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
卷五二 史部八 |
|
卷五二 史部八 雜史類存目一 左逸一卷短長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是書凡《左傳》逸文三則,《戰國策》逸文三則。二書各有小引。前稱:“嶧陽樵者獲石篋,得竹簡漆書古文《左傳》。讀之,中有小牴牾三,余得而錄之。或謂秦、漢人所傳而託也,余不能辨。”後稱:“耕於齊野者,地墳得大篆竹策一帙,曰《短長》。劉向敘《戰國策》一名《短長》。所謂《短長》者,豈《戰國逸策》歟?”然多載秦及漢初事。意文、景之世,好奇之士偽託以撰。前題“延陵蔣謹手次”及“子世枋重訂”。又冠以世枋序,稱:“二帙為其先人手錄,貯篋中者四十年,未詳作者誰氏。並所序嶧陽、齊野二説亦不知何人。惟是紀事用意,筆法遒古,非秦、漢以下所能道隻字”云云。漆書竹簡,豈能閱二千年而不毁,其偽殊不足辨也。 戰國策談棷十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張文爟撰。文爟字維昇,仁和人。是書全用吳師道補正鮑彪之本,惟增入李斯《諫逐客書》、《楚人以弱弓微繳説頃襄王》、《中山君饗都士大夫》三章,為吳本所無。注中國名、人名,或閒補數言。餘皆採諸家評語,書之簡端,冗雜特甚。所謂“談棷”,即指是也。“棷”,《集韻》:“蘇后切,與藪同”。“談棷”即“談藪”,特變易其字以見異耳。 七雄策纂八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明穆文熙編。文熙字敬止,東明人。嘉靖壬戌進士,官吏部員外郎。是編取《戰國策》之文,加以評語,並集諸家議論附於上闌。大抵剿襲陳因,無所考證。 戰國策去毒二卷(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國朝陸隴其編。隴其有《古文尚書考》,已著錄。此書前有自記,謂:“《戰國策》一書,其文章之奇,足以悦人耳目,而其機變之巧,足以壞人心術,如厚味之中有大毒焉。故今舉文士所共讀者,指示其得失,庶幾嚌其味而不中其毒也。故以‘去毒’名。”其持論甚正。然百家諸子,各自為書,原不能盡繩以儒理。既以縱横為術,又安怪其但言縱横。況自漢以來,孔孟之道大明。如《戰國策》之類,不過史家或考其事蹟,詞人或取其文章,是以至今猶存。原無人奉為典型,懸以立教。與釋氏之近理亂真,異學之援儒入墨,必須辨别者,截然不同。是固不必懲羹而吹齏也。 藝祖受禪錄一卷(永樂大典本) 舊本題宋趙普、曹彬同撰。記太祖初生及幼時事特詳。末云:“先是,晉天福中兩浙兒童聚戲,率以‘趙’字為語助,如得曰趙得,可曰趙可”云云,亦侈陳符瑞之故智。帝王受命自有本原,豈以小兆為驗耶? 龍飛記一卷(永樂大典本) 舊本題宋趙普撰。書作於建隆元年,記太祖受禪事。普時為樞密學士,蓋太祖即位之初也。然普既有《受禪錄》,何以又為此書?疑與《受禪錄》皆後人所依託,以普及曹彬為文武佐命,各假借其名耳1。 【彙訂】 1.宋人所記,皆以此書為趙普撰,而《藝祖受禪錄》皆不知其撰者。(張其凡:《趙普著述考》) 景命萬年錄一卷(永樂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記太祖受禪之事,略與趙普《龍飛記》同,而敘得姓及前數代事特詳。末載“顯德末,有男子升中書政事堂,據案而坐曰:‘宋州官家教我來。’范質曰:‘此人病風,急遣之。’忽不見。是時太祖始鎮許州,至是乃驗”云云。頗類小説家言,殊出於附會也。 青溪寇軌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宋方勺撰。勺字仁聲,婺州人。元祐中,蘇軾知杭州,值省試,嘗薦送之。《浙江通志》載潘良貴之言,稱其“超然遐舉,神情散朗,如晉、宋閒高士。”似以隱遯終身者。而所作《泊宅編》中,記虔州安遠、龍南二縣有瘴,因自述其管勾常平季點到邑事,則亦曾官於江右也。是編記宣和二年青溪妖寇方臘作亂,童貫、譚稹等討平之事,原載勺《泊宅編》中。曹溶摘入《學海類編》,因改題此名1。所述睦州之陷,及譚稹之為兩浙制置使,劉延慶、王稟、王渙、楊維忠之功,皆與《宋史》不合,蓋傳聞異詞。後附論二則。其一追述魔教之始,不署姓名。其一署曰“容齋”,追敍致亂之故甚詳。併載韓世忠時為王淵裨將,潛行谿谷,問野婦,得徑。即挺身直前,度險數重,搗其穴,格殺數十人,擒臘以出。又稱:“泊宅翁之志寇軌也,蘄王猶未知名,故略之。且時宰猶多在朝,臘等陰謀亦多忌諱,故削不載。今表而出之,以戒後世司民者。”容齋為洪邁之號,疑或邁所附題歟?《宋史·韓世忠傳》載其平青溪之功,與此所載合,當即據此載入也2。 【彙訂】 1.明人胡楫《古今學海》叢書“逸事家”類已輯入《青溪寇軌》,有嘉靖二十三年云閒陸氏儼山書院刊本,早於《學海類編》二百八十餘年。(吳企明:《<青溪寇軌>非曹溶改題》) 2.《青溪寇軌》實際上只是一件關於方臘事蹟的史料彙編性質的簡單文本,僅四段文字而已,尚不足以成為專書。其中首兩段出自方勺《泊宅編》,末段出自莊綽《雞肋篇》卷上,第三段是“容齋逸史曰”,而此段中言宣和閒花石綱之擾民,與洪邁《容齋續筆》卷十五《紫閣山村詩》兩段文字極為相似。且《宋史》的《童貫傳》所附方臘事蹟與《青溪寇軌》首兩段相符,《韓世忠傳》、《朱勔傳》與“容齋逸史曰”一段相符,《何執中傳》與《青溪寇軌》末段相符。可推斷《宋史》此諸人列傳基本上應系依據洪邁《四朝國史》列傳而修,而《四朝國史》關於方臘事蹟則應系採自《青溪寇軌》。《青溪寇軌》不可能是方勺所撰,應是洪邁在乾道、淳熙年閒主持修纂《四朝國史》之際為備修史而輯集的一件史料文本。(郁之:《<青溪寇軌>作者平質作》) 清溪弄兵錄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宋王彌大編。彌大字約父,爵里未詳。是編記宣和中方臘寇睦州事,分前、後二篇。其前篇從方勺《泊宅編》錄出,其後篇從《續會要》第二百五十三卷《出師》門中錄出。後有自識,稱:“嘉泰元年夏,在金陵時命表姪陳知新摘錄,以備參考。”蓋裒合舊文,非所自撰也。青溪縣即今浙江淳安縣,宋屬睦州,字當作“青”。此本從“水”作“清”,傳寫者誤耳。 