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
卷一百八十五 集部三十八 |
|
卷一百八十五 集部三十八 别集類存目十二 蔗尾詩集十五卷文集二卷(福建巡撫採進本) 國朝鄭方坤撰。方坤有《經稗》,已著錄。方坤天分既高,記誦尤廣,故其詩下筆不休,有凌厲一切之意,尤力攻嚴羽《滄浪詩話》“詩不關學”之非。然於澀字險韻,恒數十疊,雖閒見層出,波瀾不窮,要亦不免於炫博。此又以學富失之,所謂矯枉者必過直也。其詩凡分十五集,曰《删餘草》,曰《公車草》,曰《木石居草》,曰《公車後草》,曰《木石居後草》,曰《丁年小草》,曰《叢臺稾》,曰《春明草》,曰《廣川稾》,曰《酒市稾》,曰《一粟齋稾》,曰《瓶花齋稾》,曰《杞菊軒稾》,曰《詩話軒稾》,皆古、今體詩,曰《青衫詞》,則詩餘附錄者也。文集二卷,亦大抵儷體居多,蓋其根柢在六朝也。 樹人堂詩七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帥念祖撰。念祖字宗德,號蘭臯,奉新人。雍正癸卯進士,官至陝西布政使。緣事謫戍軍臺,没於塞外。是集前有何焯序1,稱念祖塞上所作,有《多博吟》,今未見。此七卷則念祖官陝西時所自編也。念祖以時文鳴一時,務以幽渺之思,擺脱陳因。其詩亦清刻不俗。但平生精力盡於八比,徒以餘力為之,未能自成一隊耳。 【彙訂】 1.“何焯”,殿本作“吳焯”,誤,清光緒奉新帥氏綠窻刻《帥氏清芬集》本此集前有何焯序。 涵有堂詩文集四卷(福建巡撫採進本) 國朝游紹安撰。紹安號心水,福清人。雍正癸卯進士,官至南安府知府。是集詩二卷,文二卷。紹安守南安幾二十年1,故詩文多南安所作2。其文務為奇崛語,詩亦欲以生僻見長。 【彙訂】 1.“紹安”,殿本作“其”。 2.“詩文”,殿本無。 南陔堂詩集十二卷(編修徐天杜家藏本) 國朝徐以升撰。以升字階五,號恕齋,德清人1。雍正癸卯進士,官至廣東按察使。是編為其孫天柱、天驥所刊。分年編次,曰《學步集》、《雪泥集》、《湘灘集》、《秋帆集》2、《夢華集》、《忽至草》、《黄樓草》、《崛??草》、《南還集》、《黔游草》、《煙江疊嶂集》、《閒閒集》,凡十二種。 【彙訂】 1.“德清人”,殿本脱,清乾隆二十六年刻本此集各卷卷首均題“德清徐以升階五”。《浙江通志》卷一二四《選舉·進士》“雍正元年癸卯科於振榜”有徐以升,德清人。 2.“秋帆集”,殿本脱,此集卷四為《秋帆集》詩七十首。 王已山文集十卷别集四卷(江蘇巡撫採進本)1 國朝王步青撰。步青有《四書本義彙參》,已著錄。金壇王氏以八比稱於世者凡六人2,所謂“王氏六子”是也。六子之中,汝驤及步青名尤著。汝驤文神思澹遠,取徑單微,步青則法律嚴謹,不失尺寸,在近時號為正宗。於古文則餘力及之,非所專門也。其集原名《竹里草堂遺稾》,乃步青没後,其子士鼇所編。後寧化雷鋐督學江蘇時,從士鼇取其稾本,重為删定,凡存九十餘篇,勒為十卷。用步青别號,改題今名。又《别集》四卷,皆其時文選本之序論,則士鼇裒輯編次,附刊以行。蓋步青困諸生者二十餘年,至康熙甲午乃舉於鄉,往來公車又十年,至雍正癸卯始成進士。旋以病乞歸,里居教授,惟以評選時文為事。平生精力,盡在於是,故講論時文之語,至於積成卷帙。考論文之書,自摯虞《文章流别》後,凡數百家。其專論場屋程式者,則自元倪士毅《作義要訣》始自為一編。於例當入“詩文評類”。以其原附本集之末,故仍其舊焉。 【彙訂】 1.“王”,殿本無。《江蘇省第一次書目》、《江蘇採輯遺書目錄》皆著錄作《王已山文集》,今存乾隆敦復堂刻本,作《已山文集》。 2.殿本“以”下有“能”字。 江聲草堂詩集八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金志章撰。志章字繪卣,仁和人。雍正癸卯舉人,官至口北道。是編分七集,曰《敝帚》、曰《梅東》、曰《始遊》、曰《鏡中》、曰《瞻雲》、曰《谷雲》、曰《漁浦歸耕》。其詩五言古體多近蘇軾,七言古體多近温庭筠,近體多近陸游、范成大1。 【彙訂】 1.三“近”字,殿本均作“學”。 謙齋詩稾二卷補遺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曹庭樞撰。庭樞字六薌,嘉善人。雍正癸卯副榜貢生。乾隆元年嘗薦舉博學鴻詞,集中載有《午門謝頒月廩恭紀》詩,即其事也。是集亦皆其游京師時所作。 司業文集四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陳祖范撰。祖范有《經咫》,已著錄。其為文不規規於摹古,而學有根柢,暢所欲言,亦自合古人法度。其中如《方孝孺死節論》、《讀禮記述》、《史述》、《斂用喪服議》、《陳貞女合葬議》、《王罕皆文稾序》、《汪西京文稾序》、《王次山詩序》、《樂府解》,皆有可觀。而如《記昌黎集後》,務為新論;《别號舍文》,忽作俳體;《松筠堂宴集詩序》,雜以儷詞。又多收一切應俗之作。蓋編錄時務盈卷帙,一概登載,未免失於刊除。使簡汰精華,十存三四,豈不翹然作者哉? 司業詩集四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陳祖范撰。前有自序,題乾隆壬申。而第四卷乃題“自乙丑至甲戌詩”,蓋又有所續入,如古人後集、别集例也。其詩直抒胸臆,不煩繩削,於古人中去白居易為近,敖陶孫所謂“事事言言皆著實”者也。自序有曰:“詩之作出於無心,則其情真;又必各有所為,則其義實。故一國之事,繫一人之本,而匹夫匹婦之歌吟,可以察治忽也。其論洞悉本原,非明以來雕章刻句之流所能見及。”又云:“後之詩人,既以詩自命,人亦以詩相屬。於是外物為主而詩役焉,詩為主而心役焉,於是無真性情,真比興。然而情實彌隱,詞采彌工,義理彌消,波瀾彌富,而又格律以繩之,派别以嚴之,時代以區分之,回視詩教之本來,其然乎,其不然乎?”其論亦切中流弊。劉勰所謂“古之詩人為情而造文,今之詩人為文而造情”者,祖范所言,殆庶幾焉。然文以載道,理不可移。而宋儒諸語錄,言言誠敬,字字性天,卒不能與韓、柳、歐、蘇爭文壇尺寸之地。則文質相宜1,亦必有道矣。觀祖范之序,而其詩所長所短,蓋可以想見也。 【彙訂】 1.“宜”,殿本作“宣”,誤。 王艮齋集十四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王峻撰。峻字次山,常熟人。雍正甲辰進士,官至江西道察院御史1。