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陈潭秋 > 陈潭秋文集 | 上页 下页 |
巡视青岛总报告 |
|
巡视青岛总报告(1) (一九二九年十月十八日) (一)巡视青岛的任务与工作日程 秋此次奉派巡视青岛,主要任务有四项:1.传达中央对于中东路问题的策略;2.传达二中全会重要决议与精神;3.帮助青岛市委策划日厂斗争问题;4.考察并指导青岛市一般工作。 秋于七月十九日正午抵青岛,当日即会见市委书记文容同志,略谈青岛市工作情形及日厂斗争经过。当时,正值丁、王案发生后数日,青岛市特别戒严,一般同志特别恐惧。市委亦在此影响之下,未能很积极地进行工作。活动分子会、支部会都不能召集成功。王□□同志于数日前抵青岛,对全省工作亦没有任何计划与布置。总之,一切都陷于停顿的状态。二十日与尽仁、文容、任光三同志谈全省工作与临时省委组织问题,但没有作出正式决议。二十一日召集临委成立会,讨论全省工作的初步布置,日厂斗争问题,改组青岛市委,整顿青岛市工作等。预定二十二日召集中东路问题的讨论会及讨论二中全会决议。二十三日召集新市委会,后因尽仁同志回家及与C.Y.会议时间冲突,至二十五日下午始召集新市委会议。因时间与地点关系,不能详细讨论,仅就市委改组与整顿工作及日厂斗争问题,作了三小时的讨论。当晚,召集临委会讨论中东路问题,二中全会决议及九月第一周工作(这几次会议讨论情形及结果,详见下面的分项报告)。除参加上述各种会议外,只与市委孙同志(沧口工人)、市委秘书孟尽仁、C.Y.省委徐同志(失业工人)作个别谈话,支委会与活动分子会,因不能召集,所以没有参加的机会。 秋于二十六日离青岛赴满洲,在离青岛以前,曾用书面提出一些工作意见供他们讨论工作计划之参考。并叮嘱他们注意下列工作:1.临委应以中东路问题与日厂斗争问题为目前最主要的政治工作。2.九月第一周工作应很好地联系到中东路问题、日厂斗争、反国民党以及群众的实际生活。3.日厂斗争行动委员会(在临委会中决定组织的)必须于二十七日召集成立,按照临委的决议,开始进行工作。4.几次会议的决议必须切实迅速执行,勿蹈清谈之弊。5.作详细报告给中央。 秋由满洲返沪,曾在青岛登岸,只会见市委秘书(克明到外县巡视去了,文容因机关发生问题到沧口去了)。 (二)青岛政治经济概况 关于青岛政治经济,市委没有很好的了解,我亦无从得到切实的材料,仅将我个人的观察及由同志处谈话中所得,作下列的概述: 1.青岛虽然在名义上交还了国民政府,但在经济上、政治上实际支配的仍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工业方面,从青岛七个纱厂看,六个是日本的,胶济铁路虽然交还,但上级管理人员仍多由日人充任,事实上仍然支配路权,其他各种工业,亦不少日人的企业,全市商业,日本人几乎占了大半,中国商人只有在日本经济势力之下图生存。领海权更在日本控制之下,市政府在许多政治事件上,非执行日本帝国主义的命令不可(如派警察帮助日本海军驱逐工人出厂,及禁止工人离青岛之类)。 2.青岛自收回以后,市政府大加捐税,市民的负担比在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时加重得多。因此,引起市民反捐税的斗争。如因加收牛出口税,引起牛行牛贩的罢业抵抗。因抽收渔船捐,引起渔民反抗,罢业数日,不放船入港。 3.省市政府始终立于冲突地位,吴思豫、陈调元虽然都是蒋介石的马脚,他们为争地盘与税收,相持不下。青岛所以划为特别市,据说也是他们相持不下的结果。在初收回青岛的时候,陈调元要派省军驻防,吴思豫则拒绝省军,自行招练警卫军。为胶济路征收货物捐,陈、吴间也曾冲突过,陈谓胶济路是属于省的范围,货物税应归省方征收;吴则以税局设在青岛应由青岛市征收,后以调和办法解决(结果记不清)。并且陈调元每次运动马福祥到任,终被吴思豫设法拒绝了。 4.