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
卷六九 史部二十五 |
|
卷六九 史部二十五 地理類二 水經注四十卷(永樂大典本)1 後魏酈道元撰。道元字善長,范陽人。官至御史中尉,事蹟具《魏書·酷吏傳》。自晉以來,注《水經》者凡二家。郭璞注三卷,杜佑作《通典》時猶見之。今惟道元所注存。《崇文總目》稱其中已佚五卷,故《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所引滹沱水、洛水、涇水2,皆不見於今書。然今書仍作四十卷,蓋宋人重刊,分析以足原數也。是書自明以來,絕無善本。惟朱謀?所校盛行於世,而舛謬亦復相仍。今以《永樂大典》所引,各案水名,逐條參校。非惟字句之譌,層出疊見,其中脱簡錯簡,有自數十字至四百餘字者。其道元自序一篇,諸本皆佚,亦惟《永樂大典》僅存3。蓋當時所據,猶屬宋槧善本也。謹排比原文,與近代本鉤稽校勘,凡補其闕漏者二千一百二十八字,删其妄增者一千四百四十八字,正其臆改者三千七百一十五字4。神明煥然,頓還舊觀,三四百年之疑竇,一旦曠若發蒙。是皆我皇上稽古右文,經籍道盛,瑯嬛宛委之祕,響然並臻。遂使前代遺編幸逢昌運,發其光於蠹簡之中。若有神物撝呵,以待聖朝而出者,是亦曠世之一遇矣。至於經文、注語,諸本率多混淆。今考驗舊文,得其端緒。凡水道所經之地,經則云“過”,注則云“逕”,經則統舉都會,注則兼及繁碎地名;凡一水之名,經則首句標明,後不重舉,注則文多旁涉,必重舉其名以更端;凡書内郡縣,經則但舉當時之名,注則兼考故城之蹟。皆尋其義例,一一釐定,各以案語附於下方。至塞外羣流,江南諸派,道元足蹟皆所未經。故於灤河之正源,三藏水之次序,白檀、要陽之建置,俱不免附會乖錯。甚至以浙江妄合姚江,尤為傳聞失實。自我皇上命使履視,盡得其脈絡曲折之詳。《御製熱河考》《灤源考證》諸篇,為之抉摘舛謬,條分縷擘,足永訂千秋耳食沿譌。謹錄弁簡,永昭定論5。又《水經》作者,《唐書》題曰桑欽,然班固嘗引欽説,與此經文異。道元注亦引欽所作《地理志》,不曰《水經》。觀其“涪水”條中稱廣漢已為廣魏,則決非漢時;“鍾水”條中稱晉寧仍曰魏寧6,則未及晉代。推尋文句,大抵三國時人7。今既得道元原序,知並無桑欽之文。則據以削去舊題,亦庶幾闕疑之義云爾。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卷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洛水、涇水”,殿本作“涇水、洛水”。 3.盧文弨《水經序補逸》(《羣書拾補》卷中)云:“武進臧生鏞堂之高祖玉琳先生,嘗借得絳云樓宋版書校對,與《大典》亦有一二字之異。”又《水經注釋》亦收此序,云是孫潛夫從柳大中鈔本中錄得。(陳橋驛:《論<水經注>的版本》) 4.《四庫》本出校“近刻脱某字”等處,文字十九皆同於《永樂大典》所引,其訂正删補所據顯非《大典》,當系趙一清之《水經注釋》及《水經注箋刊誤》。(張重威:《默園<水經注>校勘記跋稾》) 5.“故於灤河之正源”至“永昭定論”,殿本作“紀載傳聞,閒或失實。流傳既久,引用相仍。則姑仍舊文,不復改易焉”。 6.“鍾水”,殿本作“鐘水”,誤,參此書卷三十九“鍾水”條。 7.惠棟校語謂:“桑欽,後漢人,《漢志》引之。南平郡,吳置以為南郡。太康元年改曰南平。”則“未及晉代”未確。(王欣夫:《蛾術軒篋存善本書錄》) 水經注集釋訂譌四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沈炳巽撰。炳巽字繹旃,歸安人。其書據明嘉靖閒黄省曾所刊《水經注》本,而以己意校定之,多所釐正。又以道元徵引之書,極為博贍,傳寫既久,譌誤相仍。因遍檢《史記》、《漢書》志表及諸史各志,取其文字異同者,錄於下方,以備參考。其無他書可校者則闕之,閒附以諸家考訂之説。凡州縣沿革,則悉以今名釋焉。中閒於地理方位,往往有不能詳審而漫為臆度者。如“漳水”注稱:“絳瀆逕九門城南,又東南逕南宫城北”,炳巽釋云:“九門城,今在槁城縣西北二十里。”而不知一在滹沱之南,一在滹沱之北,中隔新河、寧晉、束鹿、晉州,相去甚遠。《水經》:“沁水過穀遠縣東,又南過陭氏縣東。”此陭氏在潞安府屯留縣西南,即北魏之寄氏,“陭”譌作“猗”。而炳巽釋云:“今屬平陽府。”則不知《漢志》有上黨之陭氏,非即河東之猗氏。他若河水過高唐縣南,道元言“河水於縣,漯水注之”,此下有《地理志》曰:“漯水出東武陽。今漯水上承河水於武陽縣東南,西北逕武陽新城東”云云。炳巽以其重見於前,删此存彼。不知下文“水自城東北逕東武陽縣故城南”,所謂“自城”者,承武陽新城言也。使如所删,則“自城”直接“高唐”,不可通矣。此類皆為舛誤。然炳巽作此書,凡歷九年而成1,丹鉛矻矻,手自點定。其初未見朱謀?本,後求得之,而所見大略相同,亦可知其用心之勤至。雖不能盡出前人范圍,而鉤索考證之功,亦未可沒也。 【彙訂】 1.此書卷首沈氏自撰凡例云:“其書經始於雍正三年,脱稾於雍正九年。”(陳橋驛:《論<水經注>的版本》) 水經注釋四十卷刊誤十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國朝趙一清撰。一清字誠夫,仁和人。酈道元《水經注》傳寫舛譌,其來已久。諸家藏本,互有校讎,而大致不甚相遠。歐陽元功、王褘諸人,但稱經注混淆而已,於注文無異詞也。近時寧波全祖望始自稱得先世舊聞,謂道元注中有注,本雙行夾寫。今混作大字,幾不可辨。一清因從其説,辨驗文義,離析其注中之注,以大字、細字分别書之。使語不相雜,而文仍相屬。考沈約《宋書》稱《漢鐃歌》本大字為詞,細字為聲,後人聲詞合寫,是以莫辨。是傳錄混淆,古有是事。又如明嘉靖中所刻《齊民要術》,簡端《周書》曰:“神農之時,天雨粟”云云一條,崇禎中刻《孔子家語·本姓解》中“微,國名,子爵”五字,閒以注文刻作大字者,亦時有之。至於巨帙連篇盈四十卷,而全部夾註,悉誤寫為正文,揆以事理,似乎不近。姚宏補注《戰國策》、范成大作《吳郡志》,並於注中夾註,前人嘗舉以為例。而自宋以來,未嘗有舉及《水經注》者。祖望所云“先世舊聞”,不識傳於何代,載在何書。殆出於以意推求,而詭稱授受。然倪思作《班馬異同》,以大字、細字連書,猝難辨析。