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卷一一 經部十一


  卷一一 經部十一

  書類一

  《書》以道政事,儒者不能異說也。《小序》之依託,《五行傳》之附會,久論定矣。然諸家聚訟,猶有四端:曰今文、古文,曰錯簡,曰《禹貢》山水,曰《洪範》疇數。夫古文之辨,至閻若璩始明。朱彝尊謂:“是書久頒於學官,其言多綴輯逸經成文,無悖於理。”汾陰漢鼎,良亦善喻。吳澄舉而删之,非可行之道也。禹跡大抵在中原,而論者多當南渡。昔疏今密,其勢則然。然尺短寸長,互相補苴,固宜兼收並蓄,以證異同1。若夫劉向記《酒誥》、《召誥》脱簡僅三,而諸儒動稱數十;班固牽《洪範》於洛書,諸儒並及河圖,支離轇轕,淆經義矣。故王柏《書疑》、蔡沈《皇極數》之類,非解經之正軌者,咸無取焉。

  【彙校】

  1.“異同”,殿本作“同異”。

  尚書正義二十卷(內府藏本)1

  舊本題漢孔安國傳。其書至晉豫章內史梅賾始奏於朝。唐貞觀十六年孔穎達等為之疏,永徽四年長孫無忌等又加刊定。孔《傳》之依託,自朱子以來遞有論辯。至國朝閻若璩作《尚書古文疏證》,其事愈明。其灼然可據者,梅鷟《尚書考異》攻其註《禹貢》“瀍水出河南北山”一條、“積石山在金城西南羌中”一條,地名皆在安國後。朱彝尊《經義考》攻其註《書序》“東海駒驪、扶餘馯貊之屬”一條,謂駒驪王朱蒙至漢元帝建昭二年始建國,安國武帝時人,亦不及見。若璩則攻其註《泰誓》“雖有周親,不如仁人”,與所註《論語》相反;又安國《傳》有《湯誓》,而註《論語》“予小子履”一節乃以為《墨子》所引《湯誓》之文(案安國《論語》註今佚,此條乃何晏《集解》所引)。皆證佐分明,更無疑義。至若璩謂定從孔《傳》,以孔穎達之故,則不盡然。考《漢書·藝文志敘》,《古文尚書》但稱:“安國獻之,遭巫蠱事,未立於學官”,不云作《傳》。而《經典釋文·敘錄》乃稱:“《藝文志》云:‘安國獻《尚書傳》,遭巫蠱事,未立於學官’”,始增入一“傳”字,以證實其事。又稱:“今以孔氏為正”。則定從孔《傳》者乃陸德明,非自穎達。惟德明於《舜典》下註云:“孔氏《傳》亡《舜典》一篇。時以王肅註頗類孔氏,故取王註從‘慎徽五典’以下為《舜典》,以續孔《傳》。”又云:“‘曰若稽古,帝舜曰重華,協于帝’十二字,是姚方興所上,孔氏《傳》本無。阮孝緒《七錄》亦云。方興本或此下更有‘濬哲文明,溫恭允塞,玄德升聞2,乃命以位’,凡二十八字異。聊出之,於王註無施也。”則開皇中雖增入此文,尚未增入孔《傳》中,故德明云爾。今本二十八字當為穎達增入耳。梅賾之時,去古未遠,其《傳》實據王肅之註而附益以舊訓。故《釋文》稱王肅亦註今文,所解大與古文相類,或肅私見孔《傳》而祕之乎?此雖以末為本,未免倒置,亦足見其根據古義,非盡無稽矣。穎達之疏,晁公武《讀書志》謂因梁費甝疏廣之。然穎達原序稱為《正義》者,蔡大寶、巢猗、費甝、顧彪、劉焯、劉炫六家,而以劉焯、劉炫最為詳雅。其書實因二劉,非因費氏。公武或以《經典釋文》所列義疏僅甝一家,故云然歟?《朱子語錄》謂:“《五經》疏《周禮》最好,《詩》、《禮記》次之,《易》、《書》為下”,其言良允。然名物訓故究賴之以有考,亦何可輕也!

  【彙校】

  1.文淵閣、文溯閣庫書皆為《尚書註疏》十九卷附《考證》,其底本為乾隆四年武英殿校刻《欽定十三經註疏》本。《考證》,清齊召南、陳浩等撰。(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玄”,殿本作“元”,乃避康熙諱。

  洪範口義二卷(永樂大典本)

  宋胡瑗撰。瑗有《周易口義》,已著錄。是書《文獻通考》作《洪範解》,朱彝尊《經義考》註云“未見”。今其文散見《永樂大典》中,尚可排纂成書。《周易口義》出倪天隱之手,舊有明文。晁公武《讀書志》謂此書亦瑗門人編錄,故無詮次首尾。蓋二書同名“口義”,故以例推。其為瑗所自著與否,固無顯證。至其說之存於經文各句下者,皆先後貫徹,條理整齊,非雜記、語錄之比,與公武所說不符。豈原書本無次第,修《永樂大典》者為散附經文之下,轉排比順序歟?抑或公武所見又别一本也?《洪範》以五事配庶徵,本經文所有。伏生《大傳》以下逮京房、劉向諸人,遽以陰陽災異附合其文,劉知幾排之詳矣。宋儒又流為象數之學,惟圖、書同異之是辯,經義愈不能明。瑗生於北宋盛時,學問最為篤實,故其說惟發明天人合一之旨,不務新奇。如謂天錫《洪範》為錫自帝堯,不取神龜負文之瑞;謂五行次第為箕子所陳,不辨洛書本文之多寡;謂五福六極之應通於四海,不當指一身而言,俱駁正註疏,自抒心得。又詳引《周官》之法,推演八政,以經註經,特為精確。其要皆歸於建中出治,定皇極為九疇之本辭。雖平近而深得聖人立訓之要,非讖緯術數者流所可同日語也。《宋史》本作一卷。今校定字句,析為二卷。

  案,朱彝尊《經義考》,凡訓釋一篇者,悉彙載各經之末,不與訓釋全經者敘時代先後。然《隋志》載《繫辭註》、《洪範五行傳》、《月令章句》、《中庸講疏》固雜置各經中也。今從古例,不復别編。後均倣此。

  東坡書傳十三卷(內府藏本)

