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名家 > 令狐峘 | 上页 下页
颜真卿神道碑


  (胡案:此文《全唐文》作墓志铭,据文末所云“于是故吏庐州刺史李萼,乃刊石建碑,旌于不朽”,则是神道碑铭。——也有可能是功德碑。)

  光禄大夫、太子太师、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公神道碑铭并序
  正议大夫、行太子右庶子、史馆修撰、上柱国、晋昌县开国男令狐峘述

  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君子极深而研几,不出户而制动,行诸已而驭化,其惟圣德乎?

  有唐名臣赠司徒鲁郡文忠公颜公,奉大顺为元功,建大节为至忠,以安横流,以纽颓纲,秉是一心,祗事四朝。今上兴元元年八月三日,蹈危致命,薨于蔡州之难。

  贞元二年春,蔡州平。冬十一月二旬有三日,嗣子栎阳尉、秘书省正字硕,衔恤奉丧,归葬于万年县之旧原。

  皇帝彻悬震悼,乃册赠上公。诏有司具鼓吹羽仪,送于墓所。遣中谒者吊祭,赠钱五十万、粟三百石。命太常考行诔德,谥曰文忠。凡厥士庶,臮方侯伯,识与不识,晞声想形,莫不惕然创焉,感慕思齐。为人子者益孝,为人臣者益忠,为人弟者益顺,为人吏者益敬,有以见盛德,之仪型也。

  公讳真卿,字清臣,琅琊临沂人。

  盖孔宣父之门人曰回,好学知机,道亚圣人,公其后也。五代祖之推,北齐黄门侍郎,为海内大儒,著《家训》、《稽圣赋》、《冤魂志》及文集,藏在书府,历代传之。高祖思鲁,亦儒行,仕我太宗,掌记秦府,列于国史。曾祖勤礼,著作郎、宏文馆学士。祖昭甫,晋、曹二王侍读,赠华州刺史。考惟贞,薛王友,赠太子少保。储和葆冲,是感间气,用集于我公。

  公受夫纯休,克广前烈,识度元远,节行不群。早孤,太夫人殷氏,躬自训育。公承奉慈颜,幼有老成之量。家贫屡空,布衣粝食,不改其乐。馀力务学,甘味道艺,五经微言,及百氏精理,无所不究。既闻之,必行之。尤工文词,善隶书,书格劲逸,抗行钟、张。弱冠进士出身,寻判入高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天宝初制策甲科,作尉醴泉,又以八使表能,迁于长安。未几,拜监察御史。洊承诏旨,巡抚河陇。曾至五原,有冤讼久而不决,公理之得情,郡人悦服。时方炎亢,而甘泽澍焉,巷俗谣言,谓之御史雨。又士族有斁于名教者,朝臣有侮于宪度者,公悉弹奏,正以礼法。宪纲震肃,朝旨嘉焉,迁武部员外郎。属宰臣杨国忠以外戚登庸,恶不附已者,出为平原太守。公性本宏裕,及到官,推是道也,以临其人。躬疾苦以劝义,宽征徭以劝学,令不肃而信行,教不敷而化洽。

  十四年,贼臣安禄山豕突蚁动,逆常干纪,徵师矫命,自蓟长驱。公血愤中激,乃宣言曰:“焉有人臣,忍容巨逆?必当竭节,龚行天讨。”会郡中方集静塞军屯丁三千馀人,公因之,又召境内举武艺者,仍发财募义勇之士,未逾旬,成万人军。于是戒严固守,仍表其状。是时海内承平,禄山窃发,两河之间,未有奉章表者。时禄山陷洛阳,害留守李憕、中丞卢奕御史蒋清,以三人之首,传胁河北列郡。至平原,公斩其使,收三人之首,哭而葬之,遂有表上闻。初元宗每朝以薄俗罪已,及得公表大悦,称叹者久之,顾谓左右曰:“真卿何如人,而所为乃得尔!”因就拜户部侍郎,兼领平原,又加河北采访招讨使。仍赐以诏书云:“卿之一门,义冠千古。”由是公之德声,震于天下。

