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
卷六七 史部二十三 |
|
卷六七 史部二十三 時令類 《堯典》首授時,舜初受命,亦先齊七政。後世推步測算,重為專門,已别著錄。其本天道之宜以立人事之節者,則有時令諸書。孔子考獻徵文,以《小正》為尚存夏道。然則先王之政,兹其大綱歟?後世承流,遞有撰述,大抵農家日用、閭閻風俗為多,與《禮經》所載小異。然民事即王政也,淺識者岐視之耳。至於選詞章,隸故實,誇多鬭靡,寖失厥初,則踵事增華,其來有漸,不獨時令一家為然。汰除鄙倍,採摘典要1,亦未始非《豳風》、《月令》之遺矣。 【彙訂】 1.“採摘”,殿本作“採摭”。 歲時廣記四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宋陳元靚撰。元靚不知其里貫,自署曰廣寒仙裔。而劉純作後序,稱為隱君子。其始末亦未詳言,莫之考也。書前又有知無為軍巢縣事朱鑑序一篇。鑑乃朱子之孫,即嘗輯《詩傳遺説》者,後仕至湖廣總領。元靚與之相識,則理宗時人矣。其書《宋志》不著錄,惟見於錢曾《讀書敏求記》,稱前列圖説,分四時為四卷。今此本乃曹溶《學海類編》所載,卷首並無圖説,蓋傳鈔者佚之。書中摭《月令》、《孝經緯》、《三統曆》諸書為綱,而以雜書所記關於節序者按月分隸,凡春令四十六條,夏令五十條,秋令三十二條,冬令三十八條。大抵為啟劄應用而設,故於稗官説部多所徵據。而《爾雅》、《淮南》諸書所載足資考證者,反多遺闕,未可以稱善本。特其於所引典故尚皆備錄原文1,詳記所出,未失前人遺意。與後來類書隨意删竄者不同2,故並錄存之3,以備參考焉4。 【彙訂】 1.“尚”,殿本無。 2.殿本“與”上有“尚”字。 3.“故並”,殿本作“姑”。 4.此書全本為四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朱家濂:《讀<四庫提要>劄記》) 御定月令輯要二十四卷圖説一卷1 康熙五十四年聖祖仁皇帝御定。初,明馮應京與戴任共輯《月令廣義》二十五卷,體例粗備。而所錄繁簡失中,雅俗弗别,頗不免於蕪雜,未可以前民利用。我聖祖仁皇帝欽崇天道,敬授人時,特命儒臣别為編纂。門目雖仍其舊,而刊除無稽之論,增補未備之文,定為圖説一卷,歲令二卷,每月令一卷,春夏秋冬令及土王令五卷,十二月令及閏月令十三卷,晝夜令二卷,時刻令一卷2。每類分天道、政典、民用、物候、占驗、雜記六子目,每月令則六子目外增《日次》一子目,十二月令、閏月令則六子目外增《節序》、《日次》二子目。各援引圖籍,注明出典,具有根據。其為舊本所有者,標題“原”字;今本所加者,標題“增”字,亦不掩古人所長。本本元元,條分縷析,用以乘時布政,順五氣之宜;趨事勸功,裨四民之業;敬天出治,敦本重農之淵衷,具見於是。固不僅點綴歲華,採擷詞藻,徒供翰墨之資焉。 【彙訂】 1.“御定”,殿本作“欽定”,誤,文淵閣《四庫》本此書題名作“御定”。 2.“一卷”,殿本作“二卷”,誤,此書卷二十四為《時刻令》。 右時令類二部,二十九卷,皆文淵閣著錄。 時令類存目 四時宜忌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明瞿佑撰1。佑字宗吉,錢塘人。洪武初,官國子助教。永樂閒,官周王府右長史,謫戍保安。洪熙初,赦還。此書記十二月所宜所忌,歷引《孝經緯》、《荆楚歲時記》、《玉燭寶典》,而兼及於《濟世仁術》、《法天生意》、《指月錄》、《白云雜忌》諸書,甚至道家符錄亦皆載入。徵引雖博,究不免傷於蕪雜也2。 【彙訂】 1.《四時宜忌》之引書《便民圖纂》、《萬氏家抄》、《家塾事親》、《保生心鑒》、《述見》等,均為瞿佑死後才編撰成書,實為輯錄高濂《遵生八箋》而成。(喬光輝:《<四時宜忌>瞿佑作辨偽考》) 2.“也”,殿本無。 四時氣候集解四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明李泰撰。泰字淑通,鹿邑人,洪武丁丑進士。姚福《青溪暇筆》稱其官為詹事府通事舍人,其事蹟則無考也1。是書成於洪熙元年,大旨以月令諸書紀載時物,僅得其大略,前人訓釋又互有異同。因蒐採羣籍,以為考證。然篇幅太隘,未能詳覈。 【彙訂】 1.光緒《鹿邑縣志》卷十四《人物上》載其事蹟頗詳。(董運來:《<四庫全書總目>補正十則》) 月令通考十六卷(内府藏本) 明盧翰撰。