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
卷一百四十六 子部五十六 |
|
卷一百四十六 子部五十六 道家類 後世神怪之蹟,多附於道家。道家亦自矜其異,如《神仙傳》、《道教靈驗記》是也1。要其本始,則主於清淨自持,而濟以堅忍之力,以柔制剛,以退為進。故《申子》、《韓子》流為刑名之學,而《陰符經》可通於兵。其後長生之説與神仙家合為一,而服餌、導引入之;房中一家,近於神仙者亦入之;鴻寶有書,燒鍊入之;張魯立教,符籙入之;北魏寇謙之等又以齋醮章咒入之。世所傳述,大抵多後附之文,非其本旨。彼教自不能别,今亦無事於區分。然觀其遺書源流遷變之故,尚一一可稽也。 【彙訂】 1.《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均將葛洪《神仙傳》列入史部雜傳類,《新唐書·藝文志》始列入子部道家所附釋氏神仙類,此皆編目者所為,並非作者存心附道。杜光庭《道教靈驗記》,《宋史·藝文志》亦僅列入子部道家所附釋氏神仙類。(李致忠:《三目類序釋評》) 陰符經解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舊本題黄帝撰,太公、范蠡、鬼谷子、張良、諸葛亮、李筌六家註。《崇文總目》云:“《陰符經敘》一卷,不詳何代人敘。集太公以後為《陰符經註》者凡六家,并以惠光嗣等傳附之。”蓋即此書而佚其傳也。晁公武《讀書志》引黄庭堅跋,稱《陰符》“糅雜兵家語,又妄託子房、孔明諸賢訓註”。則是書之註,以此本為最古矣。案《隋書·經籍志》有《太公陰符鈐錄》一卷,又《周書陰符》九卷,皆不云黄帝。《集仙傳》始稱唐李筌於嵩山虎口巖石室得此書,題曰:“大魏真君二年七月七日,道士寇謙之藏之名山,用傳同好”。已糜爛,筌鈔讀數千遍,竟不曉其義。後於驪山逢老母,乃傳授微旨,為之作註。其説怪誕不足信。胡應麟《筆叢》乃謂蘇秦所讀即此書,故書非偽,而託於黄帝則李筌之偽。考《戰國策》載蘇秦發篋得《太公陰符》,具有明文。又歷代史志皆以《周書陰符》著錄兵家,而《黄帝陰符》入道家,亦足為判然兩書之證。應麟假借牽合,殊為未確。至所云唐永徽初褚遂良嘗寫一百本者,考文徵明《停雲館帖》所刻遂良《小字陰符經》,卷末實有此文。然遂良此帖,自米芾《書史》、《寶章待訪錄》、《宣和書譜》即不著錄,諸家鑒藏亦從不及其名。明之中葉,忽出於徵明家1。石刻之真偽尚不可定,又烏可據以定書之真偽乎2?特以書雖晚出,而深有理致,故文士多為註釋,今亦錄而存之耳。註中别有稱“尹曰”者3,不知何人。卷首有序一篇,不著名氏,亦不著年月4,中有“泄天機者沈三劫”語,蓋粗野道流之鄙談,無足深詰。惟晁公武《讀書志》中所引筌註,今不見於此本。或傳寫有所竄亂,又非筌之原本歟? 【彙訂】 1.殿本“家”上有“之”字。 2.宋樓鑰《攻媿集》卷七二有《褚河南陰符經跋》,與停雲館石刊悉合。岳珂《寶真齋法書贊》卷五著錄有歐陽詢《陰符經帖》,陳隨隱《隨隱漫錄》卷五云常州澄清觀有褚遂良《陰符經》,歐陽詢等編《藝文類聚》卷八八亦引《陰符經》。可證此書非自稱天寶布衣之李筌所偽託。(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3.“‘尹曰’者”,底本作“尹者曰”,據殿本改。此書下篇引“尹曰”者五條。 4.二“著”字,殿本皆作“署”。 陰符經考異一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宋朱子撰1。《陰符經》出於唐李筌。晁公武《讀書志》引黄庭堅跋,定為筌所偽託,《朱子語錄》亦以為然。然以其時有精語,非深於道者不能作,故為考定其文。其定“人以愚虞聖”而下一百十四字,皆為經文,蓋用褚氏、張氏二註本也。《語錄》載閭邱次孟論《陰符經》“自然之道靜”數語,雖《六經》之言無以加。朱子謂閭邱此等見處儘得,而楊道夫以為《陰符經》無此語。蓋道夫所見乃驪山老母註本,以“我以時物文理哲”為書之末句,故疑其語不見於本經也。書中有黄瑞節《附錄》,徵引亦頗賅備。考《吉安府志》,瑞節字觀樂,安福人。舉鄉試,授泰和州學正。元季棄官隱居。嘗輯《太極圖》、《通書》、《西銘》、《易學啟蒙》、《家禮》、《律吕精義》、《皇極經世》諸書,并加釋註,名曰《諸子成書》2。此及《參同契》,蓋亦其中之二種。志蓋以其學涉道家,故諱而不載云。 【彙訂】 1.宋、元目錄中未見著錄有朱熹註釋《陰符經》的著作,今傳《陰符經考異》實為蔡元定《陰符經註》。(王鐵:《<陰符經註>非朱熹著作》) 2.元刊《朱子成書》,書名非《諸子成書》,所註為《律吕新書》,非《律吕精義》,標題為“廬陵後學黄瑞節附錄”,則非安福人。(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陰符經講義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宋夏元鼎撰。元鼎字宗禹,自號雲峯散人,永嘉人。是編以丹法釋《陰符》之旨。卷末附内外三關圖、日月聖功圖、奇器萬象圖、三教歸一圖、先天後天圖、上下鵲橋圖、七十二候圖、五行生成圖,各繫以説。案《漢志》道家、神仙家截然兩派,《陰符》三百八十四字,本李筌自撰而自註之。筌註不言鑪火,則為道家之言而非神仙家言可知。後人註筌之書,乃不用筌之自註,郢書燕説,殆類鑿空。然《參同契》不言《易》,陳摶引以言《易》,遂自為一家。《陰符經》不言丹,此書引以言丹,亦遂自為一家,遞相傳授而不能廢。故今於《陰符》一書,錄六家之註以存其初義,復錄此書以備其旁支,所謂從同同也。其餘衍此兩派者,則不更錄焉。二氏之書,姑存崖略而已,不必一一窮其説也。是書前有寶慶二年樓昉序,稱元鼎“少從永嘉諸老遊,好觀《陰符》,未盡解。後遇至人於祝融峯頂,若有所授者。後取《陰符》讀之,章斷句析,援筆立成,若有神物陰來相助”云云。蓋方術家務神其説,往往如是也。又有寶慶丙戌留元剛《雲峯〈入藥鏡箋〉序》一篇,及元鼎自記、自序二篇,寶慶丁亥王九萬後序一篇。俞琰《席上腐談》稱元鼎註《陰符》、《藥鏡》、《悟真》三書,真西山為之序,與諸序所言悉合。今未見其《入藥鏡》、《悟真篇》二註,而此本已無德秀序,殆傳寫佚之。然德秀《西山文集》亦不載其文,則莫喻何故矣1。 【彙訂】 1.俞琰所稱真西山之序蓋指《夏宗禹〈悟真講議〉跋》,載《西山文集》卷三三。(孫詒讓:《温州經籍志》) 老子註二卷(江西巡撫採進本)1 舊本題河上公撰。晁公武《讀書志》曰:“太史公謂河上丈人通《老子》,再傳而至蓋公。蓋公即齊相曹參師也。而葛洪謂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漢孝文時居河之濱。侍郎裴楷言其通《老子》,孝文詣問之,即授《素書道經》。兩説不同,當從太史公”云云。案晁氏所引乃《史記·樂毅列傳贊》之文,敍述源流甚悉。然《隋志》“道家”載老子《道德經》二卷,漢文帝時河上公註;又載梁有戰國時河上丈人註《老子》經二卷,亡。則兩河上公各一人,兩《老子註》各一書。戰國時河上公書在隋已亡,今所傳者實漢河上公書耳。明朱東光刻是書,題曰秦人,蓋未詳考。惟是文帝駕臨河上,親受其書,無不入祕府之理。何以劉向《七略》載註《老子》者三家,獨不列其名?且孔穎達《禮記正義》稱馬融為《周禮註》,欲省學者兩讀,故具載本文。後漢以來,始就經為註。何以是書作於西漢,註已散入各句下?《唐書·劉子元傳》稱《老子》無河上公註,欲廢之而立王弼。前此陸德明作《經典釋文》,雖《敘錄》之中亦採葛洪《神仙傳》之説,頗失辨正,而所釋之本則不用此註而用王弼註。二人皆一代通儒,必非無據。詳其詞旨,不類漢人,殆道流之所依託歟?相傳已久,所言亦頗有發明,姑存以備一家可耳。 【彙訂】 1.“江西巡撫採進本”,殿本作“江蘇巡撫採進本”。《四庫採進書目》未著錄此書。(江慶柏:《殿本、浙本<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圖書進獻者主名異同考》) 道德指歸論六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舊本題漢嚴遵撰。《隋志》著錄十一卷。晁公武《讀書志》曰:“《唐志》有嚴遵《指歸》四十卷,馮廓註《指歸》十三卷。”今考新、舊《唐書》均載嚴遵《老子指歸》十四卷,馮廓《老子指歸》十三卷,無嚴遵書四十卷之説。疑公武所記為傳寫誤倒其文也。此書為胡震亨《祕册彙函》所刻1,後以版歸毛晉,編入《津逮祕書》,止存六卷。錢曾《讀書敏求記》云:“曾得錢叔寶鈔本,自七卷至十三卷,前有總序,後有‘人之饑也’至‘信言不實’四章,今皆失去。”又引谷神子序云:“《道德指歸論》,陳、隋之閒已逸其半,今所存者止《論德篇》。”“近代嘉興刻本,列卷一之卷六,與序文大相逕庭”云云。此本亦題卷一之卷六。然則震亨所刻,即據嘉興本也2。曹學佺作《元羽外編》序,稱:“近刻嚴君平《道德指歸論》,乃吳中所偽作。”今案《通考》引晁氏之言(案,此條《通考》所引與今本《讀書志》不同),稱:“其章句頗與諸本不同,如‘以曲則全’章末十七字為次章首之類”,則是書原有經文。《陸游集》有是書跋,稱為“《道德經指歸》古文”,亦以經文為言。此本乃不載經文,體例互異。又谷神子註本,晁氏尚著錄十三卷,不云佚闕。此本載谷神子序,乃云:“陳、隋之閒已逸其半,今所存者止《論德篇》,因獵其譌舛,定為六卷。”與晁氏所錄亦顯相背觸。且既云佚其上經,何以《説目》一篇獨存?至於所引《莊子》,今本無者十六七,不應遵之所取皆向、郭之所棄。此必遵書散佚,好事者摭吳澄《道德經註》跋中“莊君平所傳章七十有二”之語,造為上經四十,下經三十二之《説目》。又因《漢志》“《莊子》五十二篇”,今本惟三十三篇,遂多造《莊子》之語,以影附於逸篇。