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卷五 經部五


  卷五 經部五

  易類五

  周易大全二十四卷(內府藏本)

  明胡廣等奉敕撰。考《明成祖實錄》,永樂十二年十一月甲寅,命行在翰林院學士胡廣、侍講楊榮、金幼孜修《五經四書大全》,十三年九月告成。成祖親製序,弁之卷首,命禮部刊賜天下。賜胡廣等鈔幣有差,仍賜宴於禮部。同時預纂修者,自廣、榮、幼孜外,尚有翰林編修葉時中等三十九人。此其《五經》之首也。朱彝尊《經義考》謂廣等“就前儒成編,雜為鈔錄,而去其姓名。《易》則取諸天台、鄱陽二董氏,雙湖、雲峰二胡氏,於諸書外未寓目者至多”云云。天台董氏者,董楷之《周易傳義附錄》;鄱陽董氏者,董真卿之《周易會通》;雙湖胡氏者,胡一桂之《周易本義附錄纂疏》;雲峰胡氏者,胡炳文之《周易本義通釋》也。今勘驗舊文,一一符合。彝尊所論,未可謂之苛求。然董楷、胡一桂、胡炳文篤守朱子,其說頗謹嚴;董真卿則以程、朱為主而博採諸家以翼之,其說頗為賅備1。取材於四家之書,而刊除重複,勒為一編。雖不免守匱抱殘,要其宗旨則尚可謂不失其正。且二百餘年以此取士,一代之令甲在焉。錄存其書,見有明儒者之經學,其初之不敢放軼者由於此,其後之不免固陋者亦由於此。鄭曉《今言》曰:“洪武開科,《五經》皆主古註疏及宋儒:《易》,程、朱;《書》,蔡;《詩》,朱;《春秋》,《左》、《公羊》、《穀梁》,程、胡、張;《禮記》,陳。後乃盡棄註疏,不知始何時2。或曰始於頒《五經大全》時,以為諸家說優者採入故耳。然古註疏終不可廢也。”是當明盛時,識者已憂其弊矣。觀於是編,未始非千古得失之林也。

  【彙校】

  1.“頗為”,殿本作“亦頗”。

  2.底本“始”下有“於”字,據明嘉靖四十五年項篤壽刻本《今言》卷一第三十則原文及殿本删。

  易經蒙引十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明蔡清撰。清字介夫,號虚齋,晉江人。成化甲辰進士,官至南京國子監祭酒。事蹟具《明史·儒林傳》。是書專以發明朱子《本義》為主,故其體例以《本義》與經文並書。但於《本義》每條之首加一圈以示别,蓋尊之亞於經也。然實多與《本義》異同。如經分上、下,朱子云:“以其簡袠重大,故分為上、下二篇。”清則云:“六十四卦何以不三十二卦為《上經》,三十二卦為《下經》,而乃《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也?”“用九,見羣龍无首”,朱子云:“‘用九’是諸卦百九十二陽爻之通例,‘見羣龍无首’是此卦六爻皆用九者之占辭。”清則云:“孔子《象傳》及《文言》,節節皆是主六爻皆用九者言,但《本義》不主此說。”又云:“若依朱子之說,則於用九之下又當添‘六爻皆用九者’一句1。”“知至至之,知終終之”,朱子說:“上句‘知’字重,下句‘終’字重。”清則云:“此未必是本文之意。本文下句一‘知’字,豈偶然哉?豈姑以對上句而無所當哉?”其他不肯委曲附和,大率類此。朱子不全從程《傳》,而能發明程《傳》者莫若朱子;清不全從《本義》,而能發明《本義》者莫若清。醇儒心得之學,所由與爭門户者異歟?

  【彙校】

  1.“之”,殿本脱,據此書卷一上原文。

  讀易餘言五卷(副都御史黄登賢家藏本)

  明崔銑撰。銑字仲鳧,一字子鍾,安陽人。宏〔弘〕治乙丑進士,官至南京禮部侍郎。諡文敬。事蹟具《明史·儒林傳》。是書以程《傳》為主,而兼採王弼、吳澄之說,與朱子《本義》頗有異同。大旨舍象數而闡義理,故謂陳摶所傳圖象皆衍術數,與《易》無干。諸儒卦變之說亦支離無取。其《上經卦略》、《下經卦略》、《大象說》皆但標卦名,不載經文,《繫辭輯》、《說卦訓》則備錄傳文。蓋書非一時所著,故體例偶殊。且經有卦名,而《繫辭》、《說卦》則無章名1,其勢亦不能不異也。惟删《說卦》廣象八章,而别以蔡清之說增損之。又《序卦》、《雜卦》、《文言》三傳一概從删,則未免改經之嫌。要其篤實近理,固不失為洛、閩之傳矣。朱彝尊《經義考》載銑《讀易餘言》五卷,又載銑《易大象說》一卷。考此書第三卷即《大象說》,彝尊以其别本單行,遂析為二,偶未考也。今附著於此,不更復出焉。

