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曾国藩 > 奏稿 | 上页 下页 |
筹办江浙军务折 |
|
(同治元年正月二十二日) 奏为遵奉叠次谕旨,筹办江、浙军务,恭折分晰复陈,仰祈圣鉴事。 窃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奉上谕: “有人奏,苏、常沦陷逾年,请亟图克复等语。原折所称左宗棠抵浙得胜后,移兵由嘉兴进攻,另派一得力之将,由太湖进攻,加以薛焕由上海进攻,为三路之兵是否可以照行之处,著迅速妥筹办理等因。钦此。” 又同治元年正月初九日,承准咸丰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寄谕:“浙江省城失守,左宗棠已授浙江巡抚,刻下计已抵浙,着即会合闽师,分道进攻,毋令该逆久踞。曾国藩饬令鲍超进攻宁国,以便进规浙省,为左宗棠后路声援。此时贼中悍匪麇聚杭城,苏、常守御必懈。若能分兵直捣苏、常,便可由嘉、湖以扼杭城之背,使该逆应接不暇。未始非出奇制胜之策。着曾国藩、薛焕酌度情形,妥筹办理等因。钦此。” 臣查杭州未失之先,左宗棠由徽境进援,中间节节为贼所阻,尚未能速达杭州,更何能绕进苏、常。至杭州既失以后,左宗棠于十二月杪,战胜于徽、浙交界之大鳙岭,甫解徽郡之围,拟由徽境进攻严州,以扼杭省之吭,上以作衢州之蔽。目前谋浙之道,舍此别无长策。惟行军自有次第,必须攻克开化、遂安等城,乃有赴严之路。必须留守婺源、华埠等处,乃无抄后之虞。 臣于本月初十日奏明,须俟蒋益澧一军到衢,分途进攻。非过于持重,故事迁延也。实因贼数太多。占地太广,动辄以长围困我。若非左宗棠直捣严州,恐衢州终困于长围之中。若无蒋益澧续进常、玉,恐左宗棠亦将困于长围之中。反复筹算,不得不审慎而出于此。至鲍超一军,与贼搏战于青阳城下,不能遽克。即使克复青阳,而尚有石埭、泾县等城为贼所踞。未能遽抵宁国,又安能进援杭、湖?以臣所闻,苏、常之贼,守御并未少懈!似尚无机可乘。纵有可图之机,而左、鲍两军隔苏、常各八、九百里,必经过江南十数县有贼之地。前有坚城,后无粮路,将军心之立溃,实寸步而难行。臣之愚见,必俟左宗棠围攻严州,鲍超进抵宁国,浙事乃有下手之处。此筹办浙江军务之大略也。 又正月初四日,承准十二月十七日寄谕:“镇江逆匪麇聚,势甚危急。都兴阿虽经派兵赴援,一时未能击退。昨据曾国藩奏称,拟派道员李鸿章统带水军,并陆军六、七千名,驰赴镇江。已谕令照拟办理。著官文、曾国藩迅速会商。如有可筹拨兵勇,即派妥员统带,交都兴阿严密布置等因。钦此。” 又正月初八日,承准十二月二十一日寄谕:“翁心存奏,力保通、泰,克复苏、常,请饬派一素能办贼之员,驰赴通、泰,由江阴、常熟进捣苏、常。宋晋则请饬都兴阿选派劲旅,由常熟、丹阳等处,分途进攻。并先期约会薛焕,派员激励义团,随同剿贼。其单开各条,尤为周密。即着曾国藩、都兴阿、薛焕按照所奏各情,悉心会商。曾国藩能否派员前往?都兴阿、薛焕应如何会合进兵?均着迅速筹办,以慰民望,以纾朕南顾之忧。至用人为当务之急,翁心存等所称知府周沐润、知县刘郇膏、赵秉镕、博士赵宗建等,其才是否足资任用?并着曾国藩等确实查明,量材差遣等因。