而偶未見晁公武説,故谷神子偽序之中牴牾畢露也3。以是推求,則學佺之説不為無據,錢曾所辨殊逐末而遺其本矣。以其言不悖於理,猶能文之士所贗託。故仍著於錄,備道家之一説焉4。 【彙訂】 1.“此書為胡震亨《祕册彙函》所刻”,殿本作“此本為胡震亨《祕册函》所刊”。 2.據《絳雲樓題跋》,“近代嘉興刻本”實即趙琦美藏《祕册彙函》本。(冉旭:《<祕册彙函>考》) 3.谷神子注曰:“嚴君平者,蜀郡人也,姓莊氏,故稱莊子。”書中所稱,多設為問難之辭,莊子蓋君平自謂,非引莊周書也。(陸心源:《儀顧堂題跋》) 4.《道藏》著錄《道德真經指歸》十三卷(缺一至六卷,存《德經》七卷),胡震亨所刻即此書卷七至卷十二,原非偽書。書中用字用詞,時與《文子》、《淮南子》及《史記》等書所見之《老子》西漢古本相合。無論用字用詞,或字詞之有無,又往往有與《莊子》及《韓非子》所見之《老子》先秦古本及帛書《老子》屢屢相合。而所引完全不同,甚至與後來傳本也不同處,適足以證明非後人偽造。唐傅奕本及宋范應元本《老子》往往與其他晚出傳本不同,而與此書相合,應是受其影響。(鄭良樹:《<老子>嚴遵本校記》;冉旭:《<祕册彙函>考》) 老子註二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魏王弼撰1。案《隋書·經籍志》載老子《道德經》二卷,王弼註。《舊唐書·經籍志》作《元〔玄〕言新記道德》二卷,亦稱弼註,名已不同。《新唐書·藝文志》又以《元言新記道德》為王肅撰,而弼所註者别名《新記元言道德》,益為舛互。疑一書而誤分為二,又顛錯其文也。惟《宋史·藝文志》作王弼《老子註》,與此本同。今從之。錢曾《讀書敏求記》謂弼註《老子》已不傳。然明萬曆中華亭張之象實有刻本2,證以《經典釋文》及《永樂大典》所載,一一相符。《列子·天瑞篇》引“谷神不死”六句,張湛皆引弼註以釋之。雖增損數字,而文亦無異。知非依託,曾蓋偶未見也。此本即從張氏《三經晉註》中錄出,亦不免於脱譌,而大致尚可辨别。後有政和乙未晁説之跋,稱文字多謬誤。又有乾道庚寅熊克重刊跋,稱:“近世稀有,蓋久而後得之”。則書在宋時,已希逢善本矣。然二跋皆稱不分《道經》、《德經》。而今本《經典釋文》實上卷題《道經音義》,下卷題《德經音義》,與此本及跋皆不合,豈傳刻《釋文》者反據俗本增入歟3?考陳振孫《書錄解題》尚稱不分《道經》、《德經》。而《陸游集》有此書跋曰:“晁以道謂王輔嗣《老子》題曰《道德經》,不析乎道、德而上下之,猶近乎古。此本乃已析矣,安知其他無妄加竄定者乎?”其跋作於慶元戊午,已非晁、熊所見本。則《經典釋文》之遭妄改,固已久矣4。 【彙訂】 1.依《總目》體例,當補“弼有《周易註》,已著錄”。 2.王弼《老子註》現存《道藏》中,明刻尚有孫鑛刻本,非僅有張之象刻本傳世。(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3.《老子》河上公、王弼注本皆分《道經》、《德經》,蓋漢時已如此,《經典釋文》正用王弼本。(同上) 4.《漢書》顏師古註、《周禮》賈公彥疏、《後漢書》章懷太子註等所引皆有以道、德分篇者,其必襲自晉、宋舊本如此,《經典釋文》所分題固有據也。(武億:《金石三跋》) 道德經解二卷(内府藏本) 宋蘇轍撰。轍有《詩傳》,已著錄。蘇氏之學本出入於二氏之閒,故得力於二氏者特深,而其發揮二氏者亦足以自暢其説。是書大旨主於佛、老同源,而又引《中庸》之説以相比附。蘇軾跋之曰:“使漢初有此書,則孔、老為一;使晉、宋有此書,則佛、老不為二。”朱子謂其援儒入墨,作《雜學辨》以箴之。然二氏之書,往往陰取儒理而變其説。儒者説經明道,不可不辨别毫釐,剖析疑似,以杜學者之岐趨。若為二氏之學,而註二氏之書,則為二氏立言,不為儒者立言矣。其書本不免援儒以入墨,註其書者又安能背其本旨哉?故自儒家言之,則轍書為兼涉兩岐;自道家言之,則轍書猶為各明一義。《雜學辨》所攻四家,攻其解《易》,解《中庸》,解《大學》者可也。攻及此書,則不揣其本而齊其末,不如徑攻《老子》矣。 道德寶章一卷(内府藏本) 宋葛長庚撰。長庚字白叟,閩清人。為道士,居武夷山。舊本題紫清真人白玉蟾。白玉蟾其别號,紫清真人則嘉定閒徵赴闕下所封也。其書隨文標識,不訓詁字句,亦不旁為推闡。所註乃少於本經,語意多近於禪偈,蓋佛、老同源故也。此本為元趙孟頫手書,鉤摹雕版,字畫絕為精楷。明陳繼儒亦嘗刻之《彙祕笈》中,改題曰《蟾仙解老》,非其本目。又前有萬曆癸未適園居士跋二則,其前一則稱董逌《藏書志》述張道相集古今註《老子》四十餘家,不載是編。案晁氏《讀書志》,張道相乃唐天寶後人,安能以南宋寧宗時書著之於錄?且道相所集凡二十九家,併其自註為三十家,亦無所謂四十餘家者。跋所云云,殆於道聼塗説矣。長庚世傳其神仙。而《劉克莊集》有王隱居《六學九書》序,稱所見丹家四人,鄒子益不登七十,曾景建、黄天谷僅六十,白玉蟾夭死。又陳振孫《書錄解題》《羣仙珠玉集》條下云:“白玉蟾葛其姓,福之閩清人。嘗得罪亡命,蓋姦妄流也。余宰南城,有寓公稱其人云:‘近嘗過此,曾相識否?’余言‘此輩何可使及吾門’”云云。二人與長庚同時,其説當確,流俗所傳,殆出附會。然道家自尊其教,往往如此。其書既頗有可取,則其人亦不足深詰矣。 道德真經註四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元吳澄撰。澄有《易纂言》,已著錄。據澄《年譜》,稱大德十一年澄辭疾歸。自京南下,留清都觀。與門人論及《老》、《莊》、《太元》等書,因為正厥譌偽而著其説。澄學出象山,以尊德性為本,故此註所言,與蘇轍指意略同。雖不免援儒入墨,而就彼法言之,則較諸方士之所註,精邃多矣。篇末有澄跋云:“莊君平所傳,章七十二,諸家所傳,章八十一,然有不當分而分者,定為六十八章。上篇三十二章,二千三百六十六字,下篇三十六章,二千九百六十二字。凡五千二百九十二字1。”然大抵以意為之,不必於古有所考。蓋澄好竄改古經,故於是書亦多所更定,殆習慣成自然云。 【彙訂】 1.“上篇三十二章,二千三百六十六字,下篇三十六章,二千九百六十二字。凡五千二百九十二字”,殿本作“上篇三十二章,三千三百六十六字,下篇三十六章,二千九百二十六字。凡五千二百九十三字”,皆不確。《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收此書,書末吳澄跋原文曰:“上篇三十二章,二千三百六十六字,下篇三十六章,二千九百二十六字。總之五千二百九十二字云。” 老子翼三卷老子考異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焦竑撰。竑有《易筌》,已著錄。是編輯韓非以下解《老子》者六十四家,而附以竑之《筆乘》,共成六十五家,各採其精語,裒為一書1。其首尾完具,自成章段者,仿李鼎祚《周易集解》之例,各標舉姓名,列本章之後;其音義訓詁但取一字一句者,則仿裴駰《史記集解》之例,聯貫其文,綴本章末句之下。上、下篇各為一卷,附錄及《考異》共為一卷。不立《道經》、《德經》之名,亦不妄署篇名,體例特為近古。所採諸説,大抵取諸《道藏》,多非世所常行之本。竑之去取,亦特精審。大旨主於闡發元言,務明清淨自然之理。如葛長庚等之參以道家鑪火、禪學機鋒者,雖列其名,率屏不錄,於諸家註中為博贍而有理致。蓋竑於二氏之學本深於儒學,故其説儒理者多涉悠謬,説二氏之理者轉具有别裁云。 【彙訂】 1.實際所引並不止六十四家。(李慶:《明代的<老子>研究》) 御註道德經二卷 順治十三年世祖章皇帝御撰。《老子》載《漢書·藝文志》,而不載其有註。《隋書·經籍志》以下,註其書者著錄日繁。焦竑《老子翼》作於明萬曆中,所採尚六十四家。竑所未見者不知凡幾,竑以後之所註又未知凡幾也。蓋儒書如培補榮衛之藥,其性中和,可以常餌;《老子》如清解煩熱之劑,其性偏勝,當其對證,亦復有功。與他子書之偏駁悠謬者異,故論述者不絕焉。然諸家舊註,多各以私見揣摩,或參以神怪之談,或傅以虚無之理,或岐而解以丹法,或引而參諸兵謀。羣言淆亂,轉無所折衷。惟我世祖章皇帝此註,皆即尋常日用,親切闡明,使讀者銷爭競而還淳樸,為獨超於諸解之上。蓋聖人之道大,兼收並蓄,凡一家之書,皆不没所長;聖人之化神,因事制宜,凡一言之善,必旁資其用。固非拘墟之士所能仰窺涯涘矣。 老子説略二卷(編修周永年家藏本) 國朝張爾岐撰。爾岐有《儀禮鄭註句讀》,已著錄1。《道德經》解者甚多,往往繳繞穿鑿,自生障礙。爾岐是編獨屏除一切,略為疏通大意。其自序謂:“流覽本文,讀有未通,輒以己意占度,稍加一二言於句讀隙閒,覺大意犁然。迴視諸註,勿計不能讀,亦已不欲讀”云云。又有自跋,稱:“人問朱子‘道可道’如何解,應之曰:‘道而可道則非常道,名而可名則非常名。’朱子生平未嘗解《老》。使其解《老》,此即其解《老》之法,亦即可謂解一切諸書之法。要在不執解求解,反之是書,以解是書而已”云云。蓋其大旨在於涵泳本文,自得理趣。故不及縱横權譎之談,亦不涉金丹黄白之術。明白簡當,頗可以備參覽焉。 【彙訂】 1.依《總目》體例,當作“爾岐有《周易説略》,已著錄”。 道德經註二卷附陰符經註一卷(洗馬劉權之家藏本) 國朝徐大椿撰。大椿有《神農本草經百種錄》,已著錄。是編以《老子》舊註人人異説,而本旨反晦,乃尋繹經文,疏通其義。仍分上、下二篇,而削其《道經》、《德經》之目。仍分八十一章,而削其章名,但以每章第一句標題。其字句參考諸本,取其詞意通達者;其訓詁推求古義,取其上下融貫者。其所詮釋,主於言簡理該,大旨與張爾岐《老子説略》相同,而研索較深,發揮較顯。在《老子》註中,尚為善本。附載《陰符經註》一卷,詁以《易》理,義亦可通。惟其凡例詆呵古人,王弼註謂之膚近,河上公註謂之文理不通,未免過當。又謂:“老氏之學與《六經》旨趣各有不同。《六經》為中古以後文物極盛之書,老氏所云養生修德、治國用兵之法,皆本上古聖人相傳之精意。