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
卷七〇 史部二十六 |
|
卷七〇 史部二十六 地理類三 南嶽小錄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唐道士李沖昭撰。卷首有自序,稱:“弱年悟道,近歲依師。洎臨嶽門,頻訪靈蹟。遍閱古碑及《衡山圖經》、《湘中記》,仍致詰於師資、長者、嶽下耆年。或得一事,旋貯篋笥。撮而直書,總成一卷。”案書中有咸通年號,當作於懿宗以後。序末所題“壬戌歲”,蓋昭宗天復二年也。《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皆不著錄1。鄭樵《通志·藝文略》始載有此名,與此本卷數相合。惟“沖昭”作“仲昭”,或傳刻誤歟?書中先列五峯、三澗,次敘宫觀、祠廟、壇院之屬,而以歷代得道飛昇之蹟附之。雖黄冠自張其教,不無誇誕之辭。而唐世名山洞府之書,如盧鴻一《嵩山記》、張密《廬山雜記》、令狐見堯《玉笥山記》、杜光庭《武夷山記》,今並無存2。此獨以舊本流傳,勝境靈蹤3,足資掌故,是亦考圖經者所宜徵據矣。此本為明蔡汝楠守衡州時所刻,前有小引,亦謂:“所載事蹟,名物悉與今本不同”云。 【彙訂】 1.《新唐書·藝文志三》著錄道士李沖昭《南嶽小錄》一卷。(魯西奇:《隋唐五代山嶽志考》) 2.令狐見堯《玉笥山記》雖佚,《太平御覽》、宋陳舜俞《廬山記》皆有徵引。(同上) 3.“靈蹤”,殿本作“靈蹟”。 廬山記三卷附廬山紀略一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宋陳舜俞撰。舜俞字令舉,烏程人。所居曰白牛村,因自號白牛居士。慶曆六年進士,嘉祐四年又中制科第一,歷官都官員外郎。熙寧中出知山陰縣,以不奉行青苗法,謫南康監稅。事蹟具《宋史》本傳。舜俞謫官時,與致仕劉渙游覽廬山,嘗以六十日之力,盡南北山水之勝。每恨慧遠、周景武輩作山記疏略,而渙舊嘗雜錄聞見,未暇詮次。舜俞因採其説,參以記載、耆舊所傳,晝則山行,夜則發書考證。泓泉塊石,具載不遺,折衷是非,必可傳而後已。又作俯仰之圖,尋山先後之次以冠之,人服其勤。自記云:“余始游廬山,問山中塔廟興廢及水石之名,無能為予言者。雖言之,往往襲謬失實。因取九江圖經、前人雜錄,稽之本史,或親至其處考驗銘志,參訂耆老,作《廬山記》。其湮泐蕪沒,不可復知者,則闕疑焉。凡唐以前碑記,因其有歲月甲子爵里之詳,故并錄之,庶或有補史氏”云云。其目有總敘山篇第一,敘北山篇第二,敘南山篇第三1,而無第四、五篇,圖亦不存。勘驗《永樂大典》,所闕亦同2。然北宋地志,傳世者稀。此書考據精核,尤非後來《廬山紀勝》諸書所及。雖經殘闕,猶可寶貴,故特錄而存之。釋惠遠《廬山紀略》一卷,舊載此本之末,不知何人所附入。今亦併錄存之,備參考焉。 【彙訂】 1.“北山”當作“山北”,“南山”當作“山南”。(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 2.日本高山寺藏《廬山記》五卷,卷二、三宋槧本,餘三卷舊鈔補,實為八篇,《四庫》本佚第四篇以下。(羅振玉:《宋槧本<廬山記>跋》) 赤松山志一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宋道士倪守約撰。守約,未詳何許人。書前自序稱:“捨家辭父母1,來投師資”,又自署松山羽士,知為黄冠。書中稱真廟、神廟、孝廟、寧廟,知為宋人。人物之末稱咸淳年號,知作於度宗時矣。其書首序皇初起、皇初平兄弟仙蹟,以著是山靈異,為全書綱領。次丹類,次洞穴類,次山類,次水類,次宫宇類,次人物類,次制誥類,次碑籍類。書末又有正統四年明英宗御製數行,非詩非文,似乎聯額,與此書篇頁不相屬,蓋後人所附入。明代刊本喜於竄亂古書,往往如是。今删汰不錄,以存守約之舊焉。 【彙訂】 1.殿本“書”上有“惟”字。 西湖遊覽志二十四卷志餘二十六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明田汝成撰。汝成有《炎徼紀聞》,已著錄。是書雖以游覽為名,多記湖山之勝,實則關於宋史者為多。故於高宗而後,偏安逸豫,每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宋乾道閒,周淙撰《臨安志》十五卷。咸淳閒,潛説友又續成一百卷。湖山特其中之一目,例不當詳。吳自牧作《夢粱錄》,周密作《武林舊事》,於歲時、風俗特詳,而山川、古蹟又在所略。惟汝成此書,因名勝而附以事蹟,鴻纖鉅細,一一兼該。非惟可廣見聞,併可以考文獻。其體在地志、雜史之閒,與明人游記徒以觴詠登臨,流連光景者不侔。其《志餘》二十六卷,則摭拾南宋軼聞,分門臚載。大都杭州之事居多,不盡有關於西湖。故别為一編,例同附錄。蓋有此餘文,以消納其冗碎,而後本書不病於蕪雜,此其義例之善也。惟所徵故實,悉不列其書名1,遂使出典無徵,莫能考證其真偽。是則明人之通弊,汝成亦未能免俗者矣。 【彙訂】 1.“其”,殿本無。 桂勝十六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附桂故八卷(兩淮鹽政採進本)1 明張鳴鳳撰。鳴鳳有《西遷注》,已著錄。是二書並成於萬曆癸丑。《桂勝》序題“五月六日”,《桂故》序題“七月朔”,劉繼文序稱:“前十六卷為《桂勝》,志桂概也。後八卷為《桂故》,志故實也2。”鳴鳳《桂勝》自序亦稱:“外《桂故》八卷,用輔以行”,《桂故》自序稱:“余志《桂勝》,竊蹟前事”云云。則二書相因而作,實一書也。《桂勝》以山水標目,各引證諸書,敍述於前,即以歷代詩文附本條下。而於石刻題名之類,蒐採尤詳。又隨事附以考證,多所訂正。後董斯張《吳興備志》3、朱彝尊《日下舊聞》即全仿其體例,於地志之中最為典雅。《桂故》分郡國、官名、先政、先獻、游寓、雜誌六門。《郡國》考歷代沿革,詳列史志,辨今之桂林非古之桂林。《官名》則臚舉歷代之制。蓋疆域明則《先獻》有所斷限,職制明則《先政》有所徵驗。乃不至如他志書,人物、名宦附會牽合,故以冠於首也。其《先政》、《先獻》,人各為傳。大抵鎔鑄舊文,剪裁蔓語,務取其有關是土,而不濫涉其生平。又多採金石之文,不盡取諸史籍。故其辭簡而不支,博而有據。其《游寓》、《雜誌》,亦多據題名碑碣,姓名年月,歷歷可稽。在明代輿記之中,於康海《武功志》、韓邦靖《朝邑志》外,自為别調,可以鼎立而三,他家莫之逮也。二書所載,皆止於南宋。蓋年遠者易湮,時近者易濫,詳人所略,略人所詳,其書乃博贍而有體。是又鳴鳳創例之微意歟? 【彙訂】 1.《桂勝》原著確有十六卷,然文淵、文溯、文瀾三閣庫書皆作四卷,文淵閣書前提要得其實:“今以其卷帙煩碎,文義斷缺,並《桂勝》為四卷。”(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2.癸丑為萬曆四十一年,而據嘉慶《廣西通志》卷三一《職官表》,劉繼文乃萬曆十六年時兩廣總督。《四庫》本書前提要作“己丑”,即萬曆十七年,不誤。(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3.“後”,殿本無。 欽定盤山志二十一卷1 國朝大學士蔣溥等奉敕撰。盤山在薊州城北二十五里,為漢末田疇隱居之地。五峯三盤,林壑幽邃。單椒秀澤,雄甲畿東。自聖祖仁皇帝四度臨幸,宸章題詠,照燦巖阿。然舊無山志。青溝釋智朴始草創成編,辭旨冗蔓,體例尚多未備。我皇上宸游蒞止,靈境日開。乾隆九年始命發内帑,建靜寄山莊於山之陽。天闢名區,全攬勝概。歲春秋有事於祖陵,每駐蹕行宫,幾餘靜憇。智仁樂趣,暢洽宸襟,山水效靈,益增神秀。乾隆十九年二月,因行幸山莊,爰命蔣溥、汪由敦、董邦達纂修新志。溥等承詔屬稾,詳加裒輯,分圖考、名勝、寺宇、流寓、方外、藝文、物產、雜綴八門,釐為十六卷。首冠以巡典、天章五卷。至十二月,書成,奉表恭進焉。臣等敬繹睿製,旁考舊聞2。惟兹山之靚潤深奧,足與嶽鎮競秀,而其名不大顯於前世。以是知天地清淑之氣,扶輿磅礴,固必待時而出,以奉大聖人泮奐之娛。而天筆昭回,鏤巖耀谷,品題甲乙,榮幸無涯,尤自古所未有。敬錄斯編,亦以慶兹山之遭也。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為十六卷卷首五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舊聞”,殿本作“舊文”。 西湖志纂十二卷(内府藏本)1 國朝大學士梁詩正、禮部尚書銜沈德潛等同撰。初,雍正中,浙江總督李衛修《西湖志》,延原任編修傅王露總其事,而德潛以諸生為分修,凡成書四十八卷。雖敘次詳明,而徵引浩繁,頗嫌冗蔓。至乾隆十六年,恭逢聖駕南巡,清蹕所臨,湖山生色。德潛因取舊志,復與王露重加纂錄,芟繁就簡,别為十卷。而梁詩正亦奏請重輯《西湖志》。會德潛書稾先成,繕錄進御。蒙皇上優加錫賚,特製詩篇,以弁其首。並敕詩正,即以德潛此稾合成之。詩正復偕王露參考釐訂為十二卷,於乾隆十八年十二月奏進。首名勝各圖,次西湖水利,次孤山、南山、北山、吳山、西溪諸勝蹟,而終以藝文。雖門目減於舊志,而大綱已包括無餘。且仰荷宸翰親題,榮光下燭,尤從來輿記所未有。固非田汝成輩區區記載所得並稱矣。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卷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右地理類“山川”之屬,七部,一百十三卷,皆文淵閣著錄。 洛陽伽藍記五卷(編修勵守謙家藏本) 後魏楊衒之撰。劉知幾《史通》作羊衒之,晁公武《讀書志》亦同。然《隋志》亦作“楊”,與今本合,疑《史通》誤也。其里貫未詳。據書中所稱,知嘗官撫軍司馬耳。魏自太和十七年作都洛陽,一時篤崇佛法,刹廟甲於天下。及永熙之亂,城郭邱〔丘〕墟。武定五年,衒之行役洛陽,感念廢興,因捃拾舊聞,追敍故蹟,以成是書。以城内及四門之外分敘五篇。敘次之後先,以東面三門、南面三門、北面二門各署其新1、舊之名2,以提綱領。體例絕為明晰。其文穠麗秀逸,煩而不厭,可與酈道元《水經注》肩隨。其兼敘爾朱榮等變亂之事,委曲詳盡,多足與史傳參證。其他古蹟、藝文,及外國土風、道里,採摭繁富,亦足以廣異聞。劉知幾《史通》云:“秦人不死,驗苻生之厚誣;蜀老猶存,知葛亮之多枉。”“蜀老”事見《魏書·毛修之傳》,“秦人”事即用此書“趙逸”一條。知幾引據最不苟,知其説非鑿空也。他如解魏文之《苗茨碑》,糾戴延之之《西征記》,考據亦皆精審。惟以高陽王雍之樓為即《古詩》所謂“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者,則未免固於説詩,為是書之瑕纇耳3。