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卷一百八十八 集部四十一


  卷一百八十八 集部四十一

  總集類三

  中州集十卷附中州樂府一卷(内府藏本)

  金元好問編。好問有《續夷堅志》,已著錄。是集錄金一代之詩,首錄顯宗二首,章宗一首,不入卷數。其餘分為十集,以十干紀之。《辛集》目錄旁註“别起”二字,其人亦復始於金初。似乎七卷以前為正集,七卷以後為續集也。《壬集》自馬舜之下别標“諸相”一門,列劉豫等十六人;“狀元”一門,列鄭子耼等八人;“異人”一門,列王中立等四人;“隱德”一門,列薛繼先、宋可、張潛、曹珏四人詩,而獨標繼先名,疑傳寫譌脱。《癸集》列“知己”三人,曰辛愿、李汾、李獻甫;“南冠”五人,曰司馬朴、滕茂實、何宏中、姚孝錫、朱弁,而附見宋遺民趙滋及好問父兄詩於末。前有好問自敍,稱魏道明作《百家詩略》,商衡為附益之。好問又增以己之所錄,以成是編。序作於癸巳,蓋哀宗天興二年也。其例每人各為小傳,詳具始末,兼評其詩。或一傳而附見數人,如《乙集》“張子羽”下附載僧可道、尠于可、高鵾、王景徽、吳演之類;或附載他文,如《丙集》“党懷英”下附載誅永蹈詔書之類;或兼及他事,如《乙集》“祝簡”下附載所論王洙不註杜詩之類。大致主於借詩以存史,故旁見側出,不主一格。至《壬集》“賈益謙”條下述其言:“世宗大定三十年中,能暴海陵蟄惡者,得美仕。史官修實錄,誣其淫毒很鷙,遺臭無窮。自今觀之,百無一信。”又稱:“衛王勤儉,慎惜名器。較其行事,中材不能及者多。”如斯之類,尤足存一代之公論。王士禎《池北偶談》嘗論其記蔡松年事,不免曲筆,然亦白璧之瑕,不足以累全體矣。惟大書劉豫國號、年號,頗乖史法。然豫之立國,實金朝所命,好問金之臣子,宜有内詞,固不得而擅削之,亦未可以是為咎也。其選錄諸詩頗極精審,實在宋末江湖諸派之上。故卷末自題有“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及“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句。士禎亦深不滿之,殆以門户不同歟?後附《中州樂府》一卷,與此集皆毛晉所刊。卷末各有晉跋,稱初刻《中州集》,佚其《樂府》。後得陸深家所藏《樂府》,乃足成之。今考集中小傳,皆兼評其《樂府》,是《樂府》與《中州集》合為一編之明證。今亦仍舊本錄之,不别入詞曲類焉。

  唐詩鼓吹十卷(通行本)

  不著編輯者名氏。據趙孟頫序,稱為金元好問所編,其門人中書左丞郝天挺所註。國朝常熟陸貽典題詞則據《金史·隱逸傳》,謂天挺乃好問之師,非其門人。又早衰厭科舉,不復充賦,亦非中書左丞。頗以為疑。案王士禎《池北偶談》曰:“金、元閒有兩郝天挺,一為元遺山之師,一為遺山弟子。考元史《郝經傳》云:‘其先潞州人,徙澤州之陵川。祖天挺,字晉卿,元裕之嘗從之學。裕之謂經曰:“汝貌類祖,才器非常”’者是也。其一字繼先,出於多羅(原作“朵魯”,今改正)别族,父哈賞巴圖爾(原作“和上拔都魯”,今改正),元太宗世多著武功。天挺英爽剛直,有志略,受業於遺山元好問。累官河南行省平章事,追封冀國公,諡文定。為皇慶名臣,嘗修《云南實錄》五卷,又註《唐詩鼓吹集》十卷。近常熟刻《鼓吹集》,乃以為《隱逸傳》之晉卿,而致疑於趙文敏之序稱尚書左丞,又於尚書左丞上妄加‘金’字,誤甚”云云。然則貽典等所考,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矣。是集所錄皆唐人七言律詩,凡九十六家,共五百九十六首。作者各題其名,惟柳宗元、杜牧題其字,未喻何故。第四卷中宋邕詩十一首,天挺註以為實出《曹唐集》中,題作宋邕,當必有據。然第八卷中胡宿詩二十三首,今並見《文恭集》中,實為宋詩誤入,則亦不免小有疏舛,顧其書與方回《瀛奎律髓》同出元初,而去取謹嚴,軌轍歸一,大抵遒健宏敞,無宋末江湖、四靈瑣碎寒儉之習,實出方書之上。天挺之註雖頗簡略,而但釋出典,尚不涉於穿鑿,亦不似明廖文炳等所解横生枝節,庸而至於妄也。據都卬《三餘贅筆》,此書至大戊申江浙儒司刊本舊有姚燧、武一昌二序,此本佚之。又載燧序,謂宋高宗嘗纂唐、宋軼事為《幽閒鼓吹》,故好問本之1。案“《三都》、《二京》,《五經》鼓吹”,其語見於《世説》,好問立名,當由於此。燧所解不免附會其文也。