  时公从父兄常山太守杲卿,同公建义,愤激于衷,生缚贼将何千年、高邈,献于阙下,遂通太原之路。忠烈之风,出于一门。《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夫忠臣亦如之。

  是时渔阳太守卢全诚、济南太守李随、清河长史王怀忠景城司马李暐,各拥兵数千,或至万人,以附于公。邺郡太守王焘,被禄山移摄河间,焘俾掾吏李奂斩伪署河间长史杜暮睦,以河间众归于公。北海太守贺兰进明率精锐五千济河,有诏助公讨伐。是仁者赴,仁义者赴义,勇者不敢爱其力,智者不敢秘其谋。清河词客李萼,少年有志,献奇于公,以通邻好,增补军实。前殿中侍御史沈震、盐山尉穆宁、武邑尉李铣、清河主簿张澹、清池尉贾戢,各抒器能,参赞成务。公以长事进明,众同甘苦,莫不毕力,能公之役。贼帅袁知泰,恃众犯我聊城之西,公二鼓而破之,获斩万计。

  其时河朔一十七郡,同日响愿,进兵二十万,横绝燕楚,旁贯井陉,启土门,通太原。河北节度使李光弼、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得横行河朔,复常山、赵二郡,大破贼帅史思明于嘉山,皆公之由也。推诚无私,信及旁郡,平卢将刘正臣以渔阳来归。公以渔阳贼之本根,欲坚其意,乃割爱子颇,令越海与正臣通问,兼遣军资十有馀万。俄而寇陷京师,驾在灵武,往来传置,梗圯不通。公以帛书表章,封于蜡丸内,俾健步宵行昼伏,四远以闻,因奉诏。肃宗郎位之初,遣使乘驿,布于江淮,王命再通,繄兹是赖。又迁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采访招讨等使如故。

  其年冬十月,贼将尹子奇、史思明等,以劲兵十万发自燕南。先陷沧瀛,次陵德棣,猛若燎火,冲如决防。公内无兼月之蓄,外绝同盟之援,度势量力,义无幸给,不敢委身待擒,贻国之耻,遂与麾下归于凤翔。有诏迁宪部尚书,寻兼御史大夫。西京平,思复旧章,屡进谠议,触鳞忤旨,竟不久留,出为冯翊太守。换蒲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又为酷吏所构,贬饶州刺史。迁升州刺史,充浙西节度使。

  时刘展在于睢阳,反状已萌,公乃饬偏师,利五刃,水陆战备,以时增修。都统使李峘奏,以为过防骇众,肃宗有诏,追拜刑部侍郎,进爵县公。寻而刘展陵陷江淮,李峘败绩奔走,时之议者,皆多公之先觉,怒峘之沮计焉。御史中丞敬羽,诈佞取恩,恶公刚直,以谤语阴中之。天威赫然,责命斯极,贬蓬州长史。代宗即位,移利州刺史,未之任,徵拜户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进金紫光禄大夫。除江陵尹兼御史大夫,充荆南节度观察使。未辞阙而銮舆幸陕州,公扈跸行在,拜尚书右丞。及还京,迁刑部尚书,续兼御史大夫,充朔方宣慰使,进封鲁郡公,食邑二千户。

  宰臣元载,怙权专政,每有公议,公正言引经,不为之屈,指擿将如规之。载心衔色忿,蓄而将发者数四矣。会摄享太庙,诬以祭器不修,启于宰臣,载因奏公谤ゥ时政,贬峡州别驾。未到任,换吉州别驾移抚州刺史,转湖州刺史。政尚清净,长孤养耆,彻备浚隍,式廉明,进吏事,特责大旨而已。郡人悦之,立碑颂德。而耽嗜文籍,卷不释手。

  初在德州,尝著《韵海镜源》,遭难而止。至是乃延集文士,纂而成文。古今文字该于理者,摭华撮要,罔有不备,为三百六十卷。以其包荒,万汇,其广如海,自末寻源,照之如镜,遂以名之。又著《吴兴集》十卷、《庐陵集》十卷、《临川集》十卷,并行于代。