避戎夜話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1 宋石茂良撰。案陳振孫《書錄解題》載茂良字太初,其爵里則振孫亦未詳,無可考也2。是編載靖康元年十一月,金人陷汴京事。蓋親在圍城之内,記所見聞。其中多言都統制姚友仲守禦東、南兩壁之功3。史不為友仲立傳,然《欽宗本紀》頗採用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第九十八卷引此書有云:“汴京城陷,僕逃難於鄉人王升卿舍館。夜論朝廷守禦之方。一話一言,莫不驗其文,摭其實,直而不訐4。非所見聞,則略而不書”云云,蓋茂良自敍之詞。此本為明末李蘅刊入《璅探》内者5,檢勘並無此文,知為删節不全之本矣。尤袤《遂初堂書目》載有《靖康夜話》,疑即此書。晁公武《讀書志》列《金人背盟錄》七卷,《圍城雜記》一卷,《避戎夜話》一卷,《金國行程》十卷,《南歸錄》一卷,《朝野僉言》一卷,總注曰“皇朝汪藻編”。記金人叛契丹6,迄於宣和乙巳犯京城。《圍城雜記》等五書,皆記靖康時事。其意蓋謂《金人背盟錄》以下六書皆靖康時人所作,藻合而編之耳。而其文義混淆,似乎六書皆出於藻,故有引是書為汪藻作者7。其實《書錄解題》載《朝野僉言》為夏少曾作,《南歸錄》為直祕閣沈琯作,此書為茂良作,各有主名也。況汪藻未從北行,安得有《金國行程》乎? 【彙訂】 1.“兩江總督採進本”,底本作“兩浙總督採進本”,據殿本改。清無兩浙總督一職。(江慶柏:《殿本、浙本<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圖書進獻者主名異同考》) 2.《嘉泰吳興志》卷一七載石茂良為吳興人,建炎二年(1128)進士。(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 3.“兩”,殿本無。 4.“訐”,殿本作“詐”,誤,參《三朝北盟會編》卷九八《靖康中帙》所引。 5.“《璅探》”,底本作“《??探》”,據殿本改。明李蘅編《璅探》十種十卷,今存明崇禎三年自刻本,第四種為石茂良《避戎夜話》一卷。(杜澤遜:《四庫存目標注》) 6.“叛”,殿本作“伐”。 7.“汪”,殿本無。 孤臣泣血錄一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舊本題宋太學丁特起撰。所紀自欽宗靖康元年十一月五日起,至高宗建炎元年五月一日即位止。載汴京失守,二帝播遷之事,徐夢莘《北盟會編》頗採之。《文獻通考》載其書三卷,又《補遺》一卷。此本僅存一卷。然首尾完具,年月聯貫,不似有所闕佚者,殆後人所合併耶?然其中稱范瓊為高義,而於瓊殺吳革一事亦無貶詞,頗乖公論。特起不知何許人。又直書“太學生丁特起上書”者三,皆不似自述之語。前載特起自序,粗鄙少文。其敍事亦多俚語。豈當時好事者所為,以特起上書有名,故以託之歟?此本為明吳思所刊。前有思序,而附載汪旦復評語。語皆凡鄙,仍多舛誤。如“吳革起兵謀反正”句,實以當時偽楚僭號,故以“反正”為文。乃誤讀“正”字屬下句1,謂以“謀反”書革,乃特起之微詞。則其謬不足與辯矣。 【彙訂】 1.“下”,殿本作“上”,誤。 靖康蒙塵錄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所載宋徽、欽二帝北狩事,與世所傳《南燼紀聞》文多相同。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載所采集書目甚詳,亦無此書。蓋坊賈改易其名以欺世者。卷後附有《建炎復辟錄》一卷,似為高宗苗、劉之變而作。而所紀仍北狩本末,寥寥數條,年月皆舛錯不合。作偽之尤甚者也。 靖康紀聞拾遺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不著撰人名氏。案《文獻通考》載《靖康拾遺錄》一卷,何烈撰。又名《靖康小史》,又名《草史》,疑即是書也。考《東都事略》載靖康元年閏十一月癸巳,迎土牛以借春,不言其故。是書則謂去年十二月冬至1,術者以為大忌,因於是月借春。此類頗足以考故事。又《東都事略》載王云以靖康元年二月使金,十月重使金。而是書則謂九月再遣云使金,亦可以考異。惟是書大旨,在責宋不於太原未下之前,早割三鎮與金,致有青城之禍。考《宋史》載靖康元年十月2,金人遣楊天吉、王汭來,欲割三鎮,朝廷以三鎮稅數遣王云與汭行3。則是下太原之後,金何嘗不仍以割三鎮要和,宋又何嘗不以三鎮稅數與之,然終無解於汾、澤之攻陷。則此書割地請和之説,仍誤國之餘唾矣。 【彙訂】 1.“冬至”,殿本作“立春”。明鈔本、《學津討原》本此書原文均作“立冬”。 2.“載”,殿本作“稱”。 3.“與”,殿本作“同”。 北狩行錄一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舊本題宋蔡鞗撰。鞗,蔡京之子,尚茂德帝姬,靖康元年從徽宗北行者也。然是書卷末云:“北狩未有行紀。太上語王若沖曰:‘一自北遷,於今八年。所履風俗異事,不為不多。深欲紀錄,未得其人。詢之蔡鞗,以為學問文采無如卿者,為予記之’”云云,則是此書為若沖所作。惟是《宋史·藝文志》亦以此書為蔡鞗撰,疑不能明。或鞗述其事,而若沖潤色其文歟?馬端臨《文獻通考》載是書,亦並列二人之名。是時去靖康僅百餘年,當尚見舊本。獨其以“鞗”為“絛”,則刊本之誤。按《宋史》,絛於是時久已流竄嶺南,未嘗從徽宗入金也。書中多諛頌徽宗之詞,在當時臣子之言自不得不爾,未足為異。惟稱:“太上紹述神考之志,未嘗忘懷。適有貨《王安石日錄》者,欣然以絹十匹易之”云云,則鞗等堅護紹述之局,至敗亡而不變,為可恨耳。書中稱徽宗在金,“嘗得《春秋》,披覽不倦。凡理亂興廢之蹟,賢君忠臣之行,莫不採摭其華實,探涉其源流,鉤纂樞要而編節之,改歲籥而成書。”併稱:“太上賦詩寄淵聖,用親仁善鄰事,曰:此出《春秋》。”然則徽宗嘗删纂《左傳》,勒為一書矣1。此則古來志經籍者所未及,朱彝尊《經義考》中亦未引及,是亦可資異聞矣。 【彙訂】 1.“矣”,殿本無。 靖炎兩朝見聞錄二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舊本題曰陳東撰。東字少陽,鎮江丹陽人。