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卷六 經部六


  卷六 經部六

  易類六

  易經通註九卷(湖北巡撫採進本)

  國朝大學士傅以漸、左庶子曹本榮奉敕撰。首載順治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諭旨,次載順治十五年十月以漸等進書表,次為以漸恭撰序文。恭繹世祖章皇帝聖訓,謂自魏王弼、唐孔穎達有註與《正義》,宋程頤有《傳》,朱熹《本義》出,學者宗之。明永樂閒,命儒臣合元以前諸儒之說彙為《大全》。皆於《易》理多所發明。但其中同異互存,不無繁而可删,華而寡要。且迄今幾三百年,儒生、學士發揮經義者亦不乏人。當加採擇,折衷諸論,簡切洞達,輯成一編,昭示來兹。仰見聰明天亶,睿鑒高深,萬幾餘閒,遊心經術。洋洋謨訓,發四聖之精微,衡諸儒之得失,斟酌乎象數義理,折以大中,非儒生株守專門,斤斤一家之言者所能窺見萬一。以漸等恪遵指授,亦能鎔鑄衆說,薈萃微言,詞簡理明,可為說經之圭臬。緣其書上備乙覽,外閒莫得而窺,僅有原稿尊藏曹本榮子孫之家1。今奉皇上求書明詔,湖北巡撫乃繕錄進呈。原本未標書名,恭閱《五朝國史》傅以漸舊傳,有“順治十三年十月纂修《易經通註》”之文,謹據以補題。伏思此書推闡聖經,發明精義,雖編摩於衆手,實稟受於聖裁。允宜寶軸琅函,昭示無極,俾天下萬世共仰世祖開天明道之功。且以見國家文治,超邁古今,本本元元,一皆欽承祖訓。故重熙累洽百有餘年,而有今日之極盛焉。

  【彙校】

  1.考《湖北通志》,順治十二年至十三年閒,曹本榮充日講官,該書即編修於此時,故雖冠以大學士傅以漸之名,乃大官領局之通例,書實成於本榮一人之手。蓋當時即以供日講者。故原稿獨藏其家。(盧弼:《四庫湖北先正遺書劄記》)

  日講易經解義十八卷

  康熙二十二年,聖祖仁皇帝御定。《易》為四聖所遞傳,則四聖之道法、治法具在於是。故其大旨在即陰陽往來、剛柔進退,明治亂之倚伏,君子小人之消長,以示人事之宜。於帝王之學,最為切要。儒者拘泥章句,株守一隅,非但占驗禨祥,漸失其本。即推奇偶者言天而不言人,闡義理者言心而不言事,聖人立教,豈為是無用之空言乎?是編為講幄敷陳,睿裁鑒定,其體例與宋以來奏進講義大致略同。而於觀象之中,深明經世之道。御製序文所謂“以經學為治法”者,實括是書之樞要,亦即括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樞要。信乎帝王之學,能見其大,非鯫生一知半解所能窺測高深也。

  御纂周易折中二十二卷1

  康熙五十四年,聖祖仁皇帝御纂。自宋以來,惟說《易》者至夥,亦惟說《易》者多岐。門户交爭,務求相勝,遂至各倚於一偏。故數者《易》之本,主數太過,使魏伯陽、陳摶之說竄而相雜,而《易》入於道家;理者《易》之蘊,主理太過,使王宗傳、楊簡之說溢而旁出,而《易》入於釋氏。明永樂中官修《易經大全》,龐雜割裂,無所取裁,由羣言淆亂,無聖人以折其中也。我聖祖仁皇帝道契羲文,心符周孔,幾餘典學,深見彌綸天地之源。詔大學士李光地採摭羣言,恭呈乙覽,以定著是編。冠以《圖說》,殿以《啟蒙》,未嘗不用數,而不以盛談河、洛致晦玩占觀象之原;冠以程《傳》,次以《本義》,未嘗不主理,而不以屏斥讖緯併廢互體變爻之用。其諸家訓解,或不合於伊川、紫陽而實足發明經義者,皆兼收並採,不病異同。惟一切支離幻渺之說,咸斥不錄,不使溷四聖之遺文。蓋數百年分朋立異之見,至是而盡融;數千年畫卦繫辭之旨,乃至是而大彰矣。至於經、傳分編,一從古本,尤足正費直以來割裂綴附之失焉。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卷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御纂周易述義十卷

  乾隆二十年奉敕撰。凡卦爻四卷,彖傳一卷,象傳二卷,《繫辭傳》二卷,《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一卷。以多推闡《御纂周易折中》之蘊,故賜名曰《述義》。所解皆融會羣言,擷取精要,不條列姓名,亦不駁辨得失。而遺文詮釋,簡括宏深。大旨以切於實用為本。故於乾卦發例曰:“諸爻皆龍而三稱君子,明《易》之立象,皆人事也。”全書綱領,具於斯矣。又於取象則多從古義。如解《乾·九二》曰:“九二剛中,變離,文明。”解《坤·初六》曰:“變震為足,有履象焉。”解《屯·六二》曰:“變兌為女,柔正,故貞。”凡斯之類,皆取於變爻也。解《屯·六三》曰:“震、坎皆木,聚於艮山,故為林。”解《屯·九五》曰:“陷陰互艮,止而不動。”解《需·九五》曰:“坎水兌口,故為酒食。”凡斯之類,皆取於互體也。解《蒙·六三》曰:“三變互兌,故為女。”解《訟·九二》曰:“坎,坤體,故為邑。又互離,户象也。三百,離數也。”解《訟·九四》曰:“乾初,復體,互巽為命,變艮為渝,艮止1,貞也。”凡斯之類,皆兼取變與互也。故解《繫辭傳》“若夫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曰:“物謂八卦之爻,雜謂自其中四爻雜而互之,又撰成兩卦之德也。是非者時物之是非,皆於中爻辨之。正體則二為內卦之中,五為外卦之中;互體則三為內卦之中,四為外卦之中。故皆謂之中爻”云云,誠為根據先儒,闡明經義。蓋漢《易》之不可訓者在於雜以讖緯,推衍禨祥。至其象數之學,則去古未遠,授受具有端緒。故王弼不取漢《易》,而解“七日來復”,不能不仍用六日七分之說。朱子亦不取《漢》易,而解“羝羊觸藩”,亦不能不仍用互兌之義。豈非理有不可易歟?諸臣仰承指授,於宋《易》、漢《易》酌取其平,探羲、文之奧蘊,以決王、鄭之是非。千古《易》學,可自此更無異議矣。

  【彙校】

  1.“艮”,殿本作“變”,誤,據此書卷一《訟·九四》原文。

  讀易大旨五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國朝孫奇逢撰。奇逢字啟泰,號鍾元,又號夏峰,容城人。前明萬曆庚子舉人。是書乃其入國朝後流寓河南時所作。前有自序云:“至蘇門始學《易》,年老才盡,偶據見之所及,撮其體要,以示門人子弟。”原非逐句逐字作解,故曰“大旨”。其門人耿極為之校訂。末附《兼山堂問答》及與三無道人李崶論《易》之語,别為一卷。崶,雄縣人,奇逢所從學《易》者也。後奇逢曾孫用正復取其論《易》之語散見他著述者五條,彙冠卷首,題曰《義例》。跋稱原本序文、凡例皆闕,故以是補亡。案奇逢說《易》,不顯攻圖、書,亦無一字及圖、書。大意發明義理,切近人事,以象傳通一卦之旨,由一卦通六十四卦之義。凡所訓釋,皆先列己說,後附舊訓。其平生之學主於實用,故所言皆關法戒,有足取焉。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卷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周易稗疏四卷附考異一卷(湖南巡撫採進本)

  國朝王夫之撰。夫之字而農,號薑齋,漢陽人。前明舉人。是編乃其讀《易》之時隨筆劄記,故每條但舉經文數字標目,不全載經文。又遇有疑義,乃為考辨,故不逐卦逐爻一一盡為之說。大旨不信陳摶之學,亦不信京房之術,於先天諸圖、緯書雜說皆排之甚力,而亦不空談元妙1,附合老莊之旨。故言必徵實,義必切理,於近時說《易》之家為最有根據。其中如解訟卦“鞶帶”云:“帶無鞶名,鞶者鞶纓,車飾也。帶所以繫佩璲及芾者。”考《左傳》“后之鞶鑑”,杜預訓“鞶”為“帶”,《說文》“鞶”字,許慎亦註為“大帶”,安得曰“帶無鞶名”?又“何天之衢”,梁武帝解“何”為“荷”,見於《經典釋文》。夫之雖亦以為負荷之義,乃引《莊子》“負雲氣”為證,而不援梁武之說,亦偶然失考。至於“舊井无禽”,訓“禽”為“獲”,尤不免於穿鑿附會。然如引《禮》“人君至,命士黄裳,下士雜裳”以證“黄裳”之美,引《左傳》“班馬”證“乘馬班如”當讀“乘”為去聲,引《兵法》“前左下,後右高”證“師左次”,與論“帝乙”非紂父、“王用亨于西山”非文王,以及臨之“八月”、復之“七日”、《易》之逆數、河圖蓍策之辨,皆具有條理。卷帙雖少,固不失為徵實之學焉。

  【彙校】

  1.“元〔玄〕妙”,殿本作“幻渺”。

  易酌十四卷(直隸總督採進本)1

  國朝刁包撰。包字蒙吉,祁州人。前明天啟辛卯舉人2。是書用《註疏》本,以程《傳》、《本義》為主。雖亦偶言象數,然皆陳摶、李之才之學,非漢以來相傳之法也。原序稱陸隴其官靈壽時,欲為刊板,不果。雍正初,其孫顯祖又以己意附益之。卷首凡例、雜卦諸圖及卷中細字稱“謹案”者,皆顯祖筆。原序又稱此書為“經學之津梁,亦舉業之準的”。考包在國初,與諸儒往來講學,其著書一本於義理,惟以明道為主,絕不為程試之計。是書推闡《易》理,亦大抵明白正大,足以羽翼程、朱,於宋學之中實深有所得。以為科舉之書,則失包之本意多矣。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卷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天啟無辛卯。《國朝先正事略》卷二八《刁包事略》、《池北偶談》卷七“刁蒙吉”條、雍正《畿輔通志》卷六五《選舉志》天啟七年舉人表均載刁氏為天啟七年丁卯舉人。(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田閒易學十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賢家藏本)1

  國朝錢澄之撰。澄之原名秉鐙,字飲光,自號田閒老人,桐城人。家世學《易》,又嘗問《易》於黄道周。初撰一書曰《易見》2,因避兵閩地,失其本。又追憶其意撰一編,曰《易火傳》3。既而亂定歸里,復得《易見》舊稿,乃合併二編,删其重複,益以諸家之說,勒為此書。其學初從京房、邵康節入,故言數頗詳,蓋黄道周之餘緒也。後乃兼求義理,參取王弼註、孔穎達疏、程子《傳》、朱子《本義》,而大旨以朱子為宗。其說不廢圖,而以陳摶先天圖及河、洛二圖皆因《易》而生,非《易》果因此而作。圖中奇偶之數,乃揲蓍之法,非畫卦之本。持論平允,與元錢義方之論合,而義尤明暢。故卷首圖象雖繁,而不涉支離附會之弊。獨其“《周易》雜考”一條,既深慨今本非朱子之舊,而徒以彖傳、象傳篇首之註推其說,竟不能更其次第,以復古本。蓋劉?舊刻,國初尚未得見。故知其誤而不能改,仍用《註疏》本也。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為《田閒易學》十卷卷首二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此書凡例云:“吾家自融堂先生以來,家世學《易》。先君子究心五十餘年,臨沒之年,乃有所得,口授意指,命不孝為之詮次,錄諸簡端。不孝亦閒有己見,為先君子所首肯者,亦併載之。名曰《見易》。”則《易見》乃《見易》之誤。

