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陈赓 > 陈赓日记 | 上页 下页
1943年3月


  陈赓日记

  1943年,陈赓在太行战斗胜利后的留影

  3月12日

  沁源斗争

  佩琮(1):

  城关700户,分配永宁沟280,13小沟编为13队。

  一区(现山下及支角)120

  三区230多

  二区30多(崔庄)

  外线(安泽、屯留)100多

  永宁:农141,商62,农兼商28户,木匠14户,绳麻家8户,其他7户,孤寡6户,士绅智份(2)7户,青智14,已找好地者37户,在银行贷款的商人20多,转移到一区者,未找好地,转移到三区者100多户,已做小生意,其余100户无办法。

  被敌捕入城者,已达40余人,敌正训练中。

  二区(二沁大道(3))河西、北园、四维、韩丰〔洪〕(4)沟、李家沟,〔庄〕难民均已分散,主要在沁源县。北园工作不好,分散,政府无法掌握。石渠、上流〔留〕、作坪、交口、贾〔姜〕庄,未分散,有组织地转移到沁县,县指挥部尚能起作用。安东〔乐〕化夷〔峪〕大部到绵上,白狐窑到沁县,信义、马圈〔泉〕、五风〔凤〕峪、中〔忠〕义此4村均分散在附近,白日在村。此4村可抢种,官军(5)可种。

  目前群众困难情形

  木花园有办法,损失小,四维、有义、琴泉口〔沟〕较严重,连城关120户,共500户,不能在本村种地。二沁大道上有900户,大部分无法种。此900户,3000人,城关700户,2000人,不能解决问题。以上属于一区。

  二沁大道愿意到绵上。领粮食,抱〔刨〕粮食,均系女人。认为当乞丐很光荣。60岁寡妇出嫁,卖小孩,偷,面黄饥瘦。士绅、地主亦然。每日两顿,普遍吃糠,但誓死不维持。以上永宁沟。

  二沁大道,难民建有新村、新洞,自名抗战村。公粮完成,转移有组织,情绪高。大道上有4万亩地,共打6万石粮食。不愿意去灵空山。

  安置情形

  永宁沟,需要种地者140户,已解决37户,自有办法者40户,其余要救济。猴神岭、云盖山,估计可能安插50户,因河南人走了70户。余50户,准备向三区转移。

  三区231户,智份当教员,要救济的约150户,与永宁沟50户,共200户。灵空山能容50户,余150户,准备分租,条件:(一)不改变成分,(二)无永佃权,(三)出租(公社庙产,军区机关可拿出租地,38团800亩)。

  一区,城关转移去者120户,共500户,河南难民2000人均可解决。

  二沁大道,主要土地不能挖,900户有500户能解决问题,余400户,无法转绵上。抢耕、抢种(有组织),不维持。掩护集体抢种。

  城关2000人,二沁大道3000人,共5000人需要解决粮食。五分之一商人、手工业者,五分之四农民。商人贷款多,粮少,农人粮多,贷款少,每户200元,粮食每口一斗。

  二沁大道人口贷粮一斗半,贷款不能超过150元。5000人中之1000人一个月要100石,3个月300石,另4000人3个月要1800石。

  漫水已维持。

  3个月粮食已解决。

  民兵要求:(一)子弹,(二)电池、偿款。

  对敌4个单位不统一,指挥部应设置于沁源与交口之间。

  【注】

  (1)即牛佩琮,时任太岳行政公署副主任。

  (2)智份,知识分子的简写。

  (3)二沁大道,指联结沁源与沁县之间的公路。

  (4)1943年的日记中〔 〕内容为编者所注。

  (5)官军,村名,位于沁源县城以北约15公里。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