據《史通·補注篇》稱:“除煩則意有所恡,畢載則言有所妨。遂乃定彼榛楛,列為子注。若蕭大圜《淮海亂離志》、羊衒之《洛陽伽藍記》是也。”則衒之此記實有自注。世所行本皆無之,不知何時佚脱。然自宋以來,未聞有引用其注者。則其刊落已久,今不可復考矣4。 【彙訂】 1.“二”,底本作“三”,據殿本改。書前自敍云:“北面有二門,西頭曰大夏門……東頭曰廣莫門”。 2.據自敍及卷四,“北面二門”前尚有“西面四門”。 3.《洛陽伽藍記》卷三“高陽王寺”條未嘗言高陽王雍之宅中有樓,惟卷四曰:“沖覺寺,太傅清河王懌舍宅所立也……勢傾人主,第宅豐大,逾於高陽。西北有樓,出淩云臺,俯臨朝市,目極京師,古詩所謂‘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者也。”此言清河王懌之樓,非高陽王雍也。衒之引古詩句比喻樓之高,並非以此樓當之,更非解説古詩。(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范祥雍:《洛陽伽藍記校注》) 4.此書凡記伽藍者為正文,涉及官署者為注文。其所載時人之事蹟與民閒故事,及有衒之案語者,亦為注文。(周祖謨:《洛陽伽藍記校釋》) 吳地記一卷附後集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舊本題唐陸廣微撰。《宋史·藝文志》作一卷,與今本合。書中稱:“周敬王六年丁亥,至今唐乾符三年庚申,凡一千八百九十五年”,則廣微當為僖宗時人。然書中“虎疁”一條稱“唐諱虎,錢氏諱鏐,改為滸墅”。考《五代史·吳越世家》,乾符二年,董昌始表錢鏐為偏將。光啟三年,始拜鏐左衛大將軍、杭州刺史。景福二年,始拜鏐為鎮海軍節度使、潤州刺史。乾寧元年,始加鏐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年始封鏐為彭城郡王。天祐元年,封吳王。至朱温篡立,始封鏐為吳越王。安得於乾符三年以董昌一偏將能使人諱其嫌名?且乾符三年亦安得預稱吳越?至錢俶於宋太平興國三年始納土入朝,當其有國之時,蘇州正其所隸,豈敢斥之曰“錢氏”?尤顯為宋人之辭。則此書不出廣微,更無疑義1。王士禎《香祖筆記》嘗摘其“語兒亭”、“馮驩宅”、“公孫挺2、陳開疆、顧冶子墓”三條,又摘其“琴高宅”一條。於地理事實,皆為舛繆。又案乾符三年歲在丙申,實非庚申3。上距周敬王丁亥僅一千三百九十年,實非一千八百九十五年,於年數亦復差誤。觀其卷末稱:“纂成圖畫4,以俟後來者添修”,而此本無圖,前列吳、長洲、嘉興、崑山、常熟、華亭、海鹽七縣,而後列吳縣、長洲縣事為多。殆原書散佚,後人採掇成編,又竄入他説以足卷帙,故譌異若是耶?以今世所行别無善刻,故姑仍吳琯此本錄之,以存梗概,而附訂其牴牾如右。又《吳地記後集》一卷5,蓋續廣微之書者,不著撰人名氏。前有題詞,稱:“自唐王郢叛亂,市邑廢毁,或傳記無聞,或廢興不一。謹採摘縣錄,據圖經,選其確實者列於卷後”。所記建置年號止於祥符元年,疑北宋人作。舊本附錄,今亦併存備考焉。 【彙訂】 1.《總目》據書中“虎疁”一條所云,斷言此書不出廣微,應為宋人所作。然逐一分析《吳地記》全文,便可發現除“虎疁”及“續添”二條外,其餘各條所記均系唐及唐以前之事,而不載五代及宋事。例如羅城條系唐乾符三年(876)年作,各條記事下限止於唐會昌四年(844)。又唐天寶(742—756)以後,蘇州領吳、長洲、崑山、常熟、海鹽、華亭、嘉興七縣。後梁開平三年(909),始置吳江縣。後晉天福(936—944)中,以嘉興、海鹽、華亭置秀州。隸蘇者僅吳、長洲、崑山、常熟、吳江五縣(《吳郡圖經續記》卷上《封域》,《新唐書》卷四一《地理志》,《舊五代史》卷一五〇《郡縣志》)。《吳地記》載列吳、長洲等七縣,而不載五代時分置吳江及秀州事。再如古之流水寺,北宋雍熙(984—987)中改為雍熙寺(《吳郡圖經續記》卷中《寺院》)。古之重玄寺,“入國朝(宋)為承天寺”(《吳郡志》卷三一《府郭寺》)。《吳地記》亦僅錄重玄寺、流水寺之名,而不言改名之事及新名。這都説明除“虎疁”、“續添”二條外,此書應出自唐人而非宋人之手。又“虎疁”條前後文字,系引自古書。其文云:“秦始皇東巡,至虎丘,求吳王寶劍。其虎當墳而踞。始皇以劍擊之,不及,誤中於石,遺蹟尚存。其虎西走二十五里,忽失於今虎疁。唐諱虎,錢氏諱疁,改為滸墅。劍無復獲,乃陷成池”。只須細讀上述引文一過,便可知“唐諱虎”至“改為滸墅”一句和“遺蹟尚存”四小字均為後人所加之夾註。前者後因輾轉傳抄,遂誤入正文。據此後人之注,顯然無法否定此書為唐人所撰之成説。《水經注》、《藝文類聚》、《史記三家注》所引《吳地記》條目内容與宋人如《太平寰宇記》、范成大《吳郡志》所引大多相同,則早在晚唐陸廣微之前已自成書。《吳地記》的主要内容雖成文於唐代,但卻出自不同時期人之手。如唐於天寶十年(751)置華亭縣(紹熙《云閒志》卷上《封域》),又於大曆十三年(778)二月升蘇州為雄州(《唐會要》卷七〇《州縣分望道》)。《吳地記》記華亭建縣和蘇州升為望州,卻不載蘇州由望升雄州事。其部分内容應出自天寶十載至大曆十三年閒人之手。又如《吳地記》載會昌四年(844)崑山升為望縣,海鹽升為緊縣事(《唐會要》卷七〇《州縣分望道》,《吳地記》所載脱“望”、“緊”二字)。其文應系會昌四年或四年以後人所作。再如羅城條,則成文於乾符三年(876)。蘇州刺史張搏於該年重修羅城(《吳郡圖經續記》卷下《往蹟》,《吳地記後集》),“删修《吳地記》,並畫郡圖”(《永樂大典》卷二三六九所引盧熊《蘇州府志》卷二一《牧守題名》)。羅城條是介紹羅城“圖畫”的説明文字,末有“以俟後來者添修”之語,應出自乾符三年删修者之手。由上所述,可知《吳地記》的基本内容是天寶十年至大曆十三年,會昌四年至乾符三年閒郡人陸廣微等人所作(《直齋書錄解題》卷八《地理類》)。乾符三年,曾經張搏删修。“續添”條系後梁開平三年或三年以後人所續添。“虎疁”條乃宋人所作之注。他本《吳地記》羅城條下“又至大宋淳熙十三年丙午,總二千二百十五年”之句,則為淳熙十三年(1186)南宋人所增入。這是一部歷經多人之手,經長期不斷添修而成的古代志書。(張國淦:《中國古方志考》;曹林娣:《吳地記校注序》;周生春:《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提要考辨》) 2.“公孫挺”,《香祖筆記》卷四引《晏子春秋》作“公孫捷”。據吳則虞《晏子春秋集解》之校記,公孫之名,古籍或作“捷”,或作“接”,系音近異寫,作“棲”者,為形近譌字。“挺”字亦應系形近而譌,當作“捷”。(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3.文淵閣《四庫》本及《四庫》底本吳琯《古今逸史》本“羅城”條均曰“乾符三年丙申”,而非“庚申”。又“虎疁”條皆云“錢氏諱疁”而非“諱鏐”。(周生春:《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提要考辨》) 4.“圖畫”,殿本作“圖書”,誤,參《吳地記》卷末題語原文。 5.和《吳地記》相似,《後集》亦出自不同時代人之手。《後集》首載分置吳江縣和秀州,以及太平興國二年(977)錢氏改號,“本朝”大中祥符元年(1008)崑山昆福禪院改名慧巖禪院事(又見《玉峯志》卷下《寺觀》)。全篇除元代元貞元年(1295)二條外,所記建置年號止於大中祥符三年,所言多雍熙、至道、景德、大中祥符中事。其文系“採摘《縣錄》,據《圖經》(成書於大中祥符年閒)”而成。如常熟縣“郡《圖經》舊十有二鄉……《元豐九域志》並為九鄉”(《琴川志》卷二《鄉都》),《後集》即據《圖經》作十二鄉。其基本部分應成文於祥符三年或三年以後。復由其不載天禧五年(1021)“詔重修”神景宫,改名靈祐觀事(《吳郡圖經續記》卷中《宫觀》),可知其主幹部分系祥符三年至天禧五年閒人選摘《縣錄》和蘇州《圖經》而成。《後集》未引元豐閒成書的《元豐九域志》和《吳郡圖經續紀》,收錄了《元豐九域志》所不載,元豐時已廢的吳縣社下、洞庭二鎮名。其文載天聖(1023-1032)初孫冕所建“孫老橋”之名(《吳郡圖經續記》卷中《橋梁》,《吳郡志》卷一七《橋梁》),但不載常熟乾元觀政和(1111-1118)閒改名致道觀事(《琴川志》卷十《宫觀》),其部分内容當成於天聖至元豐閒。又其所記廂軍崇節,得名於熙寧二年(1069);所記宣毅,始置於慶曆元年(1041),並於熙寧三年十二月改名威果(《玉海》卷一三九《兵制》,咸淳《毘陵志》卷一二《廂軍》,《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三一慶曆元年二月辛丑條,《宋史》卷一八八《禁軍下》)。據此,可知以上各條系熙寧二至三年所增入。又吳縣、長洲“續添橋梁”二條載列“盧提刑”、“朱面力宅前”、“承天寺後、寺前”、“天慶觀”、“吳王”、“天宫寺”等橋名。盧提刑橋因廣南提刑盧革宅而得名。革,德清人,元豐中告老,退居於吳(《吳郡志》卷一七《橋梁》、卷二五《盧秉傳》),橋得名應在其告老寓吳之後。其名南宋時仍沿而未改。朱面力宅前橋因面力宅而得名。面力於崇寧(1102-1106)、大觀(1107-1110)閒得官,政和中得勢,靖康元年(1126)被抄家並伏誅,其家被竄於海島,宅地後為張俊家所占(《吳郡志》卷五〇《雜誌》,《中吳紀聞》卷六《朱氏盛衰》,《宋史》卷四七〇《朱面力傳》)。可見該橋應得名於崇觀至政和閒。橋名不見於《吳郡志》記載,南宋時已廢。又政和八年(1118),宋政府因趙野所言,下令禁用“天”、“君”、“王”、“聖”等字(《宋會要輯稾·刑法》二之七二),寺觀、橋梁之名亦在禁止之列。從明州承天院“宣和時改能仁院”(紹定《四明志》卷一《寺院》),以及平江府承天寺因此而改名能仁寺來看(《吳郡志》卷三一《府郭寺》,《中吳紀聞》卷三《易承天為能仁寺》),當時該地曾貫徹、執行這一禁令。所以《後集》“續添橋梁”所載“承天寺後、寺前”、“天慶觀”等橋,《吳郡志》分别作“能仁寺後橋”、“能仁寺東橋”和“宫橋”(卷一七《橋梁》,《宋平江城坊考》卷四《東北隅》)。其所載“吳王”、“天宫寺”諸橋,《吳郡志》或不載其名,或因後人回改,有“天宫寺前橋”、“天宫寺西橋”之名。以上禁令曾得到落實這一事實表明,上述“承天寺後、寺前”諸橋之名只通用於政和八年及八年以前。復綜合“盧提刑”、“朱面力宅前”二橋的沿革來看,“續添橋梁”二條應系徽宗崇觀政和閒人所續增。此外,“大元元貞元年”長洲、吳縣移治及玄妙觀二條,當為元貞元年或元年以後人所增補。