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古典文学 >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 | 上页 下页 |
第十五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3) |
|
杨志禀道:“此十担礼物都在小人身上,〔是〕和他众人都由杨志,〔是〕要早行便早行,要晚行便晚行,要住便住,要歇便歇,亦依杨志提调;〔是〕如今又叫老都管并虞候和小人去,他是夫人行的人,〔闲中捎带一句,千古同笑。〕又是太师府门下奶公,〔又捎带一句。〕倘或路上与小人别拗起来,杨志如何敢和他争执得?〔是。○不惟杨志争执不得,依上二句,想相公亦争执不得。〕若误了大事时,杨志那其间如何分说?” 〔是。○一路都是特特写出杨志英雄精细,便把后文许多别拗争执,因而失事,隐隐都算出来,深表杨志不堕七个人计中也。〕 梁中书道:“这个也容易,我叫他三个都听你提调便了。” 杨志答道:“若是如此禀过,小人情愿便委领状。倘有疏失,甘当重罪。” 梁中书大喜道:“我也不枉了抬举你!真有见识!” 随即唤老谢都管并两个虞候出来,当厅分付,道:“杨志提辖情愿委了一纸领状监押生辰纲——十一担金珠宝贝——赴京太师府交割。这干系都在他身上,你三人和他做伴去,一路上,早起,〔句〕晚行,〔句〕住,〔句〕歇,〔句〕都要听他言语,不可和他别拗。夫人处分付的勾当,你三人自理会。〔调侃一句,然却是分外闲笔,以泯自家倒装之迹耳。〕小心在意,早去早回,休教有失。” 老都管一一都应了。当日杨志领了。 次日早起五更,在府里把担仗都摆在厅前。老都管和两个虞候又将一小担财帛,共十一担,拣了十一个壮健的厢禁军,都做脚夫打扮。杨志戴上凉笠儿,穿著青纱衫子,系了缠带行履麻鞋,跨口腰刀,提条朴刀。老都管也打扮做个客人模样。两个虞候假装做跟的伴当。各人都拿了条朴刀,又带几根藤条。〔以备后用。○不是此处放此一句,后来一时如何生得出。〕梁中书付与了札付书呈。一行人都吃得饱了,在厅上拜辞了。梁中书看军人担仗起程。杨志和谢都管、两个虞候监押著,一行共是十五人,离了梁府,出得北京城门,取大路投东京进发。 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杨志一心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上躜行。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先反衬出一句早行午歇,真是闲心妙笔。〕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路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写得前后明画。〕〔眉批:第一番。〕那十一个厢禁军,〔第一段,先写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著林子便要去歇息。杨志赶著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第一段。〕 两个虞候〔第二段,写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里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杨志便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 那虞候道:“不是我两个要慢走,其实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前日只是趁早凉走,如今恁地正热里要行,正是好歹不均匀!” 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 两个虞候口里不言,肚中寻思:“这厮不直得便骂人!”〔第二段。〕 杨志提了朴刀,拿著藤条,自去赶那担子。两个虞候坐在柳阴树下等得老都管来,〔第三段,写老都管。○看他三段三样来法。〕两个虞候告诉道:〔虞候诉都管。〕“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公门下一个提辖!直这般会做大!” 老都管道:“须是相公当面分付道:‘休要和他别拗,’因此我不做声。这两日也看他不得。权且耐他。” 两个虞候道:“相公也只是人情话儿,都管自做个主便了。” 老都管又道:“且耐他一耐。”〔第三段。〕 当日行到申牌时分,寻得一个客店里歇了。那十一个厢禁军两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禁军诉都管。〕“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情知道被差出来。这般火似热的天气,又挑著重担;这两日又不拣早凉行,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们直恁地苦!” 老都管道:“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 那众军汉道:“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并不敢怨怅。” 又过了一夜。 次日,天色未明,众人起来,都要乘凉起身去。〔写得妙,意中之事,意外之文。〕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写得妙,遂成趣语。〕却理会!” 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 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 拿了藤条要打。众军忍气吞声,只得睡了。当日直到辰牌时分,〔写得妙。〕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一路上赶打著,不许投凉处歇。那十一个厢禁军口里喃喃呐呐地怨怅;〔一句禁军。〕两个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一句虞候。〕老都管听了,也不著意,心内自恼他。〔一句都管。〕 话休絮烦。似此行了十四五日,那十四个人没一个不怨怅杨志。〔如椽之笔。〕当日客店里辰牌时分慢慢地〔妙〕打火,吃了早饭行,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先将未午写来,次入正午,便令分寸都出。〕〔眉批:第三番。〕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却监著那十一个军汉。约行了二十余里路程,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阴树下歇凉,〔此一段单写军汉,都管、虞候部落在后。〕被杨志拿著藤条打将来,喝道:“快走!教你早歇!” 众军人看那天时,〔写热却写不尽,写怨怅亦写不尽,陡然写出看那天时四字,遂已抵过云汉一篇,真是才子有才子之笔也。〕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先将未午一段尽情写出炎热之苦,至此处交入正午,只用一句,便接入众人睡倒,行文详略之际,分寸不失。〕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只得一句七个字,而热极之苦,描画已尽,叹今人千言之无当也。〕走不得。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 杨志喝著军汉道:“快走!赶过前面冈子去,却再理会。” 正行之间,前面迎著那土冈子。一行十五人奔土冈子来,歇下担仗,十四人都去松林树下睡倒了。〔奈何!○笔势从上三番赶下来,有天崩地塌之势。〕杨志说道:“苦也!这里是甚么去处,你们却在这里歇凉!起来快走!” 众军汉道:“你便剁做我七八段,也是去不得了!”〔真有此语。〕 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真有此事。〕杨志无可奈何。只见两个虞候和老都管气喘急急,也巴到冈子上〔此一段都管、虞候方来。〕松树下坐下喘气。〔巴得他来,却也坐了,真奈何!○写来真有此事。〕看这杨志打那军健,〔八个字活写出心中刺,眼中钉来。〕老都管见了,说道:“提辖!端的热了走不得!休见他罪过!”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