  【彙訂】

  1.以元好問為本《幽閒鼓吹》者乃元佚名序,非姚燧序。

  二妙集八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金段克己、段成己兄弟詩集也。克己字復之,號遁菴,成己字誠之,號菊軒,稷山人。克己金末嘗舉進士,入元不仕。成己登正大閒進士,授宜陽主簿。元初起為平陽府儒學提舉,堅拒不赴。兄弟並以節終。初,克己、成己均早以文章擅名,金尚書趙秉文嘗目之曰“二妙”,故其合編詩集即以為名。泰定閒,克己之孫輔官吏部侍郎,以示吳澄,始序而傳之。朱彝尊《曝書亭書目》於《二妙集》下乃題作段鏞、段鐸撰。考虞集所作《段氏世德碑》,鏞、鐸實克己、成己之五世祖,鐸官至防御使,未嘗有集行世,彝尊蓋偶誤也。集凡詩六卷,樂府二卷。大抵骨力堅勁,意致蒼涼,值故都傾覆之餘,悵懷今昔,流露於不自知。吳澄序言其有感於興亡之會,故陶之達、杜之憂,其詩兼而有之。所評良允。房祺編《河汾諸老詩》八卷,皆金之遺民從元好問遊者,克己兄弟與焉。而好問編《中州集》,金源一代作者畢備,乃獨無二人之詩。蓋好問編《中州集》時,為金哀宗天興二年癸巳,方遭逢離亂,留滯聊城。自序稱據商衡《百家詩略》及所記憶者錄之,必偶未得二人之作,是以不載。故又稱:“嗣有所得,當以甲乙次第之”,非削而不錄也。《河汾諸老詩集》所載尚有克己《楸花》詩一首、成己《蘇氏承顏堂》等詩七首,皆不在此集中,疑當時所自删削。又此集成己《冬夜無寐》一首、《中秋》二首、《云中暮雨》一首,《河汾諸老詩集》皆題為克己作。此集出自段氏家藏,編次必無舛錯,當屬房祺誤收。今姑各仍其舊,而特識其同異於此焉。

  瀛奎律髓四十九卷(内府藏本)

  元方回撰。回有《續古今考》,已著錄。是書兼選唐、宋二代之詩,分四十九類,所錄皆五、七言近體,故名“律髓”。自序謂取十八學士登瀛洲,五星聚奎之義,故曰“瀛奎”。大旨排西崑而主江西,倡為“一祖三宗”之説。一祖者,杜甫;三宗者,黄庭堅、陳師道、陳與義也。其説以生硬為健筆,以粗豪為老境,以鍊字為句眼,頗不諧於中聲。其去取之閒,如杜甫《秋興》惟選第四首之類,亦多不可解。然宋代諸集不盡傳於今者,頗賴以存。而當時遺聞舊事,亦往往多見於其註。故厲鶚作《宋詩紀事》,所採最多。其議論可取者,亦不一而足,故亦未能竟廢之。此書世有二本,一為石門吳之振所刊,註作夾行,而旁有圈點。前載龍遵《敘》,述傳授源流至詳。一為蘇州陳士泰所刊1,删其圈點,遂併註中“所圈是句中眼”等句删去。又以龍遵原序屢言圈點,亦併删之以滅跡。校讎舛駁,尤不勝乙。之振切譏之,殆未可謂之已甚焉。

  【彙訂】

  1.存世尚有明成化三年龍遵敘刊本、嘉靖建陽劉氏慎獨齋刻巾箱本。清康熙閒刊印黄葉村莊本主要係吳之振叔子吳寶芝之力,首載寶芝《重刊律髓記言》八則,詳述刊校之事。(詹杭倫:《方回著述考》)

  谷音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1

  元杜本編。本有《清江碧嶂集》,已著錄。是編末有張榘跋,稱:“右詩一卷,凡二十三人,無名者四人,共一百首。”明毛晉跋則稱:“《谷音》二卷,宋末逸民詩也。凡二十有九人,詩百篇。”此本上卷凡十人,詩五十首,下卷凡十五人,無名者五人,詩五十一首。當為三十人,詩一百一首,與二跋皆不合。其釐為二卷,亦不知始自何人也。每人各載小傳,惟柯芝、柯茂謙父子共一傳,楊應登、楊零祖孫共一傳。凡小傳二十有八,其閒如王澮、程自修、冉琇、元吉、孟鯁,皆金、元閒人,張璜以牙兵戰没2,汪涯以不草露布為賈似道所殺,毛晉以為皆宋逸民,亦約略大概言之耳。本所著《清江碧嶂集》,詞意粗淺,不稱其名。而是集所錄,乃皆古直悲涼,風格遒上,無宋末江湖齷齪之習。其人又皆仗節守義之士,足為詩重。王士禎《論詩絕句》曰:“誰嗣《篋中》冰雪句,《谷音》一卷獨錚錚”,其品題當矣。

  【彙訂】

  1.底本此條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文淵閣庫書與殿本均置於“河汾諸老詩集八卷”條之前。

  2.張璜乃張琰之誤,此集卷上收廣陵張琰汝玉五首。(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梅花百詠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元馮子振與釋明本倡和詩也。子振字海粟1,攸州人2,官承事郎集賢待制。明本姓孫氏,號中峯,錢塘人,居吳山聖水寺,工於吟詠,與趙孟頫友善。子振方以文章名一世,意頗輕之。偶孟頫偕明本訪子振,子振出示《梅花百韻詩》。明本一覽,走筆和成。復出所作《九字梅花歌》以示子振,遂與定交。是編所載七言絕句一百首,即當時所立和者是也。後又附“春”字韻七律一百首,則僅有明本和章,而子振原倡已不可復見矣。《宋史·藝文志》載李祺《梅花百詠》一卷3,久佚弗傳。又端平中有張道洽者,作梅花詩三百餘首4,今惟《瀛奎律髓》僅存數首。子振才思奔放,一題衍至百篇,往往能出奇制勝。而明本所和,亦頗琱鏤盡致,足以壁壘相當。今明本所著《中峯廣錄》雖有傳本,而祇有偈頌數十首,不載此詩。而子振著作則惟《元文類》諸書略見一二,全集久佚無存。此集雖游戲之作,而半爪一鱗,猶可以窺見崖略。其詩别本互有同異,《東閣梅》一首,中峯和章原闕,而别見於《韋德珪集》。國朝夏洪基為之訂正校刊,頗有依據。今亦並仍之焉。

