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李大钊 > 李大钊文集 | 上页 下页 |
美利坚之宗教新村运动 |
|
(一九二〇年一月) 自从好望角周航新大陆发见以来,欧人一方得窥东方的门户,发见其奇妙而且丰富的文明以增长其冒险远拓的勇气与趣味;一方于新大陆又得着广大丰腴曾未有主的新天地,欧洲诸国遂争相奋励其民以事拓殖。结果把欧洲内部的商业变成了世界的商业。实业渐次崛兴,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基尔特制”(Guild System)已不能抵抗此世界的市场的势力而为工厂产业所压倒。未到十八世纪下半叶,产业界已经有一大改进了。在此时期,发生了许多人类史上未曾有的重要事情,机械的新发明,日见其多,人类的生产效能,比起从前来,增加何止千百倍! 随着这种产业的大进步,人类社会自然添了许多幸福,可是同时也添了很多的困难。因为资本集中的结果,造成了大多数的阶级,使他们不能不受像机械一样为少数富豪所役使的痛苦,他们阶级的自觉,也渐发生了。结局社会上立起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阵营,演成阶级战争的局势。 许多明智而且慈悲的人,不忍见社会上有这样悲惨的现象,乃想出好多救济这种社会的方法和学说,社会主义于是乎产生。社会主义一语,有很多的解释,现在因怕冗长了本志的篇幅,不细论,简单一句话说出他的普通概念来,就是反对现在经济组织的精神和运动。各家的学说虽有殊异,而于此点,却大抵相同。因为这种经济变动,是发生于欧洲的,所以救济这种社会的学说和人物,也多产生于欧洲各国,有些也渐渐流入美利坚了。但在欧洲有统治阶级反对社会改造学说和方法,而且他们也不易寻出一片土壤来,试验这社会改造的学说和方法,这种学说和方法,在欧洲遂没有得着适当的机会以为充分的试验。而在美利坚纯然一个新天地,既有丰富而且低廉的土地足以供他们的试验,又没有像在欧土的反对势力来阻挠他们,所以他们得以自由试验他们的理想。 流入美利坚的社会主义,也可分为两大派别:一是乌托邦派;[1]一是历史派。[2]乌托邦派是离开现在的社会组织一种理想的社会,示人以合理的生活模范,欧文派和傅利耶派都是此类。历史派是在现存的社会里把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为阶级的战争,纯以马克思的学说为经典。乌托邦派有种种的新村运动,以试验他们的理想;历史派有种种的政治运动,以达他们的目的。本文是想把乌托邦派在美利坚所为新村运动的历史和成绩,略为绍介,以贡今日热心新村运动者的参考。 乌托邦派的学说多由欧人传入美利坚,他们的试验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大体可分为四大派:(一)宗教的新村,(二)欧文派的新村,(三)傅利耶派的新村,(四)伊加利派的新村(Icarian Communities)[3]。 (一)宗教的新村 宗教的新村,是在美利坚试验的新村中最有成绩的,有些直到如今还在存在,我且把那较为著名的团体略述如左[下]: (1)耶芙拉达村(The Ephrada Commanity) 耶芙拉达村在盆西梵尼亚州[4]兰加士特府(County of Lancaster)是一七一二年贝塞尔(Conrad Beissel)创的。贝氏心性偏癖,导他入了退隐的生活,但有些和他同情的人,也随着他隐居和外界断绝关系。传说会员有一时达过三百多人。贝氏死后(一七八六年)村中的会员骤减,事业的繁昌也就由此停落。但此小村到一九〇〇年还在那里奄存。听说只剩十七个会员了。 (2)谢克尔村(The Society of Shakers) 此村为一英国无识的妇人名叫安李娘(Mother Ann Lee)的所发起。