  宋蘇軾撰。軾有《東坡易傳》,已著錄。是書《宋志》作十三卷,與今本同。《萬卷堂書目》作二十卷,疑其傳寫誤也1。晁公武《讀書志》稱熙寧以後專用王氏之說進退多士,此書駁異其說為多。今《新經尚書義》不傳,不能盡考其同異。但就其書而論,則軾究心經世之學,明於事勢,又長於議論,於治亂興亡披抉明暢,較他經獨為擅長。其釋《禹貢》“三江”,定為南江、中江、北江,本諸鄭康成,遠有端緒。惟未嘗詳審經文,考覈水道,而附益以味别之說,遂以啟後人之議。至於以羲和曠職為貳於羿而忠於夏,則林之奇宗之;以《康王之誥》服冕為非禮,引《左傳》叔向之言為證,則蔡沈取之。《朱子語錄》亦稱其解《吕刑篇》以“王享國百年耄”作一句,“荒度作刑”作一句,甚合於理2。後《與蔡沈帖》雖有“蘇氏失之簡”之語,然《語錄》又稱:“或問諸家《書》解誰最好,莫是東坡?曰:然。又問:但若失之太簡?曰:亦有只須如此解者。”則又未嘗以簡為病。洛、閩諸儒以程子之故,與蘇氏如水火,惟於此書有取焉,則其書可知矣。

  【彙校】

  1.此書今傳明清刻本皆為二十卷,《四庫》本亦為二十卷。或撰成時為十三卷,後因卷帙過重,分為二十卷。

  2.《東坡書傳·吕刑》“王享國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詰四方”句解作“刑必老者制之,以其更事而仁也。‘耄荒度作刑’者,以耄年而大度作刑,猶禹曰:‘予荒度土功’。”與《朱子語錄》卷七九所稱異。(舒大剛:蘇軾《東坡書傳》述略)

  尚書全解四十卷(內府藏本)

  宋林之奇撰。之奇字少穎,號拙齋,侯官人。官至宗正丞。事蹟具《宋史·儒林傳》。之奇辭祿家居,博考諸儒之說,以成是書。《宋志》作五十八卷。此本僅標題四十卷。考其孫畊後序,稱:“脱稿之初,為門人吕祖謙持去,諸生傳錄,僅十得二三。書肆急於鋟梓,遂訛以傳訛。至淳祐辛丑,畊從陳元鳳得宇文氏所傳《書說拾遺》手稿一册,乃《康誥》至《君陳》之文。乙巳得建安余氏所刻完本,始知麻沙所刻,自《洛誥》以下皆偽續。又得葉真所藏《林李二先生書解》,參校證驗,釐為四十卷。”然則《宋志》所載乃麻沙偽本之卷數,朱子所謂“《洛誥》以後非林氏解”者。此本則畊所重編,朱子所未見1,夏僎作《尚書解》時亦未見,故所引之奇之說亦至《洛誥》止也。然畊既稱之奇初稿為吕祖謙持去,則祖謙必見完書,何以《東萊書說》始於《洛誥》以下,云“續之奇之書”?毋乃畊又有所增修,託之乃祖歟?自宋迨明,流傳既久,又佚其三十四卷。《多方》一篇,通志堂刊《九經解》,竭力購之,弗能補也。惟《永樂大典》修自明初,其時猶見舊刻。故所載之奇《書解》,此篇獨存。今錄而補之,乃得復還舊觀。之奇是書頗多異說。如以陽鳥為地名,三俊為常伯、常任、準人,皆未嘗依傍前人。至其辨析異同,貫穿史事2,覃思積悟,實卓然成一家言。雖真贗錯雜,不可廢也。屢經散佚,而卒能完善,亦其精神刻摯有足以自傳者矣。前有自序一篇,述《尚書》始末甚詳,然舛誤特甚。《漢書·藝文志》已明云《古文尚書》孔安國獻之3,遭巫蠱,不立於學官,而用偽《孔傳序》藏於家之說,併謂劉歆未見;《儒林傳》明言伏生壁藏其書,漢興,亡數十篇,獨得二十九篇,而用衛宏《〈古文尚書〉序》使女傳言之說,併謂齊語難曉,尤其致謬之大綱。閻若璩諸人已有明辨,兹不具論焉。

  【彙校】

  1.“所”,殿本無。

  2.“貫穿”,殿本作“貫串”。

  3.“已”,殿本無。

  鄭敷文書說一卷(兩淮馬裕家藏本)1

  宋鄭伯熊撰。伯熊字景望,永嘉人。紹興十五年進士,累官吏部郎兼太子侍讀,進國子司業、宗正少卿,以直龍圖閣出知寧國府,卒。諡文肅。其詩文有《景望集》,今已不傳。此乃所作《尚書》講義,皆摘其大端而論之。凡二十九條2,每條各標題其目。《浙江通志》稱:“伯熊邃於經術,紹興末伊、洛之學稍息,伯熊復出而振起之。”劉壎《隱居通義》亦謂:“伯熊明見天理,篤信固守,言與行應3。”蓋永嘉之學自周行己倡於前,伯熊承於後,吕祖謙、陳傅良、葉適等皆奉以為宗4。是書雖為科舉而作,而尚不汩於俗學。惟誤信《書》序,謂真孔子所作。故於《太甲》序則以為體常盡變,存正明權,得《春秋》之法;於《泰誓》序則以為經稱十三年者誤,當依序作十一年;於《洪範》序則以為所稱勝殷殺紂,亦誅獨夫紂之義,皆未免牽合舊文,失於考證。然其大端醇正。如釋“作服汝明”,則發明服以象德之義;釋“俶擾天紀”,則推言天人相應之機;《大禹謨》言“謙受益,滿招損”;《仲虺之誥》言“好問則裕,自用則小”,皆能反覆推詳,以明其說。於經世立教之義亦頗多闡發,有足採焉。

  【彙校】

  1.此書殿本未著錄,文淵閣《四庫》本亦未收。(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實為二十六條。(孫詒讓:《溫州經籍志》)

  3.此劉壎引葉適《溫州新修學記》語。(同2)

  4.諸人皆永嘉人,獨吕祖謙為金華人,不應列入其閒,乃薛季宣之誤,說詳卷一三五《永嘉八面鋒》條註。

  禹貢指南四卷(永樂大典本)

  宋毛晃撰。晃,《宋史》無傳,其始末未詳。世傳其《增註禮部韻略》,於紹興三十二年表進,自署曰“衢州免解進士”,蓋高宗末年人也。是書《宋史·藝文志》不著錄。焦竑《經籍志》載“《禹貢指南》一卷,宋毛晃撰”,朱彝尊《經義考》云“未見”。又云:“《文淵閣書目》有之,不著撰人,疑即晃作。”則舊本之佚久矣。今考《永樂大典》所載,與諸家註解散附經文各句下。謹綴錄成篇,釐為四卷。以世無傳本,其體例之舊不可見,謹以經文次第標列,其無註者則經文從略焉。其書大抵引《爾雅》、《周禮》、《漢志》、《水經註》、《九域志》諸書,而旁引他說以證古今山水之原委1,頗為簡明。雖生於南渡之後,僻處一隅,無由睹中原西北之古跡,一一統覈其真。而援據考證,獨不泥諸儒附會之說。故後來蔡氏《集傳》多用之。亦言地理者所當考證矣。