  【彙訂】

  1.《翠寒集序》末署“延祐庚申孟冬海一粟馮子振序”,《贈朱澤民序》末署“海粟老人馮子振敘”,《〈居庸賦〉跋》末署“海粟道人馮子振”,可證“海粟”是號而不是字。其字或與名相同,亦為“子振”。(桂棲鵬:《馮子振生平三考》)

  2.《寰宇通志》卷五五《馮子振小傳》云:“馮子振,湘鄉人”。元代的湘鄉州(今湖南湘鄉)與攸縣同屬潭州路(治今湖南長沙),但並不接壤。明人吳瑛弘治三年(1490)任湘鄉知縣,曾為湘鄉的鄉賢祠寫過一篇《鄉賢祠記》,文云:“時有復於予曰:邑有三賢……元大德中有曰馮子振者,號海粟……有《梅花百詠》行於世……成化初前令嘗作堂於縣南祠之,塑像其中,扁曰‘三賢’。”(見嘉靖《湖廣通志》卷一五)同治《湘鄉縣志》卷二《地理志·古蹟》載:“馮待制子振故居:在七都山田街,今其後猶居此。舊藏子振手書有‘山田故居,巖下祖墓’之語。蓋子振本邑人,故其祖墓及宅皆在湘地(指湘鄉),而《元史》以為攸人,豈其宅墓皆不足為據耶?”同書同卷《地理志·名墓》又載:“元待制馮子振墓,在二十都巖下龜。”馮子振的後裔一直居於湘鄉,清代馮子振裔孫湘鄉馮鋒、馮漣等曾據家藏馮子振《梅花百詠》稾本刊刻此集,並附有家藏馮子振手書數幅。(見同治《湘鄉縣志》卷五《藝文志》)同治《攸縣志》雖然也記載馮子振為攸縣人,但基本上是承襲《元史》之説而來,其中没有關於馮子振故居的記載。康熙《長沙府志》卷七《祀典附陵墓》所載馮子振墓,即在湘鄉而不在攸縣。(同1)

  3.“李祺”,殿本作“李綨”。《宋史·藝文志七》載李祺《刀筆集》十五卷,又《象臺四六集》七卷,李縝《梅百詠詩》一卷。《藝文志八》載李祺《天聖賦苑》一十八卷,又《珍題集》三十卷。則撰《梅百詠詩》者乃李縝,李祺、李綨皆誤。

  4.“梅花詩”,殿本作“梅詩”,《瀛奎律髓》卷二十謂張道洽“平生梅花詩三百餘首”,當從底本。

  河汾諸老詩集八卷(安徽巡撫採進本)1

  元房祺編。祺,平陽人。據高昂霄跋,稱祺為“大同路儒學教授”,而祺作後序,自稱“横汾隱者”,豈罷官後乃編斯集耶?所編凡麻革、張宇、陳賡、陳颺2、房皥、段克己、段成己、曹之謙八人之詩,人各一卷,皆金之遺老從元好問游者。曹之謙本大同人,以流寓河汾,遂營邱墓,故總以“河汾諸老”題焉。祺後序稱好問有專集行世,故不錄其詩。然段氏兄弟亦自有《二妙集》,乃其孫輔所編。蓋《二妙集》出於泰定中,祺為此集時,尚未輯成,故其詩仍得錄入也。其書成於大德閒。皇慶癸丑,高昂霄為鋟版。明宏治十一年,御史沁水李叔淵復授開封同知謝景星刊行,河南按察司副使車璽為之序。今舊刻皆佚,此本為毛晉汲古閣所刊,稱以林古度、周浩若及智林寺僧所鈔三本互校,乃成完書。然祺後序稱:“古、律詩二百一首,皥皡郝先生序於前”。今郝序已佚,而詩止一百七十七首,則尚非全本矣。然諸老以金源遺逸,抗節林泉,均有淵明義熙之志。人品既高,故文章亦超然拔俗,吉光片羽,彌足寶貴,又何論其完闕乎?

  【彙訂】

  1.底本此條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文淵閣庫書與殿本均置於“瀛奎律髓四十九卷”條之前。

  2.陳颺乃陳庾之誤,蓋因陳賡字子颺而誤。此集卷四收陳先生庾子京詩。(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天下同文集四十四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元周南瑞撰。南瑞始末未詳。考吳澄《支言集》有《贈周南瑞序》,稱:“安成周南瑞敬修,扁‘濂谿’二字於室,或者議之”,又稱:“敬修之文詞,固已早冠於鄉儒之上,自濂谿視之則陋也。盍暫舍其所已學,而勉其所未學”云云,當即其人也。澄序多不滿之詞,至稱其“欲為濂谿後人,當知其門户路徑”。是明以冒稱周子之裔誚之,其人蓋好趨附高名者。觀其目錄末標“隨有所傳錄陸續刊行”九字1,其體例與今時庸陋坊本無異,可以概見也。卷首有劉將孫一序,亦潦倒淺陋,似乎依託。然其所載頗有蘇天爵《文類》所未收,而足資當日典故者。如《元史》崔彧上寶璽事,見於《成宗本紀》及彧本傳,未詳得璽月日。是集所載崔彧《獻璽書文》,知為至元三十一年正月三十日。又《成宗本紀》元貞元年三月乙巳朔,安南世子陳日燇遣使上表,并獻方物。而《安南國傳》則紀其事於至元三十一年五月之下,與《本紀》互異。今考是集所載安南國王賀成宗登極表,末云:“元貞元年三月初一日”,知《列傳》為誤書。皆可以旁資考證。其他文亦多有可觀者。其中十七卷、十八卷、三十一卷、三十四卷、三十五卷、四十一卷並闕2。蓋麻沙舊式,分卷破碎,傳鈔易於佚脱。今既無别本校補,亦姑仍原本錄之,以存其真焉。