  3.“《易火傳》”,殿本作“《易大傳》”,誤,此書凡例云:“漳浦黄先生……教令學《易》。不數月,吳下大亂,家室喪亡,竄身入閩,困閩山者三年。毎念先生教,輒思讀《易》。其《見易》舊解遺亡殆盡,又無書可借,唯記誦章句,默尋經義。時有所獲,久之成帙,目曰《火傳》。蓋以家園屢經兵火,所藏故本應付灰燼矣。又以薪盡火傳即此,猶是先君子之遺教也。”

  易學象數論六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黄宗羲撰。宗羲字太沖,號梨洲,餘姚人。前明御史尊素之子。康熙初,薦修《明史》,以老疾未赴。是書宗羲自序云:“《易》廣大無所不備,自九流百家借之以行其說,而《易》之本義反晦。世儒過視象數以為絕學,故為所欺。今一一疏通之,知其於《易》本了無干涉,而後反求程《傳》,亦廓清之一端。”又稱王輔嗣註簡當而無浮義,而病朱子添入康節先天之學為添一障。蓋《易》至京房、焦延壽而流為方術,至陳摶而岐入道家,學者失其初旨,彌推衍而轇轕彌增。宗羲病其末派之支離,先糾其本原之依託。前三卷論河圖、洛書、先天、方位、納甲、納音、月建、卦氣、卦變、互卦、筮法、占法,而附以所著之《原象》為內篇,皆象也。後三卷論《太元》、《乾鑿度》、《元包》、《潛虚》、《洞極》、《洪範》數、《皇極》數以及《六壬》、《太乙》、《遯甲》為外篇,皆數也。大旨謂聖人以象示人,有八卦之象、六爻之象、象形之象、爻位之象、反對之象、方位之象、互體之象,七者備而象窮矣。後儒之為偽象者,納甲也,動爻也,卦變也,先天也,四者雜而七者晦矣。故是編崇七象而斥四象,而七者之中又必求其合於古,以辨象學之訛。又《遯甲》、《太乙》、《六壬》三書,世謂之“三式”,皆主九宫,以參詳人事。是編以鄭康成之太乙行九宫法證《太乙》,以《吳越春秋》之占法、《國語》泠州鳩之對證《六壬》,而云後世皆失其傳,以訂數學之失。其持論皆有依據。蓋宗羲究心象數,故一一能洞曉其始末,因而盡得其瑕疵。非但據理空談,不中窾要者比也。惟本宋薛季宣之說,以河圖為即後世圖經,洛書為即後世地志,《顧命》之“河圖”即今之黄册,則未免主持太過。至於矯枉過直,轉使傳陳摶之學者得據經典而反脣,是其一失。然其宏綱巨目,辨論精詳,與胡渭《易圖明辨》均可謂有功《易》道者矣。

  周易象辭二十一卷附尋門餘論二卷圖書辨惑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國朝黄宗炎撰。宗炎字晦木,餘姚人。宗羲之弟也。其說《易》力闢陳摶之學2。故其解釋爻象,一以義理為主。如釋《坤·彖》曰:“乾既大矣,坤能配乎乾而與之齊,是乾之大,坤亦至焉,故曰至哉。蓋乾以元施而坤受之,即為坤之元,非别有元也。”其義為前人所未發,而於承天時行之旨、無成有終之道,皆分明融洽。他如解《豫·六二》“介於石”,謂“處地之中,得土之堅”,取象極為精確。解《剝·六五》“貫魚”,引《儀禮》,“魚每鼎用十五頭,昬禮用十四頭,其數多,必須貫”,亦頗有根據,不為牽合。解《解卦·初六》“无咎”云:“難之初解,人人喜補過之有地。此非人力,乃天時也,故直云无咎。”尤能得文外之意。其他詮釋大都類此,皆可備《易》家之一解。至於“歸妹以須”,須為女之賤者,舊解本無可易,而宗炎謂“須附頤以動”,則以為“須髮”之須,未免傷於好奇。又於《易》之字義多引篆文以釋之,亦不免王氏《新義》務用《字說》之弊。當分别觀之可也。後附錄《尋門餘論》二卷,《圖書辨惑》一卷,宗旨大略相同。《尋門餘論》兼排釋氏之說,未免曼衍於《易》外。其詆斥宋儒,詞氣亦傷太激。然其論四聖相傳,不應文王、周公、孔子之外别有伏羲之《易》為不傳之祕;《周易》未經秦火,不應獨禁其圖,轉為道家藏匿二千年,至陳摶而始出。則篤論也。《圖書辨惑》謂陳摶之圖書乃道家養生之術,與元陳應潤之說合(見應潤所作《爻變義蘊》)。謂周子《太極圖說》圖雜以仙真,說冒以《易》道,亦與朱彝尊、毛奇齡所考略同(彝尊說見《經義考》二百八十三,奇齡說見所作《太極圖說遺議》)。至謂朱子從而字析之,更流於釋,則不免有意深文,存姚江朱、陸之門户矣。二書各有别本單行。然考《周易象辭》目錄,實列此二書,謂之附錄,則非别自為編也。今仍合之,俾相輔而行焉。

  【彙校】

  1.會稽姜氏刻本《周易象辭》作十九卷,《圖書辨惑》作《圖學辨惑》,《浙江採集遺書總錄》同。文淵閣《四庫》本《周易象辭》為二十二卷,《圖學辨惑》為一卷,書前提要著錄不誤。(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陳乃乾:讀《四庫全書總目》條記)

  2.“《易》”,殿本無。

  周易筮述八卷(陝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王宏〔弘〕撰撰。宏撰字無異,號山史,華陰人。康熙己未嘗舉薦博學鴻詞1。宏撰以朱子謂《易》本卜筮之書,故作此編以述其義。其卷一曰《原筮》、曰《筮儀》、曰《蓍數》。《筮儀》本朱子,並參以汴水趙氏。其卷二曰《揲法》。其卷三曰《變占》,尊聖經,黜《易林》,稽之《左傳》,與朱子大同小異。其卷四曰《九六》、曰《三極》、曰《中爻》。中爻即互體。其卷五曰《卦德》、曰《卦象》、曰《卦氣》。《卦氣》本邵子、朱子,並附《太乙祕要》。其卷六曰《卦辭》。其卷七曰《左傳國語占》、曰《餘論》。其卷八曰《推驗》,採之陸氏,其涉於太異可駭者弗載。其書雖專為筮蓍而設,而大旨闢焦、京之術,闡文、周之理,立論悉推本於經義。較之方技者流,實區以别。故進而列之《易》類,不以術數論焉。

  【彙校】

  1.“舉薦”,殿本作“薦舉”。

  仲氏易三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毛奇齡撰。奇齡一名甡,字大可,號秋晴,一曰初晴,又以郡望稱西河。蕭山人。康熙己未以廩監生召試博學鴻詞,授檢討。初,奇齡之兄錫齡邃於《易》,而未著書,惟時時口授其子文輝。後奇齡乞假歸里,錫齡已卒,乃摭文輝所聞者,以己意潤飾成是書。或傳奇齡假歸之後,僦居杭州,一日著一卦,凡六十四日而書成1。雖以其兄為辭,實即奇齡所自解。以理斷之,或當然也。大旨謂《易》兼五義:一曰變易,一曰交易。是為伏羲之《易》,猶前人之所知。一曰反易,謂相其順逆,審其向背,而反見之。如屯轉為蒙,咸轉為恒之類。一曰對易,謂比其陰陽,絜其剛柔,而對觀之。如《上經》需、訟與《下經》晉、明夷對,《上經》同人、大有與《下經》夬、姤對之類2。一曰移易,謂審其分聚,計其往來,而推移上下之。如泰為陰陽類聚之卦,移三爻為上爻,三陽往而上陰來則為損;否為陽陰類聚之卦3,移四爻為初爻,四陽來而初陰往則為益之類。是為文王、周公之《易》,實漢、晉以來所未知。故以《序卦》為用反易,以分篇為用對易,以演《易·繫辭》為用移易,其言甚辨。雖不免牽合附會、以詞求勝之失,而大致引據古人,終不同於冥心臆測者也。

  【彙校】

  1.“書”,底本作“卦”,據殿本改。

  2.《上經》與《下經》夬、姤對者應為剝、復,毛奇齡誤作同人、大有。(黄壽祺:《周易名義考——六庵讀易叢考之一》)

  3.“陽陰”,底本作“陰陽”,據此書卷一“移易”條註文及殿本改。(同上)

  推易始末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毛奇齡撰。奇齡既作《仲氏易》,復取漢、唐、宋以來言《易》之及於卦變者,别加綜覈以為是書。其名“推易”,蓋本《繫辭傳》“剛柔相推”一語,仍《仲氏易》“移易”義也。大旨謂朱子《本義》雖載《卦變圖》於卷首,而止以為孔子之《易》,未著其為文、周之《易》。因上稽干寶、荀爽、虞翻諸家,凡有卦變、卦綜之說與宋以後相生反對諸圖具列於卷,而以《推易折衷》之圖系於後。朱子謂卦變乃《易》中之一義,而奇齡則以為演畫《繫辭》之本旨,未免主持太過。然《易》義廣大,觸類旁通,見知見仁,各明一理,亦足與所撰《仲氏易》互相發明也。

  春秋占筮書三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毛奇齡撰。其曰“春秋”者,摭《春秋傳》所載占筮,以明古人之《易》學。實為《易》作,不為《春秋》作也。自漢以來言占筮者不一家,而取象玩占存於世而可驗者,莫先於《春秋傳》。奇齡既於所著《仲氏易》、《推易始末》諸書發明其義,因復舉《春秋》內、外傳中凡有得於筮占者彙記成書,而漢、晉以下占筮有合於法者亦隨類附見焉。《易》本卜筮之書,聖人推究天下之理,而即數以立象。後人推究《周易》之象,而即數以明理。羲、文、周、孔之本旨如是而已。厥後象、數、理岐為三家,而數又岐為數派。孟喜、焦贛、京房以下,其法不可殫舉,而《易》於是乎愈雜。《春秋》內、外傳所紀,雖未必無所附會,而要其占法則固古人之遺軌。譬之史書所載,是非褒貶,或未盡可憑,至其一代之制度,則固無偽撰者也。奇齡因《春秋》諸占以推三代之筮法,可謂能探其本,而足關諸家之喙者矣。