欽宗時貢入太學。嘗伏闕上書,請去蔡京、王黼而用李綱。高宗即位,召至行在,又劾黄潛善、汪伯彥,為二人所搆論死。後追贈承信郎,又加贈朝奉郎、祕閣修撰。事蹟具《宋史》本傳。是編記徽、欽北遷1,高宗改元時事特詳。末及紹興以後事,亦足資考據。然東以建炎元年八月見殺,何由得記紹興後事。蓋傳本闕撰人,後人不考,誤題為東也。 【彙訂】 1.“徽欽”,底本作“徽宗”,據殿本改。 建炎時政記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宋李綱撰。綱字伯紀,邵武人。政和二年進士,積官至太常少卿。欽宗時授兵部侍郎,尚書右丞。南渡後拜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為御史所劾,罷為觀文殿大學士。事蹟具《宋史》本傳。是編乃綱奉詔所編,前有奏書原序。起建炎元年六月,終八月,即其《奏議》附錄中之一種。《永樂大典》亦别載之,則自明以前,已析出單行矣。惟綱代高宗所草通問徽欽二帝表,内所稱“臣某言”者,乃高宗署名,故諱而不書。《永樂大典》本俱誤作“臣綱言”,蓋明人不知而妄改。今此書尚仍原文,則所據者未改之本也。 建炎通問錄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宋傅雱撰。雱始末未詳。考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載建炎元年六月,宣議郎傅雱特遷宣教郎,充大金通問使。此錄即所述奉使之事。《文獻通考》載此書,稱宣教郎傅雱撰,建炎初李丞相所進。蓋李綱以其書上於朝也。書終以館伴李侗之語,其文未畢。《北盟會編》一百十卷所載,闕處亦同。蓋後人從徐氏書中錄出也。 建炎維揚遺錄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記高宗建炎二年冬至次年三月事。高宗自建炎元年十月如揚州,至三年二月如杭州。此所記者由揚入杭之事,故以“維揚”為名。《文獻通考》云:“《戊申維揚錄》一卷,無名氏。”戊申即建炎二年,當即此書也。别有《維揚巡幸記》一卷,自二月初十日以前與此本字句小異,而敍述盡同,惟無錫令任讜逸其名姓。初十日以後則至十五日而止。凡此所載,詔書悉不錄。蓋一本而傳寫互異,又有所删竄於其閒,不及此本之詳也。 維揚巡幸記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不著撰人名氏。記建炎三年金兵至天長,高宗自揚州奔杭州事。起正月十三日,盡二月十五日。大意罪汪伯彥、黄潛善之苟且晏安,變生倉卒而不知。《北盟會編》一百二十三卷所載,與此本全同,亦後人錄出别行者也。 己酉航海記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宋李正民撰,亦曰《乘桴記》。正民字方叔,揚州人。政和二年進士,高宗時官至中書舍人,徽猷閣待制。建炎三年己酉七月,高宗在金陵,聞金兵深入,遂趨平江,歷越州、明州。十二月乘舟航海,避兵台、温之閒。正民時以中書舍人從行,按日記駐蹕之所。蓋起居注體也。正民尋奉使通問隆祐宫,故所記止於四年正月二十一日,蓋非完稾。《北盟會編》一百三十四卷、王明清《揮麈三錄》第一卷皆全載其文。明清記尤袤謂高宗東狩四明,數月之閒,排日不可稽者。後於茂苑得此書,所記頗備。蓋當日國史,實藉此書考定矣。 燕雲錄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宋趙子砥撰。子砥以宗室子官鴻臚寺丞。靖康丁未,隨二帝北行。建炎戊申遁還,持徽宗御札,謁高宗於揚州,仍命以故官。子砥在金,嘗密刺其國事,備知情狀,又與續歸之楊之翰互相參證。所述金事,一曰陷沒宗室從官,二曰陷沒百姓,三曰金人族帳所出與設官之實,四曰政事之紀,五曰虚實之情,六曰南北離潰之情。皆據所見聞,與《金史》或同或異。惟其末稱“金人必不可和1”,則其後驗如操券,可謂真得其虚實矣。 【彙訂】 1.“惟”,殿本作“至”。 建炎復辟記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不著撰人名氏。《書錄解題》亦不知為何人作。但稱其敘苗傅、劉正彥事始末1,文頗繁冗2。末敘世忠戰功特詳,疑即韓氏之客所為。理或然歟3? 【彙訂】 1.“記苗、劉作難至復辟事”乃《直齋書錄解題》卷五中上一條《渡江遭變錄》之解題文字。(朱家濂:《讀<四庫提要>劄記》) 2.“文”,殿本作“亦”,疑誤。 3.魏了翁《鶴山先生大全集》卷六一《跋鄭忠穆公家問遺事》:“敘南守鄭君繼道以其大父忠穆公手澤及遺事一編《建炎復辟記》,屬了翁識其末。”鄭忠穆公即鄭彀,在苗傅、劉正彥事中起了重要作用。此書殆其孫鄭繼道所作歟?(董運來:《<四庫全書總目>補正十則》) 紹興甲寅通和錄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宋王繪撰。紹興四年,以和議未成,遣魏良臣如金,繪副之。是時金軍壓境,朱勝非尚主和議,趙鼎頗不以為然。良臣等行至天長,僅達國書而還。繪因備錄其事,蓋鄙勝非等之無謀也。繪父名仲通,宣和中為平海軍承宣使。以書抵蔡攸,力言用兵有十不可,其書附載卷末。蓋其父子皆有度時之識云。 順昌戰勝錄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楊汝翼撰。紹興十年劉錡順昌之戰,汝翼適在軍中,因紀其事。末附順昌倅汪若海劄子,所言亦大概略同。 淮西從軍記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據書中所言,蓋劉錡幕客也。敘錡自紹興十年春赴東都留守,中途戰於順昌。十一年戰於柘皋。及張俊、楊沂中濠州之敗,錡全軍得歸事。 回鑾事實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宋万俟卨撰。卨事蹟具《宋史》本傳。紹興十二年,宣和太后至自金。卨新為參知政事,紀事獻頌,稱為千載一時之榮遇。蓋貢諛之詞,非其事實也。 采石戰勝錄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宋員興宗撰。