故其教與黄帝並稱,其用甚簡,其效甚速。漢時循吏,師其一二,已稱極治”云云,亦未免務為高論。夫老子生乎亂世,立清淨之説以救之,特權宜拯弊之一術,猶曰不藥得中醫耳。蓋公以是術教曹參,亦適當秦虐之後,人思休息,猶適當靜攝可愈之病耳。必謂老氏欲以此術治萬世,非老氏之本意。至於黄帝以七十戰定天下,一切禮樂刑政,無一非其所制作。古書具在,班班可考,必謂黄帝以無為治天下,尤非黄帝之實事。大椿此書於《老子》之學不為無見,而躋《老子》於《六經》上,則不可以訓。故錄存其書,而附辨其説如右。 關尹子一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舊本題周尹喜撰。案《經典釋文》載喜字公度,未詳何本。然陸德明非杜撰者,當有所傳。李道謙《終南祖庭仙真内傳》稱終南樓觀為尹喜故居,則秦人也1。考《漢志》有《關尹子》九篇,劉向《列仙傳》作《關令子》,而《隋志》、《唐志》皆不著錄,則其佚久矣。南宋時徐蕆子禮始得本於永嘉孫定家,前有劉向校定序,後有葛洪序。向序稱蓋公授曹參,參薨,書葬。孝武帝時有方士來上,淮南王祕而不出。向父德治淮南王事,得之。其説頗誕。與《漢書》所載得淮南《鴻寶祕書》,言作黄金事者不同,疑即假借此事以附會之。故宋濂《諸子辨》以為文既與向不類,事亦無據,疑即定之所為。然定為南宋人。而《墨莊漫錄》載黄庭堅詩“尋師訪道魚千里”句,已稱用《關尹子》語2,則其書未必出於定,或唐、五代閒方士解文章者所為也。至濂謂:“其書多法釋氏及神仙方技家,如變識為智,一息得道,嬰兒蕊女,金樓絳宫,青蛟白虎,寶鼎紅鑪,誦咒土偶之類,老聃時皆無是言。”又謂:“其文峻潔,而頗流於巧刻。”則所論皆當。要之,其書雖出於依託,而核其詞旨,固遠出《天隱》、《無能》諸子上,不可廢也。此本分一宇、二柱、三極、四符、五鑑、六匕、七釜、八籌、九藥九篇,與濂所記合。俞琬﹝琰﹞《席上腐談》稱舊有陳抱一註3,又元大德中有杜道堅註,名曰《闡元〔玄〕》。今皆未見云。 【彙訂】 1.只稱故居,未得便為秦人也。(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2.《墨莊漫錄》卷三原文作“爭名朝市魚千里”。句出《山谷集》卷五《王稚川既待官都下有所盼未歸予戲作林夫人欸乃歌二章與之》,並見《山谷外集》卷十四《去賢齋》詩。(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江慶柏:《四庫全書薈要提要校議》) 3.“俞琬”,當作“俞琰”,乃避嘉慶諱改。殿本作“俞琰”。 列子八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舊本題周列御寇撰。前有劉向校上奏,以御寇為鄭穆公時人。唐《柳宗元集》有《辨列子》一篇,曰:“穆公在孔子前幾百歲。《列子》書言鄭國,皆言子產、鄧析,不知向何以言之如此。《史記》鄭繻公二十四年、楚悼王四年圍鄭,殺其相駟子陽。子陽正與列子同時,是歲魯穆公十年。不知向言魯穆公時,遂誤為鄭耶?其後張湛徒知怪《列子》書言穆公後事,每不能推知其時。然其書亦多增竄非其實,其言魏牟、孔穿皆出列子後,不可信”云云。其後高似孫《緯略》遂疑列子為鴻濛、雲將之流1,並無其人。今考第五卷《湯問篇》中併有鄒衍吹律事,不止魏牟、孔穿。其不出御寇之手,更無疑義。然考《爾雅疏》引《尸子·廣澤篇》曰:“墨子貴兼,孔子貴公,皇子貴衷,田子貴均,列子貴虚,料子貴别囿,其學之相非也數世矣,而已皆弇於私也。天帝、皇后、辟公、宏〔弘〕廓、宏溥、介、純、夏、幠、冢、晊、昄,皆大也,十有餘名而實一也。若使兼、公、虚、均、衷、平易、别囿一實也,則無相非也”云云。是當時實有列子,非莊周之寓名。又《穆天子傳》出於晉太康中,為漢、魏人之所未睹。而此書第三卷《周穆王篇》所敘駕八駿,造父為御,至巨蒐,登昆侖,見西王母於瑤池事,一一與《傳》相合。此非劉向之時所能偽造,可信確為秦以前書2。考《公羊傳》隱公十一年“子沈子曰”何休註曰:“子沈子,後師沈子,稱子冠氏上,著其為師也。”然則凡稱“子某子”者,乃弟子之稱師,非所自稱。此書皆稱“子列子”,則決為傳其學者所追記,非御寇自著。其雜記列子後事,正如《莊子》記莊子死,《管子》稱吳王、西施,《商子》稱秦孝公耳,不足為怪。晉光祿勳張湛作是書註,於《天瑞篇》首所稱“子列子”字知為追記師言,而他篇復以載及後事為疑,未免不充其類矣。書凡八篇,與《漢志》所載相合。趙希弁《讀書附志》載:“政和中宜春彭瑜為積石軍倅3,聞高麗國《列子》十卷,得其第九篇曰《元瑞》於青唐卜者”云云。今所行本皆無此卷,殆宋人知其妄而不傳歟?其註自張湛以外,又有唐當塗丞殷敬順《釋文》二卷,此本亦散附各句下。然音註頗為淆亂,有灼然知為殷説者,亦有不辨孰張孰殷者。明人刊本往往如是,不足訝也。據湛自序,其母為王弼從姊妹,湛往來外家,故亦善談名理,其註亦弼註《老子》之亞。葉夢得《避暑錄話》乃議其雖知《列子》近佛經,而逐事為解,反多迷失。是以唐後五宗之禪繩晉人,失其旨矣。 【彙訂】 1.《緯略》乃《子略》之誤。《子略》卷二“列子”條稱:“御寇之説獨見於寓言耳……豈御寇者其亦所謂鴻蒙、列缺者歟?” 2.《穆天子傳》未必只有汲冢所埋一種傳本,列子早於魏襄王或安釐王,也有可能見到。 3.據《郡齋讀書志附志》原文及《明一統志》卷五七、《萬姓統譜》卷五四,彭瑜當作彭俞。(陳尚君、張金耀主撰:《四庫提要精讀》) 沖虚至德真經解八卷(内府藏本) 宋江遹撰。遹自署“杭州州學内舍生”,始末未詳。是書乃所註《列子》。據舊刻標題,蓋經進之本。其稱《沖虚至德真經》者,案《唐書·藝文志》,天寶元年詔號《莊子》為《南華真經》,《列子》為《沖虚真經》,《文子》為《通元〔玄〕真經》,《亢倉子》為《洞靈真經》,故有是名。其兼稱“至德”,據晁公武《讀書志》,宋景德中所加也。《老》、《莊》二子自王弼、郭象作註後,著錄者不下百家。《列子》今尚僅存註本之行於世者,張湛、殷敬順以外,惟林希逸《口義》及遹此書而已。此書焦竑《國史經籍志》作二十卷,與今本不符。然今本首尾完具,不似闕佚。竑所著錄,大抵雜鈔史志書目,舛漏相仍,偽妄百出,所記卷數,不足憑也。張湛註詞旨簡遠,不尚繁詞。遹此註則仿郭象註《莊》之體,擺落訓詁,自抒會心,領要標新,往往得言外之旨。其閒如《周穆王篇》註云:“穆王亦丹臺之舊侶也,謫降人閒,塵俗之氣尚未深染,故能安栖聖境。此雖下乘之所居,豈胎生肉人所能到哉?”殆似杜光庭、林靈素輩語,未免自穢其書。考諸《宋史》,徽宗時始立三舍法。遹自稱曰“内舍生”,其當道君上號之日,作此以附和方士之局乎?又如《楊朱篇》謂:“《列子》以御寇為名,蓋以閑先聖之道為己任”;《湯問篇》解魏黑卵、邱邴章、來丹之名曰:“黑者陰之色,卵者陰之類,魏者高顯之所,魏黑卵者老陰之象也。邴者明之盛,章者文之成,邱者中高之地,邱邴章者老陽之象也。丹含陽,來丹則少陽之方浸而長也”云云,亦未免於穿鑒。然大致文詞都雅,思致元遠,迥在林希逸書之上也。 莊子註十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晉郭象撰。象字子元〔玄〕,河南人。辟司徒掾,稍遷至黄門侍郎。東海王越引為太傅主簿。事蹟具《晉書》本傳。劉義慶《世説新語》曰:“註《莊子》者數十家,莫能究其旨統。向秀於舊註外别為解義,妙演奇致,大暢元風。惟《秋水》、《至樂》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其義零落,然頗有别本遷流。象為人行薄,以秀義不傳於世,遂竊以為己註。乃自註《秋水》、《至樂》二篇,又易《馬蹄》一篇,其餘衆篇,或點定文句而已。其後秀義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莊》,其義一也。”《晉書》象本傳亦採是文,絕無異語。錢曾《讀書敏求記》獨謂:“世代遼遠,傳聞異詞。《晉書》云云,恐未必信。”案向秀之註,陳振孫稱宋代已不傳,但時見陸氏《釋文》。今以《釋文》所載校之,如《逍遙遊》“有蓬之心”句,《釋文》郭、向並引,絕不相同。《胠篋篇》“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句,《釋文》引向註二十八字;“又為之斗斛以量之”句,《釋文》引向註十六字,郭本皆無。然其餘皆互相出入。又張湛《列子註》中凡文與《莊子》相同者,亦兼引向、郭二註。所載《達生篇》“痀僂丈人承蜩”一條,向註與郭一字不異。《應帝王篇》“神巫季咸”一章“皆棄而走”句,向、郭相同。“列子見之而心醉”句,向註曰:“迷惑其道也”;“而又奚卵焉”句,向註六十二字,郭註皆無之。“故使人得而相汝”句,郭註多七字。“示之以地文”句1,向註“塊然如土也”,郭註無之。“是殆見吾杜德機”句、“鄉吾示之以天壤”句、“名實不入”句,向、郭並同。“是殆見吾善者機也”句,向註多九字。“子之先生坐不齋”句,向註二十二字,郭註無之。“鄉吾示之以太沖莫勝”句,郭改其末句。“淵有九名,此處三焉”句,郭增其首十六字,尾五十一字。“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句、“故逃也”句、“食狶如食人”句,向、郭並同。“於事無與親”以下,則並大同小異。是所謂竊據向書,點定文句者,殆非無證。又《秋水篇》“與道大蹇”句,《釋文》云:“蹇,向紀輦反。”則此篇向亦有註。併《世説》所云象自註《秋水》、《至樂》二篇者,尚未必實錄矣。錢曾乃曲為之解,何哉?考劉孝標《世説註》,引《逍遙游》向、郭義各一條,今本無之。《讓王篇》惟註三條,《漁父篇》惟註一條,《盜跖篇》惟註三十八字,《説劍篇》惟註七字,似不應簡略至此,疑有所脱佚。