  【彙訂】

  1.目錄後應為“隨所傳錄陸續刊行”八字。(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2.文淵閣庫書卷三十“頌”亦闕,實存四十三卷。(筧文生、野村鯰子:《四庫提要南宋五十家研究》)

  古賦辨體八卷外集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元祝堯編。《江西通志》載:“堯,上饒人,延祐五年進士。為江山尹,後遷無錫州同知。”《廣信府志》載堯字君澤,與此本所題同,惟云官萍鄉州同知,與《江西通志》異。其書自《楚詞》以下,凡兩漢、三國、六朝、唐、宋諸賦,每朝錄取數篇,以辨其體格,凡八卷。其《外集》二卷,則擬騷、琴操1、歌等篇,為賦家流别者也。採摭頗為賅備。其論司馬相如《子虚》、《上林賦》,謂問答之體其源出自《卜居》、《漁父》,宋玉輩述之,至漢而盛。首尾是文,中閒是賦。世傳既久,變而又變。其中閒之賦,以鋪張為靡,而專於詞者則流為齊、梁、唐初之俳體;其首尾之文,以議論為便,而專於理者則流為唐末及宋之文體。於正變源流,亦言之最確。何焯《義門讀書記》嘗譏其論潘岳《藉田賦》分别賦、頌之非,引馬融《廣成頌》為證,謂古人賦、頌通為一名。然文體屢變,支派遂分,猶之姓出一源而氏殊百族。既云辨體,勢不得合而一之。焯之所言,雖有典據,但追溯本始,知其同出異名可矣。必謂堯强主分别即為杜撰,是亦非通方之論也。

  【彙訂】

  1.“琴操”,殿本作“及操”。

  圭塘欸乃集二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元許有壬及其弟有孚、子楨倡和之詩也。有壬有《至正集》,已著錄。是集乃至正八年有壬既致仕歸,乃以賜金得康氏廢園於相城之西,鑿池其中,形如桓圭,因以“圭塘”為名。日攜賓客子弟,觴詠其閒,積成巨帙。共詩二百一十九首,樂府六十六首。中惟《樂府十解》為其客馬熙所作,餘皆有壬、有孚及楨之作。既而楨如京師,以其本示馬熙。熙復取而盡和之,凡詩七十八首,詞八首,别題曰《圭塘補和》,附之於後。其詩雖多一時適興之什,不必盡刻意求工。而一門之中,父子兄弟自相師友,其風流文雅之盛,猶有可以想見者焉。集前周伯琦序,後有段天祐等八跋,及趙桓、陸煥然題詩各一首,皆至正庚寅、辛卯、甲辰、丙午諸年。惟末有洹濱一跋,不著名氏,稱此集“江湖友人躬錄裝潢者,二十八年。南歸展讀,外皆破碎。兵後所存惟此本,乃力疾補葺,遺我子孫”,後題“上章涒灘四月”。案上章涒灘為庚申歲,乃明洪武之十三年。而丁文昇跋内亦有“從洹濱御史領歸鈔錄”語。蓋洹濱乃有孚别號,而所謂“江湖友人”者,即文昇也。

  忠義集七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元趙景良編。初,南豐劉壎作《補史十忠詩》一卷,述宋末李芾、趙卯發、文天祥、陸秀夫、江萬里、密佑1、李庭芝、陳文龍、張世傑、張珏之事,壎自為序。其子麟瑞,復取宋末節義之士,撰述遺事,賦五十律,題曰《昭忠逸詠》,凡四卷,亦自為前、後序。又有岳天祐者序之。景良合二集為一編,又采宋末遺老諸作,續為二卷,而併麟瑞詩四卷為三,總名之曰《忠義集》。於時《宋史》未修,蓋藉詩以存史也。其書在元不甚著。明宏治中,江右何喬新始序而梓之。序言附錄中有汪元量詩,然此本實無之,未詳其故。又方回背宋降元,為世僇笑,其人最不足道。而景良列之忠義中,亦所未解也2。壎有《隱居通議》,已著錄。麟瑞號如村,至治中人。景良字秉善,二劉之鄉人也。

  【彙訂】

  1.“密佑”,殿本作“密祐”,誤,《宋史》卷四五一《忠義六》有密佑。此集卷一《補史十忠詩》有“江西制置司都統密公佑”。

  2.《四庫》本卷七“附錄諸公詩二”中有“楚狂汪先生”詩一首《感慈元殿》,“楚狂汪先生”即汪元量(此詩又見《湖山類稾》卷一)。又卷六“附錄諸公詩一”收方回《挽吕襄陽(文煥)》、《復見丁先生(開)》二首,實以所詠吕、丁二人為忠義。(祝尚書:《宋人總集敘錄》)

  宛陵群英集十二卷(永樂大典本)