興宗字顯道,仁壽人。未第時,讀書九華山,因以自號。用薦,除教授。召試,擢著作郎,國史編修,實錄院檢討。乾道中疏劾貴倖,中讒奉祠去,僑居潤州以終。所著《辯言》及《九華集》,歲久散佚,近始從《永樂大典》採摭成帙。惟此書世有傳本,所記乃虞允文督師江上,拒金海陵王之事1,大致與史文相出入。《永樂大典》亦載之,題曰《采石大戰始末》,而冠以《九華集》字。蓋其集中之一篇,後人析出,别立此名也。 【彙訂】 1.殿本“拒”下有“破”字。 南渡錄二卷竊憤錄一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此二書所載,語並相似。舊本或題無名氏,或並題為辛棄疾撰。蓋本出一手所偽託,故所載全非事實1。按金太宗建號天會,十三年崩。熙宗襲舊號,兩年乃改元,故天會止於十五年。天輔乃金太祖年號,止於七年。此錄既誤以天輔為太宗年號,又妄謂天輔十七年改元天眷,乖謬殊甚。金太宗生日在十月,名“天清節”,金熙宗生日在正月,名“萬壽節”。此錄記天輔十一年徽、欽二帝在云州,正月值金主生日作宴。是徒聞金主生日有在正月者,而不知朝代之不合也。金太宗天會五年三月,以宋二帝至燕,十月徙之中京。六年七月,徙之上京。八月,以見太祖廟,封徽宗為昏德公,欽宗為重昏侯。十月,徙之韓州。熙宗天會十四年,昏德公薨。皇統元年,改昏德公為天水郡王,重昏侯為天水郡公。事並見《金本紀》。是天水之封,實在徽宗歿後。此錄乃云靖康二年五月至燕京,見金主,封太上為天水郡公、帝為天水郡侯。後徙安肅軍。又徙云州。天輔十一年三月,徙西漢州。十四年,徙五國城。核以正史,無一不謬且妄。夫二帝不能死社稷,舉族北轅,其辱固甚。亦何至卑污苟賤,如錄所云云。且金朝開國,具有規模,野利亦何至面人之祖,淫其女孫,如所謂“醜惡之聲,二帝共聞”者耶?此必南北宋閒亂臣賊子不得志於君父者,造此以洩其憤怨,斷斷乎非實錄也。 【彙訂】 1.此書版本衆多,尚有《南燼紀聞》之異名,作者或題黄冀之、周煇。(張蓉:《<南燼紀聞>版本與作者問題續説》) 御侮錄二卷(浙江鄭大節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紀宋南渡後與金人搆兵及和議之事。書中稱高宗為太上皇帝,蓋孝宗時人所作。《宋史·藝文志》載此書作一卷。而此本實二卷,疑後人所分析也。書中於金人初起事蹟記載頗略。至於紹興三十二年金海陵王南侵1,及孝宗初年張浚出兵撓敗始末,則節目具詳。自乾道元年魏杞使回,和議既成以後,則不復具載。前後皆系日編次,於朝廷拜罷、禋祀諸大事,亦閒及焉。似從日曆、國史諸書節採而成。中閒如劉彥宗在遼官僉書樞密院事,國破降金,未嘗事宋,而稱為“吾叛臣”;金世宗由東京留守即位,而以為燕京。此類皆為失實。知為鄰國傳聞,不盡實錄也。 【彙訂】 1.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始於紹興三十一年九月,至十一月乙未亮被殺,金軍隨即北歸,見《宋史·高宗紀》、《金史·海陵紀》。(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重明節館伴語錄一卷(永樂大典本) 宋倪思撰。思有《班馬異同》,已著錄。此書據《永樂大典》標題,乃思《承明集》之一篇。蓋紹熙二年七月,金遣完顏兗、路伯達來賀重明節,思為館伴。因紀一時問答之詞、餽送之禮。考宋制,凡奉使、伴使皆例進語錄於朝。馬永卿《懶真子》記蘇洵與二子同讀富鄭公《使北語錄》,則自北宋已然。此其偶存之一也。時金强宋弱,方承事不遑,而序謂北人事朝廷方謹,遣使以重厚為先,已為粉飾。其他虚夸浮誕,不一而足。上下相欺,苟掩耳目,亦可謂言之不怍矣。 正隆事迹記一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宋張棣撰。棣始末無考。書中但稱“歸正官”,蓋自金入宋之後,述所見聞也。所記皆金海陵煬王之事。始於初立,終於瓜州之變,凡十有二年。煬王凡三改元,但稱正隆,要其終也。大抵約略傳聞,疏漏殊甚。末附錄世宗立後事數條,亦殊草略。不足以為信史也1。 【彙訂】 1.此書記載海陵興兵到敗亡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與正史所載相印證,不為虚造。(景新强:《<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宋代雜史研究》) 金圖經一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一名《金國志》。自京邑至族帳、部曲,凡十七門。陳振孫《書錄解題》曰:“淳熙中歸正人張棣撰,記金事頗詳。”振孫又言:“又一卷,不著名氏,似節略張棣書。其末又雜錄金主亮以後事。”此本僅一卷,不著棣名1,疑即陳氏所稱節本也。 【彙訂】 1.“著”,殿本作“署”。 煬王江上錄一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不著撰人名氏。敘宋内侍梁漢臣為金人所得,謀欲弱金事。所載漢臣勸金主都燕山,營汴梁,開海口,進兵采石,退至瓜州,為其下所害諸事,皆首尾畢具。觀其“煬王”之稱,當為金人所撰。故虞允文拒守之事,略不一言也1。 【彙訂】 1.書中稱完顏亮曰虜主,稱宋曰大宋,顯非金人之詞。其敘虞允文拒守之事二百餘字,載《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四十三。(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使金錄一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程卓撰。卓字從元,休寧人,大昌從子。淳熙十一年進士,歷官同知樞密院事,封新安郡侯。贈特進資政殿大學士,諡正惠。嘉定四年,卓以刑部員外郎同趙師喦充賀金國正旦國信使,往返凡四閱月。是書乃途中紀行所作。於山川道里及所見古蹟1,皆排日載之。中閒如順天軍廳梁題名、光武廟石刻詩句之類,亦閒可以廣見聞。然簡略太甚,不能有資考證。又稱接伴使李希道等往還不交一談,無可紀述。故於當日金人情事,全未之及。所記惟道途瑣事。