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早期新诗的精神裂隙和语言跨越
台湾新体诗的出发,根源于对旧体诗的反动,时当一九二○年初,由在北平求学的台籍青年张我军点燃新旧文学论战的爝火作导引,而其历史背景则为日本帝国主义在台的殖民统治。当时的旧体诗因袭形式、情感,没有真实内容,更败德的是玩弄旧诗的人以吟诗颂德巴结统治阶层。台湾新诗主张语言的形式解放与真实生活内容,大致呼应五四新文学运动对新体诗的见识,也符合年轻作者的改革需求,从一九二三年起,渐渐有白话新诗的写作与发表。以日文写作的台湾新诗以一九二三年五月写作,一九二四年四月发表于《台湾》杂志的诗的模仿组诗为最早,作者追风(谢春木);以中文写作的台湾新诗则为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写就,一九二四年三月刊载于「台湾民报」的假面具为始,作者施文杞。台湾白话新诗基于历史命运,语言工具从其发源时期即分歧为中文与日文两条路线。中文写作者须面对文言向白话转变的语言结构调整学习;而日文写作者初期要承受以异族语言反抗异族统治的精神自我龃龉熬炼,战后从日文再向中文蜕转者更是饱尝精神裂隙和语言跨越的双重困扰,心路历程悲壮,启人深思。
依据羊子乔「光复前台湾新诗论」一文的规划,日据时期台湾新诗的发展厘分三阶段,简述背景与进程如下:
奠基期
从一九二○年至一九三二年,即「台湾青年」创刊至「台湾新民报」,由周刊改为日刊为止。台湾新诗的奠基有两项主要难题,一是统治者高压在台籍作者精神与思想上的监视;二是语言工具上有新兴白话的实验摸索和民族尊严对日文语言殖民的排斥,艰难而仿徨。此时期的中文诗主要作者为:崇五、赖和、杨守愚、杨华、张我军;日文诗主要作者为王白渊、陈奇云、郭水潭。由于置身异族统治的箝制下,新诗作品普遍呈现反抗的特质,兹举一九二七年台湾民报白话诗征选第一名作品误认(崇五作)为代表,反讽隐匿于诗行间:
公园里的踯躅花,
不论看了谁都是笑。
狂蝶儿误认了,
--误认做对他有深长的意思。
每日只在她的头上飞绕,
踯躅花更是笑,
狂蝶儿呵!我说给你吧--
她的笑是冷笑--嘲笑。
成熟期
从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七年,即「台湾新民报」改日刊至日本政府全面禁止使用中文为止。此时期发表园地增多,尤其一九三四年台湾文艺联盟成立,创办「台湾文艺」影响巨大。日文报纸经常转载日本杰出诗人作品,台湾文艺青年并从日本导进西洋名家诗作及文学理论,对台湾新诗产生了思想与形式的广泛影响。此时期重要作者为:吴坤煌、翁闹、水荫萍、李张瑞、林修二、吴新荣、岚吼、梦湘等。中文诗延续社会写实的路线,诗情上愈加悲愤精神苦闷,了无心力捶炼语言;反倒是日文诗的写作接收了从欧洲传抵日本的现代主义,超现实思潮及手法,语言与意象运用灵活,颇具现代感,透过隐喻象征方式透视现实人生,巧妙避开了日帝当局的言论取缔,语言形式较受重视思考,精神内涵则被压抑到潜意识里,以「风车诗社」成员的作品为其典型。例举水荫萍的青色钟楼片
段(叶笛译):
发亮的柏油路上一点荫影在动
他的耳膜里漩流着钟声青色的音波
无蓬的卡车的爆音
真忙吶
这南方的森林里
讥讽的天使不断地在舞蹈
笑我锈的无知……
有人站在朦胧的钟楼……
卖春妇因寒冷死去……
清脆得发紫的音波……
钢骨演奏的光和疲劳的响声
冷峭的晨早的响声
心灵的声响
决战期
从一九三七年四月一日日本政府全面禁止使用中文至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台湾光复为止。由于国际情势紧张,为消弭台胞的祖国意识全面废止杂志报纸汉文栏,中文刊物被迫停刊,中文作品因而消藏。日文作品则从四○年的「文艺台湾」与四一年的「台湾文学」出现后,才又活跃。此时期登场诗人以丘淳洸、杨云萍、张冬芳为重要。精神阴影被转化为个人抒情以逃避帝国主义的政治迫害,抵抗意识则深藏于语言组织中或以废弃语言(停笔)坚执。例举杨云萍的作品鳄鱼:
我静止着不动,
但地球却还在那里运动。
「这里的水是多么冷呵,
再稍稍地温暖一些吧。」
然而寒冷,寒冷,
啊,寒冷,
惟有我尾巴上的剑
却永远锋利,决不黝黯。
正当太平洋战争末期,物质匮乏精神萧条,一九四二年张彦勋创办了「银铃会」主编「缘草」季刊,聚合了以日文写作的年轻同仁,维系文学活动于时代暗角,实属不易。一九四五年台湾光复,因为语言的再度变易及五○年代国民党白色恐怖的高压统治,致使前辈诗人遭受精神冲击而停笔。银铃会的同仁及其它新一代诗人们成长于日据时代最严厉的禁制汉语阶段,虽然努力学习中国语文,奈何短时期内仍无法突破语言文字障碍,「缘草」维持到一九四七年暂停,翌年更名为「潮流」以中、日文夹杂合用的方式继续出版六期,一九四九年正式停办。
然诗人不愧是时代的精神象征,在饱受征服者用语言作精神占领及后续统治者又藉用压抑本土语言戕伤精神意识的错乱时代,诗人不畏笼罩在他们身上的语言黑雾,由日文潜行到中文,依然孜孜不懈地创作着,试点进行精神裂缝的弥合,此即所谓「跨越语言的一代」,这些诗人后来多数成为「笠」诗社的重要成员,延续着台湾新诗前辈们无畏思想箝制、坚守人的尊严、确立本土意识的创作道路。限于篇幅例举此时期五位作者,以跨越语言前后的作品同步登刊的方式向那一代人致敬。前置作品为日文新诗,大部份由作者自译,写于四○年代及五○年代,后置作品为中文新诗,写作时期紧接于后。诗经过语言翻译,其间必有精神损益,而诗人经过了两种语言的翻译,其间的精神损益又是如何?此事实堪玩味。精神的裂隙可否通过语言的跨越而真实弥合?天性热爱母体语言的人类又为什么常遭非母体语言的侵扰占领?被羞辱的其实是语言自身--语言是人类精神之母。
回目录||梦远书城(guxu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