是編凡詩十卷,文四卷。其吳中先哲諸傳則修《蘇州府志》時所撰,亦併附之集中云。 【彙訂】 1.“江西道察院御史”,殿本作“江西道御史”。 鋤經餘草十六卷(侍講劉亨地家藏本) 國朝王文清撰。文清有《周禮會要》,已著錄。此其所作詩集。前有論詩法十條,則其平生心得之語1,而其門人錄以冠集者也。 【彙訂】 1.“語”,殿本作“詩”,誤。 明史雜詠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嚴遂成撰。遂成字海珊,烏程人。雍正甲辰進士,官雲南知州。詠史之作,起於班固。承其流者,唐胡曾、周曇皆用近體,明李東陽則用樂府體。遂成此編賦明一代之事,古體、近體相閒,故名曰“雜詠”。嚴震直一首,力辨史彬《致身錄》之誣。雖子孫之詞,實則公論。至於劉三吾一首,謂太祖欲立燕王,為三吾所沮,釀靖難之禍,不為無見。至“周公、成王本一家,事猶賢於王莽篡”句,則謬矣。姚廣孝二首,盛推其功,比以蕭何、李泌,且有“特地開科長取士,不知漏落幾多人”句。王越、王驥、王瓊三首,謂三人之交結宦侍,乃借其陰助以濟國事,非為身家之計,比之郭子儀之俯仰魚朝恩。持論皆有意抑揚,故翻定案。李夢陽一首,詞多詆斥。併有附記曰:“北地雖非西涯門人,然如王九思以仿西涯體中選。其餘諸子多有親承指授者,皆奪於北地之焰,改轅背之,猶之北地背之也”云云。夫文章公器,各自成家,原非為植黨報恩之地。況夢陽與東陽本風馬牛不相及,而忽坐以背東陽之罪。尤未免深文鍛鍊,踵明末門户之舊論矣。 絳跗閣詩稾十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諸錦撰。錦有《毛詩説》,已著錄。是編古、今體詩分三十一集。自康熙甲申至乾隆壬午五十九年之作,共一千五百餘篇。 賜書堂詩選八卷(編修吳壽昌家藏本) 國朝周長發撰。長發字蘭坡,别號石帆,會稽籍,山陰人。雍正甲辰進士,選庶吉士,散館外補廣昌縣知縣,又改樂清縣教諭。乾隆丙辰召試博學鴻詞,授檢討,官至侍講學士,後降補侍講。長發詩才敏捷,操筆即成,故富贍有餘,而亦微傷於快。平生所作,計踰萬首。此集八卷,蓋汰存十之一云。 小山全稾二十卷(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國朝王時翔撰。時翔字臯謨,一字抱翼,號小山,鎮洋人。雍正戊申,由諸生薦舉,授晉江縣知縣,官至成都府知府。是集凡詩稾八卷,詩餘四卷,文稾八卷。詩稾分初、續、後三稾。詩餘分五集,曰《香濤》、曰《紺寒》、曰《青綃樂府》、曰《初禪綺語》1、曰《旗亭夢囈》。 【彙訂】 1.“語”,殿本作“詩”,誤,參清乾隆十一年王景元涇東草堂刻本此集。 就正草一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徐璽撰。璽號雷谿,進賢人,雍正乙酉拔貢。是編乃其文集。前題云“續刻《就正草》”,則必先有初刻,今未之見。前有吳士玉序,而卷中有祭士玉文,殆刻在序後耶? 松源集無卷數(兩江總督採進本) 國朝孫之騄撰。之騄所輯《尚書大傳》,已著錄。是集凡五種:其題曰《松源紀行》者,初取道富春赴慶元任作也。曰《龍泉舟中雜記》者,歲試至處州作也。曰《經説》者,告諸生《五經》源流紀也。曰《敦行錄》者,與諸生立條約及經傳雜訓也。曰《雜文》者,其酬應之作也。集刻於雍正己酉、庚戌閒。慶元,古松源地,故以為是集之總名焉。 春及堂詩集四十三卷(太常寺卿倪承寬家藏本) 國朝倪國璉撰。國璉有《康濟錄》,已著錄。是集乃乾隆壬辰其子承寬所刊。凡《竹立園集》一卷,《南隱山房小草》一卷,《橘山游草》二卷,《文杏館集》一卷,《浮湍集》一卷,《楓花草》一卷,《松鱗書屋唱和詩》一卷,《庚子詩草》一卷,《剡東游草》一卷,《廬江游草》二卷,《西江游草》三卷,《南游草》二卷,《湖南吟稾》二卷,《燕雲集》一卷,《竹窻集》三卷,《滇行集》八卷,《春闈詩》一卷,《星沙奉使集》二卷,《潞河吟》一卷,《庚申南行集》三卷,《嘉蔭書屋集》三卷。皆國璉嚴自删汰,惟存其得意之作。故每卷多者不過四十餘首,少者或十餘首云。 四焉齋詩集六卷附梯仙閣餘課一卷拂珠樓偶鈔二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曹一士撰。一士字諤庭,號濟寰,上海人。雍正庚戌進士,官至兵科給事中。是編乃其詩集,《石倉世纂》之第四種也。附載《梯仙閣餘課》,為一士繼室陸氏鳳池作,刻於康熙壬辰。又《拂珠樓偶鈔》,一士之女錫珪所作,刻於雍正甲寅。 四焉齋文集八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曹一士撰。《石倉世纂》之第五種也,與其《詩集》同刻於乾隆庚午。其論文之旨,謂古人之所以稱古者,乃意義之古,非詞句之古。有明潛谿、遵巖、荆川、震川,其文詞之近時者甚多,不以此損其古意;于麟、元美,字句之古,幾於無一不肖,而終與古遠。觀其持論,可以見其宗旨矣。 寒香草堂集四卷(檢討蕭芝家藏本) 國朝劉元燮撰。元燮字孟調,湘潭人。雍正庚戌進士,官至山西道御史,緣事降廣西布政司經歷。所著有《耨學齋稾》、《梅垞吟》,篇什頗多。是編古、今體詩僅二百餘首,乃其晚年所自訂也。 金管集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顧成天撰。成天有《離騷解》,已著錄。其所作詩凡二千餘首,嘗以質於蔡嵩,嵩為摘其中有關世教者八十三首,鈔為此集。題曰“金管”,用梁元帝事也。 花語山房詩文小鈔一卷附三重賦一卷燕京賦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顧成天撰。是集乃雍正庚戌、辛亥二年,成天侍直内廷時所作。花語山房即苑外直廬名也。凡詩六十八首,文二十三首,以歲月先後雜編,不分體裁。又《三重賦》一卷,成天為諸生時,恭逢聖祖南巡所獻。《燕京賦》一卷併自註,則雍正癸卯成天赴京會試時作也。 桑??甫集八十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桑調元撰。調元有《論語説》,已著錄。是集詩十四卷,續集二十卷,五嶽詩二十卷,文三十卷。調元才鋒踔厲,學問亦足以副之。故詩文縱横排奡,擺落蹊徑,毅然自為一家。而恃其才學,不主故常,豪而失之怒張,博而失之蔓衍者,亦時有之。所作鎮海樓詩至七言長律二百韻,古人無是格也。