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卷一百五十七 集部十


  卷一百五十七 集部十

  别集類十

  龜谿集十二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宋沈與求撰。與求字必先,德清人。政和五年進士,高宗時官至知樞密院事,卒諡忠敏。事迹具《宋史》本傳。是集為紹熙中其孫説所刊,前有觀文殿大學士李彥穎、湖州教授張叔椿二序1。史稱:“與求歷御史三院,知無不言。前後幾四百奏,其言切直。”今所存僅十之三四,類多深中時弊。陳振孫《書錄解題》曰:“與求嘗奏王安石之罪,大者在於取揚雄、馮道。當時學者惟知有安石。喪亂之際,甘心從偽,無仗節死義之風,實安石倡之。此論前未之及也”云云。考熙寧以逮政和,王、蔡諸人以權勢奔走天下,誅鋤善類,引掖宵人。其夤緣以苟富貴者,本無廉恥之心,又安能望以名節之事!其偷生賣國,實積漸使然,不必盡由於推獎揚雄、表章馮道。與求此奏,亦事後推索之詞。然其説主持風教,振刷綱常,要不可不謂之偉論也。至其制誥諸篇,典雅舂容,亦具有唐人軌度,又不徒以奏議見長矣。

  【彙訂】

  1.據李彥穎《沈忠敏公龜谿集序》、張叔椿《龜谿集後序》,“孫説”乃“孫詵”之誤,“湖州”乃“泉州”之誤。(祝尚書:《宋人别集敘錄》)

  栟櫚集十六卷(福建巡撫採進本)

  宋鄧肅撰。案王明清《揮麈後錄》稱:“宣和壬寅,艮岳成,徽宗御製記。李質、曹組各獻賦。獨太學生鄧肅上十詩,備述花石之事。其末句云:‘但願君王安萬姓,圃中何日不春風。’詔屏逐之。靖康初,李伯紀啟其事,薦其才。召對,賜進士出身。後為右正言,著亮直之名於當日。肅字志宏,南劍人。有文集,號《栟櫚》,遺文三十卷,詩附集中”云云。即其人也。今本僅詩一卷、詞一卷、文十四卷1,與三十卷之數不符。殆散佚不完,又經後人重編歟?當張邦昌之僭立也,肅閒行奔赴南京,其擢右正言即在是時,大節與杜甫略相似。其《靖康迎駕行》、《後迎駕行》等篇,亦頗近甫《奉先》諸作。在南、北宋閒,可謂篤勵名節之士。又唐、宋以來學者,皆尊揚雄,熙寧中遂至配享。而肅書揚雄事,獨指為叛臣,無可容於天地之閒。與沈與求疏論王安石過尊揚雄,未知孰為先後。然均在朱子《綱目》書“莽大夫”之前。考陸深《谿山餘話》,載肅與朱子父松相善,有醉留冠帶以質紙筆之戲。肅有《寄朱韋齋》詩,即道其事。然則《綱目》之斥揚雄,得無傳肅之説乎?其識如是,宜其立身有本末矣。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為二十五卷,詩十卷、樂府一卷、文十四卷。(沈治宏:《<四庫全書總目>集部著錄圖書失誤原因析》)

  默成文集八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宋潘良貴撰。良貴字義榮,一字子賤,號默成居士,婺州金華人。政和五年,以廷試第二人釋褐為辟雍博士,累遷提舉淮南東路常平。靖康元年召還,坐事除監信州汭口排岸。高宗即位,召為左司諫,歷除徽猷閣待制,提舉亳州明道宫。坐與李光通書,降三官。卒贈左朝奉大夫。事迹具《宋史》本傳。良貴學術醇正,侃直不阿。首論何?等之不可為相,又與黄潛善、吕頤浩相忤,又面劾向子諲。屢坐屏斥,而所守不移。故朱子亦稱其剛毅近仁。其《論治體劄子》等篇,悱惻沈痛,足以感人,尤足以覘其節概。其集見於史者十五卷,久佚不傳。此本乃康熙中其裔孫所刊,僅文二十首、詩二十七首、詞一首,皆掇拾於散亡之餘,粗存梗概。然以集中除謝諸表,與本傳、《年譜》相較,亦多足資參訂。如《年譜》載良貴既至嚴州任,請祠,得主管亳州明道宫。轉祕書少監,遷起居郎,拜中書舍人。今集中有《辭免祕書少監申省狀》,可與《年譜》相證,而本傳不云轉祕書少監。又良貴知嚴州之後,凡再為中書舍人,集中有《謝中書舍人誥表》,又有《謝中書舍人表》可證,而本傳但云起為中書舍人,不著前後再命。皆可以補《宋史》之闕誤。惟是篇頁寥寥,而强分卷帙,未免有意求多。又一卷、二卷皆載本傳及《年譜》、誥敕等文,至三卷乃及其著作。雖用宋敏求編李白集之例,而喧奪太甚,究為編次無法。至潘畤乃良佐之子,於良貴為猶子,而亦附其傳誌於末編,尤為不倫。今姑仍舊本錄之1,而附糾其叢脞如右。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實僅其著作四卷,前後所附内容皆已删去。(沈治宏:《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圖書失誤的原因)

  鄱陽集四卷(永樂大典本)

