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谈迁 > 枣林杂俎 | 上页 下页 |
五九 |
|
▼名胜 【石经山石经】 顺天房山县西南五十里石经山,峰峦秀拔,故曰“小西天”。隋大业间,僧静琬惧本教有难,不能流通,发愿募工凿石刊造一《大藏经》,积于此山,以备其后。至唐贞观初,仅成《大涅盘》一部。法师卒,其后人递刊造余部,历辽金始完一《大藏》。贮于岩洞者七、地穴者二。洞键以石门,穴镇于浮屠,自来兵燹不之及。(《一统志》) 【硖石山】 泽州城南三十五里硖石山高数丈,顶平若砥,纵横十余步。相传慧远隐此,著《涅盘经》成,掷其笔曰“若疏义契,理笔当住空。”已而果然,因名“掷笔台”。 【金窑山朱书】 丰润金窑山极险峻,山腹石壁间宛如门扃而不可开。上有朱书数行,可辨识者惟“纵有黄金人不见”七字。其书虽极力磨洗不减,人以为金矿所在。(《丰润县志》) 【邯山】 汉《地理志》:邯山在东城下。金《地里志》云:邯郸有邯山镇,即今城东代召镇是也。又《水经》云:牛首水出堵山,东经邯郸阜,即张晏所谓“邯山在东城下”者。以今观之,东城之下不惟无水,且无山矣。然则三说何以云尔也?尝味《水经》之言,谓邯郸阜即邯山,此说深为有理。盖土高曰阜,不必其嵬然峨然,而古人皆谓之山也。夫求一阜于千百年之下能保其不为平地哉?况山夷则水竭,而邯山之下即有邯水,亦澌澌乎其渐涸也。余观浮乡县有所谓浮丘山者,今亦渐平为地,大抵皆邯山之类耳。(《邯郸县志》) 【二郎山】 辽东锦州城北三十里二郎山,破石多如弹丸,可入炮而轻。督师孙承宗戏曰:“二郎神好用弹,想其余物。” 二郎神为清源妙道真君,即嘉州守赵煜斩蛟者也,未详何代何封称为“二郎”。 【倚阳山】 林县倚阳山桃花洞,北齐高欢冬月被兵围于此,期以桃花开兵解。已而桃花果开,围遂解。后洞口桃花冬月盛开,今不存。(《林县志》) 【水神山】 山西孟县东北十里,相传昔周世宗女秉性贞烈,不欲适人,潜于是山树下涕泣。渴而思水,扣地得泉,自缢于树。乡人因立庙祀,曰“水神山”。 【火山】 太原河曲县西五里,古称“火山”。山上有孔,以草投孔中烟焰上发,可熟食,不生草。 【吕梁山】 永宁州东北百里吕梁山,俗名谷积山,与交城接界。吕不韦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 【石镜山】 宁国县石镜山,有石如镜,足以鉴物。黄巢寇宣歙过此,照见其状如猕猴,大怒,积薪燔之,石遂无光。久乃渐复。(《宁国府志》)按石镜山不一,《吴地记》:临安县东五里石镜山,有石镜径二尺四寸,甚清,具见人形状。 【阴陵山】 阴陵山,今全椒县东南二十五里九斗山。云楚兵败,欲东渡乌江经此,与汉兵一日九斗。其小石尚有砺剑迹,有迷沟为田父绐处。今三汊河有霸王庙,所产艾草皆低头,为羽晒甲压之云。(《全椒县志》) 【齐云山善恶】 休宁县齐云岩,嘉靖中改称山。立玄天太素宫,曰善山、恶山。善山为君,恶山为夫人。分祭则灾,合祭则福。 【天台山仙女】 天台二仙女,宋景佑中口明照采药,见金桥跨水,光华炫目,有二女戏于水上。殆水仙洞府也。 天台县西七十里明岩,岩西有泉,蔽崖而下,涣若垂箔。寺僧亦用竹缏引之,从高下坠,号曰“永索”。 天台县桃源,千山万山,人烟断绝。其中古桃树年深化为精魅,常迷人。宋王介甫夜坐梅月照轩窗读《易》,忽有一姝,容颜姝丽,见介甫自言知《易》,遂相与谈论。画前妙理,实能发人所未发,介甫喜甚。间得报司马君实来访,介甫出迎。至轩中,彼姝即隐身不出。及司马出,彼姝复来。介甫怪而问之,对云:“妾乃此梅花之妖,君实正人,妾不敢相见。”介甫爽然。 【仙居山蝌蚪篆】 仙居山,县西四十五里,险绝难升。上有石壁,刻蝌蚪篆文。晋义熙中,周廷尉领郡,造飞梯,以蜡模之,莫识其义。后守阮录携众往观,云雨累日不见。(《仙居县志》) 【云黄山】 义乌县南二十里云黄山,传大士喂虎,余饭化为石,青白而紫。有陶氏居山下,尝资给大士,遂视之曰:“宅日以饭石琢数珠瞻汝胄。”自兹授记,惟此一氏家能之。女已嫁则不能,他人彷效,石即穿裂。(《义乌县志》) 傅翕,义乌嵇亭里人,因取鱼食嵩头陀,曰“试自照水”。乃见员光宝盖,即悟前因。因具开道场,头陀指山下双梼树曰“此可以结庵”。苦行七年,忽三佛来自东方。有金色自天而下,集于其身,从是身尝出妙香,闻空中声偈。梁武帝召赴一次,入重云殿不拜,径登宝榻,与帝问答。诏还山,号“口善慧大士”。 【玉华山】 兰溪玉华山,庚寅七月忽裂二三里成潭。又距十余里曰桥下湖,有巨鱼如舟,土人毒以巴豆不得。 【伏龙山】 襄阳城西三十里伏龙山,为隆中诸葛氏草庐也。今有祠西八角眢井,颇宏敞。明襄简王葬处,竟乏嗣人,谓武侯之英爽可畏。又南阳距城八里云“八里冈”,亦曰“隆中”。冈势蜿蜒如带,高仅数丈,亦有祠。嘉定徐宗伯学谟俱游之,谓襄阳可据,宛人不能攘而有之。苏子瞻诗“谁谓襄阳野,生死万乘师”。盖指伏龙山云。见《宗伯集》中。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