又《列子》“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二句,張湛註曰:“《莊子》亦有此文”,併引向秀註一條。而今本《莊子》皆無之。是併正文亦有所遺漏。蓋其亡已久,今不可復考矣。 【彙訂】 1.“文”,底本作“支”,據《莊子·應帝王》原文及殿本改。 南華真經新傳二十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宋王雱撰。字元澤,臨川人,王安石子也。未冠登進士,累官龍圖閣直學士。事蹟附見《宋史》安石傳。是書體例略仿郭象之註,而更約其詞。標舉大意,不屑屑詮釋文句。大旨謂内七篇皆有次序綸貫,其十五外篇、十一雜篇,不過蕆内篇之宏綽幽廣1。故所説内篇為詳。後附拾遺雜説一卷,以發揮餘義,疑其書成後所補綴也。史稱雱“睥睨一世,無所顧忌”,其很愎本不足道。顧率其傲然自恣之意,與莊周之滉漾肆論,破規矩而任自然者,反若相近,故往往能得其微旨。孫應鼇序謂:“取言不以人廢”,諒矣。是書《宋志》不著錄,晁公武《讀書志》作十卷,此本倍之,疑《讀書志》誤脱“二”字。或明人重刊,每卷分為二歟?王宏撰《山志》曰:“註《道德》、《南華》者無慮百家,而吕惠卿、王雱所作頗稱善,雱之才尤異。使當時從學於程子之門,所就當不可量。”又曰:“竊又疑惠卿之姦諂,雱之恣戾,豈宜有此。小人攫名,或倩門客為之,亦未可知。”案小人凶狡,其依憑道學,不過假借聲名。邢恕何嘗不及程子之門(見《伊洛淵源錄》),章惇何嘗不及邵子之門(見《聞見錄》),而一旦決裂,不可收拾。安見雱一從程子,必有所就?至於雱之材學,原自出羣。王安石所作《新經義》,惟《周禮》是其手稿,其餘皆雱所助成,蔡絛《鐵圍山叢談》言之甚詳。又何有於《莊子註》,而必需假手乎?宏撰所言,不過好為議論,均未詳考其實也2。 【彙訂】 1.“蕆”,殿本作“藏”,誤,據孫應鼇序原文。 2.此書與《南華真經義海纂微》所引王雱《莊子註》内容不同,顯非一書。(簡光明:《嚴靈峯所錄<宋代莊子知見書目>的幾個問題》) 莊子口義十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宋林希逸撰。希逸有《考工記解》,已著錄。是編為其《三子口義》之一。前有自序,大意謂:“讀《莊子》有五難,必精於《語》、《孟》、《學》、《庸》等書,見理素定;又必知文字血脈,知禪宗解數,而後知其言意。少嘗聞於樂軒,因樂軒而聞艾軒之説,文字血脈,頗知梗概。又嘗涉獵佛書,而後悟其縱横變化之機,於此書稍有所得,實前人所未盡究者”云云。蓋希逸之學本於陳藻,藻之學得於林光朝。所謂樂軒者,藻之别號,艾軒者,光朝之别號。凡書中所稱先師,皆指藻也。序又謂:“郭象之註,未能分章析句;王雱、吕惠卿之説,大旨不明,愈使人有疑於《莊子》”云云。今案郭象之註,標意旨於町畦之外,希逸乃以章句求之,所見頗陋。即王、吕二註,亦非希逸之所及。遽相詆斥,殊不自量。以其循文衍義,不務為艱深之語,剖析尚為明暢,差勝後來林雲銘輩以八比法詁《莊子》者。故姑錄存之,備一解焉。 南華真經義海纂微一百六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宋褚伯秀撰。伯秀,杭州道士。是書成於咸淳庚午,前有劉震孫、文及翁、湯漢三序。下距宋亡僅六年1。周密《癸辛雜識後集》載至元丁亥九月,與伯秀及王磐隱游閱古泉,則入元尚在也。其書纂郭象、吕惠卿、林疑獨、陳祥道、陳景元、王雱、劉概、吳儔、趙以夫、林希逸、李士表、王旦、范元應十三家之説,而斷以己意,謂之管見。中多引陸德明《經典釋文》,而不列於十三家中,以是書主義理,不主音訓也。成元英《疏》、文如海《正義》、張潛夫《補註》皆閒引之,亦不列於十三家,以從陳景元書採用也。范元應乃蜀中道士,本未註《莊子》,以其為伯秀之師,故多述其緒論焉2。蓋宋以前解《莊子》者,梗概略具於是。其閒如吳儔、趙以夫、王旦諸家,今皆罕見,實賴是書以傳。則伯秀編纂之功,亦不可没矣。 【彙訂】 1.庚午為咸淳六年(1270),而宋亡於祥興二年己卯(1279)。三序皆作於咸淳元年(1265),且據其文意,乃寫於書成之後,則成書應在咸淳元年乙丑。 2.書中所引皆作“范應元”,“范元應”誤。(簡光明:《嚴靈峯所錄<宋代莊子知見書目>的幾個問題》) 莊子翼八卷莊子闕誤一卷附錄一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明焦竑撰。是編成於萬曆戊子,體例與《老子翼》同。前列所載書目,自郭象註以下凡二十二家,旁引他説互相發明者,自支遁以下凡十六家,又章句音義自郭象以下凡十一家。今核其所引,惟郭象、吕惠卿、褚伯秀、羅勉學、陸西星五家之説為多,其餘特閒出數條,略備家數而已。又稱:“褚氏《義海》引王雱註内篇,劉概註外篇,《道藏》更有雱《新傳》十四卷,豈其先後所註不同,故並列之歟?今採其合者著於編,仍以《新傳》别之”云云。今考書中所引,自雱《新傳》以外,别無所謂雱註。而《養生主》註引劉概一條,則概註亦有内篇,其説殆不可解。蓋明人著書,好誇博奧,一核其實,多屬子虚。萬曆以後,風氣類然,固不足深詰也。至於支遁註莊,前史未載。其《逍遙遊》義本載劉孝標《世説新語註》中,乃没其所出,竟標支道林註。亦明人改頭換面之伎倆,不足為憑。然明代自楊慎以後,博洽者無過於竑。其所引據,究多古書,固較流俗註本為有根柢矣。末附《莊子闕誤》一卷,乃全錄宋陳景元《南華經解》之文,亦足以資考證。又附刻一卷,列《史記·莊子列傳》,阮籍、王安石《莊子論》,蘇軾《莊子祠堂記》,潘佑《贈别》,王雱《雜説》,李士表《莊子九論》。考南唐潘佑以直諫見殺,而此列蘇軾、王雱之閒,未審即其人否?李士表自陳振孫《書錄解題》已不知為何許人,《宋史·藝文志》載其《莊子十論》一卷。此惟存其九,亦未喻何故。又此九論書中已採其《解牛》、《壺子》、《濠梁》三篇,而仍全錄之於末,亦為例不純。殆隨手編纂,未及删併之故歟? 文子二卷(兩淮鹽政採進本)1 案《漢志》“道家”《文子》九篇,註曰:“老子弟子,與孔子並時。而稱周平王問,似依託者也。”案,此班固之原註,《讀書志》以為顏師古註,誤也。《隋志》載《文子》十二篇,註曰:“老子弟子。《七略》有九篇,梁十卷亡。”二志所載,不過篇數有多寡耳,無異説也。因《史記·貨殖傳》有“范蠡師計然”語,又因裴駟《集解》有“計然姓辛字文子,其先晉國公子”語,北魏李暹作《文子註》,遂以計然、文子合為一人。文子乃有姓有名,謂之辛鈃。案,暹註今已不傳,此據《讀書志》所引。案,馬總《意林》列《文子》十二卷,註曰:“周平王時人,師老君。”又列《范子》十三卷2,註曰:“並是陰陽曆數也”,又曰:“計然者,葵邱濮上人,姓辛名文子,其先晉國公子也。其書皆范蠡問而計然答。”是截然兩人兩書,更無疑義。暹移甲為乙,謬之甚矣。《柳宗元集》有《辨文子》一篇,稱其“旨意皆本老子,然考其書,蓋駁書也。其渾而類者少,竊取他書以合之者多。凡孟子輩數家皆見剽竊,嶢然而出其類,其意緒文詞,又互相牴而不合。不知人之增益之歟,或者衆為聚斂以成其書歟?今刊去謬惡濫雜者,取其似是者,又頗為發其意,藏於家。”是其書不出一手,唐人固已言之。然宗元所刊之本,高似孫《子略》已稱不可見,今所行者仍十二篇之本。别本或題曰《通元真經》,蓋唐天寶中嘗加是號,事見《唐藝文志》云。 【彙訂】 1.“二卷”,殿本作“十二卷”,誤,據文淵閣庫書。 2.《意林》卷一實著錄作《范子》十二卷。(江慶柏等整理:《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 文子纘義十二卷(永樂大典本) 元杜道堅撰1。道堅字南谷,當塗人2,武康計籌山昇元〔玄〕觀道士也。其始末無考。是書諸家書目亦罕著於錄,惟考牟巘《陵陽集》有為道堅所作序,又别有《計籌峯真率錄序》,稱:“洞微先生常主昇元觀席,德壽宫錫之寶翰,至今歲某甲道堅實來。上距祖君十二化,然才百年”云云。案自高宗内禪居德壽宫時,下至景定壬戌,正一百年,則道堅當為理宗時人。而李道純《久和集》序乃道堅所作,題大德丙午,則入元久矣。《文子》一書,自北魏以來,有李暹、徐靈府、朱元三家註,惟靈府註僅存,亦大半闕佚3。道堅因所居計籌山有文子故蹟,因註其書。凡自為説者題曰“纘義”,其餘裒輯衆解,但總標曰“舊説”,不著姓名,頗嫌掠美。然杜預《左傳集解》先有此例,朱子註《四書》已用之,亦無責於道堅也。自元以來,傳本頗稀,獨《永樂大典》尚載其文。其《精誠》、《符言》、《上德》、《下德》、《微明》、《自然》、《上義》七篇,首尾完備,惟《道原》、《九守》、《道德》、《上仁》、《上禮》五篇,原本失載。或修《永樂大典》之時已散佚不完歟?今檢校原目次第,排錄成帙,所闕之五篇,亦仍載其原文。釐為十有二卷,仍符隋、唐《志》《文子》舊數。書中字句與世傳明代道潛堂刊本多所同異,其閒文義兩通者不可勝舉。其顯然譌脱者,如《符言篇》“求為而寧,求為而治”句,明刊本作“無為”,與上下文義全反;又“知言不知上也,不知言知病也”四句,明刊本無“言”字,於義難通;又“時之去不可追而援也”句,明刊本“追”字作“足”;又“内在己者得”句,明刊本“内”字作“則”;又“夫氣者可以道而制也”句,明刊本“夫”字作“二”;又《微明篇》“聖人見福於重關之内”句,明刊本“見”字作“先”;又《微言篇》“奇伎逃亡”句,明刊本“逃亡”作“天長”,均譌誤不可解,當以此本為正。又《符言篇》“故能以衆不勝成大勝者,惟聖人能之”二句,明刊本脱下一句;又“能成王者必德勝者也”句,明刊本脱“德”字;又《上義篇》“故天下可一也”句,明刊本“一”字下衍“人”字,此類甚多,皆可以證傳刻之誤。蓋道堅生當宋季,猶見諸家善本,故所載原文,皆可正後來譌誤。不但註文明暢,足以宣通疑滯也。 【彙訂】 1.“元”,底本作“宋”,據殿本改。趙孟頫《松雪齋文集》卷九有《隆道沖真崇正真人杜公碑》,可知杜道堅卒於延祐五年,入元約四十載,且據至大三年吳全節序,此書實作於元時。