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曾国藩 > 奏稿 | 上页 下页
酌议江苏水师事宜折


  (同治七年十一月初三日)

  奏为酌议江苏水师事宜,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臣拟酌改江南外海水师营制,业于本年四月初七日附片陈奏大概在案。伏思厘订新章,必须参稽旧制。

  查《中枢政考》所载,江南水师向分外海、内河两支。外海兵六千七百七十六名,官一百一十八员。内河兵八千零二十一名,官一百三十三员。其船数则无可稽考。道光二十四年,前督臣璧昌奏称,江南旧例,营船二百七十五只,业已破废不堪,另造舢板船一百三十五号,大船十二号等语。约而计之,其船不过装载二千数百人。额定之兵,尚有万余人无船可载。有水师之名,无舟楫之实,不能不大为变通,讲求实际。窃谓水师之多少,宜以船只之多少为断。无船则兵无用武之地,官为虚设之员。欲定水兵之额数,必先筹口粮之入款,兼筹修船之经费。即如外海船只,须用广艇、红单、拖罾之类,每造一号,动费数千金,夹底者或万余金。加以大小修整绳索扛具、子药、炮械,所费更为不赀。上而火轮兵船用款尤巨,下而舢板、小艇需费亦繁,竭江苏之物力,不过办船百余号,装兵三千余人而止。其不能不大裁旧制之兵,酌减旧设之官者,势也。

  至于养兵之饷,旧制水师亦照陆营之例,有马粮、战粮、守粮等名目,平日或小贸营生,或手艺糊口,尚不足以自存。今既责令常住船上,不得不稍从优厚。故长江章程,兵粮月支二两七钱或三两不等,较战粮已加一倍,较守粮几加二倍。今议江苏水师,亦宜仿照长江之例,外海则尚须略增。自军兴以来,绿营之兵无功,各省之勇著绩,兵丁亦颇以平素饷薄为辞。今欲一兵收一兵之用,不能不酌增口分者,亦势也。

  惟既增出款,即须筹画入款。长江之饷,五省各留厘卡一处,系出于正赋之外。臣尚以太多为虑。江苏水师则经费出自司库,断不能于正额之外添出无著之饷,尤不可狃抽厘之说,留一永远之卡。溯查乾隆四十七年增兵六万有奇,其时大学士阿桂上疏陈论,以为国家经费骤加不觉其多,岁支则难为继。臣国藩于咸丰元年在侍郎任内奏请裁兵,即引伸其言,叹为远虑。今日整理水师,岂肯尽背前言。

  江苏水师,嘉庆、道光年间,每岁用银若干,苏省无案可稽。此时约略计算,总不欲使新章之银浮于旧制之外。如其不敷,更须酌裁陆兵以补救之,不独江苏为然也。即沿海各省整顿水师,均须核算饷项,如使新饷果浮于原数,即应兼裁陆兵以酌济水饷。盖水师久无战船,非修造两三年不能集事。陆路纵缺额兵,苟募勇两三月,即可成军。陆路则有事招勇,无事裁撤。水路则制器于多年,取用于一旦。权衡缓急,海疆似以水营为重,其他省之但有陆兵并无水师者,纵不遽议裁撤,趁此中原大定之际,亦可将出缺之弁兵缓至二十年后再议募补,将来重募之日,尽可仿浙江之例,大减额兵,酌加口粮。此又因节省经费而兼筹陆营之计也。谨议江苏水师事宜十四条,营制十六条,缮具清折,恭呈御览。伏乞敕下各衙门详细会议,归于至当。

  凡疆臣奏事,每畏部臣驳诘,亦古来之恒情。独至此等大政,则不畏驳诘,且惟恐其不驳,惟恐其少驳,目前多一诘难,日后少一愆尤,不特求部臣再三驳诘。即江苏前后各任如协办大学士湖广督臣李鸿章在苏省用兵最久,洞悉水陆情形。两江督臣马新贻在浙江办理减兵事件,讲求已熟。江苏巡抚丁日昌素有捍御外洋之志,并请敕下李鸿章、马新贻、丁日昌各抒所见,将江苏水师船政妥为核议,务使外防与内盗并谋,旧制与新章兼顾。臣虽离两江,倘有所见,仍当续行陈议,期于利多弊少,不特江苏为然,即长江水师亦乞敕下沿江五省督抚随时察看。如有不妥之处,三年以内尽可奏明,斟酌损益,臣断不因系初议之人,稍存回护之见。

  臣之微意,不过欲使中国兵勇以舟楫为室家,以海洋为坦道,庶几事以屡试而渐精,人以狎水而渐壮。至于船式如何而后善,营制如何而后强,自当博采群言,不敢略执成见也。一俟江苏水师定章后,沿海闽粤各省,均可参酌办理。大局幸甚。所有酌议江苏水师事宜缘由,谨会同两江督臣马新贻、江苏抚臣丁日昌恭折具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