伊因在英受宗教上的压迫,乃于一七七四年偕几个同志移居美洲。二年以后,在纽约州特立附近瓦特佛立组织一种新村,名叫“谢克尔”村。 继安李娘的为怀泰克尔(James Whitaker)、米钦(Yoseph Meachan)、莱特(Luoy Wright)诸人,他们经营这个团体很有成效,会员和财产均很繁盛,扩张了很多的支部。极盛的时候,会员到过五千人,现在还有五百人左右,有十五(或云十四)个村散在梅因、新汉坡士海尔、马塞求塞斯、康内克提加、纽约、奥孝、坎塔克、佛洛利达诸州。财产总额以数万计。所有土地约十万英亩。 “谢克尔”村员分为三级:一为诺维谢特教徒(The Novisiate),在团体外自营生活,自理俗务,只为谢克尔教堂的交通员;一为后进会员(The Turniors),是在试验中的会员,住在团体内,暂时抛弃他们个人的财产,但是他们无论何时,故得退出团体,回复自己的财产;一为先进会员(The Seniors),此类会员有分配团体财产的权利,为谢克尔教会服务,终身不变。 谢克尔村以家族为组织的单位,其中男女共同生活,人数由最少数至百人以上。他们有共同的眷属。安李娘曾经验过最不幸的婚姻,所以伊于独身主义至坚。在伊创立的团体和伊一派的团体中,均绝对的禁止婚姻。他们例于农业以外,兼事一种以上的工业,以为经济上的补助。 整个家族——通常是四个——构成一团(Society),一家族关于精神上的事情,由长者(Elders)去办;关于俗务,由执事(Diacons)去办;中央设一执行部,由长兄二人和长姊二人组织之。执行部领袖,称领袖长者;各执事和各产业机关内的监工等,均由执行部委任。领袖长者,得补任执行的缺额,并得指任他的继任者。村中各职,无论管理神务、俗务的人,均直接听命于其上级人员。男女一律平等,得任各种职务。 谢克尔村员,领导一种极有秩序而且卫生的模范生活,每日五时起床,九时眠息,六时早餐,十二时午餐,六时晚餐。他们的饮食简单而足用,他们最得意的食品,是野菜和水果。在一个普通食堂里用膳,男女分座。寝室、食堂和工厂,均异常清洁,秩序严整。 他们的娱乐很少,而且是不妨害安静秩序的。用器具的音乐,他们不甚喜欢。读书只限于有用的和含有教训性质的。唱圣歌说教都在会议室举行,后来才有在户外安静地方的娱乐,像野外会食和庭球之类。 共产主义也是他们的教义的一部分,不过只行于一家族中,而不行于全团体。甲家族的财产,可以丰于乙家族。 (3)哈曼尼村(Harmony Society) “哈曼尼”村是拉普(George Rapp)创的。拉氏生于德之沃颠堡[5],是一个塞巴拉提士派(Soharatst)的领袖。因不堪德国僧侣和政府的压迫,乃于一八〇四年率门徒六百人离德之美。这六百人中的主要部分,多为农夫和机械师,里边也有受过自由教育的人。那拉氏的义子莱谢儿君,就富艺术的天才,办事的能干。 他们组织的第一个团体就是“哈曼尼”村,在盆西梵尼亚州来康明府。数年内便建了很多的住室、教堂、校舍、制粉场、工场,并且垦了几百英亩田地。 他们所经营的事业,虽是这样繁昌,但是因为择选的地方不大完善,不能不向别处迁移。他们于是把那些田地,加上改良费,共值十万美金,全部卖出,移至印颠那州保塞府,在那里他们购买了三万英亩的地方,这是一八一四年的事情。 他们的新家庭,既经修筑完善,并且变成附近地方的重要事业的中心。他们的财产和势力均渐发展,这时又从德国到了很多的会员,直到一八二四年,他们的会员额,说是达于千人左右了。 那年他们又迁移了,因为有一种猛烈的热病,侵入了他们村落,使他们不能不卖掉他们的居处。后来遇见了一个售主,就是欧文(Robert Owen),他们又迁回盆西梵尼亚州的耶康诺米地方。 他们新村的进步怎样的速,从魏谟公(The Duke of Saxe Weimar)的报告可以看出来。他曾于一八二六年访问过这个新村,盛称村中极其清雅,秩序亦甚良美,乃至屋宇的建筑、工厂的配置、居留者的快乐,均足令人羡慕不置。 