  【彙校】

  1.殿本“證”下有“於”字。

  禹貢論五卷後論一卷山川地理圖二卷(永樂大典本)1

  宋程大昌撰。大昌有《易原》,已著錄。《宋史·藝文志》載大昌《禹貢論》五卷,《後論》一卷,又《禹貢論圖》五卷。陳振孫《書錄解題》則謂《論》五十二篇,《後論》八篇,《圖》三十一。王應麟《玉海》則謂淳熙四年七月“大昌上《禹貢論》五十二篇2,《後論》八篇,詔付祕閣”,不及其圖。蓋偶遺也。今諸論皆存,其圖據歸有光跋稱吳純甫家有淳熙辛丑泉州舊刻,則嘉靖中尚有傳本,今已久佚。故《通志堂經解》惟刻其前、後《論》,而所謂《禹貢山川地理圖》者則僅刻其《敍說》。今以《永樂大典》所載校之,祗缺其《九州山水實證》及《禹河》、《漢河》二圖耳。其餘二十八圖,巋然並在,誠世所未覯之本3。今依通志堂《圖敘》原目,併為二卷,而大昌之書復完。大昌喜談地理之學,所著《雍錄》及《北邊備對》,皆刻意冥搜,考尋舊跡,是書論辨尤詳。周密《癸辛雜識》載“大昌以天官兼經筵,進講《禹貢》,闕文疑義,疏說甚詳,且多引外國幽奧地理。阜陵頗厭之,宣諭宰執云:‘《六經》斷簡,闕疑可也,何必强為之說?且地理既非親歷,雖聖賢有所不知,朕殊不曉其說,想其治銓曹亦如此。’既而補外”云云,與自序及陳應行後序所言殊相乖剌4。夫帝王之學與儒者異,大昌講《尚書》於經筵,不舉唐、虞三代之法以資啟沃,而徒炫博奧,此誠不解事理。然以詁經而論,則考證不為無功。蓋其失在不當於經筵講《禹貢》,而不在辨定《禹貢》之山水也5。其《前論》於江水、河水、淮水、漢水、濟水、弱水、黑水皆糾舊傳之誤,《後論》則專論河水、汴水之患。陳振孫譏其“身不親歷,烏保其皆無牴牾”,亦如孝宗之論。歸有光亦證其以鳥鼠同穴指為二山之非。要其援據釐訂,實為博洽,至今註《禹貢》者終不能廢其書也。

  【彙校】

  1.《四庫》本目錄、內文《禹貢論》均已改作上下二卷。今存宋淳熙八年泉州州學刻本也為二卷。(何槐昌:《四庫全書總目》著錄校正選輯,山)

  2.“五十二篇”,殿本作“五十三篇”,誤,據《玉海》卷三七“淳熙《禹貢論》”條原文。

  3.陸心源《儀顧堂題跋》卷一影宋本跋曰:“《山川地理圖》傳本尤稀。乾隆中館臣始從《永樂大典》輯出二十九圖(《四庫》所收實為二十八圖),以聚珍版印行,尚缺《九州山水實證》及《禹河漢河》二圖。此從淳熙辛丑泉州刊本影寫,三十一圖完具……明嘉靖時吳純甫藏有宋本,見《歸震川集》。道光中歸上海郁氏,近歸豐順丁雨生中丞家。”又考豐順丁氏《持靜齋書目》,宋刊本《禹貢圖》二卷:“《四庫》所載《永樂大典》二十八圖者已為世所未覯之本,此本則三十圖巋然並在,真稀世鴻寶也。較《四庫》本多《九州山水實證圖》、《禹河漢河圖》。共只三十圖,不知陳《書錄解題》何以云三十一圖。”(徐鵬劉遠游:《四庫提要補正》)

  4.陳應行後序當作彭椿年後序,陳氏有跋。(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5.“蓋其失在不當於經筵講《禹貢》,而不在辨定《禹貢》之山水也”,殿本無。

  尚書講義二十卷(永樂大典本)

  宋史浩撰。浩字直翁,鄞縣人。紹興十四年進士1。孝宗為建王,浩以司封郎中兼直講。即位後,遷翰林學士知制誥,累官右丞相,致仕。事蹟具《宋史》本傳。此書《宋史·藝文志》作二十二卷。《文淵閣書目》、《一齋書目》並載其名,而藏弆家已久無傳本。故朱彝尊《經義考》亦註云“未見”。惟《永樂大典》各韻中尚全錄其文。謹依經文考次排訂,釐為二十二卷。案宋《館閣書目》云:“淳熙十六年正月,太傅史浩進《尚書講義》二十卷,詔藏祕府。”蓋本當時經進之本,故其說皆順文演繹,頗近經幄講章之體。其說大抵以《註疏》為主,參考諸儒而以己意融貫之。當張浚用兵中原時,浩方為右僕射,獨持異論。論者責其沮恢復之謀。今觀其解《文侯之命》一篇,亦極美宣王之勤政復讎,而傷平王之無志恢復,則其意原不以用兵為非。殆以浚未能度力量時,故不欲僥倖嘗試耶?《朱子語類》嘗稱:“史丞相說《書》亦有好處,如‘命公後’,衆說皆云命伯禽為周公之後。史云成王既歸,周公在後,看‘公定予往矣’一言,便見得周公且在後之意”云云。其後命蔡沈訂正《書傳》,實從浩說。則朱子固於此書有所取。孫應時《燭湖集》有《上史越王書》云:“《書傳》多所發明帝王君臣精微正大之蘊,剖抉古今異同偏見,開悟後學心目,使人沛然飽滿者,無慮數十百條。”又云:“欲以疑義請教者,一一疏諸下方。”則浩此書實與應時商榷之,亦非率爾苟作矣。

