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现代作家 > 刘半农 | 上页 下页 |
刘半农简介 |
|
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江苏江阴人,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晚号曲庵,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清宣统三年(1911年)曾参加辛亥革命,民国元年(1912年)后在上海以向鸳鸯蝴蝶派报刊投稿为生。民国六年(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民国九年(1920年)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民国十年(1921年)夏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25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民国十四年(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北京病逝。主要作品有诗集《扬鞭集》《瓦釜集》和《半农杂文》等。 ***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出生于江苏江阴城内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自幼聪慧过人,6岁能作对联、咏诗。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考入常州府中学堂,成绩优异。 清宣统三年1911年应聘回母校翰墨林小学任教,并与吴研因等编辑《江阴杂志》。辛亥革命中,赴清江参加革命军,任文牍。 民国元年(1912年)2月,因不满军队内部的混乱而返乡。同年3月,刘半农与其弟刘天华至上海谋生,在开明剧社任编辑。 民国二年(1913年)春,在中华书局任编译员。他勤奋写作,先后在《时事新报》《小说界》等刊物发表40多篇他翻译和创作的小说,介绍安徒生、小仲马、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高尔基等著名作家的作品。 民国六年(1917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等文章,对文学革命从形式到内容都提出深刻见解。同年夏,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破格聘为北大预科国文教授。 民国七年(1918年)1月,参与《新青年》编辑工作。同年3月,在《新青年》发表《复王敬轩书》,对于反对文学革命、为封建旧文学辩护的观点痛加批驳。 民国九年(1920年)春,刘半农赴欧洲深造,初入英国伦敦大学院,在语音实验室工作。 民国十年(1921年)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并在法兰西学院听讲,攻实验语音学。 民国十四年(1925年)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得以外国国家名义授予的最高学衔的中国人。8月,刘半农在回国的海轮上,写下诗作《教我如何不想她》。同年秋,刘半农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建立了语音乐律实验室,成为中国实验语音学奠基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4月,与钱玄同等12人联名在报纸上发出为李大钊烈士举行公葬的募款书,并书写墓碑墓志。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6月,为完成《四声新谱》《方音字典》和《中国方言地图》的编写,冒着酷暑沿平绥铁路深入绥远、内蒙一带考察方言方音,不幸染上“回归热”病,7月14日在北平逝世,年仅44岁。 *** 刘半农逝世后,停灵地安门外嘉兴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29日与其胞弟刘天华共葬于香山凤凰顶(旧称木兰陀)。这里早年是中法大学的公墓。墓坐南朝北,墓基为4米见方石台,基座为四方形阶梯式,高约1.5米。墓表在方台之上,墓表北侧又矗立着一座大理石石柱,上面镶嵌着巨幅刘半农的遗像。左右配以刘半农生前所制的“日晷”、“推断尺”等雕画。墓前原竖两块石碑,一块是周作人撰写墓志,魏建功书石,马衡篆盖;另一块碑文为蔡元培所撰,碑额为章太炎篆书,碑文则是钱玄同书丹,现两块墓碑都已推倒砸碎,原墓碑已残,一块置于墓顶,一块散落于墓东边的地面上。1983年刘育伦为其父刘半农墓进行了修复。现有墓碑高1.5米,是1989年元月依第二通碑重建的,上书“国立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先生夫人之墓”,为吴敬恒题。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