他们的平和生活,曾经有过一次扰乱,就是在一八三一年忽然有一个名叫Count De Leon的人,来到耶康诺米。衣冠很华美,随从的人也很多,他假装出很赞成村人的宗教观的样子,声言愿与他们联合。这些心地坦白的村人,误信他是一个好人,不加什么考察,就欢迎他入村了。可是他的真名姓,不是Count De Leon[6],乃是Bernhasd Miller[7]。他是一个大骗子,刚入了村就起首颠覆这哈曼氏派信徒的信念,主张世俗的快乐。依他的狡猾手段,得多数会员的援助,于是村中会员分为两派,有五百人愿仍属于拉普,有二百五十余人愿属于这少数分离的会员,由公共财产中分得十万零五千元美金,偕着他们的新领袖,移至菲利士堡,想在那里组织他们的新社会。但是他们的首领,忽然弃了他们,携着基金,逃到红河沿岸的亚利山德利亚去了。他一八三三年在那里患虎烈拉死了。这些分离的会员,也就是散了。 在这个时候耶康诺米的会员,回复他们的繁昌很快。南北战争初起时,他们有在五千元美金的铜币。为收藏安固起见,他们把这些铜币都埋在院中的地下,直到战事终了,才掘出来。 哈曼尼村员当他们的生活的开始,并没有主张独身主义,到了一八〇七年村中男女一齐决定解散他们婚姻的束缚。自此以后,在哈曼尼村中没有增加的婚姻和小孩了。 除去独身以外,他们并不是苦行者,也吃佳肴,也饮美酒。在他们历史的初期,他们的人数正在繁盛,年岁正在青年的时代,曾度过美丽而且欢乐的生活。 共产主义,也和谢克尔村一样是他们教义的一部分。但只限于各小团体和教堂内,并不行于大团体间。当他们人口众多产业微少的时候,他们并不雇用社外的劳工。到了人口减少产业发达的时候,他们雇用工人,有时超过会员额十分之一。 到了本世纪初,这个团体已经变成了一群有土地、油井、铁路股份、银行、矿山的资本家的有限公司了。因为他们不许加入新会员,也没有小孩,原来的会员渐渐死去,团体就归于消灭。在一九〇四年该村形式上解散了,他的财产为少数残存的会员所均分。 (4)左阿村(Zoar) 德国的沃颠堡,可以说是共产主义者的出产地。创立左阿村的人,也是塞巴拉提士派的一团,因为不堪本国宗教上的压迫,于一八一七年避往美洲。人数约二百人。以鲍米拉氏为首领,在奥孝州[8]屠士加洛窪府组织一个新村名叫左阿。在那里购了几千英亩土地,开垦盖房,都是会员们共同劳作。若有余假[暇]还去为附近农人作工,得些工资,补助村中经济。 起初他们本来没有意思组织一个共产团体,后来因为会员中有些老弱的人,自觉专赖自己劳动,所得的工资,难以维持生活,这样做去,马上就有分散的可虑,非有别立基础的改组,前功势必尽弃。到了一八一九年的四月,经了一次透彻的讨论,他们决定行努[劳]力和物品均属共有的制度。自此以后,他们就日见繁昌了。他们组织了木工、铁工等工厂,饲养了些家畜,更由为邻近的农夫作工,得点酬资。 也是他们一点难得的运气,可巧一八二七年修造运河,正经过他们的地域。他们就获得了一件工作的契约,承办一部分的工程,并且得了他们产物的市场。在很短的期内,他们拿所有的财产作抵当增购了些土地。 左阿村所以成功的原故,多半是鲍米拉氏经营得法的功。鲍氏稍受过点教育,却有天赋的才能,他于俗事上、精神上都是团体的领袖,监督一切事务,应付一切外界的关系,都是靠他。逢礼拜日为会员说教,孜孜不倦,他死后门徒把他的演稿汇集成三大厚册,很为他的住者所宝贵。 左阿村里,当初也禁止婚姻;他们过了十年或十二年独身生活之后,忽然把这个禁止取消了。 左阿村的组织,设三个评议员,管理全村的事务。凡各种产业的监督员,都由他们委任,各会员应作的工,也由他们指定。他们常常考察各会员的性向和特能,设由五人组成的常设仲裁委员会,处理团体内发生的一切争议。每年开村会议时,村中到了法定年龄的会员,不分男女,举行一次投票选举。 一八三二年他们的各团体联合成一个团体,取名为“左阿塞巴拉提士会”。