其所以長,即其所以短乎? 柯椽集一卷(侍講劉亨地家藏本) 國朝周宣猷撰。宣猷字辰遠,長沙人。雍正癸丑進士,官至浙江鹽運通判。是集凡雜文五十七篇,駢體及賦亦參錯其閒,前後亦無序跋,似乎未定之稾,其後人錄之成帙也。末附陳兆崙所作《傳》一篇,載宣猷所著尚有《史斷》、《史記難字》、《南北史襭》、《眠雲集》、《禾中雜韻》、《卷葹小草》諸編。集中又有《風鈴餘韻》自序一篇,亦所作詩集。今惟《卷葹小草》及此集存,餘皆未見。 雪舫詩鈔八卷(侍講劉亨地家藏本) 國朝周宣猷撰。其詩自乾隆辛未迄丁丑,分年編次,前七卷名《卷葹小草》,後一卷則《南巡紀盛》、《皇太后萬壽詩》各三十首。 柳漁詩鈔十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張湄撰。湄字鷺洲,錢塘人。雍正癸丑進士,官至給事中。是編分《于野》、《雞木》、《甎景》、《滇行》、《癡牀》、《海槎》、《岵懷》、《皖游》、《鷁風》、《罍恥》十集。湄與金志章、厲鶚等以詩相鏃厲,故集中與諸人唱和為多。 秋水齋詩集十五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張映斗撰。映斗字雪子,烏程人。雍正癸丑進士,官翰林院編修。是編凡十四集,首曰《或可存集》,次《江上集》,次《釣磯集》,次《雲林集》,次《范湖集》,次《日下集》,次《水籤集》,次《新館集》,次《内舍集》,次《新館後集》,次《舊雨集》,次《清祕集》,次《瀛臺集》,次《使星集》。皆其子守約、守愚所編。前有湯右曾序,作於康熙乙未。蓋其早年即為右曾所賞識也。 寧遠堂詩集一卷(侍講劉亨地家藏本) 國朝朱成點撰。成點字司衡,寧鄉人。此集其所自編。自序有云:“遷徙流離,至庚子疾中,閉門卻軌,始多作詩以自遣。”而集中又有己酉下第詩,蓋老於諸生者也。 松桂讀書堂集八卷(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國朝姚培謙撰。培謙字平山,華亭人。喜刻巾箱小本,亦好事之士。所著有《春帆集》,刻於康熙庚子,《自知集》,刻於雍正甲辰,樂府及覽古詩,刻於乾隆己未。此本乃乾隆庚申裒合諸編,删為一集,培謙自為之序。其諸集序亦仍列之於卷端。 舒曉齋存稾三卷(山東巡撫採進本) 國朝黄溶撰。溶字涪遠,鄆城人,雍正中貢生。是集凡詩二卷,詞、賦共一卷。皆未合古人尺度,蓋鄉曲無師之學也。 桐陰書屋集二卷(山東巡撫採進本) 國朝朱崇勳撰。崇勳字彝存,號怡園,歷城人。其詩沿新城末派,清脱有餘而深厚不足。 湖上草堂詩一卷(山東巡撫採進本) 國朝朱崇道撰。崇道字帶存,崇勳弟也。其詩如“寒煙依樹澹,餘雪傍山明”、“樵聲通澗底,人影上蘆花”,頗有思致。然寥寥數篇,不成卷帙。 蠶桑樂府一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沈炳震撰。炳震有《九經辨字瀆蒙》,已著錄。此乃其《增默齋詩集》之一種,自《護種》至《賽神》凡二十首,皆七言長句。蓋欲以當蠶畢報賽之曲也。 無悔齋集十五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周京撰。京字西穆,一字少穆,錢塘人,雍正中諸生。是集為同里厲鶚所定,分年編次,附錄全祖望所撰《墓誌銘》及同人掃墓詩。鶚序以“高、岑豪健”比之。今觀其詩,源出劍南。在一時詩社中,酒旗茗碗,拈韻分題,亦足傾倒流輩。若方駕古人,則又當别論矣。 實嬾齋詩集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張時泰撰。時泰字平山,號六可,嘉興人,官桐城縣知縣。是集前有時泰自作《十嬾先生傳》1,頗以曠達閒適自許。《傳》末繫以詩曰:“嬾送窮愁嬾顧身,嬾趨權貴嬾干人。嬾尋枯句每經日,嬾作報書恒幾旬。幽賞嬾殊辜景物,遠游嬾已絕風塵。嬾眠懶起情如醉,十嬾先生嬾是真。”其詩格大抵似此也。 【彙訂】 1.“十”,底本作“實”,疑誤,據殿本改。 亦廬詩集二十八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湯斯祚撰。斯祚字衎之,號亦廬,南豐人,雍正中,以歲貢生官江西新昌縣訓導1。是集以編年為次。其居家則有《超遙書堂草》、《茗柯山房草》,游楚則為《匡山草》2、《沔陽草》。泊歸而復出,則有《茗柯山房後草》,《崇真禪院草》,《沅湘草》。充貢以後,則有《北征》、《燕山》、《南轅》諸草。為學官以後,則為《宜豐草》、《俸滿草》、《回任草》、《宜豐後草》3。其詩筆力頗爽健,惟功候未深耳。 【彙訂】 1.據此集湯斯祚自序,“會上御極前後詔舉鴻博廉正……庚申,就歲薦……至乙丑報滿,授新昌訓導”,即乾隆五年庚申中博學鴻詞科,十年乙丑赴任。(陸勇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訂補》) 2.底本“匡”下有“廬”字,據殿本删。清乾隆二十二年刻本此集卷三為《匡山草》。 3.清乾隆二十二年刻本此集為三十卷,卷二十九為《宜豐後草》,卷三十為《致仕草》。(同1) 芝壇集二卷(山東巡撫採進本) 國朝張鵬翼撰。鵬翼有《芝壇史案》,已著錄。其詩文皆以講學為宗,體格多近於語錄。 江湖閒吟八卷(福建巡撫採進本) 國朝王道撰。道字直夫,漳浦人,官金山縣知縣。卷首有黄之雋序,稱所著有《鹿臯文集》,有《京華稾》,今未見。此集題曰《江湖閒吟》,乃其罷官後,寓居朱涇所作。其版心則題曰《鹿臯詩集》。蓋其集總名《鹿臯》,以詩文分集,而詩集之中此為一種也。據所自述,初學李夢陽,後乃變以王維、陸游,然先入者為主矣。 慎獨軒文集八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劉青霞撰。青霞字嘯林,襄城人,雍正中諸生。是集皆散體雜文。前有王心敬所作小傳,稱其酷愛司馬遷、班固書,未嘗釋手。今集中有小傳二卷,史論一卷,蓋亦留心史學者也。 孱守齋遺稾四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姚世鈺撰。世鈺字玉裁,號薏田,歸安人。平生學問以何焯為宗,故全祖望為其《墓銘》曰:“薏田之學,私淑義門,義門之徒,莫之或先。人亦有言,墨守太堅,薏田不信,禦侮兀然。每逢異幟,互有爭端,焦唇敝舌,各尊所聞。”紀其實也。祖望《誌》又稱:“馬曰璐、馬曰琯、張四科收拾其遺文開雕。”