在日本帝国主义占据青岛的时候,国民党没有公开组织,只有丁惟汾[1]部下的国家主义派暗中活动。有党部及青岛总工会的组织,在群众中有不小的欺骗作用。至蒋介石接收青岛以后,国民党公开组织起来,极力打击国家主义派势力,在党部中陆续排斥国家主义派分子,并成立工整会代替总工会,但国家主义派仍暗中在群众中活动,自日厂斗争发生以后,工整会的欺骗压迫,为群众所极不满。国家主义派亦无法再施其欺骗了(但国家主义派的影响,在群众中多少仍存在一些)。 5.青岛市民在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之下,起初对于国民党抱着极大的幻想,后来市政府成立,捐税加重,特别是国民党工整会在日厂斗争中,出卖工人利益,投降帝国主义的事实,在群众面前完全暴露(如帮助日本海军驱逐工人出厂,驱使工贼逮捕工人领袖,武装解散工人纠察队,国民党受日资本家的贿赂,禁止工人集会游行等)。因此,引起工人群众对国民党的愤恨与示威(如包围地方法院,纠察队与宪兵队冲突,维泉数千人的示威,宝来工人公开在群众中揭破国民党员的欺骗行为等)。总之,青岛群众起初对国民党确实抱有很浓厚的幻想,后走向反国民党的方面。但国家主义派在群众中的影响,仍多少存在,在此次日厂斗争中,他们也没有积极地动员群众斗争,他们也就没有办法作欺骗的活动了。 6.青岛群众已经饱尝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青岛收回后,又加以市政府的重税苛捐,逼到非斗争不可的地步。然而对国民党仍抱有幻想,所以斗争不曾有直接的广大的发展,自日厂斗争发生后,国民党工整会的凶残欺骗的面具又被揭穿,于是群众斗争的情绪发生变化。先前幻想在国民党帮助之下作反帝国主义的经济斗争,现在则同时不能不作反统治阶级(政府、党部、工整会)的斗争。唯因群众组织力量的薄弱与合法观念的存在,特别是得不到我党的积极的领导,所以不能很快地发展,这是我党在主观工作上值得严重注意的问题。 (三)青岛党的组织状况 1.过去的错误:青岛的党过去完全是在和平的路线下发展起来的,党与群众都没有斗争的经验,所以一旦斗争发生,党感觉到手足无措,不能积极地去领导。党的组织不但不能在斗争中谋求发展,反表现逐渐削弱的现象(在日厂斗争前同志将近四十人,现仅有二十余人),并且斗争一来同志多表现动摇,消极,畏惧,不敢而且不愿在群众中活动,领导群众斗争。支部里异常幼稚(其实没有一个完整支部),在群众中不能发生丝毫作用,尤其没有注意中心支部的建立。党没有宣传鼓动工作,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几乎等于零。市委与下级的关系非常“隔膜”,对群众的情形更是隔膜。完全没有群众工作,尤其是群众的组织工作,主观上完全放弃不理。党在胶济路工人群众中过去有好的影响,但是没有把它继续扩大起来。 2.组织现状:青岛现有同志二十余人,计四方机厂二人,大康纱厂二人,银月纱厂一人,钟渊纱厂三人,此外电话、木厂、港政局各一人,店员二人,近郊农民六人,知识分子五人,码头二人,政府机关一人,其他二人。这些同志完全在散漫无组织的状态之下,有些过去虽有支部形式,但很久不能召集开会,同志在群众中一点活动也没有。市委常委三人,一为四方机厂徐同志,但他实际上不能负担工作,并且近来担任了国民党特别区党部的工作,其余二人为孟尽仁与克明,事实上很难与群众接近,只好坐在屋子里清谈。一般同志和平发展的倾向非常浓厚,丁、王案发生以后,同志又发生了两种错误的现象,一是因为政府特别戒严,发生过恐惧心理,陷于停止活动的状态;一是认为解决了丁、王案是党的极大成功,遂特别重视红色恐怖手段。市委也因此全力注意此问题,对积极工作的指导反放弃了不少。 3.整顿办法:省临委讨论了整顿青岛市工作办法,决定(1)改组市委,决定以四方机厂的单同志、沧口孙同志及××组织为青岛市常委,介人任市委秘书。(2)改善市委与支部的关系。