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张爱玲文集·附录 > 爱恨倾城小团圆 | 上页 下页 |
三六 |
|
爱玲想,那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于是说:“我现在不想结婚,过几年我会去找你。” 不想结婚,也是因为时局不靖,谁说得清楚战后会怎样?胡兰成也明白,微笑着没有做声。 话题又说到了张爱玲的名字,胡兰成说:“你这名字脂粉气很重,也不像笔名,我想着不知道是不是男人化名,如果是男人,也要去找他,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 临走,胡兰成把爱玲拦在门边,一只胳膊撑在门上,喜滋滋地久久望着爱玲。 他的脸,正面比较横宽,有点女人气,而且是个市井的泼辣的女人。 爱玲不去看他。 他终于只说了一句:“你眉毛很高。” 胡兰成走后,爱玲对姑姑说了他求婚的事——关起门来单独相对了那么长时间,总要对姑姑有个交代。 姑姑说:“当然你知道,在婚姻上你跟他情形不同。” 爱玲说:“我知道。” 第二天,胡兰成破例没来。又过了一两个星期,连姑姑也发觉了:“有好些天没来了。”这正是早春时节,马路上两行洋梧桐树抽出了新叶,每一棵都像高举着一盏绿点子的碗。爱玲独自在这路上走着,心情非常轻快。这件事,该就这么圆满结束了吧? ——不过,也有点怅惘。 张爱玲此时的想法,很简单。她在这一时期写的一篇小说《年轻的时候》,有一句话,多少透露了个中消息——“谁不喜欢同自己喜欢的人来往呢?” 《小团圆》里说得就更明白:“她崇拜他,为什么不能让他知道?等于走过的时候送一束花,像中世纪欧洲流行的恋爱一样绝望……” 张爱玲怎么会爱上这样一个人? 无数她的传记作者,都不吝笔墨,渲染了两人的这段“执手”之爱。 ——其实,这只是胡兰成司空见惯的一段风流史。 很多传记作者,也都为张爱玲做了辩护,大概都是说:乱世里,谁还能顾忌那么多呢? ——不对,这是张爱玲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张爱玲个性特异,看人一贯将情趣与气质放在首位,对胡兰成的污浊背景竟然毫不以为意。这是错其一。 她自小与父亲不睦,又受五四之后青年们普遍的“弑父”思想影响,有叛逆倾向。而这叛逆恰恰又针对着五四以后的新文化主潮,凡主潮主张的,她都充耳不闻。因此,在对胡兰成的认识上,远不如姑姑那样警觉。这是错其二。 甚至,她在《花凋》里讥讽过的自民国纪元起“就没长过岁数”的舅舅,在看待张爱玲与胡兰成恋爱问题上,也曾忧心忡忡:“小煐怎么会和胡兰成在一起呢?” 张爱玲不问政治,但日后政治却要来问她。 如果没有这场恋爱,那么张爱玲无论怎样我行我素,外部世界都奈何不得她。但是,一和胡兰成有了关联,她就必须接受舆论最严厉的评判。 她的成功与人生价值,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一旦想以自己的率性与整个现实对抗,那就只有身败名裂。 可惜张爱玲在意气风发之际,毫不理会这一点。 她不相信谁还能把她击败! 苦酒就是这样在最甜蜜时酿成。她的“倾城之恋”, 要付出的是一生一世的代价!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