  易小帖五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毛奇齡說《易》之語,而其門人編次成書者也。奇齡所著經解,惟《仲氏易》及《春秋傳》二種是其自編,餘皆出其門人之手,故中閒有附入門人語者。此《小帖》凡一百四十三條,皆講《易》之雜說,與《仲氏易》相為引伸。朱彝尊載之《經義考》,云:“皆西河氏紀說《易》之可議者”。今觀其書,徵引前人之訓詁以糾近代說《易》之失,於王弼、陳摶二派,攻擊尤力。其閒雖不免有强詞漫衍,以博濟辨之處,而自明以來申明漢儒之學,使儒者不敢以空言說經,實奇齡開其先路。其論《子夏易傳》及《連山》、《歸藏》,尤為詳覈。第五卷所記皆商搉《仲氏易》之語。初稿原附載《仲氏易》末,後乃移入此編。舊目本十卷,今本五卷,蓋其門人編錄有所刊削。考盛唐所為《西河傳》,又稱《易小帖》八卷。蓋十卷删為八卷,又删為五卷也。儒者尊奉一先生,每一字一句奉為蓍蔡,多以未定之說編入語錄。故《二程遺書》朱子有疑,《朱子語類》又每與《四書章句集註》、《或問》相左,皆失於簡汰之故。若盛唐者,可謂能愛其師矣。

  喬氏易俟十八卷(山東巡撫採進本)1

  國朝喬萊撰。萊字石林,寶應人。康熙己未召試博學鴻詞,官至翰林院侍讀。是書雜採宋元後諸家《易》說,而參以己意。前列諸圖,不主陳摶河圖、洛書、先天、後天、方圓、橫直之說。於卦變亦不取虞翻以下諸家,而取來知德之反對。其解經多推求人事,參以古今之治亂得失。如謂《履卦·六三》為成卦之主,而引莽、卓、安、史解“咥人”之凶;謂三百八十四爻惟《離·九四》最凶,而引燕王旦、建成、元吉、高煦為證;謂《小畜·九三》為小人籠絡君子,而引溫體仁、文震孟近事為說。蓋《誠齋易傳》之支流。假借牽合,或所不免,而理關法戒,終勝莊老之元〔玄〕談也2。於經文兼註古韻,亦得失互陳。如《觀卦·六四》象下備引顧炎武方音之說,則非未見《音學五書》者。而《象傳》協韻仍從吳棫之舊,則棄取有不可解者矣。經文用王弼之本,惟解《上經》、《下經》,《繫辭》以下一概闕如。蓋宗旨主於隨爻闡義,故餘不及焉,非脱佚也3。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卷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元談”,殿本作“虚談”。

  3.喬萊五世孫階於同治閒之刊本,除於道光辛未已補足《繫辭》二卷外,復有《易義緒文》十四條,然仍未及《說卦》以下。曾孫光學後序云:“未及成書,而被召入都,旋卒於京邸。手澤所存,遂止於此,惜哉!”則系未竣之作。(潘雨廷:《讀易提要》)

  讀易日鈔六卷(山東巡撫採進本)1

  國朝張烈撰。烈字武承,大興人。康熙庚戌進士,授內閣中書。己未召試博學鴻詞,改翰林院編修,歷官左春坊左贊善。是書一以朱子《本義》為宗。謂:“《易》者象也,言有盡,象無窮。伏羲畫為奇偶2,再倍而三,因重而六。文、周逐卦繫彖,逐畫繫爻,全是假物取象,不言理,不指事,而萬事萬理畢具。”大旨在因象設事,就事陳理,猶說《易》家之不支蔓者。前有其子益孫、升孫《紀實》,云:“此稿已删潤四十餘過。至易簀前數日,尚合《蒙引》、《通典》、《存疑》諸書,考訂‘知來’、‘藏往’二義,旋加改補”云云,則其用力亦可謂勤矣。烈之沒也,門人私諡曰志道先生。楊允長作《私諡議》一篇,冠於此書之首。昔宋儒張載之沒,門人欲為作私諡,司馬光力言其非。當時手帖,猶載《張子全書》之首。古人以禮處人,不欲妄相尊重,干國家易名之典,其謹嚴如是。允長等未之聞乎?今錄是書而削除是《議》,用杜標榜之漸焉。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為八卷,書前提要著錄不誤。(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畫”,殿本作“晝”,誤,此書卷一乾卦云:“伏羲仰觀俯察,至透極熟,欲舉以教人,無可形似,故借其數以明之。畫一奇以象陽,畫一耦以象陰也。然一陰一陽又有各生一陰一陽之象,故再倍而三,以成八卦。”

  周易通論四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國朝李光地撰。光地字厚庵,安溪人。康熙庚戌進士,官至大學士,諡文貞。是書綜論《易》理,各自為篇。一卷、二卷發明上、下經大旨。三卷、四卷則發明《繫辭》、《說卦》、《序卦》、《雜卦》之義。冠以《易本》、《易教》二篇,次及卦爻、象彖、時位、德應、河圖、洛書以及占筮掛扐,正變環互,無不條析其意,而推明其所以然。在宋學中可謂融會貫通,卓然成一家之說。其論復、无妄、中孚、離四卦為聖賢之心學,亦皆以消息盈虚觀天道而修人事,與《慈湖易傳》以心言《易》者迥殊。光地作《大學古本說》序,稱:“於《易》之卜筮灼然無疑”。蓋宗旨既明,則卮言不得而淆之矣。其學一傳為楊名時,有《周易劄記》二卷。再傳為夏宗瀾,有《易義隨記》八卷,《易卦劄記》二卷。雖遞相祖述,而其宏深簡括,則皆不及光地也。

  周易觀彖十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李光地撰。光地嘗奉命纂修《周易折中》,請復用朱子古本。是編乃仍用《註疏》本,蓋成書在前也。其《語錄》及《榕村全集》所載,頗申明先天諸圖。而是編則惟解《說卦傳》“天地定位”一章,附舉此義,然亦不竟其說。餘皆發明《易》理,兼證以《易》象,而數則略焉。蓋亦謂邵子之學為《易》外别傳也。其解《繫辭傳》“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二句,曰“彖辭所取,或有直用其爻義者,或有通時宜而爻義吉凶準以為決者。故以是觀之,不中不遠。惟其合始終以為質,故時物不能外”云云,“觀彖”之名蓋取諸此。其解九四“重剛而不中”句,不以“重”字為衍文;解“履霜堅冰,陰始凝也”句,不從《魏志》作“初六,履霜”;解“後得主而有常”句,不從程《傳》增“利”字;解“蓋言順也”句1,不以“順”為“慎”。以及“比,吉也”句、“比之匪人”句、“同人曰”句、“小利有攸往,天文也”句、“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句、“漸之進也”句、“上九鴻漸于陸”句與“地之宜”句,皆不從程《傳》、《本義》脱誤之說。惟據《漢律曆志》移“天一地二”二十字,從程《傳》;“能研諸侯之慮”句,“侯之”二字衍文,從《本義》耳(案光地謂“諸”為“侯之”合音,想以古經旁註字切而誤增。不知反切始自孫炎,古經安得註字切,其說殊誤。謹附訂於此)。蓋尊信古經,不敢竄亂,猶有漢儒篤守之遺。其大旨雖與程、朱二家頗有出入,而理足相明,有異同而無背觸也。

  【彙校】

  1.“蓋言順也”,殿本作“蓋言慎也”,誤,《周易·坤卦·文言》曰:“蓋言順也”,此書卷一同。朱熹《周易本義》云:“古字‘順’、‘慎’通用。案此當作‘慎’,言當辨之於微也。”

  周易淺述八卷(內府藏本)1

  國朝陳夢雷撰。夢雷字省齋,閩縣人。順治己丑進士2,官翰林院編修。緣事謫戍,後蒙恩召還,校正銅板。復緣事謫戍,卒於戍所。是編成於康熙甲戌,乃其初赴尚陽堡時所作。大旨以朱子《本義》為主,而參以王弼註、孔穎達疏、蘇軾《傳》、胡廣《大全》、來知德註。諸家所未及及所見與《本義》互異者,則别抒己意以明之。蓋行篋乏書,故所據止此。其凡例稱:“解《易》數千家,未能廣覽”,道其實也。然其說謂:“《易》之義蘊不出理、數、象、占,顧數不可顯,理不可窮,故但寄之於象。知象則理、數在其中,而占亦可即象而玩。”故所解以明象為主。持論多切於人事,無諸家言心言天、幻窅支離之說。其詮理雖多尊朱子,而不取其卦變之說;取象雖兼採來氏,而不取其錯綜之論,亦頗能掃除轇轕。惟卷末所附三十圖乃其友楊道聲所作,穿鑿煩碎,實與夢雷書不相比附。以原本所載,姑仍其舊存之,置諸不論不議可矣。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附《周易淺述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碑傳集》卷四四《陳編修夢雷傳》云:“未冠登康熙九年進士”,則順治六年己丑陳尚未出生。《清史稿·李光地傳》云:“陳夢雷者……與光地同歲舉進士。”即康熙九年庚戌進士。(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易原就正十二卷(直隸總督採進本)

  國朝包儀撰。儀字羽修,邢臺人。拔貢生,其始末無考。觀其自序稱早年聞有《皇極經世》而無由求得其書。自順治辛卯至康熙己酉,七經下第,貧不自存,薄游麻城,乃得其書於王可南家。至江寧寄食僧寺,玩求其旨者一年,始有所得。蓋亦孤寒之士,刻志自立者也。儀之學既從邵子入,故於陳摶先天圖信之甚篤。其凡例併謂:“行世《易》說,種不勝數,要皆未嘗讀《皇極經世》。無怪乎各逞私智,而總非立象盡意、觀象繫辭之本旨。”其持論尤膠於一偏。然其書發揮明簡,詞意了然,乃非拋荒經義,排比黑白,徒類算經者可比。其謂洛書無與於《易》,則差勝他家之繳繞。每爻皆註所變之卦,亦尚用《左氏》筮法,頗為近古。蓋其學雖兼講先天,而實則發明《易》理者為多。其盛推圖學,特假以為重焉耳。

  大易通解十五卷附錄一卷(直隸總督採進本)

  國朝魏荔彤撰。荔彤字念庭,柏鄉人,大學士裔介之子。官至江常鎮道。是編乃其罷官後所作,其論畫卦,謂與河圖、洛書,只可謂其理相通,不必穿鑿附會。又以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非生卦之次序。其論爻則兼變爻言之,謂占法二爻變者以上爻為主,五爻變者占不變爻,四爻變者占二不變爻,仍以下爻為主,餘占本爻與象辭。至論《上經》首乾、坤,中閒變之以泰、否,《下經》首咸、恒,中閒交之以損、益,尤得二篇之樞紐,皆頗有所見。惟不信先儒扶陽抑陰之說,反覆辨論。大意謂:“陰陽之中,皆有過、不及,皆有中正和平。德皆有美凶,品皆有邪正,非陽定為君子,陰定為小人,陰陽中皆有君子、小人。陽之美德剛健,其凶德則暴戾;陰之美德柔順,其凶德則奸佞。陰陽之君子俱當扶,小人俱當抑。陰陽二者,一理一氣,調濟剛柔、損益、過不及,務期如天地運化均平之時。此四聖人前民之用,贊化之心,而《易》所以作也”云云。其說甚辨。然觀於乾、坤、姤、復之初爻,聖人情見乎辭矣,荔彤究好為異論也。

  易經衷論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張英撰。英字敦復,桐城人。康熙丁未進士,官至文華殿大學士。諡文端。是書專釋六十四卦之旨,而不及《繫辭》、《說卦》、《序卦》、《雜卦》1。每卦各為一篇,詮解大意而不列經文2。大抵以朱子《本義》為宗,然於坎卦之“貳用缶”句,又以《本義》為未安,而從程《傳》以“樽酒簋貳”為句,則固未嘗如胡炳文等膠執門户之見也。其立說主於坦易明白,不務艱深。故解《乾·彖》“元亨利貞”云:“文王繫辭本與諸卦一例。”解乾、坤文言云:“聖人舉乾、坤兩卦,示人以讀《易》之法。如此擴充體會3。”蓋以經釋經,一掃紛紜轇轕之見,大旨具是矣。《漢書·儒林傳》稱費直惟以《彖》、《象》、《繫辭》十篇文言解說上、下經。知漢代專門,不矜繁說。英作是書,其亦此志歟?

