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瞿秋白 > 瞿秋白文集③ | 上页 下页
列宁主义概说(3)


  (四)列宁之无产阶级革命论

  列宁之无产阶级革命论根据于三个界说:

  第一界说——列强资本主义国家内财政资本统治一切社会生活;纸币及一切有价证券的发行,已至于总握全社会的金融;输出资本到国外弱小国家内,经营实业或放兑国债,以攫取当地的原料,遂成为帝国主义的根源之一;极少数财政资本家的万能专制;——凡此一切,都使工人阶级不得不奋起反抗不能忍受的资本主义压迫;而独占式的托辣斯和新狄嘉等制度里大资本家的寄生性质,日益明显,无产阶级革命便成现代社会之唯一的出路。因此,列强各国内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日趋剧烈。

  第二界说——因有列强输出资本于殖民地及弱小国家的现象,所谓“势力范围”日益扩大,以至于全球;于是资本主义便成了世界的整个的经济制度——所谓“先进国”里的少数银行资本家对于全球大多数民众,行施财政的剥削和统治;——凡此一切,一方面使各国社会和各国领域都变成世界经济的某一部分,变成这总机体里的某一机件;别一方面,将全世界分成两个敌对的营垒:少数先进国家的压迫者剥削者,大多数殖民地和弱小民族的被压迫者被剥削者。因此,各殖民地及弱小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日益兴起。

  第三界说——各帝国主义国家之发展极不平均;已经攫得殖民地及势力范围的,还在尽力扩充,没有攫得的,又在千方百计的图谋;于是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明争暗斗非常剧烈,除了诉之于武力之外,绝无其他恢复均势之可能;——凡此一切,都使资本主义方面,自己削弱其势力,而无产阶级及弱小民族之联合革命,易于进行。因此,帝国主义之下,战争必不能免;而欧美无产阶级革命与东方之弱小民族革命要相联结,而成反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

  列宁综合这些理论称“帝国主义为社会主义革命之前夜”。(以上均见列宁所著的《帝国主义》[17])

  根据这一种的客观的分析,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论,当然与向来关于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理论,不能相同;机会派的社会党之“生产力论”,诿过于客观状况里的生产力尚未成熟,所以说现在还不能社会革命,何以他们对于上述的那些客观事实,却又都没有看见呢?足见机会派理论的错误,就因为他们不愿意革命,以致于连这种很明显的客观状况,都不肯去看。列宁主义不但有充分的革命意志,而且有很充分的客观分析。

  根据这三个对于世界经济状况的界说,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论,便和第二国际派素来的论点不同。

  向来总是看某一国的经济状况,某一国的客观条件,来决定这一国是否能有无产阶级革命;向来总是看某一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发展,是否已经达到阶级斗争的爆烈点——无产阶级革命的程度。现在这一观点是不够了。应当知道:无产阶级革命,是世界的帝国主义制度内,各种矛盾冲突的发展之结果;无产阶级革命首先爆发于某一国,不过是世界帝国主义的战线,首先在这一国破裂罢了,不过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线,首先在这一国建筑起来罢了。

  所谓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当然不是说各国无产阶级同一天同一时,突然不约而同的暴动;——无论如何不会有这样巧的事。然则,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从那一国开始呢?

  向来的答复是:工业比较的最发达,无产阶级占全国民众里的最大多数,文化程度最高,民主主义最盛的国家里,可以开始无产阶级革命。

  列宁的理论以为这种答案绝对不对——不必一定要工业最发达的国家里,才能开始无产阶级的革命。资本主义已成全世界的经济机体。世界的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的大战争时期,全世界经济状态、生产力以及其他客观条件,都已经成熟,可以发现无产阶级革命。这整个儿的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当然要在帝国主义势力最弱的地方,开始破裂。无产阶级当然要在资本主义锁链最脆弱的地方,突围而出。一九一七年时,俄国资本主义最弱,俄皇政府最残暴,绝无精神上的威信,同时,俄国无产阶级却有最强固的革命政党,有数千万受地主压迫的农民做他的革命同盟军,所以无产阶级革命竟开始于俄国,并且得着胜利。

  以后呢?亦许在印度开始继续十月革命的无产阶级革命。为什么?因为印度已经有新生的很强固的无产阶级,有民族解放运动做他的革命同盟军,而且英国帝国主义的统治,异常的严酷,为印度一般民众所切齿痛恨,不但是工人阶级而已,——同时,印度的资本主义比较起来还很幼稚,资产阶级的力量很弱。亦许在德国亦会开始。因为德国现在亦在各国帝国主义剥削之下,自国的资产阶级,因为战败之故,已经很弱。然而德国的文化程度和印度不同,这两处假使要有无产阶级革命,两者之间当然有许多差异之点。总之,无产阶级革命,决不一定要在工业最发达的国内。第二国际派往往计算某国内工人占百分之几十,农民占百分之几十,如此来决定这一国能否有无产阶级革命,这实在是枉然的。固然,无产阶级的多寡,对于革命之后的一切建设事业及革命的过程,不无影响,然而决不能以一国内的无产阶级分数,来决定无产阶级革命能否实现。

