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古代哲学史,原拟出版上中下三卷,实际只出版上卷),1919年2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为“北京大学丛书之一”。自出版以来,以其“截断众流”的理论创见与学术魄力,迅即获得海内外学界及读者的好评,再版数十次之多。是中国学者运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建立的标志。 它所获得的赞誉无以复加,不但被视为一本划时代的著作,而且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积极成果,是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为胡适的学术地位奠定了一块不可撼动的基石。 (2020-11-9) |
·序 |
·再版自序 |
◎第一篇 导言 |
·哲学的定义 |
·哲学史 |
·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的位置 |
·中国哲学史的区分 |
·哲学史的史料 |
·史料的审定 |
·审定史料之法 |
·整理史料之法 |
·史料结论 |
◎第二篇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
·第一章 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 |
·第二章 那时代的思潮(诗人时代) |
◎第三篇 老子 |
·一、老子略传 |
·二、老子考 |
·三、革命家之老子 |
·四、老子论天道 |
·五、论无 |
·六、名与无名 |
·七、无为 |
◎第四篇 孔子 |
·第一章 孔子略传 |
·第二章 孔子的时代 |
·第三章 《易》 (2) (3) |
·第四章 正名主义 (2) (3) |
·第五章 一以贯之 (2) (3) |
◎第五篇 孔门弟子 (2) (3) (4) |
◎第六篇 墨子 |
·第一章 墨子略传 |
·第二章 墨子的哲学方法 |
·第三章 三表法 |
·第四章 墨子的宗教 |
◎第七篇 杨朱 |
◎第八篇 别墨 |
·第一章 墨辩与别墨 |
·第二章 墨辩论知识 (2) |
·第三章 论辩 (2) (3) (4) (5) |
·第四章 惠施 |
·第五章 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2) (3) |
·第六章 墨学结论 |
◎第九篇 庄子 |
·第一章 庄子时代的生物进化论 (2) |
·第二章 庄子的名学与人生哲学 (2) (3) |
◎第十篇 荀子以前的儒家 |
·第一章 《大学》与《中庸》 |
·第二章 孟子 |
·一、孟子考 |
·二、论性 |
·三、个人的位置 |
·四、教育哲学 |
·五、政治哲学 |
◎第十一篇 荀子 |
·第一章 荀子 |
·第二章 天与性 |
·一、论天 |
·二、论物类变化 |
·三、法后王 |
·四、论性 |
·五、教育学说 |
·六、礼乐 |
·第三章 心理学与名学 |
·一、论心 |
·二、谬误 |
·三、名学 |
·四、辩 |
◎第十二篇 古代哲学的终局 |
·第一章 西历前三世纪之思潮 (2) (3) (4) |
·第二章 所谓法家 |
·一、论“法家”之名 |
·二、所谓“法家”的人物及其书 |
·三、法 |
·四、“法”的哲学 |
·五、韩非 |
·第三章 古代哲学之中绝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