  【彙校】

  1.“則”,殿本無。

  易學啟蒙意見五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明韓邦奇撰。邦奇字汝節,朝邑人。正德戊辰進士,官至南京兵部尚書,諡恭簡。事蹟具《明史》本傳。是編因朱子《易學啟蒙》而闡明其說。一卷曰《本圖書》,二卷曰《原卦畫》,皆推演邵氏之學,詳為圖解。三卷曰《明蓍策》,亦發明古法,而附論近世後二變不掛之誤。四卷曰《考占變》,述六爻不變及六爻遞變之舊例。五卷曰《七占》1,凡六爻不變、六爻俱變及一爻變者皆仍其舊,其二爻、三爻、四爻、五爻變者則别立新法以占之。所列卦圖,皆以一卦變六十四卦,與焦延壽《易林》同2。然其宗旨則宋儒之《易》,非漢儒之《易》也。

  【彙校】

  1.明正德九年李滄刻《易學本原啟蒙意見》,卷一《本圖書》,卷二《明蓍策》,卷三《考占變》,卷四《七占意見》,是正德原本四卷。文淵閣《四庫》本唯卷四作《七占》,餘同。明嘉靖十三年蘇祐重刻本,蘇跋稱“苑洛先生早承家學,極研《易》道,乃著是編。首《本圖書》以溯其源,次《原卦畫》以崇其象,次《明蓍策》以極其數,次《考占變》以達其用。《易》之用廣矣。舊嘗刻諸河東,《原卦畫》缺焉。兹乃大備,刻諸上谷,與同志者共焉。”重刻時,韓邦奇尚在世,《原卦畫》或為邦奇自補,亦未可知。嘉靖本亦四卷,補《原卦畫》,而不載《七占意見》。(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2.是書為全錄朱熹《易學啟蒙》原圖原文並附以衍圖及“意見”之書。其體例仍是四篇,《四庫全書》本卷一為“本圖書第一”和“原卦畫第二”,卷二為“明蓍策第三”,卷三、卷四為“考占變第四”。《易學啟蒙》“考變占第四”篇中有“凡卦六爻皆不變,則占本卦彖辭”、“一爻變,則以本卦變爻辭占”、“二爻變,則以本卦二變爻辭占”、“三爻變,則占本卦及之卦之彖辭”、“四爻變,則以之卦二不變爻占”、“五爻變,則以之卦不變爻占”、“六爻變,則乾坤占二用,餘卦占之卦彖辭”,此即所謂之“七占”。是書第四卷實接第三卷繼續提格引用《易學啟蒙》“考變占第四”之原文,而卷首“七占古法不傳久矣,朱子以事理推之如前,猶有可疑者”至“今以六十四卦之變列為三十二圖”(此為《易學啟蒙》本文)前之一段,為韓邦奇討論七占新法之“意見”。所以,不能謂“卷五曰七占”。《易學啟蒙》“考變占第四”於述“七占”之文後,“以六十四卦之變列為三十二圖”,皆是一卦變六十四卦之圖。韓邦奇於卷四隻列其第一幅圖,又有自作“加詳”之三十二幅圖。圖後則又是《易學啟蒙》書末之文:“以上三十二圖,反復之則為六十四圖。以一卦為主而各具六十四卦,凡四千九十六卦,與焦贛易林合。然其條理精密,則有先儒所未發者,覽者詳之”。所以,韓邦奇所附之圖皆為依朱熹“七占說”和三十二幅“變占圖”而來,其法並不與漢儒焦延壽之《易林》相同(《易林》是本《序卦》之序而將主卦置於六十四卦之首,並非以爻變得卦。如“乾坤屯蒙……”、“坤乾屯蒙……”、“屯乾坤蒙……”等)。(郭彧:《續四庫提要辯證(經部易類)》)

  易經存疑十二卷(福建巡撫採進本)

  明林希元撰。希元字茂貞,號次崖,同安人。正德丁丑進士,官至廣東提學僉事。見自序及王慎中序。《泉州府志》稱官至大理寺丞,誤也。《明史·儒林傳》附載《蔡清傳》中。是書用《註疏》本。其解經一以朱子《本義》為主,多引用蔡清《蒙引》。故楊時喬《周易古今文》謂其“繼《蒙引》而作,微有異同”。其曰“存疑”者,洪朝選序謂其“存朱子之疑以羽翼程1、朱之《傳》、《義》也”。自序謂:“今必下視程、朱,則吾之說焉能有易於彼。無已則上宗鄭、賈,鄭、賈之說其可施於今乎?”蓋其書本為科舉之學,故主於祧漢而尊宋。然研究義理,持論謹嚴,比古經師則不足,要猶愈於剽竊庸膚,為時文弋獲之術者。蓋正、嘉以前,儒者猶近篤實也。原刻漫漶,此本為乾隆壬戌其裔孫廷玣所刻。舊有王慎中、洪朝選二序,載朱彝尊《經義考》,廷玣删之。所言皆無大發明,今亦不復補錄焉。

  【彙校】

  1.“其”,殿本無。又據《經義考》卷五十三林氏《易經存疑》條所引洪朝選序,“朱子”乃“諸子”之誤。

  周易辨錄四卷(山東巡撫採進本)1

  明楊爵撰。爵字伯修,富平人。嘉靖己丑進士,官至山東道監察御史。以上疏極論符瑞,下詔獄,繫七年始得釋。事蹟具《明史》本傳。其書前有自序,題“嘉靖二十四年乙巳”,蓋即其與周怡、劉魁等在獄中講論所作,故取《繫辭》“困德之辨”一語為名。《明史》本傳作《周易辨說》,其名小異。然《藝文志》仍作《周易辨錄》,蓋刊本字誤也。所釋惟六十四卦,每卦惟載上、下經卦辭。然其訓解則六爻及彖傳、象傳皆兼及之,特不列其文耳。其說多以人事為主,頗剴切著明。蓋以正直之操,處杌隉之會,幽居遠念,寄託良深,有未可以經生常義律之者。然自始至終,無一字之怨尤,其所以為純臣歟?