(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2.《杜公碑》載杜道堅字處逸,當塗采石人,自號南谷子。(陸心源:《儀顧堂題跋》) 3.《通志·藝文略》、《宋史·藝文志》著錄《文子》尚有朱弁註十二卷。徐靈府、朱弁註完本皆存《道藏》本,徐靈府註另有宋刻本傳世。(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列仙傳二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舊本題漢劉向撰。紀古來仙人自赤松子至元〔玄〕俗凡七十一人1,人係以讚,篇末又為總讚一首。其體全仿《列女傳》。陳振孫《書錄解題》謂不類西漢文字,必非向撰。黄伯思《東觀餘論》謂是書雖非向筆,而事詳語約,詞旨明潤,疑東京人作。今考是書《隋志》著錄,則出於梁前。又葛洪《神仙傳》序亦稱此書為向作,則晉時已有其本。然《漢志》列劉向所序六十七篇,但有《新序》、《説苑》、《世説》、《列女傳》圖頌,無《列仙傳》之名。又《漢志》所錄,皆因《七略》。其《總讚》引《孝經援神契》,為《漢志》所不載;《涓子傳》稱其《琴心》三篇有條理,與《漢志》“《蜎子》十三篇”不合;《老子傳》稱作《道德經》上、下二篇,與《漢志》但稱《老子》亦不合,均不應自相違異。或魏、晉閒方士為之,託名於向耶2?振孫又云《館閣書目》作二卷,七十二人3。李石《續博物志》亦云劉向傳列仙七十二人,皆與此本小異。惟葛洪《神仙傳》序稱七十一人4,此本上卷四十人,下卷三十人,内“江斐二女”應作二人,與洪所記適合。檢李善《文選註》及唐初《藝文類聚》諸書所引,文亦相符,當為舊本。其篇末之讚,今概以為向作。《隋志》載《列仙傳讚》三卷,劉向撰,鬷續,孫綽讚案,“鬷續”上似脱一字,蓋有《續傳》一卷,故為三卷也。今無從校補,姑仍舊文5。又《列仙傳贊》二卷,劉向撰,晉郭元祖贊。此本二卷,較孫綽所贊少一卷。又劉義慶《世説新語》載孫綽作《商邱〔丘〕子胥贊》曰:“所牧何物,殆非真豬。倘遇風雲,為我龍攄。”此本《商邱子胥贊》亦無此語。然則此本之贊,其郭元祖所撰歟?以舊刻未列郭名,疑以傳疑,今亦姑闕焉。 【彙訂】 1.據郭元祖《總讚》佚文,當是七十二人。陶弘景《真誥·握真輔》、杜臺卿《玉燭寶典》卷四、《歷代三寶記》、法琳《破邪論》等均引作此數。宋《崇文總目》、《中興館閣書目》亦言七十二人。今本非足本。 2.《隋書·經籍志》惟註中所謂“梁有某書,亡”者,可信其為梁時所有。至其本志之所著錄,則本之武德時所得隋時目錄,而又有所删去增益,且所載陳、隋人書甚多,安得以其所著錄為出於梁以前之證乎?《漢書·藝文志》所錄西漢著作並非囊括無遺。且古書無定名,篇數不一。《七略》著錄之例,不盡用本書之名,又合中外之書,除其複重,别加編次,故篇數亦不必與原書合。東漢末王逸《楚辭章句》及應劭《漢書音義》已稱引《列仙傳》。 3.《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二子部神仙類《列仙傳》條解題原文作“《館閣書目》三卷六十二人。《崇文總目》作二卷,七十二人,與此合。”可知《總目》所引《館閣書目》乃《崇文總目》之誤。 4.此序原文云“劉向所撰又七十餘人”。 5.鬷是姓非名,此蓋鬷下脱去一字。(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昌彼得:《説郛考》;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説史》、《列仙傳》提要;楊大忠:《<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訂誤十則》) 周易參同契通真義三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後蜀彭曉撰。曉字秀川,永康人,自號真一子。仕孟昶為朝散郎,守尚書祠部員外郎,賜紫金魚袋。其事蹟未詳。楊慎序古本《參同契》,則以曉為道士。考王建之時,杜光庭嘗以道士授官。曉為道士,亦事理所有,但未知其據何書也。葛洪《神仙傳》稱:“魏伯陽作《參同契》、《五行相類》凡三卷。其説是《周易》1,其實假借爻象以論作丹之意。世之儒者不知神丹之事,多作陰陽註之,殊失其旨”云云。今案其書多借納甲之法,言坎離水火龍虎鉛汞之要,以陰陽五行昏旦時刻為進退持行之候,後來言鑪火者皆以是書為鼻祖。《隋書·經籍志》不著錄,《舊唐書·經籍志》始有《周易參同契》二卷,《周易五相類》一卷,而入之“五行家”,殊非其本旨。曉序謂伯陽先示青州徐從事,徐乃隱名而註之。至桓帝時,復以授同郡淳于叔通,遂行於世,而傳其訣者頗尠。其或然歟?至鄭樵《通志·藝文略》,始别立《參同契》一門,載註本一十九部,三十一卷。今亦多佚亡,獨曉此本尚傳。共分九十章,以應陽九之數。又以《鼎器歌》一篇字句零碎,難以分章,獨存於後,以應水一之數。又撰《明鏡圖訣》一篇,附下卷之末。曉自作前、後序,闡發其義甚詳。諸家註《參同契》者,以此本為最古。至明嘉靖中,楊慎稱南方有發地中石函者,得古文《參同契》,以為伯陽真本,反謂曉此本淆亂經註。好異者往往信之。然朱子作《參同契考異》,其章次並從此本。《永樂大典》所載《參同契》本,亦全用曉書,而以俞琬﹝琰﹞諸家之註分隸其下2。則此本為唐末之書,授受遠有端緒。慎所傳本,殆豐坊古《大學》之流,殊荒誕不足為信。故今錄《參同契》之註,仍以此本為冠焉(案,《唐志》列《參同契》於“五行”類,固為失當,朱彝尊《經義考》列《周易》之中,則又不倫。惟葛洪所云得魏伯陽作書本旨,若預睹陳摶以後牽異學以亂聖經者。是此書本末源流,道家原了了,儒者反憒憒也。今仍列之於“道家”,庶可知丹經自丹經,《易》象自《易》象,不以方士之説淆羲、文、周、孔之大訓焉)2。 【彙訂】 1.“其説是《周易》”,《神仙傳》原文作“其説似解《周易》”。(江慶柏等整理:《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 2.“俞琬”,當作“俞琰”,乃避嘉慶諱改。殿本作“俞琰”。 3.《經義考》卷七九有魏伯陽《周易參同契》條,朱氏按語云:“《參同契》本道家之言,不當列於經義。然朱子嘗為之作註,且謂‘無害於《易》’,故附載之。”既為“附載”,自與歸入《周易》各條有别。(張宗友:《<四庫全書總目>誤引<經義考>訂正》) 周易參同契考異一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宋朱子撰。考陳振孫《書錄解題》稱朱子以《參同契》“詞韻皆古,奧雅難通,讀者淺聞,妄輒更改,比他書尤多舛誤。因合諸本,更相讎正”。朱子自跋亦稱:“凡諸同異,悉存之以備考證”,故以“考異”為名。今案書中註明同異者,惟“天下然後治”之“治”字,云“或作‘理’”;“威光鼎乃熺”之“熺”字,云“本作‘喜’,一作‘熺’”,參證他本者不過二處。又如“修”字疑作“循”,“六五”疑作“廿六”,“鉛”字疑作“飴”,“與”字疑作“為”之類,朱子所自校者,亦祇六七處。其餘每節之下隨文詮釋,實皆箋註之體,不盡訂正文字。乃以“考異”為名,未喻其旨。跋末自署“空同道士鄒訢”。蓋以鄒本邾國,其後去邑而為朱,故以寓姓;《禮記》鄭氏註謂“訢”當作“熹”,又《集韻》“熹”虚其切,“訢”亦虚其切,故以寓名。殆以究心丹訣非儒者之本務,故託諸廋辭歟?考《朱子語錄》,論《參同契》諸條頗為詳盡。《年譜》亦載有慶元三年蔡元定將編管道州,與朱子會宿寒泉精舍,夜論《參同契》一事1。《文集》又有《與蔡季通書》曰2:“《參同契》更無縫隙,亦無心思量,但望他日為劉安之雞犬耳”云云。蓋遭逢世難,不得已而託諸神仙,殆與韓愈謫潮州時邀大顛同遊之意相類。故黄瑞節《附錄》謂其師弟子有脱屣世外之意,深得其情。黄震《日鈔》乃曰:“《參同契》者上虞人魏伯陽作,其説出神仙不足憑。近世蔡季通,學博而不免於雜,嘗留意此書。而晦菴與之遊,因為校正。其書頗行於世,而求其義則絕無之”云云。其持論固正,然未喻有託而逃之意也。 【彙訂】 1.“一”,殿本無。 2.“與”,據《晦菴續集》卷二《書·答蔡季通》及殿本補。 周易參同契解三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宋陳顯微撰。顯微字宗道,自號抱一子,淮陽人。嘉定、端平閒臨安佑聖觀道士也。是書乃端平元年其弟子王夷所刊,顯微自為序。書中次第,悉依彭曉之本。其《鼎器歌》一首,亦從彭本附於卷末。惟分上、中、下三篇而不分章,則從葛洪《神仙傳》之説。“象彼仲冬節”以下七十字,彭本、陳致虚本俱在“枝莖華葉”之下,而是本移在“太陽流珠”一節之下,則顯微據經中“别亭四象”之語,更其舊次也。蓋其時錯簡之説盛行,王柏諸人遞相煽動,流波所汩,併及於方以外矣。以其詮釋詳明,在《參同契》諸註之中猶為善本,故存備言内丹者之一家,猶經解之中錄吳澄諸書之意云爾。 周易參同契發揮三卷釋疑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俞琬﹝琰﹞撰1。琬有《周易集説》,已著錄。是書以一身之水火陰陽發揮丹道,雖不及彭曉、陳顯微、陳致虚三註為道家專門之學,然取材甚博。其《釋疑》三篇,考核異同,較朱子本尤詳備。明白雲霽《道藏目錄》謂二書共十四卷2,焦竑《國史經籍志》則作十二卷。毛晉《津逮祕書》以琬註與曉等三家註合為一編,已非其舊,又併其《釋疑》佚之。此本每卷俱有圖,乃至大三年嗣天師張與封所刻3,實祇三卷,附以《釋疑》一卷。考琬《易外别傳》自序亦稱:“丹道之口訣,細微具載於《參同契發揮》三篇。”白雲霽所記,或並其他書數之。焦竑所記,悉輾轉販鬻於他書,沿譌襲謬,益不足據矣。 