又稱所著為《蓮花莊集》八卷。此本書名、卷數,皆與《誌》不合。末有張四教跋,稱勒為詩、文各二卷,則又無所闕佚。不知何故也。 蘊亭詩稾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金綎撰。綎字連城,先世居廣東,綎移居於江南,遂為吳縣人1。是集為其子祖靜所編。前有錢維城序,稱其詩派出自嶺南。少年至京師,《秋日游靈佑寺》有“高雲不碍靜,晴日自知寒”,為新城王士禎所賞。又附載舊評數條,其一條云:“才不富,卻有氣,如裴旻舞劍,非行陣之才,而亦能令吳道子長筆力;思不苦,卻自深,如帝釋天,人不能參扣,聞大迦葉語,亦一一入真法藏語;格欲正,卻亦别,如蜀漢、南唐,稱名甚正,論其立國,固是偏隅。”亦頗得其似云。 【彙訂】 1.依《總目》體例,當作“綎有《讀易自識》,已著錄”。 翰村詩稾六卷(編修周永年家藏本) 國朝仲昰保撰。昰保字羹梅,號翰村,常熟人。是集前五卷為昰保所自編,皆題曰《行卷》。第一卷曰辛集,第二曰壬集,第三曰癸集,第四曰甲集,第五曰後甲集。案唐時進士,以所業投贄當路,謂之行卷,見於《摭言》等書者頗詳。昰保終老山林,而名所作為《行卷》,未喻其説。又文集以甲乙標目,始於《文選》諸賦;其兩集分甲乙者,為李商隱《樊南集》;一集以甲、乙分卷者,為陸龜蒙《笠澤叢書》。然皆以十干為次。是集獨以辛、壬、癸、甲為次,亦莫明其故。第八卷題曰《遺集》,則乾隆癸亥昰保旅卒於博山,其友趙念所續編也。昰保初學詩於同里馮武,武,馮班從子也,故其詩格律、色澤皆馮氏法。康熙辛丑,復北至益都,從趙執信受學。故其詩運意鑱刻,則純用趙氏法云。 梧江雜詠一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國朝劉雲峯撰。雲峯字秋冶,南昌人。是編取梧州風景古蹟,為竹枝詞四十五首,各附註其下,亦頗詳悉。然皆因仍地志之舊文,無所考辨。 在亭叢稾二十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李果撰。果字碩夫,長洲人,在亭其號也。是集凡雜文十二卷,後附《詠歸亭詩鈔》八卷。果之論文,謂:“弇州、北地,文古而患乎似;義烏、延陵,文真而患乎淺。欲救似與淺之病,惟在讀書窮理。”故所作頗有矩矱。而墨守太甚,亦未能變化也。 樸庭詩稾十卷(編修吳壽昌家藏本) 國朝吳爚文撰。爚文字璞存,一字樸庭,會稽籍,山陰人。雍正中國子監生,屢舉不第。生平游歷,一寄諸吟詠。前四卷其友人嚴遂成所選,後六卷則晚年所自訂也1。 【彙訂】 1.據清乾隆刻本此集自序,當作“前六卷其友人嚴遂成所選,後四卷則晚年所自訂”。(杜澤遜:《四庫存目標注》) 孤石山房詩集六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沈心撰。心字房仲,仁和人。雍正中諸生。早從查慎行游,其詩亦頗有查氏法。 抗言在昔集一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沈冰壺撰。冰壺字心玉,山陰人。是編皆詠古七言絕句,而多考證文史,與他家詠古評論事迹得失者又别。其學識頗為拔俗,而有意示高,或流於誕。如論帝魏帝蜀一條,洞見宋人之癥結;論蘇氏父子之文自相矛盾一條,足關其口;論《續通鑑綱目》諸條,皆頗公允;論岳飛女銀瓶一條,極有根據;羊祜、周恭帝二條,亦頗有推闡。至於以司馬遷之先黄、老後《六經》為是;以王充《論衡》欲藉諸子正經之誤為識在董仲舒上;以莊子、荀子為兩大儒,以老子配《論語》,莊子配《易》,管子配《書》,《離騷》配《詩》,荀子配《禮》,《史記》配《春秋》,續為沈氏《六經》;謂《管子·地員篇》、班固《地理志》伯仲《禹貢》,而《周禮·職方》有媿色,皆未免有意駭俗,不為定論。其論《劍俠傳》之誖,似矣,不知《劍俠傳》本無是書,乃明人鈔《太平廣記》二卷為之;其論《亢倉子》為影撰,似矣,不知為王士元所補,士元作《孟浩然集》序,自言其始末最明。頗為失考。又如國朝詩人自王士禎、朱彝尊、田雯、梁佩蘭、宋琬諸人,無一不肆詆排;國朝文人,自黄宗羲、毛奇齡、汪琬、姜宸英、王源、方苞諸人,無一不遭指摘,或加以醜詈1,至謂其“不堪供唾”。且謂:“此外寥寥,自鄶無譏”。其意欲於百餘年中以第一人自命,尤放誕矣。 【彙訂】 1.殿本“或”上有“甚”字。 二須堂集二卷(户部尚書王際華家藏本) 國朝丁詠淇撰。詠淇字瞻武,號菉濱居士,錢塘人。是集為詠淇所自編。“二須”者,取諸葛亮“學須靜,才須學”語也。上卷書十二首,序十九首,下卷記二首,傳六首,論二首,辨一首,説四首,題跋五首,書事二首,家訓十八則。其中《知希子傳》,未聞其人,意為自寓之詞歟?文雖不甚入古格,而頗以扶持名教為主。集中别有《仰編》序,蓋其筆記,又有《菉濱詩鈔》序,為其詩集。今皆未見。 雙樹軒詩鈔一卷(編修李中簡家刊本) 國朝僧湛性撰。湛性一名湛汛,字藥根,又曰葯菴。本丹徒徐氏子,居揚州之祗園菴,故其詩卷亦自署為江都。初自刻所作為《葯菴集》,没後其版散佚。此本乃乾隆壬辰所重刊也。其詩宗法王士禎,惟沿溯於士禎《唐詩十選》之中。故結體修潔,時有雋語。如所謂“春風拂禪衣,流鶯啼樹杪”、“二月青滿林,百花開已早”者,亦頗近自然。然骨力未堅,興象頗淺,十首以外,語意略同。蓋聰明多而學問少,故流連光景,所就止於如斯耳。 香域内外集十二卷(兩淮馬裕家藏本)1 國朝釋敏膺撰。敏膺,蘇州花山翠巖寺僧。是集乃其弟子聖藥等所編。《外集》詩文凡七卷,《内集》五卷,皆語錄、偈語。蓋釋家以釋為内學,儒為外學耳2。 【彙訂】 1.《兩淮商人馬裕家呈送書目》作十四卷,清康熙刻本作十四卷首一卷。(杜澤遜:《四庫存目標注》) 2.“蓋釋家以釋為内學,儒為外學耳”,殿本無。 敲空遺響十二卷(内府藏本) 國朝僧如乾撰。如乾字憨休,四川人,嘗主陝西興善、敦煌等寺。是集凡雜文八卷,詩四卷。 餐秀集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黄千人撰。千人字證孫,餘姚人。宗羲之孫,百家之子也。官泰安縣丞。是集為其同官覺羅普爾泰所刊,前有普爾泰序。又有顏懋价序,引嚴羽、王士禎之説,訾謷館閣之士,以抒其憤。懋价字介子,曲阜人,以貢生官肥鄉教諭。老而不第,故其詞如是云。 梯青集無卷數(檢討蕭芝家藏本) 國朝項大德撰。大德字立上,漢陽人。刲股療母,不愈,以哀毁卒。是集凡賦二十七首,詞四十一首,吐屬頗韶秀。