联合以后,日见发达,其时会员超过五百人,是该村的极盛时代。一八七四年,会员还有三百人左右。据伊利博士所记,当一八八六年的时候,他们的财产,实达百五十万元美金,平均每人有五千元美金的财产。较之美利坚全国人民平均富力,才千元美金,实五倍之。可见共产制下,富力不但不减,且增加数倍。左阿村就是一个题例了。 左阿村当艰难困苦的时候,团结很坚,后来财产渐多,遂日就涣散。许多会员,运动解散团体,直到一八九八年村会议,就决定解散了。 (5)亚马拿村(Amana Society) 亚马拿村人是十八世纪在德国发生的一宗派,后来因为避德国权力者的压迫,梅慈君首先于一八四二年,偕着四个会员往美之纽约,在巴菲楼附近,买了约五千英亩的土地。翌年,他们结伴而来的德国同胞,不下六百人,就住在梅慈所买的地域内。 亚马拿村人和左阿村人一样,原来没有打算组织一个共产的社会。因为他们同来的伴侣多作惯了工厂劳动,却于农业不很相宜。遂不能不在那里建设些工厂,却不能不赖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器具了。他们于是开始了共产的生活。 他们的会员增加很速,马上就不能不扩张土地,以适应那日见发长的社会了。他们于是决定向西部迁移。一八五五年,他们在爱俄华州达温堡附近,买了一万八千英亩的土地,在那里创了一个新村,就是亚马拿村,较前益盛。现有七个分村,一名亚马拿村,一名东亚马拿村,一名中亚马拿村,一名近山亚马拿村,一名东[西?]亚马拿村,一名南亚马拿村,一名和母士提特村(Homestead)。他们的中间距离约有一英里半。各有各的校舍、消费公社、酒店、工厂,各村自办各村的事务,各立各的簿录,每年送亚马拿村本部,以备检查。村中的监工和长者,日必集会一次,商议种种事务,排定明日的工作。按节序的必要,指定各部的工作。由十三个评议员,组织中央执行机关。评议员每年内由村中的男会员投票公举。由十三个评议员互选一个议长。七村的人口共有一千八百人。 各家族分立居所,但有公共食堂,每村普遍都有数个会员,在那里会食,男女分席而坐。 为供给会员衣服,由村中予各会员以一定的给与,每成年的男子每年可得由四十元至百元的美金,使他们按自己的地位和职业去自制衣服。每成年的女子,每年可得由二十五元至三十元的美金。儿童可得由五元至十元的美金。 村中的消费公社,备置一切村人所用的东西。凡会员都可随意取用,直到所用物价至他应受给予的限度为止。如会员于应取的费用尚有余存,就把他存在次年簿记中该会员的名下。 他们的学校,也是注重初级教育和手工训练。由七岁至十四岁的儿童,终年到校;由十四岁至二十岁,只是冬季入校。 他们的衣食很简单,却很实在。每日有五次丰餐。他们都很愿工作,在秋收的时候,也雇很多的工人,来助他们的忙。 他们并不禁止婚姻,也不奖励婚姻,凡婚姻须经评议员认可,新郎必须达二十四岁以上,结婚的仪式很盛。 (6)北塞儿村及奥洛拉村(Bethel and Arora) 北塞儿村在米苏里州[9]西尔比府,奥洛拉村在奥利岗州[10]坡特兰附近。他们是两个姊妹村,都是基尔医生创立的。基尔医生是普鲁士人,生于一八一二年。他的一生经了许多变化,未曾渡美以前,营些卑贱的职业,到美后在纽约经了很短的停留,便移居皮特士堡了。他在那里声称他是医生,能用磁气学的治疗法,并说些他有一部用人血写的药方奇书种种鬼话来骗人。他到三十岁的时候忽然大变,焚了他的奇书,入梅藻地士提教会(Methodist Church),不久又出会,招集了些天真烂漫的人,去自立一派。其中有德国人、盆西梵尼亚的荷兰人和那些跟着骗子CountDeLeon从哈曼尼村脱出又为他所弃的人。 在那个时候,基尔和他的门徒已经有组织共产社会的理想,就在米苏里州西尔比府购了二千五百英亩的土地。这就是北塞儿村的发轫了。他们的资具虽然空乏,但是他们的勤勉忍苦却是无尽藏。过了不多年,他们的土地居然有一大部分垦成耕地了。