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李大钊 > 李大钊文集 | 上页 下页
中国最近的政变


  ——在东方大学中共旅莫支部大会上的报告(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二日)

  中国各军阀后面都紧紧的依靠着帝国主义,而且不仅仅是只有一个单独的帝国主义。在帝国主义者方面,他只是根据他的利益作他与中国军阀勾结的标准。吴佩孚所依靠的是美国,同时英、日也是与他有关系的,不过以美国帝国主义者为主要的就是。譬如在去年,吴佩孚打四川时,曾托日轮运军火入川,最近又有向日借款的消息,这些勾当,明明的表示他是以美国为主要靠山,而同时又与日本、英国有关系的。美国是在欧战后新起的在中国强有力的帝国主义者,自然与日本在中国的利益范围是冲突的。日本助段棋[祺]瑞,被美国帮助的吴佩孚打败了,日本就掉方法[向]去助奉张,促成直、奉战争去扑灭美国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结果美国(帮助)的吴佩孚又胜了。在去年,日本又经过地震的灾乱,于是在中国的侵略政策就形成和缓的保守的态度了,美国就成了在中国的帝国主义当中的主要分子〈人〉,英、法、意、比等都正在争先恐后地竞争时代。这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大略情形。

  中国的军阀比较大一点的,是直系的北洋派,东三省的张作霖。直系现在可以说是全盛时代[2]。在他之下又分几派,名义上是曹锟为首领,其实就是吴佩孚左右一切,萧耀南[3]、张复[福]来[4]等都是与吴秀才直接有密切关系的。现在来分析分析他们各个的历史:

  吴佩孚原是曹部下的一个小军官,他自来都是反国民党的。第一次在四川打革命军蔡松坡[5],他攻下衡州,不接受段祺瑞的命令(进攻),并在酒后的话(中)表明他反抗段的命令的用意。过后,段果然不满意他反抗命令,于是吴佩孚就利用民众对[说]段(是)“卖国贼”的口号去打段,结果打胜了,直、奉战争又取得胜利,接着打川攻湘,一直到现在,他公然形成为直系中的主要力量了。

  冯玉祥[6]。基督教徒,张绍曾[7]部下的军官。辛亥革命时,吴禄贞[8]、张绍曾都在北方有起革命的动机,因武昌较先爆发,他们就没有作革命的先导线。此时袁世凯出山了,他看清张、吴等在南[滦]州、天津等地与他不利,于是把吴暗杀了,把张赶走了(因张、吴是国民党)。这时冯玉祥也还是在奔走于张绍曾部下。当直、奉战争时,冯有功于吴,所以他得着河南督军的位子。因他不忠心替吴佩孚抓钱,于是河南的地盘又被张复[福]来占去了,把他赶到北京虚悬起来(陆军监察使与西北边防督办的虚衔),没有一个可靠的地盘,同时王怀庆又嫉妒他。在这时候,王正廷替他在黎元洪那里讨着一个西北边防督办时,王怀广[庆]就跑到保定报告,说冯玉祥要反了,已经投降黎元洪了。于是曹、吴就有不满意于冯的表现,而冯又自告奋勇去赶黎出京。……冯玉祥是半途投降直系的,他没有地盘,只想侵略蒙古,一便从内蒙(察哈尔之特别区)攻王怀广[庆],一便又好躲开将来的直、奉战争的责任。而那一面吴秀才早已知道他的心病,始终不许他得地盘,把他放在北京虚悬起(来),以备先锋之用。

  王怀庆。他很忠〈孝〉于曹、吴。他是个保皇党,他在滦州杀过曹鲁真[张绍曾]部下的革命党。他打蒙古失败后,已经是沦没下去了的,过后徐世昌登台时,因气味相投,又把这个保皇党找出来,作北京卫戍司令。把徐世昌赶走时,他就投降了直系(将来直系打奉张,大致分两路进攻,以王怀庆、王承斌[9]两人走热河去,冯玉祥走山海关去)。