  再者,第二国际派还有一种理论,以为资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之间,一定要有一长期的阶段:资产阶级先革命,资本主义因之发展;无产阶级在这时期再积聚自己的力量,预备将来再起革命,而推翻资本主义。其实,在法国大革命时,世界的资本主义刚刚是兴盛起来的时期,所以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要经过好几十年或一二百年,再到无产阶级革命。现在呢,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已经到了垂死的时期,即使实业不十分发达的国家,还要经过资产阶级的民权革命,这些资产阶级革命也就一定和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同时并进,而且可以急转直下的变成无产阶级革命。列宁于欧战时,已经说当前的革命对于俄国,正是这种民权革命与社会革命并进,而且是民主革命急转直下以至于社会革命的过程:“无产阶级将要力争政权,力争共和制度,力争没收大地主,并且在这反对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俄皇政府)以求在解放资产阶级的俄国的斗争里,努力引导‘非无产阶级的平民群众’来参加。这种反对俄皇及地主而解放资产阶级的俄国之运动中,无产阶级立刻利用他来完成社会主义的革命,以与欧洲无产阶级相联合,——当然不是利用他来帮助乡村中富有的农民,以压迫农村工人。”(列宁——《反对流说》[18],一九一五年)

  可是,同时列宁又反对杜洛茨基派的革命无间说(permanent revolution或译永续革命说)[19],——杜洛茨基在一九〇五年,便以为革命简直是社会主义的革命,不必经过民主革命,不必注意农民的资产阶级式的政治经济要求。列宁主义,在于集中一切革命力量(农民的小资产阶级式的革命要求,当然亦在其内,而且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充分发展他们的革命性,以辅助无产阶级的革命。而杜洛茨基派的“革命无间”说,却以为只要进行革命,得到政权之后,即刻可以实行纯粹的社会主义政策,不必管小农私有者的要求——均分地主田地等;如此,革命便会无间断的发展到社会革命了。其实,这种政策,使农民群众与无产阶级革命相隔离,无产阶级革命反而不容易成功,因为资产阶级亦会利用农民来反对无产阶级。

  革命无间说,其实并不是杜洛茨基派的什么新发见,马克思在一八五〇年《告共产党联合会书》[20]里,便已经说到这种民主革命可以急转直下变成社会革命的意思。所以列宁反对杜洛茨基派,并不在于革命的无间断与否,却在于革命时注意小农资产阶级的要求与否。况且马克思当时所说的,也和杜洛茨基的革命无间说不相同:(一)马克思在一八五〇年时,并不曾主张德国可以直接实行无产阶级革命;(二)马克思主张,竭力推进资产阶级的各派,使他们一个一个的倒下去,一直到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为止。

  再则,向来以为无产阶级革命,一定要同时有好几国无产阶级起来革命,才能得到胜利,胜利之后,才能站得住,其实帝国主义时代,资本家方面自相冲突的地方很多,列强和殖民地的利益相矛盾——他们的力量很不稳固,很不能统一,所以无产阶级尽可在各国内革命成功,而且成功之后,还能站得住,再进而辅助其他未革命国家内的被压迫阶级。帝国主义势力的自身削弱下去,也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一个前提。列宁说:“历史上一切革命,二十世纪俄国的三次革命也在其内,已经证实了一个革命的根本公律:单是被剥削与被压迫者觉悟到不堪忍受旧式的统治而想变革他,还是不足以成功革命;若要革命成功,必须剥削者与压迫者自身,也实在不能再照旧生存,照旧统治下去。只有‘下层的人’不肯,‘上层的人’不能再照旧生活下去,那时革命才能胜利。换句话说:革命若无全国的(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剥削者与被剥削者)共同的总危机,必不可能。所以革命若要发生:第一,必须使大多数工人(或者至少大多数觉悟的、有思想的政治上积极的工人)完全明白改革的必要,能以生命为革命而牺牲;第二,必须治者阶级受着政治的危机——这种危机能使最落后的民众也要参加政治斗争,于是政府的威力减削,而革命党便能很快的推翻他。……”(列宁——《左派的幼稚病》)[21]

  然而推翻资产阶级,一国的工人的力量是做得到的,至于完成社会主义,那就至少非联合几国先进的无产阶级不可。——因为社会革命的最终胜利,在于组织社会主义的大生产,必须有好几国先进的无产阶级,共同规划世界经济,要利用资本主义时代一切科学技术的发明,要享有一切重要的生产事业,煤、铁、电、交通等。所以列宁说,革命已成功的无产阶级国家之职任,在于“实行这一国内最大限度的经济改造,同时即以发展并辅助世界各国内的革命运动”。(列宁——《无产阶级革命》)[22]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