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类书 > 图书集成乾象典 | 上页 下页 |
露部外编 |
|
《拾遗记》:“炎帝时,陆池丹蕖骈生如盖,香露滴沥,下流成池。” 《列子·黄帝篇》:“姑射山在海河洲中,有神人焉,吸风饮露。” 《拾遗记》:“高辛氏时,有丹丘之国,献玛瑙瓮,以盛甘露。 帝德所洽,被于殊方,以露充于厨也。玛瑙瓮至尧时犹存,甘露在其中,盈而不竭,谓之宝露,以班赐群臣。 至舜时露已渐减,随帝世之污隆,时淳则露满,时浇则露竭。及乎三代,减于陶唐之庭。舜迁宝瓮于衡山之上,故衡山之岳有宝露坛。舜于坛下起月馆以望”夕月。舜南巡至衡山,百辟群后皆得露泉之赐,时有云气生于露坛,又迁宝瓮于零陵之上。舜崩,瓮沦于地下。至秦始皇通汨罗之流为小溪,从长沙至零陵,掘地得赤玉瓮,可容八斗,以应八方之数,在舜庙之堂前。后人得之,不知年月。至后汉,东方朔识之,朔乃作《宝瓮铭》曰:“宝云生于露坛,祥风起”于月馆,望三壶如盈尺,视八鸿如萦带。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形如壶器。此三山上广,中狭下方,皆如工制,犹华山之似削成。八鸿者,八方之名。鸿,大也。登月馆以望四海三山,皆如聚米萦带者矣。 尧登位三十载,有巨查浮于海上,名曰“贯月查”,亦谓“挂星查。”羽人栖息其上,群仙含露以嗽日月之光,则如瞑矣。 《路史》:禹之治水,西过三危之阨,巫山之下,饮露之民。 《拾遗记》:“孔子生,有二神女,擎香露于空中而来,以沐浴征在。” 西王母至,与燕昭王游于燧林之下,有飞蛾衔火,状如丹雀蛾,凭气饮露,群仙杀此蛾合丹药。 《十洲记》:武帝问月氏使者:“猛兽食噉何物?”使者曰:“猛兽所出,或生昆仑元圃,其寿不穷,食气饮露,当其神也,立兴风云,吐嗽雨露。” 《洞冥记》:东方朔字曼倩,父张夷,字少平,妻田氏女。夷年二百岁,颜如童子,朔生三日而田氏死,时景帝三年也。邻母拾而养之,三岁,天下秘谶一览暗诵于口,居常指撝天下,空中独语。邻母忽失朔,累月方归,母笞之,后复去,经年乃归。母忽见大惊曰:“汝行经年一归,何以慰我耶?”朔曰:“儿至紫泥海,有紫水污衣,仍过虞渊湔浣,朝发中返,何云经年乎?”母问之:“汝悉是何处行?”朔曰:“儿湔衣竟,暂息都崇堂,王公饴之以丹霞浆,儿食之太饱闷几死。乃饮元天黄露,半合即醒。”东方朔游吉云之地,得神马一匹,高九尺。帝问朔是何兽也?朔曰:“昔西王母乘灵光辇,以适东王公之舍,税此马游于芝田,乃食芝田之草。东王”公怒,弃马于清津天岸。臣至王公坛,因骑马返绕日三匝,然入汉关,关犹未掩,臣于马上睡,不觉而至。帝曰:“其名云何?”对曰:“因疾为名。步景朔当乘之时,如驽蹇之驴耳。臣有吉云草十种,种于九景山东,二千岁一花,明年应生,臣走请刈之,得以秣马,马终不饥也。臣至东极,过吉云之泽,多生此草,移于九景之山,全不如吉云之地。”帝曰:“何谓吉云?”朔曰:“其国俗之云气占吉凶,若乐事,则满室云起,五色照人,着于草树,皆成五色露,味甚甘。”帝曰:“吉云露可得乎?”朔东走,至夕而返,得元露,青露,盛青琉璃,各受五合,跪以献。帝遍赐群臣,群臣得尝者,老者皆少,疾者皆愈。凡五官尝露,董谒、李克益、孟岐、郭琼黄安也。 《善语》国人常群飞往日下,自曝,身热乃归,饮丹露为浆。丹露者,日初出有露汁如珠也。 升蕖鸭,赤色,每止于芙蕖上,不食五谷,唯咂叶上垂露,因名“垂露鸭。” 元封三年,数过国,献《能言龟》。东方朔曰:“惟承桂露以饮之。” 《酉阳杂俎》:贝丘有玉女山,北海蓬球入山伐木,见有四妇人,端妙绝世,见球俱惊起,上楼弹琴。球树下立觉少饥,乃以舌舐叶,上垂露。俄有一女乘鹤而至,逆恚曰:“玉华,汝等何故有此俗人?”球惧而出门,忽然不见。 《云笈七签·茅山升真王先生传》:太建末,靖室中忽有一神人醉卧,呕先生然香礼候,神人曰:“卿是得道之人,张法本亦甚有心。吾欲并起游天台山,石桥广阔可过,得彼多散仙人,又常降甘露,以器盛之,服一升可寿得五百岁。卿能去否?”先生便随出,上东岭,就法本。至山半,忽思未别二三弟子,付嘱经书。背行三十步,回望神人化为鹤,飞去。 《暌车志》:“江南有人长七丈,名黄父。以鬼为饭,以雾露为浆。”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