  王承斌。他是个满人,本名承斌,后来才加上一个“王”字。他是奉天人,也是个秀才,不及吴的手段高,所以还在吴秀才之下找饭吃。吴佩孚令他打过奉天,使他与奉天人的感情完全破裂,而给他一个空虚的直督。

  齐燮元[10]。他是段的学生,李纯当江苏督军时他任师长。李纯是反对段的。后李死,吴佩孚说是齐主谋刺主,因此吴、齐不睦。齐曾想谋副座,于是吴防齐用诡计予[于]卢,结果齐不得势仍守江苏。何丰林[11]是卢的部下,何驻上海听浙卢的命令,而使上海实际属于浙江了。

  卢永祥[12]段系,与齐不和。上海警厅长徐国梁被刺,都是因他是齐部人,与卢、何不方便的原故。齐、卢之战早就要爆发的,江、浙此次决裂,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吴佩孚把川、湘弄好了,转过头来注目浙江,最后才去对付奉天,再最后就去打广东。奉张见江、浙起事,而马上出兵[13],也是意中事。暗中奉、浙或许一定有联络,云、贵也要注意江、浙的势力,所以,江、浙战争,不是一回简单的事,而是牵连全国的,牵动帝国主义者美、日的。

  国民党——三角联盟的关系(孙、张、段)恐怕还是有一点,这次中山不免要出兵于江西、福建去牵制牵制。

  总括起来说,这次战争的时间一定是较长的,且结果军阀还要分化,帝国主义者更要伸张他们的势力,人民对帝国主义的反抗也必更烈。总之,这是一个重要的时期,我们的责任是要拿出很正确的口号到民众中去宣传。此外,广东的局面,商团的首领、英国的走狗、汇丰银行的买办,他私运军火想来推倒国民党在广东的势力,已被民党发觉了,中山将要把工人武装起来,此时还正在分化之中。

  署名:李大钊

  李季达记录

  《党的文献》1990年第1期1924年9月12日

  【注释】

  [1]题解 1924年6月中旬,李大钊率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会后在苏联参观访问并考察讲演。此文即为在中共旅莫支部第三次大会上的报告摘要。会议主持人袁子贞,记录李季达。袁子贞1925年曾任中共石家庄地委书记,后牺牲。李季达(1900—1927),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共,1924年回国后,曾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1927年11月被捕牺牲。

  文中所说的“政变”,是指江、浙战争与随之而起的第二次直、奉战争,而不是指其后10月23日所发生的冯玉祥推翻曹、吴的“政变”。由于远在国外以及形势的复杂多变,文中的某些说法难免不确,但在当时情况下即看到此次“政变”对于中国局势发展的严重影响,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则被后来的事实所证明。正是由于此次“政变”引起形势的急剧变化,11月中,李大钊提前回国。从此,他进入生命最艰险也是最光辉的奋斗阶段。

  [2]直系现在可以说是全盛时代 1920年7月10日,以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与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之间的直皖战争开始。12日,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派兵入关与直系联合反段,使皖系失败,国务院总理段祺瑞下台。直皖战争后,奉系军阀与直系军阀之间的矛盾又日益激化。1922年4月奉、直两军大战于京津地区及冀东一带,奉军大败,退出关外,张作霖被免除军政各职。文称此时直系处于全盛时代。

  [3]萧耀南 (1875—1926),字衡山,湖北黄冈人。与吴佩孚同为北洋第三镇(后改为第三师)曹锟部下。1918年随吴佩孚进攻湖南,1921年任湖北督军,曾镇压“二七”大罢工,是吴佩孚的主要支持者之一。

  [4]张复来 应为“张福来”(1871—1925),河北交河人。曾任曹锟部第24师师长。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任援军总司令。

  [5]蔡松坡 即蔡锷(1882—1916),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899年赴日留学。1911年武昌起义后,他在昆明领导新军起义,宣布云南独立。袁世凯复辟帝制,蔡于1915年12月25日在昆明与唐继尧等宣布云南独立,讨袁护国,并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入川作战。袁世凯派曹锟为征滇军川路总司令前往镇压,护国军与曹部吴佩孚旅鏖战于泸州、叙州一带。

