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史籍 > 三家注史记 | 上页 下页
孔子世家(5)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集解〕徐广曰:“哀公四年也。”
  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於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於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於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集解〕孔安国曰:“兴,起也。”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集解〕何晏曰:“滥,溢也。君子固亦有穷时,但不如小人穷则滥溢为非。”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集解〕孔安国曰:“然谓多学而识之。”
  非与?”〔集解〕孔安国曰:“问今不然耶。”
  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集解〕何晏曰:“善有元,事有会,天下殊涂而同归,百虑而一致。知其元则众善举也,故不待学,以一知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集解〕王肃曰:“率,循也。言非兕虎而循旷野也。”
  吾道非邪?吾何为於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集解〕王肃曰:“言人不信吾,岂以未仁故乎?”
  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集解〕王肃曰:“言人不使通行而困穷者,岂以吾未智乎?”
  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正义〕言仁者必使四方信之,安有伯夷、叔齐饿死乎?
  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正义〕言智者必使处事通行,安有王子比干剖心哉?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於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集解〕王肃曰:“种之为稼,敛之为穑。言良农能善种之,未必能敛穫之。”
  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集解〕王肃曰:“言良工能巧而已,不能每顺人之意。”
  君子能脩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脩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於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见君子!夫道之不脩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脩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集解〕王肃曰:“宰,主财者也。为汝主财,言志之同也。”

  於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後得免。

  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集解〕服虔曰:“书,籍也。”〔索隐〕古者二十五家为里,里则各立社,则书社者,书其社之人名於籍。盖以七百里书社之人封孔子也,故下厓求云“虽累千社而夫子不利”是也。
  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曰:“无有。”“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曰:“无有。”“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曰:“无有。”“且楚之祖封於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其秋,楚昭王卒于城父。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集解〕孔安国曰:“接舆,楚人也。佯狂而来歌,欲以感切孔子也。”
  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集解〕孔安国曰:“比孔子於凤鸟,待圣君乃见。非孔子周行求合,故曰‘衰’也。”
  往者不可谏兮,〔集解〕孔安国曰:“已往所行,不可复谏止也。”
  来者犹可追也!〔集解〕孔安国曰:“自今已来,可追自止,避乱隐居。”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集解〕孔安国曰:“言‘已而’者,言世乱已甚,不可复治也。再言之者,伤之深也。”
  孔子下,欲与之言。〔集解〕包氏曰:“下,下车也。”
  趋而去,弗得与之言。

  於是孔子自楚反乎卫。是岁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鲁哀公六年也。

  其明年,吴与鲁会缯,徵百牢。〔索隐〕此哀七年时也。百牢,牢具一百也。周礼上公九牢,侯伯七牢,子男五牢。今吴徵百牢,夷不识礼故也。子贡对以周礼,而後吴亡是徵也。〔正义〕括地志云:“故鄫城在沂州承县。地理志云缯县属东海郡也。”
  太宰嚭召季康子。康子使子贡往,然後得已。

  孔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集解〕包氏曰:“周公、康叔既为兄弟,康叔睦於周公,其国之政亦如兄弟也。”
  是时,卫君辄父不得立,在外,诸侯数以为让。而孔子弟子多仕於卫,卫君欲得孔子为政。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集解〕包氏曰:“问往将何所先行。”
  孔子曰:“必也正名乎!”〔集解〕马融曰:“正百事之名也。”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何其正也?”〔集解〕包氏曰:“迂犹远也。言孔子之言远於事也。”
  孔子曰:“野哉由也!〔集解〕孔安国曰:“野,不达也。”
  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集解〕孔安国曰:“礼以安上,乐以移风。二者不行,则有淫刑滥罚也。”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矣。夫君子为之必可名,言之必可行。〔集解〕王肃曰:“所名之事,必可得明言;所言之事,必可得遵行者。”
  君子於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其明年,厓有为季氏将师,与齐战於郎,克之。〔集解〕徐广曰:“此哀公十一年也,去吴会缯已四年矣。年表哀公十年,孔子自陈至卫也。”〔索隐〕徐说去会四年,是也。按:左传及此文,孔子是时在卫归鲁,不见有在陈之文,在陈当哀公之初,盖年表误尔。〔正义〕括地志云:“郎亭在徐州滕县西五十三里。”
  季康子曰:“子之於军旅,学之乎?性之乎?”厓有曰:“学之於孔子。”季康子曰:“孔子何如人哉?”对曰:“用之有名;播之百姓,质诸鬼神而无憾。求之至於此道,虽累千社,夫子不利也。”康子曰:“我欲召之,可乎?”对曰:“欲召之,则毋以小人固之,则可矣。”而卫孔文子〔集解〕服虔曰:“文子,卫卿也。”
  将攻太叔,〔集解〕左传曰太叔名疾。
  问策於仲尼。仲尼辞不知,退而命载而行,曰:“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乎!”〔集解〕服虔曰:“鸟喻己,木以喻所之之国。”
  文子固止。会季康子逐公华、公宾、公林,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