又,文淵閣本及四庫底本吳琯《古今逸史》本《後集》所記建置年號止於祥符三年。(張國淦:《中國古方志考》;曹林娣:《吳地記校注序》;周生春:《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提要考辨》) 長安志二十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宋宋敏求撰。敏求有《唐大詔令》,已著錄。是編皆考訂長安古蹟1。以唐韋述《西京記》疏略不備,因更博採羣籍,參校成書。凡城郭、官府、山川、道里、津梁、郵驛,以至風俗、物產、宫室、寺院,纖悉畢具。其坊市曲折及唐盛時士大夫第宅所在,皆一一能舉其處,粲然如指諸掌。司馬光嘗以為考之韋《記》,其詳不啻十倍。今韋氏之書久已亡佚2,而此《志》精博宏贍,舊都遺事藉以獲傳,實非他地志所能及。程大昌《雍錄》稱其“引類相從,最為明晰。然細細校之,亦不免時有駁復。如曲臺既入《未央》,而又入之《三雍》,是分一為二矣3。長門宫在都城之外長門亭畔,而列諸長信宫内,則失其位置矣4。況宫殿園囿又多空存其名,不著事蹟,則亦無可尋繹矣”云云5。其説雖不為無見,實則淩云之材,不以寸折為病也。敏求尚有《河南志》,與此凡例稍異,而並稱贍博,今已不存6。又楊慎《丹鉛錄》謂杜常《華清宫詩》見《長安志》,詩中“曉風”乃作“曉星”,檢今本實無此詩。蓋慎喜偽託古書,不足為據,非此《志》有所殘闕。惟晁公武《讀書志》載有趙彥若序,今本無之,則當屬傳寫佚脱耳7。 【彙訂】 1.書中亦有記載宋代之事而非皆考訂古蹟。(周生春:《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提要辨證》) 2.韋述《西京新記》傳世有日本尊經閣藏金澤文庫抄本,僅存卷三殘一卷。(福山敏男:《兩京新記解説》) 3.《總目》所引見於《雍錄》卷一《長安志》,而卷二《曲臺》又云曲臺“凡三出,其一則在《未央》,其一則列乎《三雍》之次,又其一則雜敘在《宫館》之數”,與卷一所言不同。其實《長安志》卷三《總敘宫殿苑囿》又載“曲臺宫”一名。四處“曲臺”分别為不同時代、地點的不同地名,而非分一為二,或誤分為三。(周生春:《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提要辨證》) 4.據《長安志》卷四《長信等五宫》,長門宫、鉤弋宫均在漢長安城外,與長信宫並列而非相容。(同上) 5.“亦”,殿本脱,據《雍錄》卷一《長安志》條原文。 6.徐松曾自《永樂大典》中輯出宋敏求《河南志》,光緒中繆荃孫始將此書付梓,分為四卷。此《河南志》與《長安志》凡例大同小異,和《直齋書錄解題》卷八所云“二書凡例微不同”相吻合。今本《河南志》除極少數條文系元人增入外,記事下止於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也與宋氏之書完成於皇祐以後仁宗末葉相符。(周生春:《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提要辨證》) 7.明成化四年郃陽草堂刊本《長安志》二十卷,其趙序尚存。文淵閣《四庫》本亦列趙序。(楊紹和:《楹書隅錄》;辛德勇:《考<長安志><長安志圖>的版本——兼論吕大防<長安圖>》) 洛陽名園記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宋李格非撰。格非字文叔,濟南人。元祐末為國子博士。紹聖初進禮部郎,提點京東刑獄,以黨籍罷。是書記洛中園囿,自富弼以下凡十九所。格非自跋云:“天下之治亂,候於洛陽之盛衰;洛陽之盛衰,候於園囿之興廢1。”蓋追思當時賢佐名卿勳業盛隆,能享其樂,非徒誇臺榭池館之美也2。《書錄解題》、《郡齋讀書志》俱載李格非撰,惟《津逮祕書》題曰華州李廌。考邵博《聞見後錄》第十七卷全載此書,不遺一字,題標格非之名。同時之人,不應有誤,知毛晉之誤題審矣。王士禎《居易錄》記是書,前有紹興中張琰德和序,首曰“山東李文叔”云云,此本亦佚之。殆又後人因標題姓名與序不符,而刊除其文歟? 【彙訂】 1.“天下之治亂”云云乃書後河南邵博記中語。(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2.“美”,殿本作“樂”,疑誤。 雍錄十卷(大學士于敏中採進本) 宋程大昌撰。大昌有《古周易占法》,已著錄1。是編考訂關中古蹟,以《三輔黄圖》、《唐六典》、宋敏求《長安志》、吕大防《長安圖記》及紹興《祕書省圖》(案書中稱“閣圖”者,即《祕書省圖》)諸書,互相考證。於宫殿山水都邑,皆有圖有説。謂:“《三輔黄圖》由唐人增續,初非親生漢時,目睹漢事2”,故隨事立辨,不以其名古而不敢置議。《長安志》最為明晰,然亦時有駁復。吕大防《圖》:“凡唐世邑屋宫苑已自不存。特其山川地望,悉是親見,今故本而言之。”若與古記不合,亦復訂正。其參校亦可謂勤矣。今考其書,如函谷關參都邑之中,太子宫序職官之次,地圖之後忽列書目數條,都邑之前忽出山名一處3,驟然尋之,不得端緒,體例稍為叢雜。又《集古》諸錄所列碑刻,自《獵碣》以外,罕登記載。《考古圖》有輦酌宫,亦不著其名。蓋但憑圖籍而未考金石之文,故未免於疏漏。然其蒐羅既富,辨證亦詳,在輿記之中固為最善之本也4。明代陝西諸志皆號有法,其亦以是數書者在前歟?考大昌之時,關中已為金土,而隔越江表,為鄰國著書,殊為無謂。蓋孝宗銳意恢復,有志中原。大昌所作《北邊備對》一書,即隱寓經略西北之意。此書猶此志焉耳5。第五卷中特創“漢、唐用兵攻取守備要地”一圖6。其圖説多舉由蜀入秦之蹟,與郭允蹈《蜀鑑》所謂“由漢中取關、陝”者,大旨相合7。其微意固可見矣。 【彙訂】 1.程大昌從未撰《古周易占法》,《總目》所著錄大昌《禹貢論》等諸書提要皆云“大昌有《易原》,已著錄”,《總目》卷三《易原》下有程迥《周易古占法》。 2.此書卷一《三輔黄圖》云:“今世所傳《三輔黄圖》”,“非古書矣”。“今圖蓋唐人增續成之,初非親生漢時,目擊漢事者也。”脱“今”字則失其本意。 3.“忽”,殿本作“突”。 4.“最善之本”,殿本作“善本”。 5.此書卷九《歧陽石鼓文七》載“紹熙辛亥(二年)”時事,其時孝宗早已放棄恢復中原之計畫,且已禪位於光宗。《北邊備對》作於光宗時,所記系塞外而非中原、關陝或西北山川,亦非為孝宗恢復中原、攻取關陝而作。 6.文淵閣《四庫》本、《古今逸史》本均作《漢唐用兵攻取守避要地》。 7.此書卷五之圖説共載九事,皆非“舉由蜀入秦之蹟”。《蜀鑒》作於端平三年(1236),是年十月,蒙古軍已攻佔成都等蜀地數十州府,其著書直接目的即“護蜀”、“保蜀”,僅卷三《漢諸葛忠武侯北伐》等極少篇幅言及由漢中北伐關隴事。(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周生春:《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提要辨證》) 洞霄圖志六卷(浙江孫仰曾家藏本) 宋鄧牧撰。牧字牧心1,錢塘人。宋亡後,隱居屏蹟,惟與謝翱友善。翱臨終時,牧適出游,翱絕筆詩所謂“九鎖山人歸不歸”者,即為牧作,其志趣可以想見矣。洞霄宫在餘杭縣大滌洞天,巖壑深秀,為七十二福地之一。宋世嘗以舊宰執之奉祠者領提舉事。政和中,唐子霞作《真境錄》紀其勝,後不傳。端平閒有《續錄》,今亦無考。牧於大德己亥入洞霄,止超然館,住持沈多福為營白鹿山房居之。遂屬牧偕本山道士孟宗寶蒐討舊籍,作為此《志》。凡六門,曰宫觀2,曰山水,曰洞府,曰古蹟,附以異事,曰人物,分列仙、高道二子目,曰碑記,門各一卷。前有元教嗣師吳全節及多福二序,後有錢塘葉林、台州李洧孫二跋。牧文章本高曠絕俗,故所錄皆詳略有法。惟不載宋提舉官姓名,近時朱彝尊始作《記》以補之。然宋代奉祠,率皆遙領,與兹山古蹟不甚相關。正如魏、晉以下之公侯,名繫郡縣,而事殊茅土。志乘之中,載之不為贅,削之亦不為闕也。牧成此書在大德乙巳,至明年丙午春而牧卒。此書第五卷後附住持、知宫等題名,有及丙午六月後事者,疑為道流所增入。又《人物門》有牧及葉林二傳,前題“續編”二字,亦不知續之者為誰。舊本所有,姑並存之。又書稱《圖志》,而此本乃有志無圖。當為傳寫所脱佚,無可校補,亦姑仍其闕焉。 【彙訂】 1.大德九年十一月望日沈多福序稱:“余懼靈蹟奇聞,久將堙沒,遂俾道士孟宗寶、隱士鄧牧心相與蒐羅舊籍,詢咨故老,考訂作《洞霄圖志》。”至大三年吳全節序亦云:“道士孟集虚出所編《洞霄圖記》……是編行乎世,集虚於兹山之功亦懋矣。”可見此書為鄧牧與孟宗寶合編。(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 2.底本“觀”上有“曰”字,據殿本删。此書卷一為《宫觀門》。 長安志圖三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元李好文撰1。好文字惟中,東明人。至治元年進士,官至光祿大夫、河南行省平章政事。致仕,給翰林學士承旨一品祿終其身。事蹟具《元史》本傳。此書結銜稱陝西行臺御史。考本傳稱好文至正元年除國子祭酒2,改陝西行臺治書侍御史,尋遷河東道廉訪使。又稱至正四年仍除陝西行臺治書侍御史3,六年始除侍講學士。此書蓋再任陝西時作也4。自序稱圖舊有碑刻,元豐三年吕大防為之跋,謂之《長安故圖》。蓋即陳振孫所稱《長安圖記》,大防知永興軍時所訂者5。好文因其舊本,芟除譌駁,更為補訂,又以漢之三輔及元奉元所屬者附入。凡漢、唐宫闕陵寢及渠涇沿革制度皆在焉,總為圖二十有二6。其中渠涇圖説,詳備明晰,尤有裨於民事。非但考古蹟,資博聞也。本傳載所著有《端本堂經訓要義》十一卷,《歷代帝王故事》一百六篇,又有《大寶錄》、《大寶龜鑒》二書,而不及此《圖》。《元史》疏漏,此亦一端矣。此本乃明西安府知府李經所鋟,列于宋敏求《長安志》之首,合為一編。然好文是書本不因敏求而作,强合為一,世次紊越。既乖編錄之體,且《圖》與《志》兩不相應,尤失古人著書之意。今仍分為二書,各著於錄。《千頃堂書目》載此編作《長安圖記》,於本書為合。此本題曰《長安志圖》,疑李經與《長安志》合刊,改題此名7。然今未見好文原刻,而《千頃堂書目》傳寫多譌,不盡可據。故今仍以《長安志圖》著錄,而附載其異同於此,備考核焉。 【彙訂】 1.據書名下題曰:“河濱漁者編類圖説,前進士頻陽張敏同校正”,可見除河濱漁者(李好文)外,參與編校者尚有張敏。(周生春:《四庫全書總目補正》) 2.“除”,殿本作“自”。 3.《元史》卷一八三《李好文傳》云:“(至正)四年,除江南行臺治書侍御史,未行,改禮部尚書,與修遼、金、宋史,除治書侍御史,仍與史事。俄除參議中書省事,視事十日,以史故,仍為治書。