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张爱玲 > 红楼梦魇 | 上页 下页
二六


  第二十九回里“奶子抱着大姐儿,带着巧姐儿”,大姐儿与巧姐是两个人,姊妹俩,第四十一回刘姥姥替大姐儿取名巧姐——大姐儿与巧姐已经是一个人了。第四十一回还在用“僚(“亻”换为“女”,下同)僚”,更可见第二十九回之老。再看较后写的一回,庚本第七十五回回前附叶有日期:“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五月初七日对清。”第二十九回、第七十五回都有回末套语,因此早期、后期都有回末套语,比较特别的结法都在中期。想来也是开始写作的时候富于模仿性,当然遵照章回小说惯例,成熟后较有试验性,首创现代化一章的结法,炉火纯青后又觉得不必在细节上标新立异。也许也有人感到不便,读者看惯了“下回分解”,回末一无所有,戛然而止,不知道完了没有,尤其是一回本末页容易破损,更要误会有阕文。

  诗联要像书中这样新巧贴切的大概实在难,几次在“正是”下留空白,就只好放弃了。

  具有这两种中期回末形式的回数不多,列出一张表格,如下:

  回末形式

  第几回

  ㈠无套语或诗

  1,2,3,4, 戌5 庚16 戌25 庚39,40 庚54,56,58 庚71㈡只有诗联

  戚、全、庚5;戌、全、庚6;全、庚7;8 庚17-18,19 庚69㈢套语加诗联

  戚6;戚、戌7 13 戚、庚21,23戚64

  (“戌”代表甲戌本。“全”代表全抄本。只有数目字的是各本相同的。“17-18”是第十七、十八合回。)

  甲戌本头五回与第二十五回是废套语期的产物,此外庚本还有七回也属于这时期,散见全书。第六至八回有诗联——各本同——属于下一个时期,诗联期。庚本第十七、十八合回也属于诗联期,因此是在诗联期注“俇”字。同期稍后,把这注解移到第六回。

  前面提过,第五回回末删去媚人的名字,上半回仍旧有媚人,因为改的都在末两页,前面就没注意。同样的,废套期与诗联期也只影响各期间新写、改写诸回。废套期未触及的各回仍旧保留回末套语,到了诗联期,如果改写这一回,就又在套语下面赘上一副诗联。这是表上“套语加诗联”几回的来源。但是内中第六、第七回是怎么回事?第六回只有戚本属于这一类,其他各本都只有诗联。第七回戚本、甲戌本同是回末套语加诗联,全抄本、庚本只有诗联。

  第六至八回这三回仍旧是甲戌本异文最多,如第六回开始,宝玉梦遗,叫袭人不要告诉人,多“要紧!”二字(戚本同),不像儿童口吻,反而削弱了对白的力量。同回平儿称周瑞家的为“周大嫂”,不够客气——连凤姐还称她“周姐姐,——他本都作“周大娘”。第七回薛姨妈说宫花“白放着可惜旧了,何不给他姊妹们带(戴)去?”(戚本同)全抄,庚本作“白放着可惜了儿的”,是更流利的京片子。第二十一回脂批“近日多用‘可惜了的’四字”(庚本第四六六页,戚本同),可见这句北方俗语当时已经流行,不是后人代改的。而且“白放着可惜旧了”不清楚,仿佛已经旧了,使这十二枝宫花大为减色,其实是说“老搁着旧了可惜”。同回焦大骂大总管赖二:“焦大太爷跷起一只脚(戚本作‘腿’),比你的头还高呢”,似带秽亵,戚本更甚。全抄、庚本作“焦大太爷跷跷脚,比你的头还高呢”,比较含糊雅驯。第八回宝玉掷茶杯,“打个虀粉”,当指“打了个碎为虀粉”。他本作“打了个粉碎”。以上四项与甲戌本第五回的异文性质相仿,都是较粗糙的初稿,他本是改笔。又有俗字甲戌本写法较特别,如“一扒(巴)掌”(第六回),他本作“一把掌”;“(扌奴)嘴”(第六、七、八回)他本作“努嘴”。