钦此。” 又正月初九日,承准十二月二十六日寄谕:“都兴阿奏,进攻天长获胜,并江陵逆援渡江一折。都兴阿所部水陆兵勇,本不甚厚。扬城实江北要区,曾国藩自当统筹兼顾,联络声势。前谕令将江南、北等处饷需,通筹协济,并谕两淮盐务派员整顿,谅已设法经理。若得此巨款,不必专仰给湖北、江西饷项,自可裁汰疲弱,添募新勇,拨给都兴阿统带,以固扬防门户。至上海关税,每岁可得数百万两,尤为饷源所自出。该大臣前奏派兵数千人驻守,殊未筹及进攻之策。 昨因谕曾国荃统带老勇八千名赴沪,以为力保该大臣饷源起见,且可进规苏、常。现在江、浙遍地贼氛,江南只有镇江一隅,为进兵适中之地。该大臣前奏李鸿章水陆各军,着迅速调拨,布置起程。抵镇后,即飞速驰奏。迟则此着又恐落后。该大臣身任统帅,事非越俎,亦无旁贷。不必稍避嫌怨,总期于事有济。江浙等处军务,朕惟曾国藩是赖。所有一切布置情形,即着迅速复奏等因。钦此。” 又承准正月初七日寄谕:“现在贼势趋重镇江,而金陵、苏、常各匪复图窜扰江北。李鸿章所统水陆各军六七千人,如能早行赶到,不独镇城可资保卫,亦可壮江北声势。着曾国藩催令该员,迅即起程,无稍迟缓等因,钦此。” 臣查翁心存所奏,请臣派员驰赴通、泰,乘虚由江阴常熟进捣苏、常。如或不能,则力保里下河数百里沃壤,遏贼北趋。宋晋所奏,请都兴阿派兵由靖江、泰兴分进江阴、常?各条,均属详慎周妥。惟都兴阿一军,须先肃清江北,俾后路无牵制之虞。现闻天长、六合均经克复,江北仅浦口、江浦两城,如即乘势攻克,上可通曾国荃无为、运漕各军之气,下可联袁甲三临淮、滁州各军之援。则江北片段既成,根基既固,然后会合上下游,分路规取南岸,方不致凌躐无序。自古江南用兵,以镇江为险要。目前局势,镇江尤属必争之地。若图金陵,则俟鲍超一军攻克宁国后,由东坝、溧阳进,而镇江即出兵会之;若图苏、常,则俟扬州一军肃清江北后,由靖江、泰兴进,而镇江亦出兵会之。是以臣前奏李鸿章统带水陆,下驻镇江,原为将来进取地步。惟镇江现有冯子材、黄彬等军,如果扼守得力,不须添换。李鸿章或移驻通、泰,或驶往上海,应俟该员抵镇后,察看情形,再行具奏。 其两淮盐务,亦可就近与乔松年设法整顿。但江运未通,未必即有巨款可指。现催令该员赶紧募练淮勇,并酌拨湘军数营。如有火轮夹板船可雇,即由水路前进。否则陆师缘北岸前进,二月杪当可成行。曾国荃新勇募到,拟进攻巢县、和州一路,通下游镇、扬各军之气,仍固上游无、巢一面之防。未便远赴上海,顾彼失此。 至上海饷源所出,关系亦重。臣已另片陈明,联络洋人,协力守御。或派陈士杰一军赴沪。应俟陈士杰到皖,李鸿章到镇以后,续行具奏。至松、沪现有兵勇疲弱颇多,应酌加裁汰,以节糜费,而收实效。上海县知县刘郇膏,深得民心。常州府知府周沐润,才略颇优,并知县赵秉镕、绅士赵宗建等,均在下游,应交李鸿章察看任用。此筹办江苏军务之大略也。 臣才识素拙,仰蒙圣主信任之专,断不敢稍避嫌怨,亦不敢坐失机宜。惟江、浙贼势浩大,尽占富庶之要区,广收官军之降卒,财力五倍,人数十倍。若非慎以图之,不特苏、浙难克,即皖南、江西且有疆土日蹙之虞。过求速效,以至偾事,转非所以仰慰慈廑。所有遵旨筹办江、浙军务缘由,专折由驿复陈。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