  【彙校】

  1.明刻本、四庫底本清抄本皆作《周易辯錄》四卷。(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易象鈔四卷(兩淮鹽政採進本)1

  明胡居仁撰。居仁字叔心,號敬齋,餘干人。事蹟具《明史·儒林傳》。是書前有居仁自序,稱:“讀《易》二十年,有所得輒鈔積之,手訂成帙,取先儒圖書論說合於心得者錄之。”三卷以下則皆與人論《易》往復劄記及自記所學,又為檃括歌辭以舉其要。居仁之學雖出於吳與弼,而篤實則遠過其師。故在明代,與曹端、薛瑄俱號醇儒。所著《居業錄》,至今稱道學正宗。其說《易》亦簡明確切,不涉支離元渺之談2。考萬曆乙酉御史李頤請以居仁從祀孔子廟庭疏,稱:“所著有《易傳》、《春秋傳》,今頗散佚失次”。朱彝尊《經義考》載有居仁《易通解》,註曰“未見”,而不載此書,豈此書一名《易通解》歟?然李頤時已稱散佚失次,何以此本獨完?疑後人裒其緒言,重為編次,非居仁手著也3。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為《易像鈔》十八卷,書前提要亦作十八卷。(郭彧:《續四庫提要辯證(經部易類)》)

  2.“元〔玄〕渺”,殿本作“幽渺”。

  3.《四庫》本前五卷為本列圖集說體例而成,共列《馬圖》、《龜書》等易圖三十二幅。所列圖後抄錄諸家之說,有虞翻、邵雍、邵伯溫、張行成、朱熹、陸九淵、楊簡、蔡元定、項安世、王應麟、翁泳、胡方平、胡一桂、吳澄、胡炳文等。其中“陰陽兩端再參得甚物來作三?天地生物只一陰一陽交變,錯綜生千生萬,無窮無盡更不可限以數目,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下註“胡叔心”,如此書為胡居仁所作,無自屬其名字之理;引“虚齋蔡氏”之語,乃出蔡清《易經蒙引》。蔡清為成化甲辰(1484)進士,其時正為胡居仁離世之年;引“章本清”語,乃出章潢《圖書編》。章潢於萬曆乙巳(1605年)以薦授順天府學訓導,時年已七十九。章潢出生之時,胡居仁已離世四十餘年;引“楊止庵”語,乃出楊時喬《周易古今文全書》。楊時喬為嘉靖乙丑(1529年)進士,其時距胡居仁離世已四十五年;引“顧叔時”語,顧憲成字叔時,出生之時(1550)胡居仁已離世六十六年;引焦竑《易筌》語,焦氏乃萬曆己丑(1589年)進士,時距胡居仁離世已百餘年。考明錢一本(1539-1610)有《像抄》六卷(《總目》卷八著錄)。是書卷一、卷二亦有《馬圖》、《龜書》等三十二圖,此二卷文字與《四庫全書》本《易像鈔》前五卷文字完全相同,其三十二圖唯《馬圖》畫有“龍馬”,《龜書》畫有“神龜”,其餘亦完全相同。(郭彧:《續四庫提要辯證(經部易類)》)

  周易象旨決錄七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熊過撰。過字叔仁,號南沙,富順人。嘉靖己丑進士,官至禮部祠祭司郎中。《明史·文苑傳》附載《陳束傳》中,稱過及陳束、王慎中、唐順之、趙時春、任瀚、李開先、吕高為“嘉靖八才子”。然過研思經訓,實不止以文章名。是書據過自序,初名《易象旨》,後遂加“決錄”之名。案《三輔決錄》,名始趙岐,而命名之義,古無傳說。以意推之,蓋定本之謂也1。自序又稱:“初聞閩人蔡清善為《易》。購得其書,惟開陳宗義,不及象,於是稍記疑者為贅言。辛丑謫入滇,晤楊慎,勸成此書。”蓋初讀宋《易》,覺不合,乃去而為漢《易》,故其說以象為主。考《左傳》韓起適魯,見《易象》、《春秋》。古人既以“象”名,知象為《易》之本旨。故《繫辭傳》曰2:“《易》者3,象也。象也者,像也。”王弼以下變而談理,陳摶以下變而言數,所謂各明一義者也。後人併而一之,概稱象數。於是喜為杳冥之說者併而掃之,乃諱言象數。明人之《易》,言數者入道家,言理者入釋氏,職是故矣。過作此書,雖未能全復漢學,而義必考古,實勝支離恍惚之談。其據舊說以證今文者,凡證字一百有一,證音三十有八,證句二十有六,證脱字七十有九,證衍文三十,證當移置者三十有二,證舊以不誤為誤者三。所據之書,如郭京之偽託舊本、吳澄之妄改古經者,概用引援,不免輕信。又如坤卦小象,但知《魏志》之作“初六,履霜”,不知《後漢書》之實作“履霜堅冰”,亦閒有未審4。然皆據前文,非由臆撰。又但註某字據某書當作某,亦不敢擅更一字,猶屬謹嚴。在明人《易》說之中,固卓然翹楚矣5。