  元汪澤民、張師愚同編。澤民字叔志,婺源人。延祐戊午進士1,授承事郎,同知岳州路平江州事,歷南安、信州兩總管府推官,以母憂歸。服除,補平江路總管府推官,調濟寧路兗州知州2。至正三年,召為國子司業,與修“三史”。書成,遷集賢直學士3。尋以禮部尚書致仕,居宣城,自號堪老真逸。十五年,長槍賊陷寧國,被執不屈,罵賊死。年七十,贈江浙行中書省左丞,追封譙國郡公,諡文節。事迹具《元史》本傳4。師愚字仲愚,寧國人,曾兩領延祐、天曆鄉薦,與澤民友善。《江南通志》稱其嘗撰《梅堯臣年譜》。然《年譜》乃其弟師曾所撰,已别著錄,以為師愚者誤也。是編蓋澤民晚居宣城時所輯。上自宋初,下迄元代,得詩一千三百九十三首,分古、今體,訂為二十八卷。同里施璿為鋟版以行,其後久佚不傳。故《寧國》、《宣城》二志“載籍門”内均不著其目。今核《永樂大典》各韻内所錄此集之詩,共得七百四十六首,作者一百二十九人,視原本猶存十之五六。中如王圭等七十餘人,載於宣城舊志《文苑傳》者,其遺篇往往藉此以見。又如梅鼎祚《宛雅》所錄諸家佚句,以為原詩散亡者,今其全什亦多見集中。宋、元著作放失者多,此集雖僅一鄉之歌詠,亦可云文獻之徵矣。謹裒集校定,釐為十二卷。凡其人之爵里事迹有可考者,俱補註於姓名之下,不可考者闕之。其《永樂大典》原本失載人名,無可參補者,則仍分類附錄於後,以待審訂焉。

  【彙訂】

  1.《廿二史考異》卷九九《元史·汪澤民傳》條云:“案,宋景濂《澤民神道碑》敘其里居世系甚悉。史稱藻七世孫,據《碑》乃藻兄槃之七世孫。汪氏自五代初遷婺源之還珠里,傳十世至穀,又自婺源遷饒州德興之龍谿,即槃與藻之父也。槃子慥,又自德興遷宣州之宣城,子孫遂為宣城人。”雍正《江南通志》卷一二一《選舉志》載延祐進士有“汪澤民,宣城人。”

  2.“濟寧路”,底本作“濟南路”,據《元史》卷一八五汪澤民本傳及殿本改。《元史》卷五八《地理一》濟寧路領州有兗州,“(至元)十六年隸濟寧路總管府”。濟南路屬州無兗州。

  3.“遷”,殿本作“選”。

  4.《元史》本傳稱“年七十”。宋濂《文憲集》卷一七《汪先生神道碑銘》云:“乙未(至正十六年)夏六月,長槍叛帥瑣南班、程述等挾兵渡江,欲犯宣城……(八月丁丑)是夜三鼓,長槍軍攀堞而上,城遂陷……執先生逼降,不屈,遂遇害……得壽八十有三。”(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元文類七十卷目錄三卷(副都御史黄登賢家藏本)

  元蘇天爵編。天爵有《名臣事略》,已著錄。是編刊於元統二年,監察御史王理、國子助教陳旅各為之序。所錄諸作,自元初迄於延祐,正元文極盛之時,凡分四十有三類。而理序仿《史記·自序》、《漢書·敘傳》之例,區為十有五類。蓋目錄標其詳,序則撮其綱也。天爵三居史職,預修武宗、文宗實錄。所著自《名臣事略》外,尚有《松廳章奏》、《春風亭筆記》諸書,於當代掌故最為嫻習。而所作《滋谿文集》,詞章典雅,亦足追跡前修。故是編去取精嚴,具有體要,自元興以逮中葉,英華採擷,略備於斯。論者謂與姚鉉《唐文粹》、吕祖謙《宋文鑑》鼎立而三。然鉉選唐文,因宋白《文苑英華》;祖謙選北宋文,因江鈿《文海》,稍稍以諸集附益之耳。天爵是編,無所憑藉而蔚然媲美,其用力可云勤摯。旅序篇末稱天爵此書所以纂輯之意,庶幾同志之士相與博採而嗣錄之。而終元之世,未有人續其書者,可以見其難能矣。葉盛《水東日記》曰:“蘇天爵《元文類》,元統中監察御史南鄭王理序之。有元名人文集,如王百一、閻高唐、姚牧菴、元清河、馬祖常、元好問之卓卓者,今皆無傳(案祖常《石田集》、好問《遺山集》,今皆有傳本。蓋明代不甚行於世,盛偶未見,故其説云然)。則所以考勝國文章之盛,獨賴是編而已。嘗見至正初浙省元刻大字本,有陳旅序。此本則有書坊自增《考亭書院記》、《建陽縣江源復一堂記》,併《高昌偰氏家傳》”云云。今此本無此三篇,而有陳旅序,蓋猶從至正元刻翻雕也。

  元風雅前集十二卷後集十二卷(内府藏本)1

  前集十二卷,元傅習所採集,孫存吾為之編次,後集十二卷,則存吾所續輯也。習字説卿,清江人。存吾字如山,廬陵人。習仕履不可考。存吾嘗為儒學正,亦不詳其始末也。前集首劉因,凡一百十四家,後集首鄧文原,凡一百六十六家。閒載作者爵里,俱不甚詳。所錄江西人詩最多,蓋里閈之閒,易於摭拾。惟一時隨所見聞,旋得旋錄,故首尾頗無倫序,或有一人而兩見者,殊乖體例。然元時總集傳於今者不數家,此集雖不甚賅備,而零章斷什不載於他書者頗多。世不習見之人與不經見之詩,賴以得存者,亦不少矣。又案,范氏天一閣所藏有元朝野詩集二册,亦題曰《元風雅》,不知何人所編,其體例與此迥殊。又傳寫多譌,參差失序,幾至不可句讀。蓋斷爛不全之本,無足甄錄。以二書同出元代,名又相淆,姑附著其異同於此,以祛來者之疑焉。

