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苏轼 > 东坡乐府 | 上页 下页 |
水调歌头·中秋 |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⑴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⑵达旦:到天亮。 ⑶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 ⑷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⑸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⑹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归去:回到天上去。 ⑺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⑻不胜(shēng):经不住,承受不了。胜:承担、承受。 ⑼弄清影:意思是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弄:玩弄,欣赏。 ⑽何似:一说何时;何如,哪里比得上。 ⑾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qǐ)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⑿何事:为什么。 ⒀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⒁共:一起欣赏。婵娟:本意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苏轼因与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熙宁九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