  宋洪皓撰。皓有《松漠紀聞》,已著錄。此其詩集也。皓建炎中擢徽猷閣待制,假禮部尚書,為大金通問使1,龔璹副之。後璹仕劉豫,皓獨不屈節。遂流遞冷山,居雪窖中。陳王固新案“固新”,《宋史》作“悟室”,今據《金國語解》改正。甚敬禮之,使教諸子八人。集中所稱彥清、彥亨、彥隆、彥深者,皆固新子也。皓所作詩,亦於此時為多。及烏珠案“烏珠”,《宋史》作“兀朮”,今據《金國語解》改正。殺固新,遷皓雲中。至紹興十二年,始歸國。留金首尾凡十五年。後為秦檜所嫉,安置英州,皓詩所謂“六十之年入瘴鄉”是也。居九年,始内徙。行至南雄州卒。其詩世無傳本。《傳》稱皓有文集五十卷,而《書錄解題》作十卷。考皓子适《盤洲集》中載有皓集跋語一篇,稱裒其在北方詩文為十卷,刻之新安郡,則《宋史》誤矣。其集久不傳。今從《永樂大典》所載,裒輯編次,共為四卷。凡其始奉使時,塗次所經,及遷居冷山,以及歸國後南竄之作,有年月可考者,悉以年月排比。或年月不可考而確知其為奉使後作、歸國後作、南遷後作者,亦皆以類相從。其不知作於何時者,則别綴於後,而以適跋語附焉2。皓大節凜然,照映今古。雖不必以文章為重,然其子适、邁、遵承藉家學,並掇詞科。著述紛紛3,蜚聲一代。淵源有自,皓實開之。迄今年代迢遙,篇章散佚。幸得遭逢聖世,搜羅遺逸,復光耀於蠹蝕之餘。斯亦忠義之氣不可泯没,待昌期而自發其光者矣。

  【彙訂】

  1.“問”,殿本作“閒”,誤,參《宋史》卷三七三本傳。

  2.考洪适跋,所彙次付梓者僅“北方所作詩文數百篇”,《四庫》本所輯“奉使後作、歸國後作、南遷後作”等均已超出此範圍。《永樂大典》所收洪皓别集有《鄱陽集》、《春秋紀詠》、《洪忠宣公詞》、《洪忠宣公集》等,而《洪忠宣公集》疑為全集,或即《宋史》本傳所載之五十卷本。(祝尚書:《四庫宋集提要糾誤》)

  3.“紛紛”,殿本作“紛綸”。

  澹齋集十八卷(永樂大典本)

  宋李流謙撰。流謙字無變,漢州德陽人。少以父良臣廕,補將仕郎,授成都府靈泉縣尉。秩滿調雅州教授1。會虞允文宣撫全蜀2,置之幕下,多有贊畫。尋以薦,除諸王宫大小學教授。力匄補外,改奉議郎,通判潼州府事。其事迹不見於《宋史》,惟其兄益謙所作《行狀》尚具見其始末。所著文集,《宋志》亦不著錄。惟焦竑《國史經籍志》、黄虞稷《千頃堂書目》俱載有《澹齋集》八十一卷,是明世尚有傳本,今已湮没無聞。厲鶚撰《宋詩紀事》,僅從《成都文類》中搜得《梅林分韻》一首,其文亦與本集頗有異同。又以流謙為綿竹人,與《行狀》不合。知鶚未睹本集,故傳聞異詞也。流謙以文學知名。其父良臣,嘗出張浚門下,為所論薦。集中《分陝志》專為頌浚勳德而作,鋪張太甚,殊不免門户之私。其詩文邊幅稍狹,閒傷淺俚,亦未能盡臻醇粹。然筆力峭勁,不屑屑以雕琢為工。視後來破碎薾弱之習,較為勝之。宋代遺集,大半散佚。若流謙者,固不妨存備一家矣。謹就《永樂大典》所載,鈔撮編次,釐為十八卷。其益謙《行狀》及其子廉渠刊集原跋,並附錄於末,以備考證焉。

  【彙訂】

  1.“秩”,殿本作“職”。

  2.“會”,底本作“曾”,據此集附錄李益謙所作《行狀》及殿本改。

  韋齋集十二卷附玉瀾集一卷(内府藏本)1

  宋朱松撰。松字喬年,别字韋齋,朱子之父也。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官至吏部員外郎。以言事忤秦檜,出知饒州。未上請閒2,得主管台州崇道觀。滿秩再請,命下而卒。朱子作《行狀》3,稱有《韋齋集》十二卷,《外集》十卷。《外集》今已久佚。是集初刻於淳熙,再刻於至元,又刻於宏治,傳本亦稀。康熙庚寅,其裔孫昌辰又校錄重刊,是為今本。核其卷數,與《行狀》所言相合,蓋猶舊帙也。前有傅自得序,稱:“其詩高遠而幽潔,其文温婉而典裁。至表奏書疏,又皆中理而切事情。”雖友朋推許之詞,然松早友李侗,晚折秦檜,其學識本殊於俗。故其發為文章,氣格高逸,翛然自異。即不藉朱子以為子,其集亦足以自傳。自得所云頗為近實,非後來門户之私,以張栻而尊張浚者比也。後附朱槔《玉瀾集》一卷。槔字逢年,松之弟也。其集原别本自行,故《書錄解題》與松集各自著錄。明宏治丙辰,任邱鄺璠得其本於睢陽陳性之,因附刻松集之後4。昌辰此刻亦仍之。後有尤袤跋,極稱其《春風》一篇、《即事》三首5。然槔詩實不及松,袤所稱亦未為盡允。姑附驥以行云爾。

  【彙訂】

  1.底本此條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文淵閣庫書與殿本均置於“澹齋集十八卷”條之前。

  2.“請閒”,殿本作“請閒”,誤,參卷首朱熹撰《行狀》。

  3.殿本“作”下有“松”字。

  4.“宏〔弘〕治丙辰”乃“弘治癸亥”之誤。弘治刻本此集鄺璠跋末署“弘治癸亥春二月既望任丘鄺璠謹題”。(筧文生、野村鯰子:《四庫提要南宋五十家研究》)

  5.“《即事》”,殿本作“《盛事》”。據《玉瀾集》中原作及卷末附尤袤跋、《行狀》,應為“《感事》”。

  陵陽集四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韓駒撰。駒字子蒼,蜀仙井監人。政和中召試,賜進士出身。累除中書舍人,權直學士院。南渡初,知江州1。事迹具《宋史·文苑傳》。駒學原出蘇氏2。吕本中作《江西宗派圖》3,列駒其中,駒頗不樂。然駒詩磨淬翦截,亦頗涉豫章之格。其不願寄黄氏門下4,亦猶陳師道之瓣香南豐,不忘所自耳,非必其宗旨之迥别也。陸游跋其《詩草》,謂:“反覆塗乙,又歷疏語所從來。詩成,既以予人5,久或累月,遠或千里,復追取更定,無毫髮恨乃止6。”亦可謂苦吟者矣。晁公武《讀書志》謂王黼嘗命駒題其家藏《太乙真人圖》,盛傳一時。今其詩具在集中,有“玉堂學士今劉向”之句,推許甚至。劉克莊謂:“子蒼諸人,自鬻其技至貴顯”,蓋指此類,其亦陸游《南園記》之比乎!要其文章不可掩也。