(3)注意建立中心产业支部(如四方机厂、钟渊、大康等),创造健全的支部生活,使支部真正成为群众的核心,动员每个同志在群众中积极活动。(4)防止组织上削弱的趋势,并要在群众斗争中谋求党的发展,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基础。(5)打破同志的恐惧心理,纠正同志对红色恐怖的错误观念。(6)对于其他市政工人、苦力、近郊农民及学生,党须予以经常的注意。(7)宣传鼓动工作,党须经常的进行,须抓住每一个大的政治事件及群众切身问题,作口头及文字的宣传鼓动。(8)运用群众运动的公开路线,切实进行群众的组织、宣传以及斗争工作。 (四)日厂斗争问题 关于日厂停工的经过及群众斗争的情形,详见青岛市委报告,兹不赘述。临委对此次事件的意义与前途曾做过一次新的估量。日厂停工的主要原因是工人斗争复兴的反响、青岛工人自一九二五年五卅粤工受打击以后消沉了数年,到本年五月青岛工人斗争又开始蓬勃起来。日本资本家为一劳永逸计,遂不惜忍受牺牲(日厂每日损失六万元),用停工的毒辣手段对付工人,使工人以后不敢起来斗争。第一次停工三天,复工后工人仍持敌对态度,无形怠工,并有罢工的酝酿,日厂遂先下毒手,实行第二次同盟停工,失业者两万数千余人。另一原因乃是日本资本家要完全降服国民党,因国民党在日厂进行工会的组织,虽然是欺骗工人的把戏,但多少可以增高工人的声势,引起工人斗争,使他们不能称心如意地压榨工人(这不是说黄色工会主观如此,乃是说落后的群众在客观上必有的结果),所以对于空招牌的欺骗工人的工整会,日本资本家也不许它存在。但工人斗争的情绪甚高,亦不易屈服。可是,此次工潮中,日人的横暴无礼,国民党及工整会的欺骗与压迫,使工人群众得到很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此次的斗争过程中必然发生下述的结果: 1.群众的阶级觉悟提高,斗争的情绪加强。 2.群众更加了解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激起强烈的反帝情绪。 3.暴露了国民党工整会欺骗压迫的假面具,与其出卖工人阶级利益、投降帝国主义的丑态,打破了群众对国民党的幻想。 4.因斗争的经验,使群众感觉到组织的必要,又痛恨国民党工整会的欺压,群众必然走上自己组织工会的道路。 总之,这次工潮对于我们党确是极好的争取群众的机会。 但我们主观方面,党的组织太弱,在群众中不能丝毫发生领导作用,又因党对此次斗争没有很好的注意,没有切实地指导同志活动,所以党的政治影响在群众中微乎其微,这是一个绝大损失。 青岛市委过去对于此次工潮的策略,虽然没有多大的错误,但是非常不充分,太原则不合实际,没有提出群众的具体要求条件与政治口号,没有联系到许多大的政治问题,尤其没有指导同志运用党的策略到群众中去活动。甚至市委及一般同志,起初在观念上亦没有十分重视这次事件,或者因为白色恐怖的严重,不敢活动,以致放弃了许多公开活动的机会(如群众大请愿、包围法院以及救济募捐等),在这次广大群众斗争中,党没有丝毫领导作用,甚至一点政治影响也没有。其主要原因是:(1)市委及一般同志在主观上没有十分重视这次事件。(2)党的组织力量太弱。(3)市委决策不充分,不切合实际,尤其没有动员全体同志运用策略去活动。(4)青岛的党是和平发展起来的,没有斗争经验,一遇斗争即手足无措。(5)同志被白色恐怖吓得不敢活动。 临委对此次事件的策略,曾经长期的讨论,决定由党团的省委、党的市委,及党团日厂支部同志组织日厂斗争行动委员会,负责进行此次斗争的指导,并决定行动大纲如下: 1.认定此次日厂工潮是山东,特别是青岛目前最主要的工作。 2.认定此次工潮决不是短时期可以结束的(虽然日厂想很快的开工,禁止工人离开青岛,工人因生活问题无办法也迫切要求复工,但日厂要无条件复工,工人则誓死坚持条件),必须继续不断地动员全体同志努力参加活动,为指挥集中与工作专一起见,决定组织日厂斗争行动委员会负责此一工作。 