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魏源 > 海国图志 | 上页 下页 |
演炮须知中线准则论 |
|
夫演炮须对靶,而目线与中线互有参差。立靶既有远近之分,则弹去即有高下之殊。要必有所准绳,而后可融会变通。盖炮有大小,头尾粗细之径,固有不同。而其形质浑圆,自百斤至千万斤,大小虽殊,用法则一。由中心测直,而画其中线,当为准则,以较高下之差。然后用象限仪以记其加高落低之数,庶几稍有把握。今于后幅绘二图以论之。如无表之炮,其尾粗而头细,若从引门上用目线对炮头测平,则炮头较炮尾必高,而炮口自与之俱高,其中线亦与之愈远而愈高。假如炮口中线与上线相距一尺,出至二三丈之外,则中线渐远渐高,及至到靶,必高越目线之上而过。又如有表之炮,其头已加表与尾径相等,若从引门上用目线对炮头测平,则炮口内中线亦与之俱平。假如炮口中线与上线相距一尺,则对靶上相去自亦一尺。此两炮目线虽同,而中线彼此高下迥殊。设以此两炮下子演放,如击百丈以内之靶,可知无表之炮有高越之差,有表之炮,有弹坠之失。然中线差高之数,其远近丈尺各有不同,而算差之法,不可不知。譬如前论无表之炮,作身长二尺头径二寸八分计之,上下分中得半径一寸四分,尾径四寸得二寸,则头较尾小六分。即以六分为母,以身长二尺归之,计每尺差三分。如一丈则差三寸,十丈则差三尺,百丈则差三丈。若弹子由中线发出至百丈之远,有渐坠之势。譬如弹至百丈约坠二丈四尺,除坠数外计尚差高六尺,则弹子仍越靶而过。盖因不知炮头尾径粗细之差,及加高落低之法。故两炮俱不得中,此一定之理也。如能知中线高下之差,高测则低,低则加高,用象限仪测量合度,此两炮又何尝不中靶耶。此算远近差高捷便之法,与勾股算数相同,故附其说,俾司炮者得以易晓。 勾股相求算法图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