  【彙訂】

  1.韓駒並未赴知江州任。《弘治撫州府志》卷二四:“起知江州,力辭,致其仕。”(韋海英:《韓駒行年考》)

  2.“原”,殿本無。

  3.殿本“吕”上有“故”字。

  4.“黄氏”,底本作“王氏”,據殿本改。“黄氏”與上文之“豫章”皆指黄庭堅。(周錄祥:《<四庫全書簡明目錄·集部>訂誤》)

  5.“予”,底本作“與”,據陸游《渭南文集》卷二七《跋陵陽先生詩草》原文及殿本改。

  6.“恨”,底本作“憾”,據《跋陵陽先生詩草》原文及殿本改。

  灊山集三卷(永樂大典本)

  宋朱翌撰。翌有《猗覺寮雜記》,已著錄。其集目見於諸書者,《宋史·藝文志》作四十五卷,詩三卷。陳氏《書錄解題》作三卷,焦氏《經籍志》作二卷。而周必大《平園集》又云:“其子軧等類公遺稾凡四十四卷。”卷目彼此互異。蓋必大所言,即《宋志》之四十五卷,乃其文集,所云三卷者,則專指詩集。《經籍志》所載亦其詩集,而又譌“三卷”為“二卷”也。今文集已不可見,詩集亦無傳本。惟《永樂大典》所收,篇什尚多。謹裒而集之,釐為三卷,以還其原目。翌父載上,嘗從蘇軾、黄庭堅游。翌承其家學,而才力又頗富健。故所著作,有元祐遺風。集中五、七言古體皆極跌宕縱横,近體亦偉麗伉健。喜以成語屬對,率妥帖自然。陳鵠《耆舊續聞》、劉克莊《後村詩話》、王應麟《困學紀聞》皆採其佳句,盛相推挹。蓋其筆力排奡,實足睥睨一時。與南渡後平易嘽緩之音,牽率潦倒之習,迥乎不同。周必大序以杜牧擬之,非溢美也。今陳鵠等所摘諸句,雖不能悉見全篇,然三卷之内,菁華具存,亦足窺豹一斑矣。

  雲谿集十二卷(永樂大典本)

  宋郭印撰。印詩數百篇,散見《永樂大典》各韻中,皆題曰《雲谿集》。而《宋史·藝文志》及諸家書目均未著錄。惟厲鶚《宋詩紀事》載印為成都人1,政和中進士。而亦不詳其官爵。所錄詩僅二首。一從《全蜀藝文志》摘出,為《遊大隋山》詩;一從《四川總志》摘出,則即集中《遊下巖寺》詩是也。今案集中有《雲谿雜詠小序》,自題亦樂居士。且稱:“性嗜水竹,經營二十載,始得一畝之園”云云,則雲谿乃其别墅之名。又有《過銅梁縣》詩云:“攝職臨兹邑,於今五十年。”又《仁壽縣山齋》詩云:“隨牒幾推遷,銅章領巖邑。”又《次韻宋南伯》云:“衰遲來作邑,勞苦劇萬狀。”則嘗累任縣令,晚始退居。又《贈劉元圭》詩有“今年歲八十”之語,則其齒亦躋上壽。觀所作《養生歌》及讀《易》諸詩,蓋有得於導引之術者。其交游最密為曾慥、計有功等,皆一時博雅之士,則印亦勝流矣。特以集久不傳2,故錄宋詩者遂罕能稱述耳。今據《永樂大典》所載,分體編輯,釐為十二卷。其詩才地稍弱,未能自出機杼,而清詞雋語,瓣香實在眉山。以視宋末嘈雜之音,固為猶有典型矣。

  【彙訂】

  1.郭印字信可,四川雙流縣人。(陸心源:《儀顧堂題跋》)

  2.“集久不傳”,底本作“其集入不傳”,據殿本改。

  盧谿集五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賢家藏本)

  宋王庭珪撰。庭珪字民瞻,廬陵人。政和八年進士第,調茶陵丞。與上官不合,棄官隱居盧谿。胡銓謫嶺南時,庭珪以詩送之,有“癡兒不了公家事,男子須為天下奇”語。後坐是流嶺南1。孝宗時召對,賜國子監主簿。乾道六年,復除直敷文閣。年九十三乃卒。卷首載胡銓、周必大等序文、題跋、誌狀,敍述始末甚詳2。其生平著作頗富,有《六經》、《論語》講義,《易解》,《語錄》及《滄海遺珠》等書,今皆散佚。惟此集猶傳,凡古、近體詩二十五卷,雜文二十五卷。其脱稾不全者,亦附於卷末。讀其所作,矯然伉厲之氣,時流露於筆墨閒。劉澄評其文:“在廬陵可繼歐陽修”。後楊萬里嘗從之遊,亦謂其詩“出自少陵、昌黎,大要主於雄剛渾大”。雖推挹之詞,未免涉於溢量,要亦得其近似矣。

  【彙訂】

  1.“後坐是流嶺南”,殿本作“坐流嶺南”。

  2.此集卷首有胡銓、謝諤、楊萬里三人所作序文各一篇,並無周必大之文。正文後附錄有周必大等多人所作題跋誌狀多篇。文淵閣本書前提要云:“卷首載胡銓等序,後附錄周必大等誌狀題跋,敍述始末甚詳。”(馬劉鳳:《“四庫”訂誤十五則》)

