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郑振铎 > 中国文学史 | 上页 下页
第五章 先秦的散文(3)


  三

  持其说以自骋于世者,于儒、道、墨三家外,还有不少。《孟子》里说及的,有许行及杨朱。许行与“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他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他的徒从以为“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孟子·滕文公上》)。杨朱的学说,也见于《孟子》。孟子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最后他又慨然的说道:“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孟子·滕文公下》)杨朱之学说能引起孟子那么激烈的反抗,当然在那个时候一定流传得很广。“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由这句话可知杨朱的势力已与墨翟并驾齐驱的了。《庄子·天下篇》所叙列的“天下之治方术者”有儒家,有以墨翟、禽滑釐为中心的墨家,有宋钘、尹文,有彭蒙、田骈、慎到,有关尹、老聃,有庄周他自己,有惠施。

  他所评论者凡七家。每一家都有简略的叙述。荀子的《非十二子篇》,则所非者凡六派,十二人。一派是它嚣、魏牟,一派是陈仲、史鰌,一派是慎到、田骈,一派是墨翟、宋钘,一派是惠施、邓析,一派是子思、孟轲。韩非子的《显学篇》则说到儒、墨二家及其所分化的十一支派。司马迁在《史记》的《孟子荀卿列传》中,所叙列的除荀、孟之外,则有:齐之驺忌、驺衍、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赵之公孙龙、剧子;魏之李悝;楚之尸子、长卢;阿之吁子(即芊子)。“世多有其书”。宋则有墨翟。他父亲司马谈作《论六家要旨》(《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所举的六家则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也各给以评判。到了刘向,则总诸子为十家,实则“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十家者,一儒家,二道家,三阴阳家,四法家,五名家,六墨家,七纵横家,八杂家,九农家,十小说家。这可见那时的思想界是如何的热闹。刘向的叙列,可以说是最有系统的。但这些家派的著作,今百不存一。我们要研究他们,实在是异常的困难。但在那些有书遗留下来的“诸子”中,有一部分还是后人搜集重编的(如《尸子》),有一小部分又显然可以看出他是伪托的(如《商子》)。公孙龙、邓析诸人的书也不甚重要。现在都不讲。只讲比较重要的韩非。

  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喜刑名法术之学。与李斯同事荀卿。他口吃,不能说话,而善于著书。他看见韩国日以削弱,数以书谏韩王,不见用。退作《孤愤》、《五蠹》、《内储说》、《外储说》、《说林》、《说难》十余万言以见志。后韩国使非于秦。非在秦被杀。他死的时候,是公元前233年(即秦始皇十四年)。他的书《韩非子》,有五十五篇,其中一部分是他自己著的,一小部分是后人加入的。他的文辞致密而深切,后来论文家受他的影响者甚多。

  《汉书·艺文志》著录纵横家自苏子(秦)、张子(仪)、庞援以下至蒯子(通)、邹阳、主父偃等凡十二家,其中除汉人以外,先秦作者,如苏张二人,虽已无书传世,然他们的辩辞,却为《战国策》保存得不少。《战国策》为古代最好的散文名作之一。她的精华所在,便是诸辩士的论难的文章与其足以耸动人主听闻的议论。所以张仪、苏秦的绝好的政论,我们却仍能很愉快的享受到。他们的长处,在于能够度察天下的大势而出之以引人入胜的妙喻好句,出之以动人心脾的危辞险语。在政论上说来,实在是一种杰作,后人很少能及得到的。贾谊不过悲愤而已,陆贽不过恳切而已,若苏、张之作,才可当得起隽脆清俊、深入无间之称。我们没有对公共讲述的大演说家狄摩桑尼士、西塞罗等人。然我们却有可同样的不朽的政论者苏、张。尚有《管子》一书,托名管仲著,《晏子》一书,托名晏婴著,《孙子》一书,托名孙武著,《吴子》一书,托名吴起著,以及其他如《鬻子》之属,虽亦议论中听,结构绵密,而其中类多为后人所伪作,所以这里也都不讲。

  狄摩桑尼士,今通译狄摩斯梯尼。古希腊演说家。

  春秋战国时代的灿烂无比的思想界,到了战国之末,渐渐的衰落下来。于是有秦相吕不韦,集许多宾客,使各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名之曰《吕氏春秋》。这一部无所不包的杂书,就是中国古代思想界的总结集。到了秦始皇统一各国,焚天下之书,以愚天下人民之耳目,各种的思想便一时被扑灭无遗。汉兴,儒、道二派的余裔又显于时,但俱苟容取媚于世,已完全没有以前的那种救世的、积极的精神了。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