【彙訂】 1.“琬”,當作“琰”,下同,乃避嘉慶諱改。殿本作“琰”。 2.白雲霽《道藏目錄詳註》卷四太玄部載“止字號計十卷:《周易參同契發揮》,卷一之九俱有圖,林屋山人全陽子俞琰述,清靜虚無。《周易參同契釋疑》,全陽子。”以下為“若字號計十四卷”。(郭彧:《續四庫提要辯證(經部易類)》) 3.張與封乃張與材之誤,其人系正一道第三十八代天師。(劉韶軍:《<道藏><續道藏><藏外道書>中易學著作提要》) 周易參同契分章註三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元陳致虚撰。致虚字觀吾,自號上陽子。年四十,始從趙友欽學道,講神仙鍊養之術。其説以金丹之道當以《陰符》、《道德》為祖,《金碧》、《參同》次之。又稱丹書多不可信,得真訣者要必以《參同契》、《悟真篇》為主。所作《醒眼詩》有云;“端有長生不死方,常人緣淺豈承當。鉛銀砂汞分斤兩,德厚恩深魏伯陽。”蓋於伯陽之書尤所研討也。此乃所作《參同契》註,凡分為三十五章,與彭曉註本分九十章者不同。又謂曉以《鼎器歌》一篇移置於後為非,仍依原本置之“法象成功”章之後。其所疏解,亦皆明白顯暢。近時李光地註《參同契》,謂諸本之中惟《漢魏叢書》所載朱長春本為最得古意。今以朱本相勘,惟首篇“乾坤者易之門户”云云,不立章名。故自“乾坤設位”以下祇分為三十四章,視此較少一章,其餘章次,悉與此本相同。蓋朱本即鈔此本而去其註,光地未考其淵源也。 古文參同契集解三卷(内府藏本) 明蔣一彪撰。一彪自號復陽子,餘姚人。魏伯陽作《參同契》,原本三篇。自彭曉分章作解,後來註家雖遞有併析,而上、中、下篇之次序俱仍舊目。至明楊慎,始别出一本,稱南方掘地得石函中有古文《參同契》上、中、下三篇,敘一篇,徐景休《箋註》亦三篇,後序一篇,淳于叔通《補遺三相類》上、下二篇,後序一篇,合為十一篇。自謂得見朱子所未見。一彪此註即據慎本而作,故謂之“古文”。其彭曉、陳顯微、陳致虚、俞琬﹝琰﹞四家之註1,悉割裂其文,綴於各段之下,故謂之“集解”。今考其書,於舊文多所顛倒。以原本所有讚一篇,則指為景休後序。原本“補塞遺脱”一章,亦析出為叔通後序。案《參同契》一書,自虞翻註《易》,引其“日月為《易》”一語外,見李鼎祚《周易集解》。他家罕所稱引。其授受源流,諸書亦不具載。所可據者,惟彭曉之序為古。曉序但稱魏君示青州徐從事,徐隱名而註之。鄭樵《通志·藝文略》有徐從事註《陰陽統略參同契》三卷,亦不言為徐景休。何以越二千年至慎,而其名忽顯2?其贊序一首,朱子嘗謂其文意是註之後序,恐是徐君註而註不復存。今此本乃適與相合,豈非因朱子之語而附會其説歟?若淳于叔通不過傳授此書。舊時道家有“徐從事、淳于叔通各序一篇”之語,彭曉已據唐時劉知古《日月元〔玄〕樞論》極辨其誤。慎乃復以《三相類篇》為出叔通,是又借曉所駁之説,證成其為唐以前本也。不知《參同契》本末,漢、魏遺書雖無文可證。若晉以來書,則葛洪《神仙傳》固云伯陽作《參同契》、《五行相類》,凡三卷。唐以來書,則《舊唐書·經籍志》案,《舊唐書》著錄之書,並據《開元内外經錄》。固云《周易參同契》二卷,魏伯陽撰,《周易五相類》一卷,魏伯陽撰矣。慎所謂古本,何代之古本乎?一彪此本,於諸註原稱“魏君”者,輒改作“徐君”,以就其説,尤非闕疑之義。然自慎以後,世遂别有此本,諸家所註,往往沿之,亦遂不可磨滅。今姑依其篇第,各分子卷,與彭曉諸本並著於錄。以著作偽變亂之由,俾來者無惑焉。 【彙訂】 1.“俞琬”,當作“俞琰”,下同,乃避嘉慶諱改。殿本作“俞琰”。 2.魏伯陽以書示徐從事,在東漢桓帝時,見《總目》卷一四六《周易參同契通真義》條。楊慎卒於嘉靖三十八年,年七十,見《明史》本傳。由漢桓帝即位至楊慎卒,僅一千四百一十三年。(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抱朴子内外篇八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晉葛洪撰。洪有《肘後備急方》,已著錄。是編乃其乞為句漏令後,退居羅浮山時所作1。抱朴子者,洪所自號,因以名書也。自序謂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隋志》載内篇二十一卷,音一卷,入“道家”,外篇三十卷,入“雜家”。外篇下註曰:“梁有,五十一卷”。《舊唐志》亦載内篇二十卷,入“道家”,外篇五十一卷,入“雜家”,卷數已小不同。《新唐志》“道家”載内篇十卷,“雜家”載外篇二十卷,乃多寡迥殊。《宋志》則均入“雜家”,内篇作二十卷,與《舊唐書》同,外篇作五十卷,較《舊唐書》又少一卷。晁公武《讀書志》作内篇二十卷,外篇十卷,内、外篇之卷數與《新唐書》互異。陳振孫《書錄解題》但載内篇二十卷,而云:“《館閣書目》有外篇五十卷,未見”。其紛紜錯互,有若亂絲。此本為明烏程盧舜治以宋本及王府《道藏》二本參校,視他本較為完整。所列篇數,與洪自序卷數相符。知洪當時蓋以一篇為一卷。以《永樂大典》所載互校,尚多《丹砂法》以下八篇,知為足本矣。其書内篇論神仙吐納、符籙剋治之術,純為道家之言,外篇則論時政得失,人事臧否,詞旨辨博,饒有名理。而究其大旨,亦以黄、老為宗。故今併入之“道家”,不復區分焉。 【彙訂】 1.書中《自敍篇》中稱元帝為晉王,又言“至建武中,乃定凡著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明在建武元年(317)元帝稱王而未即帝位之時,葛洪三十四歲。而退居羅浮山約在五十餘歲時,説參卷一〇三《肘後備急方》條訂誤。(曹道衡、沈玉成:《<晉書·葛洪傳>誤敘<抱朴子>成書年代》) 神仙傳十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晉葛洪撰。是書據洪自序,蓋於《抱朴子内篇》既成之後,因其弟子滕升問仙人有無而作。所錄凡八十四人。序稱:“秦大夫阮倉所記凡數百人,劉向所撰又七十一人。今復鈔集古之仙者見於仙經服食方百家之書,先師所説,耆儒所論,以為十卷。”又稱劉向所述,殊甚簡略,而自謂此傳有愈於向。今考其書,惟容成公、彭祖二條與《列仙傳》重出,餘皆補向所未載。其中如黄帝之見廣成子、盧敖之遇若士,皆莊周之寓言,不過鴻濛、雲將之類,未嘗實有其人;淮南王劉安謀反自殺,李少君病死,具載《史記》、《漢書》,亦實無登仙之事。洪一概登載,未免附會。至謂許由、巢父服箕山石流黄丹,今在中岳中山,若二人晉時尚存,洪目睹而記之者,尤為虚誕。然後《漢書·方術傳》載壺公、薊子訓、劉根、左慈、甘始、封君達諸人,已多與此書相符。疑其亦據舊文,不盡偽撰,又流傳既久,遂為故實。歷代詞人,轉相沿用,固不必一一核其真偽也。諸家著錄皆作十卷,與今本合。惟《隋書·經籍志》稱為葛洪《列仙傳》,其名獨異。考新、舊《唐書》並作葛洪《神仙傳》,知今本《隋志》殆承上《列仙傳讚》之文,偶然誤刊,非書有二名也。此本為毛晉所刊。考裴松之《蜀志·先主傳》註引李意其一條,《吳志·士燮傳》註引董奉一條,《吳範劉惇趙達傳》註引介象一條。併稱:“葛洪所記1,近為惑衆。其書文頗行世,故撮舉數事,載之篇末。”是徵引此書,以《三國志註》為最古。然悉與此本相合,知為原帙2。《漢魏叢書》别載一本,其文大略相同,而所載凡九十二人。核其篇第,蓋從《太平廣記》所引鈔合而成3。《廣記》標題,閒有舛誤,亦有與他書復見,即不引《神仙傳》者,故其本頗有譌漏。即如盧敖、若士一條,李善註《文選》江淹《别賦》、鮑照《升天行》,凡兩引之,俱稱葛洪《神仙傳》,與此本合。因《太平廣記》未引此條,《漢魏叢書》本遂不載之,足以證其非完本矣。 【彙訂】 1.“記”,殿本作“述”,誤,據《三國志·吳志·吳範劉惇趙達傳》裴松之註原文。 2.《文苑英華》卷七三九載唐梁肅《神仙傳論》云:“《神仙傳》凡一百九十人”,五代道士王松年編《仙苑編珠》自序云:“葛洪更撰《神仙傳》一百一十七人”。毛晉本顯非原帙。(周國林:《神仙傳全譯前言》) 3.《漢魏叢書》未收《神仙傳》,《廣漢魏叢書》本收錄九十二人,其中五十七人輯自《太平廣記》,非盡出自《廣記》。此本所收有十五篇為四庫本所無。其中老子,曾為《藝文類聚》、《初學記》引錄,李仲甫、陳子皇,見引於《藝文類聚》,孔安國,見引於《仙苑編珠》,可信確為《神仙傳》原文。(同上) 真誥二十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梁陶宏景撰。宏景有《刀劍錄》,已著錄。是書凡《運象篇》、《甄命授》、《協昌期》、《稽神樞》、《闡幽微》、《握真輔》、《翼真檢》等七篇。其《運象篇》書末宏景敘錄又作《運題象》。前後必有一譌,然未詳孰是也。《文獻通考》作十卷,此本乃二十卷,蓋後人所分析也。所言皆仙真授受真訣之事。《朱子語錄》云:“《真誥·甄命篇》,却是竊佛家《四十二章經》為之。至如地獄託生妄誕之説,皆是竊佛教中至鄙至陋者為之1。”黄伯思《東觀餘論》則云:“《真誥》‘衆靈教戒’條後‘方圓’諸條,皆與佛《四十二章經》同,後人所附。”然二氏之書,亦存此一家於天地閒耳。固不必一一别是非,亦無庸一一辨真偽也。伯思又云:“小宋太乙宫詩‘瑞木千尋聳,仙圖幾弔開’,註云‘《真誥》謂一卷為一弔’。殊不知《真誥》所云‘?’即‘卷’字,蓋從省文。《真誥》音亦爾,非‘弔’字也。”然則此書諸卷,皆原作“?”字,陶宗儀《説郛》蓋本於此。今皆作卷幾,亦非宏景之舊矣。 【彙訂】 1.《朱子語類》卷一二六《跋真誥衆靈教戒條後》云:“道書中有《真誥》,末後有《道授篇》,却是竊《四十二章經》之意為之。非特此也,至如地獄託生妄誕之説,皆是竊他佛教中至鄙至陋者為之。” 亢倉子一卷(衍聖公孔昭煥家藏本) 舊本題庚桑楚撰,唐柳宗元嘗辨其偽。晁公武《讀書志》曰:“案唐天寶元年詔號《亢桑子》為《洞靈真經》,然求之不獲。