  【彙校】

  1.《後漢書·趙岐傳》云:“岐多所述作,著《孟子章句》、《三輔決錄》,傳於時。”註引《三輔決錄》序云:“三輔者,本雍州之地……其為士好高尚義,貴於名行,其俗失則趣執進權,唯利是視。余以不才,生於西土,耳能聽而聞故老之言,目能視而見衣冠之疇,心能識而觀其賢愚。常以玄冬,夢黄髮之士姓玄名明字子真,與余寤言,言必有中,善否之閒,無所依違,命操筆者書之。近從建武以來,暨於斯今,其人既亡,行乃可書,玉石、朱紫,由此定矣,故謂之《決錄》矣。”則《決錄》之決,猶決嫌疑之決,謂決斷其賢愚善否而錄之,使有定論耳,非謂定本也。(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2.“《繫辭傳》”,殿本作“《大傳》”。

  3.殿本“者”上有“也”字,衍,據《繫辭傳》原文。

  4.“又如坤卦小象”至“亦閒有未審”,殿本無。

  5.“猶屬謹嚴。在明人《易》說之中,固卓然翹楚矣”,殿本作“在明人《易》說之中,固猶屬謹嚴矣”。

  易象鉤解四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明陳士元撰。士元字心叔,應城人。嘉靖甲辰進士,官至灤州知州。是編專闡經文取象之義。前有士元自序,稱:“朱晦庵、張南軒善談《易》者,皆謂互體、五行、納甲、飛伏之類俱不可廢。蓋文、周彖爻,雖非後世緯數瑣碎,而道則無不冒焉。傳註者惟以虚元〔玄〕之旨例之,有遺論矣。”其履卦註又曰:“京房之學授受有自,今之學士大夫擯斥不取。使聖人不因卜筮而作《易》,惟欲立言垂訓,則畫卦揲蓍何為哉?朱子曰:‘《易》之取象,固必有所自來,而其為說必已具於太卜之官,今不可復考,亦不可謂象為假設。’然則京氏之學安知非太卜所藏者耶”云云。案太卜之法雖不可考,然《左傳》所載變爻、互體諸占,猶可以見其崖略。漢《易》自田何以下無異說。孟喜“六日七分”之學,云出田王孫,而田王孫之徒以為非;焦贛“直日用事”之例,云出孟喜,而孟喜之徒又以為非;劉向校書,亦云“惟京氏為異黨”。《漢書·儒林傳》源委秩然,可以覆案1。京氏書雖多散佚,而《易傳》三卷猶存,其占法亦大概可考,與《左傳》所載迥殊。士元以京氏《易》當太卜所藏,殊為無據。且京氏之法絕不主象,引以為明象之證,亦失其真。然其謂《易》以卜筮為用,卜筮以象為宗,則深有合於作《易》之本旨。故所論雖或穿鑿,而犁然有當者為多,要勝於虚談名理、荒蔑古義者矣。是書每卷標目之下皆題《歸雲别集》,卷數自五十八至六十一。蓋當時編入全集,如李石《方舟集》收《易互體》之例。其序又稱:“往為《彙解》二卷,括其大凡”。考《明史·藝文志》載士元《易象鉤解》四卷,《易象彙解》二卷,則《彙解》亦發明象學者。今以未見其書,故不著錄焉。

  【彙校】

  1.據《漢書·儒林傳》,劉向所言應為“惟京氏為異,黨焦延壽獨得隱士之說,託之孟氏,不相與同。”“黨”字連下讀。

  周易集註十六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明來知德撰。知德字矣鮮,梁山人。嘉靖壬子舉人,萬曆三十年總督王象乾、巡撫郭子章薦授翰林院待詔。知德以老疾辭,詔以所授官致仕。事蹟具《明史·儒林傳》。知德自鄉舉之後,即移居萬縣深山中,精思《易》理。自隆慶庚午至萬曆戊戌,閱二十九年而成此書。其立說專取《繫辭》中“錯綜其數”以論《易》象2,而以《雜卦》治之。錯者陰陽對錯,如《先天圓圖》乾錯坤,坎錯離,八卦相錯是也。綜者一上一下,如屯、蒙之類本是一卦,在下為屯,在上為蒙,載之文王《序卦》是也。其論錯有四正錯,有四隅錯。論綜有四正綜,有四隅綜,有以正綜隅,有以隅綜正。其論象,有卦情之象,有卦畫之象,有大象之象,有中爻之象,有錯卦之象,有綜卦之象,有爻變之象,有占中之象。其註皆先釋象義、字義及錯綜義,然後訓本卦、本爻正意。皆由冥心力索,得其端倪,因而參互旁通,自成一說,當時推為絕學。然上、下經各十八卦本之舊說,而所說中爻之象亦即漢以來互體之法,特知德縱橫推闡,專明斯義,較先儒為詳盡耳。其自序乃高自位置,至謂:“孔子沒後而《易》亡,二千年有如長夜”。豈非伏處村塾,不盡睹遺文祕籍之傳,不盡聞老師宿儒之論,師心自悟,偶有所得,遽夜郎自大哉?故百餘年來,信其說者頗多,攻其說者亦不少。然《易》道淵深,包羅衆義,隨得一隙而入,皆能宛轉關通,有所闡發,亦不必盡以支離繁碎斥也。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卷首二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立說”,殿本作“數說”,疑誤。

