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外国文学 > 战争论 | 上页 下页
二一八


  现在,我们要进一步谈谈打垮敌人这个目标在什么情况下才是可能的和适宜的。

  首先,我们拥有的兵力必须足以:(1 )使我们能够对敌人军队获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2 )使我们能够经受得起必要的兵力消耗,可以把胜利发展到敌人不再能恢复均势的程度。

  其次,我们在政治上的处境必须能保证,这样的一次胜利不致招来新的强大的敌人,不致为了对付他们而丢开原来的敌人。

  1806年,尽管法国由于彻底打垮了普鲁士而使俄国的全部兵力同它为敌,但它当时是可以这样做的,因为它有力量在普鲁士抵抗俄国。

  1808年,法国在西班牙也同样是有力量做到这一点的,当然这只是对英国而言,而不是对奥地利而言。1809年,法军在西班牙不得不大大减弱自己的力量,而且假如它不是对奥地利占有很大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优势的话,那恐怕它就不得不完全放弃西班牙了。

  因此,人们对上述象三级审判的等级一样的条件都必须仔细地加以考虑,以免在最后一级审判中输掉前两级审判中已获胜的诉讼,从而被判负担诉讼费。

  在估计某种力量及其所能发挥的作用时,人们常常有一种想法,似乎时间在这里也同在力学上一样,是力量的一个因素,因而他们认为,做一半的努力(也就是用一半的力量)在两年内可以完成以全部力量在一年内完成的工作。

  这种见解是完全错误的,可是它却有时明显地、有时隐约地成为制订战争计划的依据。

  军事行动象世界上的任何一种事物一样,需要一定的时间。毫无疑问,人们不可能在一个星期内从维尔那步行到莫斯科。但是,象力学上时间和力量之间的那种相互关系,在军事行动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时间是交战双方都需要的,问题就在于双方中的哪一力就其处境来看可以指望首先从时间中得到特殊的利益。

  如果双方的特殊情况可以相互抵销,那么,显然是失败者首先可以得到这种利益。这当然不是根据力学的法则,而是根据心理学的法则。嫉妒、猜忌、忧虑,有时还有义愤都是不幸者自然的辩护士,它们一方面会给不幸者招来朋友,另一方面会削弱和瓦解不幸者的敌人的同盟。因此,时间与其说对于征服者有利,不如说对于被征服者有利。其次,应该考虑的是,利用最初的胜利,正如我们在别的地方已经指出的那样,是需要消耗巨大的力量的;这种力量的消耗不是消耗一次就可以完结了的,而是象维持一个大家庭一样,是不断继续着的。国家的力量虽然足以使我们占领敌人的地区,但并不是永远经得起继续占领敌人的地区所需的大量消耗的,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继续供给力量会越来越困难,以至最后可能完全无法供给。这样一来,仅仅时间就可以使情况发生剧变。

  难道1812年拿破仑从俄国人和波兰人那里掠得的金钱和其他财富,足以使他建立一支为了可靠地占据莫斯科而必须派往那里去的数十万军队吗?

  但是,如果所占领的地区十分重要,而且在这些地区中有一些地点对未被占领的地区有很重要的意义,以致占领这些地点以后,对方的灾难就会象恶性肿瘤一样自动地蔓延开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占领者即使不再采取其他任何行动,也会是所得多于所失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被占领者得不到外来的援助,那么,时间就会完成占领者已经开始了的行动,尚未被占领的地方也许会自然陷落。可见,时间也可能成为占领者的力量中的一个因素。不过,这种情况只有在下述场合才能发生,那就是失败者已不再能进行反攻,局势不可能发生有利于他的剧变,也就是说他的力量中的这个因素对占领者已不再起作用了,因为占领者已经完成了主要的事情,最大的危险已经过去,简而言之,敌人已经被打垮了。

  我们通过上面的论证是要说明占领完成得越快越好,如果我们完成占领的时间超过了完成这一行动绝对必需的时间,那么不但不能使占领变得更容易,反而会使占领变得更困难。如果说这种看法是正确的,那么,同样正确的是:只要有足够的力量占领某一地区,就应该一鼓作气地完成这种占领,而不应该有什么中间站。当然,这里所说的中.间站,不是指集中兵力和采取这种或那种措施所需的短暂的平静时间,这是不言而喻的。

  上述观点指出速战速决是进攻战的一个重要特点,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那种反对不停顿地继续不断地占领的见解,即打破了那种认为缓慢的、所谓有步骤的占领更有把握和更为谨慎的见解。不过,甚至对至今一直赞同我们的那些人来说,我们的主张也可能看起来象是奇怪的论调,同最初的提法是有矛盾的,而且,我们的主张同那种在书籍中出现过千百次的根深蒂固的陈老偏见是对立的,因此,我们认为最好对那些同我们对立的没有根据的道理作进一步的探讨。