已而復除陝西行臺治書侍御史……”至正四年十一月阿魯圖等所上《進〈〈金史〉表》及《修史官員》,至正五年十月阿魯圖等所上《進〈宋史〉表》及《修史官員》,亦均載治書侍御史李好文之名。可知至正五年十月後好文才有可能出任陝西行臺治書。(周生春:《四庫全書總目補正》) 4.《長安志圖》初稾當成於至正二年,李好文再任陝西時可能又做了一些補充。卷首李好文自序作於至正二年秋九月朔,初任陝西行臺治書侍御史時。同年冬,唐兀人必申達為《涇渠圖説》作有序言,説明此時《長安志圖》應該完成初稾,或是初步完成了卷下《涇渠圖説》。但卷下《建言利病》部分記載有承務郎、陝西諸道行御史臺監察御史宋秉亮向朝廷的“建言”。據《元史·河渠志》的記載,宋秉亮向朝廷“建言”的時閒是至正三年,這份“建言”應當是李好文再任西臺為《長安志圖》做補充時增補的内容,説明《長安志圖》並不是一次完稾的。(辛德勇:《考<長安志><長安志圖>的版本——兼論吕大防<長安圖>》;周生春:《四庫全書總目補正》;陳廣恩:《關於<長安志圖>的幾個問題》) 5.據此書卷上所引吕大防題記,“長安故圖”乃所據考證之資料,而非著述之名。(周生春:《四庫全書總目補正》) 6.好文附入之圖除“漢之三輔及元奉元所屬者”外,尚有繪錄漢代長安、名勝、古蹟、唐代帝陵和水利之圖。原有圖二十二幅,文淵閣《四庫》本目錄脱《奉元州縣圖》、《唐宫城坊市總圖》、《唐宫圖》和《唐京城坊市圖》,僅餘十八圖。其卷内因析《唐昭陵圖》為二,實有圖十九幅。又據卷下所載,“《渠涇圖説》”應為《涇渠圖説》之誤。(同上) 7.此書文淵閣《四庫》本卷首李好文自序云:“名之曰《長安志圖》,明所以圖為志設也。”好文同年吳師道《禮部集》卷十八有《〈長安志圖〉後題》。《皕宋樓藏書志》卷三三著錄影寫元刊本題作《長安志圖》。明成化四年、嘉靖十一年李經刊本和清乾隆四十九年刊本均題曰《長安志圖》。《千頃堂書目》作《長安圖記》,當系傳寫致誤。又成化四年刊本已為《長安志圖》、《長安志》合刊,非始於李經,李經亦未改題書名。(楊紹和:《楹書隅錄》;辛德勇:《考<長安志><長安志圖>的版本——兼論吕大防<長安圖>》;周生春:《四庫全書總目補正》) 汴京遺蹟志二十四卷(河南巡撫採進本) 明李濂撰。濂有《祥符先賢傳》,已著錄。是書以歷代都會皆有專志,獨汴京無之,又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蕪穢猥瑣無足觀(案元老書記風俗瑣事,與地志體殊,此語過當,謹附訂於此),遂摭拾舊聞,編次成帙。義例整齊,頗有體要。徵引典核,亦具見根據。在輿記之中,足稱善本。雖其精博辨晰不及《長安志》、《雍錄》諸書,而自朱梁以迄金源1,數百年閒建置沿革之由、興廢存亡之蹟,皆為之彙考臚編。略存端緒,亦復粲然如指諸掌2。宋敏求《東京記》今已不傳,得濂此書,亦足以補其闕矣。 【彙訂】 1.“朱梁”,殿本作“宋梁”,誤,書前自序云:“獨吾汴自五代以迄於宋,久為帝都,而紀載之書無聞焉。” 2.“諸”,殿本無。 武林梵志十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吳之鯨撰。之鯨字伯裔,錢塘人。萬曆己酉舉人1,官浮梁縣知縣。是編以杭州梵刹盛於南宋,至明而殘廢者多。恐遺蹟漸湮,乃博考乘牒,分城内、城外、南山、北山及諸屬縣,凡得寺院四百二十六所,俱詳志創置始末及其山川形勝。後分《天朝寵錫》、《宰官護持》、《古德機緣》、《歷代勳績》四門,備紀名流勝蹟、高僧支派。各編小傳,序錄井然,頗有條理。其中採輯宋、元、明人詩文,如《仙林、崇先二寺記》見曹勛《松隱集》,《智果寺記》見徐一夔《始豐稾》2,而《志》俱失載,不免稍有脱漏3。又如宋張敦禮捨鐘之法云寺,非杭之法云寺,而以名同誤入。又撰《法相寺碑記》者前作范楷,後作沈楷,亦有駁文。然其蒐剔幽隱,實多《武林遺事》、《西湖游覽志》所未載。如《明遠堂詩》次於蘇軾諸作之後,而《東坡集》無之,張九成《喻彌陀塔銘》亦不見於《横浦集》。張伯雨《天池樓詩》與本集互異,可以參考。其遺聞軼事亦足為考古談藝之資,正不徒為伽藍增故實矣。 【彙訂】 1.“萬曆己酉”,殿本作“萬曆中”。 2.“《始豐稾》”,殿本作“《始豐集》”,誤,徐一夔《始豐稾》卷七有《重修智果寺記》。 3.“脱漏”,殿本作“漏脱”。 江城名蹟二卷(江西巡撫採進本)1 國朝陳宏緒撰。宏緒字士業,新建人。明末以薦授晉州知州。時劉宇亮以閣臣督師,欲移兵入晉州。宏緒拒不納,坐謫為湖州府經歷。鼎革後終於家。是書以南昌省會為南昌、新建二縣地,因考其名蹟。以城之内外為限,凡去城遠者則不及。多詳於樓觀、祠宇、梵刹、園亭之類,卷上為《考古》,卷下為《證今》。自序謂:“古與今不以時代為斷,而一以興廢存亡為斷。”蓋事皆目歷,非徒案籍而登也。宏緒文章淹雅,在明末號能復古。故作是書,敘次頗有條理,考證亦多精核。惟喜載雜事,多近小説。且多曼衍旁涉,如“天寧寺”條下載寺僧淫褻之類,頗乖大雅,亦非地志之體。是則體例未嚴,不免為白璧之瑕矣。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為四卷,書前提要不誤。(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營平二州地名記一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國朝顧炎武撰。炎武有《春秋杜解補正》,已著錄。案《爾雅》“營州”,孫炎注以為殷制1,孔穎達《尚書疏》謂舜十二州有營州,殷本虞制,分青州地為之。凡在遼水東者,東至朝鮮之境,皆古營州地也。平州即今永平府,在虞時亦為營州地,秦時為右北平遼西地,後漢洎晉皆為遼西地。後漢末,公孫度自號平州牧,於是平州之名始見於史。炎武遊永平時,郡人以志屬之。炎武未應其求,因摭古來營、平二州故實,纂為六卷付之,題曰《營平二州史事》。今其書不存。此本出自惠棟紅豆齋2,惟載二州古地名,至五代而止。又僅一卷,意其為六卷之一也3。其中“卑耳之谿”一條,既引《管子》,最後一頁又載“俞兒”一事全文。當是隨筆雜鈔,失於删削。不但非其完書,並為未定之稾本矣。然炎武嫻於地理,所纂述多可依據。書雖殘闕,要於考證之學不為無補焉。 【彙訂】 1.“以”,殿本無。 2.“本”,殿本作“書”。 3.六卷本迄於元至正而止,當别為一書。(王蘧常:《顧亭林著述考》) 金鼇退食筆記二卷(大學士英廉購進本)1 國朝高士奇撰。士奇有《春秋地名考略》,已著錄。是編乃其康熙甲子官侍講學士,入侍内廷時所作。前有自序,稱:“自丁巳賜居太液池之西,朝夕策馬過金鼇玉蝀橋,望苑中景物,七閱寒暑。退食之頃,偶訪曩時舊制,約略得之傳聞者,又仿佛尋其故址2。離宫别館,廢者多矣。脱復十數年老監已盡,遺蹟漸湮,無以昭我皇上卑宫室、約園囿之儉德,因率筆記之。詳於西而略於東,以所居在苑西故也。紀其興廢而復雜以時事,欲見昭代之盛,存為太平佳話也3。”又稱:“衙署監局,載在會典者不書,訪問未確者不書,外人所罕窺者亦不敢書。”蓋其時距明末僅四十年4,前朝宦豎存者猶多,士奇出入禁廷,得以詢訪。又久寓其旁,朝夕考校,故所記往往可據。朱彝尊《日下舊聞》多採掇之。今奉詔考定彝尊之書,徵據詳明,纖悉必備,此編已在包括之中。顧其草創記錄之功5,亦不可沒。故仍錄存之6,以備參稽焉。 【彙訂】 1.“大學士”,殿本作“刑部尚書”。 2.底本“又”上有“而”字,據自序原文及殿本改。 3.“佳話”,殿本作“嘉話”,誤,參自序原文。 4.“僅”,殿本無。 5.“顧”,殿本作“然”。 6.“故”,殿本無。 石柱記箋釋五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鄭元慶撰。元慶字芷畦,歸安人。吳興山水清佳,自六朝以來稱東南名郡。自唐時刻有《石柱記》,樹之杼山,載其山川、陵墓、古蹟、古器甚詳。迨傳世既久,歲月、名字遂漫漶不可考。歐陽修作《集古錄》,以為筆畫奇偉,非顏真卿不能書。孫覺知湖州,聚境内碑碣,築墨妙亭貯之,凡三十二通,《石柱記》亦居其一。後人因府治卑濕,墨妙亭諸石盡取以填淤泥,而《石柱記》遂淪沒不復見。康熙辛巳,元慶重修府志既成,復訪得宋槧《石柱記》,為世所罕覯。惟湖州五縣,原本祇載其三。秀水朱彝尊乃依仿體例,摭德清、武康二縣事蹟,輯而補之。元慶採掇諸書,為之注釋。其徵據考證,頗為贍博。雖於一郡之勝,尚未能包括無餘,而軼典遺詞,其梗概亦已略具。固亦徵文考獻者所不廢矣。 關中勝蹟圖志三十二卷(陝西巡撫採進本) 乾隆四十一年巡撫陝西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畢沅所進也。關中為雍州舊壤,班固所稱“神皋奧區”,周、秦、漢、唐並建都作邑,遺聞舊事見於典籍者至多。可以循覽前編1,考求故址。而河山表里,形勢尤雄,奇蹟靈蹤,亦往往而在。諸家撰述之存於今者,《三輔黄圖》以下如宋敏求《長安志》、程大昌《雍錄》、李好文《長安志圖》、何景明《雍大記》、李應祥《雍略》之類。未易一二殫數。而山水游記、郡邑志乘尚不與焉2。然體例各殊,純駁互見,披圖案籍,牴牾實繁,未有薈稡羣言,歸於畫一者。我國家醲化覃敷,桐生茂豫3,周原邠土4,慶告屢豐。華岳之祠,太白之湫,俱仰荷宸翰褒題,光燭霄宇。其秦、漢涇渠故道,亦皆次第興修。守土之臣得乘邊圉寧謐、民氣和樂之餘,行部川原,詢求舊蹟。訂譌釐舛,勒成是編,以上呈乙覽。視儒生著述,披尋於斷碑碎碣之閒,研索於脱簡殘編之内者,其廣狹固有殊矣。其書以郡縣為經,以地理、名山、大川、古蹟四子目為緯,而以諸圖附於後。援據考證,各附本條,具有始末。臣等謹為錄副,登諸祕閣,亦古者郡國地志藏在太史之義也。 【彙訂】 1.殿本“可”上有“多”字。 2.“郡邑”,殿本作“州郡”。 3.“桐”,底本作“羣”,據殿本改。《漢書·禮樂志》:“朱明盛長,敷與萬物,桐生茂豫,靡有所詘。” 4.“邠”,殿本作“豳”。 右地理類“古蹟”之屬,十四部,一百二十五卷,皆文淵閣著錄。 南方草木狀三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晉嵇含撰。含事蹟附載《晉書·嵇紹傳》。考《隋志》、《舊唐志》俱有含集十卷(《隋志》云其集已亡,但附載《郭象集》下,《舊唐志》仍著錄),而不載此書,至《宋志》始著錄。觀此書載指甲花自大秦國移植南海1,是晉時已有是花。而唐段公路《北户錄》乃云指甲花本出外國,梁大同二年始來中國。知公路未見此書,蓋唐時尚不甚顯,故史志不載也。諸本但題“譙國嵇含”,惟宋麻沙舊版前題曰“永興元年十一月丙子,振威將軍、襄陽太守嵇含撰”云云。載其年月仕履,頗為詳具。蓋舊本如是,明人始刊削之。然《晉書·惠帝本紀》,永寧二年正月,改元永安,七月改建武,十一月復為永安。十二月丁亥,立豫章王熾為太弟,始改永興。