  【彙校】

  1.“《雜卦》”,殿本脱。

  2.殿本“詮”上有“每篇”二字。

  3.“體會”,殿本作“體要”,誤,據此書卷上原文。

  易圖明辨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胡渭撰。渭原名渭生,字朏明,號東樵,德清人。是書專為辨定圖書而作。初,陳摶推闡《易》理,衍為諸圖。其圖本準《易》而生,故以卦爻反覆研求,無不符合。傳者務神其說,遂歸其圖於伏羲,謂《易》反由圖而作。又因《繫辭》“河圖、洛書”之文,取大衍算數作五十五點之圖,以當河圖;取《乾鑿度》太乙行九宫法造四十五點之圖,以當洛書。其陰陽奇偶,亦一一與《易》相應。傳者益神其說,又真以為龍馬、神龜之所負,謂伏羲由此而有先天之圖。實則唐以前書絕無一字之符驗,而突出於北宋之初。夫測中星而造儀器,以驗中星無不合,然不可謂中星生於儀器也;候交食而作算經,以驗交食無不合,然不可謂交食生於算經也。由邵子以及朱子,亦但取其數之巧合,而未暇究其太古以來從誰授受。故《易學啟蒙》及《易本義》前九圖皆沿其說,同時袁樞、薛季宣皆有異論。然考《宋史·儒林傳》,《易學啟蒙》朱子本屬蔡元定創稿,非所自撰。《晦庵大全集》中載《答劉君房書》曰:“《啟蒙》本欲學者且就《大傳》所言卦畫蓍數推尋,不須過為浮說。而自今觀之,如河圖、洛書亦不免尚有剩語。”至於《本義》卷首九圖,王懋竑《白田雜著》以《文集》、《語類》鉤稽參考,多相矛盾,信其為門人所依附,其說尤明。則朱子當日亦未嘗堅主其說也1。元陳應潤作《爻變義蘊》,始指先天諸圖為道家假借《易》理以為修錬之術。吳澄、歸有光諸人亦相繼排擊,各有論述。國朝毛奇齡作《圖書原舛編》,黄宗羲作《易學象數論》,黄宗炎作《圖書辨惑》,爭之尤力。然皆各據所見,抵其罅隙,尚未能窮溯本末,一一抉所自來。渭此書,卷一辨河圖、洛書,卷二辨五行、九宫,卷三辨《周易參同》、先天太極,卷四辨《龍圖》、《易數鉤隱圖》,卷五辨《啟蒙》圖、書,卷六、卷七辨先天古《易》,卷八辨後天之學,卷九辨卦變,卷十辨象數流弊。皆引據舊文,互相參證,以箝依託者之口。使學者知圖書之說,雖言之有故,執之有理,乃修錬、術數二家旁分《易》學之支流,而非作《易》之根柢。視所作《禹貢錐指》,尤為有功於經學矣。

  【彙校】

  1.《周易本義》九圖,雖為門人移易《易學啟蒙》初版“舊圖”而附之卷首,然其皆出於朱熹,則亦可自《文公易說》和《朱子語類》中稽考。今見《周易本義》卷首之《河圖》、《洛書》,《易學啟蒙》中已見於“本圖書第一”篇,自是出於朱熹已不待辨。至於以黑白之位所作之大小二橫圖,則朱熹於《答袁樞》曰:“來教又論黑白之位尤不可曉,然其圖亦非古法,但今欲易曉且為此以寓之耳。乾則三位皆白,三陽之象也;兌則下二白而上一黑,下二陽而上一陰也;離則上下二白而中一黑,上下二陽而中一陰也;震則下一白而上二黑,下一陽而上二陰也;巽之下一黑而上二白、坎之上下二黑而中一白、艮之下二黑而上一白、坤之三黑,皆其三爻陰陽之象也”,又曰:“僕之前書固已自謂,非是古有此圖,只是今日以意為之,寫出奇偶相生次第,令人易曉矣”,又曰:“若要見得聖人作易根源直截分明,卻不如且看卷首舊圖。自始初只有兩畫時漸次看起,以至生滿六畫之後,其先後多寡既有次第而位置分明,不費詞說”(《文公易說》卷二十三)。所謂“卷首舊圖”即指《易學啟蒙》初版之圖而言,而其大下二橫圖即為列於《周易本義》卷首之黑白之點陣圖。大下二橫圖出於朱熹,又有一證:“須先將六十四卦作一橫圖,則震巽、復姤正在中閒,先自震、復而卻行以至於乾,乃自巽、姤而順行以至於坤,便成圓圖”(《文公易說·答葉永卿》卷一)。至於《卦變圖》,亦是出於朱熹,嘗曰:“如卦變圖,剛來柔進之類,亦是就卦已成後用意推說,以此為自彼卦而來耳,非真先有彼卦而後方有此卦也”(《文公易說》卷二),又曰:“三爻變者有二十卦,前十卦為貞,後十卦為悔,是變盡了又反回來`,有圖見《啟蒙》”(《文公易說》卷二十二),又曰:“卦變獨於彖傳之詞有用,然舊圖亦未備,頃嘗修定。今寫去,可就空處填畫卦爻。而以彖傳考之,則卦所從來,皆可見矣。其閒亦有一卦從數卦而來者,須細考之。可以見易中象數無所不通,不當如今人之拘滯也”(《文公易說·答王遇》卷二十二)。此則明白說《卦變圖》為《易學啟蒙》舊圖,而“嘗修定”不拘滯“一卦從數卦而來”之卦變圖即為三十二幅變占圖(《易學啟蒙》考變占篇新圖)。(郭彧:《續四庫提要辯證(經部易類)》)

  合訂删補大易集義粹言八十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國朝納喇性德編1。相傳謂其稿本出陸元輔,性德歿後,徐乾學刻入《九經解》,始署性德之名,莫之詳也。性德原作成德,字容若,滿洲正黄旗人。康熙丙辰進士,官至乾清門侍衛。是書乃取宋陳友文《大易集義》、方聞一《大易粹言》(案此書原本誤作曾穜,今考正)二書而合輯之。友文書本六十四卷,所集諸儒之說凡十八家,又失姓名兩家。聞一書本七十卷,所集諸儒之說凡七家。以二書校除重複外,《集義》視《粹言》實多得十一家。惟《粹言》有《繫辭》、《說卦》、《序卦》、《雜卦》,而《集義》止於上、下經,故所引未能賅備。性德因於十一家書中擇其論《繫辭》諸傳者,以補其闕,與《粹言》合為一編,又删其繁蕪,勒成此本。今《粹言》尚有傳本,已著於錄。《集義》流播較希,尚藉此以見梗概。其中理、數兼陳,不主一說。宋儒微義,實已略備於斯。李衡删房審權之書,俞琰鈔李心傳之說2,並以取精擷要,有勝原編。此書之作,其功亦約略相亞矣。

  【彙校】

  1.殿本“國”上有“舊本題”三字。

  2.“俞琰”,底本作“俞琬”,乃避嘉慶諱,據殿本改。

  周易傳註七卷附周易筮考一卷(直隸總督採進本)

  國朝李塨撰。塨字剛主,號恕谷,蠡縣人。康熙庚午舉人,官通州學正。是編大旨謂聖教罕言性、天,乾、坤四德,必歸人事。以下屯“建侯”、蒙“初筮”,每卦亦皆以人事立言。陳摶《龍圖》、劉牧《鉤隱》以及探無極、推先天者,皆使《易》道入於無用;《參同契》、《三易洞璣》諸書,皆異端方技之傳,其說適足以亂《易》。即五行勝負、分卦直日、一世二世三世四世諸說,亦皆於三聖所言之外再出枝節。故其說頗為淳實,不涉支離恍惚之談。其駁卦變之說,發例於《訟卦·彖辭》;駁河圖、洛書之說,發例於《繫辭傳》;駁先天八卦之說,發例於《說卦傳》。其餘則但明經義,不復駁正舊文。其凡例論先儒辨難,卷不勝載,惟甚有關者,始不得已而辨之也。大抵以觀象為主,而亦兼用互體。於古人多採李鼎祚《集解》,於近人多取毛奇齡《仲氏易》、《圖書原舛編》,胡渭《易圖明辨》。其自序排擊諸儒雖未免過激。然明自隆、萬以後,言理者以心學竄入《易》學,率持禪偈以詁經;言數者奇偶與黑白遞相推衍1,圖日積而日多,反置象占辭變、吉凶悔吝於不問。其蠹蝕經術,實弊不勝窮。塨引而歸之人事,深得聖人垂教之旨。其矯枉過直,懲羹吹齏者分别觀之,不以詞害意可矣。

  【彙校】

  1.“與”,殿本無。

  周易劄記二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國朝楊名時撰。名時字賓實,江陰人。康熙辛未進士,官至禮部尚書,諡文定。是編乃其讀《易》所記,前後無序跋,未詳其成書年月。觀書中所引證,蓋猶在《欽定周易折中》之後也。名時本李光地所取士,故其《易》學多得之光地。雖《說卦傳》及《附論啟蒙》之類頗推衍先天諸圖,尚不至於支離附會。至其詮解經傳則純以義理為宗,不涉象數。大抵於程、朱之義不為苟異,亦不為苟同。在宋學之中,可謂明白而篤實矣。名時為雲南巡撫時,夏宗瀾嘗從之問《易》。所作《易》說,皆質正於名時,其問答具載宗瀾書中。然宗瀾所說,如漸卦“禦寇”證以“孤雁打更”之類,頗為膚廓,不及名時所論,猶有光地之遺也。

  周易傳義合訂十二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朱軾撰。軾字若瞻,高安人。康熙甲戌進士,官至大學士,諡文端。是編因程子《易傳》、朱子《易本義》互有異同,為參校以歸一是,不復兩可其說,以滋岐貳。惟兩義各有發明,可以並行不悖者,仍俱錄焉,而附以諸儒之論。其諸儒之論有實勝《傳》、《義》者,則竟舍《傳》、《義》以從之,軾所見亦各附於後。其凡例有曰:“遺象言理,自王輔嗣始。然《易》者象也,有象斯有理,理從象生也。孔子《彖》、《象》二傳,何嘗非言象?雷、風、山、澤以及乾馬、坤牛、震龍、巽雞之類,皆象也。即卦之剛柔上下、應比承乘,亦何莫非象乎?舍是而言理,不知所謂理者安在矣。《易》道之取類大,精粗巨細,無所不有。即納甲、飛伏等術數之學,不可謂非《易》之一端也。況中爻、互卦、倒巽、倒兌、厚離、厚坎之象,皆卦體之顯而易明者乎?”又稱:“卦有對易、反易。反易之義,先儒言之已備,來知德謂之卦綜,謬矣。”又稱:“程子不取卦變,謂凡卦皆自乾、坤來。然合之《彖傳》,究未盡協。今一遵朱子‘一陰一陽自姤、復’之說。”又稱:“宋元以來《易》圖不下數千,於四聖人之精義,全無干涉,今一概不錄。止縷析朱子各圖之義而圖仍不載”云云。其全書宗旨1,具見於斯。較之分門别户,尊一先生之言,而先儒古義無不曲肆掊擊者,其識量相去遠矣。其書軾存之日未及刊行,乾隆丁巳,兩廣總督鄂彌達始為校付剞劂2,恭呈御覽。蒙皇上篤念舊學,親灑宸翰,弁於編首。稱其“簡而當,博而不支,鉤深探賾而不鑿。蓋玩之熟,故擇言也精;體之深,故析理也密。”天藻表揚,昭垂日月。非惟是書仰託以不朽,即天下萬世伏繹聖謨,亦均能得讀《易》之津梁,窺畫卦之閫奧,曉然知所向方也。又豈獨軾一人之幸哉!