  讀易紀聞六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明張獻翼撰。獻翼字幼于,崑山人。後更名敉,嘉靖中國子監生。《明史·文苑傳》附見《皇甫涍傳》末1。此書乃其早年讀書上方山中所著。獻翼放誕不羈,言行詭異,殆有狂易之疾。而其說《易》乃平正通達,篤實不支,祧莊、老之元虚2,闡程、朱之義理,凡吉凶、悔吝、進退、存亡足為人事之鑒者,多所發明,得聖人示戒之旨。朱彝尊《經義考》載獻翼《易》註凡五種,惟《讀易韻考》註“存”。其《讀易約說》三卷、《易雜說》二卷、《讀易臆說》二卷及此書六卷,均註曰“未見”。今蒐採遺編,惟得《讀易韻考》及此書3。《韻考》紕漏殊甚,如盲談黑白,聾辨宫商,已别存目。此書不載經文,但逐節拈說,有如劄記之體。《江南通志·文苑傳》稱:“獻翼好《易》,十年中箋註凡三易”,蓋亦積漸研思而始就者4。殆中年篤志之時,猶未頹然自放歟?

  【彙校】

  1.《明史·皇甫涍傳》及雍正《江西通志》卷一六五《文苑傳》均作長洲人。(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2.“元〔玄〕虚”,殿本作“虚無”。

  3.今存萬曆龍宗武刻本《犧經臆說》三卷、《雜說》三卷,明張獻翼撰。(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4.“始”,殿本無。

  八白易傳十六卷(湖北巡撫採進本)

  明葉山撰。山字八白,里貫未詳。《經義考》引張雲章之言曰:“八白本末無所考見,詳其自序,當是一老諸生。”是書屢易其稿,自序凡四。其初序略云:“予十歲讀《周易》,越十年能厭學究語。又十四年為嘉靖丁卯,又六年從鹿田精舍見楊誠齋《易傳》,又九年為今壬子”云云。再序題“癸丑六月”,三序題“丁巳三月”,四序題“嘉靖三十九年七月”。考壬子為嘉靖三十一年,由壬子逆數十六年,當為丁酉。序云“丁卯”者,由原本“酉”字用古體作“丣”,故傳寫誤也。據其所言,此書始於壬子,迄於庚申,凡九年而蕆事。以初序年月考之,山當生於宏治十七年甲子。至庚申書成時,年已五十七矣。其書專釋六十四卦爻辭,而於彖、象、文言、《十翼》皆不之及。大旨以《誠齋易傳》為主,出入子史,佐以博辨。蓋借《易》以言人事,不必盡為經義之所有。然其所言亦往往可以昭法戒也。

  洗心齋讀易述十七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潘士藻撰。士藻字去華,號雪松,婺源人。萬曆癸未進士,官至尚寶司少卿。事蹟附見《明史·李沂傳》1。其書上、下經十卷,《繫辭》至《雜卦》七卷。每條皆先發己意,而採綴諸儒之說於後。前有焦竑序,稱:“主理莫備於房審權,主象莫備於李鼎祚,士藻裒而擇之。”則所據舊說,惟採《周易義海》、《周易集解》二書。然大旨多主於義理,故取《義海》者較多,《集解》所載如虞翻、干寶諸家涉於象數者,率置不錄。蓋以房書為主,而李書輔之也。案《義海》一百卷久佚,今所存者乃李衡《撮要》十五卷,非其舊本。竑序云云,豈萬曆中舊本猶存耶?然《宋志》已不著錄,陳振孫《書錄解題》亦云僅見四卷。其一百卷者未見,士藻安得而見之?竑殆誇飾之詞。然衡所編者其源本出於房氏,即謂之房氏書亦可也。

  【彙校】

  1.“附見”,殿本作“具見”。

  像象管見九卷(內府藏本)1

  明錢一本撰。一本字國瑞,武進人。萬曆癸未進士,官至福建道監察御史,以建言罷歸。天啟初,追贈太僕寺卿。事蹟具《明史》本傳2。一本研究《六經》,尤邃於《易》。是書不取京、焦、管、郭之說,亦不取陳摶、李之才之義,惟即卦爻以求象,即象以明人事,故曰“像象”。象者天道,像其象者盡人合天之道也。大旨謂由辭得象而後無虚懸說理之病,知象為像而後有神明默成之學。而深闢言象遺理,言理遺象,倣佛其象而仍不知所以為象之弊。雖閒有支蔓,而篤實近理者為多。自稱用力幾二十年,亦可謂篤志矣。

  【彙校】

  1.《天祿琳琅書目》未著錄此書,民國二十三年編《故宫普通書目》著錄兩部,均萬曆刊四卷本。《四庫採進書目》凡兩見,一為《兩淮商人馬裕家呈送書目》之九卷本,一為《武英殿第一次書目》之四卷本。“內府藏本”應為“兩淮馬裕家藏本”之訛。(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2.《明史》本傳及光緒《武陽志餘》卷九《人物》錢一本傳皆謂“天啟初追贈太僕寺少卿。”(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周易劄記三卷(山東巡撫採進本)

