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魏源 > 海国图志 | 上页 下页
附补落伽山及溜山



  (补落伽山,一名普陀山)

  《大唐西域记》:南印度濒海,有株剌耶山,产龙脑香,山东有布吐落迦山,顶有池,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从此山东北海畔有城,是往南海僧迦罗国路。从此入海,东南可三千馀里,至僧迦罗国。《唐书》师子国,亦南印度之境也。国周七千馀里,昔本宝渚罗刹居之,前王僧伽剌治兵浮海而往,诵咒奋武,遂有其国。其王即释迦佛之前生也。案:补落迦山在南印度濒海之岸,非岛也。由此下海,乃至锡南山岛,故别载之。

  《海岛逸志》曰:穆迦滨于南海,真佛所居。山极高峻,遍地黄金、美玉,百神守护,不得取也。真修者,必登穆迦,礼拜真佛,持斋受戒,数年而出,人皆称曰老君,自能降神伏怪,驱邪斩鬼,手持念珠,慈悲可掬,见者知其有道。案:此即南印度濒海之落迦山也,非锡兰岛。

  《明史》:溜山,自锡兰山别罗里南去,顺风七昼夜可至。自苏门答剌过小帽山,西南行十昼夜可至。永乐十年,郑和往赐其国,自后三贡,并与忽鲁谟斯诸国偕。宣德五年,郑和复使其国,后竟不至,其山居海中,有三石门,并可通舟,无城郭,倚山聚居,气候常热,土薄谷少,无麦。土人皆捕鱼,暴干以充食。王及群下,尽回回人。婚丧诸礼,多类忽鲁谟斯。山下有八港,各以溜名,或言外更有三千溜,舟或失风,入其处,即有沉溺之患。

  魏源曰:五印度之地,惟南印度斗出大海,形如箕舌,似中国之登莱,而补落迦山,则犹登州之成山。其锡兰岛之楞伽山,则四面皆海,犹琼州、台湾也。普陀之在西藏、在浙江定海者,皆后出附会,惟此近翔实。以非西夷市舶所集,故无述焉。独是锡兰岛,逼近印度,史称地广富庶,亚于瓜哇。南怀仁、艾儒略均图述之,何以亦阒然,于英夷据印度之后。惟《地理备考》以榜甲剌等十九部为印度公司兼辖之地,以锡兰岛为土君专辖之地,其言较核于诸夷书,盖南洋斗出濒海之岸,为大西洋各国市埠环峙,有英吉利埠,有荷兰埠,有佛兰西埠,有弥利坚埠,有葡萄埠,岸市盛,故岛市微矣。溜山诸岛林立,环锡兰山,而《地理备考》谓锡兰山四面千屿环之,其人物生殖者,惟四五十岛,亦最切南洋之形势。谈印度者,可无唐枣凿空之憾焉。

  案:海间小岛,名目实繁。西人以意命名,不能划一,大约大则百里,小则数十里,洲屿星列耳。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