  屏山集二十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宋劉子翬撰。子翬字彥沖,崇安人,劉韐之季子。嘗通判興化軍。移疾歸里,築室屏山以終。此集乃其嗣子坪所編1,而朱子為之序2。序末署“門人朱某”,蓋早年嘗以父命受業於子翬也。集中談理之文,辨析明快,曲折盡意,無南宋人語錄之習。論事之文,洞悉時勢,亦無迂闊之見。如《聖傳論》、《維民論》及《論時事劄子》諸篇,皆明體達用之作,非坐談三代,惟騖虚名者比。古詩風格高秀,不襲陳因。惟七言近體,宗派頗雜江西3。蓋子翬嘗與吕本中游,故格律時復似之也。王士禎《池北偶談》曰:“《屏山集》詩往往多禪語4。如《牧牛頌》云:‘直饒牧得渾純熟,痛處還應著一鞭。’《徑山寄道服》云:‘聊將佛日三端布,為造青州一領衫。’又云:‘此袍遍滿三千界,要與寒兒共解顏。’此類是也。”又述子翬之言曰:“吾少官莆田,以疾病,時接佛、老之徒。聞其所謂清淨寂滅者,而心悦之。比歸讀儒書,乃見吾道之大”云云。是子翬之學初從禪入,當時原不自諱,故見於吟詠者如此云。

  【彙訂】

  1.《天祿琳琅書目》卷六元版《屏山集》下引胡憲序,字作玶,又引朱熹跋亦作玶。又云:“玶,《宋史》無傳,凌迪知《萬姓統譜》載玶字平父……”(劉遠遊:《<四庫提要>補正》)

  2.朱熹所作乃跋,云:“因書其後,以告後之君子。”(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3.“宗派頗雜江西”,殿本作“派雜江西”。

  4.“集”,底本作“諸”,據《池北偶談》卷十七“屏山詩禪”條原文及殿本改。

  北海集四十六卷附錄三卷(永樂大典本)

  宋綦崇禮撰。崇禮字叔厚,高密人,後徙濰之北海。登重和元年上舍第1。高宗南渡,為起居郎。召試政事堂,拜中書舍人。歷官寶文閣學士,知紹興府。退居台州,卒,贈左朝議大夫。事迹具《宋史》本傳。《藝文志》、《書錄解題》俱載崇禮《北海集》六十卷,世久失傳。厲鶚《宋詩紀事》僅從《天台勝記》中得所作《石梁瀑布》詩一首,而其他概未之見。今檢《永樂大典》,載崇禮詩文頗多。中惟制誥最富,表啟之類次之,散體古文較少,而詩什尤寥寥無幾。蓋其平生以駢體擅長故也。集中閒有原註,稱崇禮為先祖。則當時所據,猶其家刻之舊本矣。史稱:“崇禮妙齡秀發,聰明絕人。覃心辭章,極潤色論思之選……再入翰林凡五年,所撰詔命數百篇,文簡意明,不私美,不寄怨,深得代言之體。”今觀是集所載内外諸制,大約明白曉暢,切中事情,頗與《浮谿集》體格相近。如《吕頤浩開督府制詞》,則樓鑰賞其宏偉;《王仲嶷落職制詞》,則王應麟取其精切;《鄒浩追復待制制詞》,則《宋史》採入本傳,以為能推朝廷所以褒恤遺直之意。其《草秦檜罷政制》,則直著其惡,致檜再相後奏索其稾,幾蹈危禍。史所云,蓋非溢美矣。陸游《老學菴筆記》稱:“崇禮《謝宫祠表》云:‘雜宫錦於漁蓑,敢忘君賜;話玉堂於茅舍,更覺身榮。’時嘆其工。又有一《表》云:‘欲掛衣冠,尚低回於末路;未先犬馬,儻邂逅於初心。’尤佳”云云。今集中乃無此二聯。知其傑制鴻篇,尚多遺脱。然據今所得睹者,已足見詞藻之精麗,不必全璧也。謹分體排訂,釐為三十六卷。又《兵籌類要》一書,乃其在翰苑時所撰進,皆援據兵法,參以史事,各加論斷。雖紙上空談,未必遽切實用,而採摭尚為博洽。今亦編為十卷,次之於後。其歷官除授告詞及吕頤浩書啟、李邴《祭文》、秦檜《乞追取御筆詞頭劄子》,原本皆載入集中。今並仍其舊。而益以《宋史》本傳、《氏族言行錄》諸條,别為《附錄》三卷,繫諸集末,以備考核焉。

  【彙訂】

  1.“元年”,殿本作“九年”,誤,參《宋史》三百七十八本傳。重和年號僅二年。

  鴻慶居士集四十二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宋孫覿撰。覿字仲益,晉陵人。徽宗末,蔡攸薦為侍御史。靖康初,蔡氏勢敗,乃率御史極劾之。金人圍汴,李綱罷禦營使,太學生伏闕請留,覿復劾綱要君。又言諸生將再伏闕。朝廷以其言不實,斥守和州。既而綱去國,復召覿為御史。專附和議,進至翰林學士。汴都破後,覿受金人女樂,為欽宗草表上金主,極意獻媚。建炎初,貶峽州1。再謫嶺外。黄潛善、汪伯彥復引之,使掌誥命。後又以贓罪斥提舉鴻慶宫2,故其文稱《鴻慶居士集》。孝宗時,洪邁修國史,謂靖康時人獨覿在,請詔下覿,使書所見聞靖康時事上之。覿遂於所不快者,如李綱等,率加誣辭。邁遽信之,載於《欽宗實錄》。其後朱子與人言及,每以為恨,謂“小人不可使執筆”。故陳振孫《書錄解題》曰:“覿生於元豐辛酉,卒於乾道己丑,年八十九,可謂耆宿矣。而其生平出處,則至不足道。”岳珂《桯史》亦曰3:“孫仲益《鴻慶集》,大半誌銘,蓋諛墓之常,不足詫。獨《武功大夫李公碑》,乃儼然一璫耳,亟稱其高風絕識,自以不獲見之為大恨,言必稱公,殊不為怍。”趙與峕《賓退錄》復摘其作《莫幵墓誌》4,極論屈體求金之是,倡言復讎之非。又摘其作《韓忠武墓誌》,極詆岳飛;作万俟《卨墓誌》,極表其殺飛一事為顛倒悖謬5。則覿之怙惡不悛,當時已人人鄙之矣。然覿所為詩文頗工,尤長於四六。與汪藻、洪邁、周必大聲價相埒。必大為作集序,稱其“名章雋句,晚而愈精”,亦所謂“孔雀雖有毒,不能掩文章”也。流傳藝苑已數百年,今亦姑錄存之,而具列其穢跡於右。一以節取其詞華,一以見立身一敗,詬辱千秋,清詞麗句,轉有求其磨滅而不得者。亦足為文士之炯戒焉。

