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页 下页
边防志(3)


  西藏初设驻藏大臣,而番众仍统属于喇嘛。当崇德七年,达赖、班禅与厄鲁特同时入贡。顺治、康熙间,朝请不绝。康熙之季,准噶尔侵藏,由西宁进兵平之。

  雍正五年,弭噶隆之争,以颇罗鼐有定乱功,进封郡王。十年,留云南兵于察木多,以防番众。

  乾隆十五年,除颇罗鼐王爵,始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参互制之。其西南之廓尔喀,时窥藏境,中朝以兵力佐之,收复巴勒布所侵占藏地,增设塘汛守兵十三处,以寨落之多寡为衡,前藏增唐古特兵八百人,后藏增四百人。五十四年,始于前后藏各设番兵千人。其通内地之定日、江孜二处要隘,各设番兵五百人,就近选补。设戴琫三人,以二人驻后藏,一人驻定日。增江孜戴琫一人。前藏番兵隶驻防游击,后藏番兵隶驻防都司。令四川督臣以头等将备为驻藏之选,统以大臣。其驻藏之兵,令驻藏大臣亲为校阅。嗣因定日、江孜为各部落来藏必经之路,各增防汛,设守备等官。打箭炉之外,择地设游击等官。五十八年,和琳等会勘后藏边界及鄂博情形,江孜番、汉兵已敷防守,惟定日地方辽阔,为聂拉木、宗喀、绒辖三处总汇之区,其捷径如辖尔多、古利噶等处,均为要隘,增设番兵,统以戴琫,修寨落以备栖止,立鄂博以守界画。

  道光二年,惩治聂拉木、绒辖各营官私释喇嘛之罪,别遣番兵补营兵之额。二十一年,令番兵习弓矢者,改习鸟枪。二十二年,令后藏大臣督率将弁教练堆葛尔本挖金番民武技。

  咸丰五年,以廓尔喀不靖,驻防兵单,令喇嘛等联络防范,调前藏僧俗土兵二千人赴策垫地方防范。

  同治四年,驻藏大臣满庆等,调派土兵及统兵番员防备披楞。八年,因披楞侵占哲孟雄,与唐古特相持,令恩麟等整顿后藏番、汉营伍。十一年,命德泰赴藏,校阅江孜、定日后藏三汛防营,以固哲孟雄及聂拉木门户。

  光绪二十四年,驻藏大臣文海因后藏定日地方营伍及靖西设防,驻藏大臣久未巡视,乃率兵亲往各处校阅。光绪季年,驻藏大臣联豫仿内地制,设武备学堂,择营弁卫队及达木三十九族中之优秀者,习速成科,俟毕业后,先练一营,以开风气。

  宣统二年,联豫因工布平定,以马步炮队工程队分地驻守。旋疏请裁去帮办大臣,设左右参赞,分驻前后藏。三年,波密野番滋事,即以工布之兵剿办,并以步队择地驻防,为各营后援。

  至川军入藏之举,始于雍正初年,准噶尔窥边,诏以川、陕兵二千人驻防,设正副大臣,分驻前后藏。其时云南省军队亦分途入藏。事定,仍撤归原省。历朝镇抚藏地,多用汉军、番卒。至光绪三十一年,四川督臣锡良奏调川军出打箭炉,并招募土勇为向导,以剿窜回。是年八月,巴塘喇嘛戕害大臣,全藏震动。四川提督马维祺、建昌道赵尔丰合兵进克巴塘、里塘,勘平边乱。三十二年,里塘逆番桑披复率众倡乱,锡良命赵尔丰等以川军讨平之。其时番僧与北部回民日就衰弱,全藏边境,为英吉利、俄罗斯远势所包,藏事遂不可问云。

