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张太雷 > 张太雷文集 | 上页 下页 |
中英谈判的经过与结果 |
|
(一九二六年八月一日) 久已喧传的中英谈判到底实现了。国民政府的代表陈友仁[1]宋子文[2]顾孟余与英港代表白伦纳(驻粤总领事)刚伯(港辅政司)哈立法克斯(港律政司)于七月十五日在广州开会了。从十五日到二十三日其中一共开了五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十五日)完全是一个形式上的会议,除掉陈友仁一篇欢迎辞外别无可记的。 第二次会议(十六日)中国代表提出关于对英杯葛[3]的意见书。意见书首先指出:“此种对英怀葛,如欲认真解决,则最少当寻求其直接原因之所在,所为疗病当治其本也,对英杯葛之显象,实直接发生于一九二五年六月二十三日沙基惨案发生之后,尔时中国学生及各界之惨被狙杀,断肢折臂,实为此杯葛之直接原因所在,衡以因果关系,无可疑者,今欲以会商解决之法,断除此种杯葛,不能不先从六月二十三惨案办理。”中国代表提出:要解决对英杯葛必先从沙基惨案着手办理,这不啻给英国代表当头一棒。当英代表到广州来开会时,以为这次谈判是很容易的事,靠着英国素来出名的对弱小民族的外交手段来应付区区广东的代表,当然是不费吹灰之力。他们一方面在谈判前及谈判中各方面表示威吓,如白鹅潭英舰追逼纠察队船只,海关以封关为恐吓,英兵追至深圳车站等;一方面腰包裹袋着一千万元的支票,以为东方穷鬼政府,又当北伐之时一定是能引诱得着国民政府的代表的。他们以为这次谈判不过借一千万元钱与国民政府的事情,又那里晓得国民政府的代表有这样的胆量,有这样的魄力,竟敢重提旧案硬要英国低首认罚呢?这一着是英国代表没有梦想到的。英国代表措手不及受了一大挫折。 该意见书继续说明六月二十三日全案之背景为五卅惨案,英警长伊文生下令枪杀民众,以致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况乎广州为中国民族主义最大中心点,无怪其于此案坚持民族主义以相对待,而视为中国民族主义与外国帝国主义间斗争之显著表示也”;“则广州爱国示威,及其他群众运动种种之表示,皆为其当然之结果,盖六月二十三日广州之所以组织此可记之巡行者,皆所以发挥民族主义之精神,而对此惨案致无穷之感慨也”。国民政府代表说这一段话,真不愧为人民的代表。中国政府代表能站在民族主义上与外国交涉要算是破天荒的第一遭了。这篇意见书要在中国外交史上开一新纪元。 该意见书继续指出沙基惨案之责任在英国。因英兵在四面夹水而有沙包电网防御之沙面向徒手游行之民众开枪扫射以致死者五十伤者百余;又经英政府拒绝讨论国民政府所提出解决沙基惨案之条件;于是广东人民除用对英杯葛之办法外别无方法可使英国对其野蛮行为有正当之处罚。香港封锁广州断绝其邮电交通及粮食接济,亦为对英杯葛之辅因,并给广东人民实行杯葛之榜样。 英国代表对于中国代表这一打击并未预备,当面当然无从答复,因提议于三日后在下次会议答复,并要求中国代表不可宣布,英国代表方面对此意见书内容厉害之恐慌,可想而见。后因中国代表之坚持,英国代表允在答复后一同公布。中国在外交谈判上占上风,这亦算是第一遭了。 十九日为第三次会议,英代表提出答复,其大意不外图赖而已。英代表说:关于对英杯葛缘由之意见,早经讨论,现在把它再提出讨论并将讨论公布“恐徒为激动舆论之具”。他们不知道革命政府的外交全靠激动本国及交涉国的民众,而帝国主义政府最怕惧的亦就是这种外交手段。 英代表认为五卅被杀之中国人民是该杀的,英警长为维护上海“全埠人民”利益起见,除屠杀外无他道。英代表此种口吻不足一辩,因帝国主义在殖民地上之屠杀都有借口而且总是有道理的。英代表更说各地借口五卅案而发生淆混事实以耸动对英之恶感,以致有九江等处的滋扰。对于沙基惨案,英代表说中国方面先开枪。他们举他们同类的丹麦瑞典领事作证人,并说中国政府任令鼓动妄为,何异厝薪于积火之上,不能辞其咎。他们竟将自己杀人之罪轻轻赖掉。那个不知道帝国主义者的狡猾?但是谁又能相信他们呢?对于香港封锁亦一味图赖。最岂有此理的就是英代表说:此种断绝交易非出于自由,仅以少数强有力者组织团体以武力维持罢工。 第四次会议(二十一日)中国驳复英代表之复文。有一要点就是争外交公开之必要。这是革命政府最硬之点,一切帝国主义者所说公开都是假的。第二点就是肯定沙面首先放枪。第三要点就是驳斥英代表所说对英杯葛只有少数人以武力维持的,这不啻说中国人民对于残杀行为沙基惨案者尚不起公愤,简直是奴隶成性。 因双方争执不下,中国代表提出具体的提议:第一,为确定(一)关于沙面开枪事,(二)关于香港封锁广州事,(三)关于拒绝国民政府在沙基案发生后所提解决条件事,本会议应委托第三者出面组织一公正的审查委员会,以决定此中争点,双方应遵守此法庭之决定。第二,如欲从速解决对英杯葛,则中英两方须协力分任负担,此项负担有三:(一)英国方面应保障六月二十三日之事件不再发生,具体办法即沙面海陆驻兵及英舰在中国河面应受限制;(二)赔偿沙基惨案死伤家属;(三)为解决香港广东关系破裂所发生之失业大问题,应筹备大宗款项。 