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鲁迅 > 鲁迅书信 | 上页 下页
1926年12月19日致沈兼士〔1〕


  兼士兄:

  十四日奉一函,系寄至天津,想已达。顷得十四日手书,具悉种种。厦校本系削减经费,经语堂以辞职力争后,已复原,但仍难信,可减可复,既复亦仍可减耳。语堂恐终不能久居,近亦颇思他往,然一时亦难定,因有家室之累。亮公〔2〕则甚适,悠悠然。弟仍定于学期末离去;此校国文科第一年级生,因见沪报而来者,恐亦多将相率转学,留者至多一人而已。季黻多日无信,弟亦不知其何往,殊奇。孙公于今日上船;程某〔3〕(前函误作郑)渴欲补缺,顾公语语堂,谓得兄信,如此主张,而不出信相示,弟颇疑之。黄坚到厦,向语堂言兄当于阴历新年复来,而告孙公则云不来,其说颇不可究诘。语堂究竟忠厚,似乎不甚有所知,然亦无法救之,但冀其一旦大悟,速离此间,乃幸耳。文学史稿〔4〕编制太草率,至正月末约可至汉末,挂漏滋多,可否免其献丑,稍积岁月,倘得修正,当奉览也。丁公〔5〕亦大有去志;而矛尘大约将到矣;陈石遗〔6〕忽来,居于镇南关〔7〕,国学院中人纷纷往拜之。专此,敬颂禔福弟迅十二月十九日上午

  注释:

  〔1〕沈兼士(1887~1947)又作“坚士”、“臤士”,浙江吴兴人,文字学家。早年留学日本,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一九二六年,任厦门大学国文系主任兼国学院主任。十月底离职。

  〔2〕亮公即张星烺(1888~1951),字亮尘,江苏泗阳人,历史学家。留学美国和德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当时继沈兼士之后,任厦门大学国学院主任。

  〔3〕程某即程憬。

  〔4〕文学史稿鲁迅在厦门大学讲授文学史课程的讲义,即后来出版的《汉文学史纲要》。

  〔5〕丁公即丁丁山(1901~1952),安徽和县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毕业,当时任厦门大学国学院助教。

  〔6〕陈石遗(1856~1937)名衍,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曾任清末学部主事。一九二三年九月任厦门大学教授。一九二六年三月辞职。

  〔7〕镇南关在厦门大学校内,明末郑成功抗清时所建。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