  【彙校】

  1.“其”,殿本無。

  2.“鄂彌達”,殿本作“鄂爾達”,誤,鄂彌達,《清史稿》卷三二三有傳。滿洲正白旗人,雍正十年,署廣東總督。十三年,命兼轄廣西,仍駐肇慶。(乾隆)四年,調川陝總督。丁巳為乾隆二年。此書卷首乾隆二年御製序云:“文端以兩粵督臣鄂彌達舊為曹屬,手授是書。鄂彌達梓而傳之,刻成進覽。”

  周易玩辭集解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國朝查慎行撰。慎行字初白,號悔餘,海寧人。康熙癸未進士,官翰林院編修。慎行受業黄宗羲,故能不惑於圖書之學。卷首《河圖說》二篇,一謂河圖之數聖人非因之以作《易》,乃因之以用蓍,自漢、唐以下未有列於經之前者。一謂河圖出於讖緯,而附以朱子亦用河圖生蓍之證。次為《橫圖圓圖方圖說》,論其順逆加減,奇偶相錯之理。次為《變卦說》,謂變卦為朱子之《易》,非孔子之《易》。次為《天根月窟考》,列諸家之說凡六,而以為老氏雙修性命之學無關於《易》。次為《八卦相錯說》,謂相錯是對待,非流行。又謂相錯只八卦,非六十四卦相錯。次為《辟卦說》二,一論十二月自然之序,一論陰陽升降不外乾、坤。次為《中爻說》,以孔穎達用二、五者為是。次為《中爻互體說》,謂正體則二、五居中,互體則三、四居中,三、四之中由變而成。次為《廣八卦說》,謂《說卦》取象不盡可解,當闕所疑。其言皆明白篤實,足破外學附會之疑。經文次序用《註疏》本,乾卦之末有註曰:“案胡雲峰《本義通釋》乾、坤二卦,自《文言》起至末,别為一卷,編在《說卦》之前。竊意《本義》原本當如是,而《通釋》遵之。今原本不復見矣”云云。蓋未見劉?刻本者。案?之舊刻,聖祖仁皇帝特命開雕,慎行侍直內廷,何以不見,其理殆不可解。然其說經則大抵醇正而簡明,在近時講《易》之家,特為可取焉。

  【彙校】

  1.此條殿本置於《周易劄記》條之前,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文淵閣本尚有卷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易說六卷(陝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惠士奇撰。士奇字仲儒,吳縣人。康熙己丑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讀。是書雜釋卦爻1,專宗漢學,以象為主。然有意矯王弼以來空言說經之弊,故徵引極博,而不免稍失之雜。如釋訟卦,引荀爽說“訟之言凶也”,則以丹朱之“嚚訟”為“嚚凶”;釋“弟子輿尸”,引《左傳》“彘子尸之”,以尸為軍中元帥;釋“觀國之光”,引《聘禮》“請觀”及《左傳》季札觀樂、韓宣子觀書以證“觀國”,皆失之拘。釋“繫于苞桑”,以“桑”字為“喪亡”之“喪”,而無所考據;釋“先張之弧,後說之弧”,以下“弧”字改為“壺”,引《昬禮》“壺尊”、《太元》“壺婦”為證,皆愛博嗜奇,不能自割。至編端論《乾·象傳》“大明終始”,引《莊子·在宥篇》“我為女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為女入於窈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謂莊周精於《易》,故善道陰陽,先儒說《易》者皆不及,尤未免失之不經。然士奇博極羣書,學有根柢。其精研之處,實不可磨,非暖暖姝姝守一先生之言者所可倣佛。一二微瑕,固不足累其大體也。

  【彙校】

  1.“卦爻”,殿本作“卦文”,誤。

  周易函書約存十八卷約註十八卷别集十六卷(刑部尚書胡季堂家藏本)1

  國朝胡煦撰。煦字曉滄,光山人。康熙壬辰進士,官至禮部侍郎。是書原本一百十八卷。其詮釋經文者四十九卷。冠以《原圖》八卷,用解伏羲之《易》,《原卦》三卷,用解文王之《易》,《原爻》三卷,用解周公之《易》。又取先儒論說,集為《原古》三十六卷,謂之《首傳》。共九十九卷,為《周易函書》正集。外有《函書約》三卷,《易學須知》三卷,《易解辨異》三卷,《篝燈約旨》十卷,共十九卷,為《别集》。《别集》先已刊板。正集因卷帙浩繁,艱於剞劂,乃取詮釋經文之四十九卷,約為十八卷,名曰《函書約註》。又取《首傳》五十卷,約為十六卷,附以《續約旨》二卷,共十八卷刊之,名曰《續集》。皆煦所手訂也。其正集原本,煦門人李學裕欲為校刊,攜其稿去。會學裕病卒,遂散佚。後《别集》、《續集》板並漫漶,其子季堂重為校訂。因正集未刊,《續集》之名無所緣起,且《續集》之《原圖》、《原卦》、《原爻》、《原古》即删取正集之要語,非别有所增,未可目之以續。而《别集》內之《函書約》三卷,亦即正集之《原圖》、《原卦》、《原爻》撮其大義,更不可附入《别集》。遂以《續集》編為十五卷,取《函書約》三卷弁首,共十八卷,名為《約存》。蓋以正集既佚,其大義僅存於是也。又以《續約旨》二卷,依《篝燈約旨》原目,散附各篇之內,合《易學須知》三卷,《易解辨異》三卷,仍為《别集》。其釋經文之十八卷,仍名《約註》。共為五十二卷,即此本也。煦研思《易》理,平生精力盡在此書。其持論酌於漢學、宋學之閒,與朱子頗有異同。然考《朱子語錄》有曰“某作《易本義》,欲將文王卦辭大概略說,至其所以然之故,於孔彖辭中發之。如此乃不失文王大意,但未暇整頓爾”云云,是朱子於《本義》蓋欲有所改定而未能,則後人辨訂,亦未始非朱子之志也。陸游《渭南集》有《朱氏易傳跋》,曰:“易道廣大,非一人所能盡。堅守一家之說,未為得也。元晦尊程氏至矣,然其為說亦已大異,讀者當自知之。”斯可謂天下之通論矣。

  【彙校】

  1.“周易函書約存十八卷約註十八卷别集十六卷”,殿本作“周易函書約存二十四卷約註十八卷别集八卷”。文淵閣《四庫》本為《周易函書約存》十五卷卷首三卷《約註》十八卷《别集》十六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易箋八卷(山東巡撫採進本)

  國朝陳法撰。法字定齋,貴州安平人。康熙癸巳進士,官至直隸大名道。其書大旨以為《易》專言人事,故彖、爻之辭未嘗言天地,雷、風諸象亦並不言陰陽。考《震·彖》言“震驚百里”,即象震雷,諸卦彖言“利涉大川”,即象坎水。法所云彖辭不言象者,未為盡合。然其持論之大旨,則切實不支。至來知德以伏卦為錯,反對之卦為綜,法則謂《大傳》所云“錯綜”者,以揲蓍而言,錯綜其七、八、九、六之數,遂定諸卦之象。今以錯綜諸卦定象,是先錯綜其象也,又以錯綜言數,是錯綜其象以定數也。先儒雖言卦變,未有易其陰陽剛柔之實,顛倒其上下之位者。今以乾為坤,以水為火,以上為下,混淆汨沒,而《易》象反自此亡矣。其辨最為明晰。又論筮法云《傳》所謂“掛”者,懸之四揲之外,原以象三,而非與奇數同歸於扐,以象閏也。其曰“再扐而後掛”,是三變之中有不掛者矣。夫一變之中,初扐之掛不待言矣。惟再扐不掛,故曰“再扐而後掛”。故知再扐為指第二變、第三變而言也。其說與郭、朱迥異。而前一變掛一,後二變不掛,其掛一之策不入歸奇之中,則三變皆以四、八為奇偶,不用五、九借象,與經義似有發明。固亦可備一解也。

  楚蒙山房易經解十六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晏斯盛撰。斯盛字一齋,新喻人。康熙辛丑進士,官至湖北巡撫。是書凡《學易初津》二卷,《易翼宗》六卷,《易翼說》八卷。《學易初津》為全書之宗旨,謂今所傳圖、書乃大衍之數,因《大傳》之言而圖之,不取河洛奇偶之說,所見最確。又謂辭占不遺彖辭,而不取卦變、互體之說,則盡廢漢《易》之古法,未免主持稍過。《易翼宗》以經文為主,而割《十翼》散附於句下,意在以經解經,頗傷破碎。又每爻之首,畫一全卦而閒以一動爻,奇作○,偶作(),亦自我作古。《易翼說》全解《十翼》,而先《繫辭》,次《說卦》,次《序卦》,次《雜卦》,次《彖傳》,次《文言》,次《象傳》,非古非今,更不知所據何本。然不廢象數而不為方技術數之曲說,不廢義理而不為理氣心性之空談。在近日說《易》之家,猶可云篤實近理焉。

  周易孔義集說二十卷(編修周永年家藏本)

  國朝沈起元撰。起元字子大,太倉人。康熙辛丑進士,官至光祿寺卿。是書大旨以《十翼》為夫子所手著,又未經秦火,其書獨完,故學《易》者必當以孔《傳》為主。因取明高攀龍《周易孔義》之名别加纂集,於古今說《易》諸書,無所偏主,惟合於孔《傳》者即取之。其篇次則仍依今本,以《彖傳》、《象傳》系於經文之下,謂《易》之亡不亡,不係於古本之復不復。王氏以傳附經,亦足以資觀玩。惟《大象傳》往往别自起義,《文言》則引伸觸類以闡《易》蘊,皆無容附於本卦,故别出之。前列三圖,一為《八卦方位圖》,一為《乾坤生六子圖》,一為《因重圖》,皆據《繫辭》、《說卦》之文。至於河圖、洛書、先天、後天、方、圓諸圖,則謂此陳、邵之《易》,非夫子所本有,概從删薙,頗能掃除紛紜轇轕之習。其中亦多能推驗舊說,引伸新義。如《乾·彖傳》“大明終始”,王註、程《傳》、朱子皆未有確解。起元獨取侯行果“大明,日也”之說,而證以《晉·彖傳》之“順而麗乎大明”、《禮記》之“大明生於東”,於經義頗有根據。《觀·六三》、《九五》、《上九》之“觀我生”、“觀其生”,自孔疏以“動出”為生,而後儒遂以“動作施為”解之,俱不免於牽强。起元獨取虞翻“生謂坤生民也”之說,尤有合於九五象傳“觀民”之旨。其釋《大象傳》比類求義,於字句相似而義不同者,推闡更為細密1。在近來說《易》家中,亦可云有本之學矣。