他们并且建筑了一个羊毛制造厂,一个碾米厂,一个锯木厂,几个别的工厂,一个教堂,一个消费公社。等到他的财产又增加了一千五百英亩的时候,政府为他们设了一所邮便局。十年以内,他们的居处,就发达成一个人口有六百五十的市镇了。 但是基尔的不懈的精神,又勉励他去作一种新试验。一八五五年,他领了约有八十位北塞儿村人,赴太平洋沿岸寻求价廉而且肥沃的土地。次年他们就在奥利岗州组织一个奥洛拉村。这新村里的会员,半是新从外边加入的,半是由北塞儿村移来的,不久就有四百多人了。这些人有一万八千英亩的土地,散在奥利岗州各府。大约倍于在北塞儿所办的一切产业,并且培植了保存了些果实。 这两村的组织和生活,大体相同。基尔是两村共同的议长,由一个评议部助他办理两村的事务。直到一八七二年,两村的财产还都在基尔个人的名下。是年他才把土地分配给各会员,并发给他们证书。但是这回的分配,只是一个形式,村里的事务,仍然存留着共产的精神,和从前一样。 村里的会员,许自择职业,并许随意变换,没有一定的工作时间,也没有实际的监督。工头和监工人,都归于天然淘汰了。 村里不但默许婚姻,并且奖励婚姻,保持严正的家族生活。每家族各有自己的房舍,饲养猪牛的数使足以应用,麦粉和他种食品,由团体供给,如其所需。一切物品,均储存于消费公社,各会员如有请求,即便发给。簿录系为对外关系而设的。团体和会员间的授受,不设簿录。 他们的生活,非常平静,从来没有过争斗的事。有少数外来的加盟,也不曾害了本来会员的安睦。有一次一位会员,声言愿脱离,团体也允准了他,并给他应分的财产。 这两村在所有的宗教的新村中,是最自由的组织。他们所以能够团结,纯是受创立者人格的影响。所以一八七七年基尔医生一死,一八八〇年北塞儿村便解散了。一八八一年奥洛拉村也解散了。 (7)温尼达村(The Oneida Community) 温尼达村是美利坚最著名的一个新村。他的创立者,就是美利坚共产主义的历史家的第一人诺爱士(Gohn Humphrey Noyes)。诺氏是美利坚渥蒙特州布拉特尔柔的人,生于一〈八〉八一一年,初习法律,卒业于达尔提茅士大学,后又改习宗教学,在安道佛耶路等授受课。他研究宗教的结果,自创了Perfectionism一派。 一八三四年,他回到巴特尼(Putney)。那里就是他父母所居的地方,渐渐招集了些信从他的教义的人。最初是他的母亲,次他的两个姊妹,一个兄弟,又次他自己的妻,他兄弟的妻和他的姊妹的丈夫,又次又来了些别人。到了一八四七年,他已有四十个信徒了。他们的运动,最初纯粹是宗教的。后来因为看了《先驱》和些别的傅利耶派的出版物,渐渐趋于共产主义了。一八四八年,诺氏就在纽约州的温尼达地方组织了一个共产村。 第一年的试验,遭了很大的困难,努力奋斗的结果,才有极贫弱的成功。诺氏及其门徒,其中多系富户。直到一八五七年一月一日,统计他们投入村中的资本,共有美金十万〇七千元,据那一天的计算,他们的财产,总额只有美金六万七千元有奇,亏损约在美金四万元之谱。但是在那个期间,他们已得了很有价值的经验,并且立稳了他们产业的基础。他们制些铜器,旅行用的鞄囊,保存果实,制造丝类,凡造一物,必精慎办理,所以他们的制品,马上在市场得了很美的赞誉。一八五〇年的清算,就有少量的剩余了。又十年间,他们的纯益,已超过美金十八万元了。在这个期间,他们买了很多的土地,又得了些新会员。一八七四年,他们所有的土地,约九百英亩,会员约三百人。 他们当初有几个团体,到了一八五七年,他们把所有的会员都集合于温氏达、瓦林埠、康奈提卡三处。 以上所举的新村,除谢克尔村外,全不是美利坚本土的人创立的。独有此村,是纯粹美利坚人组织成的。其中含有纽英伦的农夫和机械师,大多数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医师、律师、僧侣、教师——,他们的修养和教育,都超过平均程度以上。 