  大历末,奸臣伏诛,宰臣杨绾、常褒举公旧德,宜在中朝,徵拜刑部尚书。公乃奏上所著《韵海镜源》,帝嘉之,藏于集贤书院及秘阁。公前后三领大司寇,以年老辞荣。上爱其才,迁吏部尚书,清汰九流,用正庶官。代宗晏驾,朝廷以公鸿儒,详练典故,举充礼仪使。祗护陵寝,率礼无违,加光禄大地太子少师,使如故。著《礼仪集》十卷。

  上方倚以为相,为权臣所忌,迁太子太师,外示崇高,实以散地处之也。

  建中四年,贼臣李希烈阻兵淮右,诏公奉使宣慰。豺狼方炽,或谕公逗遛以需,公曰:“君命也,焉避之?”既见希烈,奉宣朝旨,词不屈,志不挠。贼党乃交刃胁之,慢骂不逊,公视之凛如,责以悖逆,希烈不敢亢逼而退。久之,置酒大会,将饯公复命,行有时矣。遇叛臣李元平陷我汝海,委质贼庭,公于座上数其背恩,厉气叱责。叛者惭赧,密以异语动于希烈,希烈意变,遂执公。囚于官舍,防以甲士。或掘穽于侧,或积薪于前,或绐以瘗填,或许以焚烁,虐毒万计,期公毁节。公谓之曰:“愿假一剑,岂劳多端?服义而终,乃其所也。”贼竟不敢逼。

  贞元初,希烈陷汝州。是时公幽辱已三岁矣,度必不全,乃自为墓志,以见其志。是年遇害于汝州之龙兴寺,春秋七十有六。

  自登朝及作藩牧,常以安君厚俗为务,奖善伐恶为志。言非至公,不发于口;事非直道,不几于心。植操则夷齐之高也,理戎则羊陆之仁也,当朝则汲黯之正也,莅下则廉范之通也。蕴是具美,行乎至俭,强暴莫敢冲,千飙不能动。大义久废,公起之;醇风久醨,公还之。苟非贤人之业,何以臻此?然虚己下士,不以名位自高,苟有道者,蓬门鹑衣,必与抗礼。在平原,尝荐安陵处士张镐有公辅之量,数年间镐位列鼎司,论者称之。善与人交,执友之子,义均甥侄。介操所至,不迁其守。刚而中礼,介而容众,静而无闷,动而有光。便于己,希权幸不为也;君有命,蹈汤火不辞也。心在弭乱不在功,志图报国不图生,故其杀身成仁,视死如归,虽汉之龚胜、魏之王经,无以加焉。

  昔卫铭孔悝,鲁颂僖公,载在《礼经》,形于《雅》什。佥以为公之事君事亲,爱敬直清,跬步不忘,德充也;服义戴仁,颠沛以之,行极也;探赜儒府,述古立言,文经也;勤劳王家,靖难安仁,武功也。颂声不昭,后嗣何观?

  于是故吏庐州刺史李萼,乃刊石建碑,旌于不朽。以峘尝参公会府,公卿之末,备位史臣,俾赞丕烈,永示将来,敢竭不才,恭述所闻。

  铭曰:

  天祚圣唐,降贤救时。烈烈鲁公,毓德应期。
  岩峙玉镇,作傅之师。文武忠信,天子是毗。
  亦既升朝,偘然正色。润我王度,作藩于德。
  贼为豺虺,流虿下国。公饬王旅,殄扫妖慝。

  解纷以和,柔逆以忠。万里狂飙,半为淳风。
  君子知微,遇变则通。全我庶人,入奉宸聪。
  乃副丞相,是司喉舌。周旋七命,内外胥悦。
  营营青蝇,不害其洁。危行言孙,保兹明哲。

  用启土宇,俾侯于鲁。式是百辟,彝伦攸叙。
  乱靡有定,盗扰淮浦。帝曰汝贤,代予宣抚。
  孰不怀忠,处死难之?于赫我公,视险若夷。
  猛兽断断,履之不疑。扇彼薄俗,惟缉惟熙。

  昔在申伯,作藩周室。诗人歌颂,尚播声律。
  矧我文忠,人之纪纲。功侔四时,节贯雪霜。
  焕乎立言,殁而弥彰。日居月诸,垂范无疆。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