明許相卿改為《史漢方駕》,以班、馬相同者書於中,以馬有而班無者側注於左,以班有而馬無者側注於右。遂使增删之意開卷釐然,而原書仍無改易,最為善變。一清此書,殆亦類是。但使正文旁義,條理分明,是亦道元之功臣矣。何必托諸原本,效豐坊之故智乎?又《唐六典》注稱桑欽所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江、河在焉。今本所列僅一百一十六水。考《崇文總目》載《水經注》三十五卷,蓋宋代已佚其五卷。今本乃後人離析篇帙,以合原數,此二十一水蓋即在所佚之中。一清證以本注,雜採他籍,得滏、洺、滹沱、派、滋、伊、瀍、澗、洛、豐、涇、汭、渠、獲、洙、滁、日南、弱、黑十八水2,於漯水下分漯餘水。又考驗本經,知清漳水、濁漳水、大遼水、小遼水,皆原分為二。共得二十一水,與《六典》注原數相符。其考據訂補,亦極精核。卷首列所據以校正者凡四十本。雖其中不免影附誇多(如所稱黄宗羲本,原無成書3。顧炎武本、顧祖禹本、閻若璩本,皆所著書引用考辨,實無刻本。又黄儀本,稱其書今歸新城王氏池北書庫。考王士禎沒後,池北書庫所藏皆已散佚,見趙執信《因園集》。是其子孫斷無收書之事。若士禎存時所收,則書歸王氏在康熙辛卯以前,一清年齒亦斷不及見也),然旁引博徵,頗為淹貫。訂疑辨譌,是正良多。自官校宋本以外,外閒諸刻固不能不以是為首矣。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附錄二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所列實為十九水,又“派水”乃“泒水”之誤。(張重威:《默園<水經注>校勘記跋稾》) 3.黄宗羲實撰有《今水經》一卷。(夏仁虎:《<今水經>提要》) 吳中水利書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宋單鍔撰,鍔字季隱,宜興人。嘉祐四年進士,歐陽修知舉時所取士也1。得第以後,不就官,獨留心於吳中水利。嘗獨乘小舟,往來於蘇州、常州、湖州之閒,經三十年2。凡一溝一瀆,無不周覽其源流,考究其形勢。因以所閱歷,著為此書。元祐六年,蘇軾知杭州日,嘗為狀進於朝3。會軾為李定、舒亶所劾,逮赴御史臺鞫治,其議遂寢。明永樂中,夏原吉疏吳江水門,浚宜興百瀆;正統中,周忱修築溧陽二壩,皆用鍔説。嘉靖中,歸有光作《三吳水利錄》,則稱:“治太湖不若治松江,鍔欲修五堰,開夾苧干瀆4,以絕西來之水5,使不入太湖,不知揚州藪澤,天所以瀦東南之水也。水為民之害,亦為民之利。今以人力遏之,就使太湖乾枯,於民豈為利哉!”其説稍與鍔異。蓋歲月綿邈,陵谷變遷,地形今古異宜,各據所見以為論。要之舊法未可全執,亦未可全廢,在隨時消息之耳。蘇軾進書狀載《東坡集》五十九卷中,此書即附其後。書中有“併圖以進”之語,載於其上加貼黄云6:“其圖畫得草略,未敢進上,乞下有司計會單鍔别畫。”此本删此貼黄,惟存“别畫”二字,自為一行7。蓋此書久無專刻,志書從《東坡集》中錄出,此本又從志書錄出,故輾轉舛漏如是也。 【彙訂】 1.歐陽修知貢舉在嘉祐二年,嘉祐四年知貢舉者為胡宿(《宋會要輯稾·選舉》一之一一,《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八五嘉祐二年正月癸未條、嘉祐四年正月甲辰條)。《咸淳毘陵志》卷十一唯載其兄單錫登嘉祐二年進士。慕容彥逢《摛文堂集》卷十五《單鍔墓誌》稱單錫中進士,“君與弟鎮又皆老於場屋”。(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周生春:《<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提要辨證》) 2.底本“年”上有“餘”字,據殿本改。此書卷末小傳云:“單鍔字季隱……獨乘一小舟,遍歷三州蘇、常、湖水道,經三十年。一溝一瀆,無不周覽考究,著《吳中水利書》。” 3.蘇軾於元祐四年五月至六年二月知杭州(《咸淳臨安志》卷四六《秩官四》),據《東坡七集·奏議》卷九和歸有光《三吳水利錄》卷二所引蘇軾奏疏,軾狀進鍔書是在元祐六年(1091)七月二日任翰林學士承旨時。(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周生春:《<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提要辨證》) 4.“干”,殿本作“於”,誤,參歸有光《三吳水利錄》卷四原文。 5.“絕”,殿本作“截”。《三吳水利錄》卷四作“絕”,《震川集》卷三《水利論》作“截”。 6.“載”,殿本作“而”。此句應作“軾於其上加貼黄”,文淵閣《四庫》本書前提要不誤。(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周生春:《<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提要辨證》) 7.蘇軾被劾入獄在元豐二年(1079)。鍔議不行主要因“事下部使者”後,“使者諉君按行,君察其屬忌之,弗往也”(單鍔墓誌)。且蘇軾於元祐六年八月五日即出潁州,此事便無人推動而作罷。文淵閣本亦無“删此貼黄,惟存‘别畫’二字,自為一行”之事。(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周生春:《<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提要辨證》) 四明它山水利備覽二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宋魏峴撰。峴,鄞縣人。官朝奉郎,提舉福建路市舶1。鄞故有它山一水,其始大溪與江通流,咸潮衝接,耕者弗利。唐大和七年,邑令王元暐始築堰以捍江潮2。於是溪流灌注城邑,而鄞西七鄉之田皆蒙其利。歲久廢壞。宋嘉定閒,峴言於府,請重修,且董興作之役,因為是書記之3。上卷雜誌源流規制及修造始末,下卷則皆碑記與題詠詩也。案《新唐書·地理志》載:“明州鄮縣案,鄞縣在唐為鄮縣。南二里有小江湖,溉田八百頃。開元中,令王元緯置。東二十五里有西湖,溉田五百頃。天寶二年,令陸南金開廣之。”