襄陽處士王士元謂《莊子》作《庚桑子》,太史公、《列子》作《亢倉子》,其實一也,取諸子文義類者補其亡。今此書乃士元補亡者。宗元不知其故而遽詆之,可見其銳於譏議也。”今考《新唐書·藝文志》載王士元《亢倉子》二卷,所註與公武所言同,則公武之説有據。又考《孟浩然集》首有宣城王士元序,自稱修《亢倉子》九篇。又有天寶九載韋滔序,亦稱:“宣城王士元藻思清遠,深鑒文理,常遊山水,不在人閒,著《亢倉子》數篇,傳之於代”云云,與《新唐書》所言合。則《新唐書》之説亦為有據。宋濂作《諸子辨》,乃仍摘其以“人”易“民”,以“代”易“世”,斷為唐人所偽,亦未之考矣。惟是庚桑楚居於畏壘,僅見《莊子》,而《史記·莊周列傳》則云周為書如《畏壘》、《亢倉子》,皆空言無事實。則其人亦鴻濛、雲將之流,有無蓋未可定。其書《漢志》、《隋志》皆不著錄。至於唐代,何以無所依據,憑虚漫求?毋亦士元先有此本,而出入禁中之方士如葉法善、羅公遠者轉相煽惑,預為之地,因而詔求歟?觀士元自序稱:“天寶四載,徵謁京邑”,適在書成之後,是亦明證也。劉恕《通鑑外紀》引封演之言曰:“王巨源採《莊子·庚桑楚》篇義補葺,分為九篇。云其先人於山中得古本,奏上之。敕付學士詳議。疑不實,竟不施行。今《亢桑子》三卷是也(案此條《封氏聞見記》不載1,蓋今本乃殘闕之餘。其以王士元為王巨源,以《亢倉子》為《亢桑子》,以二卷為三卷,則傳聞異詞也)。”然則士元此書,始猶偽稱古本。後經勘驗,知其不可以售欺,乃自承為補亡矣。然士元本亦文士2,故其書雖雜剽《老子》,《莊子》,《列子》,《文子》,《商君書》,《吕氏春秋》,劉向《説苑》、《新序》之詞,而聯絡貫通,亦殊亹亹有理致,非他偽書之比。其多作古文奇字,與衛元嵩《元包》相類。晁公武謂:“内不足者必假外飾”,頗中其病。《宋史·藝文志》别有《亢倉子音》一卷,殆即釋其奇字歟?《崇文總目》作九篇,晁、陳諸家皆同。《宋志》作二卷,宋濂《諸子辨》則作五卷。此本僅有一卷,而篇數與《崇文總目》合,蓋又明人所併云。 【彙訂】 1.“聞見記”,殿本作“見聞記”,誤。 2.“本”,殿本無。 亢倉子註九卷(衍聖公孔昭煥家藏本)1 舊本題何粲撰,不著時代。柳宗元《讀〈亢倉子〉》稱:“劉向、班固錄書無《亢倉子》,而今之為術者,乃始為之傳註,以教於世。”則註自宗元時已有。然宗元不著註者姓名,晁公武《讀書志》乃作“《亢倉子》二卷,何璨註”。公武當南、北宋之閒,則何璨當在北宋以前。惟“璨”字從“玉”,與今本小異,或傳寫異文歟?註文簡質,不類宋以後語,疑即宗元所見也。註中又雜以音釋,為明黄諫所補。卷末有諫跋。諫喜作古字,所著有《從古正文》,頗迂怪不可行用。《亢倉子》多用奇字,與諫所學合,故諫喜而為之音釋。然與註糅雜,不復識别,是則明人竄亂古書之惡習也。《亢倉子》為王士元所補,高似孫《子略》誤以士元為王褒,紕謬殊甚。諫跋亦以為王褒所作,不能考正。蓋諫平生之精力主於以篆改隸,以駭俗取名,其他皆未能深究,固其所矣。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所收為一卷,内載《全道篇》等九篇。書前提要亦作《亢倉子註》九篇。(修世平:《<四庫全書總目>訂誤十四則》) 元﹝玄﹞真子一卷附天隱子一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元真子》,唐張志和撰。志和字子同,婺州人。初名龜齡。肅宗時以明經擢第,待詔翰林。坐事貶南浦尉,後遇赦還,放浪江湖以終。自號曰煙波釣徒,又號曰元真子。事蹟具《新唐書·隱逸傳》。沈汾《續仙傳》載其行事甚怪。大抵好事者附會之,實則恬退自全之士而已。其書據《書錄解題》稱本十二卷,陳振孫時存三卷,已非完帙。此本僅存三篇,一曰《碧虚》,二曰《鸑鷟》,三曰《濤之靈》,併為一卷,與振孫所言又異。或當時之本以一篇為一卷歟?其言略似《抱朴子外篇》,但文采不及其藻麗耳。《天隱子》亦唐人撰,不知其姓名。前有司馬承禎序,則元宗時人。晁公武、陳振孫皆疑為承禎所託名1。然承禎自有《坐忘論》,已自著名,又何必託名為此書也。書凡八篇,一曰《神仙》,二曰《易簡》,三曰《漸門》,四曰《齋戒》,五曰《安處》,六曰《存想》,七曰《坐忘》,八曰《神解》。《讀書志》稱一本有《三宫法》附於後,此本無之,殆傳寫佚脱矣。書寥寥僅兩三紙,不能自成卷帙。今以與《元真子》同時,即附之《元真子》後,俾從其類焉。 【彙訂】 1.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衢本)卷十六著錄《天隱子》一卷,唐司馬子微為之序:“天隱子不知何許人,著書八篇……王古以為天隱子即子微也。”則疑天隱子即承禎者,乃王古而非晁氏也。陸游《渭南文集》卷二十六《跋天隱子》云:“東坡先生以為《天隱子》真司馬子微所著也。”則其説始於蘇軾。(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無能子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序稱光啟三年天子在褒,則唐僖宗時人也。《崇文總目》列之於道家。晁公武《讀書志》云:“書三十篇,明老、莊自然之旨。”今考其書,實三十四篇,與序所言篇數合。而卷上註闕第六篇,卷中註闕第五篇,卷下註闕第七、第九、第十、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等六篇,是其全書具在,實四十二篇,與序又不相應。豈序為後人追改,以就所存之篇數耶?《唐書·藝文志》以為光、啟閒隱民。考序中有“不述姓名、游宦”語,則亦嘗登仕籍,非隱民也。其書多竊《莊》、《列》之旨,又雜以釋氏之説,詞旨頗淺。第以唐代遺書漸少1,姑以舊本錄之耳。 【彙訂】 1.“漸少”,殿本作“漸佚漸少”。 續仙傳三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舊本題唐溧水令沈汾撰1。陳振孫《書錄解題》曰:“汾,或作玢”。案吳淑《江淮異人錄》載有侍御沈汾游戲坐蛻事,亦道家者流,疑即其人。書中記及譚峭,而稱楊行密曰吳太祖,則所謂唐者南唐也2。其書上卷載飛昇一十六人,以張志和為首;中卷載隱化十二人,以孫思邈為首;下卷載隱化八人,以司馬承禎為首。雖其中附會傳聞,均所不免,而大抵因事緣飾,不盡子虚烏有。如張志和見《顏真卿集》,藍采和見《南唐書》,謝自然見《韓愈集》,許宣平見《李白集》,孫思邈、司馬承禎、譚峭各有著述傳世,皆非鑿空。他如馬自然、許碏、戚逍遙、許宣平、李昇、徐釣者、譚峭、李陽冰諸詩,亦頗藉其採錄。惟泛海遇仙使,歸師司馬承禎事,上卷以為女貞謝自然,下卷又以為女貞焦靜真,不應二人同時均有此異。是其虚構之詞,偶忘其自相矛盾者矣。 【彙訂】 1.書中卷下《聶師道傳》稱楊吳為朝廷,是沈汾應作五代楊吳人。(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引用傳記提要》 2.卷下《譚峭》條云:“字景升,國子司業洙之子……一旦告父出遊終南山,父以南山近京都,許之。”則其學道尚在唐世。《江淮異人錄》亦稱唐末沈汾。(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 雲笈七籤一百二十二卷(浙江孫仰曾家藏本) 宋張君房撰。君房,岳州安陸人1。景德中進士及第2,官尚書度支員外郎,充集賢校理3。祥符中自御史臺謫官寧海。適真宗崇尚道教,盡以祕閣道書付杭州,俾戚綸、陳堯臣校正。綸等同王欽若薦君房主其事4。君房乃編次得四千五百六十五卷,進之。復撮其精要,總萬餘條,以成是書5。其稱《雲笈七籤》者,蓋道家之言,以天寶君説洞真為上乘,靈寶君説洞元為中乘,神寶君説洞神為下乘。又太元、太平、太清三部為輔經,又正一、法文、遍陳三乘,别為一部。統稱“三洞真文”,總為七部,故君房取以為名也。其詮敘之例,自一卷至二十八卷總論經教宗旨及仙真位籍之事。二十九卷至八十六卷則以道家服食鍊氣,内丹外丹,方藥符圖,守庚申,尸解諸術,分類縷載。八十七至一百二十二卷則前人文字及詩歌傳記之屬,凡有涉於道家者,悉編入焉。大都摘錄原文,不加論説。其引用《集仙錄》、《靈驗記》等,亦多有所删削。然類例既明,指歸略備,綱條科格,無不兼該。《道藏》菁華,亦大略具於是矣。《文獻通考》作一百二十卷。此本為明中書舍人張萱所刊,中多二卷,蓋《通考》脱誤也6。 【彙訂】 1.據《宋史》卷八八《地理四》,宋之安陸係荆湖北路安州(宣和六年升為德安府)之郡名,該郡轄下又有一同名縣。該縣元至清均隸德安,而岳州自宋及清未轄安陸。宋祝穆《方輿勝覽》卷三一《德安府·人物》載君房為真宗時安陸人,《輿地紀勝》卷七七《德安府·人物》、《寰宇通志》卷五一《德安府·人物》亦作安陸人。安陸人王得臣《麈史》卷三稱君房為“鄉先生”。可證君房乃安州人,非岳州人。(周生春:《<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釋家類、道家類提要補正》;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2.《湖廣通志》卷三十二《選舉志·進士》宋代無張君房之名,而見於卷三十一《選舉志·前朝薦舉》,卷五十七本傳亦未言曾中進士。(胡露、周錄祥:《<四庫全書總目>道家類補正》) 3.據《默記》卷下,君房仕至尚書祠部郎中,集賢校理。(周生春:《<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釋家類、道家類提要補正》;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4.