是永興元年不得有十一月。又永興二年正月甲午朔,以干支推之,丙子當在上年十二月中旬,尚在改元前十二日,其時亦未稱永興。或其時改元之後,併十二月、一月皆追稱永興,而輾轉傳刻,又誤十二月為十一月歟?惟《隋志》稱廣州太守嵇含,而此作襄陽太守。考書中所載,皆嶺表之物,則疑“襄陽”或誤題也。其書凡分草、木、果、竹四類,共八十種。敍述典雅,非唐以後人所能偽,不得以始見《宋志》疑之。其本亦最完整2。蓋宋以後花譜、地志援引者多,其字句可以互校,故獨鮮譌闕云。 【彙訂】 1.“大秦”,殿本作“大泰”,誤,此書卷中載“指甲花……亦胡人自大秦國移植於南海”。 2.今本《南方草木狀》全部八十條中有六十餘條均自《太平御覽》、《藝文類聚》、《齊民要術》、《證類本草》、《太平廣記》、《嶺表錄異》、《北户錄》、《投荒雜錄》等書中抄出,以宋人陸佃《埤雅》為最晚。其利用前書編綴成文的情況可分為綜合、全抄、摘抄、承誤、增飾五種。北宋以前文獻徵引之《南方草木狀》與今本毫不相干,實皆徐衷《南方草物狀》之誤題。今本《南方草木狀》最早著錄於南宋尤袤《遂初堂書目》(成書於1174~1189),書中“楨桐花”等六條内容最早為陳景沂《全芳備祖》(成書於1225年左右)所徵引,後又著錄於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成書於1241~1252),再後為《百川學海》叢書(成書於1265~1274)首次收入,亦可證今本成書時閒當在南宋初。(陳連慶:《今本<南方草木狀>研究》;繆啟愉:《<南方草木狀>的諸偽蹟》;邱澤奇:《漢魏六朝嶺南植物“志錄”考略》) 荆楚歲時記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舊本題晉宗懍撰,《書錄解題》作梁人。考《梁書·元帝本紀》載承聖三年秋七月甲辰,以都官尚書宗懍為吏部尚書。又《南史·元帝本紀》載武陵之平1,議者欲因其舟艦遷都建鄴。宗懍、黄羅漢皆楚人,不願移。此書皆記楚俗,當即其人。舊本題晉人,誤也。唐、宋《志》皆作一卷,與今本合。而《通考》乃作四卷。考《書錄解題》載懍自序曰:“傅元〔玄〕之《朝會》,杜篤之《上巳》,安仁《秋興》之敘,君道《娛蜡》之述,其屬辭則已洽,其比事則未宏。率為小説,以錄荆楚歲時風物故事。自元日至除日,凡二十餘事。”然則必無四卷,知《通考》為傳寫之譌。又檢今本實有三十六事,並知陳振孫所記懍序亦以“三”字譌為“二”字2。然周密《癸辛雜識》引張騫乘槎至天河,見織女得支機石事,云出《荆楚歲時記》,今本無之3。則三十六事尚非完本也。其注相傳為隋杜公瞻作,故多引開皇中杜臺卿《玉燭寶典》。然《唐志》“宗懍《荆楚歲時記》一卷”下,又出“杜公瞻《荆楚歲時記》二卷”。豈原書一卷,公瞻所注分二卷,後人又合之歟? 【彙訂】 1.“載”,殿本無。 2.“二”下“字”字,殿本無。《直齋書錄解題》卷六著錄《荆楚歲時記》六卷,無《總目》所引之語,此乃《郡齋讀書志》之文。袁本《讀書志》雖作一卷,然衢本則作四卷,《文獻通考》即據衢本,非傳寫之譌。(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3.《癸辛雜識》前集所引《荆楚歲時記》只云張騫乘槎見織女牽牛,並無得支機石事。《太平御覽》卷五一所引有此事。(同上) 北户錄三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唐段公路撰。《學海類編》作公璐,蓋字之譌。《新唐書·藝文志》稱為宰相文昌之孫,則當為臨淄人。《學海類編》作東牟人,亦未詳所本。歷仕始末不可考。惟據書首結銜,知官京兆萬年縣尉。據書中稱咸通十年,知為懿宗時人而已1。是書當在廣州時作,載嶺南風土,頗為賅備,而於物產為尤詳。其徵引亦極博洽。如《淮南萬畢術》、《廣志》、《南越志》、《南裔異物會要》、《靈枝圖記》2、陳藏器《本草》、《唐韻》、郭緣生《述徵記》、《臨海異物志》、《陶朱公養魚經》、《名苑》、《毛詩義》、《船神記》、《字林》、《廣州記》、《扶南傳》諸書,今皆散佚,藉此得以略見一二3。即所引張華《博物志》,多今本所無,亦藉此以考證真偽。條下注文,頗為典贍,題“登仕郎前參軍龜圖撰”,不題其姓,似為公路之族。然《唐書·宰相世系表》不載其名,莫知其審矣4。《唐書·藝文志》作《北户雜錄》,疑傳寫誤衍一“雜”字5。其作三卷,與此本合。《學海類編》所載惟存一卷,凡物產五十一條,不為完本。曹溶所錄古書往往如是,不足深詰也。 【彙訂】 1.書中卷二“斑皮竹筍”條云:“公路乾符初經過夏口時,有人獻合歡筍於韋公尚書者……”可見所記最晚為僖宗乾符時。(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 2.“靈枝”,殿本作“荔枝”,誤。 3.“得以”,殿本無。《靈枝圖記》當作《靈芝園説》(卷一“紅蝙蝠”條),《名苑》當作《兼名苑》(共引五條),《毛詩義》當作《毛詩義疏》(卷一“孔雀媒”條、卷二“紅蝦杯”條)。所引佚書尚有劉欣期《交州記》、《交州異物志》、《玄中記》、《證俗音》、《洞冥記》、《三輔故事》、王隱《晉書》、《晉中興書》、《元和御覽》、《修文殿御覽》、《晉安帝記》、竺法真《登羅山疏》、熊氏《瑞應圖》、孫氏《瑞應圖》、《武陵記》、《稽聖賦》、《白澤圖》、魏武《四時食制》、《魏略》、《吳錄》、《永嘉記》、《宋紀》、顧啟期《婁地記》、梁武帝《小説》、《梁科律》、《梁簡文帝集》、《南雍州記》、《孝經援神契》、《萬歲曆》、《樓炭經》、《聲集》、《異苑》、陳仲弓《異聞記》、《無名詩集》、《會最》、《尚書中候》等。(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 4.據諸本所題,應作崔龜圖注,非段氏。(朱家濂:《讀四庫提要劄記》) 5.《遂初堂書目》亦作《北户雜錄》,《文獻通考·經籍考》作《北户雜記》。(張守衛:《<直齋書錄解題>佚文八條》) 桂林風土記一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唐莫休符撰。休符里貫未詳。作此《記》時,在昭宗光化二年,休符以檢校散騎常侍守融州刺史。其終於何官,亦莫能考也。此《記》《新唐書·藝文志》作三卷,今存者一卷。卷中目錄四十六條,今闕“火山”、“採木”二條。蓋殘闕之餘,非完書矣。朱彝尊《曝書亭集》有此書跋云:“閩謝在杭小草齋所錄,舊藏徐惟起家。”跋稱獲自錢塘沈氏,是洪武十五年鈔傳。此本小草亭題識及洪武年月,與彝尊所言合,蓋即彝尊所見本也。彝尊跋又稱:“中載張固、盧順之、張叢、元晦、路單、韋瓘、歐陽臏、李渤諸人詩,向未著於錄,亟當發其幽光。”今觀諸詩外尚有楊尚書、陸宏休二首,亦唐代軼篇,為他書所未載1。今《全唐詩》採錄諸篇,即據此本。則其可資考證者,又不止於譜民風、記土產矣。 【彙訂】1.殿本“所”上有“之”字。 嶺表錄異三卷(永樂大典本) 舊本題唐劉恂撰。宋僧贊寧《筍譜》稱恂於唐昭宗朝出為廣州司馬。官滿,上京擾攘,遂居南海,作《嶺表錄》。陳振孫《書錄解題》亦云昭宗時人。然考書中云唐乾符四年,又云唐昭宗即位。唐之臣子宜有内詞,不應直稱其國號。且昭宗時人,不應預稱諡號。殆書成於五代時歟1?粵東輿地之書,如郭義恭《廣志》、沈懷遠《南越志》,皆已不傳。諸家所援據者,以恂是編為最古。而《百川學海》及《説郛》所載2,寥寥數頁,首尾不完。蓋僅從類書鈔撮數條,以備一種3。而恂之原本則已久佚。宋代《太平寰宇記》、《太平廣記》、《太平御覽》諸書徵引頗夥,然尚多挂漏。惟散見《永樂大典》者,條理較詳,尚可編次。謹逐卷裒輯,而佐以旁見諸書者,排比其文,仍成三卷,以復《唐志》之舊。雖《永樂大典》闕卷數函,無從考驗,或不免一二之遺,而證以諸書,似已十得其八九焉4。唐人著述,傳世者稀,斷簡殘編,已足珍惜。此更於放失之餘,復成完帙,使三、四百年博物君子所未睹者,一旦頓還其舊觀,彌足寶矣。恂書體例不可考,今不敢强為分門,僅使各以類聚,庶便省覽。其中記載博贍而文章古雅,於蟲魚草木所錄尤繁。訓詁名義,率多精核。葉廷珪《海錄碎事》釋《爾雅》“魁陸”,引此書“瓦隴”以證之。張世南《游宦紀聞》引郭璞《爾雅注》“犀有三角”之文,據此書稱“犀二角”以辨之。歷來考據之家,皆資引證,蓋不特圖經之圭臬,抑亦《蒼》、《雅》之支流。有裨小學,非淺鮮也。諸書所引,或稱《嶺表錄》,或稱《嶺表記》,或稱《嶺表異錄》,或稱《嶺表錄異記》,或稱《嶺南錄異》。核其文句,實皆此書。殆以舊本不存,轉相裨販,故流傳譌異,致有數名。惟《永樂大典》所題與《唐志》合。今特從之,以存其真焉。 【彙訂】1.書中未見晚於唐之内容。昭宗卒後,哀帝即位,至四年唐亡,哀帝時固可稱昭宗諡號。各家書目均題此書為唐人所作,宋趙與旹《賓退錄》卷三亦云:“《嶺表錄異》,唐之書也。”(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 2.《百川學海》未收此書,疑為《類説》之誤。(同上) 3.《説郛》本應系自原書摘錄,非從類書抄撮。(昌彼得:《説郛考》) 4.“焉”,殿本無。 益部方物略記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1 宋宋祁撰。祁字子京,雍邱人。天聖二年進士,官至翰林學士承旨,諡景文。事蹟具《宋史》本傳2。是編乃嘉祐二年祁由端明殿學士、吏部侍郎知益州時所作。因東陽沈立所撰《劍南方物》二十八種,補其闕遺。凡草木之屬四十一,藥之屬九,鳥獸之屬八,蟲魚之屬七,共六十五種。列而圖之,各繫以贊,而附注其形狀於題下。贊居前,題列後,古書體例,大抵如斯,今本《爾雅》猶此式也。其圖已佚,贊皆古雅,蓋力摹郭璞《山海經圖贊》,往往近之。注則頗傷謇澀,亦每似所作《新唐書》。蓋祁敘記之文類如是也。胡震亨跋引范成大《聖瑞花》詩,證是花開於春夏閒,祁注稱“率以秋開”為非。殆由氣候不齊,各據所見。又引薛濤《鴛鴦草》詩“但娛春日長,不管秋風早”句3,證祁注是草春葉晚生之非,則横生枝節。夫春日已長,非春晚而何歟!至虞美人草自屬借人以名物,如菊號西施之類,必改為娛美人草,曲生訓釋,是則支離無所取耳。 【彙訂】1.“江蘇巡撫採進本”,殿本作“兩淮鹽政採進本”。《四庫採進書目》未著錄此書。(江慶柏:《殿本、浙本<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圖書進獻者主名異同考》) 2.《宋史·宋庠傳》載“字公序,安州安陸人,後徙開封之雍丘。”宋祁為庠弟,當為安陸人。(盧弼:《四庫湖北先正遺書劄記》) 3.“薛濤”,殿本作“謝濤”,誤,《全唐詩》卷八百三載薛濤《鴛鴦草》詩:“綠陰滿香砌,兩兩鴛鴦小。但娛春日長,不管秋風早”。 