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范成大 > 吴郡志 | 上页 下页 |
郭外寺(17) |
|
包山禅院,在吴县西南一百二十里。院有旧钟,云梁大同二年置,为福愿寺。天监中再茸。唐上元九年,改为包山寺,高宗赐名显庆寺。本朝靖康问,慈受大师怀深居之,诏复赐旧名,院亦复兴。 * 王锤《记》: 靖康元年夏五月,慈受大士普照禅师怀深,住大相国寺慧林惮院之六年。力祈还山,优诏不许。命大丞相喻旨,所以留师者,靡不尽也。师确不可夺,拂袖出都,遍走江浙。所至山川城邑,僧俗拥众欢迎。瞻顶焚香,夹道如佛行化。灵岩、蒋山,虚二惮席以待。而两山之人,遮道不得行。师姑慰其意,皆少留而去。最后得洞庭包山废院,欣然驻锡卷被,为终焉计。兹院自六朝之初为胜地,梁天监中,始再崇葺。唐高宗赐名显庆,为大丛林,庇千僧。陆龟蒙、皮日休所赋包山精舍是也。政和中,权豪用事,撤以修其坟寺,瓦木涤地俱尽。渊圣皇帝诏复其名。而旧寺僧法聪,为师以请。既至山,平江府令其弟了初主院事。然颓基断址,四顾荒寒。而富者献财,巧者献技,壮者献力。不数月,殿堂门室,钟经与楼皆具。师平日未尝求施,兵烬之后,尤不烦人。而施者自远而至,惟恐弗受。 于是禅居靓深,岿然出云烟之上矣。夫洞庭别名震泽,又曰松江,又曰笠泽,又曰具区。道家谓一水五名,上禀咸池五车之气,而包山即林屋洞天,下有洞穴,水潜行地中,无往不达,号为神仙。天后便阁,洞中产白芝紫泉,乃仙撰天醴。环以七十二峰,而明月之湾,缥缈之峰,毛公之坛,尤为尘外净境。传称黄帝访道所幸,而夏禹治水藏素书于此。至吴王阖闾,得之以问孔子。盖仙圣所宅,得名数千年远矣。 地分东西两山,院在西山之巅。巨浸回环,四绝无地。天水相际,一碧万顷。风涛豪汹。旁接沧溟。下则鱼龙之所窟宅,上则虎豹之所伏藏。藤萝胶葛,橘柚蔽亏。深林森木,横生倒植。纳天风海日于穷崖绝壑之间,所谓烟云生于步武,阴晴变于几席。猿乌悲啸,昼夜清寂。而水作限断,远与世隔。盖江海之外,无际之山,孤耸于不测之渊,无逾此者。东南号山之富,此又东西百水所钟之地也。 窃当曰论古昔学道之士,必游走四方,以极天下壮观。登高望远,广其耳目。使万境森然纳于胸中,然后见闻深博,道学明备。释氏之教亦然,自出家祝发,则一衲一食,水浮陆走,匽薄风霜,以求师问法。务见一切世间艰难险阻,情伪利害。然后心境廓然,知无一当留者,故于道为近。思斯院之成,人与地称。山川改色,来者瞻敬,殊不知师所见。岂在于此。视天宫化城,金色世界。释帝龙天之居。与夫光明藏海,毗庐法界,皆吾一性之内。非远非近,无去无来。今我行住坐卧,莫非西方净土。岂厌此乐彼,有所分别,而更佗境于一念之外哉。此师之达观,一视如法无彼此,不眷眷于一居也。然则仆今所言,皆师所不取也。其如院废兴岁月,与师居此本心,以待其徒传永远而无穷者,亦不可以不记者,于是乎书。 绍兴二年正月戊寅。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