  明逯中立撰。中立字與權,號確齋,聊城人。萬曆己丑進士1,由行人擢給事中,以建言貶陝西案察使司知事。事蹟具《明史》本傳。是書《明史·藝文志》不著錄,朱彝尊《經義考》亦不載。蓋當時編次無法,與其《兩垣奏議》合為一書,故錄經解者無自而著其名也。其書首為《啟蒙集略》,次分上經為一卷,下經為一卷,《繫辭》以下為一卷。不載經文,但標卦名、篇名。隨筆記錄,採之諸家者為多,其以己意論著者僅十之四五。然去取頗為精審,大旨以義理為主,不失純正。至中孚、復、姤諸卦,亦參用《易》緯“卦氣起中孚”及“一卦值六日七分”之說。蓋平心論義,不立門户之見者也。

  【彙校】

  1.“己丑”,殿本作“丙戌”,誤,《明史》卷二三〇逯中立本傳云萬曆十七年(己丑)進士。丙戌為十四年。《明清進士題名碑錄》載萬曆十七年己丑科三甲第十三名為逯中立。

  周易易簡說三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明高攀龍撰。攀龍字雲從,無錫人。萬曆己丑進士1,官至左都御史,贈太子少保兵部尚書,諡忠憲。事蹟具《明史》本傳。是書詮解《易》義,每條不過數言。自序云:“其知易知,其能簡能,易簡而天下之理得”,又曰:“《五經》註於後儒,《易》註於夫子,說《易》者明夫子之言而《易》明矣。”是其著書大旨也。攀龍之學出入朱、陸之閒,故以心言《易》。然其說曰:“天下有非《易》之心,而無非心之《易》,是故貴於學也。學也者,知非《易》則非心,非心則非《易》;《易》則吉,非《易》則凶悔吝”云云。則其說主於學《易》以檢心,非如楊簡、王宗傳等引《易》以歸心學,引心學以歸禪學,務屏棄象數,離絕事物,遯於恍惚窅冥,以為不傳之祕也。是固不得謂以心言《易》為攀龍之失矣。

  【彙校】

  1.“己丑”,殿本作“乙丑”,誤,《明史》卷二四三高攀龍本傳云萬曆十七年(己丑)進士。萬曆朝無乙丑。《明清進士題名碑錄》載萬曆十七年己丑科三甲第二百六十九名為高攀龍。

  易義古象通八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明魏濬撰。濬字蒼水,松溪人。萬曆甲辰進士,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湖廣。是書前有《明象總論》八篇,一曰《原古象》,二曰《理傳象》,三曰《八卦正象》,四曰《六爻位》,五曰《卦爻畫》,六曰《卦變》,七曰《互體》,八曰《反對動爻》。大旨謂文、周之《易》即象著理,孔子之《易》以理明象。又於漢、魏、晉、唐諸人所論象義,取其近正者,故名《古象通》。而冠以“易義”,言即象以通義也。朱彝尊《經義考》改曰《周易古象通》,則與濬名書之意不合矣。明自萬曆以後經學彌荒,篤實者局於文句,無所發明;高明者騖於元虚2,流為恣肆。濬獨能博考舊文,兼存古義。在爾時說《易》之家,譬以不食之碩果,殆庶幾焉。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卷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元〔玄〕虚”,殿本作“虚無”。

  周易像象述五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1

  明吳桂森撰。桂森字叔美,無錫人,萬曆丙辰歲貢生。嘗從顧憲成、高攀龍講學東林,又從武進錢一本學《易》。一本嘗著《像象管見》諸書,桂森本其意而推闡之,以成是書,名曰《像象述》,明師承也。經文用《註疏》之本,惟删其卦首六畫。卷首列《像象金針》一篇,標舉大旨。卷中所註皆一字一句,究尋義理,頗有新意可參。據桂森自序,是書成於天啟乙丑。其上方朱字評語,稱“景逸高先生批”者,高攀龍筆;稱“錢師批”者,錢一本筆也2。考攀龍以天啟丙寅家居時聞逮自裁。乙丑在前一年,當猶及見。一本在萬曆中為御史,建言黜死。天啟辛酉已追贈太僕寺少卿,不應及見此書。蓋桂森以萬曆丁巳從一本於龜山,此書業已屬草,自序所謂“閒有所述以呈先生,先生為面訂之,惜未及半而先生曳杖”是也。然則桂森是書具有淵源,非師心自用者矣。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為十卷,卷首一卷。(修世平:《四庫全書總目》訂誤十七則,圖)

  2.朱字評語乃載於崇禎原刊本(六卷,又《像象金針》一卷)眉端,文溯閣庫書卷前提要為“其原本上方朱字評語”,明庫書繕錄底本非原本,無朱字評語,而彙編《總目》時漏掉“原本”二字。(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易用五卷(福建巡撫採進本)1

  明陳祖念撰。祖念字修甫,連江人,陳第子也。第所著《毛詩古音考》、《屈宋古音義》,發明引證,一洗吳棫諸家之陋2,於韻學為大有功3。而所作《伏羲圖贊》則支離穿鑿,一無可取。祖念學不及其父,而說《易》乃勝其父。其書不載經文,但於每卦詳論其義4,《繫辭》諸傳則各標章目而詮釋之。其每卦之論,皆逐爻尋理,務以切於人事為主,故名曰“用”。前有原序曰:“義理無窮,非言之所能盡。故傳註於漢,疏義於唐,議論於宋,日起而日變,而《易》之用則隨時隨事可以自察。是以君子居則觀象玩辭,動則觀變玩占,聖人所以言《易》者,如是而已。《傳》曰:‘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朱文公言:‘人能取《易》一卦若一爻熟讀而深玩之,推於事而反於身,則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無所求而不得,無所處而不當。’此則致用、利用之義也”云云。其序後半佚脱,不知誰作。然一書大旨具在於斯矣。每卦之末率總論取象之義,多採互體之說。蓋其學於漢儒、宋儒無所偏附云。

