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罗亦农 > 罗亦农年谱 | 上页 下页 |
1925年 |
|
1925年(民国十四年) 二十三岁 1月初 与贺行青两次讨论了中国工业何以不发达及列宁主义与托洛斯基主义问题和中共策略问题研究会的工作,并讨论了“团体的现状与国内团体之弱处”,与刘伯坚“有一次关于互相批评的长谈”,与李求实、陈比难、静仪谈共产党员必备的条件。写给梁伯台信两封。 1月4日 中共旅莫支部召开第九次大会,讨论陈启修入党问题。有人提出陈先生入党须以辞去北大教授为条件,罗亦农指出:北大是中国最高学府,能插足进去是很好的,“革命不单是实际运动,理论也十分重要”。针对一些同志中存在的轻视知识分子的倾向,宣布支部已安排了一个关于知识阶级在革命进行中的作用的报告,要求同志细心听听列宁主义是如何对待知识阶级的。在讨论政治报告时,指出,殖民地的国民革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故中国共产党要积极指导国民党,要利用现实的政治来决定战略,不能采取清高的政策。 1月6—12日 与陈启修谈他个人历史。本周由于“时常感觉头痛疲倦不能看书做事”。 1月 陈独秀写信给中共旅莫支部,信中说:根据国内形势的发展,“急需得力同志能负责指导独当一面者”回国工作。因此,中央与国际代表决定,再从旅莫人员中选调一些同志回国工作,并提出了罗亦农等十九个人的名单,要求分三批陆续回国工作。并提出罗亦农、王若飞等七人第一批回国。规定第一批罗亦农、王若飞等七人在3月4日起程。 1月18日 在中共旅莫支部第十次大会上作六个月的工作报告。宣布为使训练工作达到更完备的结果,执委会决定:改编小组,确定新的训练方针,以后要特别注意中国问题和对外关系。在对外关系上,仍要与东方大学党部发生关系,要继续与第三国际发生密切关系,要经常向中央报告工作并常与海参崴、西欧团体发生关系。建议下期团体工作应注意以下问题:一、继续以前的口号,牢固确定革命的人生观;二、继续去年已组织的五个研究会的工作及注意学校的功课;三、提醒同志时时预备回国工作;四、努力进攻宗法社会思想及各种非共产主义思想。会议选出以王一飞为书记的新的执委会。 2月2—8日 与李富春谈两次关于西欧工作状况及莫斯科团体训练的原则和方针,与蔡畅、郭隆真、马志远、周世昌等谈批评的意义,共产党员要有确定的革命人生观和怎样去做一个好的共产党员及莫斯科中国同志几个缺点。与刘昌炎谈他的家庭状况及来莫的研究计划。 代旅莫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起草《“二七”罢工第二周年纪念告同志书》。 2月11日 出席中共旅莫支部执委会。会议讨论了发展郭达垓(介绍人为罗亦农、刘伯坚)等二人入党问题,决定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2月12日 出席中共旅莫支部大会。会议通过了郭达垓等加入中国共产党。 2月14日 罗亦农所在的旅莫团第十三期第十九组会议对他在莫斯科的表现作出如下鉴定:“对团体极忠实,一切言论行动都能布尔什维克化,研究理论很切实,能应用在事实上,最近更能积极活动。” 2月15—21日 先后同刘昌炎等八人,关向应、蔡畅等十一人谈普通的工人组织与革命职业家组织的区别,内容包括: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为什么工人要有职工会的组织,为什么工人要有政党,工会与政党的区别,政党必有的条件,革命职业家必有的条件。 作“孙中山与中国国民革命和共产党的政策问题”报告。 2月 接到任弼时2月18日从国内发来的信。信中提到:“两次接农兄信,第一次责我不写信,第二次则系普通常话”。 3月上旬 与陈启修、李季讨论中国资本主义之发展问题,与林育英谈回国问题。 3月4日 中共旅莫支部召开第五次大会,传达中共中央调罗亦农等回国的来信。罗亦农表示坚决服从中央决定。他说:共产党员是以革命为职业的,共产党人是武装暴动的一个总机关,共产党的组织好似一盘机器,用各个分子的能力来工作的。现在莫斯科东方大学恰是修理机械的工厂,把所有的部件都来重新洗刷,因此,将来中国的生产必赖这架机器。现在这部机器渐渐在往中国输送了。 3月10日 出席中共旅莫支部第十次执委会。会议讨论了发展郭隆真(介绍人为罗亦农、刘伯坚)和范易(介绍人为刘伯坚、王一飞)入党问题,决定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3月12日 在中共旅莫支部召开的有中坚分子参加的组长会上发表临别赠言。 