世傳宋高宗泥馬渡江,即出此書所記“磁州崔府君”條下。蓋建炎之初,流離潰敗,姑為此神道設教,以聳動人心,實出權謀,初非實事。卓之所錄,亦當時臣子之言,未足據也。 【彙訂】 1.“古蹟”,殿本作“故蹟”。 襄陽守城錄一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宋趙萬年撰。萬年里籍未詳。開禧二年,元兵二十萬圍襄陽,趙淳新知府事,以萬餘人禦之。自十一月至次年二月,大戰者十二,水陸攻劫者三十有四。措置多方,出奇制勝,元兵竟解去。萬年時為幕僚,詳錄其事。後附戰具諸法頗詳。惟文多殘闕,不盡可辨,為足惜耳。 誅吳錄一卷(永樂大典本) 宋張革之撰。革之字西仲,潼川人。吳曦據蜀叛,合江倉官楊巨源倡義討逆,與隨軍轉運安丙共謀誅曦。既而丙嫉其功,以計殺之。革之此書,蓋以鳴巨源之冤。自序云:“時從旁目擊,懼久失其傳,因直書以詔後世”云。 丁卯實編一卷(永樂大典本) 宋毛方平撰。方平不知何許人。安丙害楊巨源時,方平為四川茶馬司幹辦公事,因作此書,大旨與張革之同。自序云:“一夫不獲,則六月飛霜;匹婦抱恨,則三年致旱。”其詞至為痛切。考郭士寧《平叛錄》,與巨源陰謀誅曦者九人,方平為首,所記當為實錄。曰“丁卯”者,曦之叛在開禧二年丙寅,而誅於三年丁卯也。陳振孫《書錄解題》作李珙撰。今檢《永樂大典》標題及序中署名均作方平,則振孫所載誤矣。 平叛錄一卷(永樂大典本) 宋郭士寧撰。士寧始末未詳。其作此書時,則與毛方平同官四川茶馬司幹辦公事也。吳曦之叛,不受偽官者,有蜀帥楊輔,瀘帥李寅仲、史次秦、范仲壬、陳咸、毛午,起義者有薛九齡,死節者有楊震仲。而陰謀誅曦者惟毛方平、李好義、李好古、楊君玉、党公濟、程夢錫、李坤辰、陳安、楊巨源等。此《錄》所載較史為詳,蓋亦表章忠義之志云。 辛巳泣蘄錄一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宋趙與褣撰。與褣,宗室子。官蘄州司理,權通判事。寧宗嘉定十四年,金兵圍蘄州,與褣偕郡守李誠之拒守。時朝命權殿前司職事馮榯時將兵應援,榯逗遛不進。誠之等竭力捍禦,凡二十五日而城陷。誠之及其僚佐家屬皆死之。與褣全家十五人亦並歿於難,僅以身免。其後事定,乃為是錄。具詳被兵始末、同時與難諸人。朝廷褒贈誠之等勘狀、告詞,一一備錄。按,與褣,《宋史·李誠之傳》作與裕,蓋“褣”轉為“褣”,因譌為“裕”。又載與褣率民兵百餘人奪關外出云云。與是編所言單身出城,及於積屍中死而復活,夜半奔從南門之語,俱有異同。且“十五人”作“十六人”,其數亦不相合。疑十五人之數,當以自敍為據。其奪關外出,則自敍諱之也。 使北日錄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宋鄒伸之撰。理宗紹定六年癸巳,史嵩之為京湖制置使,與蒙古會兵攻金(案是時尚未建大元之號,故史仍以國名為稱)。會蒙古遣王檝來通好,因假伸之朝奉大夫、京湖制置使參議官往使。以是歲六月,偕王檝自襄陽啟行。至明年甲午二月,始見蒙古主於行帳。尋即遣回,以七月抵襄陽。計在途者十三月。因取所聞見及往復問答,編次紀錄,以為此書。案《宋史·理宗本紀》,宋與大元合圍汴京(案,此大元為史臣追書之詞),金主奔蔡州。大元再遣使議攻金,史嵩之以鄒伸之報謝,蓋即此事。特《宋史》稱王檝來議攻金,而此《錄》祇言通好。又《宋史》載伸之出使在紹定五年十二月,而此《錄》實以六年六月出疆。皆當以此《錄》所紀為得其實。時孟珙已會蒙古滅金,廷議遂欲出師取河南。蒙古復遣王檝來責敗盟,因再進伸之二秩,遣之報謝。史載同使為李復禮、喬仕安、劉溥等,據此《錄》皆先曾副行之人。復禮假京西路副總管,溥假京西兵馬都監,仕安以東南第七正將神勁馬軍統制充防護官。其官爵亦史所未詳云。 【彙訂】 1.《浙江採集遺書總錄》、《浙江續購書》皆作《使韃日錄》。(杜澤遜:《四庫存目標注》) 廣王衛王本末一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宋陳仲微撰。仲微字致廣,高安人。嘉泰二年舉進士,調莆田尉。咸淳中為兵部侍郎。丙子宋亡,從二王入廣。目擊時事,逐日鈔錄。厓山敗,仲微遁入安南而歿。事蹟具《宋史》本傳1。其後安南國使攜此書入覲,因傳於世。文多簡略,不甚賅備。其書載入《宋季三朝政要》中,後人鈔出别行。而卷末跋語猶《政要》原文,則其失於刊削也。 【彙訂】 1.《宋史》本傳云:“厓山兵敗走安南,越四年卒,年七十有二。”厓山之戰四年後為至元二十年(1283),上推七十二年,則嘉泰二年(1202)陳仲微尚未出生。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選舉志》宋嘉熙二年(1238)進士科有陳仲微,可知《宋史》本傳與《總目》“嘉泰”乃“嘉熙”之誤。(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三朝野史一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不著撰人名氏。記理、度、恭三朝軼事瑣言1,僅十有九條,疑非完本。書中附記丙子三宫赴北事,蓋亦宋遺民所作也。詞旨猥瑣,殊不足觀。 【彙訂】 1.所記實有理、度、恭、端四朝事。(寧稼雨:《中國志人小説史》) 平巢事蹟考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舊本題曰宋人撰,不著名氏,曹溶收入《學海類編》。近時平湖陸烜又刊入《奇晉齋叢書》,後有烜跋,稱為元人鈔本。今考其書,即明茅元儀之《平巢事蹟考》,但删去元儀原序耳。蓋溶為狡黠書賈所紿,烜又沿溶之誤也。 碧溪叢書八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不著編輯者名氏。諸家書目亦不著錄。其目凡八,曰《吳武安公功績記》,記吳玠戰功。曰蔡絛(案,“絛”當作“鞗”)《北狩行錄》,記從徽宗入金事。曰万俟卨《皇太后回鑾事實》,記韋太后南歸事。曰《順昌戰勝錄》,記劉錡遇金兵事1。曰洪皓《松漠記聞》,記金國事。曰洪皓《金國文具錄》,記宇文虚中為金定制事。曰湘水樵夫《紹興正論》2,記不附秦檜和議人姓名。曰楊堯弼《偽豫傳》,記劉豫僭逆事。