  【彙校】

  1.文淵、文津、文溯三本皆六卷。(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2.“陋”,殿本作“謬”。

  3.“大”,殿本無。

  4.“於”,殿本無。

  易象正十六卷(福建巡撫採進本)1

  明黄道周撰。道周字幼元〔玄〕,一字螭若,漳浦人。天啟壬戌進士,崇禎中官至少詹事。明亡後,為唐王聿鍵禮部尚書,督師出婺源。師潰被執,不屈死。事蹟具《明史》本傳。乾隆乙未賜諡忠端。此書孟應春謂崇禎庚辰道周在西庫始創為之,成二十四圖。逮過北寺,毒痛之下,指節初續,又為《六十四象正》。劉履丁則云三十年前道周即有《易本象》八卷,《疇象》八卷。蓋是書之稿本也。道周初作《三易洞璣》,以卦圖推休咎,而未及於諸爻之變象。是編則於每卦六爻皆即之卦以觀其變。蓋即左氏內、外《傳》所列古占法也。其自序曰:“凡《易》自《春秋》、《左》、《國》暨兩漢名儒,皆就動爻以論之2;虞、王而下,始就本卦正應以觀攻取,只論陰陽剛柔,不分七八九六。雖《易》有‘剛柔雜居’之文,而卦無不動玩占之理。《象正》專就動爻以明之。”此其述作之大旨。前列《目次》一卷,則以漢人分爻直日之法,案文王之卦序,以推歷代之治亂。後二卷則以河圖、洛書之數自相乘除,為三十五圖。其《詩斗差圖》、《詩斗差退限圖》、《詩元命圖》、《春秋元命圖》,則本漢人緯書“四始”、“五際”之說,而别衍之以為推測之術。與所著《三易洞璣》相為表裏。雖其以《大傳》所釋十一爻俱為明之卦而作3,未免附會。故朱朝瑛曰:“《易象正》,道周之自為《易》也。孔子之所不盡言,言之不盡意者也。”然引伸觸類,要亦《易》之一隅。宋儒沈該之《易傳》4、都挈之《易變體義》,皆發明之卦,與是書體例相似。而是書則每爻之下先列本卦之彖辭,次列本卦之象辭,然後列本爻之象辭,與沈氏、都氏之書又各不同。存之以為二家之外傳,亦無不可也。

  案此書及《三易洞璣》皆邵氏《皇極經世》之支流也。《三易洞璣》全推衍於《易》外,故入之“數學”。此及倪元璐《易內、外儀》,有轇轕於《易》外者,猶有據經起義發揮於《易》中者。且皆忠節之士,當因人以重其書。故此二編仍附錄於經部焉,非通例也。

  【彙校】

  1.此書實為十二卷凡例一卷卷初二卷卷終二卷。(王重民屈萬里:《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

  2.“之”下脱“卦”字,據自序原文。

  3.“雖”,殿本無。

  4.沈該所撰乃《易小傳》,《總目》卷二著錄。

  兒易內儀以六卷兒易外儀十五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明倪元璐撰。元璐字玉汝,上虞人。天啟壬戌進士,歷官户部尚書2,兼禮部尚書、翰林學士。崇禎甲申殉難,世祖章皇帝賜諡文貞。事蹟具《明史》本傳。是書《內儀以》專以大象釋經,每卦列卦爻辭至大象而止。以六十四卦大象俱有“以”字,以之為言用也,故以名書。《外儀》則有《原始》、《正言》、《能事》、《盡利》、《曲成》、《申命》六目,而又别為小目以紀之。皆取《繫辭》中字義名篇,篇各有圖。朱彝尊《經義考》曰:“倪氏元璐《兒易內儀》六卷,《外儀》十五卷。”《內儀》之下無“以”字。然此編為當時刊本,實有“以”字,則《經義考》誤脱也。其名《兒易》者,蔣雯階序謂:“公作《兒易》,兒者,姓也。”考《說文》“倪”、“兒”本二字,惟《漢書·兒寬傳》“兒”與“倪”同,則是古字本可通用。然考元璐自序實作“孩始”之義,其文甚明,則雯階不免於附會。萬曆中紫溪蘇濬已先有《兒易》,豈亦寓姓乎3?元璐是書作於明運阽危之日,故其說大抵憂時感世,借《易》以抒其意,不必盡為經義之所有。然《易》興於中古,而作《易》者有憂患。其書不盡言,其言不盡意,而引伸觸類,其理要無不包。《春秋繁露》其言不盡比附《春秋》,而儒者至今尊用之,為其大義與《春秋》相發明也。元璐是書可作是觀,蓋與黄道周《三易洞璣》等書同為依經立訓者也4。其人足並傳,其言亦足並傳。必以章句訓詁覈其離合,則細矣。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兒易外儀義例八明》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歷官”,殿本作“官至”。