  【彙校】

  1.《宋史》本傳亦言紹興十四年進士,然是年無進士科,科在次年。樓鑰《攻媿集》卷九三《純誠厚德元老之碑》謂史浩“年四十,始登進士科”,紹熙五年(1194)四月薨,“享年八十有九”。據此推算,應生於北宋崇寧四年(1105),四十歲登第之年為紹興十五年。《寶慶四明志》卷九《史浩傳》云:“年四十,登紹興十五年進士第。”清乾隆《寧波府志》卷一七《選舉志》將史浩登第時閒系於紹興十五年劉章榜下。《宋史》卷四〇〇《汪大猷傳》稱汪為紹興十五年進士,與史浩同里,又同年進士。《南宋館閣錄》卷七“史浩”條云:“劉章榜進士出身。”劉章為紹興十五年狀元,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紹興十五年四月紀事、《夢梁錄》卷一七《狀元表》。(何忠禮:《宋史》立傳人物登科年代證誤;莊劍:《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訂誤三則;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尚書詳解二十六卷(永樂大典本)

  宋夏僎撰。僎字元肅,號柯山,龍游人。時瀾作是書序,稱其“少業是經,妙年擷其英,以掇巍第”,則嘗舉進士也。陳振孫《書錄解題》稱是書集二孔、王、蘇、陳、林、程、張及諸儒之說。以時瀾序及書中所引參考之,二孔者,安國、穎達之《傳》、疏;蘇者,蘇軾《書傳》;陳者,陳鵬飛《書解》;林者,林之奇《尚書全解》;程者,程子《書說》;張者,張九成《尚書詳說》。惟王氏瀾序不之及,蓋王雱《新經尚書義》,諱言之也。然僎雖博採諸家,而取於林之奇者實什之六七,蓋其淵源在是矣1。明洪武閒,初定科舉條式,詔習《尚書》者並用夏氏、蔡氏兩《傳》2。後永樂中《書經大全》出3,始獨用蔡《傳》,夏氏之書浸微。亦猶《易》並用程朱,後程廢而獨用朱;《春秋》並用張、胡,後張廢而獨用胡也。今觀其書,視蔡《傳》固不免少冗。然其反覆條暢,深究詳繹,使唐、虞三代之大經大法燦然明白,究不失為說《書》之善本。淳熙閒,麻沙劉氏書坊有刻版,世久無傳。今惟存鈔帙,脱誤孔多。浙江採進之本,《虞書》《堯典》至《大禹謨》全闕,《周書》闕《泰誓中》、《泰誓下》、《牧誓》三篇,又闕《秦誓》之末簡。謹以《永樂大典》參校,惟《泰誓》《永樂大典》亦闕,無從校補外,其餘所載尚並有全文。各據以補輯,復成完帙。書中文句則以《永樂大典》及浙本互校,擇所長而從之4。原本分十六卷,經文下多附錄重言、重意,乃宋代坊本陋式,最為鄙淺。今悉删除,重加釐訂,勒為二十六卷。

  【彙校】

  1.林之奇《尚書全解》採錄了衆多宋人《書》說,故為夏僎大量引用,不足以判論學派。蔡元定《和渠虹橋記》(載民國《龍遊縣志》卷三三)曰:“龍邱夏元肅,從余講《尚書》”,可知其《書》學師承。(蔣秋華:夏僎及其《尚書詳解》流傳考)

  2.《太祖實錄》卷一六〇曰:“洪武十七年三月戊戌朔,命禮部頒行科舉程式:……經義:《詩》主朱子《集傳》;《易》主程、朱《傳》、《義》;《書》主蔡氏《傳》及古註疏;《春秋》主《左氏》、《公羊》、《榖梁》、胡氏、張洽《傳》;《禮記》主古註疏。”王世貞《弇山堂别集》卷八一所記洪武三年所下詔中“鄉試會試文字程式”亦僅曰“《書》:蔡氏《傳》、古註疏”,並未言及並用夏氏、蔡氏兩《傳》。實出自楊慎所言,恐不可信。(同1)

  3.“後”,殿本無。

  4.據《總目》所云,此書實以浙江採進本為底本,《永樂大典》為參校本,則不當註為《永樂大典》本。

  禹貢說斷四卷(永樂大典本)

  宋傅寅撰。寅字同叔,義烏人。嘗從唐仲友游,仲友稱其職方、輿地盡在腹中。是編其所著《禹貢》圖說也。案朱彝尊《經義考》有寅所著《禹貢集解》二卷,通志堂嘗刊入《九經解》中。而《永樂大典》載其書,則題曰《禹貢說斷》,無《集解》之名。又《經解》所刊本稱原闕四十餘簡。今檢《永樂大典》,不獨所闕咸在,且其《五服辨》三千餘言,《九州辨》千數百言,較之原註闕文多至數倍。又《山川總會》及《九河》、《三江》、《九江》四圖,《經解》俱誤編入程大昌《禹貢論》中,與其書絕不相比附。而《永樂大典》獨繫之《說斷》篇內。蓋當時所見,實宋時原本,足以援據。而《經解》刊行之本,則已傳寫錯漏,致併書名而竄易之,非其舊矣1。書中博引衆說,斷以己意,具有特解,不肯蹈襲前人。其論《孟子》“決汝、漢,排淮、泗而註之江”為古溝洫之法,尤為諸儒所未及,洵卓然能自抒所見者。今取《經解》刊本與《永樂大典》互相勘校,補闕正訛,析為四卷,仍題《說斷》舊名。而於補闕之起訖,各加註語以别之,庶幾承學之士得以復見完書焉。

  【彙校】

  1.宋刊本《杏溪傅氏禹貢集解》二卷,序首行題“杏溪傅氏禹貢集解圖”,後又題曰“尚書諸家說斷”,次行曰“禹貢第一”,故《永樂大典》本曰《禹貢說斷》,而《通志堂經解》本曰《禹貢集解》,名遂兩歧也。(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

  書說三十五卷(內府藏本)

  宋吕祖謙撰。祖謙有《古周易》,已著錄。是編《文獻通考》作十卷,趙希弁《讀書附志》作六卷,悉與此本不合。蓋彼乃祖謙原書,未經編次,傳鈔者隨意分卷,故二家互異。此本則其門人時瀾所增修也。原書始《洛誥》,終《秦誓》。其《召誥》以前,《堯典》以後,則門人雜記之語錄,頗多俚俗。瀾始删潤其文,成二十二卷。又編定原書為十三卷,合成是編。王應麟《玉海》云:“林少穎《書說》至《洛誥》而終,吕成公《書說》自《洛誥》而始。”蓋之奇受學於吕居仁,祖謙又受學於之奇,本以終始其師說為一家之學,而瀾之所續則又終始祖謙一人之說也。瀾,婺州清江人。厲鶚《宋詩紀事》收其詩一篇,而不能舉其仕履。考周必大《平園集》有祭瀾文,稱“從政郎差充西外睦宗院宗學教授”,而瀾自序則稱“以西邸文學入三山監丞”,蓋作是書時為監丞,其後則以教授終也。吳師道曰:“清江時鑄字壽卿1,吕成公同年進士,與弟鋹率羣從子弟十餘人悉從公遊。若澐、若瀾、若涇,尤時氏之秀。成公輯《書說》,瀾以平昔所聞纂成之,今所行《書傳》是也。”然則是書一名為《書傳》矣。又朱彝尊《經義考》是書三十五卷之外,又别出時瀾增修《書說》三十卷,並註曰“存”。今三十卷者未見,不知所據何本也。