  苗疆当贵州、湖南之境,叛服靡常,历朝皆剿抚兼施。康熙三十八年,以镇筸居苗疆冲要,改沅州镇为镇筸镇,设总兵以下各官,增额兵千人,合原有之兵凡二千一百人,以防红苗。雍正九年,复增兵二千人。是年,鄂尔泰因都江与清水江形势划分,增设清江镇标,以新设之丹江、台拱等营,及原有之铜仁、镇远等营,咸隶清江镇。而以都匀、黎平,并上江、下江各协、营,隶于古州镇总兵。乾隆元年,杨名时锐意治苗,以贵州省苗众分生熟二苗,生苗在南,熟苗在北,乃屯驻重兵于内地,而择邻苗之要道,增修壁垒,使民有所归,兵有可守,遇苗众出巢滋事,则互相援剿,战胜勿事穷追,兼抚熟苗,俾渐知向化。五年,那苏图因永顺所属,紧接苗疆,且与湖北省之容美土司、四川省之酉阳土司连界,乃以永顺协标兵改隶镇筸镇总兵,联络楚南声势,合力防苗。

  嘉庆初年,戡定苗疆以后,于凤凰、乾州、永绥、古丈坪、保靖各厅县,沿边次第建修屯堡碉台,筑边墙以严界画,筑土堡以资守御,筑哨台以凭了望,碉卡则战守咸资,炮台则堵截尤利。设练勇千余人,屯丁七千人,垦辟屯防田十三万一千余亩,悉以屯兵耕种。其地皆附近碉堡,以便驻守,且节饷糈。历嘉、道两朝,沿边宁谧。

  咸丰军兴以后,苗众乘机肆扰。至同治年,席宝田等大举平苗,虽间有剽掠之事,以防勇随时剿抚。光绪十二年,谭钧培因苗民驯扰无常,乃仿傅鼐防苗之法,增修石碉土堡,由附郭而渐及山林险阻之处,互为守望,以备苗民出入,于旧日之苗疆营制,无所变更也。

  沿边墩台、卡伦、鄂博、碉堡,清初于各省边境扼要处,设立墩台营房,有警则守兵举烟为号。寇至百人者,挂一席,鸣一炮;至三百人者,挂二席,鸣二炮;至五百人者,挂三席,鸣三炮;至千人者,挂五席,鸣五炮;至万人者,挂七席,连炮传递。康熙七年,谕各省将领,凡水陆孔道之旁,均设墩台营房,驻宿兵丁,传报紧急军机,稽察匪类,护卫行人。乾隆三年,兵部议定汛兵缺少处,按地方卫僻情形,酌量拨补器械,务令整备,随时察验。有离汛误防者革责,官吏严惩之。

  其军台之制,始于顺治四年,自张家口迤西,黄河迤东,设台三百四十四座,台军七百三十二名。自张家口迄山海关迤西,设台四百十七座,台车一千二百五十一名。

  蒙古各旗台、卡、鄂博之制,以大漠一望无垠,凡内外札萨克之游牧,各限以界,或以鄂博,或以卡伦。盛京、吉林则以柳条边为界,依内兴安岭而设。其内蒙古通驿要口凡五道,曰喜峰口、古北口、独石口、张家口、杀虎口,以达于各旗。内蒙路近,商旅通行,水草无艰。其外蒙古之驿,则由阿尔泰军台以达于边境各卡伦。康熙朝征准噶尔时,设定边左副将军,而外蒙古军台之设,由内而外,其制始密。自察哈尔而北,而西北,而又西,迄乌里雅苏台,共置四十八台。康熙三十一年,自古北口至乌珠木秦,置台九。自独石口至浩齐忒,置台六。自张家口至四子部落,置台五。自张家口至归化城,置台六。自杀虎口至吴喇忒,置台九。自归化城至鄂尔多斯,置台八。自喜峰口至扎赖特,置台十六。乾隆三十四年,自喜峰口路扎赖特尽处起,置台十四。自古北口路乌珠木秦尽处起,置台六。自杀虎口路吴喇忒大路外起,置台七。自张家口路四子部落尽处起,置台十六。喀尔喀则自备邮站。其东路首站曰尼尔得尼拖罗海,西路首站曰哈拉尼敦,后路首站曰肯特山。迤逦而北,直抵三音诺颜境,其首站曰博罗布尔哈苏。凡汗、王、贝勒过境,警晨夜,饲牲畜。商旅出其途,亦资捍卫焉。