今此編稱:“它山水入於南門,瀦為日、月二湖。其日湖即小江湖,月湖即西湖。”謂二湖皆王元緯所浚4,而不言有天寶之陸南金,似有闕略5。至其以元暐為元緯,以大和七年為開元中6,則此編所載諸碑記及唐僧元亮詩,證佐顯然,足以糾正《唐志》之謬,不得以與史異文為疑矣7。此書在地志之中頗為近古,宋四明郡志嘗採其説。然傳本頗稀,幾於泯沒而無可考8。明崇禎辛巳,郡人陳朝輔始得舊帙梓行,版亦散佚。首有峴及朝輔二序,而末以《〈四明志〉序》附焉,蓋即從陳本錄出者也9。 【彙訂】 1.峴之仕履並非終於提舉福建路市舶。在嘉定十四年(1221)任此職前,峴曾知廣德軍。因與江東轉運副使真德秀不協,而於嘉定九年“與宫觀”(《宋會要輯稾·職官》七五之一二)。紹定閒,峴為都大坑冶。五年(1232),罷職(《宋史》卷四一《理宗一》)。淳祐二年(1242),起為直祕閣,以中大夫知吉州(徐時棟《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記》卷八《作者》下)。(周生春:《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提要考辨》) 2.“江潮”,殿本作“江湖”,誤,《寶慶四明志》卷十二載“它山堰,縣西南五十里。先是,四明山水注入江,與海潮接鹵,不可食,不可溉田。唐大和中,鄮令王元暐始疊石為堰,於兩山閒闊四十二丈,級三十有六,冶鐵灌之,渠與江截為二。” 3.此書卷首所載魏峴序作於“淳祐二年上元節”。卷上《回沙閘外淘沙》、《洪水灣築堤》述及淳祐三年九月之事。可見此書初編成於淳祐二年,完成於淳祐三年。按峴序所言,其編纂此書是為了“庶幾講明水政者,觀此或易為力云”,而非因嘉定閒重修烏金堨(《四明它山水利備覽》卷下《四明重建烏金堨記》),遂“為是書記之”。(周生春:《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提要考辨》) 4.“王元緯”,殿本作“王元暐”,誤。 5.《新唐書·地理志》所説縣南二里的小江湖和縣東二十五里的西湖,是相隔頗遠的兩所陂湖。舒亶云,縣南二里之小湖“湖廢久矣,獨其西隅尚存,今所謂西湖是也”。魏峴則認為,亶所言之“西湖即月湖”,在城西南隅,“小江湖即日湖”,在城南。二湖均在城中,皆為唐代小江湖的殘餘(《四明它山水利備覽》卷下《西湖引水記》,卷上《日、月二湖》)。紹定《四明志》卷一二《縣令》云,《新唐書·地理志》所載縣東二十五里天寶二年(743)陸南金開廣的西湖,“即今之東錢湖也”。明州“舊治鄮縣,今阿育王山之西,鄮山之東。”宋時“城郭遺址猶存”。此“鄮郭在(宋鄞)縣東三十里”(乾道《四明圖經》卷一《總敘》,卷二《古蹟》)。就方位、里程而言,位於“今”縣東二十五里的“西湖”應在位於“今”縣東三十里的鄮縣舊城西。《新唐書·地理志》所説的西湖,當因其在開廣之際及縣遷治前位於鄮縣城西而得名。如紹定《四明志》即云,其取名西湖,是因為“鄮縣未徙時,湖在縣治之西”的緣故(卷一二《水》)。遷治“今”縣後,因湖在縣東,始名錢湖為東錢湖。按上所述,可知唐之西湖並非宋之西湖,《總目》將此二西湖誤認作一湖,所以才指責魏峴不言陸南金而云二湖皆王元暐所浚,並懷疑其中“似有闕略”。(周生春:《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提要考辨》) 6.“以大和七年為開元中”,底本作“以開元中為大和七年”,據殿本改。 7.“與”,殿本無。它山堰創築的年代歷來有兩説。一云堰系“唐開元(713—741)閒邑宰王元暐”所建,一云“以(它山堰善政侯)廟碑考之,蓋唐大和(827—835)中邑宰琅琊王侯諱元暐”所築(乾道《四明圖經》卷二《渠堰》、《祠廟》)。上述廟碑指北宋咸平四年(1001)明州通判蘇為所撰《重修善政侯祠堂記》碑,這是大和中興築説的重要依據。主張此説的尚有建中靖國年閒(1101)舒亶的《西湖引水記》,唐僧元亮《它山歌詩》(《四明它山水利備覽》卷下)。蘇為云善政侯“册封之典,圖志載之備矣”,其説當源諸咸平以前明州之圖志。舒亶云王元暐“唐大和中實令是邑,得之父老”,即取自傳聞。元亮即作詩歌頌它山堰的“唐亮闍黎”(紹定《四明志》卷一二《渠堰石契閘》)。亮號月山。大中(847—859)年閒,郡守李敬方復建開元寺。寺之三門,系亮闍黎建(紹定《四明志》卷一一《寺院》、卷一《郡守》)。亮應為上距大和不遠的大中閒人。元亮之詩本刻之於石,後“石刻不存”,但仍長期傳諸民口,且有“墨刻”傳世(《四明它山水利備覽》卷下《〈它山歌詩〉跋》)。按上所述,大和中創建説應屬可信。又紹定《四明志》云,當時“府學有《請立文宣王册文牒碑》,具載(請立)歲月、(及請立者王元暐等人)姓名”(卷一二《縣令》)。按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始册封孔子為文宣王(《唐會要》卷三五《褒崇先聖》)。大和七年,明州“以開元褒封文宣王册文刻之石”,“始立石紀所封遺制”(紹定《四明志》卷二《學校》,乾道《四明圖經》卷九《重修州學記》)。上述《請立文宣王册文牒碑》所載應系明州地方官請求在本州刊立開元二十七年褒封文宣王册文而給上司的牒文。乾道時,明州州學僅存唐貞元四年(788)重建孔子廟碑、大和六年(832)所刊四年修廟碑、大和七年所立記開元封文宣王遺制碑等唐代“斷碣三”(乾道《四明圖經》卷九《重修州學記》)。此即紹定閒仍“具在”府學的《文宣王廟記》、《文宣王册》、《請立文宣王册牒》等唐碑(紹定《四明志》卷二《學校》、卷一一《存古》)。上述《文宣王廟記》指貞元四年、大和六年二碑,《文宣王册》及《請立文宣王册牒》應在同一碑上,亦即《請立文宣王册文牒碑》。後者撰作、刊刻於大和七年,應載列請立者即地方官之職名,碑文所載之“歲月、姓名”,即指紹定《四明志》所云之“唐大和七年朝議郎行鄮縣令上柱國”王元暐等(卷一二《縣令》)。大和七年是立碑之年,未必就是築堰之時。不過,有唐碑證明王元暐乃大和時人,大和中創築之説可謂徵而有信了。與此相反,開元閒創築説則依據不足,難以成立。《新唐書·地理志》所云縣“南二里,有小江湖,溉田八百頃,開元中令王元緯置”,是指修置小江湖而非它山堰,修築者乃王元緯而非王元暐。