3.此次工潮总策略路线是把这次工潮联系到中东路问题,反帝、反国民党、工整会,以致工人组织自己的工会,建立赤色工会的基础。 4.斗争的总口号是“为吃饭而斗争”,“为反帝而斗争”,“为争自由而斗争”。 5.行动的总策略是:尽可能地争取群众公开活动的路线与党的秘密工作发生很好的联系。 6.在宣传鼓动上综合斗争经过的事实,特别是日资本家之横暴,国民党政府、工整会的欺骗压迫,以及群众斗争的事实,编成小册子普遍地发散。用党的名义发表告日厂工人书及告华厂工人书及告市民书。此次事件作扩大的社会宣传,使此事件成为青岛全市以至全山东、全国最严重的政治问题,在工人与市民中注意经常的、口头的与文字的宣传鼓动,尤其要针对着日资本家、国民党、政府,以及工整会欺骗压迫的事实。 7.在组织上切实整顿青岛市各支部,使之能在群众中发生领导作用。在斗争中注意吸收积极勇敢的分子,扩大党的组织,建立赤色工会及工人纠察队的基础,组织日厂工人后援会、募捐队、反帝同盟等,以博得社会同情,要求救济,同时亦借以扩大我们的宣传,进行群众组织。 8.在行动上募捐救济,领导复工斗争,向政府要饭吃,要求社会援助,扩大反帝运动,不断地举行群众的各种示威,继续打击工贼,断绝日厂邮电交通等行动。 9.关于复工问题,工整会曾提出四个条件:(1)原有工人一律复工。(2)复工后不得借故开除工人。(3)停工期间工资照给。(4)增加工资。我们决定将群众要求分作两个步骤进行:一是复工的先决条件五条,除一、二、三、四与工整会所提相同外,更加上释放历次被捕工人。(5)工人有组织自己工会与纠察队的自由。一是关于增加工资、改良待遇、减少工作时间等为复工后斗争之条件,与先决条件同时在群众中提出(斗争条件交由行动委员会按照群众实际迫切要求提出,但不宜过多过高)。 (五)关于中东路问题与二中全会决议讨论情形 青岛同志对中东路问题的认识非常模糊,接到中央四十二号通告后,也未经过切实的讨论,甚至有些同志也不知道中东路问题是怎么一回事,容易受资产阶级报纸的欺骗,还有些同志有极错误的观念,以为拥护苏联只是党的工作,不能在群众中提出(对“八一”工作的观念也是如此),这种错误的来源是:(1)这些同志政治水平太低(当然还受了狭义爱国主义的影响);(2)党以前的工作路线只有在支部范围内的秘密工作,没有群众工作;(3)没有将这些大的政治问题联系到群众的生活上去。 秋将中东路问题,根据中央的分析与决定,作了一个报告,参加他们讨论,其结果是接受中央所决定的策略,并联系到山东的实际情形,决定执行的方法与步骤,更因此检阅到山东过去工作的错误与缺点,决定纠正与补救的方法(详细的决定我已不能记忆)。 (六)改组临委与全省工作的初步布置 自省委破获以后,牵连到各县相继破获,高密、淄川受损失最大,其他各县关系断绝,详情不知。大概只知道潍县一带组织尚保存,并有工作(计潍县有同志五六十人,广饶、焘光各有同志三、四十人),临委成立后,与各县关系仍未恢复,只派曹克明同志到潍县一带巡视去了,淄博、济南工作尚未恢复,经二十日谈话结果,决定改组临委,以尽仁、文容、曹克明组成常委会,工作分工尽仁任书记兼组织,文容任宣传兼青年工作,克明任巡视,秘书长在未有相当人以前,暂找一事务秘书,技术机关暂借用市委的,开始工作。临委所在地暂设青岛,因为在全省范围内,只有青岛有一点组织基础,临委亦必须注意直接参加指导。等济南工作基本恢复起来,有了社会关系以后,临委即迁回济南。临委在目前组织上的最大任务是:(1)直接指导青岛市工作,尤其是日厂斗争,但市委仍须存在;(2)恢复整理各中心区域工作;(3)恢复济南工作,并找社会关系建立机关,准备临委迁回济南。 