  【彙校】

  1.“更為細密”,殿本作“尤密”。

  易翼述信十二卷(直隸總督採進本)

  國朝王又樸撰。又朴字介山,天津人。雍正癸卯進士,官至廬州府同知。是編經傳次序悉依王弼舊本,而冠以讀《易》之法,終以所集諸儒雜論。其大旨專以《彖》、《象》、《文言》諸傳解釋經義,自謂篤信《十翼》,述之為書,故名曰《易翼述信》,而以朱子所云“不可便以孔子之說為文王之說”者為非。其徵引諸家,獨李光地之言為最夥1,而於《本義》亦時有異同。蓋見智見仁,各明一義,原不能固執一說以限天下萬世也。至其註釋各卦,每爻必取變氣,蓋即之卦之遺法。其於河圖、洛書及先天、後天皆不列圖,而敘其說於雜論之末,特為有識。其時、位、德、大小、應比、主爻諸論,亦皆恪遵《御纂周易折中》之旨,闡發證明,詞理條暢,可取者亦頗多焉。

  【彙校】

  1.“為”,殿本無。

  周易淺釋四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潘思榘撰。思榘字補堂,陽湖人。雍正甲辰進士,官至福建巡撫。是書皆即卦變之法以求象,而即象以明理。每卦皆註自某卦來,謂之“時來”。蓋《易》道廣大,無所不該,其中陰陽變化,宛轉關生,亦具有相通之理。故漢學如虞翻諸家,皆有是說;宋學即程子、朱子,亦闡明是理。雖非《易》之本義,要亦易之一義也。前有白瀛序,稱思榘“點勘通志堂所刊《易》解四十二家,竭畢生之力以成此書。比其沒也,力疾屬草,尚闕乾、坤二卦未註,遂以絕筆。”故此本所說惟六十二卦。其《彖傳》、《象傳》則以用《註疏》本附經併釋,而《文言》、《繫辭》、《說卦》、《序卦》、《雜卦》則未之及。蓋主理者多發揮《十翼》,主象、主數者多研索卦爻,其宗派然也。後有松江沈大成與其門人福唐林迪光二跋。迪光述思榘之言曰:“彖多言象,而變在其中;爻多言變,而象在其中。不明時來,不知卦之來處;不求爻變,不知卦之去處。爻無所不包,舊說一概講入身心政治上去,遺卻許多道理。不如就其淺處說,而深處亦可通也。”固足括是書之大旨矣1。

  【彙校】

  1.“固”,殿本無。

  周易洗心九卷(編修勵守謙家藏本)1

  國朝任啟運撰。啟運字翼聖,荆溪人。雍正癸丑進士,官至宗人府府丞。是編大旨謂讀《易》者當先觀圖象,故首卷備列諸圖。自朱子、邵子而外,如國朝李光地、胡煦所作諸圖,皆為採入,而又以己見推廣之,端緒頗為繁賾。自序謂:“其要不外《論語》‘五十以學《易》’之言,文、周卦畫自羲圖出,羲圖自河、洛出。五十者,圖、書之中也。學《易》不以五十,失其本矣。”其說頗務新奇。然其詮釋經義,則多發前人所未發。大抵觀象玩辭,時闡精理,實不盡從圖、書生解。其文句異同,亦多從馬、鄭、王弼、王肅諸家之本。即或有不從舊本2,必註某本作某字,以存古義,亦非圖、書以外廢訓詁而不言。然則其研尋奇偶,特好語精微而已,非如張行成等竟舍經而談數也。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為《周易洗心》七卷卷首二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或有不從舊本”,殿本作“不從舊本者”。

  豐川易說十卷(兩江總督採進本)1

  國朝王心敬撰。心敬字爾緝,鄠縣人。乾隆元年薦舉賢良方正,以老病不能赴京而罷。心敬受業於李顒2,而謹嚴不逮其師。所註諸經,大抵好為異論,《書》及《春秋》為尤甚。惟此編推闡《易》理,最為篤實。其言曰:“學《易》可以無大過,是孔子明《易》之切於人身,即是可以知四聖人繫《易》之本旨,並可以識學《易》之要領。”又曰:“《易》是道人事之書,陰陽消長,只是借來作影子耳。故曰:‘《易》者3,象也,象也者,像也’。於陰陽消長處看得不明,是影子不真。若徒泥陰陽消長而無得於切己之人事,亦屬捕風捉影。”又曰:“置象言《易》,是謂懸空;執象舍義,是為泥跡。象義雙顯,則體用一源,顯微無閒。”又曰:“《中庸》一書,是子思為當日之言道者視為高深元〔玄〕遠,故兩引《中庸》之說以明道。《易翼》十篇,是孔子為當日之言《易》者視為高深元遠,故重申‘易簡’之說以明《易》。後儒往往索諸隱深,欲以張皇《易》妙,而不知反失其本旨。”又曰:“若《易》不關象,不知義於何取;不屬卜筮,不知設蓍何為。”又曰:“學者讀《易》不知求設教之本旨,讀《書》不知《洪範》經世之宏猷,每於河圖、洛書穿鑿附會,何切於實事實理?”又曰“大抵漢、唐之《易》,只成訓詁;宋、明之《易》,多簸弄聰明。訓詁非《易》而《易》在,聰明亂《易》而《易》亡。”又曰:“義言象占,同體共貫,廢一不得,泥一不得。後儒紛紛主象、主數、主理、主卜筮、主錯綜之變,是舍大道而入旁蹊”云云。其說皆明白正大,故其書皆切近人事,於學者深為有裨。至於互卦之說,老陰、老陽始變之說,錯綜之說,卦變之說,皆斥不信,併《左氏》所載古占法而排之。雖主持未免太過,要其立言之大旨,則可謂正矣。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卷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李顒”,底本作“李容”,乃避嘉慶諱,據殿本改。

  3.殿本“者”上有“也”字,衍,據《周易·繫辭傳》原文。

  周易述二十三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國朝惠棟撰,棟字定宇,號松崖,元和人1。其書主發揮漢儒之學,以荀爽、虞翻為主,而參以鄭元、宋咸、干寶諸家之說,融會其義,自為註而自疏之。其目錄凡四十卷。自一卷至二十一卷,皆訓釋經文。二十二卷、二十三卷為《易微言》,皆雜鈔經典論《易》之語。二十四卷至四十卷,凡載《易大義》、《易例》、《易法》、《易正訛》、《明堂大道錄》、《禘說》六名,皆有錄無書。其註疏尚闕下經十四卷及《序卦》、《雜卦》兩傳,蓋未完之書。其《易微言》二卷,亦皆雜錄舊說以備參考。他時蕆事,則此為當棄之糟粕,非欲别勒一編,附諸註疏之末。故其文皆未詮次。棟歿之後,其門人過尊師說,並未定殘稿而刻之,實非棟本意也2。自王弼《易》行,漢學遂絕。宋、元儒者類以意見揣測,去古寖遠。中閒言象數者又岐為圖、書之說,其書愈衍愈繁,而未必皆四聖之本旨。故說經之家莫多於《易》與《春秋》,而《易》尤叢雜。棟能一一原本漢儒,推闡考證。雖掇拾散佚,未能備睹專門授受之全。要其引據古義,具有根柢。視空談說經者,則相去遠矣。

  【彙校】

  1.《總目》卷一《新本鄭氏周易》條已敘惠棟表字籍貫,此條當作“棟有《新本鄭氏周易》,已著錄”。

  2.此書前二十一卷為《周易述》,以漢儒之說為主另立新說。《易微言》彙輯先秦兩漢諸家論說以為旁證,《易大義》實即《中庸註》二卷與《禮運註》一卷(闕)(惠棟《松崖文鈔》卷一《上制軍尹元長先生書》:“子遊《禮運》、子思《中庸》,純是《易》理。”)。《易例》、易法(闕)明聖人作《易》之源及漢儒解《易》之本例法則,《易正訛》(闕)校歷代相沿之訛文誤字以復古本之舊,《明堂大道錄》與《禘說》鉤稽明堂之法與禘祀之制以證《易》為軍國大政之用,實為惠棟精心結撰之系列著述。(漆永祥:《四庫總目提要》惠棟著述糾誤)

  易漢學八卷(光祿寺卿陸錫熊家藏本)

  國朝惠棟撰。是編乃追考漢儒《易》學,掇拾緒論以見大凡。凡《孟長卿易》二卷,《虞仲翔易》一卷,《京君明易》二卷(《干寶易》附見),《鄭康成易》一卷,《荀慈明易》一卷。其末一卷則棟發明漢《易》之理,以辨正河圖、洛書、先天、太極之學。其以虞翻次孟喜者,以翻《别傳》自稱五世傳孟氏《易》;以鄭元次京房者,以《後漢書》稱元通《京氏易》也。荀爽别為一卷,則費氏《易》之流派矣。考漢《易》自田王孫後,始岐為施、孟、梁邱〔丘〕三派。然《漢書·儒林傳》稱1:“孟喜得《易》家候陰陽災變書,詐言田生且死時,枕喜膝獨傳。而梁邱賀疏通證明2,謂‘田生絕於施讎手中。時喜歸東海,安得此事?’”又稱:“焦延壽嘗從孟喜問《易》,京房以為延壽即孟氏學,而翟牧、白生不肯,皆曰非也。劉向亦稱諸《易》家說皆祖田何、楊叔、丁將軍,大義略同,惟京氏為異黨。”則漢學之有孟、京,亦猶宋學之有陳、邵,均所謂《易》外别傳也。費氏學自陳元、鄭衆、馬融、鄭元以下,遞傳以至王弼,是為今本。然《漢書》稱:“直長於卦筮,無章句,徒以《彖》、《象》3、《繫辭》十篇、《文言》解說上、下經。”《隋志》“五行家”有直《易林》二卷、《易內神筮》二卷、《周易筮占林》五卷,則直《易》亦兼言卜筮。特其爻象承應陰陽變化之說,與孟、京兩家體例較異。合是三派,漢學之占(殿本作古)法亦約略盡此矣。夫《易》本為卜筮作,而漢儒多參以占候,未必盡合周、孔之法。然其時去古未遠,要必有所受之。棟採輯遺聞,鉤稽考證,使學者得略見漢儒之門徑,於《易》亦不為無功矣。孟、京兩家之學,當歸術數。然費氏為象數之正傳,鄭氏之學亦兼用京、費之說,有未可盡目為讖緯者。故仍列之經部焉。

  【彙校】

  1.殿本“然”下有“考”字。

  2.“而”,殿本無。

  3.“《彖》、《象》”,底本作“《象》、《彖》”,據《漢書》卷八十八費直本傳原文及殿本改。

  易例二卷(桂林府同知李文藻刊本)