又按當地志書所載,小江湖系唐貞觀十年(636)縣令王君照修建(乾道《四明圖經》卷二《水》,紹定《四明志》卷一二《縣令》)。舒亶則云:“按《州圖經》,鄞縣南二里有小湖,唐貞觀中令王君炤修也”。(《四明它山水利備覽》卷下《西湖引水記》)按上所述,小江湖亦並不一定即是開元中王元緯所建。《新唐書·地理志》所載顯然不能引為它山堰創築於開元中的證據。除了誤將小江湖等同於它山堰外,對《請立文宣王册文牒碑》的誤解也可能是造成開元築堰説的一個原因。明州於貞元四年“始建夫子廟”(紹定《四明志》卷二《學校》),並於大和七年“始立石紀(開元封文宣王)所封遺制”(乾道《四明圖經》卷九《重修州學記》)。《請立文宣王册文牒碑》決不可能刊於開元年閒。然而,由於該碑載有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册文,碑石宋時已斷裂,遂易使人將王元暐誤認為開元時人。又按《總目》所言,自大和中它山堰築成後,直至宋嘉定閒,似乎才有重修之舉。事實上僅宋代即先後有建隆閒錢億、建中靖國閒唐意、崇寧二年(1103)張必强和龔行修、紹興十六年(1146)秦棣,以及周四耆等人數次組織人力重修此堰(《四明它山水利備覽》卷上《前後修堰》,卷下《西湖引水記》、《重修它山堰引水記》、《重修增它山堰記》)。而嘉定閒魏峴請求重修並為撰記的則並非它山堰。按峴所言,它山堰之東十五里有烏金堨,歲久摧圮。嘉定十四年(1221),峴及耆老合詞請於朝。朝廷降度牒十,助其重建,且下其事於郡,“俾峴效規劃之愚,乃計工賦材,選州縣官主之,委里士為人信服其計智者”,即“委里人曰朱、曰王”,以“督其役。出給調度,皆不以屬吏“(《四明它山水利備覽》卷上《三堨》、卷下《四明重建烏金堨記》,紹定《四明志》卷四《水》)。此役乃“重建烏金堨”,而非“重修”它山堰。興工建議是峴及耆老“請於朝”,而非“峴言於府”。工程由“州縣官主之”,朱姓、王姓里士“督其役”,魏峴僅起“規劃”的作用。所以他亦自謂“幸贊是役”,自承只是“佐助”,而非“董興作之役”。(周生春:《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提要考辨》) 8.“而無可考”,殿本無。 9.文淵閣本《四明它山水利備覽》卷首載陳朝輔、魏峴二序,卷末則並無《〈四明志〉序》。文淵閣《四庫》本卷前提要在“末以《〈四明志〉序》附焉”一句下較《總目》多出:“今寶慶(應作紹定)《四明志》尚有傳本,已别著錄,毋庸復綴,故删去,不復錄入云”等字。按此,可知四庫館臣在據陳朝輔本謄錄時,已將陳本卷末所附《〈四明志〉序》删去。其始末文淵閣本卷前提要已著錄,《總目》則删之。但删削未盡,以鑄成此錯。(周生春:《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提要考辨》) 河防通議二卷(永樂大典本) 元沙克什撰(案沙克什原本作贍思,今改正)。沙克什,色目人,官至祕書少監。事蹟具《元史》本傳。是書具論治河之法,以宋沈立汴本及金都水監本彙合成編,本傳所稱《重訂河防通議》是也。沙克什系出西域,邃於經學,天文、地理、鍾律、算數無不通曉。至元中,嘗召議河事,蓋於水利亦素所究心。故其為是書,分門者六,門各有目,凡物料功程、丁夫輸運,以及安樁下絡,疊埽修堤之法,條例品式,粲然咸備,足補列代史志之闕。昔歐陽元嘗謂司馬遷、班固記河渠、溝洫,僅載治水之道,不言其方,使後世任斯事者無所考。是編所載,雖皆前代令格,其閒地形改易,人事遷移,未必一一可行於後世。而準今酌古,矩矱終存,固亦講河務者所宜參考而變通矣。 治河圖略一卷(永樂大典本) 元王喜撰。喜爵里無考。其書首列六圖,圖末各系以説,而附所為《治河方略》及《歷代決河總論》二篇於後。其文稱“臣謹敘”、“臣謹論”云云,疑為經進之本。考《元史·順帝紀》及《河渠志》,至正中,河決白茅堤、金堤,大臣訪求治河方略,喜書殆作於其時歟?大旨取李尋因其自然之説,惟以浚新復舊為主。厥後卒用賈魯之策,疏塞並舉,挽河東行,以復故道,與是編持論相合。則當時固已採錄其言矣。特史文闕略,未著其進書本末耳。卷中所圖河源,頗多譌舛。蓋崑崙、星宿,遠隔窮荒。自我國家底定西陲,葱嶺、于闐悉歸版籍,於是河有重源之蹟,始確然得其明徵。元人所述,憑潘昂霄之所記,昂霄所記,憑篤什(案篤什舊作都實,今改正)之所傳。輾轉相沿,率由耳食。撰《元史》者且全錄其文於《河渠志》,以為亘古所未聞。喜之踵譌襲謬,又何怪乎1!取其經略之詳,而置其考據之疏可也。 【彙訂】 1.《總目》守《史記·大宛列傳》所云河有重源之舊説,而元代達實(亦譯都實、篤什)等經實際踏勘,已動搖此説。(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浙西水利書三卷(兩淮馬裕家藏本)1 明姚文灝撰。文灝,貴溪人。成化甲辰進士,官工部主事。考《明孝宗實錄》載宏治九年七月,“提督松江等處水利工部主事姚文灝言治水六事,上從之。”則是書當為是時作也。大旨以天下財賦仰給東南,南直隸之蘇、松、常三府,浙江之杭、嘉、湖三府,環居太湖之旁,尤為卑下。太湖綿亘數百里,受諸州山澗之水,散注澱山等湖,經松江以入海。其稍高昂者,則受杭、禾之水,達黄浦以入海。淫潦時至,輒泛溢為患。蓋以圍田掩遏,水勢無所發洩,而塘港之湮塞故也2。因取宋至明初言浙西水利者,輯為一編。大義以開江、置閘、圍岸為首務,而河道及田圍則兼修之。其於諸家之言,閒有筆削棄取。如單鍔《水利書》及任都水《水利議答》之類,則詳其是而略其非;而宋郟氏諸議,則以其鑿而不錄。蓋斟酌形勢,頗為詳審,不徒採紙上之談云。 【彙訂】 1.據進呈書目,此書馬裕呈本僅一卷,而江蘇巡撫呈本三卷,疑“兩淮馬裕家藏本”乃“江蘇巡撫採進本”之誤。(杜澤遜:《四庫存目標注》) 2.“之”,殿本無。 河防一覽十四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明潘季馴撰。季馴有《司空奏議》,已著錄。季馴在嘉靖、萬曆閒,凡四奉治河之命。在事二十七年,著有成績。嘗於萬曆七年工成時,彙集前後章奏及諸人贈言,纂成一書,名《塞斷大工錄》。既而以其猶未賅備,復加增削,輯為是編。首《敕諭圖説》一卷,次《河議辨惑》一卷,次《河防險要》一卷,次《修守事宜》一卷,次《河源河決考》一卷,次前人文章之關係河務及諸臣奏議,凡八十餘篇,分為九卷。