岳陽風土記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宋范致明撰。致明字晦叔,建安人。元符中登進士第1。是編乃其以宣德郎謫監岳州商稅時所作2。不分門目,隨事載記。書雖一卷,而於郡縣沿革、山川改易、古蹟存亡,考證特詳。如樂史《太平寰宇記》謂:“大江流入洞庭”,致明則謂:“洞庭會江,江不入洞庭。惟荆江夏秋暴漲,乃逆泛而入,三五日即還,名曰翻流水。”《圖經》以鄭王廟為鄭德璘,致明則謂為隋末鄭文秀,與董景珍同立蕭銑者,故其北又有董王廟。沈亞之《湘中怨》記岳陽樓聞氾人之歌,致明則核以地形,謂舟中之歌,樓上不辨。杜佑《通典》謂巴邱〔丘〕湖中有曹洲,即曹公為吳所敗燒船處,在今縣南四十里。致明則謂今縣西但有曹公渡,考之地理,與周瑜、曹操相遇處絕不相干。《漢陽圖經》謂赤壁即烏林,致明則謂曹操已至巴邱,則孫、劉宜拒之於巴陵、江夏閒。所謂烏林,即烏黎口,不當在漢陽界。世傳華容為章華臺,致明則謂舊臺在景陵界,華容隋縣,乃取古容城名之。酈道元《水經注》謂澧水會沅,然後入湖。致明則謂澧、沅雖相通,而各自入湖,澧所入處名澧口,沅所入處名鼎江口。皆確有引據,異他地志之附會。其他軼聞逸事亦頗資採擇,敍述尤為雅潔。在宋人風土書中,可謂佳本矣。 【彙訂】1.“第”,殿本無。 2.明嘉靖刊本此書題曰:“宋宣德郎監岳州在城酒稅務范致明撰”,《續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卷一二二云崇寧三年四月,“責降人湖北路范致明落侍御史降監岳州酒稅”,則非監商稅也。(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東京夢華錄十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孟元老撰。元老始末未詳。蓋北宋舊人,於南渡之後,追憶汴京繁盛,而作此書也。自都城、坊市、節序、風俗,及當時典禮、儀衛,靡不賅載。雖不過識小之流,而朝章國制,頗錯出其閒。核其所紀,與《宋志》頗有異同。如《宋志》南郊儀注,郊前三日,但云齋於大慶殿、太廟及青城齋宫。而是書載車駕宿大慶殿儀、駕宿太廟奉神主出室儀、駕詣青城齋宫儀,委曲詳盡。又如郊畢解嚴,《宋志》但云御宣德門肆赦。而是書載下赦儀,亦極周至。又行禮儀注,《宋志》有皇帝初登壇,上香奠玉幣儀,既降盥洗,再登壇然後初獻。而是書奏請駕登壇即初獻,無上香獻玉帛儀。又太祝讀册,《宋志》列在初獻時。是書初獻之後再登壇,始稱讀祝,亦小有參差。如此之類,皆可以互相考證,訂史氏之譌舛。固不僅歲時宴賞,士女奢華,徒以怊悵舊游,流傳佳話者矣。 六朝事蹟編類二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宋張敦頤撰。敦頤字養正,婺源人。紹興八年進士,由南劍州教授歷官知舒、衡二州,致仕。是編前有紹興庚辰自序,結銜稱“左奉議郎充江南東路安撫司幹辦公事”,蓋登第後之二十二年也。其書為補《金陵圖經》而作。首總敘,次形勢,次城闕,次樓臺,次江河,次山岡,次宅舍,次讖記,次靈典,次神仙,次寺院,次廟宇,次墳陵,次碑刻,凡十四門。引據頗為詳核。而《碑刻》一門,尤有資於考據。惟書以“六朝”為名,而古蹟之中,自南唐以逮於北宋,如丁謂、王安石所建,亦具載之,殊失斷限。又《總敘》門内《六朝保守》一篇,歷數自吳以來南朝不可北伐,北伐必敗,即倖勝亦不能守。蓋亦南渡之初力主和議之説者,其識見未免卑懦1。然核諸情事,其説亦不為無因。固與《江東十鑑》之虚張形勢者,較為切實矣。 【彙訂】1.“其識見未免卑懦”,殿本無。 會稽三賦三卷(禮部尚書曹秀先家藏本) 宋王十朋撰。十朋字龜齡,樂清人。紹興二十七年進士第一,官至龍圖閣學士1,諡忠文2。事蹟具《宋史》本傳。所著有《梅溪集》。此賦三篇,又於集外别行。一曰《會稽風俗賦》,仿《三都賦》之體,歷敘其地山川、物產、人物、古蹟。一曰《民事堂賦》,民事堂者,紹興中添差簽判廳之公堂也。元借寓小能仁寺,歲久圯廢,十朋始重建於車水坊3。一曰《蓬萊閣賦》,其閣以元稹詩“謫居猶得住蓬萊”句得名。皆在會稽,故統名曰《會稽三賦》。初,嵊縣周世則嘗為注《會稽風俗賦》,郡人史鑄病其不詳,又為增注,併注後二賦。末有嘉定丁丑鑄自跋4。十朋文章典雅,足以標舉兹邦之勝。鑄以當時之人注當時之作,耳聞目睹5,言必有徵。視後人想像考索者,亦特為詳贍。且所引無非宋以前書,尤非近時地志杜撰故實、牽合名勝者可比。與十朋之賦相輔而行,亦劉逵、張載分注《三都》之亞也。 【彙訂】1.“至”,殿本無。 2.“忠文”,底本作“文忠”,據殿本改。《宋史》卷三八七王十朋本傳云:“紹興三年,諡曰忠文”。 3.“車水坊”,殿本作“車水城”,誤,《會稽續志》卷一“坊巷”有車水坊。 4.宋刊本卷首載嘉定丁丑史鑄序,作“自跋”誤。(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5.“睹”,殿本作“見”。 中吳紀聞六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龔明之撰。明之字希仲1,號五休居士,崑山人。紹興閒,以鄉貢廷試,授高州文學2。淳熙初,舉經明行修,授宣教郎,致仕3。是書採吳中故老嘉言懿行及其風土人文,為新舊《圖經》、范成大《吳郡志》所不載者4,仿范純仁《東齋紀事》5、蘇軾《志林》之體,編次成帙。書成於淳熙九年,明之年已九十有二,亦可謂耄而好學者矣。宋末書已罕傳6。元至正閒,武寧盧熊修《蘇州志》,訪求而校定之。明末常熟毛晉始授諸梓,亦多舛謬7。其子扆後得葉盛菉竹堂藏本相校,第六卷多“翟超”一條,其餘頗有異同。何焯假以勘定,極為精審。然盧熊跋稱其子昱所撰《行實》附後,今兩本皆無之,則葉本亦不免於脱佚也。 【彙訂】1.洪邁《夷堅志補》卷一作“熙仲”,“熙”有“明”意,《永樂大典》卷二三六八引《蘇州府志》亦作“字熙仲”。(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2.據至正《崑山郡志》卷三《進士》、盧熊《蘇州府志》卷二十《貢舉題名》,龔明之為乾道八年(1172)“特科”進士,廷試及授高州文學絕非紹興閒事。《總目》乃將紹興二十年(1150)鄉貢,明之不願隱瞞其年六十一事系於特恩廷試之年而致誤。(周生春:《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提要考辨》) 3.明之於淳熙五年(1178)十二月致仕,卒於淳熙九年(1182)。(同2) 4.龔明之自序云:“其閒有裨王化關土風者頗多,皆新舊《圖經》及夫(夫,或作吳)地志所不載者”,未嘗言及范成大《吳郡志》。《吳郡志》卷二九曾引《中吳紀聞》,卷二七“人物門”有《龔明之傳》。據趙汝談《吳郡志》序,其記事止於紹熙三年,距明之之卒已十年。(余嘉錫《四庫提要辯證》) 5.《東齋紀事》當作《東齋記事》,作者為范鎮(字景仁)。鎮“諡曰忠文”,范純仁“諡曰忠宣”。明之自序云其書“蓋效范忠文《東齋記事》體”。《總目》誤忠文為忠宣,故以《東齋記事》歸諸范純仁。(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周生春:《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提要考辨》) 6.按至正本盧熊《後記》所云,盧熊外祖、祖父和周正道均藏有此書抄本。又至正前崑山人楊譓所著《崑山郡志》曾多次引述《中吳紀聞》。可知元時僅平江路一地即有數家收藏和見過此書,宋末此書當亦非罕傳稀見之物。(周生春:《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提要考辨》) 7.明弘治七年(1494)崑山人嚴春曾刊行此書。正德九年(1514)龔弘“復以嚴本重壽諸梓”,皆早於毛晉。(同上) 桂海虞衡志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宋范成大撰1。乾道二年,成大由中書舍人出知靜江府2。淳熙二年,除敷文閣待制、四川制置使。是編乃由廣右入蜀之時,道中追憶而作。自序謂:“凡所登臨之處與風物土宜,方志所未載者,萃為一書。蠻陬絕徼,見聞可紀者,亦附著之。”共十三篇,曰志巖洞,志金石,志香,志酒,志器,志禽,志獸,志蟲魚,志花,志果,志草木,雜志,志蠻。每篇各有小序,皆志其土之所有3。惟《志巖洞》僅去城七八里内嘗所游者。《志金石》準《本草》之例,僅取方藥所須者。《志蠻》僅錄聲問相接者,故他不備載。《志香》多及海南,以世稱二廣出香。而不知廣東香自舶上來,廣右香產海北者皆凡品。《志器》兼及外蠻兵甲之制4,以為司邊鎮者所宜知5,故不嫌旁涉。諸篇皆敍述簡雅,無夸飾土風,附會古事之習。其論辰砂、宜砂,地脈不殊,均生白石床上,訂《本草》分别之譌;邕州出砂,融州實不出砂,證《圖經》同音之誤。零陵香產宜、融諸州,非永州之零陵;《唐書》稱林邑出結遼鳥,即邕州之秦吉了;佛書稱象有四牙、六牙,其説不實;桂嶺在賀州,不在廣州。亦頗有考證6。成大《石湖詩集》,凡經歷之地,山川風土,多記以詩。其中第十四卷,自注皆桂林作。而詠花惟有《紅豆蔻》一首,詠果惟有《盧橘》一首。至詠游覽7,惟有《棲霞洞》一首,《佛子巖》一首。其見於詩注者,亦僅蠻茶、老酒、蚺蛇皮腰鼓、象皮兜鍪四事,不及他處之詳。疑以此志已具,故不更記以詩也。其“盧橘”一種,《志果》不載。觀其《志花》小序,稱“北州所有皆不錄”,或《志果》亦用此例。“蠻茶”一種,《志草木》中亦無之。考詩注稱“蠻茶出修仁,大治頭風”,而《志草木》中有鳳膏藥8,亦云:“葉如冬青,治太陽痛,頭目昏眩”。或一物二名耶9?然檢《文獻通考·四裔考》,中引《桂海虞衡志》幾盈一卷,皆《志蠻》之文,而此本悉不載。其餘諸門,檢《永樂大典》所引,亦多在此本之外。蓋原書本三卷,而此本併為一卷,已刊削其大半。則諸物之或有或無,亦非盡原書之故矣。 【彙訂】 1.依《總目》體例,當補“成大有《驂鸞錄》,已著錄”。 2.據范成大《驂鸞錄》、周必大《范公成大神道碑》(載《省齋文稾》卷二二),成大奉命出知靜江府,系在乾道八年(1172)冬,九年三月到桂。《宋史》本傳載出知靜江府,在阻張説為簽書樞密之後。張説擢簽樞而中書舍人范成大“不草詞”,見《宋史·張説傳》,事在乾道七年三月。可證《神道碑》所載“八年”不誤。(嚴沛:《桂海虞衡志校注》;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3.“皆”,殿本作“各”。 4.“兼”,殿本作“並”。 5.“邊鎮”,殿本作“邊制”。 6.