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胡三省 > 通鉴释文辩误 | 上页 下页 |
通鉴卷七十 |
|
四年 曹仁向濡须,先扬声欲东攻羡溪。 史照《释文》曰:羡,音夷;江夏沙羡县卽其处,去濡须三十里。〈海陵本同。〉余按史照言羡溪去濡须三十里,此以杜佑《通典》为据也。若以为江夏沙羡县卽其处,则大谬矣。濡须在今巢县东南四十五里。沈约《宋志》,江夏沙阳县本汉沙羡县,治夏口。自夏口至濡须,何啻八九百里,安得以杜佑所谓去濡须三十里之羡溪,扶合江夏之沙羡乎!沙羡之羡,音夷;羡溪之羡,读如字。 朱然伺间隙,攻破魏两屯。 史照《释文》曰:间,古限切;间厕之间。〈海陵本同。〉余谓间厕之间,音古苋翻,安有音古限切者?若言间隙之间,读从平声,则亦谓之中间空隙处也。 诸葛亮发敎与羣下曰:“犹弃敝蹻而获珠玉。” 史照《释文》曰:虞卿蹑蹻担簦之蹻,《释》云:蹻,草屦也,举夭切。〈海陵本同。〉余按《史记》徐广《注》曰:蹻,草屦也。无音。《索隐》曰:音脚。又按《韵书》三十小韵内有蹻字,居夭切,骄也。《诗·周颂》,蹻蹻王之造。《传》云:蹻蹻,武貌;音居表翻。《大雅》小子蹻蹻,《传》云:蹻蹻,骄貌;音其略翻。皆非草蹻之蹻。《韵书》草蹻之蹻,讫约翻;正与《索隐》音同。 五年 帝为水军,亲御龙舟,循蔡、颍,浮淮如寿春。 史照《释文》曰:按《汉书》,蔡卽九江下蔡县,亦古州来国,其地在淮、颍之会。颍水出颍川阳城东,至下蔡入淮。《左传》,楚灵王狩于州来,次于颍尾是也。〈海陵本同。〉余谓史照言淮、颍之会,固可以释自颍浮淮。其谓循蔡、颍之蔡为下蔡,则非矣。夫所谓循蔡、颍浮淮者,循蔡水至颍水,出颍口而浮淮也。魏收《地形志》:陈留扶沟县有蔡河,蔡河自浚仪东南流而入于颍,颍水东南流而入于淮。魏文帝龙舟所行水道,固至下蔡入淮,然言循蔡、颍者,循蔡河以至循颍河也。 吴徐盛植木衣苇为疑城假楼,自石头至于江乘。 史照《释文》曰:石头,城名,在吴丹杨郡,秣陵卽其地。〈费本同。〉余按史照释,盖因汉献帝建安十七年,孙权作石头城,徙治秣陵而有是说。然秣陵县与石头城自是两处,秣陵县在东,石头城在西。《江表传》:张纮谓孙权曰:“秣陵,楚武王所置,名为金陵,地势冈阜连石头,秦始皇东廵经此县,掘断连冈,改名秣陵。”是秣陵与石头为两处之一证也。《晋书·郗隆传》:隆为扬州刺史,鎭秣陵。齐王冏檄令赴讨赵王伦,隆停檄不下。时王邃鎭石头,隆军西赴邃甚众,奉邃攻隆,杀之。是秣陵与石头为两处之二证也。一百二卷晋海西公太和五年释“石头”,误同。 六年 帝以舟师循涡入淮。 史照《释文》曰:涡,乌禾切,水洄为涡;又古禾切,《说文》:水,入淮,在汉沛国谯县。〈海陵本同。〉余按涡是水名,不当以水洄为涡为释,因此误音乌禾切。其从古禾切及引《说文》为释,是矣。但谓在沛国谯县,则此时已分置谯郡。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