  【彙訂】

  1.“元風雅前集十二卷後集十二卷”,殿本作“元風雅二十四卷”。

  唐音十四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元楊士宏編。士宏字伯謙,襄城人1。是書成於至正四年,虞集為之序。凡《始音》一卷,《正音》六卷,《遺響》七卷,而士宏自記稱十五卷,蓋《遺響》有一子卷也。其《始音》惟錄王、楊、盧、駱四家。《正音》則詩以體分,而以初唐、盛唐為一類,中唐為一類,晚唐為一類。《遺響》則諸家之作咸在,而附以僧詩、女子詩。李白、杜甫、韓愈三家,皆不入選。其凡例謂三家世多有全集,故弗錄。其書積十年之力而成,去取頗為不苟。明蘇衡作劉敬伯《古詩選》序,頗以是書所分《始音》、《正音》、《遺響》為非。李東陽《懷麓堂詩話》則曰:“選詩誠難,必識足以兼諸家者,乃能選諸家;識足以兼一代者,乃能選一代。一代不數人,一人不數篇,而欲以一人選之,不亦難乎?選唐詩者,惟楊士宏《唐音》為庶幾”云云。其推之可謂至矣。高棅《唐詩品彙》即因其例而稍變之,馮舒兄弟評韋縠《才調集》,深斥棅杜撰排律之非。實則排律之名亦因此書,非棅創始也。曹安《讕言長語》稱舊有丹陽顏潤卿註,今未見其本。此本題張震輯註。震字文亮,新淦人。其仕履始末及朝代先後皆未詳。註極弇陋,明唐覲《延州筆記》嘗摘其註李商隱《咸陽》詩“自是當時天帝醉”一條,李頎《贈從弟》詩“第五之名齊驃騎”一條,盧照鄰《送趙司倉入蜀》詩“潘年三十外”一條。他如楊炯《劉生》一首,乃樂府古題,而震曰:“劉生不知何許人。後篇亦有劉生,要皆從軍之士也。”又炯《夜送趙縱》一首,其詩作於初唐,而震曰:“趙縱,郭子儀之壻也,仕至侍郎。”如斯之類,不可毛舉,殆必明人也。以原本所有,且閒有一二可採者,姑附存之,備一解焉。

  【彙訂】

  1.《明一統志》卷五五《江西·臨江府·人物》“楊士弘”條云:“清江人,其先襄城人,士弘祖父世官於臨江,遂家焉。士弘……嘗選唐詩,名《唐音》,行世。”《隆慶臨江府志》卷一二《楊士弘傳》所載略同。(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古樂府十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元左克明編。克明自稱豫章人,其始末未詳。自序題至正丙戌,則順帝時也。是書錄古樂府詞,分為八類。曰《古歌謠》、曰《鼓吹曲》、曰《横吹曲》、曰《相和曲》、曰《清商曲》、曰《舞曲》、曰《琴曲》、曰《雜曲》。自序謂:“冠以古歌謠詞者,貴其發乎自然,終以雜曲者,著其漸流於新聲。”又謂:“風化日移,繁音日滋,懼乎此聲之不作也。故不自量度,推本三代而上,下止陳、隋,截然獨以為宗。雖獲罪世之君子,無所逃焉”云云。當元之季,楊維楨以工為樂府傾動一時,其體務造恢奇,無復舊格。克明此論,其為維楨而發乎?考宋郭茂倩先有《樂府詩集》,所錄止於唐末,極為賅備。克明此集,似乎牀上之牀。然考李孝光刻《樂府詩集》序,稱其書歲久將弗傳。至元六年,濟南彭叔儀始得本校刻。是郭書刊版之時,僅在克明成書前六年。其版又在濟南,距江西頗遠1。則編此集時,當未必見郭書,非相蹈襲。且郭書務窮其流,故所收頗濫。如薛道衡《昔昔監》凡二十句,唐趙嘏每句賦詩一首,此殆如春官程試,摘句命題,本無關於樂府,乃列之薛詩之後,未免不倫。此集務溯其源,故所重在於古題、古詞,而變體、擬作則去取頗慎,其用意亦迥不同也。每類各有小序,核其詞氣,確為克明自作。其題下夾註則多摭《樂府詩集》之文,《紫玉歌》條下並明標“樂府詩集”字。今考其《臨高臺》條下,引劉履《風雅翼》之説,尚與克明相去不遠。至《紫騮馬》條下引馮惟訥《詩紀》之説,則嘉靖中書,元人何自見之?其由明人重刻,臆為竄入明矣。又馮舒校《玉臺新詠》於《焦仲卿妻詩》“守節情不移”句下註曰:“案,活本、楊本,此句下有‘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二句,檢郭、左二《樂府》並無之。”今考此本,乃已有此二句,知正文亦為重刻所改,不止私增其解題矣。然元刻今未之見,無由互校刊除。姑仍明刻錄之,而附訂其謬如右。

  【彙訂】

  1.李孝光《樂府詩集》序曰:“監察御史濟南彭叔儀父得其書,手自校讎,正其缺譌,及是更購求繕本吳粵之閒,重為校之,使文學童萬元刻諸學宫。”考彭叔儀後至元六年任南臺監察御史,是年校刻《樂府詩集》於任上,而非老家濟南。“南臺”即設在建康的江南諸道行御史臺,負責按治江浙、江西、湖廣三省。該書當刻於集慶路(即原建康路)學,實際全從郭書選錄,再加重編而成。(黄仁生:《楊維禎與元末明初文學思潮》)