其書皆删節之本,蓋書賈從《説郛》中鈔合,偽立此名者也(案3,此編以八種為一帙,應從叢書之例,入之“雜編”。然“雜編”之名,為不名一家者立也。此八種皆史之流别,故仍入之“雜史類”焉)。 【彙訂】 1.“劉錡”,底本作“劉琦”,據殿本改。劉錡,《宋史》卷三六六有傳。 2.據清抄本(汪汝瑮進呈原本)子目,“湘水樵夫”乃“湘山樵夫”之誤。(杜澤遜:《四庫存目標注》) 3.“者”,殿本無。 焚椒錄一卷(内府藏本) 遼王鼎撰。鼎字虚中,涿州人。清寧五年進士,官至觀書殿學士。事蹟具《遼史·文學傳》。是書紀道宗懿德皇后蕭氏為宫婢單登搆陷事。前有大安五年自序,稱待罪可敦城,蓋謫居鎮州時也。王士禎《居易錄》曰:“《契丹國志·后妃傳·道宗蕭皇后本傳》云:‘性恬寡欲,魯王宗元之亂,道宗同獵1,未知音耗。后勒兵鎮帖中外,甚有聲稱。崩葬祖州’云云而已。《焚椒錄》所紀,絕無一字及之。又《錄》稱后為南院樞密使惠之少女2,而《志》云贈同平章事顯烈之女3。《志》云勒兵,似嫻武略。而《錄》言幼能誦詩,旁及經子4。所載《射虎應制》諸詩及《回心院》詞皆極工,而無一語及武事。且《本紀》道宗在位四十七年,改元者三,清寧、咸雍、壽昌,初無太康之號。而耶律乙辛密奏‘太康元年十月’云云,皆牴牾不合。”按《遼史·宣懿皇后傳》雖略,而與《焚椒錄》所紀同,蓋《契丹志》之疏耳。今考葉隆禮《契丹國志》皆雜採宋人史傳而作,故蘇天爵《三史質疑》譏其未見國史,傳聞失實。又沈括《夢溪筆談》稱遼人書禁甚嚴,傳至中國者,法皆死。是書事涉宫闈,在當日益不敢宣布,宋人自無由而知。士禎以史證隆禮之疏,誠為確論。或執《契丹國志》以疑此書,則誤矣。 【彙訂】 1.“同獵”,殿本作“因亂”,誤,參《居易錄》卷二六原文。《契丹國志》卷十三《后妃傳·道宗蕭皇后》作“與同射獵”。 2.“后為”,殿本無。 3.“贈同平章事顯烈”,殿本作“同平章事顯然”。《居易錄》卷二六原文作“贈同平章事顯然”。《契丹國志》卷十三《后妃傳·道宗蕭皇后》作“贈同平章事蕭顯烈”。 4.“經子”,殿本作“經史”,誤,參此書及《居易錄》卷二六原文。 南遷錄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舊題金通直郎祕書省著作郎騎都尉張師顏撰。紀金愛王大辨叛據五國城,及元兵圍燕,貞祐遷都汴京之事。按《金史》,世宗太子允恭生章宗,而夔王允升最幼。今此書乃作長子允升,次允猷,次允植。允升、允猷以謀害允植被誅,而允植子得立為章宗。世次俱不合。又稱章宗被弑,磁王允明立為昭王。磁王又被弑,立濰王允文為德宗。德宗殂,乃立淄王允德為宣宗。與史較,多一代,尤不可信。至《金史》鄭王允蹈誅死絕後,不聞有愛王大辨其人。所稱天統、興慶等號,《金史》亦無此紀年。舛錯謬妄,不可勝舉。故趙與峕《賓退錄》、陳振孫《書錄解題》皆斷其偽。振孫又謂:“或云華岳所作。”岳即宋殿前司軍官嘗作《翠微南征錄》者。今觀其書所言,亂金國者章宗、大辨,皆趙氏所自出。又謂:“大辨初生,其母夢一人乘馬持刀,稱南紹興主遣來”云云。蓋必出於宋人雪憤之詞,而又假造事實以證佐之。故其牴牾不合如此。或果出岳手,未可知也。羅大經《鶴林玉露》以遣秦檜南還事,見此書所載張大鼎疏而證其可信,未免好異。然《金史》所載宣宗見浮碧池有狐相逐而行,遂決南遷之計1,其事實本此書。不知元時修史者又何所見而採用之也。 【彙訂】 1.《金史》未載此事。(鄧廣銘:《<大金國志>與<金人南遷錄>的真偽問題兩論》) 南宋補遺無卷數(兩淮鹽政採進本) 舊本題古吳謝朱勝復廬撰。不知朱勝為何許人。其書稱南宋而中有宋末之語1,當為元人所作。跋語所稱丙申,蓋元成宗元貞二年,非宋理宗之丙申也。載南渡後將帥軼事,并采及詩詞書啟,於韓、岳尤詳,亦閒及靖康時事。然多他書所習見,殊鮮異聞。殆亦鈔撮宋人説部而成歟? 【彙訂】 1.“其”,殿本無。 皇元聖武親征錄一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不著撰人名氏。首載元太祖初起及太宗時事。自金章宗泰和三年壬戌,始紀甲子,迄於辛丑,凡四十年。史載元世祖中統四年,參知政事修國史王鶚請延訪太祖事蹟,付史館。此卷疑即當時人所撰上者1。其書序述無法,詞頗蹇拙。又譯語譌異,往往失真,遂有不可盡解者。然以《元史》較之,所紀元初諸事實,大概本此書也。史言太祖滅國四十,而其名不具,是書亦不能悉載。知太祖時事,世祖時已不能詳,非盡宋濂、王褘之挂漏矣2。 【彙訂】 1.書中所載烈祖神元皇帝、太祖聖武皇帝諡號皆至元三年所追諡,則此書必為至元三年後所撰。(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 2.“王褘”,殿本作“王禕”,誤,説詳卷四六《元史》條注文。 平猺記一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元虞集撰。集字伯生,號道園,崇仁人。仕至翰林直學士,兼國子祭酒。事蹟具《元史》本傳。元統二年冬,猺寇賀州、富州。至元元年,廣西宣尉使章巴顏案巴顏,原本作伯顏,今改正。討平之。集為記其始末。後有舊跋云:“此紀章巴顏平粵西猺洞事蹟,備國史之採也。而同事出師之人,不記其姓名,及上功於朝之諸臣名,以某某概之,失史家法矣。”今核其文體,乃勒石紀功之作,非勒為一書上之於史館者,故所存之稾皆闕其名姓以待填。猶之唐、宋文集,書首稱“年月日某再拜”、墓誌之末稱“某年月日葬公於某原”例耳。遽以有乖史法詆之,非也。 大狩龍飛錄二卷(左都御史張若溎家藏本) 明世宗肅皇帝御撰。嘉靖十八年二月,帝幸湖廣承天府,相度顯陵。三月,享上帝於龍飛殿,奉睿宗配。四月,還京。是編皆紀其事。上卷乃自啟行以迄回蹕,祭告郊社宗廟,及所過山川羣祀之文。下卷為前後所降敕諭,末附以龍飛殿奏告上帝樂章及途中御製賦一首、詩十六首、詩餘二首。 洪武聖政記二卷(户部尚書王際華家藏本) 明宋濂撰。濂有《篇海類編》,已著錄。是書略倣《貞觀政要》之例,標題分記,分嚴祀事、正大本、肅軍政、絕倖位、定民志、新舊俗六類。而新舊俗下又分申禁令、覈實效、育人才、優前代、正禮樂之失、去海嶽之封、嚴宫閫之法、厲忠節之訓、剗積歲之弊九子目。濂自為序,見所作《文憲集》中1,蓋當時奏御之書也。梅純《損齋備忘錄》曰:“本朝文章近臣,在洪武初,則學士宋濂,其所記當時盛美,有《洪武聖政記》。