而得年僅二十有六,功候未深,故骨格未能成就焉。 月湖賸稾一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王梁撰。梁有《讀畫錄》,已著錄。是集僅文二十四首,又多小品,蓋猶明季山人之遺風。鈔本題曰《月河賸稾》。考集内所居丙舍地名皆作月湖,梁别有《讀畫錄》,亦載張庚為作《月湖圖》。則卷首“月河”字,鈔本誤也。 夢村集二卷(編修周永年家藏本) 國朝朱緯撰。緯字義俶,歷城人。由歲貢生官邱〈丘〉縣訓導。是集有《七十自壽》詩,又有《次兒生日》詩,作於七十四歲時。蓋其晚年所自編。詩頗清淺,而時有脱灑之致。 後海書堂遺文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王孝詠撰。孝詠有《嶺西雜錄》,已著錄。是集上卷為雜文,下卷皆金石題跋。文頗質實,而少覺其樸。惟題跋則品題不苟,可取者多。 薇香集一卷燕香集二卷燕香二集二卷(内閣中書方維甸家藏本) 國朝方觀承撰。觀承字遐穀,號問亭,又號宜田,桐城人。由監生薦授中書舍人,官至直隸總督,諡恪敏。觀承遭遇聖朝,備蒙恩眷,封疆宣力,積有勤勞。而性嗜詩篇,政務之餘,不廢吟詠。舊所著有《東園賸稾》1、《入塞詩》、《懷南草》、《豎步吟》、《叩舷吟》、《宜田彙稾》、《看蠶詞》、《松漠草》,共八種,皆編入《述本堂詩集》中,已别著錄。是編三集,則其為直隸總督時所作,其子維甸編錄别行者也。 【彙訂】 1.《東園剩稾》當作《東閭剩稾》,有乾隆二十年刻《述本堂詩集》本。(杜澤遜:《四庫存目標注》) 晚晴樓詩草二卷(大理寺卿陸錫熊家藏本) 國朝曹錫淑撰。錫淑字采荇1,上海人。兵科給事中一士之女,適同里舉人陸正笏2。一士有《四焉齋詩集》,其妻陸鳳池亦有《梯仙閣餘課》。錫淑承其家學,具有軌範。大致以性情深至為主,不規規於儷偶聲律之閒云。 【彙訂】 1.“采荇”,殿本作“采行”,誤,清鈔本《晚晴樓詩稾》四卷《詩餘》一卷,卷首皆題“申江女史曹錫淑采荇”。 2.清鈔本《晚晴樓詩稾》四卷《詩餘》一卷,有庚寅陸秉笏序、乾隆丙寅陸秉笏題詩,可知作“陸正笏”誤。(杜澤遜:《四庫存目標注》) 藍户部集二十六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藍千秋撰。千秋字長青,宜黄人。以薦授國子監學正,官至盛京户部員外郎。是集刻於乾隆丙寅,凡詩四卷,文二十二卷。 豐川全集二十八卷(内府藏本) 國朝王心敬撰。心敬有《豐川易説》,已著錄。此集乃所作語錄及雜著,大抵講學者居多,乃康熙丙申湖廣總督額倫特所刊。額倫特即嘗以隱逸薦心敬者也。 豐川續集三十四卷(陝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王心敬撰。據其子勍凡例稱,心敬康熙丙申刻有正、續集二十八卷。是已有正、續兩集矣。又稱:“自丙申至乾隆戊午,與當代大人君子相酬答及與門人子弟講説論辨者,視前刻倍多,今裒成三十四卷。”是此本又出《續集》後矣。然其二十八卷之本實不分《正集》、《續集》之目,未喻何説1。故此本仍刊版之名,以《豐川續集》著錄焉。 【彙訂】 1.清康熙五十五年湖廣總督額倫特二曲書院刊《豐川集》二十八卷,《外集》五卷,《續集》二十二卷。(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 綠筠軒詩四卷(編修周永年家藏本) 國朝張元撰。元字殿傳,淄川人。雍正丙午舉人,官魚臺縣教諭。元為崑崙山人篤慶從子,故詩法本王士禎之論,以神韻為宗。晚乃漸歸朴老,而終未忘其故轍。是集凡七百餘首,其孫庭宷所刻也。 質園詩集三十二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國朝商盤撰。盤號蒼雨,又號寶意,會稽人。雍正庚戌進士,官翰林院編修。以養親乞外補,改授同知,終於元江府知府。盤與錢塘厲鶚名價相埒,才情富贍,生平篇什甚多。此集乃删汰之餘,尚三千首云。 竹香詩集四卷(大理寺卿陸錫熊家藏本) 國朝席鏊撰。鏊字景谿,常熟人。雍正己酉舉人,官内閣中書。鏊為吳偉業外孫,於詩法頗有端緒。此集凡詩三百餘首1,乃其友杭世駿所删存也。 【彙訂】 1.“首”,殿本作“篇”。 冰壑詩鈔六卷(編修周永年家藏本) 國朝朱令昭撰。令昭字次公,歷城人。少與淄川張元、膠州高鳳翰等結柳莊詩社。繪畫、篆刻,皆能留意。其詩亦與鳳翰相伯仲1,而少遜其雄傑。 【彙訂】 1.“亦”,殿本無。 鵝浦集六卷(編修周永年家藏本) 國朝朱懷樸撰。懷樸字素存,歷城人。其詩格近宋人,而時有風致。 菱谿遺草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國朝蔣麟昌撰。麟昌字靜存,陽湖人。乾隆己未進士,官翰林院編修。年僅二十有二而歿,遺詩數十篇。其父原任倉場侍郎炳為刻而傳之。 松泉詩集六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國朝江昱撰。昱有《尚書私學》,已著錄。其平生喜為韻語,與編修程夢星等相唱和,游跡多在衡、湘閒。是集即刻於湖南者也。 閨房集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國朝陳珮撰。珮字懷玉,天長人,江都諸生江昱之妻。是集僅詩四十首、長短句十首,附以傳、誄及昱所作《墓碣》。 白雲詩集七卷别集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國朝盧存心撰。存心原名琨,字玉嚴,别字敬甫,錢塘人。恩貢生,乾隆元年嘗薦舉博學鴻詞。是集首以《文廟從祀弟子贊》八十首,殿以《詠梅》七言律詩八十五首。前有桑調元序,稱為總角交。其才氣亦調元之亞也。 萬青樓詩文殘編一卷(國子監助教張羲年家藏本) 國朝邵昂霄撰。昂霄有《萬青樓圖編》,已著錄。所著詩文名《萬青樓稾》,身後散佚。是編為其從子是柟所手錄,僅存文數篇、詩數首而已。 隨園詩集十卷附錄一卷(御史戈源家藏本)1 國朝邊連寶撰。連寶字趙珍,今刊本作肇畛,乃戲以同音書之。如申涵光本字元孟,而每書鳧盟,非其本字也。任邱人。雍正乙卯拔貢生,乾隆丙辰薦舉博學鴻詞,辛未又薦舉經學。是集前有乾隆丁丑戈濤序。而第四卷以下題曰《病餘草》者2,乃皆戊寅以後詩,蓋續編而仍冠以原序也。附錄一卷,曰《禪家公案頌》,則其晚耽禪悦,讀《指月錄》所作云。 