  玉山名勝集八卷外集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元顧瑛編。瑛有《玉山璞稾》,已著錄。其所居池館之盛,甲於東南,一時勝流,多從之游宴,因裒其詩文為此集。各以地名為綱,曰玉山堂,曰玉山佳處,曰種玉亭,曰小蓬萊,曰碧梧翠竹堂,曰湖光山色樓,曰讀書舍,曰可詩齋,曰聽雪齋,曰白云海,曰來龜軒,曰雪巢,曰春草池,曰綠波亭,曰絳雪亭,曰浣華館,曰柳塘春1,曰漁莊,曰書畫舫,曰春暉樓,曰秋華亭,曰淡香亭,曰君子亭,曰釣月軒,曰拜石壇,曰寒翠所,曰芝云堂,曰金粟影。每一地各先載其題額之人,次載瑛所自作春題,而以序記、詩詞之類各分繫其後。元季知名之士,列其閒者十之八九。考宴集唱和之盛,始於金谷、蘭亭;園林題詠之多,肇於輞川、云谿。其賓客之佳,文詞之富,則未有過於是集者。雖遭逢衰世,有託而逃,而文采風流,照映一世,數百年後猶想見之。錄存其書,亦千載藝林之佳話也。

  【彙訂】1.“柳塘春”,殿本作“柳堂春”,誤,參此集卷六。

  草堂雅集十三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元顧瑛編。瑛早擅文章,又愛通賓客,四方名士無不延致於玉山草堂者。因仿段成式《漢上題襟集》例,編唱和之作為此集,自陳基至釋自恢,凡七十人。又仿元好問《中州集》例,各為小傳,亦有僅載字號里居,不及文章行誼者。蓋各據其實,不虚標榜,猶前輩篤實之遺也。其與瑛贈答者,即附錄己作於後。其與他人贈答,而其人非與瑛游者,所作可取,亦附錄焉,皆低書四格以别之。蓋雖以《草堂雅集》為名,實簡錄其人平生之作。元季詩家,此數十人,括其大凡;數十人之詩,此十餘卷具其梗概。一代精華,略備於是。視月泉吟社惟賦《田園雜興》一題,惟限五、七言律一體者,賅備多矣。是書世罕傳本,王士禎《居易錄》記朱彝尊於吳門醫士陸其清家僅一見之。此本紙墨猶為舊鈔,疑或即陸氏本歟?

  玉山紀遊一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元顧瑛紀遊倡和之作,明袁華為類次成帙者也。所遊自崑山以外,如天平山、靈巖山、虎邱、西湖、吳江、錫山、上方山、觀音山,或有在數百里外者,總題曰玉山。遊非一人,而瑛為之主,遊非一地,而往來聚會悉歸玉山堂也。每遊必有詩,每詩必有小序,以志歲月。所與遊者,自華以外,為會稽楊維楨、遂昌鄭元祐、吳興郯韶、沈明遠、南康于立、天台陳基、淮南張渥、嘉興瞿智、吳中周砥、釋良琦、崑山陸仁,皆一時風雅勝流。又有顧佐、馮郁、王濡之三人,里貫事迹皆未詳。然以其儕偶推之,定亦非俗士矣1。所收不及《玉山名勝集》、《草堂雅集》之富,而山水清音,琴樽佳興,一時文采風流,千載下尚如將見之也。華已入明,然其詩皆作於至正中。華編是集之時,亦尚在至正中。故不以編集之人為斷,而以作詩之人為斷,仍列諸元代焉。

  【彙訂】

  1.“亦”,殿本無。

  大雅集八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元賴良編。良字善卿,天台人。是集皆錄元末之詩,分古體四卷,近體四卷。前有至正辛丑楊維楨序,又有至正壬寅錢鼐序,末有王逢序,不署年月。維楨序稱其所採皆吳越人之隱而不傳者。序末良自識云:“良選詩至二千餘首,鐵崖先生所留者僅存三百。”鐵崖道人即維楨别號。是兹集乃良所裒輯,而維楨所删定,故每卷前署“維楨評點”字也。然觀集中止首卷前數篇有維楨評語,七言律詩中顧瑛和維楨《唐宫詞》十首,亦列評語於其下,餘無維楨一語。或傳寫不完,或但經維楨點定,中閒偶評數首,良重其名,遂以評點歸維楨歟?顧嗣立選元詩三百家,衆作略備,然大抵有集者登選。雖稱零篇佚什各入癸集,而癸集實闕而未輯。此集所錄多嗣立之所未收,其去取亦頗精審。蓋維楨工於篇什,故鑒别終為不苟。又每人之下,皆略註字號里貫。元末詩人無集行世者,亦頗賴以考見。固不失為善本矣。

  元音遺響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不著編輯者名氏1。前八卷為胡布詩,又名《崆峒樵音》。後二卷則張達、劉紹詩也。三人皆元之遺民2。而他書罕稱其詩者,且亦罕稱其人者,故其出處莫之能詳。今即詩中考之,則紹為布姻家,曾入汝南王幕。布與紹詩序稱俱客閩帥,不遂所志,蓋元末皆嘗參謀軍事。布又有詩云:“我時瘴癘使,分跡南荒最”,又云:“自我使島夷,銜命出蠻障”,是布復嘗奉使海外矣。又布有《入理問所作》及丙辰歲《獄中元夕》詩3,註云:“先生以高蹈有忤時政,被謫”,又《丙辰十月初五發龍江》詩云:“羈人得遣如承檄,日暮登舟似到家”。丙辰為洪武九年,殆明初徵之不屈,被譴,既而得釋者也。至其《近聞》、《自從》諸詩中,有“想見霓旌擁行在”之句,當為順帝北狩後所作。故君舊國之思,拳拳不置,其志節可見。其詩格調亦皆高古,不失漢、魏遺意。雖聲華消歇,名氏翳如,而遺集猶存,固可與柴桑一老尚友於千載前矣。布字子申,達字秀充,皆盱江人。紹字子憲,黎川人也。

