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邓中夏全集 > 邓中夏年谱 | 上页 下页 |
1919年(2) |
|
7月12日,胡适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引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 7月,他参加了有许多知名人士和知识界精英聚集的“少年中国学会”,也很快就成为学会的实际负责人。 8月,邓设计了一个“学习园地”。他租到了北京东皇城根达教胡同四号的四合院,有十几间房屋。中夏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曦园”。他为“曦园”制定了生活公约共同遵守。 就现在的资料统计,先后住进“曦园”的有邓中夏、张国焘、罗敖阶(罗章龙)、杨人杞(杨东莼)、杨亦增、陈锡、易克嶷、陈介石、萧镇湘、刘克携、杨忌福、杨付时、马非百、吴学培、王昌明、萧松园等。 “曦园的学术活动分为下列几个自学研究小组进行,这就是:社会科学,理科外文科,外国语文等组。中夏担任文学小组指导,其他各组各有专人指导,定期举行讲习,会后彼此交换心得,进行漫谈等。我见到中夏参加学习是劲头很高的。在这期间我看到中夏贪婪地阅读和复习许多书籍。在中国旧籍方面他读的书有《五经》、《四史》、《道德经》、《南华经》、程朱陆王的语录和学案丛考,以及唐《资治通鉴》,并对宋、明、清诸大家文集等都相当熟悉。在近代科学文艺方面,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许多重要译著,也涉猎不少。对于在苏俄十月革命以后进到中国的马列主义书刊也非常关心阅读”(注:见罗章龙:《北大时期的中夏同志》,1957年11月16日,未刊稿) “不惜夜以继日地努力钻研,有时甚至影响到自己的健康也在所不顾。”(注:见罗章龙:《北大时期的中夏同志》,1957年11月16日,未刊稿) 邓中夏在曦园集体互助的生活中养成了革命者应有的生居习惯和艰苦朴素的作风。 曦园规定各成员每周轮流值日参加各项劳动,分别担任采买,升火做饭,烧菜,打扫院落,倒污水等工作(体弱及病人免值工)。中夏在担任勤务工作时,“那时我和中夏有一个朋友许××(高师学生)在晨报工作,中夏建议由曦园同学集体有组织地向晨报投稿,这个办法经大家同意后,开始向晨报供应创作及译述稿件(包括英、德、法文译稿)。所有决定供应的稿件先由大家交互审阅、润色文字,认为妥当无误,再行发出,因此稿件质量达到了一定水平,出面交涉则由中夏负责。” “当时曦园成员杨亦曾(北大英文系同学)在某报担任编辑,通过杨的介绍曦园同人承担供应该报学术论文的全部稿件,每周需要数字颇大,使大家翻译和创作更加活跃起来,这个报刊继持近一年的时间至曦园结束时止(曦园虽第二年暑期结束的,因为有些同学毕业,另一些移到西斋居住,还有少数回乡办中学)。(注解:曦园是结束了,但是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秘密活动地点仍然存在,并随着邓中夏搬到了马神庙西老胡同一号,罗章龙搬到北大西斋。编者) 从曦园开始,邓中夏逐渐地开始自己养活自己的努力,他的生活来源就是自己写文章的稿酬。 在曦园,他自己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从自然科学、历史进化、哲学思想、社会科学、思想史等方向努力苦学。他在思索中国人怎样迈出革命的第一步。中夏开始了他一生中第二次“集中学习”,这次学习使他变成了一个坚定的马列主义者,奠定了他一生的革命事业。 10月9日,少年中国学会北京会员,在嵩祝寺11号开会,到会者十七人。讨论组织学术谈话会、筹备通讯社、筹办义务夜校及月刊印刷编辑各事。会上,执行部正式成立。职员由该部主任推荐,其人名如下:……庶务股主任 邓康。 同日,新加入会员四人,其人名及通讯处如下:邓康:仲澥,二十四,湖南人,北京大学文科,在本会文科。(注:见《少年中国》第1卷第3期,第58页,1919年10月15日发行) 10月12日,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在理科校长室开第二次大会,欢送留学的同志。会议决定,今后的讲演将采用自由结合的办法组织讲演小组。会议决定(一)选举邓康为编辑干事。(二)对于简章再次增订。(三)选举总干事丁肇青、易克嶷;编辑干事康白情、邓康;各组书记张国焘等。会后留影。(注:见《北京大学日刊》,1919年10月14日) 10月16日,《北京大学日刊》登出,讲演团经过分组,邓康被分在第二组,在同一组的还有:康白情、罗家伦、黄日葵。 1919年11月11日,《北京大学日刊》刊出了讲演团印刷讲演稿的启事,这件事“讲已很久,收效还不大”,原因是“因为我们都是学生,满嘴的新名辞。到讲的时候,当然是丢不掉,但是一般平民的脑子里,却缺少这个玩意儿,他们听了如何能懂?”“再加上外省人多,所以决定印稿。”邓中夏对讲演团的学风,跟不上讲演的需要提出了看法。 1919年末,邓中夏的好友、参加了新民学会的李启汉,随毛泽东为了驱逐张敬尧而来到北京。李启汉没有和毛泽东等新民学会的成员住在一起,而是住在北京西老胡同一号邓中夏的家里。 李启汉参加了邓中夏组织的各种活动。在邓中夏的影响下,李启汉坚定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阶级斗争思想。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