同日 下午6时30分从莫斯科动身回国。同行的有王若飞、王凌汉、熊雄、佘立亚、马禹敷(玉夫)、李慰农等六人。 3月17—20日 到达新尼古拉耶夫斯克,车在此停留三天。写信给中共旅莫支部,说:“此次坐的车比前几次都坏”,因此感觉一百二十分的不舒服,但“本革命党员应当耐苦受苦的精神去享受他!” 3月23日 到达伊尔库次克。 3月24日 到达赤塔。 3月29日 下午到达海参崴,中共海参崴小组书记梁柏台等将罗亦农一行接到中国街二十六号住下。当天,听取了中共海参崴小组梁柏台、何今亮(汪寿华)汇报海参崴中国工人运动的情况。 3月30日 写信给旅莫党团支部两执委会,建议利用苏俄政权势力,组织海参崴的中国工人运动,以为“内地工人运动的国外声援”。 4月1—8日 先后两次召开会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讨论回国后应采取的态度。在4月7日的会上指出:回国后首先要克服不合党的秘密工作的毛病;其次要说明旅莫团体是培养革命的职业家的地方,我们在莫斯科是非常注意党的工作,因要有集中的党才能革命。同时,我们也非常注意国内问题,时时预备回国。借此可作一番宣传,以提起国内同志的精神;第三要求同志们回国后对于各种工作不要乱加评论。 4月9日 写信给旅莫党团两执委会,信中附去在海参崴召开的两次会议记录。下午,离开海参崴坐船向上海进发。 4月中旬 到达上海,住在慕尔鸣路中共中央宣传部机关。 4月26日 在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第一一二期发表署名为一农的文章《今年五一之国际状况》。文章指出,西欧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还处在向无产阶级积极进攻的反动时期,那里的无产阶级只能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之下集中力量作准备;而东方各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却“不因帝国主义之猛攻而缩小而消灭,并且已日趋凶险,一天一天的扩大范围”。号召中国劳苦人民赶快准备“与西欧各国的无产阶级共同担负推翻帝国主义的历史使命”。 4月下旬 离沪去广州参加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 5月1—7日 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和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同时在广州举行。罗亦农出席了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并为中共党团成员。这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推举林伟民、刘少奇、苏兆征、邓中夏等二十五人为执行委员。 5月2日 写《今年五一广州的两大盛举》一文,发表在5月10日出版的《向导》第一一四期上。文章指出,“工农联盟是革命成功和维持革命胜利的保障”,要完成中国的反帝反封建革命,“非有不与帝国主义妥协的工农阶级来担负不可”。 5月上旬 在《中国工人》第五期发表《“五一”纪念与农民》一文,再次论证了工人阶级领导和工农联盟的必要性,指出:中国工人阶级身受重重压迫,“革命性要比目前所有一切阶级都要高”,他们的组织虽还幼稚,但较之资产阶级“强大”,因而在资产阶级性的国民革命中,无产阶级应当“站在指导的地位”“领导国民革命”;农民“要从重重压迫之下解放出来”,只有“打倒制造内乱的帝国主义和他的走狗军阀”,但农民“因客观环境的限制,天然无独立完全之可能”,要解放自己,只有“站在无产阶级指挥之下,以扑灭他们的共同敌人”,而无产阶级要完成他的历史使命,也“非拉拢农民群众不可”。 5月7—8日 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驻粤临时委员会,以谭平山、周恩来、罗亦农、陈延年、鲍罗廷五人为委员,代表中央就近指导当地的一切实际工作,同时指定罗亦农主持粤区党校工作。 5月9日 写《中国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之始末》一文,发表在5月17日出版的《向导》第一一五期上。