【彙訂】 1.清乾隆四十年邊廷掄刻本作《隨園詩草》八卷《禪家公案頌》一卷,作“十卷”恐誤。 2.邊廷掄刻本僅第四卷大題下有小註“係《病餘草》”,第五卷以下均無注。(杜澤遜:《四庫存目標注》) 隱拙齋集五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沈廷芳撰。廷芳有《十三經註疏正字》,已著錄。是集為廷芳所自編,凡詩、賦三十二卷,散體文十八卷。其詩學出於查慎行,古文之學出於方苞。故所作雖無鉅麗之觀,而皆有法度。 東山草堂集六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潘安禮撰。安禮字立夫,南城人。乾隆丙辰召試博學鴻詞,官翰林院編修。是編皆其官京師時所作律賦,凡三十九首,其門人為註而刻之。 黄靜山集十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黄永年撰。永年字靜山,江西廣昌人。乾隆丙辰進士,官至常州府知府。是集前有雷鋐所作《墓誌銘》,稱所著有《希賢編》、《春秋四傳異同辨》、《崧甫文類》、《南莊類稾》、《白雲詩鈔》、《靜子日錄》。此本僅有《南莊類稾》八卷1,《白雲詩鈔》二卷,《奉使集》一卷,《靜子日錄》一卷,而他集不見。其《春秋四傳異同辨》,今在《南莊類稾》第二卷中,亦不别為書,未喻其故。又一别本,僅有《南莊類稾》、《奉使集》、《靜子日錄》三種。疑其隨刻隨印,皆非完本云。 【彙訂】 1.“僅有南莊類稾”,底本作“僅南莊類編稾”,據殿本改。今存清乾隆刻本《南莊類稾》八卷。 山陰集一卷歸田遺草一卷(編修鄭際唐家藏本) 國朝林其茂撰。其茂字培根,侯官人。乾隆丙辰進士,官山陰縣知縣1。此二集一為官山陰時作,一為罷官後作。其茂没後2,其婦弟鄭天錦所編,冠以魯曾煜所作《家傳》。又有沈廷芳序,惜其遘疾早世,未克竟其所長。蓋其茂没時,年僅三十有九云3。 【彙訂】 1.“縣”,據殿本補。 2.殿本“其”上有“皆”字。 3.“有”,殿本無。 史復齋文集四卷(陝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史調撰。調字勻五,號復齋1,晚號雲臺山人,華陰人。乾隆丙辰進士,官仙游縣知縣。是集一卷為其官仙游時稟諭及荒政、義倉等略。二卷為序跋、書論。三卷為《横渠書院規諭》及《諭子書》,而以仙游所定《求士三則》冠焉。四卷為語錄及功過式,併以崔紀所作《誌銘》附於其後。 【彙訂】 1.“復齋”,底本作“後齋”,據殿本改。清乾隆刻本此集所附《先公文林郎行述》、墓誌銘、墓表皆作“號復齋”。 瑜齋詩草一卷(庶吉士盧遂家藏本) 國朝郭趙璧撰。趙璧字名瑾,侯官人,乾隆丙辰舉人。是集乃趙璧没後,其子文煥所編,後其子文海又搜求佚稾附益之。凡古、今體詩一百十一首。蓋趙璧喜吟詠而不自收拾,故散失之餘,所存僅此云。 卓山詩集十二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帥家相撰。家相字伯子,奉新人。乾隆丁巳進士,官至潯州府知府。是集又名《三十乘書樓集》,中多改竄之處,蓋猶其自訂之原本也。 瓠息齋前集二十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凌樹屏撰。樹屏字保釐,烏程人。乾隆己未進士,官鳳縣知縣,調咸陽,後改補嘉興府教授。是集賦一卷,詩二十三卷,分十二集。大抵才情奔放之作。 問羲軒詩鈔二卷賸草一卷(國子監助教張羲年家藏本) 國朝莊綸渭撰。綸渭字對樵,號葦塘,武進人。乾隆壬戌進士,官定海縣知縣。是集為綸渭所手定,其子世駿校刊。《賸草》乃其在定海時所著雜文及案牘,已載入《定海續志》。又别錄成帙,附於詩集之後焉。 詠史六言一卷(侍講劉亨地家藏本) 國朝周宣武撰。宣武字燮軒,長沙人,乾隆壬戌進士。是編雜採史事,以六言絕句評論之。或一首詠一事,或一首連類兩三事,不分門目,亦不敘時代後先。每首之末,各附論一篇。六言一體,古今作者頗少,詩家偶一為之,避其難也。宣武獨衍至百首以外,意欲閒道出奇,然終不能見長也。 月坡詩集四卷(福建巡撫採進本) 國朝郭植撰。植有《經史問》,已著錄,是集分四編:一曰《雪竹草堂集》,一曰《北游集》,一曰《臺江草》,一曰《温陵草》。以集中編年考之,迄於辛酉,蓋其鄉試中式之後所刊也。 玉芝堂集九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邵齊燾撰。齊燾字荀慈,昭文人。乾隆壬戌進士,官翰林院編修。是集凡詩三卷,文六卷,乃其晚年所自定。詩文皆不分體,大抵駢偶之作為多。為四六之文者,陳維崧一派,以博麗為宗,其弊也膚廓;吳綺一派,以秀潤為宗,其弊也甜熟;章藻功一派,以工切細巧為宗,其弊也刻鏤纖小。齊燾欲矯三家之失,故所作以氣格排奡,色澤斑駁為宗,以自拔於蹊徑,而斧痕則尚未渾化也。 嬾真初集詩選八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張用天撰。用天字用六,號誠菴,婁縣人。是集刻於乾隆甲子,有用天自序。其詩氣體勻整,而捶字往往未堅,句法亦多沿襲。如《板橋吟》中“紅歸水上桃花簇,青入煙中柳葉齊”,則直點竄杜甫句矣。 燕川集六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范泰恒撰。泰恒字無厓,河内人。乾隆乙丑進士,改庶吉士,外補崇義縣知縣。此集皆其所為古文。後附其祖父《墓表》、祖母《壽序》,皆他人作,而末又綴以泰恒代文六篇,編次不倫。疑《墓表》、《壽序》即泰恒自作,嫁名於人,後仍收之集中耳。然究非體例也。 敝帚集二卷附蘆中集一卷(國子監助教張羲年家藏本) 國朝趙秉忠撰。秉忠字景光,號秋墅,興化人1。乾隆乙丑進士,改庶吉士,未散館而卒。是集皆古、今體詩。末附《蘆中集》,乃哭其子春祈而作也。 【彙訂】 1.“興化人”,殿本脱,《明清進士題名碑錄》載趙秉忠,江南興化人,乾隆乙丑二甲第十八名進士。《江南通志·選舉志·舉人》乾隆元年丙辰恩科榜有趙秉忠。 凝齋遺集八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陳道撰。道字紹洙,號凝齋,江西新城人,乾隆戊辰進士。是集為其子守誠等所刊,凡文六卷,詩二卷,中頗多講學之作。 