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类书 > 图书集成乾象典 | 上页 下页 |
风部总论 |
|
管子 《形势解》 风,漂物者也,风之所漂,不避贵贱美恶;雨,濡物者也,雨之所堕,不避小大强弱。风雨至公而无私,所行无常,乡人虽遇漂濡而莫之怨也。故曰:“风雨无乡,而怨怒不及也。” 《版法解》 “万物尊天而贵风雨。”所以尊天者,为其莫不受命焉也。所以“贵风雨”者,为其莫不“待风而动,待雨而濡”也。 若使万物释天而更有所受命,释风而更有所仰动,释雨而更有所仰濡,则无为“尊天而贵风雨”矣。 子华子 《阳城胥渠问》 混茫之中,是名“太初。”实生三气,太贞剖割,通三而为一,离之而为两,各有专精,是名阴阳两。两而三之,数登于九而究矣。是以栖三阴之正气于风轮,其专精之名曰“太玄”;栖三阴之正气于水枢,其专精之名曰“太一。”太一正阳也,太玄正阴也。阳之正气其色赤,阴之正气其色黑。水,阳也,而其伏为阴;风阴也,而其发“为阳,上赤下黑,左青右白,黄潜于中宫,而五运流转,故有轮枢之象焉。水涵太一之中精,故能润泽百物,而行乎地中,风涵太玄之中精,故能动化百物,而行乎天上。” 董胶西集 《雨雹对》 “天地之气,阴阳相半,运动抑扬,更相动薄,则熏蒿歊蒸,而风雨云雾电雷雪雹生焉。气上薄为雨,下薄为雾,风其噫也,云其气也,雷其相击之声也,电其相击之光也。二气之初蒸也,若有若无,若实若虚,若方若圆,攒聚相合,其体稍重,故雨乘虚而坠。风多则合速,故雨大而疏;风少则合迟,故雨细而密。其寒月则雨”凝于上,体尚轻微,而因风相袭,故成雪焉。寒有高下,上暖下寒,则上合为大雨,下凝为冰,霰雪是也。雹,霰之流也。阴气暴上,雨则凝结成雹焉。 春秋繁露 《五行对》 地出云为雨,起气为风。风雨者,地之为地,不敢有其功名,必上之于天命,若从天气者,故曰“天风天雨”也。 莫曰“地风地雨”也,勤劳在地,名一归于天,非至有义,其孰能行此? 《王道通三》 “天地之化,如四时所好之风,出则为暖气”,而有生于俗;所恶之风,出则为清气,而有杀于俗 张子正蒙 《参两篇》 阴性凝聚,阳性发散,阴聚之阳必散之,其势均散。阳为阴累,则相持为雨而降;阴为阳得,则飘扬为云而升。故云物班布太虚者,阴为风驱,敛聚而未散者也。 凡阴气凝聚,阳在内者不得出,则奋击而为雷霆;阳在外者不得入,则周旋不舍而为风。其聚有远近虚实,故雷风有小大暴缓。和而散,则为霜雪雨露;不和而散,则为戾气曀霾。阴常散缓,受交于阳,则风雨调,寒暑正。 朱子语类 《风》 风只如天相似,不住旋转。今此处无风,盖或旋在那边,或旋在上面,都不可知。如夏多南风,冬多北风,此亦可见。 《横渠》云:“阳在外者不得入,则周旋不舍而为风。”阴气凝结于内,阳气欲入不得,故旋绕其外,不已而为风,至吹散阴气尽乃已也。 因言“丘墓中棺木能番动,皆是风吹”盖风在地中,气聚出地面又散了。 坤舆图说 《风为干热之气》 夫风之本质,乃地所发,干热之气,有多端可证。一、试春秋时多风,何也?是时空际多聚干热之气。二、晓晨时多风,何也?日出而升,必摄多气。三、雪化时多风,何也?雪内多有乾气,是气将分别于冷湿,故生风。四、空际忽见火色,知后必有风,何也?火者干热之气所致也。五、风愈大而物愈燥,何也?风之元质干热故也。”由是可知空际之气虽动,时或生风,亦能如风之清凉人物。然其实与风不同,则风之元质,多属乾气,而乾气中或亦有湿气参之。故春时之风与海上之风,多致物朽,可以为验。大海中黄道之下,恒有东风,故船往西行者,必宜顺风,则行而疾;如东行,则逆风而迟。 盖太阳从冬至迄夏至,轮转恒行黄道下,而其爆暖不绝,照于空际正对之气,令之冲上。然其故恒随太阳从东而西,则东边之风气必后随之,而恒补前气之缺矣。大海之水亦然,恒随太阳从东而西。盖太阳西行,无一息之停,以其爆热恒照,而吸西海之水气,令之上冲而成云雾。因而在西之水面比在东之水面恒卑。盖东高西卑,则海水从东而西流,以补其缺;此自然之理也。 “夫干热气腾上,至于中域,为冷寒气所扼,既不得上而性轻,又不得下,则必至横飞也。又其飞之速迟强弱,由于气之众寡清浊,及其上冲之力与势也。盖气之冲上者疾急,一值阻扼,其退飞亦必速迅,由是可知风飞时,其前后左右之气,无不动而随之者,是以气动为风者,亦必有故也。”或问“旋风何若?”曰:“上所论干热之气,入数云内,复各爆出,适相撞结,因各随所向之地,互相推逐,以成旋轮。譬之川水,其急流时,忽值山石阻遏,无由可出,即回而为旋窝也。又譬之诸风,凡从广阔之地归入隘巷,而无路可出,必回旋矣。 是风在平地,值物多起;在海中,值舟多沉。” 夫风有多利,姑举四端:其一,拂动近气,令就平和,以利呼吸。人与诸生,缘此以免闭塞之伤。盖近气无风,则积聚不散,有伤生命故也。其二,带云成雨,以滋内地。盖内地气微,旋生旋灭,力不足成云雨之功。惟大海广受日照,猛起湿热之气,蓬蓬勃勃,升至中域。太阳返照,光力不及之际,遂乃变热而凉,先结成云,渐散成雨,然使无风带入内地,则湿气所成,云雨复归初升原处,何由利内地之人乎?其三燥地所余潮气,悦生动物,速熟诸果。其四“助舟楫之力,以通货财,以利天下”是也。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