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张爱玲 > 红楼梦魇 | 上页 下页
一二


  【红楼梦插曲之一:高鹗、袭人与畹君】

  高鹗对袭人特别注目,从甲本到乙本,一改再改,锲而不舍,初则春秋笔法一字之贬,进而形容得不堪,是高本违反原书旨意最突出的例子。恨袭人的固然不止他一个,晚清评家统统大骂,唯一例外的王雪香需要取个护花主人的别号,保护花袭人。但是高鹗生平刚巧有件事,也许使他看了袭人格外有点感触。

  吴世昌著“从高鹗生平论其作品思想”——载文史第四辑——内有:“高鹗在戊申中举前似乎还有一妾(?)和他离异,自去念佛修行。‘砚香词’的末一首‘惜余春慢’显然即指此事,原词曾有涂改,照录如下:

  春色阑珊,东风漂泊,忍见名花无主。钗头凤拆,镜里鸾孤,谁画小奁眉妩?曾说前生后生,梵呗清禅,只侬(原作“共谁”)挥尘。恰盈盈刚有,半窗灯火,照人凄楚。

  那便向粥鼓钟鱼,妙莲台畔,领取蒲团花雨?兰芽忒(原作“大”)小,萱草都衰,担尽一身甘苦。漫恨天心不平,从古佳人(原作“红颜”),总归黄土。更饶(原作“纵凭”)伊槌(原作“打”)破虚空,也只问天无语。

  此妾大概原为乐户或女伶(“名花”),〔按名花通指妓女,倘称女伶为名花,恐怕会被打嘴巴子。〕在高家还生下了孩子(“兰花忒小”),又要伺候高鹗的衰迈老母(“萱草都衰”),大概也是受不了痛苦(担尽一身甘苦)才离开他们。据本末所附的“砚香词校记”知与高鹗结识已久。离异以后,他还常去找她。集中有一首“唐多令”的小题是:“题畹君话萐”,其下片全是调笑之词。另有一首“金缕曲”,原稿上有被重抄此词的纸片所掩盖的题记:

  不见畹君三年矣。戊申秋隽,把晤灯前,浑疑梦幻。归来欲作数语,辄怔忡而止。十月旬日,灯下独酌,忍酸制此,不复计工拙也。

  词中说畹君是他“故人”,呼她为“卿卿”。又说,“一部相思难说起,尽低鬟默坐空长叹。追往事,寸肠断。”下片似乎就畹君要他“重践旧盟”,使他十分为难,以致回家以后,还在“怔忡”。另有一首“南乡子”,题为“戊申秋隽喜晤故人”,中有“今日方教花并蒂,迟迟!”等语,即指“金缕曲”中与畹君相晤之事。又有“临江仙”,题为“饮故人处”,也是艳情,则此“故人”亦即畹君。“遗稿”七律“幽兰有赠”:“九畹仙人竟体芳,托根只合傍沅湘”,似亦赠畹君。(注:“兰”、“畹”意义相关,系从“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一语而来。)

  畹君在高家“担尽一身甘苦”,似乎中馈乏人,只有这一个妾操持家务。高鹗一七八一年死了父亲与妻子,一七八五年续娶张船山妹。这该是丧妻后续弦前的四年间的事。出来是否与续弦有关?

  在那个时代,婚前决不会先打发了房里人,何况已经有了孩子。想必是她自己要走。“兰芽忒小”。孩子那么小,大概进门不多几年,极可能在前妻死后。高鹗那时是个不第秀才,教读为生。青楼中人嫁给一个中年塾师,也许是图他没有太太,有一夫一妻之实。也许答应过她不再娶。因此一旦续弦,她就下堂求去。

  “钗头凤拆”句用陆放翁故事,显指与婆婆不合,以致拆散夫妻。这位高老太太想必难伺候,畹君的地位又低,前妻遗下子女成行,家里情形一定复杂,难做人。姨太太当家,倒像拙著“怨女”里面,不过那姨太太本是母婢,这是外来的妓女,局面的爆炸性可想而知。“萱草都衰”显然不止他一个母亲,畹君方面也有父母靠她,想必也要高鹗养活,更是一条导火线。

  也甚至于高太夫人也像“怨女”内的婆婆,用娶填房媳妇作武器,对付子妾,老闹着要给儿子提亲。刚巧有这张家愿意给,因为家境太坏,做填房可以省掉一副嫁妆。十八岁的能诗少女,从前的读书人大概谁听了都怦染心动,也难怪高鹗禁不起诱惑。

  吴世昌推测畹君是因为带孩子伺候婆婆太辛苦,“(‘有担尽一身甘苦’)才离开他的”,仿佛是他死了太太,家务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操劳过甚而求去,适得其反。

  高鹗在一七八六年以前北上,到过边疆,大概是作幕。但是一七八六年就又回京乡试,依旧落第。当是一七八五年续弦后不久就北行。有没有带家眷?

  张船山庚戌哭妹诗:“我正东游汝北征,五年前事尚分明。那知已是千秋别,犹怅难为万里行。……”五年前正是一七八五年,他四妹张筠嫁给高鹗那年。东游、北征是从北京出发,还是从他们家乡四川?北征那就是远嫁到北京。

  她葬在北京齐化门外,哭妹诗又有“寄语孤魂休夜哭,登车从我共西征。”参看“船山诗草”题记上他自己的行踪,他们家一直在四川。但是卷二有“乙巳八月出都感事”,也是一七八五年。那次东游北征既是兄妹永别了,一定就的那年八月别妹出都。北征当是跟着丈夫到塞上。

  高鹗“金缕曲”前题云:“不见畹君三年矣。戊申秋隽,把晤灯前,浑疑梦幻。……”

  一七八八年秋天中举,已经与畹君三年不见了。三年前正是动身北上的时候。回京后一直没有见面。

  “南乡子”也是记“戊申秋隽喜晤故人”:“今日方教花并蒂,迟迟!”言下大有恨晚之意,仿佛等得好苦。想必三年前分手后,北上前见过不止一次,未能旧梦重温。

  “惜余春慢”上似言下堂后入尼庵修行,自应笃守清规。三年后怎么又藕断丝连起来?

  从前的妇女灰心起来,总是说长斋礼佛,不过是这么句话。“那便向粥鼓钟鱼,妙莲台畔,领取蒲团花雨?”本是个问句,是说:哪里就做尼姑了?同一首词上又云“从古佳人总归黄土”,这些都是例有的话。“东风漂泊,忍见名花无主”,显然出来仍操旧业。本来她还有父母要养活。关于她的词还有一首题为“饮故人处”,当然不是尼庵。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