柘坡居士集十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萬光泰撰。光泰字循初,秀水人,乾隆庚午舉人1。是集其所自定,卷一曰《南邨草堂集》,卷二曰《欒于集》,卷三、卷四曰《聞魚閣集》,卷五曰《北郭草堂集》,卷六、卷七曰《江船集》,卷八曰《聞魚閣續集》,卷九曰《觚屋集》,卷十曰《江船續集》,卷十一曰《五上春司集》,卷十二曰《青乳軒集》。前有汪孟鋗序,稱循“初計偕北上,以病卒。方病中,薈自定詩十二卷,一緘寄余,有‘可存則付令子存之,不者毁之’之説。”又稱“刻既成,取循初别字,題曰《柘坡居士集》。其古文、詩餘極夥,聞手自毁去外,雜著十六種,則皆其自定緘寄者,俟他日續刻”云云。蓋光泰才思富贍,篇什頗多,後乃悔其少作,所存止此也。 【彙訂】 1.光泰戊午順天鄉試中式,“庚午”乃“戊午”之誤。(劉毓崧:《書柘坡居士集後》) 浩波遺集三卷(庶吉士梁上國家藏本) 國朝鄭際熙撰。際熙字大純,侯官人。乾隆丙子舉人,年三十六而卒。是集為其弟際唐等所刊,凡詩二卷,文一卷。文中有《杜律篇法序》一篇,稱:“能詩者,未嘗先言法,而自中法,且神而明之,變化以自成其法。未有案一定之科條而譜之,舍其性情才力,俯首以從法也。”其論亦足破拘攣之説,其書則未之見也。 觀光集五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蔡以封撰。以封字桐川,嘉善人,由優貢生官桐鄉訓導。是集凡古、今體詩八十五首,擬樂府四十六首。皆其監敷文書院,恭逢聖駕南巡,率諸生迎駕時所賦也。 綠杉野屋集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徐以泰撰。以泰字陶尊,德清人。國子監生,乾隆二十二年官陽曲縣知縣。其詩皆早年之作,故骨格未就,而時有雋句。如《詠鷹翎扇》“附人終在手,斷翮尚生風”一聯,亦頗工點染也。 强恕齋文鈔五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張庚撰。庚有《通鑑綱目釋地糾繆》,已著錄。庚少孤貧,賣畫養母,以餘力為古文。是集乃其七十三歲所自編。中傳、誌之文居十之七,多述忠孝節義之事。 冬心集四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金農撰。農字壽門,錢塘人,客於揚州。書畫皆以奇逸自喜,詩亦如之。其名“冬心”者,取崔國輔“寂寥抱冬心”之語也。 產鶴亭詩集七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曹庭棟撰。庭棟有《易準》,已著錄。是集凡分七稾,每稾各為小序。其書齋中有產鶴亭,因以名集。故集中詠鶴詩最多。其第二稾别題曰《魏塘紀勝》,第七稾亦别題曰《續魏塘紀勝》。蓋嘉善舊隸嘉興路,為魏塘鎮,亦名武塘,明宣德五年始析為縣。庭棟先詠其名跡為一百首,又續成五十首也。 西澗草堂集四卷(編修周永年家藏本) 國朝閻循觀撰。循觀有《尚書續記》,已著錄。是編其所著古文也。其文謹嚴,頗不苟作。循觀没後,其同學韓夢周為搜輯編次,序而刊之,僅五十七篇。 ?崌山人集八卷(禮部主事任大椿家藏本) 國朝汪舸撰。舸字可舟,婺源人,流寓揚州。性不諧物,偃蹇貧病以没。是集為舸所自定,斷自五十歲以後。乾隆庚寅,杭世駿為之序,併附錄世駿《與沈沃田書》1,盛稱其《和丁隱君貝葉經歌》、《長春觀老子像絕句》云。 【彙訂】 1.“書”,殿本作“詩”,疑誤,清乾隆原刻本此集無附錄。 睫巢集六卷後集一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李鍇撰。鍇有《尚史》,已著錄。鍇卜居盤山,優遊泉石以終。故其詩意思蕭散,挺然拔俗,大都有古松奇石之態。而刻意求高,務思擺脱,亦往往有劖削骨立,斧鑿留痕。較王世貞所謂“高叔嗣詩,如空山鼓琴,沈思忽往,木葉盡脱,石氣自青”者,則猶有一閒之未達。蓋可以著力之處,精思者得之;不容著力之處,精思者反失之也。第一卷皆擬古樂府,古人音節既不可得,乃詰屈其詞,以意為之。題下所註,如《朱礴》下註曰:“建鼓,殷所作,棲翔鷺於上。或曰:鷺,鼓精。”此吳競《解題》本説也。《臨高臺下》註曰:“趨帝鄉而會瑤臺也”,借寓游仙,已非原解。《雉子斑》下註曰:“《關雎》之類”,則純非古題之意,又不知其寓意所在。卷中大抵類此,殊不可解也。 石閭詩一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陳景元撰。景元號石閭,鑲紅旗漢軍。生平作字效晉,作詩效漢,務欲自拔於流俗之上。是集乃其手書擬古詩六十餘首,以貽雷鋐者。前有短札,亦其手書,鋐並鉤摹筆跡刻之,紙版頗為精好。景元詩雖以漢為宗,而性既孤僻,思復刻峭,結習所近,乃在孟郊、賈島之閒。如米摹晉帖,矩度不失二王,而波勒鉤剔1,乃時時露其本法。於漢人不雕不琢之意,未能全似也。此本以篇頁較少,不能成帙,舊附於李鍇《睫巢集》以行。然二人同時唱和,名亦相齊,未可列諸附綴,故仍各著於錄焉。 【彙訂】 1.“而”,殿本無。 南阜山人詩集七卷(山東巡撫採進本) 國朝高鳳翰撰。鳳翰字西園,晚自號南阜山人,又曰歸雲老人,膠州人。嘗以縣丞署壩鹽大使1,患風痹,罷歸卒。鳳翰工於書畫,筆墨脱洒,不主故常。風痹後右臂已廢,乃以左臂揮洒,益疏野有天趣。閒作詩歌,不甚研鍊,往往頹唐自放,亦不甚局於繩尺。然天分絕高,興之所至,亦時有清詞麗句。故少時以詩謁王士禎,極稱賞之。生平所作凡三千餘首,曰《擊林集》,曰《湖海集》,曰《岫雲集》,曰《鴻雪集》,曰《歸雲集》,曰《歸雲續集》,曰《青蓮集》。晚年貧病,且死,自跋其後曰:“盲子頑孫,篋笥誰付?不知後來所作,尚復幾許,亦不知得成卷與册否?尚有人拾取於蛛絲蠹腹之餘,以少得流傳於人世否?露電茫茫,老病日篤,死且不知何時,而猶惓惓於此故紙窠中物。愚哉南阜,不直達人一笑矣。”其志亦可哀也。 【彙訂】 1.“壩”,殿本脱,《國朝耆獻類徵》卷二五五高鳳翰小傳引《正雅集》:“盧見曾云:‘余轉運兩淮,西園方以縣丞委管泰壩稱掣……’” 拙齋集一卷(編修周永年家藏本) 國朝李遠撰。遠字君宏,益都人。是集皆五、七言近體,吐屬亦頗恬雅。其刊版字畫,悉從《説文》,以小篆改隸,詭形怪態,則殊為好異。 密娛齋詩稾一卷(編修周永年家藏本) 國朝鄧汝功撰。汝功字謙持,聊城人,乾隆乙未進士。傳臚後即病歸,未及釋褐而卒。是集乃其友桂林府同知李文藻所刊。