  國朝惠棟撰。棟所作《周易述》目錄,列有《易微言》等七書。惟《易微言》二卷附刊卷末,其餘並闕。此《易例》二卷,即七書中之第三種,近始刊本於潮陽,皆考究漢儒之傳以發明《易》之本例。凡九十類,其中有錄無書者十三類。原跋稱為未成之本。今考其書,非惟採摭未完,即門目亦尚未分。意棟欲鎔鑄舊說1,作為《易》例。先創草本,採摭漢儒《易》說,隨手題識,筆之於册,以儲作論之材。其標目有當為例而立一類者,亦有不當為例而立一類者;有一類為一例者,亦有一類為數例者。如既有“扶陽抑陰”一類,又有“陽道不絕陰道絕義”一類,又有“陽無死義”一類。此必欲作“扶陽抑陰”一例,而雜錄於三處者也。曰“中和”,曰“《詩》尚中和”,曰“《禮》、《樂》尚中和”,曰“君道尚中和”,曰“建國尚中和”,曰“《春秋》尚中和”,分為六類,已極繁複。而其後又出“中和”一類,“君道中和”一類,卷末更出“中和之本”一類。此亦必欲作“《易》尚中和”一例,而散見於九處者也。“古者有聖人之德,然後居天子之位”一類,徵引繁蕪,與《易》理無關,而題下註曰:“即二升坤五義”。此必摭為“乾升坤降”之佐證,而偶置在前者也。又如“初為元士”一類,即“貴賤”類中之一。乾為仁、震為車、艮為言三類,即諸例中之三。“天地之始”一類,即“卦無先天”一類之復出。皆由未及排貫,遂似散錢滿屋。至於《史記》讀《易》之文、《漢書》傳《易》之派,更與《易》例無與,亦必存為佐證之文,而傳寫者誤為本書也。此類不一而足,均不可據為定本。然棟於諸經深窺古義,其所捃摭2,大抵老師宿儒專門授受之微旨,一字一句,具有淵源。苟汰其蕪雜,存其菁英,因所錄而排比參稽之,猶可以見聖人作《易》之大綱,漢代傳經之崖略。正未可以殘闕少緒,竟棄其稿矣。

  【彙校】

  1.“意”,殿本作“蓋”。

  2.“捃摭”,殿本作“據摭”。

  易象大意存解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國朝任陳晉撰。陳晉字似武,號後山,亦曰以齋,江蘇興化人。乾隆己未進士,官徽州府教授。是編不載經文,惟折衷諸家之說,明《易》象之大意,故以為名。考《左傳》韓起聘魯,見《易象》、《春秋》,則《易》之主象,古有明文。陳晉以象為宗,實三代以來舊法。卷首標凡例七則,多申尚象之旨。書中首論太極、五行,兼談河、洛、先天諸圖,然發揮明簡,惟標舉其理所可通,凡一切支離推衍,布算經而繪弈譜者,翦除殆盡。其凡例有曰:“後之言象數者流入藝術之科,其術至精,而其理亦更奧澀。然偏於一隅,似反涉形下之器。”可云篤論。次論彖、論爻、論象,不廢互體之說,蓋以《雜卦傳》為據。次論六十四卦,各括其大旨,亦大抵切人事立言。終以《繫辭》、《序卦》、《說卦》、《雜卦》,其文頗略。蓋著書之意在於六十四卦,餘皆互相發明耳。

  大易擇言三十六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國朝程廷祚撰。廷祚字綿莊,號青溪,上元人。是編因桐城方苞《緒論》,以六條編纂諸家之說。一曰正義,諸說當於經義者也。二曰辨正,訂異同也。三曰通論,謂所論在此而義通於彼,與别解之理猶可通者也。四曰餘論,單辭片語可資發明者也。五曰存疑,六曰存異,皆舊人訛舛之文,似是者謂之疑,背馳者謂之異也。六條之外,有斷以己意者,則以“愚案”别之。其闡明爻象,但以《說卦》健、順、動、入、陷、麗、止、說八義為八卦真象,八者之得失則以所值之重卦為斷。其明爻義則求之本爻,而力破承乘比應諸舊解。其稽六位則專據《繫辭》“辨貴賤者存乎位”之旨,凡陽爻陰位、陰爻陽位之說,亦盡芟除。蓋力排象數之學,惟以義理為宗者也。

  周易辨畫四十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國朝連斗山撰。斗山字叔度,潁州人。是書大旨謂一卦之義在於爻,爻畫有剛有柔1,因剛柔之畫而立之象,即因剛柔之畫而繫以辭2,其道先在於辨畫,故以為名。末有輯圖一卷,則即朱子舊圖而略為損益之。其說專主卦畫立義。如屯之大象云:“四偶以次條列如絲,中貫(殿本作畫)一奇如梭。上互艮,手,下動震,足,如織紝然。故有經綸之象。”未免穿鑿太甚。然其逐卦詳列互體,剖析微渺,亦頗有合於精理者。蓋即爻論爻,乃能以《易》詮《易》。雖閒有附會之失,而錯綜變化之本旨,猶可藉以參觀。固與高談性道以致惝怳無歸者,尚較有實際焉。

  【彙校】

  1.“爻”,殿本脱。

  2.殿本“即”上有“亦”字。

  周易圖書質疑二十四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國朝趙繼序撰。繼序號易門,休寧人。乾隆辛酉舉人。其書以象數言《易》,而不主陳邵河、洛之說。謂作圖者本於《易》,而反謂作《易》者本於圖,蓋因錢義方之說而暢之1。首為《古經》十二篇。次逐節詮釋經義而不載經文,但標卦爻,用漢儒經、傳别行之例。次為圖三十有二,各系以說,而終以《大衍象數考》、《春秋傳論易考》、《易通歷數》、《周易考異》、《卦爻類象》。又一篇辨吳仁傑本、費直本而不立標題,列於《周易考異》前。疑即《考異》之末簡,傳寫顛倒也。全書多從卦變起象,而兼取漢宋之說,持論頗平允。惟以“帝出乎震”為夏之《連山》,“坤以藏之”為殷之《歸藏》,本程智之說而推衍之2,未免曲解夫子所贊《周易》也。豈忽攙說舊法,自亂其例乎?

  【彙校】

  1.底本此句下有“全書不分卷數”六字,據殿本删。

  2.“程智”,殿本作“程氏”。程智,《江南通志》卷一六四《人物·儒林·徽州府》有傳,卷一九〇《藝文志》著錄其《易說》、《大易要語》、《二四一三參兩說》、《大易宗旨》等。

  周易章句證異十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翟均廉撰。均廉字春沚,仁和人。乾隆乙酉舉人。官內閣中書舍人。是書取《周易》古今諸本同異之處,互相考證。如李鼎祚卦辭前分冠《序卦》;周燔卦辭前列《大象》,卦辭後列《彖傳》;趙汝楳卦辭前列《大象》,卦辭後列《彖傳》,次《文言》,次爻辭;李過、方逢辰乾卦卦辭後列《彖傳》,次《文言》釋《彖》處,次《大象》,次爻辭;蔡淵卦辭後列《大象》,次《彖傳》,《文言》别為一傳,傳低一字;王洙於篇中不載卦辭,别為一篇之類。此篇章之同異也。如乾卦三爻,孟喜作“夕惕若夤”句1,“厲无咎”句;荀爽、虞翻、王弼作“夕惕若厲”句;邵子、朱震、朱子作“夕惕若”句。此句讀之同異也。逐卦逐爻,悉為臚列,閒或附以己意,以“廉案”二字别之。古今本異同之處,校勘頗為精密。雖近時之書,而所言皆有依據。轉勝郭京《舉正》以意刊改,託言於王、韓舊本者也。

  【彙校】

  1.“夕”,底本作“惕”,據殿本改。附錄

  乾坤鑿度二卷(永樂大典本)

  案《乾坤鑿度》,隋、唐《志》,《崇文總目》皆未著錄。至宋元祐閒始出,《紹興續書目》有《倉頡註鑿度》二卷。後以鄭氏所註《乾鑿度》有别本單行,故亦稱此本為《巛鑿度》1。程龍謂“隋焚讖緯,無復全書,今行於世惟《乾坤二鑿度》”者是也。其書分上、下二篇。上篇論四門四正,取象取物,以至卦爻蓍策之數。下篇謂坤有十性,而推及於蕩配、陵配2。又雜引《萬形經》、《地形經》3、《制靈經》、《蓍成經》、《含靈孕》諸緯文,詞多聱牙不易曉。故晁公武疑為宋人依託,胡應麟亦以為《元包》、《洞極》之流。而胡一桂則謂:“漢去古未遠,尚有祖述,有裨《易》教。”評騭紛然,真偽莫辨。伏讀御製《題〈乾坤鑿度〉》詩,定作者為後於莊子4,而舉《應帝王篇》所云“儵忽”、“混沌”,分配乾坤、太始,以推求“鑿”字所以命名之義。援據審覈,折衷至當。臣等因考《列子》、《白虎通》、《博雅》諸書,皆以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為氣、形5、質之始,與《鑿度》所言相合。獨《莊子》於《外篇·天地》略及“泰初有無”之語,而其他名目,概未之見。則“儵忽”、“混沌”,實即南華氏之變文,作《鑿度》者復本其義而緣飾之耳。仰蒙聖明剖示,精確不刊,洵永為是書定論矣。案《七經》緯皆佚於唐,存者獨《易》,逮宋末而盡失其傳。今《永樂大典》所載《易》緯具存,多宋以後諸儒所未見6,而此書實為其一。謹校定訛闕,釐勘審正,冠諸《易》緯之首7,而恭疏其大旨於簡端。

  【彙校】

  1.“單行,故亦稱此本”,殿本脱,《直齋書錄解題》卷三“讖緯類”著錄《乾坤鑿度》二卷,“一作《巛鑿度》,題‘包羲氏先文軒轅氏演籀蒼頡修’。”

  2.“配”,殿本脱,此書卷下有三蕩配、四淩配。

  3.“《地形經》”,殿本作“《地制經》”,誤,此書卷上“立乾坤巽艮四門”條引《地形經》曰“山者艮也”云云。

  4.“為”,殿本無。

  5.“氣、形”,殿本作“形、氣”,誤,《列子·天瑞》曰:“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白虎通義·天地》引《乾鑿度》、《廣雅(一名博雅)·釋天》所載略同。

  6.“多”,殿本無。

  7.“首”,殿本作“前”。

  周易乾鑿度二卷(永樂大典本)1

  案《周易乾鑿度》,鄭康成註,與《乾坤鑿度》本二書2。晁公武並指為倉頡修古籀文,誤併為一,《永樂大典》遂合加標目。今考《宋志》有鄭康成註《易乾鑿度》三卷,而不及《乾坤鑿度》,則知宋時固自單行也。說者稱其書出於先秦,自《後漢書》、南北朝諸史及唐人撰《五經正義》3,李鼎祚作《周易集解》,徵引最多。皆於《易》旨有所發明4,較他緯獨為醇正。至於太乙九宫、四正四維,皆本於十五之說,乃宋儒戴九履一之圖所由出。朱子取之,列於《本義》圖說。故程大昌謂:“漢、魏以降,言《易》學者皆宗而用之5,非後世所託為”,誠稽古者所不可廢矣。原本文字斷闕,多有訛舛。謹依經史所引各文,及旁採明錢叔寶舊本互相校正,增損若干字6。其定為上、下二卷,則從鄭樵《通志》之目也7。