  【彙訂】

  1.朱彝尊《明詩綜》卷四:“劉紹,五首。紹字子憲……《詩話》:子憲與盱江胡布子申、張達季充為郡人,張烈光啟、胡福元澤類編其詩,號《元音遺響》。”(董運來:《<四庫全書總目>補正十則》)

  2.劉紹入明後曾為翰林應奉,不得稱為“元之遺民”。(王學泰:《元音遺響》提要)

  3.“入”,殿本作“大”,誤,此集卷六有《入理問所作》詩,註云:“先生以高蹈有忤時政,被謫”。

  風雅翼十四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元劉履編。履字坦之,上虞人,入明不仕,自號草澤閒民。洪武十六年,詔求天下博學之士,浙江布政使强起之。至京師,授以官,以老疾固辭。賜鈔遣還,未及行而卒。《浙江通志》列之《隱逸傳》中。是編首為《選詩補註》八卷,取《文選》各詩删補訓釋,大抵本之五臣舊註、曾原《演義》1,而各斷以己意。次為《選詩補遺》二卷,取古歌謠詞之散見於傳記、諸子及樂府詩集者,選錄四十二首,以補《文選》之闕。次為《選詩續編》四卷,取唐、宋以來諸家詩詞之近古者一百五十九首,以為《文選》嗣音。其去取大旨本於真德秀《文章正宗》,其銓釋體例則悉以朱子《詩集傳》為準。其論杜甫《三吏》、《三别》:“太迫切而乏簡遠之度,以視建安樂府,如典謨之後别有盤誥,足見風氣變移。”不知諷諭之語,必含蓄乃見優柔;敍述之詞,必真切乃能感動。王粲《七哀詩》曰:“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閒。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此何嘗非建安詩,與《三吏》、《三别》何異?又如《孤兒行》、《病婦行》、《上留田》、《東西門行》以及《焦仲卿妻詩》之類,何嘗非樂府詩,與《三吏》、《三别》又何異?此不明文章之正變,而謬為大言也。又論《塘上行》後六句,以為魏文帝從軍而甄后念之。不知古者采詩以入樂,聲盡而詞不盡,則删節其詞;詞盡而聲不盡,則摭他詩數句以足之。皆但論聲律,不論文義,《樂府詩集》班班可考。《塘上行》末六句忽及從軍,蓋由於此。履牽合魏文帝之西征,此不明文章之體裁而横生曲解也。至於以漢、魏篇章强分比興,尤未免刻舟求劍,附合支離。朱子以是註《楚詞》,尚有異議,況又效西子之顰乎?以其大旨不失於正,而亦不至全流於膠固,又所牋釋評論亦頗詳贍,尚非枵腹之空談,較陳仁子書猶在其上,固不妨存備參考焉。又案葉盛《水東日記》稱:“祭酒安成李先生於劉履《風雅翼》嘗别加註釋,視劉益精。”安成李先生者,李時勉也。其書今未之見。然時勉以學問醇正,人品端方,為天下所重。詩歌非其所長,考證亦非其所長。計與履之原書,亦不過伯仲之閒矣。

  【彙訂】

  1.“曾原”乃“曾原一”之誤。《景定建康志》卷三三文籍類“書版”條載“《選詩演義》七十三版”,《文淵閣書目》卷一〇著錄《選詩演義》一部二册,《千頃堂書目》卷三一著錄曾原一《選詩衍義》四卷。明嘉靖《贛州府志》卷一〇有曾原一傳:“著有《選詩演義》、《蒼山詩集》”。今存孤本朝鮮活字版《選詩演義》二卷,有曾原一序,每卷首題“贛川曾原一子實,一字太初。”(芳村弘道:《關於孤本朝鮮活字版<選詩演義>及其作者曾原一》)

  荆南倡和集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元周砥、馬治同撰。砥字履道,無錫人。治字孝常,宜興人。《明史·文苑傳》並附載《陶宗儀傳》末。至正癸巳、甲午、乙未三年,砥遭亂客治家。治館砥於宜興荆谿之南,隨事倡和,積詩一卷。錄成二帙,各懷其一。同時遂昌鄭元祐為之序,二人亦自有序。後砥從張士誠死於兵,而治入明為内邱縣知縣,遷建昌府知府1。與高啟友善,遂以此集手錄本付啟。啟復以與吕敏,有啟後序及徐賁題志。敏後仍歸諸馬氏。成化閒,鄉人李廷芝攜至京師,俾李應禎、張弼校正付梓。集後附錄數首,皆砥在荆南前後之作,及治賦砥哀詞與其追和之詩。砥以吟詠擅長,與顧阿瑛往來。《玉山雅集》、《紀遊》諸編中,多載所作,格調皆極諧婉。其撰是集,正元末喪亂之際,感時傷事,尤情致纏綿。治詩稍遜於砥,而雋句絡繹,工力亦差能相敵。以視《松陵倡和》、《漢上題襟》,雖未必遽追配作者,而兩人皆無全集行世,存之亦足見其一斑焉。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此集卷末李應禎書後:“孝常洪武初起家知内邱縣,仕終建昌府同知。”正德《建昌府志》卷十二,洪武朝建昌府同知有“馬孝常”。文淵閣《四庫》本書前提要亦作建昌同知。(周錄祥:《<四庫全書簡明目錄?集部>訂誤》)

  案,周砥與馬治詩同一集而人隔兩朝,遂無時代可歸。今以治雖入明而在元所作,尚可謂之元詩,若砥則斷斷不可編於明。故以砥為主,綴元人之末。此不得已之變例也。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