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邹韬奋 > 激变 | 上页 下页 |
苏联革命廿周纪念 |
|
中国现在是在整个民族争生存的抗战时期,在这抗战时期里面,我们的一切思想和行动都以“抗战第一”的目标为集中点。换句话说,我们的一切思想和行动都以如何保障抗战最后胜利为中心。因此,逢到我国的友邦苏联革命廿周的纪念(恰在本刊本期出版的后一天即十一月七日),我们一方面要为我们的友邦庆祝,一方面却很自然地要把苏联革命的艰苦历程联系到中国的抗战。 中国目前是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中奋斗着,在这奋斗的历程中,暂时的挫折是在所难免的,而这种暂时的挫折往往容易使国人误认为永久的失败,减少勇气,徒作悲观,忘却自己民族前途的大目标,忘却持久战的必然胜利。但是我们如想到苏联革命成功所经过的艰苦的情形,和今天他们所获得的结果,便应该可以增加我们的勇气,打破我们的悲观,更明显地望着我们的光明的前途,作继续不断的猛进。说到他们当时的国力,刚在世界大战的漩涡中弄得民穷财尽,全国骚然;当时的白俄之勾结列国帝国主义,其形势的严重,只有超过我国今日的汉奸;国土之被外敌占领,其范围也超过我国今日,在实际上所剩下的只有莫斯科和它的附近的区域。但是三年的内战(也可以说是“内外战”,因为在叛乱的后面总是有列国帝国主义的支撑),全国的领导中心布尔塞维克始终坚定不移,在一九一九年底,叛将登尼卿(Dënikin)进展至莫斯科相离只二百四十五英里。但是终被攻退,国际联军的阴谋终因布尔塞维克所领导的持久战而不得达到目的。倘若当时不是领导中心的坚强,坚持抗战到底的主张,则中途的挫折早已使得人心涣散,跑到自杀政策的妥协路上去了!这是正在抗战期中的中国,在苏联革命廿周纪念的今日,所要警觉的一点。 可是还有一点同样重要的,那就是当时布尔塞维克的中心领导有广大的民众为基础,这是他们所以终于能够排除万难达到最后胜利的基本原因。一九一九年的全年中,俄国完全被列国帝国主义所封锁。甚至红十字会的代表都抛弃了他们所视为必败的首都。但是在这样艰危的时期中,领导中心对于农民的政治教育及民众组织仍积极进行,不遗余力,不但产业工人一致拥护,就是大多数的农民也竭诚拥护,所以一九一七年的十二月红军只有四十三万五千人,一九一九年增至一百五十万人,一九二〇年增至五百三十万人。白俄并不注意到工农广大民众的力量,他们所注意的只是浮在上层的城市布尔乔亚牧师和以前的地主,此外便一无所有。又白俄对于少数民族的态度仍然是维持着帝俄时代的帝国主义压迫的办法,他们进攻莫斯科,必须经过的俄罗斯的边境,那里的居民大多数是“非俄民”(Non-Russians),这些“非俄民”完全拥护布尔塞维克,如同大多数的农民一样,想出种种方法和白军捣乱。所以当时布尔塞维克的克敌致果,军事以外的种种力量固然是出于民众工作,即红军的迅速强大,也是由于民众工作。后来列宁的毅然实施过渡的新经济政策,老实告诉他们的党人,说这是要顾到当时大多数农民的企求,否则失却大多数人的支持,布尔塞维克(这时已拿到政权)一定是要失败的。这个苏联的伟大领导者对于广大民众的深切的注意,可以说是始终不懈的。我以为这也是正在抗战期中的中国,在苏联廿周纪念的今日,所要警觉的又一点。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