據此書《雜誌》篇《桂嶺》條云,桂州城北五里有尋丈小坡,亦稱桂嶺,而賀州自有桂嶺縣,距廣州甚遠,無關涉。范謂桂嶺縣在賀州非桂州,則“廣州”應為“桂州”之誤。(同1) 7.“至”,殿本無。 8.此書傳本十餘種,皆作“風膏藥”。文淵閣《四庫》書前提要不誤。(同1) 9.《虞衡志》原本三卷,傳世至今皆節本,只一卷。南宋末黄震尚及見范書原本,其《黄氏日抄》卷六七節抄《虞衡志》之文,於《志草木》篇云:“修仁茶。修仁,靜江府縣名。製片二寸許,上有‘供神仙’三字者上也。大片粗淡。”可知《虞衡志》本有修仁茶一條。既與風膏藥同列於《志草木》篇中,則不得視為一物。(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嶺外代答十卷(永樂大典本) 宋周去非撰。去非字直夫,永嘉人。隆興癸未進士,淳熙中官桂林通判。是書即作於桂林代歸之後1。自序謂本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而益以耳目所見聞,錄存二百九十四條。蓋因有問嶺外事者,倦於應酬,書此示之,故曰“代答”。原本分二十門。今有標題者凡十九,一門存其子目而佚其總綱,所言則軍制户籍之事也。其書條分縷析,視嵇含、劉恂、段公路諸書敍述為詳。所紀西南諸夷,多據當時譯者之辭,音字未免舛譌。而邊帥、法制、財計諸門,實足補正史所未備,不但紀土風、物產,徒為談助已也。《書錄解題》及《宋史·藝文志》並作十卷2,《永樂大典》所載並為二卷,蓋非其舊。今從原目,仍析為十卷云。 【彙訂】 1.《代答》自序稱:“僕試尉桂林,分教寧越。”可知其官為桂林(靜江府)屬縣之縣尉與欽州(寧越郡)之教授。樓鑰《攻媿集》卷八三有《祭周通判去非文》,未言官通判即在桂林。據《宋元學案》卷七一周去非小傳,去非為通判在紹興府。又《代答》自序稱“秩滿束擔東歸”,末署“淳熙戊戌(五年)”,而張栻《南軒集》卷九《欽州學記》已言淳熙四年,欽州教授周去非“秩滿道桂”,則周去非由欽州“代歸”,非由靜江府通判“代歸”也。 2.《宋史·藝文志》未著錄《嶺外代答》。(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都城紀勝一卷(内府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但自署曰耐得翁。其書成於端平二年,皆紀杭州瑣事。分十四門,曰市井,曰諸行,曰酒肆,曰食店,曰茶坊,曰四司六局,曰瓦舍衆伎,曰社會,曰園苑,曰舟船,曰鋪席,曰坊苑,曰閒人,曰三教外地。敍述頗詳,可以見南渡以後土俗民風之大略。考高宗駐蹕臨安,謂之行在。雖湖山宴樂,已無志於中原,而其名未改。故乾道中周淙修《臨安志》,於宫苑及百官曹署,尚著舊稱。潛説友《志》亦因之。此書直題曰“都城”,蓋官司案牘流傳,僅存故事,民閒則耳目濡染,久若定居矣。又史載端平元年孟珙會元師滅金,是時舊敵已去,新釁未形,相與燕雀處堂,無復遠慮。是書作於端平二年,正文武恬嬉,苟且宴安之日,故競趨靡麗,以至於斯。作是書者既欲以富盛相誇,又自知苟安可愧,故諱而自匿,不著其名1。伏讀御題,仰見聖鑒精深,洞其微曖。起作者而問之,當亦無所置詞。以其中舊蹟遺聞,尚足以資考核,而宴安鴆毒,亦足以垂戒千秋。故糾正其失,以示炯鑑,而書則仍錄存之焉。 【彙訂】 1.“逸聞”,殿本作“逸文”。 2.耐得翁所著書,尚有《清暇錄》、《就日錄》、《山齋愚見十書》等,皆不署姓名,是只以著述自娛,初不欲爭名於世,亦何所愧而自匿乎!(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夢粱錄二十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宋吳自牧撰。自牧,錢塘人。仕履未詳。是書全仿《東京夢華錄》之體,所紀南宋郊廟宫殿,下至百工雜戲之事,委曲瑣屑,無不備載。然詳於敍述而拙於文采,俚詞俗字,展笈紛如,又出《夢華錄》之下。而觀其自序,實非不解雅語者。毋乃信劉知幾之説,欲如宋孝王《關東風俗傳》,方言世語,由此畢彰乎(案語見《史通·言語篇》)?要其措詞質實,與《武林舊事》詳略互見,均可稽考遺聞,亦不必責以詞藻也。自牧自序云:“緬懷往事,殆猶夢也,故名《夢粱錄》。”末署“甲戌歲中秋日”。考甲戌為宋度宗咸淳十年,其時宋尚未亡,不應先作是語。意“甲戌”字傳寫誤歟?王士禎《漁洋文略》有是書跋,云:“《夢粱錄》二十卷,不著名氏”。蓋士禎所見鈔本又脱此序,故不知為自牧耳。今檢《永樂大典》所引,條條皆題自牧之名,與此本相合。知非影附古書,偽標撰人姓氏矣。 武林舊事十卷(内府藏本) 宋周密撰。密字公謹,號草牕,先世濟南人。其曾祖隨高宗南渡,因家湖州。淳祐中,嘗官義烏令。宋亡不仕,終於家。是書記宋南渡都城雜事,蓋密雖居弁山,實流寓杭州之癸辛街。故目睹耳聞,最為真確。於乾道、淳熙閒三朝授受、兩宫奉養之故蹟,敍述尤詳。自序稱:“欲如吕滎陽《雜記》而加詳,如孟元老《夢華》而近雅”。今考所載,體例雖仿孟書,而詞華典贍,南宋人遺篇剩句,頗賴以存,“近雅”之言不謬。吕希哲《歲時雜記》今雖不傳,然周必大《平園集》尚載其序,稱其“上元”一門多至五十餘條,不為不富。而密猶以為未詳,則是書之賅備可知矣。明人所刻,往往隨意刊除。或僅六卷,或不足六卷,惟存《故都宫殿》、《教坊樂部》諸門,殊失著書之本旨。此十卷之本,乃從毛氏汲古閣元版傳鈔,首尾完具。其閒逸聞軼事1,皆可以備考稽2。而湖山歌舞,靡麗紛華,著其盛,正著其所以衰。遺老故臣,惻惻興亡之隱,實曲寄於言外,不僅作風俗記、都邑簿也。第十卷末“棋待詔”以下,以是書體例推之,當在六卷之末,疑傳寫或亂其舊第。然無可考證,今亦姑仍之焉。 【彙訂】 1.“逸聞”,殿本作“逸文”。 2.“考稽”,殿本作“參稽”。 歲華紀麗譜一卷附箋紙譜一卷蜀錦譜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1 元費著撰。著,華陽人。嘗舉進士,授國子監助教,官至重慶府總管。成都自唐代號為繁庶,甲於西南。其時為之帥者,大抵以宰臣出鎮。富貴優閑,歲時燕集,寖相沿習。故張周封作《華陽風俗錄》,盧求作《成都記》,以誇述其勝。遨頭行樂之説,今尚傳之。迨及宋初,其風未息。前後太守如張詠之剛方,趙抃之清介,亦皆因其土俗,不廢娛游。其侈麗繁華,雖不可訓,而民物殷阜,歌詠風流,亦往往傳為佳話,為世所豔稱。南宋季年,蜀中兵燹,井閭凋敝,乃無復舊觀。著因追述舊事2,集為此書。自元旦迄冬至,無不備載。其體頗近《荆楚歲時記》,而盛衰俯仰,追溯陳蹟,亦不無《東京夢華》之思焉。唐韓鄂有《歲華紀麗》,為類事之書。此譜蓋偶同其名,實則地志也。末附《牋紙》、《蜀錦》二譜,蓋漢唐以來二物為蜀中所擅,而未有專述其源委者。著因風俗而及土產,稽求名品,臚列頗詳,是亦足資考證者矣。 【彙訂】 1.“歲華紀麗譜”,底本作“歲華記麗譜”,據殿本改。(崔富章:《四庫全書總目》版本考辨) 吳中舊事一卷(永樂大典本) 元陸友仁撰。友仁字輔之,吳郡人。此書紀其鄉之軼聞舊蹟,以補地志之闕,其體例則小説家流也1。其中如辨吳會、吳下之名,及陸贄墓、張籍宅2、和令坊、高彪碑之類,皆足以資考證。紀陳長方3、潘兑事,紀朱勔事,亦足以資法戒。其他如范純祐4、慕容巖卿事,頗為不經。李璋事亦頗猥瑣。蓋雜記之書,志神怪,資諧笑,自唐已然,不足為友仁訾也。惟所載《鹿苑臺銘記》云:“永和七年,陸機建碑,王羲之書”,則二人時代,邈不相及,殊失之於不考耳。此書刊本頗譌脱,今以《永樂大典》所載互校補正,備元人説部之一種。雖篇帙無多,要與委巷之談異也。 【彙訂】 1.“其體例則小説家流也”,殿本作“而體例則頗近於小説”。 2.“張籍”,殿本作“張翰”,誤,書中云“《新唐書》載‘張籍,和州烏江人’……今烏江縣有張司業宅”。 3.“陳長方”,殿本作“陳長坊”,誤,書中云“陳長方字齊之……號唯室先生,有《步里客談》、《漢唐論》行於世”。 4.“純祐”,底本作“純佑”,據殿本改。書中云“范文正公長子監簿純祐”。 平江紀事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元高德基撰。德基,平江人。嘗官建德路總管。書中記干文傳修遼、金、宋史事,則當成於至正中矣。所載皆吳郡古蹟,而亦兼及神仙鬼怪、詼諧謠諺之事,可裨圖志佚聞。其閒不免疏謬者1,如引《圖經》“虞山者,巫咸所居”,而不知其語出《越絕書》;引《吳越春秋》“稻蟹不遺種”,而不知其語出《春秋外傳》。又“胥、蘇”二字,古本通用。《左傳》“申包胥”,《戰國策》作“勃蘇”,是其明證,故《國語》、《史記》皆作“姑蘇”。德基以“蘇”為後人之譌字,尤為失考2。然其序次詳贍,條理秩然,足供採擷者甚多,亦龔明之《中吳紀聞》之流亞也。其體不全為地志,亦不全為小説。例頗不純,無類可隸。以其多述古蹟,姑附之地理類“雜記”中焉。 【彙訂】 1.“不免疏謬者”,殿本無。 2.“尤”,殿本作“均”。 江漢叢談二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不著撰人名氏,惟卷首題曰環中迂叟。前後無序跋,其著書年月及作者時代亦無考。按陶珽《續説郛》載有此書,題陳士元撰,當即作《易象鉤解》之陳士元也。其書於楚地故實,凡衆説異同者,各設為答問,以疏通證明,故曰《叢談》。若童士疇《沔志》,以楚之風城非伏羲後,士元則引《路史》伏羲之後封國者十有九,而風國居其首,不得謂伏羲之後無風國。又《山海經》舊稱伯益作,士元則摭其中長沙、零陵乃秦、漢郡名,知其為後人附益。《後漢書》載南方諸夷為盤瓠犬種,士元則以為人名,非犬名。如斯之類,持論皆極精確。惟隋侯得珠、孟宗得笋之類,舊籍相傳,事涉神怪,正可存之不論。士元必輾轉徵引以實之,未免失於附會。蓋夸飾土風,標榜鄉賢,乃明地志之陋習,士元亦未免是。要其引據賅洽,論斷明晰,則非明人地志所及也。觀所著《易象鉤解》,多發明漢學,知其留心古籍,非空談無根者比矣。 閩中海錯疏三卷(浙閩總督採進本) 明屠本畯撰。本畯字田叔,鄞縣人。以門蔭入仕,官至福建鹽運司同知。是書詳志閩海水族,凡鱗部二卷,共一百六十七種,介部一卷,共九十種,又附非閩產而閩所常有者海粉、燕窩二種。後有自跋,稱:“將入閩時,太常少卿余公君房曰:‘狀海錯來,吾徵閩、越而通之。’因疏以復”云云。君房者,余寅之字,與本畯同里,為前輩。書中本畯所附案語,多引四明土產以為證。蓋即“徵閩、越而通之”之意。中閒又有注“補疏”二字者,則徐??所續也1。其書頗與黄衷《海語》相近,而敍述較備,文亦簡核。惟其詞過略,故徵引不能博贍2,舛漏亦所未免3。如“鯊魚”一條,《海語》謂鯊有二種,而此書列至十二種,固可稱賅具。然《海語》所謂海鯊、虎頭鯊,“常以春晦陟於海山,旬日化而為虎”者,此書反遺之。