明代仰東南轉漕,以實京師,又泗州祖陵,逼近淮泗,故治水者必合漕運與陵寢而兼籌之。中葉以後,潰決時聞,議者紛如聚訟。季馴獨力主復故道之説,塞崔鎮,堤歸仁,而黄不北;築高家堰、黄浦八淺,而淮不東。創為減水、順水壩,遙堤、縷堤之制,而蓄泄有所賴。其大旨謂通漕於河,則治河即以治漕;會河於淮,則治淮即以治河;合河、淮而合入於海,則治河、淮即以治海。故生平規畫,總以束水攻沙為第一義。考《漢書》載王莽時徵治河者,大司馬史張戎已有“水自刮除成空”語。是借水刷沙,古人已露其意,特從未有見諸行事者。季馴乃斟酌相度,神而明之,永為河渠利賴之策。後來雖時有變通,而言治河者終以是書為準的。閻若璩《潛邱劄記》有《與劉頌眉書》曰1:“考萬曆六年,潘司空季馴河工告成,其功近比陳瑄,遠比賈魯,無可移易矣。乃十四年河決范家口,又決天妃壩;二十三年河、淮決溢,邳、泗、高、寶等處皆患水災;天啟元年河決王公堤,安得云潘司空治後無水患六十年!大抵司空成規具在2,縱有天災,縱有小通變,治法不出其范圍之外。故曰《河防一覽》為平成之書”云云。若璩居於山陽,於河渠利病得之目睹,斯可謂平情之論矣。 【彙訂】 1.“劉頌眉”,殿本作“劉紫函”,誤,參《潛丘劄記》卷六《與劉頌眉書》。 2.“司空成規具在”,底本作“潘司空之成規具在”,據《與劉頌眉書》原文及殿本改。 三吳水利錄四卷(江蘇巡撫採進本)1 明歸有光撰。有光有《易經淵旨》,已著錄。是書大旨以治吳中之水,宜專力於松江。松江既治,則太湖之水東下,而他水不勞餘力。當時堤防廢壞,漲沙幾與崖平,水、旱俱受其病。因採集前人水議之尤善者七篇,而自作《水利論》二篇以發明之。又以《三江圖》附於其後。蓋松江為震澤尾閭2,全湖之水皆從此赴海。所謂“塞則六府均其害,通則六府同其利”者,前人已備言之。尋其湮塞之源3,則張弼水議所謂:“自夏原吉浚范家浜直接黄浦,浦勢湍急,泄水益徑。而江潮平緩,易致停淤。故黄浦之闊,漸倍於舊,吳淞狹處,僅若溝渠。”其言最為有理。有光乃概以為湖田圍占之故,未免失於詳究。然有光居安亭,正在松江之上。故所論形勢,脈絡最為明晰。其所云“宜從其湮塞而治之,不可别求其他道”者,亦確中要害。言蘇松水利者,是書固未嘗不可備考核也。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尚附《續增》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松江”,殿本作“浙江”,誤。 3.“源”,底本作“流”,據殿本改。 北河紀八卷紀餘四卷(江西巡撫採進本)1 明謝肇淛撰。肇淛有《史觿》,已著錄。此書乃其以工部郎中視河張秋時所作。《明史·藝文志》著錄,卷數亦同。首列河道諸圖,次分河程、河源、河工、河防、河臣、河政、河議、河靈八記,詳疏北河源委及歷代治河利病。搜採頗備,條畫亦頗詳明。至山川古蹟及古今題詠之屬,則别為四卷附後,名曰《紀餘》。蓋河道之書,以河為主,與州郡輿圖體例各不侔也。國朝順治中,管河主事閻廷謨益以新制,作《北河續紀》四卷。雖形勢變遷,小有同異,要其大致,仍皆以是書為藍本。蓋其發凡起例,具有條理,故續修者莫能易焉。肇淛著作甚夥,而《明史》於《文苑傳》中獨載此書,稱其具載河流原委及歷代治河利病,其必有以取之矣。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卷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敬止集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1 明陳應芳撰。應芳字元振,泰州衛人。萬曆乙未進士2,官福建布政司參政。淮南夙稱澤國,而泰州、興化尤甚。應芳家於泰州,因講求水道之源委與河之利害3,悉其形勢。集當時奏疏、公移、私劄言河道者為一書,名曰《敬止》,重桑梓也。又各繪為圖,曰《泰州上河》,曰《泰州下河》,曰《高興下河》,曰《興化下河》,曰《寶應下河》,曰《鹽城下河》。附論十三首,兼及漕運、田賦。雖今昔異宜,形勢遞變,核以水道,與所圖已不相符。然其書議論詳明,以是地之人言是地之利病,終愈於臨時相度,隨事揣摩。因其異同以推求沿革之故,於疏浚築防亦未為無補矣。 【彙訂】 1.“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殿本作“江蘇汪汝瑮家藏本”,誤,汪氏乃浙江藏書家。(江慶柏:《殿本、浙本<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圖書進獻者主名異同考》) 2.乙未為萬曆二十三年,然雍正《江南通志》卷一二三選舉志、道光《泰州志》卷一五選舉表均載陳應芳為萬曆二年進士。(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3.“道”下“之”字,殿本無。 三吳水考十六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張内蘊、周大韶同撰。内蘊稱吳江生員,大韶稱華亭監生,其始末則均未詳也。初,萬曆四年,言官論蘇、松、常、鎮諸府水利久湮,宜及時修浚,乞遣御史一員督其事。乃命御史懷安林應訓往。應訓相度擘畫,越六載蕆功,屬内蘊等編輯此書。前有萬曆庚辰徐栻序,稱為《水利圖説》,而辛巳劉鳳序、壬午皇甫汸序則稱《三吳水考》。蓋書成而改名也。汸序稱應訓命諸文學作,而栻、鳳序皆稱應訓自著,亦復不同。考書中載應訓奏疏、條約,皆署銜署姓而不署其名,似不出於應訓手。殆内蘊等纂輯之,而應訓董其成爾。其書分十二類,凡《詔令考》一卷1,《水源考》一卷,《水道考》三卷,《水年考》一卷,《水官考》一卷,《水議考》二卷,《水疏考》三卷,《水移考》一卷,《水田考》一卷,《水績考》一卷,《水文考》一卷。雖體例稍冗,標目亦多杜撰,而諸水之源流,諸法之利弊,一一詳賅。蓋務切實用,不主著書,固不必以文章體例繩之矣。 【彙訂】 1.底本此句下有“《水利考》四卷”一句,據殿本删。《水利考》四卷實即《水源考》一卷、《水道考》三卷。則僅分為十一類。 吳中水利書二十八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張國維撰。國維字九一,號玉笥,東陽人。