元祐黨籍,惟幹、子文行事不概見。輔亦非靖康時為樞筦者,樓鑰誤合為一,王應麟《困學記聞》已辨之矣。集中不著唱和年月。考《宋史》耒、補之傳,俱稱元祐初為校書郎,以耒詩“讎書芝閣上”、補之詩“輟直讎書省”二語核之,乃正其官祕省時。而元祐三年知貢舉者為孔平仲,事見本傳。此集並無平仲之名,則非在三年可知2。惟忠臣詩有“單閼孟夏草木長”句,自註云:“丁卯四月還朝”。丁卯為元祐二年,意者即在是歲歟?又案輔詩云:“九人同日鎖重闈”,而子文又有“毛遂未至空連房”句,註云:“同舍十九人,余獨後入。”疑試官許先後入院,宋制本自如此。時共事十九人,而集中闕其八人。蓋古人真樸,不强為其所不能。如蘭亭修禊,與會者四十一人,有詩者僅二十六人,非佚脱也。諸家專集,惟耒《柯山集》、補之《雞肋集》、武仲《清江三孔集》今尚存於世。其餘如肇之《丹陽集》、忠臣之《玉池集》,已佚不傳。其餘並有集無集亦不可考。殘篇闕句3,實藉此以獲見一斑。即有集諸人,以集本校之,亦頗互異。如補之五言“官醪持餉婦”,《雞肋集》“官醪”作“宫壺”;七言“詩似涼風淒有興”句,《雞肋集》“淒有興”作“來有思”。此類頗多,題目亦往往不相合,亦未嘗不藉為參訂之助矣4。

  【彙訂】

  1.“司”,底本作“同”,據殿本改。

  2.宋制,惟試進士諸科始命詞臣為知貢舉,其他考試並無此名。晁補之《雞肋集》卷十五《試院次韻呈兵部葉員外端禮並呈祠部陳員外元輿太學博士黄冕仲》詩自註云:“左選試經義,右選試兵策。”隔九首即《次韻鄧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館》詩,明係作於一時,則同文館所試乃吏部文武選人耳。且據《宋史》卷三四四《孔文仲傳》,元祐三年知貢舉者乃文仲,非平仲。是歲知貢舉者亦不止文仲一人。(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3.“殘篇闕句”,殿本作“殘編佚句”。

  4.“官醪持餉婦”句,《雞肋集》卷七實作“官壺”;“詩似涼風淒有興”句,卷十六亦作“來有思”。(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唐百家詩選二十卷(内府藏本)

  舊本題宋王安石編。安石有《周禮新義》,已著錄。是書去取,絕不可解。自宋以來,疑之者不一,曲為解者亦不一,然大抵指為安石。惟晁公武《讀書志》云:“《唐百家詩選》二十卷,皇朝宋敏求次道編。次道為三司判官,嘗取其家所藏唐人一百八家詩,選擇其佳者凡一千二百四十六首,為一編。王介甫觀之,因再有所去取,且題曰:‘欲觀唐詩者,觀此足矣。’世遂以為介甫所纂。”其説與諸家特異。案《讀書志》作於南宋之初,去安石未遠。又晁氏自元祐以來,舊家文獻,緒論相承,其言當必有自。邵博《聞見後錄》引晁説之之言,謂:“王荆公與宋次道同為群牧司判官。次道家多唐人詩集,荆公盡即其本,擇善者簽帖其上,令吏鈔之。吏厭書字多,輒移所取長詩簽置所不取小詩上。荆公性忽略,不復更視。今世所謂《唐百家詩選》,曰‘荆公定’,乃群牧司吏人定也。”其説與公武又異。然説之果有是説,不應公武反不知。考周煇《清波雜志》亦有是説,與博所記相合。煇之曾祖與安石為中表,故煇持論多左袒安石。當由安石之黨以此書不愜於公論,造為是説以解之,託其言於説之,博不考而載之耳1。此本為宋乾道中倪仲傳所刊,前有仲傳序,其書世久不傳。國朝康熙中,商邱宋犖始購得殘本八卷刻之。既又得其全本,續刻以行,而二十卷之數復完。當時有疑其偽者。閻若璩歷引高棅《唐詩品彙》所稱“以元宗《早渡蒲關》詩為開卷第一”、陳振孫《書錄解題》所稱“非惟不及李、杜、韓三家,即王維、韋應物、元、白、劉、柳、孟郊、張籍皆不及”,以證其真。又殘本佚去安石原序,若璩以《臨川集》所載補之,其文俱載若璩《潛邱劄記》中。惟今本所錄共一千二百六十二首,較晁氏所記多十六首,若璩未及置論。或傳寫《讀書志》者,誤以“六十二”為“四十六”歟?至王昌齡《出塞》詩,諸本皆作“若使龍城飛將在”,惟此本作“盧城飛將在”,若璩引唐平州治盧龍縣以證之。然唐三百年,更無一人稱“盧龍”為“盧城”者,何獨昌齡杜撰地名?此則其過尊宋本之失矣。