  【彙訂】

  1.《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六作歸州。(陳曉蘭:《孫覿生平事迹及其文集版本考》)

  2.《鴻慶居士集》四十二卷,所收詩文大致按年代先後排列,表狀部分尤為嚴格。卷九收有《提舉南京鴻慶宫謝表》,置於《龍圖閣學士再知平江府謝表》與《辭免除龍圖閣待制知臨安府狀》之閒,表中又有“乃貽聚斂之譏”、“卒從吏議,追褫官資”之語,可知是在建炎三年再任平江府時因建明常平法奪職、罷去職事之後所領宫祠。非以贓罪斥。(同上)

  3.“《桯史》”,殿本作“《程史》”,誤,岳珂撰《桯史》卷六“鴻慶銘墓”條云:“孫仲益覿《鴻慶集》,太半誌銘……蓋諛墓之常,不足吒。獨有《武功大夫李公碑》列其閒,乃儼然一璫耳,亟稱其高風絕識,自以不獲見之為大恨,言必稱公,殊不怍於宋用臣之論諡也。”

  4.“莫幵”,殿本作“莫汧”。《賓退錄》卷十云:“莫儔靖康末所為,雖三尺童子亦恨不誅之。而孫仲益尚書志其墓,顧謂‘靖康之變,臺諫爭請和戎,皆斥廢不用。而二三狂生抗首大言,乘險徼幸,試之一擲,卒至誤國。髙宗狩維揚,移蹕臨安,國步阽危,至此極矣,而進取之士終以和戎為諱。此翰林莫公所以投閒置散,至於老死不用。’斯言也,不幾於欺天乎?”此集卷三十八有《宋故翰林學士莫公墓誌銘》,文曰:“靖康之變,金人擁騎數萬,長驅河朔,直侵宫闕。於時臺諫爭請和邊,以備倉卒不測之難,皆斥廢不用。而二三狂生抗首大言,乘險徼幸,起於小吏,驟擢將相。試之一擲,卒至誤國。二帝蒙塵,中原搶攘,億萬生靈不得寧處。太上皇狩維揚,移蹕臨安,國步阽危,至此極矣。而進取之士尚循紹述之利,終以和邊為諱。此翰林莫公所以投閒置散,致於老死不用,固其禮也。”《宋史》唐恪、李綱、范宗尹、吕好問諸傳皆以莫儔、吳幵並舉,疑《總目》將二人誤合為一。

  5.“為”,殿本作“尤”。

  内簡尺牘編註十卷(編修勵守謙家藏本)

  宋孫覿撰。其門人李祖堯編,併為之註。覿所撰《鴻慶集》,自三十七卷至五十卷皆書帖。然參校此本,時有不同。如此本載《與信安郡王孟仁仲帖》二十二首,集本皆不載;集本四十六卷内有《與孟仁仲郡王帖》一首,復與此不符。又此本載《與葉左丞少蘊帖》一首,與集本第四十五卷所載《與葉少蘊資政帖》三首、四十六卷所載《與葉左丞帖》一首,亦復各别。蓋祖堯據手稾編之,故時有出入。至其註中,多取覿自著詩文以資考證。如第三卷《與周表卿侍郎》第五帖,註引覿集《謝吏部侍郎兼權直學士表》,集本乃無此篇;第七卷《與常守徐計議》第五帖,註引覿集《常州資聖禪院興造記》云:“清智大師普璿既至,始改號資聖。”集本三十一卷載此文,乃脱“清智大師”四字1。其他引證典故,亦皆切實。蓋祖堯親從覿游,較之任淵之註陳師道、黄庭堅詩,聞見更為有據。非後人註前代之書,摸索影響者所可同日語云。

  【彙訂】

  1.《總目》同卷前一條即孫覿撰《鴻慶居士集》四十二卷,而所謂“自三十七卷至五十卷皆書帖”、“三十一卷載此文(《常州資聖禪院興造記》)”實為《孫尚書大全集》七十卷本。(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崧菴集六卷(永樂大典本)

  宋李處權撰。處權《宋史》無傳。其集諸家亦不著錄。惟方回《瀛奎律髓》中錄所作《送二十兄還鎮江》詩一首。而註其後云:“處權字巽伯,洛陽人。邯鄲公淑之後。有《崧菴集》。宣和閒與陳叔易、朱希真以詩名。南渡後嘗領三衢”云云。其履貫略可考證,而不言其距李淑為幾世。今其集傳本已絕,獨《永樂大典》中有之。且尋檢各韻,處權自序及其從弟處全原序、邵驥原跋,一一具在。所紀生平蹤跡,差為詳備,惟世系仍未明晰。今案《建康志》有《李處全小傳》,稱:“處全,淑之曾孫,本豐縣人,後遷溧陽。官至朝請大夫。”而王明清《揮麈餘話》亦稱:“大理少卿李傳正為淑之孫,即處全之父。”據此,則處權實淑曾孫,而家於溧陽。《瀛奎律髓》所稱洛陽,當有刻本傳譌1,以“溧”為“洛”耳2。淑家富典籍,其《邯鄲圖書志》,晁公武每引以為據。又精研聲律,所作《詩苑類格》,今尚散見諸書中。處權承其世學,標新領異,别出以清雋之思,於詩道頗為深造。處全序稱其“齒益高,心益苦,句法益老,與少作不類。”是其覃思吟詠,老而彌工。雖原帙散佚,東京與南渡以後所作,互相糅雜,不復能以年歲辨析。而總其大概,五言清脱瀏亮,略似張耒,七言爽健伉浪,可擬陳與義。在當時實一作手。久經湮没,幸而復存,亦論宋詩者所宜甄錄也。謹採掇排比,以體區别,釐為六卷。仍以原序跋分繫前後,俾將來有以考見焉。