天啟壬戌進士,福王時官至吏部尚書。南京破後,從魯王於紹興。事敗,投水死。事蹟具《明史》本傳。是書先列東南七府水利總圖,凡五十二幅。次標水源、水脈、水名等目,又輯詔敕、章奏,下逮論議、序記、歌謠。所記雖止明代事,然指陳詳切,頗為有用之言。凡例謂:“崇明、靖江二邑,浮江海之中,地脈不相聯貫,自昔不混東南水政之内。”今案二邑形勢,所説不誣,足以見其明確。《明史》本傳稱國維為江南巡撫時,“建蘇州九里石塘及平望内外塘、長洲至和等塘,修松江捍海堤,浚鎮江及江陰漕渠,並有成績。遷工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河道。時值歲旱,漕流涸,浚諸水以通漕。”又稱:“崇禎十六年,八總兵師潰。國維時為兵部尚書,坐解職下獄。帝念其治河功,得釋。”則國維之於水利,實能有所擘畫。是書所記,皆其閱歷之言,與儒者紙上空談固迥不侔矣。 欽定河源紀略三十六卷1 乾隆四十七年奉敕撰。是年春,以中州有事於河工,特命侍衛阿彌達祭告西寧河神,因西溯河源,繪圖具奏。言星宿海西南三百餘里有阿勒坦郭勒水,色獨黄。又西有阿勒坦噶達素齊老,流泉百道,入阿勒坦郭勒。是為黄河真源,為自古探索所未及。皇上因考徵實驗,參訂舊文,御製《河源詩》一章,詳為訓釋,系以案語。又御製《讀〈宋史·河渠志〉》一篇,以正從來之譌誤。復命兵部侍郎臣紀昀、大理寺卿臣陸錫熊等,尋繹史傳,旁稽衆説,綜其向背,定其是非,輯為一書。首冠以圖,凡開方分度,悉準欽定輿圖,而以河流所逕及諸水之潛通顯會者,各依方隅繪畫,以著其詳。次列以表,以分、合、伏、見四例,該水道之脈絡。俾旁行斜上,經緯相貫,綱目相從,以提其要。次曰《質實》,詳核水道之源流,兼仿《水經》及酈道元注之例,旁支正幹,一一疏通證明。次曰《證古》,凡載籍所陳,與今所履勘相符者,並條列原文,各加案語,以互相參訂。次曰《辨譌》,凡舊説之紕繆,亦條列原文,各為糾駁,以祛惑釋疑。次曰《紀事》,凡撻伐所經,部族所聚,職貢所通,及開屯列戍與靈源相值者,一一臚載。其前代軼聞,亦以類附見。次曰《雜錄》,凡名山、古蹟、物產、土風,介在洪流左右者,皆博採遺文,以旁資稽核。而恭錄御製詩文,弁冕全書,用以挈綱領,定權衡焉。考自古談河源者,或以為在西域,或以為在吐蕃。各持一説,紛如聚訟,莫能得所折衷。推索其由,大抵所記之真妄,由其地之能至不能至;所考之疏密,由其時之求詳不求詳。《山海經》稱:“禹命豎亥,步自東極,至於西極,紀其億選之數”,其事不見於經傳。見經傳者,惟導河積石,灼為禹蹟所至而已。故《禹本紀》諸書言河源弗詳,儒者亦不以為信。漢通西域,張騫僅得其梗概,以三十六國不入版圖故也。元世祖時,嘗遣篤什窮探,乃僅至星宿海而止,不知有阿勒坦郭勒之黄水,又不知有鹽澤之伏流。豈非以開國之初,倥傯草創,不能事事責其實。故雖能至其地,而考之終未審歟?我國家重熙累洽,荒憬咸歸。聖祖仁皇帝平定西藏,黄圖括地,已大擴版章。我皇上七德昭宣,天弧耆定,天山兩道,拓地二萬餘里。西通濛汜,悉主悉臣;月??以東,皆我疆索。星軺虎節,絡繹往來,如在户闥之内。與張騫之轉徙絕域,潛行竊睨,略得仿佛者,其勢迥殊。且自臨御以來,無逸永年,恒久不已。乾行彌健,睿照無遺。所綜核者,無一事不得其真;所任使者,亦無一人敢飾以偽。與篤什之探尋未竟,遽顢頇報命者,更復迥異。是以能沿溯真源,祛除謬説,親加釐定,勒為一帙,以昭示無窮。臣等載筆之餘,仰頌聖功之無遠弗屆,又仰頌聖鑒之無微弗周也。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為三十五卷卷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崑崙河源考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國朝萬斯同撰。斯同有《廟制圖考》,已著錄1。是書以元篤什言河源崑崙,與《史記》、《漢書》不合,《水經》所載亦有謬誤,因歷引《禹貢》、《禹本紀》、《爾雅》、《淮南子》及各史之文以考證之。考張騫言河源出鹽澤,司馬遷又言“河源出于闐。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崑崙。”後來諸書,都無異説。《唐書·吐谷渾傳》始有李靖“望積石山,覽觀河源”之言,而亦未確有所指。迨篤什奉命行求,稱得之朵甘思西鄙。潘昂霄等妄為附會經傳,音譯舛譌,遂以鄂敦塔拉之潛行復見者指為河源,以阿木尼瑪勒占木遜山即古積石山者指為崑崙。《元史》因而採入《地理志》中。耳食相沿,混淆益甚。我國家德威遐播,天山兩道,盡入版圖,月竁以西,皆我户闥。案圖考索,知河有重源,篤什所訪,僅及其伏地再出者。而河水之出蔥嶺、于闐,注鹽澤,潛行至積石者,則篤什皆未之見。伏讀《御批通鑑輯覽》,考核精詳,河源始確有定論。斯同此書作於康熙之初,核以今所目驗,亦尚不盡吻合。然時西域未通,尚未得其實據。而斯同穿穴古書,參稽同異,即能灼知張騫所説之不誣,而極論潘昂霄等之背馳騖亂。凡所指陳,俱不甚相遠。亦可謂工於考證,不汩沒於舊説者矣。錄存其書,益以見睿鑒折衷,超軼萬古也。 【彙訂】 1.依《總目》體例,當作“斯同有《聲韻源流考》,已著錄。”(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兩河清彙八卷(山東巡撫採進本)1 國朝薛鳳祚撰。鳳祚有《聖學宗傳》,已著錄。鳳祚雖亦從講學者游,而其學乃出鹿善繼2、孫奇逢,講求實用。故其算術受於西洋穆尼閣,以天文名家。國初言曆法者,推為獨絕,梅文鼎《勿菴曆算書記》所謂青州之學也。而亦究心於地理3,故能詳究兩河利病4,以著是書。卷首列黄河、運河兩圖。一卷至四卷為運河修築形勢,北自昌平、通州,南至浙江等處,河、湖、泉水諸目,皆詳載之。五卷、六卷則專記黄河職官、夫役、道里之數,及歷代至本朝治河成績。七卷則輯錄前明潘季馴《河防辨惑》、國朝崔維雅《芻議或問》二書。八卷則鳳祚所自著也,曰《芻論》,曰《修守事宜》,曰《河防緒言》,曰《河防永賴》。書中援據古今,於河防得失疏證頗明。惟《海運》一篇,欲訪元運故道,與漕河並行,蓋猶祖邱濬之舊説。則迂謬而遠於事情,遂為白璧之微瑕,無是可矣。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乃”,殿本無。 