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郑振铎 > 中国文学研究(下) | 上页 下页 |
巴黎国家图书馆中之中国小说与戏曲(2) |
|
一 长篇小说 《一》三国志演义 国家图书馆所藏的《三国志演义》凡八部;其中有五部是通行的毛声山批评本, (五部中,两部为《汉宋奇书》本),有两部是李笠翁批评本(其中一部是残缺的,仅存一至七回及十五至十九回),其余的一部是李卓吾批评本。所以在八部中,有三种不同的本子。这三种不同的本子,不仅批评的不同,即本文亦多有互相歧异之处,虽然每种都是一百二十回。李卓吾批评本是三种本子中最古的;书的全题为《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演义》。目录前有“江上缪尊素”的序. 目录后有康熙丁卯“山阴戴易”的《书富春东观山汉前将军壮缪关侯祠壁》一文。这一篇文,大约是翻刻时新附上去的。毛声山在他的批评本上称为“俗本”而痛加驳正的,正是这一个本子。毛氏不相信他是卓吾的批评本,以为是缪托卓吾批阅之名以行世的。凡毛氏在他的批评本凡例上所骂的几条,这个卓吾批评本上都可找到。例如: 操以手指玄德,后指自曰: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言未毕,霹雳雷声,大雨骤至。备以手中匙箸,尽落于地。操见玄德失箸,便问道: “为何失箸?”玄德答曰:“圣人云, 迅雷风烈必变。一震之威, 乃至于此!”操曰:“雷乃天地之声,何为惊怕?”玄德曰: “备自幼惧雷声,恨无地而可避。”操乃冷笑, 以玄德为无用之人也。曹操奸雄,又被玄德瞒过。 ——《李卓吾批评本三国志演义》 第二十一回《青梅煮酒论英雄》 这一段是毛氏认以为“记事多讹”应依照“古本”改正的。而他便把这一段文字,改为玄德闻操说: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便大惊失箸,这时,雷声恰作,玄德乃借雷声以为掩饰。并不是闻雷而后故意失箸。说这段文字不妥的,不仅毛氏。即“卓吾”在本回的总评里也说起过: 种菜畏雷,事同儿戏,稍有知者, 皆能察之,如何瞒得曹操!此皆后人附会,不足信也,凡读《三国志》者须先辨此。虽然,此通俗演义耳,非正史也。不如此,又何以为通俗哉。 再,毛氏所谓:题纲参差不对,一回分为二截者,也就是这个本子的式样。此本第一回的回目是:“祭天地桃园结义,刘玄德斩寇立功。”第二回的回目是: “安喜张飞鞭督邮,何进谋杀十常侍。”以下一百十八回,都是这样“参差不对”。在每回之中.又各分两截,“祭天地桃园结义”是一截,“刘玄德斩寇立功”又是一截;标题也各自分开,并不同列一回之下。所以名为一百二十回,实乃二百四十段。这个式样,当为《三国志演义》古本的原来式样。我所见的《残唐五代》、《南北宋》、《隋唐演义》《非褚人获改本,乃明刊原本》皆是不分回而分为一百数十段、二百数十段,每段只有一句的标题。《三国志演义》原来必定也是这样分为二百四十段的。后来“卓吾”批评本把原本两段合作一回,而题纲却仍照旧不改,那当然“参差不对”了。 这个本子是很罕见的;在那里可以完全看出毛氏《第一才子书》以前《三国志演义》的本来面目。我很希望国内有人能重印出来。 毛氏的批评本。即别名为《第一才子书)者,乃是《三国志演义》的最后的改定本,他不仅加上许多金圣叹式的批评,且把回目整理过成为很工整的对偶句子,把内容整理过,去其背谬的而加入不少新的材料。《三国志演义》经过他的笔削之后,乃呈一个崭新的面目而流行至今。这是与冯犹龙氏之增补《平妖传》,褚人获氏之增补《隋唐演义》有同样的勇敢与劳绩的。