  围场卡伦之制,规取高地为之,或于冈,或于阪,或于山川之隙,随宜设置。其柳条边境之设立卡伦者,东为崖口,西为济尔哈朗图,北为色堪达巴汉色钦等处,又西为库尔图罗海等处,又南为木垒喀喇沁等处,又南而西为珠尔噶岱等处,又南为海拉苏台等处,又南而东为巴伦克得依等处。老柳边在外,卡伦在内。其故地在周阹之中者,为翁牛特,为哈喇沁,为敖汉,为奈曼,为喀尔喀,左翼等故地咸在焉。

  其恰克图及沿边鄂博、卡伦之制,因山河以表鄂博,无山河则表以卡伦。鄂博者,华言石堆也。其制有二:以垒为鄂博,以山河为鄂博。蒙古二十五部落,察哈尔牧厂八旗各如其境,以鄂博为防。其与俄罗斯接界,中间隙地,蒙古语曰萨布。凡萨布皆立鄂博以申画之。恰克图之中、俄边界,凡俄国卡伦、房屋,在鄂尔怀图山顶,中国鄂博、卡伦,適中而平分之。如有山河,即横断山河为界。由沙毕纳依岭至额尔古讷河岸,向阳为中国,背阴为俄国。盖沿边之地,自黑龙江、库伦、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四属迤逦而西,凡八十二卡伦。科布多所属极西之卡伦,曰和尼迈拉呼。由此渡额尔齐斯河至辉迈拉呼一带卡伦,均与俄罗斯接壤。

  其在黑龙江境内之卡伦,以将军辖之。在蒙古喀尔喀等部落之卡伦,按其游牧远近,每卡伦设章京一员,率兵携眷戍守。遇森林丛杂,难立鄂博、卡伦之处,则削大树而刊识之。

  自同治七年裁撤科布多境内卡伦以后,各项哈萨克人赴界强据。光绪初年,乃于乌克克等处,由沁达盖图乌尔鲁向西南至马尼嘎图勒幹止,与塔尔巴哈台卡伦相接,一千数百里之要隘,与俄罗斯接壤者,均设卡伦。所有协理台吉等员,咸复旧制。

  其新疆全境之卡伦,分南北二路。北路之塔尔巴哈台,与科布多毗连,以额尔齐斯河为界,河东卡伦隶科布多,河西卡伦隶塔尔巴哈台。自辉迈拉呼至塔城,夏季设大小卡伦十三处,冬季设卡伦八处。此外皆哈萨克游牧之地。塔城西南一带卡伦八处,界连伊犁。卡伦以外,为哈萨克游牧。伊犁东北七百余里,与塔城接界之处,由哈布塔海达阑一带而南,设大小卡伦二十三处。此外亦哈萨克游牧。又西而南,至伊犁河北岸,设大小卡伦八处,乃索伦领队大臣专辖。自伊犁河南而西,设大小卡伦十六处,乃锡伯领队大臣专辖。卡伦之外,与哈萨克接壤。其锡伯屯牧西南,因有回子屯所,每年夏秋设卡伦于达耳达木图,以资巡察。由锡伯卡伦迤西转南而东,设大小卡伦十七处,乃厄鲁特领队大臣专辖。西南为布鲁特游牧,西北为哈萨克游牧。又厄鲁特游牧东南,界连喀喇沙尔之土尔扈特、和硕特游牧,设大小卡伦八处,亦厄鲁特领队大臣专辖。其伊犁城北塔耳奇一带,及伊犁河渡口,设卡伦七处,专为哈萨克贸易交通,并稽察逃人而设,乃惠宁领队大臣专辖。此伊犁及塔尔巴哈台大小卡伦之方向也。