  【彙校】

  1.宋代婺州所轄無清江縣。此書卷首序末署“門人金華時瀾書”。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六《選舉志》、道光《婺志粹》卷三《承師志》、光緒《金華府志》卷八《人物志》亦言時氏為金華人。“清江時鑄”云云,乃宋人好以居處之山川為號之習。(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尚書說七卷(內府藏本)

  宋黄度撰。度字文叔,號遂初,新昌人。紹興閒登進士,寧宗時為御史。嘗劾韓侂胄誤國,又劾內侍楊舜卿、陳源,又奏吳曦必反,以正直稱。累官禮部尚書、龍圖閣學士。諡宣獻。事蹟具《宋史》本傳1。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其“篤學窮經,老而不倦。晚年制閫江淮,著述不輟。時得新意,往往晨夜叩書塾,為友朋道之2。”其勤摯如此。所註有《書說》、《詩說》、《周禮說》。《詩》與《周禮說》今佚,惟《書說》僅存。此本乃明吕光洵與唐順之所校。前有光洵序,述度始末甚詳。當度之時,吳棫《書裨傳》始出,未為世所深信,尚不知孔安國《傳》出於梅賾託名。故度作是編,其訓詁一以孔《傳》為主。然梅賾當東晉之初,去古未遠,先儒舊義,往往而存,註《尚書》者要於諸家為最古。度依據其文,究勝後來之臆解。至於推論三代興衰治亂之由,與夫人心、道心、精一、執中、安止、惟幾、綏猷、協一、建中、建極諸義,亦皆深切著明。以義理談經者固有取焉。

  【彙校】

  1.《宋史》本傳云:“隆興元年進士。”宋張淏《寶慶會稽續志》卷五《人物志》亦云黄度為隆興元年進士。同書卷六《進士志》隆興元年木待問榜有黄度。(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2.“友朋”,殿本作“朋友”,誤,據《直齋書錄解題》卷二《書說》條原文。

  五誥解四卷(永樂大典本)

  宋楊簡撰,簡有《慈湖易傳》,已著錄。昔韓愈稱“周誥殷盤,佶屈聱牙”。宋儒如吕祖謙《書說》,亦先釋《周誥》而後及虞、夏、商《書》。蓋先通其難通者,則其餘易於究尋。簡作是書1,惟解《康誥》以下五篇,亦是意也2。簡受學於陸九淵,好舉新民保赤之政,推本於心學。又當《字說》盛行之後,喜穿鑿字義,為新奇之論。措辭亦迂曲委重,未能暢所欲言。然如《康誥》言“惠不惠,懋不懋”,則歸重於君身;“服念旬時”,則疑孔《傳》三月為過久;《酒誥》“厥心疾很”,指民心而言;《召誥》“顧畏于民碞”,謂民愚而神可畏如碞險;《洛誥》“公無困哉”,謂困有倦勤之意。皆能駁正舊文,自抒心得。至如先卜黎水用鄭康成、顧彪之說;封康叔時未營洛邑用蘇氏《書傳》之說3;“復子明辟”之訓詁、“圻父薄違”之句讀用王氏《書義》之說,又能兼綜羣言,不專主一家之學矣。此書世久失傳。《文淵閣書目》作一册,焦竑《經籍志》作一卷,朱彝尊《經義考》以為“未見”。今從《永樂大典》各韻中案條薈萃,唯闕《梓材》一篇,餘皆章句完善。謹依經文前後,釐為四卷4。

  【彙校】

  1.“宋儒如吕祖謙《書說》”至“簡作是書”,殿本作“簡欲先通其難通者,故”。

  2.“亦是意也”,殿本無。

  3.“《書傳》”,殿本作“《書義》”,誤,此書卷一《康誥》篇云“東坡之說為是。蓋封康叔時,未營洛邑”。蘇軾《書傳》卷十二《周書·康誥》篇云:“則封康叔之時,決未營洛。”

  4.殿本此句下有“而‘五誥’之名則仍而不改,以存其舊焉”一句。

  絜齋家塾書鈔十二卷(永樂大典本)

  宋袁燮撰。燮字和叔,絜齋其自號也,鄞縣人。淳熙辛丑進士,官至顯謨閣學士,諡正獻。事蹟具《宋史》本傳。燮之學出陸九淵。是編大旨在於發明本心,反覆引申,頗能暢其師說。而於帝王治跡,尤參酌古今,一一標舉其要領。王應麟發明洛、閩之學,多與金谿殊軌。然於燮所解“儆誡無虞”諸條,特採入《困學紀聞》中。蓋其理至足,則異趣者亦不能易也。其書《宋史·藝文志》作十卷,陳振孫《書錄解題》稱為燮子喬錄其家庭所聞,至《君奭》而止。則當時本未竟之書,且非手著。紹定四年,其子甫刻置象山書院。蓋重其家學,不以未成完帙而廢之。明葉盛《菉竹堂書目》尚存其名,而諸家說《尚書》者罕聞引證。知傳本亦稀,故朱彝尊作《經義考》註云“未見”。今聖代博採遺編,珍笈祕文,罔不畢出,而竟未睹是書之名,則其佚久矣。謹從《永樂大典》所載,採輯編次,俾復還舊觀。以篇帙稍繁,釐為一十二卷。蠹殘賸簡,復顯於湮沒之餘,亦可云燮之至幸矣。喬字崇謙,嘗為溧陽令。與燮相繼而卒,未顯於世。故《宋史》但有其弟甫傳,而不立喬傳。據真德秀所作燮《行狀》,稱燮有子四人,喬其伯子,甫則其叔子云。

  書集傳六卷(通行本)