英国代表对于第一提议,谓须请示政府。对于第二提议,则完全拒绝。中国代表又提议:在公正考察法庭未成立以前为从速解决对英杯葛之需用起见,应行借债,此项借债由双方分担,如审查委员会判定英国胜诉,国民政府并可偿还香港所担负之部分。国民政府此种让步不能不算极顶了,但英国代表仍旧拒绝了。英国方面答应的就是“以实业借款,贷予中国,以为开辟黄埔港口之用,而以建筑粤汉广九两铁路接轨为条件,其监督条款,则依照广九铁路协约办法,雇用英国总工程师总管账各一人,如中国不欲经营上项实业,则同样的实业的企业,如建筑铁路于别司湾或汕头,均无不可云云”,对此,中国代表声明,亦须请示政府。 二十三日为中英谈判第五次会议,除中国方面提出关于组织公正考察法庭办法及英国方面提出借款办法外,双方代表议决中英谈判暂时延会,以便双方将各对方提议请示政府。 中英谈判既已延会了,可以说是告了一个段落;我们现在看一看到底得了些什么结果?除掉国民政府外交政策的正确在本国及世界各国的民众中间发生了很好影响以外,这次谈判更没有其他好的具体结果。英国方面对于中国代表提出的条件,几乎完全拒绝了,只对于设立审查委员会未加拒绝,允请示伦敦政府后再议。因为英国代表对于组织委员会审查沙基惨案是无法拒绝的,因为如对于此事拒绝不啻承认自己有过不敢受审查。亦就是这组织审查委员会的提议尚把此次谈判联系着,未使破裂。英国既不愿接受我国何等条件,就是说他不承认对其屠杀中国人民之行为负责;但是他因为自被杯葛以来所受损失不堪,故愿借一千万元与国民政府建筑黄埔港口。没有比帝国主义最会打算盘了;英国非但想把这一千万元来解决杯葛,还想在这一千万元的借款上希图获得许多利益。英国最怕黄埔能筑成头等港,这样海洋大船就可直抵黄埔,毋庸经过香港,香港就要立刻冷落起来;因此英国想管理黄埔港事,想把一千万元的借款在英国管理之下建筑一极小的四等港(筑一头等港要四千万元),只容得三千吨以下的船只,这样大船只仍须去香港,于是与香港全无妨害。借款的条件尚有二:一、如广九路借款条件一样,黄埔港的总会计与总工程师须用英人。如果有这样条件的借款可以答应,不是我们要赔了夫人又折兵吗?这即是我们一年奋斗全无结果,还要断送黄埔港口与英国做租界。二、同时粤汉广九路要接轨。粤汉广九接轨是香港所多年想望的而是广州商人素来所激烈反对的,因为北来货可直往九龙香港不在广州停留;现在英国想借此借款而达其多年想望未得的目的。如果两路接轨同时黄埔港又是四等小港,货物好一直运九龙而不往黄埔,那时我们为了黄埔筑港闹了震天响,到底不过得了一个死港。这种借款办法,虽然政府代表允请示政府,想政府决不会答应的,亦不过应付应付而已。这是我们从这次谈判现在所得到的结果。我们应当怎样办?这谈判还继续着并在延会中,正等候我们的回答,两方代表还要至少有一次的接头。我们的回答到底是什么?我们现在有三条出路:第一条出路,就是我们无条件屈服,对英怀葛无条件取消;第二条出路,就是我们接受英国黄埔借款,我们非特屈服了并且将黄埔送给英国做租界;第三条出路,就是既然我们不愿屈服,使我们白白地奋斗了一年,更不愿断送黄埔予英国,那末,我们只要继续奋斗,不达目的不止。这三条出路之中我们必须要采取一条,现在已经是我们要果断地回答这问题的时候了。无论是政府,党,社团,及人民都应该公开的回答这问题了。如果我们不甘做亡国奴,如果我们认为沙基惨案的仇非报不可,我们决定要奋斗下去,那末,我们就不能象现在一样,有的对省港罢工是漠不关心,有的是有意无意地实行破坏,有的是心上反对而不愿说,有的愿帮助而不积极,这样的状况是不能持久的,这是不生不死的状态,可怜的罢工工人尤其是罢工纠察队单独奋斗,还要受各面的攻击,如何可以希望这支孤军能胜利呢?同志们!同胞们!我们到底决定继续加紧奋斗?还是甘心屈服?如果我们决定加紧奋斗,我们胜利的机会现在更大了。因为吴佩孚的倒已经是定了的,武汉不日克复,国民政府的势力一天推广一天,如果英国顽强,我们可以将对英国的杯葛更加紧并且传播到国民政府所有的疆土去,使英货在中国的市场日益缩小,或者我们还可以赶速自己筹资四千万元,不足时甚至可借他国无条件的借款,来建筑黄埔港口使香港完全成为废物。同志们!同胞们!我们要相信我们自己的力量!我们要有决心!我们要继续奋斗下去! [1]陈友仁(1875—1944),广东顺德人,民国时期外交家。1922年起任孙中山外事顾问、英文秘书。1926年被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委员,时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 [2]宋子文(1894—1971),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民国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 [3]杯葛,英文boycott的音译,意为联合抵制。 (1)原载《人民周刊》第17期,署名大雷。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