  甲戌本其他异文大都是南京话,如第六回“那板儿才亦(也才)五六岁的孩子,”他本缺“亦”字;第七回“亦发连贾珍都说出来”,戚本同,全抄、庚本作“越发”。也有文言,第六回给刘姥姥开出一桌“客馔”,戚本同,全抄、庚本作“客饭”。[13]

  这些异文戚本大都与甲戌本相同,有几处也已经改掉了,与他本一致。但是戚本第七回有吴语,“尤氏问派了谁人送去”——全抄本第五十九回第一页下也有“这新鲜花篮是谁人编的?”他本无“人”字。弹词里有“谁人”,近代写作“啥人”,第六十六回戚本特有的一段又有吴语“小人”(儿童)——第九页上,第五行。全抄本吴语很多,庚本也偶有,[14]显然是此书早期的一个特色。

  第六回只有戚本有回末套语,回目也是戚本独异,作“刘老妪一进荣国府”。第三十九回回目“村姥姥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究底”,戚本作“村老妪是信口开河,痴情子偏寻根究底”,全抄本作“村老妪谎谈承色笑,痴情子实意觅踪迹”。前面提起过,全抄本此回几乎全部用“嫽嫽”,显然是可靠的早本,回目也是戚本回目的前身,“村老妪”这名词是书中原有的。

  第四十一回回目,戚本也与庚本不同,作“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老妪醉卧怡红院”(程本同,不过“老妪”作“老老”)。显然戚本“刘老妪”的称呼前后一贯,还是早期半文半白的遗迹。

  第七、八两回回目纷歧。第七回戚本作“尤氏女独请王熙凤,贾宝玉初会秦鲸卿”,称尤氏为“尤氏女”,仿佛是未嫁的女子。甲戌本作“送宫花周瑞叹英莲,谈肄业秦钟结宝玉”,称周瑞家的为周瑞,更不妥。下句“秦钟结宝玉”,其实是宝玉更热心结交秦钟。庚本“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上句似乎文法不对,但是在这里“送宫花”指“当宫花送来的时候”,并不是贾琏送宫花。但是称白昼行房为戏凤,仍旧有问题,俞平伯也提出过。

  第八回戚本作“拦酒兴李奶母讨恹,掷茶杯贾公子生嗔”,“贾公子”与“尤氏女”都是此书没有的称呼,带弹词气息。

  甲戌本此回回目作“薛宝钗小恙梨香院,贾宝玉大醉绛芸轩”。全抄、庚本作“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似乎是后改的,因为第三十五回才透露莺儿原名黄金莺,那一回回目“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绾梅花络”,显然是现取了“黄金莺”的名字去对“白玉钏”。

  [13]甲戌本其他异文:
  第六回:
  又和他唧唧了一会(第一页下。他本均作“唧咕”) 银唾沫盒(同页。全抄,戚本作“银唾盒”。庚本作“雕漆痰盒”)
  说你们弃厌我们(第十一页下。戚、庚本同。全抄本作“弃嫌”)
  蓉儿回来!(第十二页下。戚本同。庚,全抄本作“蓉哥”)
  当时他们来一遭,却也没空儿〔音〕他们。(第十四页下。他本均作“空了”〔义〕)
  要说和柔些(第十五页下。南京话。他本均作“和软”)

  第七回
  站立台矶上(第一页。南京话。戚本作“台矶石”。庚本作“站在台阶坡上”,全抄本作“台阶坡儿”。第六回“上了正房台矶”——第九页——各本同,可见起初都是“台矶”)
  较宝玉略瘦巧些(第十页下。南京话。他本均无“巧”字)
  (口床)酒(第十四页。戚本同,全抄、庚本作“吃酒”。同庚本第六十五回第一五五八页“你撞丧‘(口床)搡’那黄汤罢,撞丧醉了……”)
  你们这把子的杂种忘八羔于们(第十四页下。戚本同。庚本作“这一起”,全抄本作“这一起子”。结拜弟兄通称“拜把子”,来自苏北方言“这把子”,指“这一帮”。)

  第八回:
  轻狂(第八页下。戚本同。南京话。全抄、庚本作“狂”)


  [14]同注[10]。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