  宋蔡沈撰。沈字仲默,號九峰,建陽人。元定之子也。事蹟附載《宋史》元定傳。慶元己未,朱子屬沈作《書傳》。至嘉定己巳,書成(案此據自序年月,真德秀作沈《墓誌》,稱“數十年然後克成”,蓋誤衍一“數”字)。淳祐中,其子杭表進於朝,稱《集傳》六卷,《小序》一卷,朱熹《問答》一卷,繕寫成十二册。其《問答》一卷久佚。董鼎《書傳纂註》稱:“淳祐經進本錄朱子《與蔡仲默帖》及語錄數段,今各類入綱領、輯錄內”。是其文猶散見於鼎書中1,其條目則不復可考。《小序》一卷,沈亦逐條辨駁,如朱子之攻《詩序》。今其文猶存,而書肆本皆削去不刊。考朱升《尚書旁註》稱古文《書序》自為一篇,孔註移之,各冠篇首。蔡氏删之而置於後,以存其舊。蓋朱子所授之旨。案陳振孫《書錄解題》載朱子《書古經》四卷,《序》一卷,則此本乃朱子所定,先有成書。升以為所授之旨,蓋偶未考。是元末明初,刊本尚連《小序》。然《宋史·藝文志》所著錄者亦止六卷,則似自宋以來即惟以《集傳》單行矣2。元何異孫《十一經問對》稱吉州所刊蔡《傳》仍以《書序》置之各篇,初不害其為蔡《傳》。蓋一家之版本,非通例也。沈序稱二《典》、三《謨》經朱子點定,然董鼎《纂註》於“正月朔旦”條下註曰:“朱子親集《書傳》,自孔序止此。其他大義,悉口授蔡氏。並親稿百餘段,俾足成之。”則《大禹謨》猶未全竣。序所云二《典》、三《謨》,特約舉之辭3。鼎又引陳櫟之言曰:案櫟此條不載所作《書傳纂疏》中,蓋其《書傳折衷》之文也。“朱子訂傳原本有曰:正月,次年正月也。神宗,說者以為舜祖顓頊而宗堯,因以神宗為堯廟,未知是否。如帝之初等,蓋未嘗質言為堯廟。今本云云,其朱子後自改乎?抑蔡氏所改乎?”則序所謂朱子點定者,亦不免有所竄易。故宋末黄景昌等各有正誤、辨疑之作。陳櫟、董鼎、金履祥皆篤信朱子之學者,而櫟作《書傳折衷》,鼎作《書傳纂註》,履祥作《尚書表註》,齗齗有辭。明洪武中修《書傳會選》,改定至六十六條。國朝《欽定書經傳說彙纂》,亦多所考訂釐正。蓋在朱子之說《尚書》,主於通所可通,而闕其所不可通,見於《語錄》者不啻再三。而沈於殷盤、周誥,一一必求其解,其不能無憾也固宜。然其疏通證明,較為簡易。且淵源有自,大體終醇。元與古註疏並立學官(見《元史·選舉志》),而人置註疏肄此書;明與夏僎《解》並立學官,見楊慎《丹鉛錄》4。而人亦置僎《解》肄此書,固有由矣。

  【彙校】

  1.“於”,殿本無。

  2.今存宋刻本《書集傳》六卷《書傳問答》一卷。“《問答》一卷久佚”及“自宋以來即惟以《集傳》單行矣”,皆不確。(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3.宋刊本沈序原文作:“二《典》、《禹謨》先生蓋嘗是正之”,與董鼎之言合。(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4.楊慎《丹鉛錄》不見此語,乃出自楊氏《升庵集》卷三《雲南鄉試錄序》。(蔣秋華:夏僎及其《尚書詳解》流傳考)

  尚書精義五十卷(永樂大典本)

  宋黄倫撰。《宋史·藝文志》載有是書十六卷。陳振孫《書錄解題》亦著於錄,稱為三山黄倫彝卿所編,知為閩人。此本前有余氏萬卷堂刊行小序,稱為“釋褐黄君”,則又曾舉進士。然《閩書》及《福建通志》已均不載其名,其仕履則莫能詳矣。其刊書之余氏,亦不知何時人。案岳珂《九經三傳沿革例》稱世所傳《九經》本,以興國余氏及建安余仁仲本為最善。又林之奇《尚書全解》亦惟建安余氏刊本獨得其真,見之奇孫畊所作跋語中。此篇所稱余氏,當即其人。是在宋時坊刻中猶為善本也。其書薈萃諸說1,依經臚載,不加論斷。閒有同異,亦兩存之。其所徵引,自漢迄宋,亦極賅博。惟編次不以時代,每條皆首列張九成之說2,似即本九成所著《尚書詳說》而推廣之。故陳振孫頗疑其出於偽託。然九成《詳說》之目僅見《宋志》,久經湮晦。即使果相沿襲,亦未嘗不可藉是書以傳九成書也。其他如楊氏繪、顧氏臨、周氏範、李氏定、司馬氏光、張氏沂、上官氏公裕、王氏日休、王氏當、黄氏君愈、顏氏復、胡氏伸、王氏安石、王氏雱、張氏綱、孔氏武仲、孔氏文仲、陳氏鵬飛、孫氏覺、朱氏震、蘇氏洵、吳氏孜、朱氏正太、蘇氏子才等當時著述,並已散佚,遺章賸句,猶得存什一於是編。體裁雖稍涉泛濫,其裒輯之勤,要亦未可盡沒矣。其書傳本久絕,朱彝尊《經義考》亦曰“已佚”。今從《永樂大典》各韻中採撮編綴,梗概尚存。惟《永樂大典》之例,凡諸解已見前條者,他書再相援引,則僅註“某氏曰見前”字。其為全錄、摘錄,無由考校。今亦不復補錄,姑就所現存者釐訂成帙,分為五十卷。存宋人《書》說之梗概,備援證焉。

  【彙校】

  1.“書”,殿本作“說”。

  2.“列”,殿本作“引”。

  尚書詳解五十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陳經撰。經字顯之,一云字正甫,安福人。慶元中登進士第1,官至奉議郎、泉州泊幹所。著有《詩講義》、《存齋語錄》諸書,已佚不傳2。是編《宋史·藝文志》作五十卷。今鈔帙僅存,檢勘卷目,猶為完本。寧宗之世,正蔡氏《傳》初出之時。而此書多取古註疏,或閒參以新意,與蔡氏頗有異同。每援後世之事以證古經,蓋趙岐註《孟子》已有此例,無庸以駁雜為嫌。惟如解“說築傅巖”,引伊川訪董五經事之類,稍為泛濫,當分别觀之。至於論舜放四凶,云:“欲安其居止,俾無所憂愁”,則欲明先王愛物之心,轉失聖人懲惡之義,頗有未協。又自序稱:“今日語諸友以讀此書之法,當以古人之心求古人之書。吾心與是書相契而無閒,然後知典、謨、訓、誥、誓、命皆吾胸中之所有,亦吾日用之所能行”云云,尤近於陸九淵“六經註我”之說。殆傳金谿之學派者,亦不可立訓。然其句櫛字比,疏證詳明,往往發先儒所未發,實可與林之奇、夏僎諸家相為羽翼。固無庸拘蔡氏之學,執一格以相繩焉。