自永樂以後,則少師楊士奇,有《三朝聖諭錄》。至天順改元,則少保李賢,有《天順日錄》、《二錄》。皆近有印本,而《聖政記》獨亡,僅見其序文,惜哉!”據其所云,則此書在成化閒已無傳本,不知何以得存於今。然勘驗文義,實非贗託。或純偶未見,遽以為佚歟?然是書之不行於明代,亦可見矣2。 【彙訂】 1.宋濂《〈洪武聖政記〉序》明言全書分為“上、下卷,凡七類”,《總目》漏載《昭大分第三》。 2.《總目》卷五三著錄明霍韜編《明良集》十二卷,曰:“是書所錄,凡宋濂《洪武聖政記》一卷,金幼孜《北征前錄》一卷、《後錄》一卷,楊士奇《三朝聖諭錄》三卷,楊榮《北征記》一卷,李賢《天順日錄》一卷,李東陽《燕對錄》一卷”,今傳世明嘉靖十二年刻本《明良集》第一種即為宋濂《洪武聖政記》。清同光閒胡風丹輯《金華叢書》本《洪武聖政記》,其《重刻〈洪武聖政記〉序》謂“從《金聲玉振集》中鈔成付梓”,而《金聲玉振集》乃袁褧於明嘉靖二十九年至三十年閒編刻。足見《洪武聖政記》絕非“不行於明代”。(許振興:《<四庫全書總目>“洪武聖政記”條考誤》) 庚申外史二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明權衡撰。衡字以制,號葛溪,吉安人。元末兵亂,避居彰德黄華山。明初歸江西,寓居臨川以終。是書見於《明史·藝文志》者,卷目與此相合。陳繼儒嘗刻入《祕笈》,佚脱譌舛,殆不可讀。此乃别行鈔本,猶當日原帙也。所紀皆元順帝即位以後二十八年治亂大綱。時順帝猶未追諡,以其庚申年生,故稱之曰庚申帝。又《元史》亦尚未修,故别名曰《史外見聞錄》。所言多與《元史》相合。於宫庭搆煽、盜賊縱横之事,皆能剖析端委。至於順帝誅博囉(原作孛羅,今改正),與秀才徐思畚謀之,博囉誅,思畚不受賞,逃去;及危素為權臣草詔諸事,皆他書所不載。惟其中稱順帝為瀛國公子一條,最為無稽。厥後袁忠徹著之於文集,寧王權載之於《史略》,程敏政又選忠徹之文入《明文衡》,錢謙益又引余應之詩證實寧王權之説。其端實自此書發之。蓋元之中葉,宋遺民猶有存者。因虞集草詔,有“託歡特穆爾非明宗之子”一語,遂造此言以泄其怨。明人又讎視元人,遂附合而盛傳之。核以事實,渺無可據,實為荒誕之尤,非信史也。書前别附一序,稱:“洪武二年,迪簡受命訪庚申帝史事”云云,不著其姓。詳其文,乃《庚申帝大事紀》序,非此書之序,後人移綴此書中耳。考王禕《造邦勳賢錄》稱:“劉迪簡1,宜春人,國初徵授尚賓副使”,則迪簡當為劉姓。又考黄溥《閒中今古錄》稱劉尚賓集《庚申帝大事紀》,則此序為劉迪簡《大事紀》序明矣。 【彙訂】 1.“王禕”,底本作“王褘”,據殿本改。説詳卷七《學易舉隅》條注文。 國初禮賢錄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舊本題明劉基撰。基字伯温,青田人。元至順中舉進士,除高安丞,罷去。旋起為江浙儒學副提舉,再投劾歸。復辟為元帥府都事,為方國珍所搆,羈管紹興。後從石抹宜孫剿捕山寇1。執政者抑其功,僅授總管府判,遂棄官還里。明初聘入禮賢館,參預機密,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又授宏文館學士,敘功封誠意伯。正德九年,追諡文成。事蹟具《明史》本傳。此書《藝文志》、《千頃堂書目》皆作基撰。然錄中所載,即明太祖任用基及葉琛、章溢、宋濂四人事,且有“基馳驛歸里,居家一月而薨”之文,則非基所作審矣。其中紀述多與史傳相合,無他異同。又基、溢皆載其卒時事,而宋濂得罪徙蜀事則無之,葉琛事蹟亦甚寥寥。蓋後人雜採成書,故詳略不同如此也。 【彙訂】 1.“石抹宜遜”,殿本作“舒穆嚕宜遜”。 平蜀記一卷(户部尚書王際華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載明洪武四年遣湯和等伐蜀,明昇出降事,後附劉基《平西蜀頌》一篇。末有袁褧跋,稱:“定遠黄金《開國功臣錄》載平蜀事,於潁川侯傅友德、德慶侯廖永忠傳中甚詳,惟平章楊璟與明昇書乃詳於斯記”云。 北平錄一卷(户部尚書王際華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載明洪武三年徐達、李文忠分道出塞,追王保保及襲破應昌府事,紀錄頗為簡略。惟達與文忠所上二表及太祖封爵諸臣詔諭,則全篇載之。疑後人從《實錄》中鈔出者也1。 【彙訂】 1.“者”,殿本無。 别本北平錄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紀明洪武元年命徐達、常遇春等北征之事,而終以君臣鑑戒之語。其年月皆與史合。核檢其文,亦從《實錄》鈔出也。 雲南機務鈔黄一卷(户部尚書王際華家藏本) 明張紞編。紞字季昭,富平人1。洪武初,以通經舉送京師。歷官雲南左布政使,召為吏部尚書。燕王篡立,仍其故官。後以建文時變亂祖制事詰責,紞懼自殺。事蹟具《明史》本傳。是編乃洪武初以雲南梁王未下,命潁川侯傅友德等帥師征之2,紞以左參政在行閒。後平定雲南,紞擢布政使,留治其地。因檢閱錄黄稾本,取前後制敕詔誥之文有關軍務者,彙為一編,藏之文廟尊經閣。自十五年二月至二十一年七月,凡三十七篇。紞自為之序。《明史》本傳載紞出為左參政在平定雲南之後,殆偶未考紞此序歟3? 【彙訂】 1.《國朝獻徵錄》卷二四鄭曉《吏部尚書張公紞傳》云:“張公紞字昭季,富平人。”雍正《陝西通志》卷五七上廉能人物張紞傳,據《名山藏》引張芹《備遺錄》亦云:“字昭季,富平人。”《明史·張紞傳》、《列朝詩集小傳》甲集“張尚書紞”條亦作“字昭季”。 2.傅友德征雲南始於洪武十四年,應稱“洪武中”。 3.鄭曉《吏部尚書張公紞傳》:“洪武十二年冬升通政司左參議試左通政,十五年雲南平,出為左參政。”可知《明史》本傳不誤。書中載洪武十九年九月二十四日,“皇帝諭雲南等處承宣佈政使司左參政張紞曰”云云,可知“平定雲南,紞擢布政使”不確。(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明高皇后傳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前有永樂四年明成祖與徐皇后二序,俱謂永樂九年類輯《古今列女傳》1,以高皇后聖訓與古后妃為一卷,而諸侯大夫、士庶人妻各為卷。