  当然,较近的目标比较远的目标容易达到,但是,如果较近的目标不符合我们的意图,那么我们也没有理由认为,停一停,有一个停歇点就能够比较容易地走完下一半路程。

  当然一次小的跳跃比一次大的跳跃要容易些,但是,任何想跳过一条宽沟的人都不会先只跳一半而跳进沟里去。

  如果我们进一步考察一下,什么是有步骤的进攻战,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个概念通常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内容:(1 )夺取进攻中所遇到的敌人的要塞;(2 )积存必要的储备品;(3 )在仓库、桥梁、阵地等重要地点构筑坚固工事;(4 )军队在冬营或舍营中休息;(5 )等待来年的补充。

  人们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就把整个进攻划分为若干阶段,在运动中确定若干停歇点,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获得新的基地和新的力量,就好象自己的国家跟在自己军队的后边一样,就好象军队随着每一次新的进军都可以获得新的力量一样。

  所有这些可以带来赞美的目的也许使进攻战更便于进行,但是却不能保证取得进攻战的成果,而且,这种做法大多只不过是用来掩饰统帅心情矛盾或政府缺乏坚决进攻精神的借口。我们想按相反的顺序予以批驳。

  (1 )等待新的补充对双方来说是同样需要的,甚至可以说,敌人期待补充的心情更为迫切。此外,一个国家在一年内所能征集的军队同在二年内所能征集的军队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是差不多的,这是事物的性质所决定的,因为一个国家在第二年内实际所能增加的力量,同总数比较起来是微不足道的。

  (2 )当我们休息时,敌人在同一时间内也得到了休息。

  (3 )在城市内和阵地上构筑坚固工事不是军队的事情,因此不能成为停止不前的理由。

  (4 )根据军队目前所采取的给养方法来看,军队在驻止时比在前进中更需要仓库。当前进很顺利时,常常可以把敌人的储备品占为己有,到了贫瘠的地区,这些物资可以解决给养不足的问题。

  (5 )夺取敌人的要塞不能看作是进攻的停顿,相反,这是更为猛烈的进攻。因此,夺取要塞所引起的表面的停顿实际上同我们这里所说的情况不是一回事,这种停顿不是进攻力量的停止和缓和。但是,对某个要塞是进行真正的围攻好,还是进行单纯的包围或单纯的监视好,这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才能决定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只能一般地指出,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确定,在进行单纯的包围的同时继续前进是否会遭到极大的危险。如果不会遭到极大的危险,而且还有力量继续进攻,那么,最好是把正式围攻推迟到整个进攻行动的最后进行。因此,不应该热衷于立即保住已夺得的东西而忽视更重要的东西。

  在继续前进时,已经获得的东西从表面上看来当然又有立刻丢失的危险。

  根据上面所讲的我们认为:在进攻战中任何划分阶段、设立停歇点和中间站的作法都是不合理的,当不可避免地出现这些东西的时候,应该把它们看作是祸害,它们不会使取得成果更有把握,而会使取得成果更没有把握。如果我们不想违背普遍真理,那么就必须承认从中间站出发(这在我们力量弱时往往是不可避免的)通常是不可能向目标作笋二次前进的;如果第二次前进是可能的,那么中间站就是不必要的;如果我们的力量一开始就远不足以达到预定的目标,那么,它始终是达不到目标的。

  我们说,所谓普遍真理就是这样,我们所以谈到它,只是想借以消除那种认为时间本身似乎对进攻者有利的思想。但是,政治关系可能是逐年变化的,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才会时常发生同这种普遍真理相背离的情况。

  以上所谈的可能给人一种印象,似乎我们已经离开了我们的一般观点,而只注意进攻战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当然,那些能够确立以彻底打垮敌人为目标的人,是不会轻易采取仅以保持已占有的东西为直接目标的防御的。

  不过,在这里我们必须坚持的看法是:没有任何积极因素的防御,无论在战略上还是在战术上都是自相矛盾的。同时我们要一再重复地指出:任何一次防御,一旦用尽了防御的利益,就应根据自己的力量转入进攻。因此,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应该把打垮敌人看作是这种进攻所能有的目标,也就是说,也应该把它看作是防御的本来目标(不管是大目标还是小目标),并且我们应该指出,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作战的一方尽管抱有打垮敌人的远大目标,在开始时却宁愿采用防御的形式。1812年战局可以证明这种看法并不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亚历山大皇帝起初确有可能没有想到,他所进行的战争能象以后事实表明的那样完全打垮敌人。但是,难道他不可能有打垮敌人的想法吗?而且,俄国人在当时虽然已抱有这种想法,但战争开始时仍然采取防御形式难道不也是很合情理的吗?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