  【彙訂】

  1.“有”,殿本作“由”。

  2.曾鞏《參政李公若谷》傳云:“李若谷,字子淵,徐州人,少孤,遊洛下,因葬其考妣於緱氏,而占籍焉。”(《名臣碑傳琬琰集》下卷六)若谷為處權之高祖,由曾鞏文可知,李氏原為徐州豐縣人,自若谷始遷洛陽緱氏,至其子淑,孫壽明、復圭、德芻均家於洛,處全(處權之弟)亦自稱“予洛人也”(本書卷一《夢歸賦》)。北宋亡後,“奔竄潛伏,煙塵阻絕,身世相弔”(《夢歸賦》),其家當於此時遷居溧陽。《瀛奎律髓》稱處權為洛陽人,乃指其高祖以來世居之地,“洛”字並非“溧”字之誤。(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藏海居士集二卷(永樂大典本)

  案《藏海居士集》散見《永樂大典》中,題宋吳可撰。可事迹無考,亦不知何許人。考集中年月,當在宣和之末1。其詩有“一官老京師”句,又有“挂冠養拙”之語,知其嘗官於汴京,復乞閒以去。又有“往時家分寧,比年客臨汝”及“避寇湘江外,依劉汝水旁”句,知其嘗居洪州,建炎以後,轉徙楚、豫之閒。又可别有《藏海詩話》一卷,亦載《永樂大典》中,多與韓駒論詩之語。中有“童德敏《木筆》詩”一條。考《容齋三筆》載臨川童德敏湖州題顏魯公祠堂詩一篇,其人與洪邁同時。則可乃北宋遺老,至乾道、淳熙閒尚在也2。集中所與酬答者,如王安中、趙令畤、米友仁諸人,亦多南、北宋閒文士。元祐諸賢,風流未沫。故所存篇什無多,而大致清警,與謝逸、謝??兄弟氣格相近。特其集既不傳,後之言宋詩者遂不能知其姓氏。厲鶚《宋詩紀事》搜羅至三千八百餘家,亦未之及3。則其沈晦已久矣。今一一裒輯,析為二卷,與《詩話》同著於錄,俾不致終就湮没焉。

  【彙訂】

  1.吳可《藏海詩話》云:“少從榮天和學”,“幼年聞北方有詩社”。又云:“元祐閒,榮天和先生客金陵,僦居清化市,為學館……諸公多為平仄之學,似乎北方詩社……”元祐時(1086一1093),其年尚幼,以十歲,當生於元豐初(1080)左右。宣和末掛冠約五十歲,作《詩話》時為元祐後六十餘年,約紹興二十年(1250),時己七、八十歲。(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2.《藏海詩話》云:“凡看詩須是一篇立意,乃有歸宿處,如童敏德《木筆花》詩主意在筆之類也。”“童德敏”當為“童敏德”之誤,“木筆詩”當作“木筆花詩”。《容齋三筆》卷十二“顏魯公祠堂詩”條云:“嘗記李德遠舉似童敏德遊湖州題公祠堂長句曰……童之詩,語意皆超拔,亦臨川人,而終身不仕,為可惜也。”童敏德之詩是李德遠跟洪邁提起的,並非童與洪邁所説,不能以此斷定童與洪同時,更不可以此推論吳可至乾道、淳熙尚在。(同上)

  3.《宋詩紀事》卷四一錄吳可詩,且有小傳著其里貫仕履甚詳。(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豫章文集十七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1

  宋羅從彥撰。從彥字仲素,沙縣人。以累舉恩授惠州博羅縣主簿。紹興初卒,淳祐閒追諡文質。事迹具《宋史·道學傳》。是編為至正三年延平進士曹道振所編。以宋儒稱從彥為豫章先生,因以名集。道振原序稱:“郡人許源堂刻其遺集五卷。近得邑人吳紹宗稾,釐為一十三卷,《附錄》三卷,《外集》一卷,《年譜》一卷,凡一十八卷。”此本乃明代重刻,前有成化八年張泰序,後有嘉靖甲寅謝鸞跋。《遵堯錄》八卷,集二程及楊龜山語錄一卷,雜著二卷,詩一卷,《附錄》三卷,《外集》一卷。以《年譜》别置於前,不入卷數,故題為十七卷。然第一卷雖列《經解》之目,而其文久佚。有錄無書,實止十六卷而已。

  【彙訂】

  1.底本此條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文淵閣庫書與殿本均置於“藏海居士集二卷”條之前。

  和靖集八卷(江蘇巡撫採進本)1

  宋尹焞撰。焞有《孟子解》,已著錄。然《孟子解》雖名見《書錄解題》,原書實已散佚,今所行者乃贗本,惟此集猶相傳舊笈。凡奏劄三卷,詩文三卷。其《壁帖》一卷,乃焞手書聖賢治氣養心之要,黏之屋壁以自警惕,後人錄之成帙。又《師説》一卷,則焞平日之緒論,而其門人王時敏所編也2。考《朱子語錄》,謂焞“文字有關朝廷者,多門人代作”。今其孰為假手,孰為真筆,已不可復考。然指授點定,亦必焞所自為。《會昌一品集序》雖李商隱作,究以鄭亞改本為勝,正不必盡自己出也。詩不多作,然《自秦入蜀道中作》云:“南枝北枝春事休,啼鶯乳燕也含愁。朝來回首頻惆悵,身在秦川最盡頭。”亦殊有詩情。固未可概以“有韻語錄”目之矣。

  【彙訂】

  1.“江蘇巡撫採進本”,底本作“江西巡撫採進本”,據殿本改。《四庫採進書目》“江蘇省第一次書目”、“江蘇採輯遺書目錄簡目”著錄此書,未見於“江西省呈送書目”。(江慶柏:《殿本、浙本<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圖書進獻者主名異同考》)

