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外国文学 > 战争论 | 上页 下页 |
一三六 |
|
第十二章 防御阵地 凡是我们利用地形作为防护手段而在上面接受会战的阵地就是防御阵地,至于当时我们的行动是以防守为主还是以攻击为主,这是没有关系的。仅仅从我们关于防御的总的看法中就可以得出这一结论。 人们可以进一步把一支向敌人前进的军队在敌人挑战而被迫应战时所占领的任何阵地,也叫做防御阵地。实际上,大多数会战都是这样发生的,在整个中世纪,就没有其他的会战。在战争中大多数阵地都是这一类阵地,对于这样的阵地,我们只要指出阵地的概念是同行军的野营地不同的就够了,但我们这里所谈的却不是这一类阵地,那些专门叫做防御阵地的阵地必然还有同这一类阵地不同的地方。 在一般阵地上决战时,时间概念显然是主要的;相向运动的双方军队进行决战时,地点是次要的,它只要不特别不合适就行了。但是,在真正的防御阵地上进行决战时,地点概念却是主要的,因为决战是在这一地点进行的,或者更确切地说,主要是利用这一地点进行的。这里所指的只是这种阵地。 这时,地点的意义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这个地点可以使配置在这里的军队对整个防御起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个地点的地形可以作为掩护和加强这一部分军队的手段。简单地说,前者是战略意义,后者是战术意义。 如果我们想说得确切一些,那么防御阵地这个术语,只是从上述战术意义的角度提出的,因为,如果从战略意义的角度来看,军队即使不利用这一地点的地形进行防御,而是采取进攻行动,也能对整个防御发生作用。 上述两种意义中的第一种意义,即一个阵地在战略上的作用,以后在研究战区防御时才可以得到充分的说明。 我们在这里只准备谈现在可以谈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两个非常近似因而往往被混淆的概念,即对阵地的迂回和从阵地的侧旁通过。 对阵地的迂回是指绕过阵地的正面,这种迂回有时是为了从翼侧甚至从背后攻击这一阵地,有时是为了切断这一阵地的退却线和交通线。 前一种情况,即翼侧攻击和背后攻击,是战术范围内的行动,在军队的机动性很大、一切战斗计划都或多或少地以迂回和包围为目的的今天,每个阵地都必须对此有所准备。 一个名副其实的坚固阵地不仅应该有坚固的正面,而且当翼侧和背后受到威胁时,应该至少还能在那里组织有利的战斗。这样,阵地不仅不会由于受到旨在从翼侧或背后袭击它的迂回而失去作用,而且在这时发生的会战中能够发挥其原来的作用,同时通过会战仍能给防御者带来阵地在通常情况下所能提供的利益。 如果阵地遭到进攻者旨在威胁退却线和交通线的迂回,那么,这就是战略问题了,这时问题在于阵地能坚持多久和能否在保障交通线和退却线方面优于敌人,而这两点都取决于阵地的位置,也就是说主要取决于双方各自的交通线同阵地构成的角度。任何良好的阵地都应该在这方面保障防御的军队占有优势。无论如何阵地应该不致因遭到迂回而失去作用,与此相反,至少应该使进行这种迂回的那部分敌人军队不起任何作用。 但是,如果进攻者不去理睬在防御阵地上等待的敌人军队,而以主力从另一条道路前进,去追求自己的目的,那么这就是从阵地侧旁通过。如果进攻者能够不受阻碍地这样做,那么,当他通过以后,防御者就不得不立即放弃这个阵地,也就是说这个阵地就失去作用。 如果仅就“从阵地侧旁通过”的字面上来看,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不能从侧旁通过的阵地:象彼烈科朴地峡那样的情况是极为少见的,几乎可以不必加以考虑。因此,不能从阵危侧旁通过,一定是由于进攻者从阵地侧旁通过会遭到不利的缘故。至于这种不利究竟是什么,我们在第二十七章将有更好的机会予以阐明。这种不利可能是大的不利,也可能是小的不利,总之,它在这种场合代替了阵地遭到攻击时所能发挥出来的战术效果,它同这种战术效果共同构成防御阵地的目的。 根据以上的考察可以看出,防御阵地应该具备两种战略上的作用:(1)使敌人不能从它的侧旁通过;(2)在保障交通线的斗争中使防御者处于有利地位。 现在我们还要补充另外两种战略上的作用:(3)交通线同阵地正面构成的角度对防御者战斗的进程也应该产生有利的作用;(4) 地形一般说来应该对防御一方起有利的作用。 交通线同阵地正面构成的角度不仅关系到进攻者能否从阵地侧旁通过,能否切断阵地上的粮食供应,而且也关系到会战的整个进程。斜方向的退却线在会战中有利于进攻者进行战术迂回,但使防御者在战术上无法自由活动。然而,斜方向配置并不总是战术上的过失,它往往是战略上选择地点不当的结果。比如说,如果道路在阵地附近改变方向,那么斜方向配置是根本不可避免的( 例如1812年的博罗迪诺会战)。在这种情况下,进攻者可以不改变他原来的交通线垂直于自己正面的态势而使自己处于可以迂回防御者的方向上。 此外,如果进攻者有很多退路,而我们只有一条退路,那么进攻者就会处于在战术上有很大活动自由的有利地位。在所有这些场合,防御者即使用尽了一切巧妙的战术,也不能消除战略错误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