  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索隐〕前文孔子以定公十四年去鲁,计至此十三年。鲁系家云定公十二年孔子去鲁,则首尾计十五年矣。

  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集解〕包氏曰:“错,置也。举正直之人用之,废置邪枉之人。”〔索隐〕论语“季康子问政,子曰‘政者,正也’”。又“哀公问曰‘何为则人服’?子曰‘举直错诸枉则人服’”。今此初论康子问政,未合以孔子答哀公使人服,盖太史公撮略论语为文而失事实。
  则枉者直。”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集解〕孔安国曰:“欲,情Q欲Y也。言民化於上,不从其所令,从其所好也。”
  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集解〕包氏曰:“徵,成也。杞宋二国,夏殷之後也。夏殷之礼吾能说之,杞宋之君不足以成也。”
  足,则吾能徵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後虽百世可知也,〔集解〕何晏曰:“物类相召,势数相生,其变有常,故可预知者也。”
  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集解〕孔安国曰:“监,视也。言周文章备於二代,当从之也。”
  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孔子语鲁大师:“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集解〕何晏曰:“太师,乐官名也。五音始奏,翕如盛也。”
  纵之纯如,〔集解〕何晏曰:“言五音既发放纵尽,其声纯和谐也。”
  皦如,〔集解〕何晏曰:“言其音节明。”
  绎如也,以成。”〔集解〕何晏曰:“纵之以纯如,皦如,绎如,言乐始於翕如而成於三者也。”
  “吾自卫反鲁,然後乐正,雅颂各得其所。”〔集解〕郑玄曰:“反鲁,鲁哀公十一年冬。是时道衰乐废,孔子来还,乃正之,故雅颂各得其所。”

  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正义〕去,丘吕反。重,逐龙反。
  取可施於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於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正义〕乱,理也。诗小序云:“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毛苌云:“关关,和声。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后妃悦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色,慎固幽深,若雎鸠之有别,然後可以风化天下。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也。”按:王雎,金口鹗也。
  鹿鸣为小雅始,〔正义〕小序云:“鹿鸣,宴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後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毛苌云:“鹿得苹,呦呦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
  文王为大雅始,〔正义〕小序云:“文王,文王受命作周。”郑玄云:“文王初为西伯,有功於民,其德著见於天,故天命之以为王,使君天下。”
  清庙为颂始”。〔正义〕小序云:“清庙,祀文王也。周公既成雒邑,朝诸侯,率以祀文王焉。”毛苌云:“清庙者,祭有清明之德者之宫也。谓祭文王,天德清明,文王象焉,故祭之而歌此诗也。”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孔子晚而喜易,序〔正义〕序,易序卦也。夫子作十翼,谓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序卦、说卦、杂卦也。易正义曰:“文王既繇六十四卦分为上下篇,先後之次,其理不易。孔子就上下二经,各序其相次之义。”
  彖、〔正义〕吐乱反。上彖,卦下辞;下彖,爻卦下辞。易正义曰:“夫子所作,统论一卦之义,或说其卦德,或说其卦义,或说其卦名。庄氏云‘彖,断也,言断定一卦之义’也。”
  系、〔正义〕如字,又音系。易正义云:“系辞者,圣人系属此辞於爻卦之下。分为上下篇者,以简编重大,是以分之。”又言“系辞者,取纲系之义”也。
  象、〔正义〕上象,卦辞;下象,爻辞。易正义云:“万物之体自然,各有形象,圣人设卦以写万物之象,今夫子释此卦之象也。”
  说卦、〔正义〕易正义云:“说卦者,陈说八卦德业变化法象所为也。”
  文言。〔正义〕易正义云:“夫子赞明易道,申说义理,释乾坤二卦经文之言,故称文言。”又:“杂卦者,六十四卦以为义,於序卦之外,别言圣人之兴,因时而作,随其事宜,不必相因袭,当有损益。”又云:“杂揉众卦,错综其义,或以同相类,或以异相明。”按:史不出杂卦,故附之。
  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於易则彬彬矣。”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