據《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八六,大中祥符九年三月戊申條及張君房《雲笈七籤》序,修校《道藏》系由王欽若“總統其事”,非由君房主其事。實際參加修校者為張君房、朱益謙、馮德之等,不包括戚綸、陳堯臣,且陳堯臣系陳堯佐之誤。(同上) 5.張君房《雲笈七籤》序稱“今翰林學士陳堯佐”,堯佐天聖六年九月拜翰林學士,七年二月除樞密副使(《宋學士表》),則成書時閒當在天聖六年。(同上) 6.按君房自序,此書“總為百二十卷”,後逐漸衍為卷數各異的數種傳本,明清後多為百二十二卷本。《文獻通考》卷二二五系據《郡齋讀書志》著錄,並非“脱誤”。(同上) 悟真篇註疏三卷附直指詳説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宋張伯端撰,翁葆光註,元戴起宗疏。伯端一名用成,字平叔,天台人1。自云熙寧中游蜀,遇異人傳授丹訣。元豐中卒於荆湖2。世俗傳以為仙,亦無可考驗也。是書專明金丹之要,與魏伯陽《參同契》道家並推為正宗。其中所云“要知產藥川源處,只在西南是本鄉”者,即《參同契》“三日出為巽,震生庚西方”之旨;其云“藥重一斤須二八”者,即《參同契》“上弦兑數八,下弦艮亦八”之旨;其云“三五一都三個字,古今明者實然稀”者,即《參同契》“三五與一,天地至精,可以口訣,難以書傳”之旨;其云“木生於火本藏鋒,要須制伏覓金公”者,即《參同契》“河上姹女,得火則飛,將欲制之,黄芽為根”之旨。其餘亦皆彼此闡發。然其書初出,第道家自相授受,儒家罕有傳述者。至乾道中,翁葆光始析為三篇,作註以申繹其義,又附以《悟真直指詳説》一篇。傳之既久,或譌為薛道光撰,而葆光之名遂不顯。逮元至順閒,戴起宗訪得舊本,重加訂正,於是定為葆光之註,而復為疏以發明之。是二人者皆未聞其羽化飛昇,亦未聞其長生久視。但據其書而論,則所云:“假真陰、真陽之二物,奪天地之一氣,以為丹餌,歸丹田氣海之中,以御一身。後天地之氣,則一身之氣翕然歸之,若衆星之拱北辰。”其説亦似乎近理。故錄而存之,以備丹經之一種。葆光字淵明,號無名子,象川人。起宗字同甫,集慶路人,延祐中嘗官紹興儒學教授3。其始末則均無可考云。 【彙訂】 1.張伯端,《嘉定赤城志》卷三五云:“郡人”。康熙《台州府志》作“臨海人”。又《嘉定赤城志》、《輿地紀勝》卷一二均云名“用誠”。 2.《歷代真仙體道通鑑》卷四九云:馬默“出為廣南漕,紫陽(伯端號紫陽真人)復從之游,於元豐五年三月十五日趺坐而化。”則卒地非荆湖。(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 3.“嘗”,底本作“常”,據殿本改。 古文龍虎經註疏三卷(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宋王道撰。前有道自序及太乙宫道士周真一奏進劄子,又有道後序一篇。道本末不可考。自題稱:“保義郎差充恩平郡王府指揮使”,自序又云:“一介武弁,隸職王府”。蓋本藩邸環衛官,而依附道流者也。陳振孫《書錄解題》載《古文龍虎上經》一卷,不著名氏。道推衍其義為之註,又申註意自為之疏。其經分三十三章,上卷十三章,中卷六章,下卷十四章,末又載《攢簇周天火候》、《金火相交生藥》二圖,以明用功之法。大旨謂真鉛、真汞止取天地之精,日月之華,混合造化,以成神丹。辨藥材之真偽,抉金石之異同。又稱得真師口訣,以《龍虎經》行世之本謬誤為多,故釐而正之,分章定句,於淳熙閒奏進。所謂“龍虎”者,即水火之義,道家丹訣,例用寓名耳。註疏中多引《參同契》語,蓋鑪火之説自魏伯陽始有書,猶彼法中之《六經》也。道又有《補註參同契》,見所作後序。今佚不傳,然大意亦不過如此矣。此書《宋史·藝文志》不著錄,或疑出羽流依託。然《龍虎經》之為古書,尚無確驗,亦何必究註之真偽。且服氣養生,山林隱逸之事也。因方士以奏於朝,此何意乎?其人殊不足道,姑以其言成理存之爾。 易外别傳一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宋俞琬﹝琰﹞撰1。其書以邵子《先天圖》闡明丹家之旨。考《先天圖》傳自陳摶。南宋以來,無不推為伏羲之祕文,卦爻之本義。袁樞、林栗雖據理以攻之,然不能抉其假借之根,口衆我寡,無以相勝也。迨元延祐閒,天台陳應潤始指為《參同契》鑪火之説,其言確有根據。然宗河、洛者深諱之,巧辨萬端,轇轕彌甚。惟琬作此書,絕無文飾。其後序有曰:“名之曰《易外别傳》,蓋謂丹家之説雖出於《易》,不過依仿而託之者,非《易》之本義也。”可謂是非皎然,不肯自誣其心者矣。後序稱是書附《周易集説》後。其子仲温跋亦云:“《易外别傳》一卷,先君子之所著,而附於《周易集説》後者。”今通志堂所刊《集説》,納喇性德序中雖稱《易圖纂要》一卷,《易外别傳》一卷附焉,而印本實無此卷。豈初鋟於木,後覺其不類而删之耶?白雲霽《道藏目錄》以此書與《易圖通變》、《易筮通變》同載於太元部若字號中,並題曰雷思齊撰。考揭傒斯為思齊作序,稱所著有《老子本義》、《莊子旨義》、《和陶詩》,吳全節序又稱其别有文集,而均不及此書。殆雲霽以三書同函而誤歟? 案,此書純為道家之説,自序中已明言之。舊雖附於《周易集説》之後,今移置於“道家”。蓋一家之書,可以不分品目,自相繫屬。若區别門類,則宗旨各殊,不容以黄、老之談參羲、文之笈矣。 【彙訂】 1.“俞琬”,當作“俞琰”,乃避嘉慶諱改。殿本作“俞琰”。又依《總目》體例,當補“琰有《周易集説》,已著錄”。 席上腐談二卷(兩淮鹽政採進本)1 宋俞琬﹝琰﹞撰2。是書乃其劄記雜説。惟上卷前數十條為考證名物之語,詞意多膚淺無稽。如謂婦人俗稱“媽媽”,乃取坤卦“利牝馬之貞”意;謂氍?之名因出於渠蒐;謂毾?之名取於蹋以登牀,多附會穿鑿不足據。其餘則皆辟容成之術,及論《褚氏遺書》胎孕之説。下卷則備述丹書,而終以黄白為戒。大旨皆不出道家,而在道家之中持論獨為近正。由其先明儒理,故不惑方士之詭説也。朱存理《樓居雜著》有是書跋語二條。其一稱:“石澗先生註《易》外,别有《席上腐談》。《易》説既有刻,此編特手筆存於家。黄巖林公守郡時,持之而去,其家别無副本,至今吳中失其傳。庚戌秋,與海昌董子壬會於逆旅,偶談家有是書,又已失去。遂同過祝秋官處轉為假之歸,幸此書又復來吳中”云云。是此書之傳出於存理。其一稱:“俞氏家集云:‘《腐談》四卷’,今止二卷。今本曰《輔談》者,雖聲相近而字畫轉譌不同,必有據也”云云。考《永樂大典》所引或作“輔”,或作“腐”,參差不一。觀存理跋,知當時本自異文,非有兩書矣。 【彙訂】 1.“兩淮鹽政採進本”,殿本作“兩江總督採進本”。(江慶柏:《殿本、浙本<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圖書進獻者主名異同考》) 2.“俞琬”,當作“俞琰”,下同,乃避嘉慶諱改。殿本作“俞琰”。 道藏目錄詳註四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明道士白雲霽撰。雲霽字明之,號在虚子,上元人。是書成於天啟丙寅。以《道藏》之文,分門編次。大綱分三洞、四輔、十二類。三洞者,一洞真部,元始天尊所流演,是為大乘上法;二洞元〔玄〕部,太上老君所流演,是為中乘中法;三洞神部,亦出太上老君,是為小乘初法。四輔者,其一太元部,洞真之輔也;二太平部,洞元之輔也;三太清部,洞神之輔也;四正一部,三洞、三輔所會歸也。所分七部,與《雲笈七籤》一一相合,蓋歷代道家之舊目。其七部子目1,則各分本文、神符、玉訣、靈圖、譜錄、戒律、威儀、方法、衆術、記傳、讚頌、表奏十二類。其書則以《千字文》為次,以一字當一函,函各具其卷數,自“天”字至“羣”字為舊藏之目,自“英”字至“將”字為明人新續之目。每條各有解題,如《崇文總目》、《郡齋讀書志》之例。所列諸書,多捃拾以足卷帙。如劉牧《易數鉤隱圖遺論九事》、張理《易象圖説内外篇》、雷思齊《易外别傳》、案此本俞琬﹝琰﹞之書2,雲霽誤以為思齊。《易筮通變》、《易圖通變》,舊皆入《易》類,《穆天子傳》舊入起居註類,《山海經》舊入地理類,揚雄《太元經》、邵子《皇極經世》、鮑雲龍《天原發微》舊皆入儒家類,《墨子》舊入墨家類,《素問》、《靈樞經》、《八十一難》、孫思邈《千金方》、葛洪《肘後備急方》、《急救仙方》、《仙傳外科祕方》、寇宗奭《本草衍義》舊皆入醫家類,《公孫龍子》、《尹文子》舊入名家類,《韓非子》舊入法家類,《孫子》舊入兵家類,《鬼谷子》舊入縱横家類,《鬻子》、《鶡冠子》、《淮南子》、《子華子》、《劉子》、馬總《意林》舊皆入雜家類,《錄異記》、《江淮異人錄》舊皆入小説家類,《黄帝宅經》、《龍首經》、《金匱玉衡經》、《元女經》、《通占大象曆》、《星經》、《靈棋經》舊皆入術數家類,陶宏景《華陽隱居集》、邵子《擊壤集》、吳筠《宗元集》舊皆入别集類。雖配隸或有未安,門目或有改易,然總無以為道家言者。今一概收載,殊為牽强。蓋二氏之書,往往假借附會,以自尊其教,不足深詰。雲霽所註,不能甚詳,而亦頗具崖略。考道家之源委,兹編亦其總彙也。羣字號之末,附以《道藏闕經目錄》二卷,則亦多所散佚,不盡完備矣。考《漢志》所錄道家三十七部,神仙家十部,本截然兩途。黄冠者流,惡清靜之不足聳聽,於是以丹方符籙炫耀其神怪,名為道家,實皆神仙家也。黄、老之學,漢代並稱。然言道德者稱老子,言靈異者稱黄帝,名為述説老子,實皆依託黄帝也。其恍惚誕妄,為儒者所不道,其書亦皆不足錄。顧其書名則歷代史志皆著於錄,故今亦存其總目,見彼教之梗概焉。 【彙訂】 1.“子目”,殿本作“子部”,誤。 2.“俞琬”,當作“俞琰”,下同,乃避嘉慶諱改。殿本作“俞琰”。 右道家類四十四部,四百三十二卷,皆文淵閣著錄。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