  【彙校】

  1.“第”,殿本無。

  2.《明一統志》卷七八《福寧州·人物》陳經條云:“長溪人,號存齋,舉進士,有《書解》五十卷及《詩講(義)》、《存齋語錄》行世。”雍正《福建通志》卷五一《福寧州·人物》陳經傳略同。《寰宇通志》卷四五“福州府科甲”條,慶元五年曾從龍榜進士有陳經,長溪人。《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六“福寧州福安縣”條云:“唐長溪縣地,宋淳祐四年,析置福安縣。”可知陳經籍貫為長溪縣,即後來之福安縣。而宋安福縣屬江南西路之吉州。(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融堂書解二十卷(永樂大典本)

  宋錢時撰。時字子是,淳安人。受學於楊簡。嘉熙中,以丞相喬行簡薦,授祕閣校勘,遷史館檢閱。案時《兩漢筆記》之前載有尚書省劄,列時所著諸書,有《尚書啟蒙》。又載嚴州進狀,則稱《尚書演義》。同時案牘之文,已自相違異。《永樂大典》所載則皆題錢時《融堂書解》,其名又殊。然《永樂大典》皆據內府宋本採入,當必無訛。朱彝尊《經義考》以《尚書演義》著錄,蓋未睹中祕書也。舊本久佚,今採掇裒輯,重為編次。惟《伊訓》、《梓材》、《秦誓》三篇全佚,《說命》、《吕刑》亦閒有闕文,餘尚皆篇帙完善,不失舊觀。時之意主表章《書序》,每篇之首,皆條具大旨。其《逸書》之序,則參考《史記》,覈其時事以釋篇題。復採《經典釋文》、《史記集解》、《史記索隱》所引馬融、鄭康成說,引伸其義。雖因仍舊說,不知《書序》非《詩序》之比,未免稍失考證,然用意則可謂精勤。所解如“羲和曠厥職”則本諸蘇軾;康叔封衛在成王時則仍用孔安國《傳》;《康王之誥》則兼採張九成《書說》,不專主一家之學。至以《泰誓》為告西岐師旅,《牧誓》為告遠方諸侯,皆不傍前人,自抒心得。又謂《武成》本無脱簡,前為武王告師之辭,後為史臣紀事之體;《康誥》首節,以“周公初基”定為東都營洛邑,封康叔以撫頑民,不當移置於《洛誥》,尤為不惑於曲說。亦宋人經解中之特出者也。其書省劄、進狀皆不著卷數,《經義考》作八卷,未知何據。今以篇帙頗繁,謹約略離析,勒為二十卷。

  洪範統一一卷(永樂大典本)

  宋趙善湘撰。善湘字清臣,濮安懿王五世孫,仕至資政殿大學士。封文水郡公,贈少師。事蹟具《宋史》本傳1。據其子汝楳《周易輯聞》序,善湘於《易》學用力至深,而所著書五種皆不傳。此書藏弆之家亦罕著錄,故朱彝尊《經義考》註曰“未見”。今從《永樂大典》繕錄,復為完編。書成於開禧時,《宋史》謂之《洪範統論》,《文淵閣書目》又作《統紀》。今據善湘謂:“漢儒解傳,祇以五事庶徵為五行之驗,而五行八政謂疇散而不知所統,徵引事應,語多傅會。因採歐陽修《唐志》、蘇洵《洪範圖論》遺意,定皇極為九疇之統。每疇之中,如五行則水、火、木、金皆統於土,五事則貌、言、視、聽皆統於思,得其統而九疇可一以貫之矣”云云,則《永樂大典》題曰《洪範統一》為名實相應矣。考朱子與陸九淵論皇極之義,往復辨難,各持一說。此書以大中釋皇極,本諸《註疏》,與陸氏合。復謂九疇皆運於君心,發為至治,又合於朱子建極之旨。蓋能通懷彼我,兼取兩家之說者。生當分朋講學之時,而超然不預於門户,是難能也。

  【彙校】

  1.《宋史·趙善湘傳》、雍正《寧波府志》卷二〇《鄞縣·人物》條、周中孚《鄭堂讀書記》卷九《洪範統一》條均作“天水郡公”。(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尚書要義十七卷序說一卷(浙江鄭大節家藏本)

  宋魏了翁撰。了翁謫居靖州時,著《九經要義》,凡二百六十三卷。皆摘《註疏》中精要之語,標以目次,以便簡閱。其《周易要義》已著錄,此其所摘《尚書註疏》也。孔安國《傳》本出依託,循文衍義,無大發明,亦無大瑕纇。故宋儒說《詩》排《小序》,說《春秋》排三《傳》,而說《書》則不甚排孔氏。孔穎達《正義》雖詮釋傳文,不肯稍立同異,而原原本本,考證粲然。故《朱子語錄》亦謂《尚書》名物典制當看疏文。然《尚書》文既聱牙,《註疏》又復浩汗,學者卒業為艱。了翁汰其冗文,使後人不病於蕪雜,而一切考證之實學已精華畢擷,是亦讀《註疏》者之津梁矣。是書傳寫頗稀。此本有“曠翁手識”一印、“山陰祁氏藏書”一印、“澹生堂經籍記”一印,猶明末祁彪佳家所藏也。原目二十卷中,第七卷、第八卷、第九卷並佚,無别本可以校補,今亦姑仍其闕焉1。

  【彙校】

  1.鄭大節呈送本原缺七、八、九、十二、十三、十四等六卷,庫書亦缺六卷。(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尚書集傳或問二卷(內府藏本)