  2.文淵閣《四庫》本此集為奏劄二卷,詩、雜文、書一卷,《壁帖》一卷,《師説》三卷,《年譜》一卷。

  王著作集八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王蘋撰。蘋字信伯,福清人1。《福建通志》稱:“紹興初,平江守孫祐以德行薦於朝,召對賜進士出身。除祕書省正字。累官左朝奉郎。”陳振孫《書錄解題》則作“以趙忠簡薦賜進士出身,官至著作佐郎。秦檜惡之,會其族子坐法,牽連文致奪官。”與《通志》所記不同。然此集以“著作”為名,則陳氏所言為是矣2。陳氏著錄作四卷,寶祐中其曾孫思文刊於吳學,盧鉞為序。此本為明宏治中蘋十一世孫觀所編3。一卷為《傳道支派圖》,二卷為劄子雜文十餘篇,三卷以下為像贊、題跋及門人私志語錄之類。較陳氏所記,卷數遽增一倍。然遺文不過一卷,餘皆附錄。實則亡佚四分之三。蓋捃拾殘賸而成,已非舊本4。以其學出伊洛,而能不附秦檜,立身無媿於師門,故錄而存之,不以殘闕廢焉。

  【彙訂】

  1.此書卷五載其門人章憲撰《墓誌》云:“先生諱蘋,字信伯,世居福之福清,自其考徙平江。”則為蘇州人。同書同卷又載《國史傳》:“王蘋字信伯,世居福之福清,自其考始寓平江。”又載《吳郡志》云:“王蘋字信伯。父仲舉,福州福清人。蘋出繼伯父伯起後。伯起字聖時,居吳江震澤。”是知王蘋父祖為福清人,而至王蘋,已為蘇州即平江人。(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2.據章憲《王蘋墓誌》、《國史傳》(皆見《王著作集》卷五)及《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八三紹興四年十二月己卯條,當以《福建通志》所言為是。(方建新、潘淑瓊:《<四庫總目提要>補正拾遺》)

  3.《四庫》本卷首正德九年(1514)徐源序云:“世孫惟顒翻刻於梓”,又有杜啟序,則實為正德翻弘治本。(祝尚書:《宋人别集敘錄》)

  4.據《四庫》本卷首弘治三年(1490)祝允明重刻序,八卷本為王觀重釐,“像贊之屬”乃其新附,餘皆“因其舊”。吳學本有寶祐四年(1256)袁萬頃跋,稱其奏篇遺稾僅存十餘地(“地”字疑誤),文不過數則,則宋本原止此數,並無脱逸。陳振孫所錄四卷本,恐亦為正文、附錄通編。(同上)

  郴江百詠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宋阮閱撰。閱字閎休,舒城人。趙希弁《讀書附志》稱其建炎初以中大夫知袁州。其事迹則未詳也。所撰有《松菊集》,今佚不傳。此《郴江百詠》,則其宣和中知郴州時作也。其詩多入論宗,蓋宋代風氣如是。而閱素留心吟詠,所作《詩話總龜》,遺篇舊事,採摭頗詳。於兹事殊非草草,故尚罕陳因理障之語。如《東山》詩云:“藜杖芒鞵過水東,紅裙寂寞酒樽空。郡人見我應相笑,不似山公與謝公。”又《乾明寺》詩云:“直松曲棘都休道,庭下山茶為甚紅。”往往自有思致。又如《愈泉》一首,所謂“古來詩病知多少,試問從今療得無”,語雖著相,然自為其《詩話》一編而作。是亦詩中有人,異乎“馬首之絡”者矣。此本出自厲鶚家,百詠尚闕其八。考《郴州志》亦不載。吳之振選《宋詩鈔》及曹庭棟選《宋詩存》,均未及收。存之亦可備一家。惟每題之下不註本事,非對圖經而讀之,有茫不知為何語者。或傳寫佚之歟?《袁州府志》載其《宣風道上》詩一首、《題春波亭》詩一首,鮑氏知不足齋本錄於此集之末,以補《松菊集》之遺。今亦從鮑本,並錄存之焉。

  雙谿集十五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宋蘇籀撰。籀有《欒城遺言》,已著錄。考蘇、黄二家並隸名元祐黨籍。南渡以後,黄氏雖承藉先澤,頗見甄錄,而家學殆失其傳。惟其孫?,依附朱子之門,得以掛名於《語錄》。朱子於蘇氏兄弟攻擊如讎,而於庭堅無貶詞,?之故也。然?之著作,惟《宋史·藝文志》載有《復齋漫稾》二卷。世無其本,《文獻通考》已不著錄,宋人亦無稱述者。文章一道,殆非所長。惟籀以蘇轍之孫、蘇遲之子,尚有此一集傳世,為能不墮其家風。獨是軾、轍之為偉人,不僅以文章為重,其立身本末,俱不媿古賢。籀此集中乃有上秦檜二書及庚申年擬上宰相書,皆極言和金之利。所以歸美於檜者無所不至,不免迎合干進之心。又雜著中别有《進取》策一篇,復力言攻劉豫以圖金。前後議論,自相矛盾。蓋皆揣摩時好以進説。小人反覆,有媿於乃祖實多,轉不如黄?之无咎无譽矣。特其詩文雄快疏暢,以詞華而論,終為尚有典型,固亦未可遽廢焉。

  少陽集十卷(編修朱筠家藏本)1

  宋陳東撰。東有《靖炎兩朝見聞錄》,已著錄。其文集《宋志》不載。《書錄解題》亦不載。據戴埴《鼠璞》載:“張浚奏胡珵筆削東書2,追勒編置。蓋以浚為黄潛善客,珵為李綱客,故借此去之”云云。則東死以後,尚牽連興鉤黨之獄,宜無編輯其文者。元大德中,始有刻本《盡忠錄》,凡八卷,編次頗嫌錯雜。續刊於國朝康熙中者曰《少陽文集》,凡十卷,前五卷皆東遺文,後五卷則本傳、行狀及他書論贊也3。東以諸生憤切時事,摘發權姦,冒萬死以冀一悟,其氣節自不可及。然於時國步方危,而煽動十餘萬人,震驚庭陛,至於擊壞院鼓,臠割中使。跡類亂民,亦乖大體。南宋末太學之横,至於驅逐宰輔,莫可裁制,其胚胎實兆於此。張浚所謂“欲以布衣持進退大臣之權,幾至召亂”者,其意雖出於私,其言亦未始不近理也。後應詔再出,卒以此為小人所構4,亦不可謂東等無以致之矣。第以志在匡時,言皆中理。所掊擊者皆人不敢觸之巨姦,所指陳者事後亦一一皆驗。是其事緣憂國,不出求名。故南宋以來儒者以忠義予之,而遺文亦至今傳述焉。蓋略跡而原其心也。