关于全省工作的初步布置,以现在临委的力量,势难顾及到全省各地,只应以全力注意中心区域的中心工作,决定以青岛、济南、淄博(淄川、博山)、潍县、德州、泰安为山东之中心区域,对各中心区域工作应注意步骤:首先须恢复或整顿青岛、济南、淄博三个区域的工作,除青岛由临委直接指导整理工作以外,决定派文容与另一学生同志(两人都在济南有社会关系)往济南恢复工作(济南仅一人力车工人支部未破获,但已无形解体),派两失业工人同志往淄博参加生产,建立工作;对于潍县、德州、泰安三地工作,除曹克明已去潍县巡视外,派一农民同志(过去任济南市政、兵运及近郊农运)往德州找职业(顶好能进兵工厂做工)开展工作,另派一知识分子往济宁去当教员,就近负责建立泰安工作。对其他各县没有组织的由附近中心区域进行。已有组织的,在中心区域党部未建立以前由省直接加强领导。 (七)秋回沪过青岛所得到的山东工作现状 秋于本月四日由大连乘轮返沪,五日船抵青岛,可以停泊四小时,秋即登岸往晤市委秘书介人同志,略谈山东工作现状如下: 临委仍在青岛,但曹克明已去外县巡视,尽仁在济南,临委委员文容在青岛,全省工作现状,他不大清楚,只知济南工作已相当恢复,并有较快的发展,已有同志二三十人,成立了临时市委,淄川矿工有大罢工的消息,不知确否。青岛最近在组织上、工作上都有相当进步,党员增加了上十人,但大半是知识分子,产业工人仅二三人,党员质量上有了提高,恐惧心理已减轻了许多,一般同志都很积极地在群众中活动,和平发展的观念也相当地纠正了些,市委与支部关系已改善了许多,市委对群众情形也不像以前那样隔膜。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有了进步,在群众中已发生了一些好的影响。唯对日厂斗争工作仅作了些宣传鼓动,并且只是在工人群众中,没有扩大到全市。募捐救济工作无法进行,群众近来留青岛者更少,生活痛苦达于极点,发生了几次因生活不下去而自杀的事情。 秋与文容谈话后,提出几点简单意见,要他转告临委:(1)马上派得力同志到淄川去,调查情形,领导群众斗争。如果党的组织还没有,即须采用群众组织路线,积极参加群众斗争。(2)日厂斗争迄未解决,工人且有因生活问题而自杀者,党必须继续不懈地而且要特别加紧去领导这个斗争,作普遍的广大的社会宣传,以扩大斗争的声势,引起一般社会严重注意与同情,同时切实进行募捐救济的工作,尤其要领导群众向政府要饭吃以及其他各种示威。 秋在文容处见到临委关于双十节的通告,其中有一最大缺点,就是将纪念双十节的工作没有与群众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尤其没有联系到日厂斗争问题,此点秋亦指出,嘱文容转知临委。 (八)个人的批评与意见 1.山东临时省委及青岛市委,执行能力非常之差,尤其在政治上表现得异常微弱。 2.在工作上没有一定的地方的路线,对于中央的通告与指示,仅是呆板的、机械的执行,不能联系到北方实际问题上去。 3.对于策略的决定与运用,也不能抓住实际事变,陷于笼统原则,不合实际的弊病。 4.在整个工作中不能抓住中心,表现出凌乱散漫的现象。 5.党的工作完全在支部范围内,没有群众工作,不了解群众工作的路线。 中央除加强对于山东及青岛市的实际指导以外,并派一政治观念强的同志参加省委工作,指示他们坚决地争取群众工作,切实进行群众工作。 【注】 [1]丁惟汾(一八七四——一九五四):山东日照人,字鼎丞。保定师范学校毕业,后去日本明治大学读书。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曾任国民党山东省党务主任,省议会议员。一九二四年国民党改组后,历任国民党北京办事处主任、青年部长、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国民党政府监察院副院长。一九三七年后,致力于研究中国古籍中的声韵学,著有《毛诗韵律》、《尔雅识名》、《尔雅古音表》等。 (1)这是陈潭秋巡视青岛后给中共中央的总结报告。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