又“海鰌”一條,《海語》謂其“魚長百里,牡蠣聚族其背,曠歲之積,崇十許丈。鰌負以游,峍屼水面如山。”其形容最為曲盡。而此但以“移若山嶽”一語概之,殊未明晰。然其辨别名類,一覽了然,頗有益於多識,要亦考地產者所不廢也。 【彙訂】 1.“徐??”,殿本作“徐渤”,誤。 2.“博贍”,底本作“博瞻”,據殿本改。(崔富章:《<四庫全書總目>版本考辨》) 3.“所”,殿本無。 蜀中廣記一百八卷(兩淮馬裕家藏本)1 明曹學佺撰。學佺有《易經通論》,已著錄。學佺嘗官四川右參政,遷按察使。是書蓋成於其時。目凡十二,曰名勝,曰邊防,曰通釋,曰人物,曰方物,曰仙,曰釋,曰游宦,曰風俗,曰著作,曰詩話,曰畫苑。蒐採宏富,頗不愧“廣記”之名。其中如敘州府之高州,《明史·地理志》云洪武五年由州改縣,正德十三年復為州,珙及筠連二縣隸焉2。此書仍稱高州為縣,二縣亦不為之屬。又成都府之資陽縣,《明史·地理志》屬簡州,此書不繫簡州而别列於仁壽3、井研二縣後。皆未免編次偶疏。王士禎《古夫于亭雜錄》曰:“《丹鉛錄》載東坡贈青神楊棟詞云:‘允文事業從容了,要岷峨人物,後先相照。見説君王曾有問,似此人才多少。’而引小説高宗問馬騏‘蜀中人才如允文者有幾’云云。案,允文采石之功在南渡後,東坡之沒久矣,安得先有此詞!而曹能始《蜀中十志》亦載之,略無駁正。”又曰:“《蜀中十志》以《物類相感志》十八卷為東坡撰,謬甚。”則譌舛牴牾,亦時時閒出。蓋援據既博,則精粗畢括,同異兼陳,亦事勢之所必至,要之不害其大體。談蜀中掌故者,終以《全蜀藝文志》及是書為取材之淵藪也。 【彙訂】 1.底本此條置於《益部談資》條之後,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據殿本改。 2.“二”,殿本作“三”,誤,《明史》卷四三《地理四》:“高州,洪武五年降為縣屬府。正德十三年四月復為州……領縣二,筠連、珙。” 3.“别”,殿本無。 益部談資三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明何宇度撰。宇度里貫未詳,萬曆中官夔州府通判。是書所紀,皆四川山川物產及古今軼事。分上、中、下三卷,以體例不似圖經,故署曰《談資》,實亦地志之支流也。蜀雖僻處一隅,而蠶叢、魚鳧以下,古蹟為多;長卿、子云以後,文士為衆。又地形奧衍,百產繁饒,富庶之餘,溢為奢麗。歲時游樂,亦自古為盛。故其見於記載,形於歌詠者,自揚雄《蜀王本紀》、譙周《三巴記》、李克《益州記》以下,圖籍最多,遺事佚聞,皆足資採摭。是書掇拾蒐羅,尚未能一一賅備,然詮擇不苟,去取頗嚴。其後曹學佺作《蜀中廣記》,徵引較博,不免稍涉泛濫,轉不若此本之雅潔。在明人雜説之中,尚可稱簡而有要者。原本有李維楨跋,亦極推為善本,蓋不誣云。 顏山雜記四卷(山東巡撫採進本) 國朝孫廷銓撰。廷銓字伯度,又字枚先,號沚亭,益都人。前明崇禎庚辰進士,入國朝,以薦授河閒府推官,擢吏部主事。歷官内祕書院大學士,諡文定1。益都有顏神鎮,形勢險厄,明代嘗建城設官以治之2。廷銓世居其地。康熙丙午,予告在籍,因蒐輯舊聞,作為此書。分山谷、水泉、城市、官署、鄉校、逸民、孝義、風土、歲時、長城、考靈、泉廟、災祥、物變、物產、物異、遺文諸目3。敘次簡核,而造語務求雋異。王士禎《居易錄》稱:“田雯《黔書》七十六篇,有似《爾雅》者,有似《考工記》者,有似《公》、《穀》、《檀弓》者,有似《越絕書》者。故相孫文定公廷銓作《顏山雜記》,記山蠶、琉璃、窯器、煤井、鐵冶等,文筆奇峭,亦如此”云云4。今考琉璃、窯器、煤井、鐵冶俱此書所載。其“山蠶”一條則在廷銓《南征記略》中,士禎蓋偶然誤記。又士禎《香祖筆記》引此書所載鳳皇嶺玉皇宫石刻宋太祖、太宗、真宗御押,與周密《癸辛雜識》所載不同,云:“並載以備參考”。案《癸辛雜識》為明代重刊,此石為宋代原刻。木版易譌,當以碑本為據。士禎兩存亦非也。惟《香祖筆記》又據黄瓚《雪洲集》議礦盜一疏,謂顏神設官之議起於瓚,而駁此書正德十二年巡按黄某奏請之説為非。是則誠廷銓考核之疏矣5。 【彙訂】 1.孫廷銓字號、里籍、仕履《總目》卷六四《南征紀略》條已詳言之。當作“廷銓有《南征紀略》,已著錄。”(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2.孫廷銓自序謂:“今顏山上古長城,乃齊、楚之防塞。”卷三《長城考》詳考之。則建城始於戰國。(陳光貽:《稀見地方誌提要》) 3.此書實分十二目:《山谷》、《水泉》、《城市官署》、《鄉校》、《逸民》、《風土歲時》、《長城考》、《靈泉廟》、《災祥物變》、《物產》、《物暴》、《遺文》。《逸民》下“附孝義三人”。(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 4.殿本“此”下有“者”字,據《居易錄》卷十原文删。 5.《香祖筆記》卷二曰:“按黄瓚《雪洲集》‘議礦盜’一疏,是瓚巡撫山東時所奏……《紀略》以為正德十二年巡按御史黄某奏請兵部覆准,蓋未詳也。”可知王士禛乃誤以此書内容(見卷一)為廷銓《南征紀略》所記而駁之。 嶺南風物紀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吳綺撰,宋俊增補,江闓删訂。綺字園次,號聽翁,江都人。順治甲午拔貢生,官至湖州府知府。俊字長白,山陰人。闓字辰六,自署貴陽人。而王士禎《蠶尾集》《書縮頭道人事》一篇1,稱“門人新安江闓辰六前知均州日”云云,未審實籍何地也。綺本文士,故是書所敍述,率簡雅不支,與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可相伯仲。首二條敘氣候,次十條敘石,次六十條敘草木花竹,次十七條敘鳥,次五條敘獸,次六條敘蟲2,次十七條敘鱗介,次三條敘布,次三條敘香,次二條敘酒,次四條敘蔬穀,次十五條敘雜事。其敘研、敘香特詳核。惟“碣石衛品字石”一條,應入卷末雜事中。則分類編次,偶然失序耳。俊所增補凡七條,皆别識之。其論米芾所賞之石本出浛洭縣地,秋深水涸之時,於沙坑中取之,謂之脱沙。後浛洭併入英德,遂以英德石當之,實皆贗物。亦前人所未發。惟闓所删者今不可見,其刊除當否,遂不可考矣。 【彙訂】 1.“縮”,殿本作“繡”,誤,王士禛《蠶尾文集》卷三《書縮頭道人事》:“門人新安江闓辰六説:前知均州日,在武當親見一黄冠。無名字,其發鏥結,人以鏥頭道人呼之。”《居易錄》卷十四同。 2.“次十七條敘鳥,次五條敘獸,次六條敘蟲”,殿本脱。書中“孔雀”至“鷓鴣”十七條敘鳥,“潛牛”至“猴”五條敘獸,“蒼蠅”至“寄生蟹”六條敘蟲。 龍沙紀略一卷(内閣中書方維甸家藏本)1 國朝方式濟撰。式濟字屋源,號沃園。康熙己丑進士,官中書舍人。是編乃式濟之父澄嶧謫居黑龍江時,式濟往省2。因據所見聞,考核古蹟,勒為九門:一曰方隅,二曰山川,三曰經制,四曰時令,五曰風俗,六曰飲食,七曰貢賦,八曰物產,九曰屋宇。總名曰《龍沙記略》。考《後漢書·班超傳贊》曰:“坦步葱雪,咫尺龍沙”,章懷太子注曰:“謂葱嶺,雪山;龍堆,沙漠也。”《漢書·匈奴傳》曰:“康居、烏孫,豈能逾白龍堆而寇西邊”,孟康注曰:“龍堆形如土龍,高大者二三丈,卑者丈餘,在西域中。”又酈道元《水經注》曰:“鄯善國東垂當白龍堆。”則龍堆在西不在東。又《漢書·武帝本紀》曰:“衛青復將六將軍絕幕”,顏師古注曰:“沙上曰幕,直度曰絕。”《後漢書·西域傳》曰:“孝武深維長久之計,命遣虎臣浮河絕幕。”又竇憲《燕然山銘》稱“絕大漠”,李陵《别歌》稱“經萬里兮渡沙漠”。則沙漠迤繞西北,亦不在東。自劉孝標有《賦得龍沙宵月明》詩,李白有“將軍分虎竹,戰士卧龍沙”之句,始誤以龍沙為一地,而詩家遂沿為塞外之通稱。式濟記東北之事,而以“龍沙”為書名,蓋沿用舊文之故。不知自唐以來,渤海大氏奄有斯土,已久為城郭宫室之國,豈可以龍沙為目哉!然白山黑水之閒,古來輿記,大抵得諸傳聞。即近時修志乘者,秉筆之人亦未必親至其地。式濟久住於斯,又閒居多暇,得以遊覽詢訪,究其詳悉。如辨“混同江源出長白山,土人呼為松阿里江,松阿里江北與諾尼江合流,東北受黑龍江,又南受烏蘇里江,匯注於海。因其納三江之大,故名混同。蓋松阿里自南而北,黑龍江自北而南,歷二千五百里之遙,兩江不得混稱。其上游未會時,仍當稱松阿里江”云云。此足證《金史》“混同江一名黑龍江”之誤。又辨《金史》“宋瓦”之譌“松花”,又蒐討黑龍江源與塞外入江諸小水,及精奇尼江、諾尼江諸派,亦多《盛京通志》所未載,固志輿圖者所必考。舊附述本堂諸詩集後,今以所載悉屬地理,故析而錄諸史部焉。 【彙訂】 1.底本此條置於《臺海使槎錄》條之後,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據殿本改。 2.據《清史稾·方觀承傳》,式濟之父名登嶧,登嶧、式濟父子並戍,往省者乃式濟之子觀承兄弟。《總目》卷一九四《述本堂詩集》條亦作方登嶧。(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臺海使槎錄八卷(原任編修勵守謙家藏本) 國朝黄叔璥撰。叔璥有《南征記程》1,已著錄。兹編乃康熙壬寅叔璥為御史時巡視臺灣所作,故以“使槎”為名。凡分三子目,卷一至卷四為《赤嵌筆談》,卷五至卷七為《番俗六考》,卷八為《番俗雜記》。臺灣自康熙癸亥始入版圖,諸書紀載,或疏略不備,或傳聞失真。叔璥裒輯諸書,參以目見,以成此書。於山川風土、民俗物產,言之頗詳。而於攻守險隘、控制機宜及海道風信,亦皆一一究悉。於諸番情勢,尤為賅備。雖所記止於一隅,而亘古以來輿記之所不詳者,蒐羅編綴,源委燦然。固非無資於考證者矣。 【彙訂】 1.“《南征記程》”,殿本作“《南征記》”,誤,《總目》卷六四著錄黄叔璥撰《南征紀程》一卷。 東城雜記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厲鶚撰。鶚有《遼史拾遺》,已著錄。杭城東地曰東園者,宋故園也,其名見於《宋史》。鶚家於此,為考里中舊聞遺事,輿記所不及者八十五條,釐為上、下二卷。大抵略於古而詳於今。然所載“九宫貴神壇”、“紅亭醋庫”諸條,考據頗為典核。又紀高云閣、蘭菊草堂、竹深亭,及金石中之慈云寺宋刻、《劍石銘》諸舊蹟,俱《浙江通志》及武林各舊志所未詳。他如灌園生以下諸人,皆系以小傳,使後之修志乘者,有所徵引,其用力亦可謂勤矣。鶚素博覽,並工於詩詞。故是書雖偏隅小記,而敍述典雅,彬彬乎有古風焉。 右地理類“雜記”之屬,二十八部,二百十三卷1,皆文淵閣著錄。 【彙訂】 1.“二百十三卷”,殿本作“二百一十三卷”。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