  【彙校】

  1.底本此條置於《易緯稽覽圖》條之前,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據殿本改。

  2.“與《乾坤鑿度》本二書”,殿本作“本與《乾坤鑿度》異”。

  3.“及唐人撰《五經正義》”,殿本脱。

  4.“《易》旨”,殿本作“《易》數”。

  5.明程敏政《新安文獻志》卷三一、明唐順之《稗編》卷二、《經義考》卷二六三均引作“凡言《易》、《老》者,皆已宗而用之”,文淵閣書前提要不誤。(江慶柏等:《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

  6.“增損若干字”,殿本無。

  7.“從”,殿本無。

  易緯稽覽圖二卷(永樂大典本)

  案《後漢書·樊英傳》註舉“七緯”之名1,以《稽覽圖》冠《易》緯之首。《隋志》鄭康成註《易緯》八卷,《唐志》宋均註《易緯》九卷,皆不詳其篇目。《宋志》有鄭康成註《稽覽圖》一卷,《通志》七卷。而馬氏《經籍考》載《易》緯七種,亦首列鄭註《稽覽圖》二卷。獨陳振孫《書錄解題》别出《稽覽圖》三卷,稱:“與上《易》緯相出入,而詳略不同。”似後人掇拾緯文,依託為之者,非即康成原註之本。自宋以後,其書亦久佚弗傳。今《永樂大典》載有《稽覽圖》一卷,謹以《後漢書》郎顗、楊賜傳,《隋書·王邵傳》所見緯文及註參校,無不符合,其為鄭註原書無疑。惟陸德明《釋文》引“無以教之曰蒙”、《太平御覽》引“五緯各在其方”之文,此本皆闕如。則意者書亡僅存,已不免於脱佚矣。其書首言“卦氣起中孚”,而以坎、離、震、兌為四正卦,六十卦卦主六日七分。又以自復至坤十二卦為消息,餘雜卦主公、卿、侯2、大夫,候風雨寒溫以為徵應。蓋即孟喜、京房之學所自出。漢世大儒言《易》者,悉本於此,最為近古。至所稱軌?之數以及世應遊歸3,乃兼通於日家推步之法。考唐一行推大衍之策,以算術本於《易》,故其《本議》言代軌德運,及《六卦議》言一月之策九六七八,“發斂術”言中節候卦4,皆與《稽覽圖》相同。獨所云天元甲寅以來至周宣帝宣政元年,則似甄鸞所推甲寅元曆之術5。而又有云“太初癸巳”,則古無以此為元者6。其他雜引宋永初、元嘉,魏始光,唐上元、先天、貞元、元和年號,紛錯不倫。蓋皆六朝迄唐術士先後所附益,非《稽覽圖》本文。今審覈詞義,退文附書7,以為區别。並援經註史文,是正訛舛。依馬氏舊錄析為上、下二卷,庶言《易》學者或有所考見焉。

  【彙校】

  1.“註”,殿本作“謹”,誤,據《後漢書·樊英傳》註。

  2.“侯”,殿本脱,據此書卷下六陽月三十卦直事日、六陰月三十卦直事日二表。

  3.“軌?”,殿本作“軌??”,誤,此書卷下有“軌折之數”。

  4.“候卦”,殿本作“卦議”。

  5.“似”,殿本無。

  6.殿本“則”下有“似”字。

  7.“退文”,殿本作“隨文”,誤,“退文附書”指將附益者低格附記,以與本文相區别。(江慶柏等:《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

  易緯辨終備一卷(永樂大典本)

  案《辨終備》,一作《辨中備》。《後漢書·樊英傳》註《易》緯凡六,為《稽覽圖》、《乾鑿度》、《坤靈圖》、《通卦驗》、《是類謀》,而終以此篇。馬氏《經籍考》皆稱為鄭康成註,而《辨終備》著錄一卷。今《永樂大典》所載僅寥寥數十言,已非完本。且其文頗近《是類謀》,而《史記正義》所引《辨中備》孔子與子貢言世應之說1,與此反不類。或其書先佚而後人雜取他緯以成之者,亦未可定也。然别無可證,姑仍舊題云。

  【彙校】

  1.《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列傳》,《正義》引作《中備》。文淵閣書前提要不誤。(江慶柏等:《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

  易緯通卦驗二卷(永樂大典本)

  案《易緯通卦驗》,馬端臨《經籍考》及《宋史·藝文志》俱載其名1。黄震《日抄》謂其書大率為卦氣發,朱彝尊《經義考》則以為久佚,今載於《說郛》者,皆從類書中湊合而成,不逮什之二三。蓋是書之失傳久矣。《經籍考》、《藝文志》舊分二卷,此本卷帙不分。覈其文義,似於“人主動而得天地之道,則萬物之蘊盡矣”以上為上卷,“曰:凡《易》八卦之氣,驗應各如其法度”以下為下卷。上明稽應之理,下言卦氣之徵驗也。至其中訛脱頗多,註與正文往往相混。其字句與諸經註疏、《續漢書》劉昭補註、歐陽詢《藝文類聚》、徐堅《初學記》、宋白《太平御覽》、孫瑴《古微書》等書所徵引,亦互有異同。第此書久已失傳,當世並無善本可校。類書所載,亦輾轉訛舛,不盡可據。謹於各條下擬列案語,其文與註相混者,悉為釐正,脱漏異同者,則詳加參校,與本文兩存之。蓋通其所可知,闕其所不可知,亦闕疑仍舊之義也。

  【彙校】

  1.“《宋史·藝文志》俱載其名”,殿本作“《宋藝文志》俱載其文”。

  易緯乾元序制記一卷(永樂大典本)

  案《乾元序制記》,《後漢書》註《七緯》名,並無其目。馬氏《經籍考》始見一卷。陳振孫疑為後世術士附益之書。今考此篇首簡“文王比隆興始霸”云云,孔穎達《詩疏》引之,作《是類謀》。疏又引《坤靈圖》“法地之瑞”云云,今《坤靈圖》亦無其文,而與此篇文義相合。又《隋書·王劭(殿本作邵)傳》引《坤靈圖》“泰姓商名宫”之文,亦在此篇。至其所言風雨寒溫消息之術,乃與《稽覽圖》相近。疑本古緯所無,而後人於各緯中分析以成此書者。晁公武謂其本出於李淑1,當亦唐、宋閒人所妄題耳。

  【彙校】

  1.“本出於李淑”,殿本作“出於李淑家”。

  易緯是類謀一卷(永樂大典本)

  案《是類謀》,一作《筮類謀》。馬氏《經籍考》“一卷,鄭康成註”。其書通以韻語綴輯成文,古質錯綜,别為一體。《藝文類聚》、《太平御覽》諸書引其文頗多,與此本參校併合1,蓋視諸緯略稱完備。其閒多言禨祥推驗,並及於姓輔名號,與《乾鑿度》所引《易曆》者義相發明。而《隋書·律曆志》載周太史上士馬顯所上表亦有“玉羊、金雞”之語。則此書固隋以前言術數者所必及也。

  【彙校】

  1.“合”,殿本作“同”。

  易緯坤靈圖一卷(永樂大典本)

  案《坤靈圖》,孫瑴謂配《乾鑿度》名篇。馬氏《經籍考》著錄一卷。今僅存論乾、无妄、大畜卦辭及史註所引“日月連璧”數語,則其闕佚者蓋已夥矣。考《後漢書》註,《易緯坤靈圖》第三,在《辨終備》、《是類謀》之上。而王應麟《玉海》謂:“三館所藏有鄭註《易》緯七卷1,《稽覽圖》一,《辨終備》四,《是類謀》五,《乾元序制記》六,《坤靈圖》七,二卷、三卷無標目。”《永樂大典》篇次亦然。今略依原第編孴,蓋從宋時館閣本也。1.“《易緯坤靈圖》第三,在《辨終備》、《是類謀》之上。而王應麟《玉海》謂三館所藏有鄭註”,殿本脱,據《後漢書·樊英傳》註、《玉海》卷三五《易》類原文。

  (案,儒者多稱讖緯,其實讖自讖,緯自緯,非一類也。讖者詭為隱語,預決吉凶。《史記·秦本紀》稱盧生奏錄圖、書之語,是其始也。緯者,經之支流,衍及旁義。《史記·自序》引《易》“失之毫釐,差以千里1”,《漢書·蓋寬饒傳》引《易》“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註者均以為《易》緯之文是也。蓋秦漢以來,去聖日遠,儒者推闡論說,各自成書,與經原不相比附。如伏生《尚書大傳》、董仲舒《春秋陰陽》,覈其文體,即是緯書。特以顯有主名,故不能託諸孔子。其他私相撰述,漸雜以術數之言,既不知作者為誰,因附會以神其說。迨彌傳彌失,又益以妖妄之詞,遂與讖合而為一。然班固稱:“聖人作經,賢者緯之。”楊侃稱:“緯書之類,謂之祕經。圖讖之類,謂之內學。河洛之書,謂之靈篇。”胡應麟亦謂:“讖、緯二書,雖相表裏,而實不同。”則緯與讖别,前人固已分析之。後人連類而譏,非其實也。右《乾鑿度》等七書,皆《易》緯之文,與圖讖之熒惑民志、悖理傷教者不同。以其無可附麗,故著錄於《易》類之末焉。

  【彙校】

  1.“以”,殿本作“之”,誤,據《史記·太史公自序》原文。

  右“《易》類”一百五十八部,一千七百五十七卷1,附錄八部,十二卷,皆文淵閣著錄。

  【彙校】

  1.“一百五十八部,一千七百五十七卷”,殿本作“一百五十九部,一千七百四十八卷”,實際著錄一百五十八部,底本一千七百六十一卷,殿本一千七百五十九卷。

  案,盈虚消息,理之自然也。理不可見,聖人即數以觀之,而因立象以著之。以乾一卦而論,積一至六、自下而上者,數也;一潛,二見,三惕厲,四躍,五飛,六亢者,理也,而象以見焉。至於互體變爻,錯綜貫串,《易》之數無不盡,《易》之理無不通,《易》之象無不該矣1。《左氏》所載即古占法,其條理可覆案也。故象也者,理之當然也,進退存亡所由決也;數也者,理之所以然也,吉凶悔吝所由生也。聖人因卜筮以示教,如是焉止矣。宋人以數言《易》,已不甚近於人事,又務欲究數之所以然,於是由畫卦推奇偶,由奇偶推河圖、洛書,由河圖、洛書演為黑白方圓、縱橫順逆,至於汗漫而不可紀,曰此作《易》之本也。及其解經,則彖義、爻象又絕不本圖、書立說,豈畫卦者一數,繫辭者又别一數耶?夫聖人垂訓,實教人用《易》,非教人作《易》。今不談其所以用,而但談其所以作,是《易》之一經非千萬世遵為法戒之書,而一二人密傳元妙之書矣2。經者,常也,曾是而可為常道乎?朱子以康節之學為《易》外别傳,持論至確。其作《易學啟蒙》,蓋以程子《易傳》不及象數,故兼備此義以補所闕,非專以數立教也。後人棄置《本義》而專以《啟蒙》為口實,殆倒置其本末矣。今所編錄,於推演數學者略存梗概,以備一家。其支離曼衍,不附經文,於《易》杳不相關者,則竟退置於術數家。明不以魏伯陽、陳摶等方外之學淆《六經》之正義也。

  【彙校】

  1.殿本“無”上有“亦”字。

  2.“元〔玄〕妙”,殿本作“妙悟”。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