  【彙訂】

  1.文淵閣《四庫全書》所收為六卷。(修世平:《<四庫全書總目>訂誤十七則》)

  2.“東”,底本作“陳東”,據《鼠璞》卷上“陳東伏闕”條原文及殿本改。

  3.據魏了翁《鶴山先生大全集》卷五四《陳少陽文集序》,知其文集南宋李大有已嘗為之付刊,名《盡忠錄》,其後又有孫正鳳重編之本。明正、嘉閒,陳沂又輯“補錄”二卷共為十卷,標題《宋陳少陽先生盡忠錄》。明天啟五年賀懋忠刻本《宋陳少陽先生文集》十卷,正集五卷,附錄五卷。非清康熙本始稱《少陽文集》。(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朱家濂:《讀<四庫提要>札記》;祝尚書:《宋人别集敘錄》)

  4.“此”,殿本脱。

  歐陽修撰集七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歐陽澈撰。澈字德明,崇仁人。建炎初徒步走行在,伏闕上書,請誅黄潛善、汪伯彥,與陳東俱論死。後高宗悔之,追贈祕閣修撰。事迹具《宋史·忠義傳》。紹興二十六年,吳沆次其詩為《飄然集》三卷,併為作序。至嘉定甲申,會稽胡衍又取其所上三書,並序而刻之,釐為六卷。元季版毁於兵。明永樂丙申,澈十世孫永康縣丞齊重刊之。金華唐光祖跋稱其書編為三卷,詩文事迹為四卷。當時陳東所同上之書,亦為掇拾,無所失墜,並取附為一卷,合為八卷。所稱“贊府士莊甫”,即齊字也。而永樂丁酉崇仁知縣王克義序乃稱齊錄前後奏議,次繼《飄然集》,分為六卷。與光祖跋不同。蓋詞有詳略,實即一本1。萬曆甲寅,澈二十世孫鉞再新其版,吳道南為序。此本即從鉞刻傳寫,而闕第八卷陳東之書。然東已有别集單行,可不必附錄於此。今亦仍從此本,定為七卷焉。

  【彙訂】

  1.明永樂刻本唐光祖跋内“詩文事迹為四卷”七字係後來剜補,則唐跋與王序之本實不相同。(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

  東谿集二卷附錄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宋高登撰。登字彥先,號東谿,漳浦人。宣和閒為太學生。靖康之禍,與陳東伏闕上書,請誅蔡京、童貫等六賊而用李綱、种師道。會欽宗方擢吳敏、張邦昌為相,又將起用李邦彥。登又上書力爭。紹興二年舉於禮部,以廷對過於切直,僅授富川簿。調古縣令。時胡舜陟帥靜江,欲為秦檜父立祠。登持不可,為舜陟誣構逮治。適舜陟敗,得減死謫容州。案《宋史》本傳載:“登卒後二十年,丞相梁克家及漳守何萬言諸朝,追復迪功郎。後十年,朱熹為守,復奏乞褒錄,贈承務郎。”今考朱子《奏狀》,謂:“克家始援紹興赦書以請,有司拘文,廢格不行。近歲傅伯壽又奏如前狀,未奉進止。使登抱恨終身垂五十年,姓名猶在罪籍”云云。以此觀之,《宋史》為誤1。又案《書錄解題》《東谿集》條下,稱“迪功郎高登撰”。則知登之進贈,無承務郎之稱。而所謂迪功郎,非克家時追復蓋明甚矣。又《宋史》載登五上書不報。又因謀南歸2,“忽聞邦昌等各與遠郡,一時小人相繼罷斥,與所言偶合者十七八。登喜,復為書論吳敏未罷,不報。”據此,則五書之外當更有一書矣。今閱集中所載,則此事即五書中之第四書。書首所敘“方圖南下”諸語,甚為分明。此尤足證《宋史》之貿亂失實也。至如紹興八年《上皇帝書》,乃召赴都堂時與《時議》六篇先後同上者。據《宋史》作萬言疏,而集中寥寥五百餘字。玩其詞氣,頗有不相屬者。此則集本傳鈔所脱,非史之誤矣。登之遺集,《文獻通考》作二十卷,《書錄解題》及《宋史·藝文志》俱云十二卷。此本為明林希元所編,僅分上、下二卷。書疏論議辨説等作共二十篇、詩三十一首、贊五首、箴銘二十六首、詞十二首、啟二首。末有《附錄》一卷,則朱子褒錄《奏狀》、《祠堂記》兩篇及《言行錄》十條。史稱所上《時議》六篇,僅存其序,所上五書,已亡其一。又《言行錄》載“紹興元年上駐蹕臨安,公以十事投時相”者,集中亦無之。蓋已全非其舊。然亡佚者雖多,而讀其遺篇,尚想見忠義之概。即如《命子名字説》云:“痛念王室陵遲,思扶持而一振之。左右匡拂,以守鴻業。此志未遂。命汝曰扶、曰持、曰振、曰拂,其勉效兩全之節。”蓋其忠君愛國之心,每飯不忘如此。朱子謂“能使人聞風興起”,良不虚云。

  【彙訂】

  1.高登之死,約在紹興二十年(1150)前後,梁克家為丞相在乾道八、九(1172、1173)年,見《宋史·宰輔表》,而朱熹《晦菴集》卷一九《奏乞褒錄高登狀》,據王懋竑《朱子年譜》卷四,乃在紹熙二年(1191)知漳州任内,距高登之死,將近五十年。故《乞褒錄高登狀》言:“是使登抱恨没身垂五十年,而姓名猶在罪籍,未蒙昭洗。”可知朱熹為守,乃在後五十年而非十年。《宋史·高登傳》亦作“後五十年,朱熹為守,奏乞褒錄,贈承務郎。”(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2.“又”,殿本作“後”。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