我们在现在可以断定,他所据为笔削的原本就是《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演义》,而他在例言上所称为“古本”“古本”者,乃是“乌有先生…‘亡是公”之流,换一句话说,就是:他所谓“古本”,乃是他自己理想的一个本子,而所谓“依古本辨正”,“依古本删去”,“依古本增人”者,即是依他自己的意见而“辨正” “删去”或“增人”也。 因为毛氏改动旧本原样过甚,于是复有不满意于他的改正本者出来,略将旧本改动一下来付印。这便是第三种本子《笠翁评阅第一才子书》的来历。笠翁在此书的序上说: ……余于声山所评传首, 已僭为之序矣。《按今声山本无笠翁序》复忆曩昔圣叹拟欲评定史迁《史记》为第一才子书, 既而不果,余兹阅评是传之文, 华而不凿,直而不俚,溢而不匮,章而不繁,诚哉第一才子书也。因再梓以公诸好古者。是为序。 在最后这一句“因再梓以公诸好古者”里,可以见出当时必定有许多人不满意于毛氏崭新的改正本,而渴望“古本”之翻印的。于是笠翁评阅本遂应时而生。此本的式样,完全与卓吾批评本相同,回目也是参差不对的,每回也是分为两截的;只惟内容文字,略有改动, “之乎者也”用得不通之处亦多加以改正,有时且参照毛氏批评本而有所增损;如上举之刘玄德闻雷失箸一段,便完全依据毛氏改本而不依据原本。不过像这样的地方究竟不多。他是欲将旧本改动得愈少愈好的,非很不得已便宁存原文而不妄加变更,所以卓吾原本如不存在,这一本便是最近于原本的一个本子。 这个本子也很罕见。大约自毛氏的崭新的改本流行后,一切旧本便都湮没而不大流传了,正如冯氏的《平妖》出而原本的《平妖》亡,褚氏的《隋唐演义》出而旧本的《隋唐》亦随之而销声匿影一样。 (二)水浒传 国家图书馆里所藏的《水浒传》凡十部;其中一部为《新刻京本全像插增田虎王庆忠义水浒全传》,一部为文杏堂《评点水浒传》,一部为《钟伯敬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两部为《汉宋奇书》中的一百十五回本《水浒传》,四部为金圣叹批评本的《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再一部则为《征四寇传》,乃系取《汉宋奇书》中一百十五回本《水浒传》的下半部另行刊印的。所以在这十部的《水浒传》中,总计有五种不同的本子,这里只能简略的介绍这五种不同本子的内容,至于详细的比较其异同,待将来另为专篇论述。 《新刻京本全像插增田虎王庆忠义水浒全传》全书不知若干卷,若干回,仅残存第二十卷全卷及第二十一卷半卷。所叙为王庆的始末,仅至宋江起兵征伐王庆,连克坚城为止,未及王庆的灭亡。但这一本书,虽为零星残缺的剩本,却有无比的高价,可信为现存的《水浒传》中最古的一个刻本。全书一页分为上下两截,上截占全页面积三分之一,是插图,下截占全页面积三分之二,是文字。像这样形式的刻本,是很古远的,大约是南宋末叶很流行的式样;阮氏翻刻的宋本《列女传》是如此, 日本内阁文库所藏的几部古代平话,如《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书》也是如此。惟不能断定究为元或明的刻本。(但至迟不能在万历之后,不列颠博物院藏有一本《万历壬辰书林余氏双峰堂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亦每页有图有文,正与此相同,惟每页分三格,第一格有评语,与此略异而已。万历以后,此种版式似便不大看见了。)取这个仅余的一卷有半的残本的文字,与《汉宋奇书》中一百十五回本的《水浒传》叙相同故事的一段文字对读一下,几乎大体相同,惟这个残本的文笔更为古拙浑厚些而已。(中间仅有一段的叙述为一百十五回本所有而残本所无。)我很想把这残本影印出来,这真是一部珍秘的古书,值得研究的。