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巴尔扎克 > 幽谷百合 | 上页 下页 |
三 |
|
我父亲对奥拉托利会学校的教学水平有所怀疑,便从勒瓦桥把我接走,送进巴黎沼泽区的一所私立中学。那时我十五岁,经过考核,校方认为,我这个从勒瓦桥来的修辞班学生可以上三年级。我在勒皮特寄宿学校①学习期间,又尝到了我在家庭、小学校、教会学校所忍受的痛苦,只不过形式有所变化。我父亲根本不给我钱。父母知道我在学校可得到衣食,脑袋里能塞满拉丁文希腊文,就认为问题全部解决了。我在这所学校里先后认识了上千名同学,却没有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如此漠不关心的例子。勒皮特先生狂热地拥护波旁王朝,早在忠诚的保皇党人力图把玛丽一安东奈特王后从神庙救走的那个时期,他就同我父亲有过交往,后来双方又恢复了联系。他觉得有责任弥补我父亲的疏忽,但不了解我父母的意图,每月给我的钱也少得可怜。校舍早先是“快乐”公馆,同所有旧贵族府邸一样,前面设有门房。鬼学监带我们去查理曼大帝中学之前,有一段休息时间,阔气的同学就到校工家去用茶点。校工叫杜瓦西,是个地地道道的走私犯;对他的生意,勒皮特可能不知道,也可能默许。学生从切身利益出发,也都极力巴结他,因为他是我们违反校规的秘密保护伞,是我们超时返校的知情人,又是同禁书出租商联系的中间人。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殖民地食品价格上涨,十分昂贵,因此,用茶点时喝一杯牛奶咖啡,便有一种贵族派头。如果说在家长的餐桌上糖和咖啡成为高级食品,那么我们中间有人食用,就会产生优越感。少年贪嘴,好摹仿,容易赶时髦,即使这些因素还不够,单单优越感也足以激起我们强烈的愿望。杜瓦西同意赊账,他估计我们都有姐姐、姑姑、姨母,她们会代为偿付,以便维护我们的名誉。在很长一段时间,我抵制了那个酒吧的诱惑。如果评断我行为的人了解诱惑的力量,了解我的心灵对禁欲主义的毅然向往,了解我长期克己而压抑的怒火,他们就会擦拭我的眼泪,而不是惹我伤心哭泣。我毕竟还是个孩子,哪有那种博大的胸怀,以蔑视回敬别人的蔑视呢?再说,我感到自己可能已染上好几种社会恶习,这些恶习由于我可望不可即而来势更凶,第二学年末,我父母来到巴黎。他们到达的日期还是我哥哥告诉我的;他就住在巴黎,却一次也没有来看我。姐姐们也一道旅行,我们全家要一起逛逛巴黎。头一天,我们计划到王宫饭店吃饭,然后就近去法兰西剧院。虽然这种意想不到的娱乐日程令我陶醉,但是风雨欲来的情势又迅即使我兴味索然;久经苦难的人,情绪特别容易受影响。我欠杜瓦西先生一百法郎,必须向父母申报,因为他威胁说要亲自向他们讨账。我打算让哥哥替杜瓦西传话,并让他在父母面前替我求情,转达我的痛悔。父亲有意宽恕我,可母亲一点也不容情;她那深蓝色眼珠一瞪,把我吓呆了。一连串可怕的咒语从她嘴里吐出来:我才十七岁,就这样胡闹,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我真是她儿子吗?我要把家毁了吗?难道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吗?我哥哥夏尔品行端正,为门庭增光,而我却要败坏家声;他已经有了职业,不是该独自掌握一份财产吗?我两个姐姐日后结婚,没有嫁妆能行吗?难道我不知道金钱的价值,不知道我生活的糜费吗?白糖和咖啡,对学习有什么好处呢?这样下去,不就要沾染上所有恶习吗?同我一比,马拉②也成了天使了。这一通潮水般的责骂,使我的心灵恐惧万分。挨完训斥,我就被哥哥送回学校,丧失了到普罗旺斯兄弟开的饭店用餐的口福,也丧失了观看塔尔玛演出《布里塔尼居斯》③的眼福。这就是睽违十二载,我同母亲见面的情景。 ①即法国人勒皮特(1764—1821)在沼泽区圣路易街创办的一所私立中学。 ②冉—保尔·马拉(1743—1793),法国1789年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的群众领袖,被称为“人民之友”,贵族自然对他恨之入骨,视为魔鬼。 ③法国古典主义代表作家拉辛的名剧。 等我修完了人文学科,父亲把我置于勒皮特先生的监护之下:我要学习高等数学,上法学院一年级的课程,开始接受高等教育。我住进公寓,摆脱了课堂的束缚,满以为能暂时告别穷困。哪料到尽管我十九岁,或许正因为我十九岁,我父亲还是照老章程办事:送我上小学不给带像样的饭食,送我上中学不给零用钱,逼得我向杜瓦西赊账;上了大学,给我的钱还是少得可怜。在巴黎这样的地方,没有钱能干什么呢?再说,我的自由也受到巧妙的束缚。勒皮特先生派一名鬼学监送我上法学院,把我交给教师,课后再接回去。我母亲怕我出事,想出种种防范措施,就是保护一名闺秀也不至于如此。巴黎这个世界,理所当然令我父母担心。男生的心事,同样是住宿女生的情思。怎么管也管不住,女生口不离情郎,男生话不离淑女。然而,那时候在巴黎,同学间的聊天,主要是以王宫饭店为话题,说它是爱情的埃尔多拉多①,酷似东方苏丹的宫苑。那里的晚上,金币哗哗流淌;在那里,最纯贞的顾忌也会荡然无存;在那里,我们强烈的好奇心可以得到满足。王宫饭店和我犹如两条渐近线,只能接近而不能相交。请看,命运是如何挫败我的图谋的。父亲曾把我介绍给我的一位老舅母,她住在圣路易岛;每星期四和星期日,我必到她府上吃饭。这也是勒皮特夫妇出门的日子,不是先生就是太太把我送去,晚上回家顺路再接走。多奇特的消遣啊!德·利斯托迈尔侯爵夫人身份高贵,拘泥虚礼,从未想到给我一文钱。她老态龙钟像座古教堂,浓妆艳抹犹如画中人,身着锦绣华服,深居侯府,就仿佛路易十五依然在世。她只接待老贵妇。老贵族;在这些僵尸中间,我真有身临墓地的感觉。他们谁也不同我讲话,我也没有勇气先开口。我的青春似乎妨碍他们,那种敌视或冷淡的目光令我惭愧。不过,我觉得这种漠不关心倒是可乘之机,心里盘算哪天晚餐一结束,便溜出去,跑到木廊商场。我姑母一打上惠斯特牌,就不再注意我了。那个名叫冉的跟班也并不把勒皮特先生放在心上。然而事与愿违,这帮老朽腮帮乏力,牙口不齐,倒霉的宴席久久不散。一天晚上八九点钟,我总算跑到楼梯,只觉得心怦怦直跳,真像比昂卡·卡佩洛②逃跑那天的情景。可是,等门房给我打开门,我却看见勒皮特先生的马车停在街上,老先生气喘吁吁地叫我。也是命该如此,三次都有意外情况阻隔王宫饭店的地狱和我青春的天堂之间的道路。二十岁的人,还一无所知,我深感愧作,有一天把心一横,不管有多大风险也要去见见世面。勒皮特先生身体肥胖,又是畸型足,颇像路易十八,上车十分吃力,于是我趁机甩掉他。真巧!就在这当儿,我母亲乘驿车来到了。在她的逼视下,我停下脚步,不敢动弹,犹如小鸟见到蛇一般。怎么这样巧,偏偏撞上她呢?说来毫不足怪。其时,拿破仑正进行最后的挣扎。我父亲预见到波旁王室要复国,便携我母亲离开图尔,到巴黎来开导我那个已经在帝国外交部任职的哥哥。机灵的人都密切注视敌军的推进,看出京城已危如累卵。我母亲这次来,就是要接我离开险境。我在巴黎正要失足的时候,顷刻之间就被带走了。长期以来生活拮据,只好克制欲念,可又断不了胡思乱想,精神不免痛苦,终日愁闷不解,于是潜心学习,犹如从前幽居在修道院里的厌世之人。青年应当发扬青春的天性,投身到赏心乐事中。然而在那个时期,我读书成癣,自身幽禁,这可能对我终生都有影响。 ①埃尔多拉多,西班牙语为“黄金国”,位于南美洲,是虚构的地方。王宫饭店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帝国时期和波旁王朝复辟初期,是娟妓麇集的地方,故而巴尔扎克这样描述。 ②比昂卡·卡佩洛(1542—1587),威尼斯贵族出身的妇女,十五岁跟她情人皮埃特罗·波纳旺图里私奔到佛罗伦萨。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