  [6]冯玉祥 (1882—1948),字焕章,安徽巢县人。原在张绍曾部下,不属于曹锟、吴佩孚(北洋三镇)系统。文中所说“冯有功于吴”,是指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时,任陕西督军的冯玉祥自任援直陕军总司令,率所部第十一师至洛阳与曹、吴联合反奉,对战争胜利起着重要作用。5月10日,被任命为河南督军。11月4日,又被调任陆军检阅使(文中为“监察使”,不确),驻军南苑。文中所说将来直奉战争“冯玉祥走山海关”等,其后情况有很大的变化。1924年8月20日,总统曹锟召见冯玉祥,拟调冯赴山海关前线,防御奉军,冯以“力不胜任,愿卫京师”为由,没有接受。8月29日,曹锟按吴佩孚的电请,又拟授予冯东北前敌总指挥一职,并派人劝说,冯又拒绝。9月10日,曹锟又第三次请冯负责山海关军事,再被拒绝。9月17日,曹、吴最后确定,由彭寿莘任第一军总司令,负责山海关方面;由王怀庆任第二军总司令,负责朝阳方面;由冯玉祥任第三军总司令,负责热河、赤峰方面。李大钊演讲在此之前,故有冯将去山海关之说。10月23日,冯玉祥经精心策划,发动北京政变(亦称首都革命)成功,幽禁曹锟,主张停战,组织国民军,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使中国政局由此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

  [7]张绍曾 (1879—1928),字敬舆,河北大城人。1911年任新军第二十镇统制,驻兵滦州,时冯玉祥在其部下任管带。

  [8]吴禄贞 (1880—1911),字绶卿,湖北云梦人。1898年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骑兵科,后加入兴中会、同盟会。1910年任陆军第六镇统制。武昌起义后,赴滦州与张绍曾密谋起义响应,旋被袁世凯派人刺杀于石家庄火车站。

  [9]王承斌 (1873—?),字孝伯,辽宁兴城人。历任北洋第三镇曹锟部下管带、陆军第三师团长、混成旅旅长、23师师长。1923年曹锟贿选总统时,王总管贿选工作,后升任直、鲁、豫巡阅副使兼直隶督军、省长。旋被吴佩孚解除23师师长职务,王有所不满,对冯所告知的政变计划,表示同情,但又表示不背吴,仅守中立,不告密。后被张作霖赶下台。

  [10]齐燮元 (1879—1946),直隶宁河(今属天津市)人,毕业于北洋武备速成学堂。1920年起任江苏督军,1923年任苏、皖、赣巡阅使。1924年9月,与皖系将领卢永祥发生江、浙战争,获胜后兼任淞沪护军使,旋被免职。日寇侵华后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兼治安总署督办,抗战胜利后被枪决。

  [11]何丰林 (1873—?),山东平阴人,天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曾任旅长、浙江宁台镇守使、淞沪护军使。江、浙战争时,任浙、沪联军第一军总司令。战败后逃大连,投靠张作霖,审理杀害李大钊等人时,任审判长。1938年投降日寇,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武官长。

  [12]卢永祥 (1867—1933),字子嘉,山东济阳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原为曹锟旧部,后投靠段祺瑞。1923年,通电不承认曹锟任总统。1924年江、浙战争中任浙、沪联军总司令,战败后逃往日本。

  [13]奉张见江、浙起事,而马上出兵 “江、浙起事”,即1924年的江、浙战争(1925年又发生第二次江、浙战争),又称“齐、卢之战”,是江苏督军、直系军阀齐燮元为争夺上海地盘而向皖系军阀卢永祥、何丰林所发动的战争。8月26日,齐燮元下令江苏全省总动员;29日,张作霖决定:如战争发生,即率兵入关,“作武装调停”。9月2日,卢永祥电告张,齐已“入侵”,张作霖当即决定假秋操为名,令奉军向山海关进发。3日,江、浙战争开始,奉军已在进关途中。文中说:“是意中事”,“暗中奉、浙或许一定有联络”。事实上,卢永祥与张作霖间早有联络。9月3日,卢永祥派其子卢小嘉抵奉天,请求张作霖接济款械、借给飞机,张都同意。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