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胡适 > 胡适考证集 | 上页 下页 |
《西游记》考证(2) |
|
2 以上略述玄奘取经的故事的本身。这个故事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件极伟大的故事;所以这个故事的传播,和一切大故事的传播一样,渐渐的把详细节目都丢开了,都“神话化”过了。况且玄奘本是一个伟大的宗教家,他的游记里有许多事实,如沙漠幻景及鬼火之类,虽然都可有理性的解释,在他自己和别的信徒的眼里自然都是“灵异”,都是“神迹”。后来佛教徒与民间随时逐渐加添一点枝叶,用奇异动人的神话来代换平常的事实,这个取经的大故事,不久就完全神话化了。 即如上文所引慧立的《慈恩三藏法师传》中一段说: 从此已去,即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是时顾影唯一心但念观音菩萨及《般若心经》。初法师在蜀,见一病人,身疮臭秽,衣服破污,湣将向寺,施与饮食衣服之直。病者惭愧,乃授法师此经,因常诵习。至沙河间,逢诸恶鬼奇状异类绕人前后;虽念观音,不得全去;即诵此经,发声皆散;在危获济,实所凭焉。 这一段话还合于宗教心理的经验;然而宋朝初年(西历978)辑成的《太平广记》,引《独异志》及《唐新语》,已把这一段故事神话化过了。《太平广记》九十二说: 沙门玄奘,唐武德初(年代误)往西域取经,行至罽宾国,道险,〔多〕虎豹,不可过。奘不知为计,乃鏁房门而坐。至夕开门,见一老僧,头面疮痍,身体脓血,床上独坐,莫知来由。奘乃礼拜勤求,僧口授《多心经》一卷,令奘诵之;遂得山川平易,道路开辟,虎豹藏形,魔鬼潜迹,遂至佛国,取经六百馀部而归。其《多心经》,至今诵之。 我们比较这两种纪载,可见取经故事“神话化”之速。《太平广记》同卷又说: 初奘将往西域,于灵岩寺见有松一树。奘立于庭,以手摩其枝曰:“吾西去求佛教,汝可西长。若吾归,即却东回,使吾弟子知之”。及去,其枝年年西指,约长数丈。一年,忽东回。门人弟子曰,“教主归矣”。及西迎之。奘果还。至今众谓此松为摩顶松。 这正是《西游记》里玄奘说的“但看那山门里松枝头向东,我即回来”(第十二回,又第一百回)的话的来源了。这也可证取经故事的神话化。 欧阳修《于役志》说: 景祐三年丙子七月,甲申,与君玉饮寿宁寺(扬州)。寺本徐知浩故第;李氏建国,以为孝先寺;太平兴国改今名。寺甚宏壮,画壁尤妙。问老僧,云,“周世宗入扬州时,以为行宫,尽圬漫之。惟经藏院画玄奘取经一壁独在,尤为绝笔。”叹息久之。 南唐建国离开玄奘死时不过二百多年,这个故事已成为画壁的材料了。我们虽不如此画的故事是不是神话化了的,但这种记载已可以证明那个故事的流传之远。 3 民国四年,罗振玉先生和王国维先生在日本三浦将军处借得一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影印行世。此书凡三卷,卷末有“中瓦子张家印”六个字。王先生考定中瓦子为宋临安府的街名,乃倡优剧场的所在(参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九,又卷十五),因定为南宋“说话”的一种。书中共分十七章,每章自有题目,颇似后世小说的回目。书中有诗有话,故名“诗话”。今抄十七章的目录如下: □□□□第一。(全阙) 行程遇猴行者处第二。 入大梵天王宫第三。 入香山寺第四。 过狮子林及树人国,第五。 过长坑大蛇岭处第六。 入九龙池处第七。 “遇深沙神”第八。(题阙) 入鬼子母国处第九。 经过女人国处第十。 入王母池之处第十一。 入沉香国处第十二。 入波罗国处第十三。 入优钵罗国处第十四。 天竺国度海之处第十五。 转至香林寺受《心经》第十六。 到陕西王长者妻杀儿处第十七。 我们看这个目录,可以知道在南宋时,民间已有一种《唐三藏取经》的小说,完全是神话的,完全脱离玄奘取经的真故事了。这部书确是《西游记》的祖宗。内中有三点,尤可特别注意: (1)猴行者的加入。 (2)深沙神为沙和尚的影子。 (3)途中的妖魔灾难。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