  宋陳大猷撰。自序稱:“既集《書傳》,復因同志問難,記其去取曲折以成此編。”則此編本因《集傳》而作。今《集傳》已佚,存者惟此兩卷1。朱彝尊《經義考》引張雲章之言,謂:“大猷,東陽人,登紹定二年進士(案“紹定”,刻本誤“紹興”,今改正)。由從仕郎歷六部架閣,著《尚書集傳》。又有都昌陳大猷者,號東齋,饒雙峰弟子,著《書傳會通》,仕為黄州軍州判官。乃陳澔之父,與東陽陳氏實為兩人。”彝尊附辨其說,則謂:“鄱陽董氏《書傳纂註》列引用姓氏,於陳氏《書集傳》特註明‘東齋’字,未可定《集傳》為東陽陳氏之書,而非都昌陳氏之書。”納喇性德作是書序,則仍從雲章之說。案董鼎《書傳纂註》所引,其見於《輯錄》者有《東齋書傳》、《復齋集義》。其見於《纂註》者,則一稱“復齋陳氏”,仍連其號;一稱“陳氏大猷”,惟舉其名(案是書標氏、標名,例不畫一。大抵北宋以前皆稱某氏2;南宋以後則入朱子學派者稱某氏,不入朱子學派者雖王十朋、劉一止皆稱其名)。所列大猷諸說,此書不載,蓋皆《集傳》之文。惟《甘誓》“怠棄三正”一條採用此書,亦稱“陳氏大猷”。則所謂陳氏大猷者即此人,而非東齋矣3。又此書皆論《集傳》去取諸說之故,與朱子《四書或問》例同。董鼎書於《禹貢》“冀州”引《東齋書傳》一條,謂:“與蔡氏《傳》所論梁州錯法不合4,然蔡亦似未的”云云,於此書之例當有辨定,而書中不一及之。知其《集傳》中無此條矣。且此陳大猷為理宗初人,故所引諸家僅及蔡沈而止。其稱朱子曰朱氏、晦庵氏,持論頗示異同。至論《堯典》“敬”字一條,首舉“心之精神謂之聖”。此《孔叢子》之語而楊簡標為宗旨者,其學出慈湖,更無疑義5。若都昌陳大猷乃開慶元年進士(見其子澔《禮記集說》序),當理宗之末年,時代既後。又大猷受業饒魯,魯受業黄幹,幹受業朱子,淵源相接。尊朱子若神明,而視楊氏若敵國,安有是語哉!彝尊蓋偶見董鼎註“東齋”字,而未及覈檢其書也。今參考諸說,仍定為東陽陳大猷之書,著於錄焉。

  【彙校】

  1.今存元刻本陳大猷《書集傳》十二卷《或問》二卷,“《集傳》已佚”不確。(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2.“某氏”,殿本作“其氏”,誤。

  3.董鼎《書傳輯錄纂註》所引《復齋集義》指董琮《尚書集義》,與陳大猷無關。“纂註”亦無“復齋陳氏”,只有“復齋董氏”。宋元之際陳櫟《書集傳纂疏》卷四、元吳師道(金華人)《敬鄉錄》卷十三、明應育廷(永康人)《金華先民傳》均謂東陽陳大猷號“東齋”,則都昌陳大猷號“東齋”之說蓋緣於張雲章誤記。(許華峰:陳大猷《書集傳》與《書集傳或問》的學派歸屬問題)

  4.“蔡氏《傳》所論”,殿本作“蔡《傳》所謂”。

  5.《尚書集傳或問》卷上原文云:“或問:‘東萊謂,敬乃百聖相傳第一字,其義何如?而人之於敬,若何而用力邪?’曰:‘心之精神是謂聖’。”以下解釋發揮吕祖謙此句之意,與楊簡應無直接關係。且《尚書集傳》僅有一則署名“楊氏”的材料或出於楊簡,而引用吕祖謙多達四百一十六次,顯然深受後者影響。(許華峰:陳大猷《書集傳》與《書集傳或問》的學派歸屬問題)

  尚書詳解十三卷(內府藏本)

  宋胡士行撰。士行,廬陵人。官臨江軍軍學教授。是編焦竑《國史經籍志》作《書集解》,朱彝尊《經義考》又作《初學尚書詳解》。稱名互異,其實一書也。其解經多以孔《傳》為主,而存異說於後。孔《傳》有未善,則引楊時、林之奇、吕祖謙、夏僎諸說補之;諸說復有所未備,則以己意解之。《堯典》星辰之伏見列為四圖,以驗分至;《洪範》“初一曰五行”,則補繪太極圖以釋“初”字,見五行生尅之有本。雖皆根據舊說,要能薈萃以成一家言1,猶解經之篤實者也。所引漢、晉人訓詁閒有異字。如《益稷篇》引鄭康成云:“黹,紩也,紩以為繡也”,與《註疏》所載不同。凡斯之類,亦見其留心古義,不但空談名理矣。

  【彙校】1.殿本“言”上有“之”字。

  尚書表註二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宋金履祥撰。履祥字吉父1,號仁山,蘭谿人。從學於王柏。德祐初,以史館編修召,不赴。入元,隱居教授以終。事蹟具《元史·儒學傳》。初,履祥作《尚書註》十二卷2,柳貫所撰《行狀》稱“早歲所著《尚書章釋句解》,已有成書”是也。朱彝尊《經義考》稱其尚存,今未之見。惟此書刻《通志堂經解》中。前有自序,稱:“擺脱衆說,獨抱遺經,復讀玩味,為之正句畫段,提其章旨與其義理之微,事為之概。考正文字之誤,表諸四闌之外。”蓋其晚年定本也3。其書於每頁之上下左右,細字標識,縱橫錯落,初無行款,於古來著經之家别為一體4。大抵攟摭舊說,折衷己意,與蔡沈《集傳》頗有異同。其徵引伏氏、孔氏文字同異,亦確有根原。所列作書歲月,則與所作《通鑑前編》悉本胡宏《皇王大紀》。參考後先,雖未必一一盡確,然要非盡無據而作也。至於過為高論,求異先儒,如欲以《康誥》之敘冠於《梓材》篇首,謂:“前為‘周公咸勤’之事,後即‘洪大誥治’之文。‘集庶邦’則營東都,以均四方朝貢之道里5;‘先後迷民’,則所謂毖殷遷洛,以密邇王化。”其說甚辨。而於篇首“王曰封”三字,究無以解。因復謂“王”字當作“周公”,“封”字因上篇《酒誥》而衍,則未免於竄改經文以就己意矣。是則其瑜不掩瑕者也。

  【彙校】

  1.“吉父”,殿本作“吉人”,誤,據《元史》卷一八九本傳。

  2.“十二卷”,殿本作“二十卷”,誤,《經義考》卷八四著錄金履祥《尚書註》十二卷:“案柳文肅貫撰《行狀》云:‘先生早歲所註《尚書章釋句解》’,蓋指《書註》十二卷而言”。《十萬卷樓叢書》初編有《書經註》十二卷,《碧琳琅館叢書》甲部、《芋園叢書》經部有《金氏尚書註》十二卷。

  3.《經義考》卷八四《尚書註》條云:“此書為先生早年所成,晚復掇其要而為《表註》也”,為得其實。“晚年定本”之說不確。(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4.此書實係論文,並非解經。全書皆白文,止句畫段,而於每頁之上下左右,皆以細字標識,略為詮解,語意亦為論文而作,自無庸列入經說中。(莫伯驥:《五十萬卷樓藏書目錄初編》)

  5.“道里”,殿本作“道理”,誤,據此書卷下註文。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