3.“而”,殿本無。 4.“能”,殿本無。 居濟一得八卷(河南巡撫採進本) 國朝張伯行撰。伯行有《道統錄》,已著錄。是編乃伯行為河道總督時相度形勢,錄之以備參考者。前七卷條議東省運河壩閘堤岸,及修築、疏浚、蓄泄、啟閉之法。於諸水利病,條分縷析,疏證最詳。後附《河漕類纂》一卷,則僅撮大概。蓋伯行惟督河工,故漕政在所略也。大旨謂河自宿遷而下,河博而流迅,法宜縱之;宿遷而上,河窄而流舒,法又宜束之1。徐、邳水高而岸平,泛濫之患在上,宜築堤以制其上;河南水平而岸高,衝刷之患在下,又宜卷埽以制其下2。又有三禁、三束、四防、八因諸條,皆得諸閱歷,非徒為紙上之談者。伯行平生著述,惟此書切於實用。迄今六七十載,雖屢經疏浚,形勢稍殊,而因其所記,以考因革損益之故,亦未為無所裨焉。 【彙訂】 1.“又”,殿本無。 2.“又”,殿本無。 治河奏績書四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附河防述言一卷(内廷藏本) 國朝靳輔撰。輔有《奏疏》,已著錄。是書卷一為《川澤考》、《漕運考》、《河決考》、《河道考》。卷二為《職官考》、《堤河考》及《修防汛地埽規》,河夫額數、閘壩修規、船料工值皆附焉。卷三為輔所上章疏及部議。卷四為各河疏浚事宜及施工緩急先後之處。其《川澤考》所載,於黄河自龍門以下,至淮、徐注海,凡分彙各流,悉考古證今,頗為詳盡。於注河各水及河所瀦蓄各水,亦縷陳最悉。其《漕運考》亦然。《河道考》於臨河要地及距河遠近分條序載,較志乘加詳。至於堤工修築事宜,則皆輔所親驗,立為條制者矣。輔自康熙十六年至三十一年,凡三膺總河之任,故疏議獨多。其專以治上河為治下河之策,雖據一時所見,與後來形勢稍殊,然所載修築事宜,亦尚有足資採擇者。與張伯行《居濟一得》均尚非紙上之空談也。又《河防述言》一卷,為張靄生所撰。皆追述其友陳潢之論,故曰“述言”。潢字天一,號省齋,錢塘人,為輔之幕客。輔治河,多資其經畫。康熙甲子,聖駕南巡,輔以潢功上聞,特賜參贊河務按察司僉事銜。其書凡十二篇,一曰《河性》,主於順而利導之。二曰《審勢》,謂凡有所患,當推其致患之所以然。三曰《估計》,謂省工省料,其壞必速,所費較所省為更大。四曰《任人》,主於慎選擇,明賞罰,而歸本於正己以率屬。五曰《源流》,謂河水本清,其淤漲由挾中國之水1。六曰《堤防》,主潘季馴以堤束水,以水刷沙之説,而尤以減水壩為要務,七曰《疏浚》,主於潰決之處先固其兩旁,不使日擴,乃修復故道,而借引河以注之。八曰《工料》,工主於核實,料主於豫備。九曰《因革》,言今昔形勢不同。十曰《善守》,謂黄河無一勞永逸之策,在時時謹小慎微,而歸重於河員之久任。十一曰《雜誌》,述治河之委曲。十二曰《辨惑》,則駁當時之異議也。其言往往中理,與靳輔書足相發明。今錄附輔書之末,以資參考。書前冠《黄河全圖》,乃靄生自作。雖不及《欽定河源紀略》之明確,而遠勝篤什等之所記。又靳輔奏疏一篇,雖專為潢而發,然頗足見當日治河之始末,今亦併存之焉。 【彙訂】 1.殿本“由”上有“皆”字。 直隸河渠志一卷(直隸總督採進本) 國朝陳儀撰。儀字子翽,號一吾,文安人。康熙乙未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講學士,充霸州等處營田觀察使。是編即其經理營田時作,所列凡海河、衛河、白河、淀河、東淀、永定河、清河、會同河、中亭河1、西淀、趙北口、子牙河、千里長堤、滹沱河、滏陽河、寧晉泊、大陸澤、鳳河、牤牛河、窩頭河、鮑邱〔丘〕河、薊河、還鄉河、塌河淀、七里海二十五水,皆洪流巨浸也。雖敍述簡質,但載當時形勢,而不詳古蹟。又數十年來,屢經皇上軫念民依,經營疏浚,久慶安瀾。較儀作書之日,水道之通塞分合,又已小殊。然儀本土人,又身預水利諸事,於一切水性地形,知之較悉。故敷陳利病之議多,而考證沿革之文少。錄而存之,亦足以參考梗概也。 【彙訂】 1.“中亭河”,底本作“中定河”,據此書原文及殿本改。 行水金鑑一百七十五卷(通行本) 國朝傅澤洪撰。澤洪字稚君,鑲紅旗漢軍,官至分巡淮揚道按察司副使。是書成於雍正乙巳。全祖望作鄭元慶《墓誌》,以為出元慶之手。疑其客遊澤洪之幕,或預編摹。然别無顯證,未之詳也1。敘水道者,《禹貢》以下,司馬遷作《河渠書》,班固作《溝洫志》,皆全史之一篇。其自為一書者,則創始於《水經》。然標舉源流,疏證支派而已,未及於疏浚堤防之事也。單鍔、沙克什、王喜所撰,始詳言治水之法。有明以後,著作漸繁,亦大抵偏舉一隅,專言一水。其綜括古今,臚陳利病,統前代以至國朝,四瀆分合,運道沿革之故,彙輯以成一編者,則莫若是書之最詳。卷首冠以諸圖。次《河水》六十卷,次《淮水》十卷,次《漢水》、《江水》十卷,次《濟水》五卷,次《運河水》七十卷,次《兩河總説》八卷,次《官司》、《夫役》、《漕運》、《漕規》凡十二卷。其例皆摘錄諸書原文,而以時代類次。俾各條互相證明,首尾貫穿。其有原文所未備者,亦閒以己意考核,附注其下。上下數千年閒,地形之變遷,人事之得失,絲牽繩貫,始末犁然。至我國家,敷土翕河,百川受職。仰蒙聖祖仁皇帝翠華親蒞,指授機宜,睿算周詳,永昭順軌,實足垂法於萬年。澤洪於康熙六十一年以前所奉諭旨,皆恭錄於編,以昭謨訓,尤為疏瀹之指南。談水道者觀此一編,宏綱巨目,亦見其大凡矣。 【彙訂】 1.全祖望《鄭芷畦窆石志》(《鮚埼亭文集》卷十九)曰:“芷畦(元慶字)生平著述尚有《行水金鑒》,為河道傅君所開雕盛行,顧罕知其出於芷畦也。”《行水金鑒》中即有顯證,卷七末引胡渭《禹貢錐指》一段後注云:“銘先生作《錐指》時,寓吳閶僧舍,時余亦寓吳。先生以禹河隨西山下東北去十五證示余,曰此辨證古事無逾此者,予甚韙之。今錄其書,宛如昨日之兩人晤語矣。”《禹貢錐指》卷六引鄭元慶辨湖漊、南潯二條,並有“吾友歸安鄭元慶芷畦語余曰”云云。(一令:《記<行水金鑒>輯錄者鄭元慶》) 水道提綱二十八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齊召南撰。召南字次風,台州人。乾隆丙辰召試博學鴻詞,授翰林院編修,官至禮部侍郎。歷代史書各志地理,而水道則自《水經》以外無專書。郭璞所注,久佚不傳。酈道元所注,詳於北而略於南。且距今千載,陵谷改移,即所述北方諸水,亦多非其舊。國初餘姚黄宗羲作《今水經》一卷,篇幅寥寥,粗具梗概。且塞外諸水頗有舛譌,不足以資考證。