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梁启超 >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 上页 下页 |
第六章 近世之学术(6) |
|
第三节 最近世 其最近数十年来,崛起之学术,与惠、戴争席,而骎骎相胜者,曰西汉今文之学。首倡之者为武进庄方耕(存与),著《春秋正辞》。方耕与东原同时,相友善,然其学不相师也。戴学治经训,而博遍群经;庄学治经义,而约取《春秋公羊传》。东原弟子孔巽轩(广森)虽尝为《公羊通义》,然不达今文家法,肤浅无条理,不足道也。方耕弟子刘申受(逢禄),始专主董仲舒、李育,为《公羊释例》,实为治今文学者不祧之祖。逮道光间,其学浸盛。最著者曰仁和龚定庵(自珍),曰邵阳魏默深(源)。定庵有《文集》三卷,《续集》四卷。定庵,段茂堂外孙也,其小学多得自段氏,而经义则挹自庄、刘;又好治史,憙章实斋之学,言《六经》皆史;又学佛,欲排禅宗,衍教下三家。其思想盖甚复杂。然其于《春秋》盖有心得,能以恢诡渊眇之理想,证衍古谊。其于专制政体,疾之滋甚,《集》中屡叹恨焉(《集》中如《古史钩沉论》《乙丙之际著议》《京师乐籍说》《尊任》《尊隐》《撰四等十仪》《壬癸之际胎观》等篇,皆颇明民权之义。其余东鳞西爪,全集往往见),又颇明社会主义,能知治本[龚集《平均篇》云:“至极不祥之气郁于天地之间,郁之久乃必发,为兵燹,为疫疠。(中略)其始不过贫富不相齐之为之尔,小不相齐,渐至大不相齐,大不相齐则至丧天下。”此近世泰西社会学家言根本之观念也]。当嘉道间,举国醉梦于承平,而定庵忧之,儳然若不可终日,其察微之识,举世莫能及也。生网密之世,风议隐约,不能尽言,其文又瑰玮连犿,浅学或往往不得其指之所在。虽然,语近世思想自由之向导,必数定庵。吾见并世诸贤,其能为现今思想界放光明者,彼最初率崇拜定庵。当其始读《定庵集》,其脑识未有不受其激刺者也。夫以十年以来,欧、美学澎湃输入,虽乳臭之子,其眇思醰说,皆能轶定庵;顾定庵生百年前而乃有此,未可以少年喜谤前辈也。然定庵憔悴牢落不得志,其道力不足以自胜,故细行多不检,其恶习影响于新学界者,亦有焉。 前此治今文者,则《春秋》而已,至魏默深乃推及它经,著《诗古微》《书古微》《诗》主齐、鲁、韩,《书》主欧阳、大小夏侯,而排斥毛、郑不遗余力。由今日视之,其无谓亦甚矣。然一家之言,不可诬也(余杭章氏谓“齐、鲁、韩、欧阳、大小夏侯各有师法,故不一致;而齐、鲁、大小夏侯,尤相攻如仇。魏氏不知师法略例,一切混合,殊无条理”云云。是诚中魏氏之失。但今文经说中,虽互有歧异,然其歧异与今古文之歧异相比较,则异中仍从同也。譬之则如景教之新、旧教。新教中派别数十,亦各相非;然以之与罗马旧教相比较,则新、旧异点甚大,而新派中之支派,其异点甚小也。不得以此遽抹煞魏氏学)。魏氏又好言经世之术,为《海国图志》,奖厉国民对外之观念。其书在今日,不过束阁覆瓿之价值,然日本之平象山、吉田松阴、西乡隆盛辈,皆为此书所激刺,间接以演尊攘维新之活剧。不龟手之药一也,或以霸,或不免于洴澼洸,岂不然哉! 数新思想之萌蘖,其因缘固不得不远溯龚、魏。而二子皆治今文学,然则今文学与新思想之关系,果如是密切乎?曰:是又不然。二子固非能纯治今文者,即今文学亦安得有尔许魔力!欲明其理,请征泰西。夫泰西古学复兴,遂开近世之治。谓希腊古学,果与近世科学、哲学有不可离之关系乎?殆未必然。然铜山崩而洛钟应者,其机固若是也。凡社会思想,束缚于一途者既久,骤有人焉冲其藩篱而陷之,其所发明者,不必其遂有当于真理也,但使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则自能震耸一般之耳目,而导以一线光明。此怀疑派所以与学界革命常相缘也。今文家言,一种之怀疑派也。二百年间支配全学界最有力之一旧说,举凡学子所孳孳焉以不得列宗门为耻者,而忽别树一帜以与之抗。