  其南路自伊犁南经木苏耳达巴罕至回疆乌什城西北一带,设卡伦六处,外通布鲁特,乃乌什办事大臣专辖。自乌什而西,经草地及布鲁特游牧地树窝子等处七百余里,直达喀什噶尔城,由城东北而西转南,设卡伦十七处,外通布鲁特,西达霍罕安集延,乃喀什噶尔领队大臣专辖。自喀什噶尔东南行二百余里,至英吉沙尔城,由城西北而南,设卡伦十二处,外通布鲁特,西南行千数百里,至巴达克山,乃英吉沙尔领队大臣专辖。自英吉沙尔东行三百余里,至叶尔羌城,由城西南转而东北,设卡伦七处,西南一带,外通布鲁特,东北一带,专为稽查逃人,乃叶尔羌办事大臣专辖。又东南行七百余里,至和阗城,城外之东西河,共设卡伦十二处,为稽查采玉回民,又札马耳路通阿克苏,专设卡伦一处,均和阗领队大臣专辖。自叶尔羌东北行一千四百里,至阿克苏城,其东北路通著勒士斯,专设卡伦一处,稽查喀喇沙尔所属之土耳扈特游牧,乃阿克苏办事大臣专辖。又东北行七百余里,至库车城,由城西北而南,设卡伦五处,又东北行八百余里,至喀喇沙尔城,城之东北设卡伦二处,又东北行九百余里,至吐鲁番城,由城西南而东,设卡伦六处,又东北行一千七百余里,至哈密城,城东北设卡伦四处,均由驻扎各城大臣专辖。此回疆各城所属大小卡伦之方向也。

  自咸、同朝回逆鸱张,俄罗斯复乘机蚕食,边堠尽废。迨新疆定后,至光绪五年,收回伊犁,与俄罗斯画定边界,规复旧日卡伦之制。卡伦之例有三:其在内者曰常设卡伦,在外者曰移设卡伦,最在外者曰添设卡伦。三者惟常设卡伦为永远驻守之地。余皆值气候和暖则外展,寒则内迁,进退盈缩,或千里,或数百里不等,沙漠浩荡,漫无定准,皆在常设卡伦之外。自西域乱作,凡移设、添设之卡伦,悉为俄人所攘夺。左宗棠平定新疆,乃与俄罗斯重定界约,凡常设卡伦以外,均作为瓯脱之地,中、俄边境之民,彼此不居,以免逼处。其常设卡伦,严申旧制,边烽少息矣。

  其黔、楚苗疆碉堡之制,始于嘉庆朝征苗之役,傅鼐精练乡兵,遍设碉堡,师苗技以制苗,遂平边患。自湖南乾州界之木林坪起,至中营之四路口,筑围墙百数十里,以杜窜扰。其险隘处增设屯堡,联以碉卡。凤凰厅境内,设堡卡碉台八百八十七座。永绥厅境内,设堡卡碉台一百三十二座。乾州厅境内,设汛碉一百二十一处。古丈坪及保县境内,设汛碉六十九处。环苗疆数百里,烽燧相望,声息相闻。关墙则沿山涧建之。炮台则择冲要处筑之,哨台则于关墙之隙修之。卡碉屯堡,则因地制宜,或品字式,或一字式,或梅花式。其修建之制,关墙则土石兼施,炮台则以石砌,而筑土以实中心,哨台亦石砌,环凿枪孔,高峻坚实。碉楼之制亦然。关墙以严边界,炮台以备堵截战守,哨台为巡逻了望之用,屯堡为边民聚卫之所,卡碉则战守兼资。其防守兵丁,有警则荷戈,无事则秉耒,进攻退守,为持久计,以待敌之可胜,遂以底定蛮荒云。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