翰有《易經中説》,已著錄。此書以一歲十二月,每月雜採故事,兼及流俗舊聞。首記天道,次治法,次地利,次民用,次攝生,次涓吉,次占候,次蹟往,次考言,次擴聞,謂之十例,頗為龐雜。其自序云:“因見《家塾事親》一書,而廣之為此。”則托始已為俗學,其不能精核宜矣。 月令廣義二十五卷(直隸總督採進本) 明馮應京撰,戴任續成之。應京有《六家詩名物疏》,已著錄1。任始末未詳,惟卷端有二私印,一曰“肩吾父”,一曰“新安布衣”而已。是書前有任《敘由》一篇,稱應京初為《士民月令》一卷,凡十有二令。今益以閏月而增《五紀篇》,冠以圖,統之以《歲總》。約十二月文義之同者,括為《每月令》,領於春令之前。復概每月三十日所同者,立《晝夜令》,而一十二時區為《時令》,系諸篇終。共為卷二十有五。則應京原書祇一卷,此本皆任所增加。而卷首馮霑《紀略》乃稱應京在鎮撫司作此書二十四卷,應京自序又稱任僅增三之二。大抵二人先後成之,而彼此均欲據以為功,故其説矛盾也。其書較盧氏《月令通考》差詳備,而亦多猥雜。如諸神誕辰之類,皆本道書,而非可筆之儒籍者也2。 【彙訂】 1.《六家詩名物疏》作者為馮復京,説詳卷十五《詩集傳》條注。 2.“如諸神誕辰之類,皆本道書,而非可筆之儒籍者也”,殿本無。 節宣輯四卷(内府藏本) 明上洛王朝日盍撰。朝日盍,周定王橚七世孫。成化三年,橚曾孫同?始分封上洛。萬曆三十二年,朝日盍襲封。其書專記時令,多襲舊文。 養餘月令二十九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戴羲撰。羲字馭長,里貫未詳。崇禎中官光祿寺典簿。其書分紀歲序,而附以蠶、魚、竹、牡丹、芍藥、蘭、菊諸譜。鈔撮舊籍,無所發明。 日涉編十二卷(内府藏本) 明陳堦撰。堦字升也,應城人。是書雜採故實詩歌,按時令編次,每一月為一卷。先敘月令節候,而三十日以次列之。皆以故實居前,詩歌居後,所採頗為蕪雜。前有康熙二十七年鞏昌知府文安紀元重刊序,乃惜其列代事蹟有關勸戒者尚未詳錄,非也。至謂其不載閏月為疏漏,則所言當矣。 廣月令三卷後集二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明王勳撰,《後集》則其子璞所補。勳字曰放,璞字伯懷,黟縣人。其書採掇傳記,欲為《月令通考》諸家廣所未備,而好取新奇,轉成淺陋。如“十二月”云:“大茅君降白鶴,吐火烘客,老子降九十六種魔。”皆道家無稽之談,尤為荒誕。其標目曰别有天,曰有本如是,曰山外山,曰衆香國逸史,皆佻纖尖巧,亦不出明季小品習徑也。 古今類傳歲時部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董穀士、董炳文同編。穀士字農山,炳文字霞山,烏程人。是書前有潘耒序,稱其兄弟共撰類書,分天、地、人、物為四部,名曰《古今類傳》。先以歲時日次一編見示,乃天部中之一種。然則未成之書也。其例首為歲序總類,次為春、夏、秋、冬四時類。每於一時一月又先為總類,後以一月分三十日。各纂輯典故詩文,略注所出,而以通用麗句附諸簡末。其所出則咸不注焉,蒐採頗為繁富。然隸事在其意義,不在其字句。是書所摭,往往乖其本旨。如王羲之“春蚓秋蛇”,本論書法,乃以“春秋”二字,入之“歲序”類中,是可為得古人之意哉? 節序同風錄無卷數(衍聖公孔昭煥家藏本)1 國朝孔尚任撰。尚任有《人瑞錄》,已著錄。是書仿《荆楚歲時記》為之,以十二月為綱,而以佳辰、令節分列為目,各載其風俗事宜於下,頗為詳備。然人事今古不同,方隅各異。尚任不分其時其地,比而同之,又不著其所出,未免失之淆雜,不足以為典據也。 【彙訂】 1.撰修於《四庫總目》之前的《闕里文獻考》、《乾隆曲阜縣志》所載均為十二卷。(陳修亮:《孔尚任遺著<節序同風錄>論考》) 時令彙紀十六卷餘日事文四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國朝朱濂編。濂爵里未詳。是編所採皆四時十二月事實詩賦,全用《藝文類聚》之體。復以是書但分節候而無日次,故更作《餘日事文》四卷,每月三十日皆摭拾事實詩賦以補之。然所引神仙降誕飛昇之期,既為荒誕。又多以古人行記,如范成大《吳船錄》之類所載每日至某處者,取為其日之故實,殊為假借也。 右時令類十一部,一百二十卷,内一部無卷數。皆附存目。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