文藻序稱其“古體出於韓、蘇,近體似錢、郎,皆非止境。”蓋其天分頗高,而得年不永,功候則尚未成就云。 放鶴村文集五卷(山東巡撫採進本) 國朝張侗撰。侗字同人,一字石民,諸城人。是集前有方邁所作侗小傳,稱其有孝行,多奇節,蓋亦孤高之士。其文則欲擺脱町畦,乙乙冥冥,别標象外之趣,而反墮公安、竟陵派中。蓋存一不落窠臼之意,即其窠臼矣。 東坪集八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胡慶豫撰。慶豫字雝求,號東坪,平湖人,歲貢生。是集卷一曰《南浦吟》,客江右時所作。卷二曰《昭陽小稾》,客邗江時所作。卷三曰《北征集》,赴京道中及寓京師時所作。卷四、卷五曰《西征草》,入關中及流寓西蜀時所作。卷六、卷七、卷八曰《桐軒集》,則里居所作也。其詩以雅淡為宗,而未能超詣。 六湖遺集十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張文瑞撰。文瑞字雲表,六湖其號也,蕭山人,官青州府同知1。其詩凡分十八集,其私印曰“少陵私淑”,又曰“五言長城”,自命頗高。所作則大抵以秀潤為工也2。 【彙訂】 1.依《總目》體例,當作“文瑞有《蕭山水利書》續集、三集,已著錄”。 2.“也”,殿本無。 念西堂詩集八卷(陝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王令撰。令字仲錫,渭南人,由拔貢生官至廣東按察使。是編分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集。自序謂皆適性自樂之言。蓋沿波鍾、譚,全非慶陽、武功以來秦中舊格矣。 古雪堂文集十九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王令撰。是編乃其所著雜文。詞多蹇澀,似沿其鄉文翔鳳餘派。又好用釋典,頗雜宗門語錄。所作詩話,如紀隴西施妙玉在冥中代高素臣作詩,還魂遂為夫婦事,亦多類唐人説部也。 有蘭書屋存稾四卷(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國朝石球撰。球字鳴虞,嘉定人。其近體詩頗有風致,而骨格未堅。徐樹紳序稱球“自以生平蹤跡,少所涉歷,無瑰偉奇特之觀,故亦罕沈博絕麗之作。”可謂自知矣。 寒玉屏集二卷碎金集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國朝閔南仲撰。南仲字湘人,號石漁,湖州人。其詩以新穎為宗,體格頗近金、元。 【彙訂】 1.清康熙六十一年潘尚仁刻本書名作《寒玉居集》,《浙江省第七次呈送書目》、《浙江採集遺書總錄》亦作《寒玉居集》。(杜澤遜:《四庫存目標注》) 薪槱集四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許昌國撰。昌國字仔賡,原字一清,荆谿人,歲貢生。是書首雜著,次論學,次論古,次課徒訓兒,各為一卷,大抵皆語錄之類。《後集》一卷,則附錄也。末有其子重炎所作《年譜》。案其事狀,蓋亦篤行好修之士。故集中講學之語,多能切實近理。特不以著作見長耳。 璞堂文鈔十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許重炎撰。重炎字少來,荆谿人。是集多講學之文,而持論平允,無喧爭門户之習。於忠孝節義,尤睠睠表章,亦非空談性命,自號聖賢者流。文則縱横曼衍,惟意所如,不能一一入格也。 禹門集四卷(内府藏本) 國朝郭振遐撰。振遐字中洲1,汾陽人,寄居揚州。詩頗率易,至以大禹、顏回自比,尤為狂縱矣。 【彙訂】 1.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作《郭中州禹門集》四卷,題“臨汾郭振遐中州詩稾”,可知其字中州。(杜澤遜:《四庫存目標注》) 彙書六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王鳳九撰。鳳九,仙游人。是集自序謂倣《笠澤叢書》之例1,故以《彙書》名之。中多講《易》之文,其説皆宗程、朱。詩則有韻語錄也。 【彙訂】 1.“倣”,殿本作“放”。 天門詩集六卷文集十六卷(内府藏本) 國朝吳盛藻撰。盛藻字觀莊1,和州人。由拔貢生官至廣東按察司副使。其詩、文皆惟意所如,罄所欲言而止。 【彙訂】 1.“觀莊”,底本作“觀壯”,據殿本改。清康熙十七年刻本《天門集》六卷《文集》五卷,《天門集》卷一題“歷陽吳盛藻觀莊撰”。(杜澤遜:《四庫存目標注》) 歲寒堂存稾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林璐撰。璐字鹿菴,錢塘人。是集皆其所著雜文,僅數十篇。相其版式,蓋陸續開雕,尚未編定成帙。其《安谿懷古序》信建文出亡為真,殊為未考。所記顏允紹、郭少尹等事,皆足裨史之闕。特敍述稍冗,筆力稍弱耳。 天香閣詩集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唐之鳳撰。之鳳字武曾,烏程人。其詩多愁苦之音,擬古諸作亦頗具體,然未能變化。末附《碎玉合編》二卷,一題唐雲禎予霖著,一題唐德遠深源著,蓋之鳳兄弟行也。 笑門詩集二十五卷(内府藏本) 國朝戚玾撰。玾字後升,泗州人,由優貢授知縣。所作好為新語,公安、竟陵之流派也1。 【彙訂】 1.“公安、竟陵之流派也”,殿本作“蓋公安、竟陵之流派”。 偶存草詩集六卷(山東巡撫採進本)1 國朝林之蒨撰。之蒨字素園,楊夢琬[琰]序稱其“產於魯2,客於楚”,其自署曰孝感,蓋寓籍也。其取法在中唐、南宋之閒,而學力則未逮焉。 【彙訂】 1.“偶存草詩集”,底本作“偶存草堂集”,據清雍正刻本此集書名及殿本改。(杜澤遜:《四庫存目標注》) 2“琬”,當作“琰”,底本乃避嘉慶諱改。殿本作“琰”。 右别集類一千五百六十八部,一萬六千四百三十九卷1,内六十六部無卷數。皆附存目。 【彙訂】 1.“一千五百六十八部”,殿本作“一千五百六十七部”。“一萬六千四百三十九卷”,殿本作“一萬七千六百十四卷”。實際著錄一千五百六十九部,底本一萬七千五百三十五卷,殿本一萬七千五百四卷(内六十六部無卷數)。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