徐后請以《高皇后傳》别刻之,遍賜内外。然則此即《古今列女傳》之文而别出之者,其文則永樂初詞臣所撰也。又前有世宗致楚王書,并章聖太后誥諭楚藩一道。章聖太后即興獻后也,嘉靖七年上尊號曰慈仁。九年頒太后製《女訓》於天下。此在十年之春,蓋與所頒《女訓》同賜藩服。其時高帝、高后之諡號尚未改定,故仍前號也。其楚王即端王榮,以嘉靖十三年卒,為昭王楨之四世孫,故世宗以叔祖稱之云。 案此編亦傳記之類。然皇后為天下母儀,敵體人主,不可參錯諸傳記中。今變例置之於“雜史”,亦所謂禮以義起者也。 【彙訂】 1.據《總目》卷五八《古今列女傳》條,“永樂九年”乃“永樂元年”之誤。(杜澤遜:《四庫存目標注》) 漢唐祕史二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明寧王權撰。權自號臞仙,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逾二年,就藩大寧。燕王謀反,挾之同行。為燕王草檄,約中分天下。永樂元年秋,封南昌而仍其故號。正統十三年始薨。事蹟具《明史》本傳。《傳》載此書作二卷,與今本合。權自序云:“洪武二十九年,奉命纂輯,成於辛巳六月。”考是年為建文三年,權已為燕軍所劫,故不書建文年號1。而其弟安王楹跋,亦第書“歲在壬午”也。其書以劉三吾等洪武閒進講漢唐事實類次成編,故詞多通俗。其諸帝論贊,皆太祖御撰。唐末繫司馬光論,亦奉敕載入,故特題曰“欽取”。其大旨以後世之亂亡,皆推本於貽謀之不善,所論不為無理。而擇焉弗精,多取委巷之談。如高帝斬蛇,蛇後轉生王莽之類2,皆偽妄不足辨也。 【彙訂】 1.今存明建文刊本此書自序“辛巳”上鏟去二字,則原文固有建文年號也。(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補編》) 2.“蛇”,殿本無。 奉天靖難記四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紀明成祖初起至即位事。蓋永樂初年人所作。其於懿文太子及惠帝,皆誣以罪惡,極其醜詆,於王師皆斥為賊。故黄虞稷《千頃堂書目》稱其“語多誣偽,殊不可信”。按建文元年十一月,成祖戰勝白溝河,上惠帝書,并移檄天下。軍中倉卒,語多可笑。《姜氏祕史》所載,最得其真。是書於上惠帝書頗有删潤,而移檄則置之不錄。則其文飾概可見矣。 别本洪武聖政記十二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其書與宋濂《洪武聖政記》同名,而載至太祖之末。又有成祖時夏元吉等進《太祖實錄》表文。卷端有浙江丁敬題語數行,稱其“繕寫古雅,疑出永樂時沈度諸人手。檢連江陳氏所藏只四卷,絳云樓所藏亦只八卷。此得一十二卷,真祕册也”云云。然其文皆鈔撮《實錄》,别無異聞。其繕寫亦鈔胥俗書,未見所謂古雅者。疑書與跋語皆書賈贗託耳。 國初事蹟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劉辰撰。辰字伯靜,金華人。太祖起兵之初,署吳王典籤。又入李文忠幕府,建文中,擢監察御史。永樂初,李景隆薦修《太祖實錄》。後官至北京刑部左侍郎。事蹟具《明史》本傳1。此書卷首有“臣劉辰今將太祖高皇帝國初事蹟開寫”一行。後俱分條件繫,頗似案牘之詞。蓋即修《實錄》時所進事略草本也。辰於明初嘗使方國珍,又嘗在李文忠幕下,所見舊事皆真確。而其文質直,無所隱諱,明代史乘多採用之。故其文並散見於他書,轉無異聞之可取焉。 【彙訂】 1.《明史》本傳:“(永樂)十四年,起行部左侍郎。”康熙《金華府志》卷一七《人物·劉辰傳》、光緒《金華縣志》卷九《人物·政事·劉辰傳》均作“行部左侍郎”。(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北征錄一卷後北征錄一卷(户部尚書王際華家藏本) 明金幼孜撰。幼孜本名善,以字行,新淦人。建文己卯舉人,授户科給事中1。燕王篡位後,改翰林檢討,歷官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卒諡文靖。事蹟具《明史》本傳。幼孜在永樂中,參預機務。因北征阿嚕台時扈從出塞,紀所歷山川古蹟及行營之所見聞,以成《前錄》。本傳稱:“成祖重幼孜文學,所過山川要害,輒命記之,幼孜據鞍起草立就。”又稱所撰有《北征》前、後二錄,即此本也。《前錄》自永樂八年二月至七月,《後錄》自永樂十二年三月至八月,並按日記載。其往返大綱,均與史傳相合。其瑣語雜事,則史所不錄者也。 【彙訂】 1.己卯為建文元年。然王世貞《弇山堂别集》卷四五《内閣輔臣年表》云:“金幼孜名善,以字行,江西新淦人。由洪武庚辰進士。”庚辰即建文二年,明人避忌稱洪武庚辰。《明史·金幼孜傳》亦云:“建文二年進士。”雍正《江西通志》卷七四《金幼孜傳》引《列卿錄》云:“建文進士,授户科給事中。”可知金幼孜出身進士。(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後北征記一卷(户部尚書王際華家藏本) 明楊榮撰。榮初名子榮,字勉仁,建安人。建文庚辰進士,除翰林編修。燕王篡位後,入直内閣,更今名。歷官工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卒諡文敏。事蹟具《明史》本傳。榮以永樂二十二年四月扈從北征,記其往還始末,著此書。編排月日,敍述頗詳。榆木川之事,即是役也。其事世多異説,榮所記則與史符合1。蓋史官以其帷幄之臣,身預顧命,故用以為據。然其實錄與否,亦無可考矣。 【彙訂】 1.“合”,殿本無。 小史摘鈔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賢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明史·藝文志》亦未著錄。蓋洪、永閒人所編。皆載明太祖瑣事,末附建文遺事八條。大抵多委巷之語1。如李文忠納款於張士誠、劉基死後焚屍揚灰,皆必無之事。其謬妄固不待辨也。 【彙訂】 1.“語”,殿本作“説”。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