  3.《外儀義例明圖》云:“命圖教兒,事易勿泥。”又註云:“圖則因版而設,所以訓兒,義存淺顯,其義什九取之啟蒙,蓋使兒易曉耳。”述意甚為明白。(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

  4.殿本“書”上有“九”字,疑衍。

  卦變考略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明董守諭撰。守諭字次公,鄞縣人。天啟甲子舉人。是書成於崇禎癸未。大旨以卦變之說出於漢學,程子始廢斥之。朱子謂伊川不信卦變,故於“柔來文剛”等處無依據。於是兼採其說,又以意變之,凡十九卦,今《本義》第九圖是也。然朱子上經釋變卦者九,唯訟卦與《卦變圖》同2。餘則如隨自困、噬嗑、未濟來,據圖則自否、泰來。下經釋變卦者十,唯晉卦與圖同。餘則如復變師、姤變同人之類,例以復初上為師之二,復二下為師之初,姤初上為同人之二,姤二下為同人之初,及與初九變為初爻之八,初六變為初爻之七,皆不免前後異例。於是上考郎顗、京房、蜀才、虞翻諸家之說,定為此圖。每卦皆參列古法,斷以己意,宋、元諸儒以及明來知德之屬亦參考焉。其言率有根據,不同他家之穿鑿。其證以彖文,雖不免有所附會。然如謂屯本坎卦,初六升二,九二降初,是為剛柔始交;比本師卦,一陽居二,則為師衆所宗,故為師,變而居五則為天下所附,故為比;謙卦乾之上九來居坤三,是天道下濟而光明,坤之六三上升乾位,是地道卑而上行;豫卦復初變五體比象,故利建侯。復初升二體師象3,故利行師。於經文亦往往巧合。惟其篇末有曰:“或謂變乃易中之一義,非畫卦作易之本旨,愚獨以為不然。”則主持未免太過。夫乾、坤之生六子,猶陰陽之生五行也。其配而為六十四卦,猶干支之配為甲子也。其因卦而推奇偶之變,猶干支相配而推衝合制化也。駁卦變者謂不應先有某卦,後有某卦,是猶談五行者謂水生於庚辛,不化於丙辛;火生於甲乙,不化於戊癸也。主卦變者以此為作《易》之本,六十四卦皆自此來,是又猶以化氣為本氣,亦乖五行相生之旨矣。故卦變之說不可謂非《易》之一義,亦不可謂為本義。漢以來儒者相傳,要必有取,並存以備參考可矣。

  【彙校】

  1.文淵、文津、文溯三本皆二卷。(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2.“《卦變圖》”,底本作“《變卦圖》”,據殿本改。朱熹《周易本義》有《卦變圖》。

  3.“二”,殿本作“三”,誤,據此書卷上原文。

  古周易訂詁十六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明何楷撰。楷字元子,晉江人。天啟乙丑進士,官至吏科給事中。唐王聿鍵起兵於閩,以為禮部尚書。旋為鄭芝龍所軋,憤恚而卒。事蹟具《明史》本傳。是書成於崇禎癸酉,蓋其管榷江南時所作。卷末附以《答客問》一篇,借詁經以言時事也。觀其自序,論分經合傳之非古,然復引魏淳于俊對高貴鄉公語,則又未始不以分附為便。故其前分上、下經為六卷,而《彖》、《象》、《繫辭》諸傳之文仍隨卦分列,猶祖費直之意。而七卷後則仍列《十翼》原文2,以還田何之舊。蓋分經分傳以存古本,而經下所列《十翼》之文則引以互證,故皆低一格書之,以别於後之正文。其仍以“古周易”標目,蓋以是也。惟於上、下經內又别立初、中、終諸名,則自我作古耳。楷之學雖博而不精,然取材宏富,漢、晉以來之舊說,雜採並陳,不株守一家之言。又辭必有據,亦不為懸空臆斷、穿鑿附會之說,每可以見先儒之餘緒。明人經解,空疏者多。棄短取長,不得已而思其次,楷書猶足備採擇者,正不可以駁雜廢矣。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附錄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殿本“後”上有“以”字。

  周易玩辭困學記十五卷(山東巡撫採進本)1

  明張次仲撰。次仲字元岵,海寧人。天啟辛酉舉人。是書前有自序,謂:“賦性顓愚,不敢侈談象數,又雅不信讖緯之說。惟於語言文字閒求其諦當有益身心者,輒便疏錄。歲久成帙。”經二十餘年,凡六七易稿而後成,持論最為篤實。於乾卦遵用王弼本,以便解詁,而仍列鄭康成本於簡端。前集諸儒之論及己論數十條為《讀易大意》。其所論辨2,如謂八卦因重之法,自十六、三十二以至六十四,卦變某卦自某卦而來,皆夫子所不言3。河圖、洛書之外,别無他圖,後人依託夫子之言而支離蔓衍。又謂一卦六爻如主伯亞旅,無此以為君子,彼以為小人,反背錯綜之理4。蓋掃除轇轕之說,獨以義理為宗者。雖盡廢諸家義例,未免開臆斷之門。然其盡廢諸圖,則實有劖削榛蕪之力。且大旨切於人事,於學者較為有裨。視繪畫連篇,徒類算經、奕譜,而《易》理轉置不講者,勝之遠矣。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卷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論辨”,殿本作“辨論”。

  3.殿本“所”上有“之”字。

  4.“錯綜”,殿本作“錯雜”。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