此几一动,前之人所莫敢疑者,后之人乃竞起而疑之;疑之不已,而俶诡之论起焉;俶诡之论多,优胜劣败,真理斯出。故怀疑派之后,恒继以诡辩派;诡辩派之后,而学界革命遂成立。此征诸古今中外而皆然者也。今文之学,对于有清一代学术之中坚而怀疑者也。龚、魏及祖述龚、魏之徒,则近于诡辩者也,而我思想界亦自兹一变矣。今勿具论。其与龚、魏相先后而其学统有因缘者,则有若阳湖李申耆(兆洛)、长洲宋于庭(翔凤)、仁和邵位西(懿辰)。宋氏傅会太过,支离太甚,不足以当巨子。李氏明算,长于地理,其治经则排斥《周官》特甚。邵氏则卓然一经师也。盖申耆始治今文《春秋》,默深始治今文《诗》、今文《书》,而位西则言今文《礼》,著《礼经通论》,以《逸礼》三十九篇为刘歆矫造。自是群经今文说皆出。而湘潭王壬秋(闿运),壬秋弟子井研廖季平(平),集其大成。王氏遍注群经,不龂龂于攻古文,而不得不推为今学大师。盖王氏以《公羊》说《六经》,《公羊》实今学中坚也。廖氏受师说而附益之,著书乃及百种,可谓不惮烦(其门人某著有《廖氏经学丛书百种解题》。又廖所著书,其目皆见于《光绪井研志》),而其说亦屡变。初言古文为周公,今文为孔子;次言今文为孔之真,古文为刘之伪;最后乃言今文为小统,古文为大统。其最后说,则戊戌以后,惧祸而支离之也。早岁实有所心得,俨然有开拓千古、推倒一时之概;晚节则几于自卖其学,进退失据矣。至乃牵合附会,摭拾《六经》字面上碎文只义,以比附泰西之译语,至不足道。虽然,固集数十年来今学之大成者,好学深思之誉,不能没也。盖自今古之讼既兴,于是朱右曾有《尚书欧阳夏侯遗说考》,陈乔枞有《今文尚书经说考》《三家诗遗说考》《齐诗翼氏学疏证》,陈立有《公羊义疏》,专凭西汉博士说以释经义者间出,逮廖氏而波澜壮阔极矣。 吾师南海康先生,少从学于同县朱子襄先生(次琦)。朱先生讲陆、王学于举世不讲之日,而尤好言历史法制得失。其治经则综糅汉宋今古,不言家法。康先生之治《公羊》治今文也,其渊源颇出自井研,不可诬也。然所治同,而所以治之者不同。畴昔治《公羊》者皆言例,南海则言义。惟牵于例,故还珠而买椟;惟究于义,故藏往而知来。以改制言《春秋》,以三世言《春秋》者,自南海始也。改制之义立,则以为《春秋》者,绌君威而申人权,夷贵族而尚平等,去内竞而归统一,革习惯而尊法治。此南海之言也。畴昔吾国学子,对于法制之观念,有补苴,无更革;其对于政府之观念,有服从,有劝谏,无反抗。虽由霸者之积威,抑亦误学孔子,谓教义固如是也!南海则对于此种观念,施根本的疗治也。三世之义立,则以进化之理,释经世之志,遍读群书,而无所于阂,而导人以向后之希望,现在之义务。夫三世之义,自何、邵公以来,久暗㫚焉。南海之倡此,在达尔文主义未输入中国以前,不可谓非一大发明也。南海以其所怀抱,思以易天下,而知国人之思想束缚既久,不可以猝易,则以其所尊信之人为鹄,就其所能解者而导之。此南海说经之微意也。而其影响,则既若此。近十年来,我思想界之发达,虽由时势所造成,欧美科学所簸功;然谓南海学说无丝毫之功,虽极恶南海者,犹不能违心而为斯言也。南海之功安在?则亦解二千年来人心之缚,使之敢于怀疑,而导之以入思想自由之途径而已。自兹以还,浏阳谭壮飞(嗣同)著《仁学》,乃举其冥想所得、实验所得、听受所得者, 尽发之而无余,而思想界遂起一大革命。 挽近学界,对于孔子而试挑战者,颇不乏人。若孔子之为教主与非教主也,孔子在三千年来学界之功罪也,孔子与六家九流之优劣比较也,孔子与泰西今古尊哲之优劣比较也,莽然并起,为学界一大问题。顾无论或推尊之,或谤议之,要之其对于孔子之观念,以视十年前,划若鸿沟矣。何也?自董仲舒定一尊以来,以至康南海《孔子改制考》出世之日,学者之对于孔子,未有敢下评论者也。恰如人民对于神圣不可侵犯之君权,视为与我异位,无所容其思议,而及今乃始有研究君权之性质,拟议其长短得失者。夫至于取其性质而研究之,则不惟反对焉者之识想一变,即赞成焉者之识想亦一变矣。所谓脱羁轭而得自由者,其几即在此而已。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