他们设二十一名常设委员,四十八名产业部长,处理一切事务。他们的组织,虽很复杂,但是都合于民主的精神,推行的成绩很好。 本村有二个特点:(一)是“共同恋爱”。他们以为排他的婚姻,和排他的私有财产制,犯了一样的罪恶。但在本人未许恋爱自由以前,犯了淫行,他们认为莫大的罪恶。小孩未离乳以前,归他母亲照管,离乳以后,就送入看护院,由看护妇育养。后来纽约州的僧侣,大不以此为然,竟至以法律禁止。他们遂于一八七八年废止“共同恋爱”的制度。(一)是“相互批评”。村员定期集会,关于村员的品行涵养,当面互相批评,而村员间的感情,并不以此而损伤。他们相处多年,只有一个被驱逐出村的会员。 他们有很好的学校制度,有许多青年入校受适应他们那种团体生活的教训。他们为传布主义,发刊了许多印刷物,最流行的是Oneida Circular周刊。印刷装订,均极精良。阅者分为三等:一是不能纳费者,可以自由取阅,一是每卷只能纳美金二元者,一是每卷须纳美金二元以上者。用第三类以补充第一类的费用。 此村成立三十余年,那纽约州法律的干涉,就是他消灭的朕兆。他们受了法律干涉以后,各自选择结婚。诺氏率其最忠实的信者去之坎拿大。一八八六年他就死在那里了。一八八〇年该村的共产制,完全解散,变为一大合资公司。这个公司,现在还很富,所有的产业,均还存在。会员对于这公共的财产,均享有股份的权利。而今过旧时共产村的人,只见公共图书馆、读书室、盥洗所和那林中的空地,相对着过那荒凉的日子。那就是当日的新村的遗迹了! 我本来想把四派的新村运动,都绍介于读者诸君,谁知只写完了宗教的新村运动一部分,就占了这么多的篇幅,而且时间又不许我全写,只好暂结于此。其余俟之他日罢,幸诸君见谅。 署名:李大钊 《星期评论》第31号(“新年号”) 1920年1月 【注释】 [1]乌托邦派 乌托邦,拉丁文utopia的音译,源出希腊文,意即“乌有之乡”。英国托·莫尔在1516年出版《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有益又有趣的全书》,书中用“乌托邦”作为虚构的理想社会组织的名称。此后,“乌托邦”一词成为“空想”的同义语。乌托邦派是指空想社会主义一派,即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前的一些社会主义探索者。 [2]历史派 是指信奉马克思主义科学历史理论(即唯物史观)的社会主义者,即信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社会主义者。 [3]伊加利派的新村 伊加利,应为伊加利亚。法国著名空想共产主义者埃蒂耶纳·卡贝(1788—1856)于1840年出版富于哲理性的空想主义小说《伊加利亚旅行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提出根本消除的方案,即消灭不平等、废除私有制和取消货币,以建立一个理想社会即“伊加利亚共和国”。一时法国信奉者近50万人,并出现一些卡贝主义者团体。由于法国条件不利,卡贝提出去美国组织共产主义公社的主张。1848年1月,第一批信奉者到达美国堪萨斯州和伊里诺伊州,创立了共产主义新村,人数约1500人,但实践中矛盾和困难重重,难以生存和发展。1856年,卡贝逝世,此次试验亦以失败告终。 [4]盆西梵尼亚州 今译宾夕法尼亚州。 [5]沃颠堡 今译维滕堡。 [6]Count De Leon 德·里昂伯爵,即李大钊文中指出的大骗子Bernhasd Miller的假名姓。 [7]Bernhasd Miller 伯恩哈特·米勒,即前文所说的里昂伯爵的真姓名。 [8]奥孝州 今译俄亥俄州。 [9]米苏里州 今译密苏里州。 [10]奥利岗州 今译俄勒冈州。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