  【彙訂】

  1.凡宋人目錄及詩話、筆記,皆以此書為王安石所編,獨晁公武以為本宋敏求編。《臨川文集》卷八四《唐百家詩選序》:“時次道出其家藏唐詩百餘編,諉余擇其精者,次道因名曰《百家詩選》。”可知宋敏求未嘗加以選擇,去取之權,安石實專之也。(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會稽掇英總集二十卷(浙江鄭大節家藏本)

  宋孔延之編。前自有序,首題其官為尚書司封郎中,知越州軍州事,浙東兵馬鈐轄,末署“熙寧壬子五月一日,越州清思堂”。案施宿《嘉泰會稽志》,延之於熙寧四年以度支郎官知越州,五年十一月召赴闕。壬子正當熙寧五年,其歲月與《會稽志》合。惟《志》稱延之為度支郎官,而此作司封郎中。集中有沈立等和蓬萊閣詩,亦作“孔司封”。集為延之手訂,於官位不應有誤,知施宿所記為譌也。延之以會稽山水人物著美前世,而紀錄賦詠多所散佚,因博加蒐採,旁及碑版石刻,自漢迄宋,凡得銘、志、歌、詩等八百五篇,輯為二十卷,各有類目。前十五卷為詩。首曰州宅,次西園,次賀監,次山水,分蘭亭等八子目,次寺觀,分云門寺等四子目,而以祠宇附之,次送别,次寄贈,次感興,次唱和。後五卷為文。首曰史辭,次頌,次碑銘,次記,次序,次雜文。書中於作者皆標姓名,而獨稱王安石為“史館王相”。蓋作此書時,王安石柄政之際,故有所避而不敢直書歟?所錄詩文,大都由搜巖剔藪而得之,故多出名人集本之外,為世所罕見。如大曆浙東唱和五十餘人,今錄唐詩者,或不能舉其姓氏,實賴此以獲傳。其於唐、宋太守題名壁記,皆全錄原文,以資考證,裨益良多。其搜訪之勤,可謂有功於文獻矣。其書世尠流傳,藏弆家多未著錄。此本乃明山陰祁氏淡生堂舊鈔,在宋人總集之中最為珍笈,其精博在《嚴陵》諸集上也。

  清江三孔集四十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宋新喻孔文仲及其弟武仲、平仲之詩文1。慶元中,臨江守王??所編也。文仲字經父,嘉祐六年進士,官中書舍人;武仲字常父,嘉祐八年進士,官禮部侍郎;平仲字毅父,治平二年進士,官金部郎中2。事迹具《宋史》本傳。文仲兄弟與蘇軾、蘇轍同時,並以文章名一世,故黄庭堅有“二蘇聯璧,三孔分鼎”之語。南渡後遺文散佚,??始訪求而刻之。前有慶元五年周必大序。陳振孫《書錄解題》稱文仲二卷,武仲十七卷,平仲二十一卷,與此本合3。文仲詩僅七首,然吕祖謙《宋文鑑》載其《早行》古詩一首,乃佚而不收。《文鑑》編於孝宗淳熙四年,《舍人集》編於寧宗慶元四年,在其後二十一年,不應不見,豈??有所去取耶?武仲《侍郎集》,青詞、齋文同題曰“制”,於例未安,似非原目。平仲《郎中集》中古律詩外,别出《詩戲》三卷,皆人名、藥名、回文、集句之類,蓋仿《松陵集》雜體别為一卷例也。案王士禎《居易錄》載宋犖寄《三孔文集》,通僅五卷,惜其已非慶元之舊。士禎、犖皆家富圖籍,而所見尚非完帙。則此本巋然獨全,亦深足寶重矣。

  【彙訂】

  1.“三孔”的籍貫應為宋時之臨江軍新淦縣,明嘉靖五年析新淦地置峽江縣至今。任淵註釋《山谷内集》“二蘇上聯璧,三孔立分鼎”詩句云:“三孔新淦人”,王偁《東都事略》卷九四《孔文仲傳》、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七《清江三孔集》條、曾鞏《元豐類稾》卷四二《司封郎中孔君(“三孔”之父延之)墓誌銘》、蘇頌《蘇魏公集》《中書舍人孔公(文仲)墓誌銘》、《江西通志》、《臨江西江孔氏族譜》皆作新淦人。明隆慶和清康熙、同治《臨江府志》則作峽江人。此集有孔平仲《還鄉展省道中作四聲詩寄豫章僚友》詩,寫自己回故鄉祭掃祖墳的所見所感,詩中有句云:“蕭灘波潺湲,巴丘山崔嵬。”“巴丘”即指峽江縣。(聶言之:《三孔籍貫考辨》;黄宏:《北宋“三孔”籍貫新考》)

  2.《總目》卷一二〇《珩璜新論》條已敘孔平仲仕履,此條當作“平仲有《珩璜新論》,已著錄”。

  3.文淵閣《四庫》本實僅三十卷,即文仲二卷,武仲十七卷,平仲十一卷。(王嵐:《宋人文集編刻流傳叢考》)