至少,我们在这里可以晓得:(1)《水浒传》是很早便有很完备的本子流传于世了; (2) 《水浒传》的故事是时时为无名作家所“插增”的;这个残本,便是以“插增田虎王庆”的故事为号召的。我们可以悬想:最初的《水浒传》,当是仅叙一百零八人的出身,梁山泊的鼎盛,以及被收抚后,出征方腊的故事的。这样,梁山泊的英雄故事乃首尾完全,结局严整。即在现在的流行本子里还可看出些这个“最古的原本”的完密而细致的结构。不仅“田虎王庆”的故事是插增的,便是“征辽”的故事也是插增的。但这些插增的故事的写作家,却不敢改动原文,只能在原文中“插增”几卷几回的故事进去。所以梁山泊的英雄既已为原作者写得在征方腊的战役中,在功成身退后,陆续的死亡、隐没,个个人都自有其不可改动的结果,便只好另外创造了几十个帮助梁山泊英雄而战的勇士们,预备在征辽,征王庆、田虎的战役中做牺牲了。可惜我们现在已得不到这样的一种原始的刊本。 《文杏堂批评水浒传》,题页上写着《李卓吾原评忠义水浒传》,凡三十卷,不分回,亦为残本,仅存卷一至卷五全部及卷六的半部。这也是一部罕见的《水浒传》刊本。不仅与金圣叹、钟伯敬等批评本不同,即与《京本忠义水浒传》及《汉宋奇书》中的一百十五回本《水浒传》亦不同。卷首有五湖老人的序,说: ……余近岁得《水浒》正本一集,较旧刻颇精简可嗜。而其映合关生,倍有深情, 开示良剂。因与同社, 略商其凡铅而佐以评语,洵名山久藏之书, 当与宇宙共之。今而后.安知全本显而赝本不晦,全本行而繁本不止乎?…… 序上说这个本子是“简本”。不错,这个本子真的是现有《水浒传》中最简的本子。卷首虽有标目(有的一卷有六七个标目.有的一卷竟多至三十个),然正文中则每卷为一个起讫,仿佛三十卷便是三十回,文字密接的写下去,正文中不见一句诗词。有应该划分段落之处,便以一个L划分之。据卷首所载标目,知道这个本子是个“全本”,凡征辽,征王庆、田虎的故事都包括在内。我不相信这是一个“古本”的原式,大约是坊贾图省事,图省工,而将旧本诗词删落,段落并合而成的。涵芬楼所藏的一部一百二十回《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传》便与此本完全不同。假托卓吾批评之名的《水浒传》大约不止此一本。但此本颇罕见,文字亦与诸本颇有异同,可资参考。 《钟伯敬先生批评水浒传》,凡一百卷一百回,亦为不常见之书,其中有征辽、征方腊的故事而无征王庆、田虎的故事。伯敬在序上说: 噫,世无李逵、吴用,令哈赤猖獗辽东。每诵秋风思猛士,为之狂呼叫绝。安得张韩岳刘五六辈, 扫清辽蜀妖氛,翦灭此而后朝食也。 这几句话大约便是此本《水浒传》不能在清代流行的原因。 《汉宋奇书》中的一百十五回本《水浒传》,乃有征辽及征王庆、田虎之故事者,这部书是很容易得到的。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第五才子书》)是仅取“水浒”故事的前半的,不仅无征辽,征王庆田虎,征方腊的故事,即连柴进入禁苑,李逵乔坐衙的故事都没有,仅至第七十回《即钟本的七十一回;因金本将第一回作为楔子,而将第二回作为第一回,故相差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为止;七十回的后半,“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一段则被他改为“梁山泊英雄惊恶梦”而作为不结之结局。他自称是依据“古本”,其实是依据他自己的意见而已, 《水浒传》即有古本十种乃至数十种亦决没有这样的一种古本。但他这部《水浒传》,乃是近代最流行的一本,《荡寇志》也即续于此本七十回之后者。自此本盛行,世人乃多半不复知尚有一百回、一百十五回、一百二十回等“全本”之《水浒传》在。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