召南官翰林時,預修《大清一統志》,外藩蒙古諸部,是所分校。故於西北地形,多能考驗。且天下輿圖備於書局,又得以博考旁稽。乃參以耳目見聞,互相鉤校,以成是編。首以海,次為盛京至京東諸水1,次為直、沽所匯諸水,次為北運河,次為河及入河諸水,次為淮及入淮諸水,次為江及入江諸水,次為江南運河及太湖入海港浦2,次為浙江、閩江、粵江3,次雲南諸水,次為西藏諸水,次漠北阿爾泰以南水及黑龍江4、松花諸江,次東北海朝鮮諸水,次塞北漠南諸水,而終以西域諸水。大抵通津所注,往往袤延數千里,不可限以疆域。召南所敘,不以郡邑為分,惟以巨川為綱,而以所會衆流為目,故曰“提綱”。其源流分合,方隅曲折,則統以今日水道為主,不屑屑附會於古義。而沿革同異,亦即互見於其閒。其自序譏古來記地理者“志在藝文,情侈觀覽。或於神仙荒怪,遙續《山海》;或於洞天梵宇,揄揚仙佛;或於遊蹤偶及,逞異炫奇。形容文飾,祇以供詞賦之用。”故所敘錄,頗為詳核,與《水經注》之模山範水,其命意固殊矣。然非召南生逢聖代,當敷天砥屬之時,亦不能於數萬里外聞古人之所未聞,言之如指諸掌也。 【彙訂】 1.“海,次為”,殿本脱,此書卷一為《海》。 2.“江南運河及太湖入海港浦”,殿本作“南河及太湖源流”。 3.“粵江”,殿本脱,此書卷十八至二十為《粵江》。 4.“西北”,底本作“漠北”,據殿本改。此書卷二十三為《西北阿爾泰山以南諸水》。 海塘錄二十六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翟均廉撰。均廉有《周易章句證異》,已著錄。浙江海塘在海寧州南,漢、唐以來1,遞有修築。至國朝,軫念民依,講求尤備。聖祖仁皇帝暨我皇上均親臨相度,用建萬年保障之基。是編綜括古今,恭錄詔諭、聖製以弁冕於卷首。次為《圖説》一卷,《疆域》一卷,《建築》四卷,《名勝》二卷2,《古蹟》二卷,《祠祀》二卷,《奏議》五卷,《藝文》八卷,《雜誌》一卷。徵引各史紀、志及《玉海》,乾道、咸淳《臨安志》,《四朝聞見錄》,《明實錄》諸書。其考訂辨證3,頗為該洽。如訂正鹽官海塘長百二十四里,唐開元所築,舊志作二百二十四里者誤。引《泊宅編》載宋制有鐵符鎮海,皆史傳所未載。他如海寧之堤築於沈讓諸,又志乘所未備。考《浙江通志》雖有《海塘事宜》一門,然僅至雍正十一年而止。是編詳敘至乾隆二十九年,凡聖謨指示,睿慮周詳,以及臣工奏議,皆謹為詮敘,尤足以昭示後來。其中如《建築》門敍述宋制,而不及引《咸淳臨安志》所載林大鼐之議。明安然之作石堤,《明實錄》載於洪武十年,而書中誤作十一年。閒有脱略,然不足累其全書云。 【彙訂】 1.“漢、唐”,底本作“唐、宋”,據殿本改。據此書所載,海塘始建於漢代。 2.“二卷”,殿本作“三卷”,誤,此書卷七、卷八為《名勝》。 3.“其”,殿本無。 右地理類“河渠”之屬,二十三部,五百七卷,皆文淵閣著錄。 籌海圖編十三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明胡宗憲撰1。宗憲字汝貞,號梅林,績溪人。嘉靖戊戌進士,官至兵部尚書。督師剿倭寇,以言官論劾,下獄庾死。萬曆初,追復原官,諡襄懋。事蹟具《明史》本傳。是書首載《輿地全圖》、《沿海沙山圖》,次載《王官使倭略》、《倭國入貢事略》、《倭國事略》、次載廣東、福建、浙江、直隸、登萊五省《沿海郡縣圖》、《倭變圖》、《兵防官考》及《事宜》,次載《倭患總編年表》,次載《寇蹤分合圖譜》2,次載《大捷考》,次載《遇難殉節考》,次載《經略考》。《明史》稱趙文華督察浙江軍務,宗憲深附之。總督張經破倭於王江涇,文華盡掩經功歸宗憲,經遂得罪。又陷撫臣李天寵。文華還朝,力薦宗憲,遂擢顯秩。宗憲又因文華結納嚴嵩,以為内援。其喜功名而尚權詐,誠有如傳贊所云“奢黷蒙垢”者。書中載胡松撰《王江涇捷事略》,專述宗憲之功,不及張經,與本傳符合,是其攘功之實證。然其他若載嘉靖三十四年五月平望之捷,陸涇壩之捷,十一月後屯之捷、清風嶺之捷,三十五年仙居之捷,七月乍浦之捷,十一月龕山之捷,及金塘、淮揚、寧台温之捷。又紀剿徐海及擒王直始末,大端與《明史》紀、傳均相符合。則宗憲之保障東南,尚不為無功。《經略考》三卷内凡會哨、鄰援、招撫、城守、團結、保甲、宣諭、閒諜、貢道、互市及一切海船、兵仗、戎器、火器無不周密。又若唐順之、張時徹、俞大猷、茅坤、戚繼光諸條議,是書亦靡不具載。於明代海防,亦云詳備。蓋其人雖不醇,其才則固一世之雄也。 【彙訂】 1.嘉靖四十一年原刻本目錄及各卷卷端下題“崑山鄭若曾輯,男應龍、一鸞校。”據盧鏜跋,此書乃胡宗憲命浙江布政、鹽政等司刻行。《總目》卷五四《馭倭錄》、卷六九《鄭開陽雜著》、卷七五《籌海重編》條皆謂鄭若曾作《籌海圖編》。萬曆閒宗憲孫胡燈重校此書,將作者剜補為胡宗憲,正文中“鄭若曾”之“曾”字多改“予”字,“總督尚書胡宗憲云”多數亦改。至天啟四年,宗憲曾孫胡維極重刻之本徹底將鄭若曾排除於編纂者之列。(范中義:《<籌海圖編淺説>緒言》) 2.“《寇蹤分合圖譜》”,底本作“《寇蹟分合圖譜》”,據殿本改。此書卷八有《寇蹤分合圖譜》。 鄭開陽雜著十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鄭若曾撰。若曾字伯魯,號開陽,崑山人。嘉靖初貢生。是書舊分《籌海圖編》、《江南經略》、《四隩圖論》等編,本各自為書。國朝康熙中,其五世孫起泓及子定遠,又删汰重編,合為一帙。定為《萬里海防圖論》二卷,《江防圖考》一卷,《日本圖纂》一卷,《朝鮮圖説》一卷,《安南圖説》一卷,《琉球圖説》一卷,《海防一覽圖》一卷,《海運全圖》一卷,《黄河圖議》一卷,《蘇松浮糧議》一卷。其《海防一覽圖》即《萬里海防圖》之初稾,以詳略互見,故兩存之。若曾尚有《江南經略》一書,獨缺不載,未喻其故。或裝緝者偶佚歟?若曾少師魏校,又師湛若水、王守仁,與歸有光、唐順之亦互相切磋。數人中惟守仁、順之講經濟之學,然守仁用之而效,順之用之不甚效。若曾雖不大用,而佐胡宗憲幕,平倭寇有功。蓋順之求之於空言,若曾得之於閱歷也。此十書者,江防、海防形勢皆所目擊,日本諸考皆咨訪考究,得其實據。非剽掇史傳以成書,與書生紙上之談固有殊焉。 右地理類“邊防”之屬,二部,二十四卷,皆文淵閣著錄。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