  三劉家集一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宋劉渙、劉恕、劉羲仲撰。渙字凝之,筠州人,登天聖八年進士,為潁上令,以太子中允致仕。恕,渙之子,有《通鑑外紀》;羲仲,恕之子,有《通鑑問疑》,並已著錄。渙祖孫父子並剛直有史才,而恕最優。司馬光稱其“博聞强記,細大之事,皆有稽據”,誠公論也。是集為咸淳中其裔孫御史元亨所輯。蓋南宋之末,已無傳本,僅掇拾於殘闕之餘。故渙僅詩四首,文二首,恕僅《〈通鑑外紀〉序》一首併其子所記《通鑑問疑》,羲仲僅《家書》一首。餘皆同時諸人唱和之作,及他人之文有關於渙父子者也。其中稱渙曰“西澗先生”,稱恕曰“祕丞”,稱羲仲曰“檢討”,固其子孫之詞。至於諸人詩文,標題一概删去其稱字之文,而改曰西澗先生、祕丞、檢討,則非其實矣,是其編次之陋也。至明萬安貪鄙無恥,為世僇笑,而獨存其一跋於卷末,渙父子祖孫豈藉是人以表彰乎?今刊除之,俾無為三人玷焉。

  二程文集十三卷附錄二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宋明道程子、伊川程子合集也。陳振孫《書錄解題》載《明道集》四卷《遺文》一卷,《伊川集》一本二十卷,一本九卷。又《河南程氏文集》十二卷,二程共為一集,為建寧所刻本。是宋世所傳已參錯不同。此本出自胡安國家,劉珙、張栻嘗刻之長沙。安國於原文頗有改削,如《定性書》、《明道行述》、《上富公謝帥書》中,删落至數十字;又《辭官表》顛倒次第,《易傳序》改“?”為“泝”,《祭文》改“姪”為“猶子”。珙等所刻,一以安國為主。朱子深以為不可,嘗以書抵珙及栻,盛氣詬爭,辯之甚力,具載《晦菴集》中。然二人迄不盡用其説。蓋南宋之初,學者猶各尊所聞1。不似淳祐以後,門户已成,羽翼已衆,於朱子之言,一字不敢異同也。元至治閒,臨川譚善心重為校刊,始與蜀人虞槃商榷考訂2,悉從朱子所改。其《定性書》、《富謝》二書所删字,亦求得别本補足。又搜輯程子遺文十六篇,遺事十一條,並朱子論胡本錯誤諸書,别為二卷,附之於後。惟伊川詩僅有三章,《河南府志》載其《陸渾樂遊》詩云:“東郊漸微綠,驅馬欣獨往。舟縈野渡時,水樂春山響。身閒愛物外,趣逸諧心賞。歸路逐樵歌,落日寒山上。”集中無之3。地志率多假借名人以夸勝跡,其殆好事者所依託歟4?

  【彙訂】

  1.殿本“所”上有“其”字。

  2.“虞槃”,殿本作“虞盤”,誤,此集附錄有虞槃跋。

  3.殿本此句下有“善心等亦未及收”七字。

  4.“其殆好事者所依託歟”,殿本作“其殆作志者所依託,又出於善心之後歟”。

  宋文選三十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不著編輯者名氏。案張邦基《墨莊漫錄》稱:“崔伯易有《金華神記》,編入《聖宋文選》後集中。”則此乃其前集,在南渡以前矣。所選皆北宋之文,自歐陽修以下十四人,惟取其有關於經術、政治者,詩、賦、碑銘之類不載焉1。中無“三蘇”文字,而黄庭堅、張耒之文則錄之。豈當時蘇文之禁最嚴,而黄、張之類則稍寬歟2?又其中無“二程”文,蓋不以文士目之也。何焯《義門讀書記》跋所校《元豐類稾》後曰:“己卯冬,於保定行臺(案焯是時在直隸巡撫李光地署中)閱内府所賜大臣《古文淵鑒》,有在集外者六篇,則《書魏鄭公傳》、《邪正辨説》、《再上田正言書》、《上歐蔡書》也3。後知立齋相公案立齋為大學士徐元文之别號。有建本《聖宋文選》數册,其中有南豐文二卷,嘉善柯崇樸借鈔,遂傳於外。此六篇者皆在焉”云云。案《書魏鄭公傳後》一篇,《宋文鑑》亦載,不僅見於此集中,焯蓋考之未審。然《南豐外集》、《續稾》,今並不傳,其佚篇惟賴此集以存,蓋亦不為無功矣。宋人選宋文者,南宋所傳尚夥,北宋惟此集存耳。其賅備雖不及《文鑑》,然用意嚴慎,當為能文之士所編。尤未可與南宋建陽坊本出於書賈雜鈔者一例視之也。

  【彙訂】

  1.王禹偁《四皓廟碑》為唯一例外。(高津孝:《關於中國北宋的古文選集》)

  2.當時禁書,蘇、黄並重。且此書編纂應在政和之後,黨禁已弛。三蘇文章可能收在今已失傳的後集中。(李培文:《聖宋文選全集考述》)

  3.據《義門讀書記》卷四四原文,六篇為《書魏鄭公傳後》、《邪正辨》、《説用》、《讀賈誼傳》、《再上田正言書》、《上歐蔡書》,《總目》所引脱《讀賈誼傳》一篇,又脱“用”字。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