文章介绍了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的情况,指出:“工人阶级要斩断自己锁链从现在制度之下完全解放出来”,只有“凭自己的力量,有不断革命的积极行动”。 5月中旬 由粤返沪。 5月19日 写信给在莫斯科的王一飞、陈乔年、刘伯坚、李求实等,向他们介绍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的情况。 5月20日 离开上海重返广州。 5月30日 盘踞在广州的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利用革命军东征陈炯明,广州市内兵力空虚的时机,阴谋发动叛乱。担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并代理大总统的胡汉民及汪精卫等,向刘、杨妥协。共青团广州地委根据中共广州地委的部署,组织了临时政治宣传委员会。本日召开第一次会议,罗亦农在会上作了题为《政局形势及我们应取的态度》的报告。报告指出:广州已形成内外反革命势力大联合,形势“十分严重”,强调斗争应侧重在广州为内应之反革命军阀,特别对杨希闵、刘震寰“万万不可给他们妥协”,要“向群众宣传,团结群众,督促政府”,“乘此时机将反革命肃清”。根据罗亦农的建议,会议决定:下全体动员令;用共青团领导或主持的各公开群众团体,国民党区党部、区分部的名义发讨伐通电及宣言;成立演讲队,向群众作宣传。 同日 上海发生五卅惨案。运动迅速向全国发展,形成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 5月31日 写了《形势严重下之广州政府》一文,刊登于6月20日出版的《向导》第一一八期。文章公开批评汪精卫、胡汉民等对杨希闵、刘震寰发动反革命叛乱之调和妥协态度,强调“反动的军阀不肃清,革命政府不能整顿吏治,统一行政,从事各种建设”。 6月2日 广州召开声援五卅运动大会。到工兵学几千人。会上,罗亦农以中共代表的身份发表演说,“影响颇佳”。会议通过了组织工农兵学商大同盟、成立演讲队、抵制日货英货等决议。 6月12日 东征军回师广州,平定了杨、刘叛乱。 6月中旬 在共青团广州地委全体会议上,报告五卅惨案的意义,并提出要扩大反帝运动。 7月19日 写信给在莫斯科的陈乔年、刘伯坚、胡庆生、李求实等,告以国内革命形势,并告诉他们:“现在我们缺乏的是作工的人才。在目前客观的情况看来,就是回来百个同志来广州工作也不够”。并说由于广州天气太热,自己的病“不见得比在莫时好”,表示虽“极愿意在北方,但此间同志不赞成,无可奈何,只好牺牲个人。” 8月20日 国民党右派在广州暗杀了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 9月18日 在《向导》第一三期发表《廖仲恺遇刺前后的广州政局》一文,指出廖仲恺“是被国民党右派、反革命军阀、官僚政客和帝国主义者、香港政府刺死的”,是“为中国国民革命而死”,他的死“固然是国民党的巨大损失,但是国民党诸领袖假若乘此机会有肃清反革命的决心,未始不能使国民党开一新局面”,反之,“广州就要发生第二次更凶险的事变”。 10月 由粤到京,代表中共广东区委出席在京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在会上报告了粤区的工作情形。会议根据罗亦农的报告,通过了《粤区报告议决案》。 10—12月 应李大钊的要求,中共中央决定罗亦农留京主持北方区委党校工作。党校设在鼓楼大街路西的一条偏僻胡同里,为保证安全,对外挂牌“北京职业实习学校”。第一期学员由各地委照区委所决定的人数选派,共约六十人。党校的课程和教学计划是李大钊、罗亦农和赵世炎三人共同拟定。学习辅导工作主要是罗亦农负责。罗亦农亲自讲授了政治经济学常识、历史唯物主义、世界革命史等课程。 11月7日 应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邀请,在纪念苏俄革命八周年公开讲演大会上,发表题为《苏俄革命之根据及其在世界革命上之意义》的讲演。 12月10日左右 由京抵沪。 12月12日 中共上海区委决定罗亦农为区委党校讲授《第三国际的政策》(二次)和《党的组织及纪律》(一次)课程。 12月19日 中共上海区委发出《枢字通告第二十六号》,通告“中央决案,派罗亦农同学为区委书记”。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