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恽代英 > 恽代英文集① | 上页 下页
五答刘子通


  (一九一七年五月三十日)

  读先生第四次来书,意犹有未释然者,兹列举之:

  (一)先生言,代英用鲁滂说,又谓以太非质非力而为质力之根本,是已能知物质实性。然代英所知,乃以太不可思议之实性,即物质之来因,非物质之实性也。如冰出于水,水是冰之来因,然冰自有其实性,物质出于以太,物质亦应自有其实性(实性即物相之客体,不可以物性作物质中包含之性质说)。先生亦言,物质生灭无常,非举体全无。(三)此所有之体,即物质之实性,与以太自有不同,故曰:未能知物质实性也。

  (二)先生言,代英谓物性、物相是一体,不过,物性就客观言,物相就主观言,如凹凸镜见圆形为椭圆形之类。为说出物性、物相之关系,物性、物相是一体等语,西哲约无异议。然此不过知其有关系,究不能知其确切之关系也(如非一体即无关系可言,代英固谓有关系而不知其关系之何似者也)。所谓确切关系者,即言设物性、物相是否全体一致,或具体而微等。即言设物相为椭圆,未知物性究为椭圆或圆,或应作其他形状也。故曰:未能知物性、物相之关系也(或改称物性为物性之相,物相为物相之相似较妥帖。代英所研究物性本体,即欲明此物性之相也)。

  (三)先生谓,代英以物质实在论标题,未当。然代英原意,固非研究物质来因之以太,而研究先生所谓生灭无常之物质本体,即问物相是否有存在之本体(此条先生与代英皆认为有),此本体实性如何,及其与物相关系如何,是否人智能知也(此条先生与代英各持一说)。以此,似此标题非不可用。

  (四)镜喻即由西哲心理的论据而生,若以佛学眼光解之法喻自有不合。

  (五)代英于佛学固浅无所得,然当他日如能于佛学全体了解,必挈与西哲较其异同。如此,则佛学既易昌明,东西哲学融合,学术必且进步。

  (六)先生言,由鲁滂说能会通佛说,非是舍此求彼。代英第四书谓物质究为实在,非如佛说,(七)盖犹疑佛说。物质既生灭无常,即举体全无也,诚为谬误。然似佛说以太即三细之业相,其上尚有真如,未知是否如是也,又何以理证之?(十一)、(十四)所谕,代英既自知谬误,无辩语。

  (七)答(九),哲学家固多抉科学藩篱者,即西哲亦有然。然代英思之,此有二故:一,哲学家不合理之想,不能取于科学。二,哲学家合理之想,因科学尚有缺点,故不能取合。以此故,代英不欲遽舍科学以言哲学,至堕于不合理之想。惟亦不迷信科学,至不能得较高较确于现今科学之哲学也(代英所信此较高于现在科学之哲学,他日仍当为较高科学所范围)。

  (八)答(十)。先生谓,长短方圆是遍计所执,相似有性,中央无此。言性者,指以太乎?指生灭无常之物质本体乎?如指以太,则此物质本体有长短方圆否乎?(代英则谓其有长短方圆与否,非吾人所知,其长、其短、其方、其圆,亦非吾人所知,以吾人从未亲证此物质本体,无法能知故。)

  (九)答(十五)。代英第四书(八)盖谓鲁滂之著,但论物质不论心灵,故不得为唯物之哲学家也。西人以一切物、一切心皆为物质所成者,则谓之唯物论(如原子论谓心为细圆而滑之原子所组成是)。今鲁滂之说,不言一切心(第六识)何由而成也。此外,(七)、(八)、(十二)无答。(十三)、(十六)所言,代英当更奋勉。自与先生论学以来,于佛说渐知其真义,于西哲之说观念较前亦更清楚,此则先生之赐也,尚幸更加教益。

  《东方》第十二卷第四、五月号,第十三卷第六、七月号各一本附呈一览。

  选自恽代英一九一七年日记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